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ZH84的RGAP标记及其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殷贵鸿 王建武 +4 位作者 闻伟锷 何中虎 李在峰 王辉 夏先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74-1281,共8页
利用RGAP标记及基于标记基因型和表型选择的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对小麦抗条锈病骨干亲本周8425B和感病品种中国春及其F2分离群体进行分析,获得了与抗条锈基因YrZH84紧密连锁的RGAP标记Xrga-1,连锁距离为0.8cM。其RGA片段长度为343bp,BL... 利用RGAP标记及基于标记基因型和表型选择的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对小麦抗条锈病骨干亲本周8425B和感病品种中国春及其F2分离群体进行分析,获得了与抗条锈基因YrZH84紧密连锁的RGAP标记Xrga-1,连锁距离为0.8cM。其RGA片段长度为343bp,BLAST分析结果表明,该RGA序列与已克隆的大麦抗秆锈病基因Rpg1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与大麦抗白粉病基因Mla家族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2%。用标记Xrga-1对黄淮麦区58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检测,结合系谱分析和抗病性鉴定结果,发现周8425B的衍生品种周麦11、周麦17、周麦20、周麦22、矮抗58、04中36、源育3号、05中37、宛抗18和豫展10号携带抗条锈病基因YrZH84。这些研究结果对小麦抗条锈病分子育种和YrZH84基因克隆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抗条锈病基因 rgap标记
下载PDF
普通小麦背景中长穗偃麦草[Lophopyrum elongatum(Host) A. Lve]E染色体组的RGAP特异标记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国跃 董攀 +3 位作者 魏育明 何坤 李伟 郑有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82-1787,共6页
利用已知植物抗病基因编码氨基酸保守区域NBS-LRR(核苷酸结合位点-富亮氨酸区域)设计了42个简并引物组合,运用抗病基因类似物多态性(resistance gene analog polymorphism,RGAP)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春、中国春-长穗偃麦草双二倍体及其... 利用已知植物抗病基因编码氨基酸保守区域NBS-LRR(核苷酸结合位点-富亮氨酸区域)设计了42个简并引物组合,运用抗病基因类似物多态性(resistance gene analog polymorphism,RGAP)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春、中国春-长穗偃麦草双二倍体及其附加系和代换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共有38对引物组合获得扩增产物,其中35对在普通小麦中国春、中国春-长穗偃麦草双二倍体中能扩增出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出38.5个片段。在普通小麦背景下,共获得275条长穗偃麦草E基因组多态性谱带,占扩增总谱带数的17.44%,揭示出在普通小麦背景下E基因组和普通小麦A、B、D基因组间的高丰度遗传变异。另外,利用RGAP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长穗偃麦草1E^7E染色体的特异RGAP标记。为小麦背景中长穗偃麦草外源遗传物质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长穗偃麦草 rgap标记 异源附加系 异源代换系
下载PDF
基于PCR技术的RGAP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3
作者 柴春月 刘红彦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59-62,共4页
基于PCR技术的RGAP分子标记,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优越性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为近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途径.目前主要应用在克隆和定位抗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系统植物学研究等方面.本文就RGAP法的基本原理... 基于PCR技术的RGAP分子标记,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优越性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为近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途径.目前主要应用在克隆和定位抗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系统植物学研究等方面.本文就RGAP法的基本原理、优越性、目前研究的现状、进展以及研究中还存在的问题分别作以阐述,以期使人们对此标记有个系统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ap标记 分子标记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小麦成株期高温抗条锈基因Yrxy54-1的RGAP分子标记定位 被引量:1
4
作者 侯冬媛 周新力 +3 位作者 王岭岭 王文立 马东方 井金学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7-492,共6页
采用我国当前流行的7个小麦条锈菌(菌系),在高温条件下对其进行成株期抗条锈性鉴定,并用条锈菌CYR32对小麦品种小偃54与铭贤169的杂交后代及其双亲进行高温成株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以揭示小偃54成株期抗条锈性遗传机制。结果显示,小偃5... 采用我国当前流行的7个小麦条锈菌(菌系),在高温条件下对其进行成株期抗条锈性鉴定,并用条锈菌CYR32对小麦品种小偃54与铭贤169的杂交后代及其双亲进行高温成株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以揭示小偃54成株期抗条锈性遗传机制。结果显示,小偃54成株期对多个条锈菌小种具有良好的抗病性,对CYR32的抗病性由2对隐性核基因独立控制,分别暂命名为Yrxy54-1和Yrxy54-2,并对Yrxy54-1进行分子标记定位。从528个RGAP引物组合中筛选到4个与抗病基因Yrxy54-1紧密连锁的多态性标记M1、M2、M3和M4,分布于Yrxy54-1的两侧,遗传距离分别为15.8、16.6、7.3和9.97cM。遗传分析结合分子标记结果表明,Yrxy54-1是一个与已知抗条锈基因不同的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偃54 高温成株抗条锈性 遗传分析 rgap标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