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S/GIS的安溪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康伟锋 颜双波 陈大涌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4-71,共8页
选择典型的闽南山区县安溪为研究区域,以2021年landsat8_oli遥感影像和DEM为数据源,采用ERDAS提取乡村聚落点,利用GIS空间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研究安溪县的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探讨.... 选择典型的闽南山区县安溪为研究区域,以2021年landsat8_oli遥感影像和DEM为数据源,采用ERDAS提取乡村聚落点,利用GIS空间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研究安溪县的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安溪县乡村聚落分布呈现“东南密,西北疏”“块状集聚,小块连成带状,分布不均”;其分布特征受交通、河流、高程和坡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分布 安溪县 rs/gis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及碳储量密度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徐少君 曾波 +2 位作者 苏晓磊 类淑桐 刘建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74-2184,共11页
对森林植被类型和碳储量密度空间分布的研究,可以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的提高、充分发挥"增汇减排"的碳库经营和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利用缙云山高分辨率影像(WorldView-2)解译植被专题图和1∶10 000地形图... 对森林植被类型和碳储量密度空间分布的研究,可以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的提高、充分发挥"增汇减排"的碳库经营和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利用缙云山高分辨率影像(WorldView-2)解译植被专题图和1∶10 000地形图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结合野外样方调查、文献中植被生物量回归(经验)模型和碳含量数据资料,在ArcGIS支持下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和碳储量密度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研究显示,缙云山植被以针叶林为主(30%),人为干扰程度较高的灌木林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21%),地带性顶级植被——常绿阔叶林面积较小(6%);碳储量密度为针阔混交林(74.23 Mg/hm2)>针叶林(62.97 Mg/hm2)>常绿阔叶林(62.65 Mg/hm2)>针竹混交林(59.84 Mg/hm2)>慈竹林(48.72 Mg/hm2)>毛竹林(47.88Mg/hm2)>灌木林(10.66 Mg/hm2),平均碳储量密度高于全国和同地区的平均值,达到了50.45 Mg/hm2;在空间分布上,针叶林在中高海拔(>500 m)和斜坡(>15°)以上优势明显,灌木林则相反,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优势随着海拔升高或坡度增大而增加,植被的碳储量密度也随海拔的增高或坡度增大而增势明显。结果表明缙云山积累和存贮了较多的碳,"库"的功能强;而处于演替阶段初期的针叶林及灌木林明显占优,表明其在碳的积累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具有"汇"的潜能。此外,在较高海拔和较大坡度上的高碳储量密度,与人类的活动频度较小和对植被干扰较轻相关。因此可以推测,随着自然演替和保护区的封育改造、退耕还林及择伐补阔等森林管理措施的进行,将利于森林植被的保护、发育和更新,促使缙云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密度进一步增大,碳"汇"潜能进一步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gis 碳储量密度 碳汇 生物量 缙云山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西藏地区湖泊变化动态监测及气候背景 被引量:35
3
作者 张继承 姜琦刚 +1 位作者 李远华 王坤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87-93,共7页
在RS/GIS技术的支持下,以1970年1∶10万地形图、20世纪70年代末MSS遥感图像、80年代末TM遥感图像和2000年左右ETM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提取了4期湖泊数据,结合1965~2002年来温度、降水和前人资料,分析了西藏地区湖泊分布及30年来湖泊... 在RS/GIS技术的支持下,以1970年1∶10万地形图、20世纪70年代末MSS遥感图像、80年代末TM遥感图像和2000年左右ETM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提取了4期湖泊数据,结合1965~2002年来温度、降水和前人资料,分析了西藏地区湖泊分布及30年来湖泊变迁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地区内陆湖泊对全球和区域性气候变化有着敏感的响应,研究区内的湖泊在20世纪80年代末萎缩比较明显,2000年以来西藏湖泊出现全面扩张的趋势。湖泊变迁的地区性差异主要体现在“藏北南部大湖区”的湖泊群和喀喇昆仑山地区湖泊群持续扩张,藏北地区分布的中小型湖泊受温度升高影响最大,气候变化是湖泊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而湖泊的地质、地理条件和补给方式等特征决定了湖泊的变迁类型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gis 西藏 湖泊 动态变化 气候变迁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四湖地区湖泊水域百年变迁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魏显虎 杜耘 +2 位作者 Yasunori NAKA YAMA 薛怀平 任宪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297,共5页
四湖地区是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的重要湖泊分布区,在历史时期湖泊分布广阔,是著名的云梦泽的主体。由于江湖关系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面积变化迅速,尤以20世纪为甚。在野外调查和历史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时期的水利图、地形图... 四湖地区是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的重要湖泊分布区,在历史时期湖泊分布广阔,是著名的云梦泽的主体。由于江湖关系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面积变化迅速,尤以20世纪为甚。在野外调查和历史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时期的水利图、地形图、遥感影像图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技术支持下,提取湖泊面积信息,对四湖地区近百年湖泊水域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湖泊面积和个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50年代处于鼎盛时期,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初期迅速减少,70年代至2000年减幅明显减缓。这种动态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的作用更为突出。针对湖泊水域日益减少的现状,应加强对湖泊资源的保护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湖地区 rs/gis 水域 变迁 人类活动 20世纪 湖泊面积 50年代 遥感影像图 2000年 江汉平原 长江中游 湖泊分布 历史时期 江湖关系 面积变化 不同时期 文献分析 野外调查 技术支持 20年代 综合作用 自然因素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中国西北不同生态类型区生态环境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丽敏 陈兴鹏 +2 位作者 黄艳 拓学森 张艳秋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5-70,172,共7页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利用1982-2000年的空间分辩率为8 km×8 km的NDVI数据(由NOAA-AVHRR提供)和地面气象资料,联合分析西北不同生态类型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得出中国西北地区NDVI的...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利用1982-2000年的空间分辩率为8 km×8 km的NDVI数据(由NOAA-AVHRR提供)和地面气象资料,联合分析西北不同生态类型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得出中国西北地区NDVI的年平均值及其历年变化曲线、NDVI年平均值分布图和每隔10 a的差值变化图。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变化时空特点明显:20世纪80年代生态环境的变化波动不大,90年代以来波动变化明显,而且从1998年以后生态环境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生态类型区植被指数年际变化的驱动因子不同,黄土高原区植被指数年际变化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显著,而青藏高原高寒区与气温的相关性显著,其他分区与降水量和气温的相关性都不显著;生态环境变化的地域差异性明显,西北不同生态类型区中生态环境由好到差依次是陕南-陇南湿润半湿润区、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高寒区、干旱区。四个分区1990年比1982年生态环境有所提高,但干旱区退化面积较大,2000年与1990年相比,生态环境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陕南-陇南湿润半湿润区退化面积最大,其次是黄土高原区。整体生态环境状况不佳,而且近年的退化应该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gis NOAA/AVHRR 植被指数 生态环境 中国西北
下载PDF
基于GPS/GPRS/GIS的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9
6
作者 唐运虞 刘向东 修春波 《计算机系统应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9,共3页
本文介绍了车辆监控系统的组成,研究了如何应用Rookwell GPS OEM板和WISMO QUIK Q2406B模块进行移动单元的软硬件设计,以及监控中心GIS软件的设计。重点介绍嵌入TCP/IP协议处理的Q2406B模块如何通过AT指令接入Internet以及如何和监控中... 本文介绍了车辆监控系统的组成,研究了如何应用Rookwell GPS OEM板和WISMO QUIK Q2406B模块进行移动单元的软硬件设计,以及监控中心GIS软件的设计。重点介绍嵌入TCP/IP协议处理的Q2406B模块如何通过AT指令接入Internet以及如何和监控中心传输TCP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监控系统 rs/gis GPS ROCKWELL Internet 监控中心 WISMO 软硬件设计 OEM板 移动单元 AT指令 协议处理 TCP TOP 模块 软件 数据 接入 IP
下载PDF
基于RS及GIS的南昌市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及分区 被引量:21
7
作者 余文波 蔡海生 +1 位作者 张莹 曾君乔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4-249,256,共7页
科学认识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变格局规律是区域生态安全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3S技术,借助PSR模型构建了市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熵值法综合确定了权重,从格网尺度对南昌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动态评... 科学认识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变格局规律是区域生态安全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3S技术,借助PSR模型构建了市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熵值法综合确定了权重,从格网尺度对南昌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动态评价及分区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分异上,15年间南昌市土地生态安全经历了以临界安全等级到以较安全等级为主的变化,2010—2015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改善最好,绿色崛起战略是主要驱动力;(2)空间分异上,2000年北部及中西部低、中南部高;2010年中东部较高、西南和东北较为平稳;2015年南昌市整体较高、中北部及西南部低;(3)分区上,南昌县、进贤县、安义县全部及湾里区、青山湖区等都处于生态持平区,东湖区、西湖区及青云谱区大部分及新建县北部处于生态恢复区,针对不同的分区结果提出了不同的应对措施。研究结论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及国土空间综合分区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rs/gis 分区 格网 南昌市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江汉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曾群 喻光明 +1 位作者 杨珊 胡利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3-228,共6页
结合1995/2000年Landsat TM影像数据及1∶10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数据与相关资料,研究了汉江流域中下游(湖北省境内)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大,1995年与2000年的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分别为260.025和260.526,说... 结合1995/2000年Landsat TM影像数据及1∶10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数据与相关资料,研究了汉江流域中下游(湖北省境内)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大,1995年与2000年的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分别为260.025和260.526,说明该区土地利用开发的强度有增大的趋势;(2)从土地利用双向动态变化率来看,该区未利用地(变化率为4.391)正在被加速开发,草地(2.836)与水域(1.664)受干扰严重,这对汉江流域及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将产生深刻的影响;(3)由于总面积较大,变化面积最大的耕地及林地土地利用双向动态变化率分别为0.424和0.344,说明维系该区人-地系统的基本因素保持相对稳定。本研究还表明,利用RS/GIS结合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数据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结构 强度系数 双向动态变化率 rs/gis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中尺度地区退耕变化及其坡度分异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晓萍 李锐 +3 位作者 杨勤科 焦峰 温仲明 王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8期388-392,共5页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办法,提取了黄土高原中尺度地区(延安示范区)2000-2003年间各土地利用数字图,进行动态监测,并与坡度图结合,对其土地利用及退耕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年前后,坡耕地、疏林地、造林地、草地类间发生...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办法,提取了黄土高原中尺度地区(延安示范区)2000-2003年间各土地利用数字图,进行动态监测,并与坡度图结合,对其土地利用及退耕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年前后,坡耕地、疏林地、造林地、草地类间发生了用地调整.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减少幅度为35.9%;园地增加比重达28.1%;造林地面积增大到了3年前的2.03倍;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研究区坡度分异表明,沟沿线上以8~15°、15~25°的缓坡和稍陡坡地居多,沟沿线下以>35°的陡沟坡和<3°的平地比例居多.2003年的各利用类型中,70.73%的基本农田面积<15°,63.61%的园地集中在<25°,78.18%的乔灌林地分布在>25°,草地则集中在>25°的陡坡地,比重达75.49%,在地形上的分异比较合理.但是2000年坡耕地仍有64%未退耕,32.75%的面积大于侵蚀临界角25°,形成水土流失隐患.依据地形自然分异判定其合理性,加强科学规划和科技支撑是未来退耕中必需要解决的首要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地区 退耕变化 坡度分异 rs/gis系统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RS/GIS公路路域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的研究——以榆靖高速公路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爱侠 李敏 +3 位作者 苏智先 朱小花 刘晓茹 曹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424-3431,共8页
基于RS数据源,利用ERDAS和ArcG IS软件技术,对榆靖高速公路两侧300 m范围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开展研究。通过遥感图像数字处理方法,提取对水土流失起主导作用的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沟谷密度等因子;在矢量化等高线数据的基础上生成... 基于RS数据源,利用ERDAS和ArcG IS软件技术,对榆靖高速公路两侧300 m范围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开展研究。通过遥感图像数字处理方法,提取对水土流失起主导作用的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沟谷密度等因子;在矢量化等高线数据的基础上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地形坡度因子,将这4个因子在G IS中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参照《土壤侵蚀分级标准》,生成研究区不同时段水土流失强度等级图,利用G IS属性统计功能对公路沿线各等级水土流失区面积进行统计,参照研究区不同侵蚀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得出1996年和2006年公路沿线各流失区的水土流失量,并对公路沿线水土流失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榆靖高速公路修建后沿线600 m范围水土流失总量减少19.26万t/a,水土流失呈减弱趋势。公路施工期导致水土流失增强的各种因素随着营运期固化路面的形成而逐渐消失,防沙固沙和生态恢复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对公路沿线水土流失防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gis 水土流失 高速公路 植被覆盖度 坡度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水库蓄水期起始时间的判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穆振侠 姜卉芳 何英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3,共4页
对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而言,水库蓄水期起始时间的判定对水库的正常运行起较重要的作用。在水库实际运行中何时开始水库蓄水并没有一个合理的确定标准,水库运行管理人员只能根据流域特性主观确定,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借助RS和... 对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而言,水库蓄水期起始时间的判定对水库的正常运行起较重要的作用。在水库实际运行中何时开始水库蓄水并没有一个合理的确定标准,水库运行管理人员只能根据流域特性主观确定,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借助RS和GIS以及数字高程数据(DEM)分析了研究区2005年各个时期各个高程带的积雪覆盖率变化。通过比较分析确定了研究区较合理的水库蓄水期起始时间,为今后水库运行管理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gis DEM 积雪 蓄水期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黄河源区土地覆被变化机理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庆广 陈兴鹏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4-59,共6页
黄河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对青藏高原及整个黄河流域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在对黄河源区土地生态分类的基础上,利用1991年、2005年两期TM遥感数据的对比和野外实地调查,采用景观生态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从分布面积变... 黄河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对青藏高原及整个黄河流域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在对黄河源区土地生态分类的基础上,利用1991年、2005年两期TM遥感数据的对比和野外实地调查,采用景观生态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从分布面积变化和类型转移趋向与幅度两个方面,分析黄河源区土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变化与格局,结果表明:黄河源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自然因素即全球气候干旱化的趋势,加上鼠害猖獗、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因素局部加剧了环境恶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提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采取科学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土地覆被变化 可持续发展 rs/gis
下载PDF
运用RS/GIS辅助环境教育的课外实践教学——以滇池水环境问题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晶香 杨胜天 《中国高校科技》 2006年第S3期90-94,共5页
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环境教育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成为地理教材的重要内容,这种发展新趋势对地理教师组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设计并实施了以滇池为案例的环境教育的实践,探讨运用RS/GIS辅助地理环境教育的课外教学实践... 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环境教育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成为地理教材的重要内容,这种发展新趋势对地理教师组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设计并实施了以滇池为案例的环境教育的实践,探讨运用RS/GIS辅助地理环境教育的课外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得出:RS/GIS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和分析方法,解决了实践教学中的信息源问题,可以弥补目前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不足;RS/GIS作为一种辅助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教学手段,强化了实践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个手段的运用还可以提高环境分析问题能力,并形成地理技能,培养了实践教学中学生的研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环境教育 rs/gis 教学手段 水环境
下载PDF
基于GPS/GPRS/GIS的实时车辆监控指挥系统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4
14
作者 余振华 寇艳红 张其善 《ITS通讯》 2004年第4期30-33,共4页
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GPS/GPRS/GIS的实时车辆监控指挥系统的实现方案。文中分析了GPRS、GIS、GPS技术的特点及结合的方法,着重阐述了实验系统结构和车载设备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综合集成了车辆定位、中心监控、指挥调度、语音数据双... 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GPS/GPRS/GIS的实时车辆监控指挥系统的实现方案。文中分析了GPRS、GIS、GPS技术的特点及结合的方法,着重阐述了实验系统结构和车载设备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综合集成了车辆定位、中心监控、指挥调度、语音数据双向通信等功能,满足城市交通一体化系统实时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与轴助决策等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gis 系统设计 监控指挥系统 实时数据采集 GPS技术 软硬件设计 一体化系统 实现方案 GPrs 车载设备 系统结构 车辆定位 综合集成 指挥调度 双向通信 语音数据 城市交通 传输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济南植物园生态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德霞 王元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第13期160-163,共4页
利用航测真彩色图像,在GIS软件MAP/INFO支持下提取济南植物园景观斑块信息,从景观总体特征、斑块面积、斑块周长、斑块数和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分维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指数等角度对其景观格局和破碎化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从... 利用航测真彩色图像,在GIS软件MAP/INFO支持下提取济南植物园景观斑块信息,从景观总体特征、斑块面积、斑块周长、斑块数和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分维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指数等角度对其景观格局和破碎化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从总体来看,破碎化指数较小,景观具有较好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rs/gis 景观破碎化 济南植物园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冻土分布模拟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坤 陈凤臻 +1 位作者 陈立春 魏斌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0期122-124,共3页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冻土分布模拟研究现状,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和联系,对其进行分类.通过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今后工作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遥感信息在冻土制图和冻土长期监测中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冻土分布模拟研究现状,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和联系,对其进行分类.通过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今后工作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遥感信息在冻土制图和冻土长期监测中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冻土制图将是今后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gis 冻土分布 模拟 现状
下载PDF
应用 GPS/GIS/RS 技术从不同层面对香港交通环境进行监测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关泽群 何秀凤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1997年第2期22-26,共5页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香港环境污染尤其是由交通引起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迫切需要实时、准确、可靠地获取环境参数的现状和动态变化数据。为此,提出应用3S技术(RS、GIS、GPS)从四个层面分析由交通引起的污染问题,初步拟定...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香港环境污染尤其是由交通引起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迫切需要实时、准确、可靠地获取环境参数的现状和动态变化数据。为此,提出应用3S技术(RS、GIS、GPS)从四个层面分析由交通引起的污染问题,初步拟定了环境污染参数获取的技术路线,并进一步构思了实现数据采集系统与环境分析系统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gis/rs技术 交通环境监测 环境分析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海岛雨水资源潜力估算
18
作者 杨志宏 单科 +3 位作者 黄鹏飞 初喜章 张尊良 吴征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71-74,共4页
利用北长山岛1971~2010年的降水数据,分析了该岛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年内月平均降水量特征;利用RS/GIS技术对北长山岛TM遥感影像的土地覆盖类型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林地、灌木林地、农田以及居民区和裸地四类;结合降水以及土地... 利用北长山岛1971~2010年的降水数据,分析了该岛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年内月平均降水量特征;利用RS/GIS技术对北长山岛TM遥感影像的土地覆盖类型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林地、灌木林地、农田以及居民区和裸地四类;结合降水以及土地覆盖类型数据,对北长山岛的雨水资源总量、雨水资源理论潜力和雨水资源实际潜力进行了估算。本研究方法及结果对海岛地区雨水资源利用理论以及雨水收集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长山岛 雨水资源 rs/gis 潜力估算
下载PDF
RS/GIS集成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李勃 张廷山 《内江科技》 2006年第9期77-77,98,共2页
本文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的互补性出发,说明了二者集成的原理。根据当今石油工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合RS/GIS集成技术的优点,讨论了RS/GIS集成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关键词 rs/gis 油气勘探 集成原理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 被引量:13
20
作者 常中兵 秦奋 +2 位作者 韩志刚 卢艳 余玉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4期132-137,I0001,共7页
[目的]揭示近年来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为生态环境的监测、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多源、多时相数据为基础,参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和模型方法,采用1km格网作为评价单元,提取生物丰度、植被覆盖... [目的]揭示近年来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为生态环境的监测、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多源、多时相数据为基础,参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和模型方法,采用1km格网作为评价单元,提取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胁迫、污染负荷5个指标,来计算生态环境质量总指数,定量评估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结果](1)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以"一般"为主,其所占比例接近80%,其他类型面积较少,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空间分布格局明显受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及区域发展战略影响;(2)2000—2013年,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年际间变化较小,呈现出"单峰型"的变化特征,但生态环境质量为较差和优、良的区域面积都有所增长;(3)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与区域发展关系密切,13a来,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存在微弱变差趋势,变差区域在空间上由中西部向东南部迁移,主要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有关。[结论]基于1km格网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更能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了持续提升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区域发展战略必须要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动态评价 rs/gis 河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