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S/GIS的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及碳储量密度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徐少君 曾波 +2 位作者 苏晓磊 类淑桐 刘建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74-2184,共11页
对森林植被类型和碳储量密度空间分布的研究,可以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的提高、充分发挥"增汇减排"的碳库经营和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利用缙云山高分辨率影像(WorldView-2)解译植被专题图和1∶10 000地形图... 对森林植被类型和碳储量密度空间分布的研究,可以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的提高、充分发挥"增汇减排"的碳库经营和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利用缙云山高分辨率影像(WorldView-2)解译植被专题图和1∶10 000地形图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结合野外样方调查、文献中植被生物量回归(经验)模型和碳含量数据资料,在ArcGIS支持下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和碳储量密度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研究显示,缙云山植被以针叶林为主(30%),人为干扰程度较高的灌木林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21%),地带性顶级植被——常绿阔叶林面积较小(6%);碳储量密度为针阔混交林(74.23 Mg/hm2)>针叶林(62.97 Mg/hm2)>常绿阔叶林(62.65 Mg/hm2)>针竹混交林(59.84 Mg/hm2)>慈竹林(48.72 Mg/hm2)>毛竹林(47.88Mg/hm2)>灌木林(10.66 Mg/hm2),平均碳储量密度高于全国和同地区的平均值,达到了50.45 Mg/hm2;在空间分布上,针叶林在中高海拔(>500 m)和斜坡(>15°)以上优势明显,灌木林则相反,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优势随着海拔升高或坡度增大而增加,植被的碳储量密度也随海拔的增高或坡度增大而增势明显。结果表明缙云山积累和存贮了较多的碳,"库"的功能强;而处于演替阶段初期的针叶林及灌木林明显占优,表明其在碳的积累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具有"汇"的潜能。此外,在较高海拔和较大坡度上的高碳储量密度,与人类的活动频度较小和对植被干扰较轻相关。因此可以推测,随着自然演替和保护区的封育改造、退耕还林及择伐补阔等森林管理措施的进行,将利于森林植被的保护、发育和更新,促使缙云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密度进一步增大,碳"汇"潜能进一步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gis 碳储量密度 碳汇 生物量 缙云山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西藏地区湖泊变化动态监测及气候背景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继承 姜琦刚 +1 位作者 李远华 王坤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87-93,共7页
在RS/GIS技术的支持下,以1970年1∶10万地形图、20世纪70年代末MSS遥感图像、80年代末TM遥感图像和2000年左右ETM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提取了4期湖泊数据,结合1965~2002年来温度、降水和前人资料,分析了西藏地区湖泊分布及30年来湖泊... 在RS/GIS技术的支持下,以1970年1∶10万地形图、20世纪70年代末MSS遥感图像、80年代末TM遥感图像和2000年左右ETM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提取了4期湖泊数据,结合1965~2002年来温度、降水和前人资料,分析了西藏地区湖泊分布及30年来湖泊变迁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地区内陆湖泊对全球和区域性气候变化有着敏感的响应,研究区内的湖泊在20世纪80年代末萎缩比较明显,2000年以来西藏湖泊出现全面扩张的趋势。湖泊变迁的地区性差异主要体现在“藏北南部大湖区”的湖泊群和喀喇昆仑山地区湖泊群持续扩张,藏北地区分布的中小型湖泊受温度升高影响最大,气候变化是湖泊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而湖泊的地质、地理条件和补给方式等特征决定了湖泊的变迁类型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gis 西藏 湖泊 动态变化 气候变迁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四湖地区湖泊水域百年变迁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魏显虎 杜耘 +2 位作者 Yasunori NAKA YAMA 薛怀平 任宪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297,共5页
四湖地区是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的重要湖泊分布区,在历史时期湖泊分布广阔,是著名的云梦泽的主体。由于江湖关系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面积变化迅速,尤以20世纪为甚。在野外调查和历史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时期的水利图、地形图... 四湖地区是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的重要湖泊分布区,在历史时期湖泊分布广阔,是著名的云梦泽的主体。由于江湖关系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面积变化迅速,尤以20世纪为甚。在野外调查和历史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时期的水利图、地形图、遥感影像图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技术支持下,提取湖泊面积信息,对四湖地区近百年湖泊水域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湖泊面积和个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50年代处于鼎盛时期,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初期迅速减少,70年代至2000年减幅明显减缓。这种动态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的作用更为突出。针对湖泊水域日益减少的现状,应加强对湖泊资源的保护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湖地区 rs/gis 水域 变迁 人类活动 20世纪 湖泊面积 50年代 遥感影像图 2000年 江汉平原 长江中游 湖泊分布 历史时期 江湖关系 面积变化 不同时期 文献分析 野外调查 技术支持 20年代 综合作用 自然因素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基于GPS/GPRS/GIS的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9
4
作者 唐运虞 刘向东 修春波 《计算机系统应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9,共3页
本文介绍了车辆监控系统的组成,研究了如何应用Rookwell GPS OEM板和WISMO QUIK Q2406B模块进行移动单元的软硬件设计,以及监控中心GIS软件的设计。重点介绍嵌入TCP/IP协议处理的Q2406B模块如何通过AT指令接入Internet以及如何和监控中... 本文介绍了车辆监控系统的组成,研究了如何应用Rookwell GPS OEM板和WISMO QUIK Q2406B模块进行移动单元的软硬件设计,以及监控中心GIS软件的设计。重点介绍嵌入TCP/IP协议处理的Q2406B模块如何通过AT指令接入Internet以及如何和监控中心传输TCP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监控系统 rs/gis GPS ROCKWELL Internet 监控中心 WISMO 软硬件设计 OEM板 移动单元 AT指令 协议处理 TCP TOP 模块 软件 数据 接入 IP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江汉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曾群 喻光明 +1 位作者 杨珊 胡利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3-228,共6页
结合1995/2000年Landsat TM影像数据及1∶10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数据与相关资料,研究了汉江流域中下游(湖北省境内)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大,1995年与2000年的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分别为260.025和260.526,说... 结合1995/2000年Landsat TM影像数据及1∶10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数据与相关资料,研究了汉江流域中下游(湖北省境内)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大,1995年与2000年的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分别为260.025和260.526,说明该区土地利用开发的强度有增大的趋势;(2)从土地利用双向动态变化率来看,该区未利用地(变化率为4.391)正在被加速开发,草地(2.836)与水域(1.664)受干扰严重,这对汉江流域及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将产生深刻的影响;(3)由于总面积较大,变化面积最大的耕地及林地土地利用双向动态变化率分别为0.424和0.344,说明维系该区人-地系统的基本因素保持相对稳定。本研究还表明,利用RS/GIS结合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数据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结构 强度系数 双向动态变化率 rs/gis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中尺度地区退耕变化及其坡度分异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晓萍 李锐 +3 位作者 杨勤科 焦峰 温仲明 王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8期388-392,共5页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办法,提取了黄土高原中尺度地区(延安示范区)2000-2003年间各土地利用数字图,进行动态监测,并与坡度图结合,对其土地利用及退耕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年前后,坡耕地、疏林地、造林地、草地类间发生...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办法,提取了黄土高原中尺度地区(延安示范区)2000-2003年间各土地利用数字图,进行动态监测,并与坡度图结合,对其土地利用及退耕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年前后,坡耕地、疏林地、造林地、草地类间发生了用地调整.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减少幅度为35.9%;园地增加比重达28.1%;造林地面积增大到了3年前的2.03倍;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研究区坡度分异表明,沟沿线上以8~15°、15~25°的缓坡和稍陡坡地居多,沟沿线下以>35°的陡沟坡和<3°的平地比例居多.2003年的各利用类型中,70.73%的基本农田面积<15°,63.61%的园地集中在<25°,78.18%的乔灌林地分布在>25°,草地则集中在>25°的陡坡地,比重达75.49%,在地形上的分异比较合理.但是2000年坡耕地仍有64%未退耕,32.75%的面积大于侵蚀临界角25°,形成水土流失隐患.依据地形自然分异判定其合理性,加强科学规划和科技支撑是未来退耕中必需要解决的首要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地区 退耕变化 坡度分异 rs/gis系统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RS/GIS公路路域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的研究——以榆靖高速公路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爱侠 李敏 +3 位作者 苏智先 朱小花 刘晓茹 曹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424-3431,共8页
基于RS数据源,利用ERDAS和ArcG IS软件技术,对榆靖高速公路两侧300 m范围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开展研究。通过遥感图像数字处理方法,提取对水土流失起主导作用的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沟谷密度等因子;在矢量化等高线数据的基础上生成... 基于RS数据源,利用ERDAS和ArcG IS软件技术,对榆靖高速公路两侧300 m范围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开展研究。通过遥感图像数字处理方法,提取对水土流失起主导作用的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沟谷密度等因子;在矢量化等高线数据的基础上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地形坡度因子,将这4个因子在G IS中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参照《土壤侵蚀分级标准》,生成研究区不同时段水土流失强度等级图,利用G IS属性统计功能对公路沿线各等级水土流失区面积进行统计,参照研究区不同侵蚀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得出1996年和2006年公路沿线各流失区的水土流失量,并对公路沿线水土流失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榆靖高速公路修建后沿线600 m范围水土流失总量减少19.26万t/a,水土流失呈减弱趋势。公路施工期导致水土流失增强的各种因素随着营运期固化路面的形成而逐渐消失,防沙固沙和生态恢复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对公路沿线水土流失防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gis 水土流失 高速公路 植被覆盖度 坡度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黄河源区土地覆被变化机理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庆广 陈兴鹏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4-59,共6页
黄河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对青藏高原及整个黄河流域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在对黄河源区土地生态分类的基础上,利用1991年、2005年两期TM遥感数据的对比和野外实地调查,采用景观生态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从分布面积变... 黄河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对青藏高原及整个黄河流域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在对黄河源区土地生态分类的基础上,利用1991年、2005年两期TM遥感数据的对比和野外实地调查,采用景观生态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从分布面积变化和类型转移趋向与幅度两个方面,分析黄河源区土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变化与格局,结果表明:黄河源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自然因素即全球气候干旱化的趋势,加上鼠害猖獗、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因素局部加剧了环境恶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提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采取科学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土地覆被变化 可持续发展 rs/gis
下载PDF
运用RS/GIS辅助环境教育的课外实践教学——以滇池水环境问题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晶香 杨胜天 《中国高校科技》 2006年第S3期90-94,共5页
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环境教育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成为地理教材的重要内容,这种发展新趋势对地理教师组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设计并实施了以滇池为案例的环境教育的实践,探讨运用RS/GIS辅助地理环境教育的课外教学实践... 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环境教育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成为地理教材的重要内容,这种发展新趋势对地理教师组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设计并实施了以滇池为案例的环境教育的实践,探讨运用RS/GIS辅助地理环境教育的课外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得出:RS/GIS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和分析方法,解决了实践教学中的信息源问题,可以弥补目前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不足;RS/GIS作为一种辅助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教学手段,强化了实践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个手段的运用还可以提高环境分析问题能力,并形成地理技能,培养了实践教学中学生的研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环境教育 rs/gis 教学手段 水环境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冻土分布模拟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坤 陈凤臻 +1 位作者 陈立春 魏斌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0期122-124,共3页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冻土分布模拟研究现状,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和联系,对其进行分类.通过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今后工作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遥感信息在冻土制图和冻土长期监测中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冻土分布模拟研究现状,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和联系,对其进行分类.通过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今后工作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遥感信息在冻土制图和冻土长期监测中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冻土制图将是今后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gis 冻土分布 模拟 现状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海岛雨水资源潜力估算
11
作者 杨志宏 单科 +3 位作者 黄鹏飞 初喜章 张尊良 吴征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71-74,共4页
利用北长山岛1971~2010年的降水数据,分析了该岛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年内月平均降水量特征;利用RS/GIS技术对北长山岛TM遥感影像的土地覆盖类型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林地、灌木林地、农田以及居民区和裸地四类;结合降水以及土地... 利用北长山岛1971~2010年的降水数据,分析了该岛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年内月平均降水量特征;利用RS/GIS技术对北长山岛TM遥感影像的土地覆盖类型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林地、灌木林地、农田以及居民区和裸地四类;结合降水以及土地覆盖类型数据,对北长山岛的雨水资源总量、雨水资源理论潜力和雨水资源实际潜力进行了估算。本研究方法及结果对海岛地区雨水资源利用理论以及雨水收集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长山岛 雨水资源 rs/gis 潜力估算
下载PDF
RS/GIS集成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李勃 张廷山 《内江科技》 2006年第9期77-77,98,共2页
本文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的互补性出发,说明了二者集成的原理。根据当今石油工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合RS/GIS集成技术的优点,讨论了RS/GIS集成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关键词 rs/gis 油气勘探 集成原理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基于RS/GIS岩溶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贵州省息烽县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龚显龙 石德芳 梅再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2期142-146,共5页
为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贵州省息烽县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获得2000—2015年土地利用/覆被的现状、动态度、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移... 为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贵州省息烽县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获得2000—2015年土地利用/覆被的现状、动态度、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移矩阵等数据,结合经济、人口等统计数据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息烽县草地、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保持持续上升,耕地和裸岩地面积持续下降,水域和园地面积先减少后略有增加,且转移面积一直很小;耕地主要转向建设用地、草地和林地,裸岩地转向草地;息烽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强度处于中等水平。人口增长、城镇化、经济发展和政策的共同推动作用是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导因素。提出了喀斯特地区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gis 岩溶区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驱动力 息烽县 贵州
下载PDF
基于RS/GIS技术的厦门市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代晨阳 余明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2-47,共6页
综合应用RS/GIS技术,以1994年5月12日的Landsat TM影像和2003年4月25日的Landsat ETM+影像作为数据源,通过基于光谱值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对厦门市的土地覆盖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约10年间厦门市土地覆盖状况变化显著,耕地大量减少,林... 综合应用RS/GIS技术,以1994年5月12日的Landsat TM影像和2003年4月25日的Landsat ETM+影像作为数据源,通过基于光谱值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对厦门市的土地覆盖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约10年间厦门市土地覆盖状况变化显著,耕地大量减少,林地明显增多,建设用地整体增多且结构有所改变,常规建设用地总量增加很少;综合年变化速率不大;多山临海的地理环境是城市扩张的驱动力,造成土地覆盖情况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盖变化 决策树分类 rs/gis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黄土地区高速公路沿线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以铜黄高速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屈越强 陈爱侠 王丹 《四川环境》 2015年第1期30-33,共4页
黄土高原地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扰动了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则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因子,因此,本文基于Landsat遥感数据源,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归一化植被... 黄土高原地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扰动了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则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因子,因此,本文基于Landsat遥感数据源,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像元二分法来分析黄土地区铜(川)黄(陵)高速公路两侧400m内的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况。研究表明研究区中低覆盖度的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即由1995年的18.1%上升到2000年29.4%,而到2013年则下降到6.3%,主要是铜黄高速公路施工对沿线植被的砍伐和工程占地所致。2000年~2013年间由于黄土高原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使研究区的高覆盖度在2013年面积增加明显,较2000年增加了39%,说明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植被的恢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降低了该区域的水土流失。本次研究的定量分析可以为该地区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高速公路 植被覆盖度 rs/gis
下载PDF
基于RS/GIS技术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以新疆伊犁地区为例 被引量:13
16
作者 仲嘉亮 朱海涌 任玉冰 《新疆环境保护》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以新疆伊犁地区为例,采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2003年颁布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首次探讨利用RS/GIS技术,运用Grid叠加运算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方法,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与具体生态区域地理位置的一一对应,从而力求使评价的... 以新疆伊犁地区为例,采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2003年颁布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首次探讨利用RS/GIS技术,运用Grid叠加运算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方法,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与具体生态区域地理位置的一一对应,从而力求使评价的数据处理简单易行,也使评价结果一方面有助于从宏观上了解区域生态状况;另一方面也为局部的生态治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伊犁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属于良好水平,表现为:水及其他水资源量较丰富;植被覆盖度处于较高水平;水域、湿地面积较广;不存在明显的耕地退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gis技术 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 方法研究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伊犁河谷生态环境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加尔肯居马肯.爱特 朱海涌 +1 位作者 缪燕江 赛麦提 《新疆环境保护》 2010年第3期6-9,21,共5页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是生态环境系统的组成部分,它的变化是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直接反映和结果,它是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运用RS/GIS技术,采用土地利用类型覆盖率作为评价因子,参考国际和国内各省的土地利用类型覆盖率制定评...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是生态环境系统的组成部分,它的变化是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直接反映和结果,它是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运用RS/GIS技术,采用土地利用类型覆盖率作为评价因子,参考国际和国内各省的土地利用类型覆盖率制定评价标准,对伊犁河谷生态环境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伊犁河谷生态环境质量属"优"的面积覆盖率占伊犁河谷总面积的73.2%;生态环境质量为"良"的县市面积覆盖率占伊犁河谷的26.3%。伊犁河谷生态环境总体较好,局部较差。伊犁河谷各县市的耕地面积覆盖率、建设用地覆盖率和草地面积覆盖率是各县市生态环境状况差异的主要原因。该方法与其他方法比较,所得的评价结果比较一致,结论符合实际状况,且有计算简便快捷等优点,方法可行,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模糊综合评价 rs/gis 伊犁河谷 LUCC 土地利用覆盖率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新琪 王永嘉 《新疆环境保护》 2003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 ,以RS/GIS技术解译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数据为信息源 ,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排序及分级。结果得出 :乌鲁木齐市、乌苏市、呼图壁县生态环境质量良好 ,沙湾县、石河子市、奎屯市、玛纳斯县生... 本文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 ,以RS/GIS技术解译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数据为信息源 ,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排序及分级。结果得出 :乌鲁木齐市、乌苏市、呼图壁县生态环境质量良好 ,沙湾县、石河子市、奎屯市、玛纳斯县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米泉市、阜康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差 ;良好、一般及差的县市区域面积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 39 8%、2 7 89%和 32 2 9%。这种生态环境质量分异特征主要是由自然环境条件、人类经济活动、土地利用方式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gis 天山北坡经济带 生态环境 质量综合评价
下载PDF
RS/GIS技术在自然保护区土地覆盖调查中的应用
19
作者 汪洋 葛继稳 张万华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年第7期99-99,101,共2页
本文运用RS/GIS技术手段,在木林子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础上,对上述自然保护区2005年的TM影像数据进行综合判读,得到该保护区土地覆盖调查数据和图纸,为全面反映保护区的特点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木林子自然保护区 rs/gis技术 土地覆盖调查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管道建设工程路线方案确定方法研究
20
作者 申艳萍 沈连峰 +2 位作者 肖红 张旭 王谦 《河南科学》 2011年第1期95-98,共4页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运用RS/GIS技术确定管道工程建设项目最优环境路线的方法.该方法从社会、生态、水和噪声4个方面考虑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通过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评价指标环境敏感度...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运用RS/GIS技术确定管道工程建设项目最优环境路线的方法.该方法从社会、生态、水和噪声4个方面考虑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通过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评价指标环境敏感度大小对评价区域划分敏感等级,依据Bellman最优化原理,用最短距离确定环境最优路线,并定量分析基于该路线的生物损失量、水土流失量.将该方法运用于工程实例,环境最优路线方案与专家组现场勘察认定的情况基本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建设工程 rs/gis技术 最优环境路线 生物损失量 水土流失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