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消融在EGFR-TKI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后局部进展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宝东 李元博 +3 位作者 胡牧 刘磊 钱坤 王若天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59-863,共5页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是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是部分患者在EGFR-TKIs治疗有效后出现原发灶局部进展。...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是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是部分患者在EGFR-TKIs治疗有效后出现原发灶局部进展。本文研究了射频消融在EGFR-TKIs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后局部进展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入组符合条件的2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部肿瘤经过射频消融和后续的EGFR-TKI或化疗,观察其安全性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平均随访17.25个月。局部进展率为10.7%(3/28),局部进展时间平均为16.6个月。平均肿瘤无进展时间为(24.55±5.36)个月(95%CI:14.04-35.05),平均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25.57±5.45)个月(95%CI:14.88-36.27)。射频消融后续治疗分为EGFR-TKIs组和化疗组,两组平均肿瘤无进展时间分别为(27.82±7.58)个月(95%CI:12.97-42.68)和(17.88±3.76)个月(95%CI:10.52-25.25)(P>0.05);平均OS分别为(29.42±7.68)个月(95%CI:14.36-44.48)和18.44±3.87(95%CI:14.89-36.27)(P>0.05)。结论针对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EGFR-TKIs治疗有效后出现原发灶局部进展,射频消融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并延长肿瘤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肺肿瘤 局部进展 射频消融
下载PDF
不同射频消融方法对房室传导阻滞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萍 蔡辉 +2 位作者 张启高 陈锐华 江时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615-619,共5页
目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技术已成为治疗AVNRT的首选方法。文中探讨经射频消融治疗普通型与顽固型AVNRT引起术中暂时性房室传导阻滞(AVB)16例(20.8%)及永久性AVB 2例(2.6%)的原因。... 目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技术已成为治疗AVNRT的首选方法。文中探讨经射频消融治疗普通型与顽固型AVNRT引起术中暂时性房室传导阻滞(AVB)16例(20.8%)及永久性AVB 2例(2.6%)的原因。方法:对77例AVNRT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采用时间、能量、功率递增法,消融部位常规取下位法,若无效,则将大头导管逐渐向上移动,选择在中位或上位消融,比较不同解剖消融部位、腔内消融靶点图心房/心室(A/V)波比值、H值与AVB的关系。结果:①普通组,随着解剖消融部位的抬高、腔内消融靶点图A/V波比值或H值的增大,其发生AVB的危险性亦随之增大(P<0.05);若A/V比值、H值同时增大,则危险性最大(P<0.01)。②顽固组,其解剖消融部位及A/V比值、H值与AVB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中采用时间、能量、功率递增法,易使短暂性AVB逆转。普通组在中、下位消融,选择靶点图为小A波大V波,A波呈多峰状,A/V比≤0.45±0.37,无H波或H≤0.003±0.01mV,可大大减少AVB的发生;对顽固型AVNRT尤伴有冠状静脉窦口畸形、扩大的患者,即使在下位消融,仍存在AVB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双径路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射频导管消融术
下载PDF
不同减胎方式对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梁炎春 戴郁菁 +5 位作者 蔡婉玲 曾涵秋 程谦益 陈杏欢 祝彩霞 牛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2-909,共8页
【目的】对比双极脐带电凝减胎术(BCC)与射频消融减胎术(RFA)对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2019年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妊娠早期超声检查诊断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5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孕... 【目的】对比双极脐带电凝减胎术(BCC)与射频消融减胎术(RFA)对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2019年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妊娠早期超声检查诊断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5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孕期均行选择性减胎术,并在我院规律产检及分娩。回顾性分析统计孕妇基本情况、减胎方式的选择、分娩孕周等相关因素对最终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产生的影响。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FA组和BCC组术后发生下腹紧缩感的比例分别为65.0%和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经对症处理后下腹紧缩感均可缓解。此外,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无统计学差异。RFA组的分娩孕周为366/7(264/7~406/7)周,晚于BCC组的324/7(290/7~374/7)周,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C组在妊娠370/7周前分娩的比例高于RFA组(100%vs.62.5%,P=0.024)。新生儿结局中,BCC组的低出生体质量儿率大于RFA组(92.31%vs.52.5%,P=0.025),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BCC组的新生儿转到儿科或重症监护进行观察的比例大于RFA组(84.62%vs.30%,P=0.001)。对新生儿结局造成影响的多因素分析发现分娩孕周<270/7周是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的危险因素(OR=2.091,95%CI,0.312~14.162,P=0.032)。【结论】无论是RFA还是BCC,对孕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不同。临床上应综合多方面因素个体化选择减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 妊娠减胎 双极脐带电凝减胎术 射频消融减胎术 妊娠结局 新生儿结局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对心率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家宁 胡大一 +1 位作者 李宜富 马长生 《心电学杂志》 1996年第1期5-6,共2页
对30例(22例左侧旁道、8例右侧旁道)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在射频消融前后进行心率变异分析,旨在了解射频消融房室旁道前后心脏植物神经张力的改变.结果显示左侧旁道患者消融后 LFP/HFP显著性增高,提示副交感神经张力相对减低,交感神... 对30例(22例左侧旁道、8例右侧旁道)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在射频消融前后进行心率变异分析,旨在了解射频消融房室旁道前后心脏植物神经张力的改变.结果显示左侧旁道患者消融后 LFP/HFP显著性增高,提示副交感神经张力相对减低,交感神经张力相对增高.但右侧旁道患者消融后心率变异无变化.关于射频消融左侧旁道心率变异的机理及左、右侧旁道消融后心率变异变化存在差异的原因有待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 射频消融 心动过速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PRFA治疗非手术适应症肝癌术后的肿瘤影像表现与疗效的关系
5
作者 付雪丹 刘彦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3747-3751,共5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后超声影像学表现与生化指标、复发率的关系.方法:选取PRFA患者36例,分析并比较其术前、术后7、14、28 d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后超声影像学表现与生化指标、复发率的关系.方法:选取PRFA患者36例,分析并比较其术前、术后7、14、28 d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水平及超声和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影像学表现.结果:PRFA患者术后7 d ALT、AST均较术前明显升高(102.21 U/L±53.41 U/Lvs 55.34 U/L±36.57 U/L,90.58 U/L±37.22 U/L vs 65.77U/L±40.29 U/L),14 d后降至术前水平.血清AFP值转阴及AFP值下降≥50%者同期MRI显示肿瘤完全消融,超声显示病灶回声增强,病灶出现中央液化,内部无血流.血清AFP值升高者同期MRI显示肿瘤不完全消融,超声显示病灶部分回声增强,内见点状血流.以肿瘤标志物AFP水平为参考指标,PRFA的有效率≥60%.PRFA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68%,中位生存时间38.09 mo.结论:PRFA术后患者影像学表现与生化指标、肿瘤复发相一致.影像检查可作为检测肿瘤复发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射频消融 肝癌
下载PDF
心房颤动消融术后二尖瓣峡部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及消融治疗
6
作者 陈凯 陈明龙 +7 位作者 杨兵 陈红武 居维竹 徐东杰 陈椿 邹建刚 单其俊 曹克将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4期324-328,共5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术后二尖瓣峡部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发生机制及其消融策略。方法122例房颤患者采用EnSite-NavX和环状电极行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术后32例复发房颤或房速,8例经EnSite-NavX激...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术后二尖瓣峡部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发生机制及其消融策略。方法122例房颤患者采用EnSite-NavX和环状电极行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术后32例复发房颤或房速,8例经EnSite-NavX激动标测及拖带标测证实存在二尖瓣峡部房速,在三维导航下于左下肺静脉口部下缘至二尖瓣环之间行线性消融,对不能成功阻断二尖瓣峡部传导者予以冠状静脉窦内消融。术中同时探查双侧肺静脉电位,如传导恢复予以再次隔离。结果8例中2例呈无休止性发作,6例为阵发性,可被程序刺激诱发。房速的周长217.5±20.6ms,其中顺钟向折返5例,逆钟向折返3例。二尖瓣峡部线性消融至完全性双向传导阻滞5例,3例心内膜途径失败者经冠状静脉窦内消融,其中1例获得成功。术后随访5.5±4.3个月,6例无房颤及房速发作,1例仍有阵发性房速发作。另1例术后房速呈无休止发作,予以胺碘酮及美托洛尔控制心室率治疗。结论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后发生的二尖瓣峡部房速与左房线性消融治疗房颤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有关,其主要的机制是消融线相关的大折返性心动过速,阻断峡部传导可以治疗此类房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心房颤动 心动过速 房性 二尖瓣峡部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合并房性心动过速10例
7
作者 韩智红 任学军 +1 位作者 汪烨 王云龙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合并有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电生理表现。方法对2009~2011年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的典型AVNRT患者290例,分析慢径路消融成功后,仍然能反复诱发出房速的病例特征。结果 10例AVNR... 目的探讨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合并有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电生理表现。方法对2009~2011年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的典型AVNRT患者290例,分析慢径路消融成功后,仍然能反复诱发出房速的病例特征。结果 10例AVNRT患者(3.4%)合并存在房速,年龄40.2±14.9岁,9例为女性。在成功慢径消融后,仍可诱发出房速,均行射频消融治疗成功。其中右房后壁(界嵴)房速6例,无冠窦房速1例,三尖瓣环房速3例。结论 AVNRT患者可合并房速,常见部位为右房,以右房后壁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EnSite Velocity系统指导单导管射频导管消融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的初步体会
8
作者 黄鸿博 沈才杰 +2 位作者 陈晓敏 孙立勤 储慧民 《心电与循环》 2014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EnSite Velocity系统指导单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右心室流出道(ROVT)室性期前收缩(PVCs)的可行性。方法 28例药物未能控制的ROVT PVCs患者行单导管消融术,消融导管在EnSite Velocity系统指导下进行解剖标测重建RVOT模型,经激... 目的探讨EnSite Velocity系统指导单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右心室流出道(ROVT)室性期前收缩(PVCs)的可行性。方法 28例药物未能控制的ROVT PVCs患者行单导管消融术,消融导管在EnSite Velocity系统指导下进行解剖标测重建RVOT模型,经激动顺序标测及起搏标测明确消融靶点。结果 RVOT建模时间及所需X线曝光时间为(6.6±2.2)min、(0.5±0.4)min。即刻消融成功率100%,异位起搏点起源自间隔部17例(60.7%)、前壁3例、后壁3例、游离壁5例。消融靶点较体表QRS波群起点提前(34.2±5.1)ms。手术总时间、总X线曝光时间、标测时间、消融时间分别为(56.2±13.9)min、(1.1±0.7)min、(15.5±8.2)min、(5.5±2.9)min,其中6例零X线曝光。术中、术后没有相关并发症出现,观察(19.7±8.6)d,复发1例。结论 RVOT PVCs多起源于间隔部,经EnSite Velocity系统指导的单导管消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ITE Velocity系统 右心室流出道 室性期前收缩 射频导管消融
下载PDF
室性早搏性心肌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罗霏霏 张雨薇 +1 位作者 刘平 刘启功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8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分析室性早搏性心肌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功能性频发单源室性早搏成功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192例,其中单纯室性早搏组141例、室性早搏性心肌病组51例,分析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 目的:分析室性早搏性心肌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功能性频发单源室性早搏成功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192例,其中单纯室性早搏组141例、室性早搏性心肌病组51例,分析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室性早搏数量及来源、是否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等特点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单纯室性早搏组比较,室性早搏性心肌病组男性更为多见(P<0.01),体重指数更高(P<0.01),室性早搏总负荷量更大(P<0.05),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比例更高(P<0.01)。结论:无其它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中,男性、室性早搏总负荷量较大、体重指数较高、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是室性早搏性心肌病的高危因素。室性早搏性心肌病行室性早搏射频导管消融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性心肌病 射频导管消融术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并阵发性心动过速
10
作者 陈惠斌 宋治远 +1 位作者 曾定尹 于雅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461-462,共2页
18例预激综合征病人,其中隐匿预激3例。18例中左室后壁4例、左游离壁3例、左后隔旁2例、左室后侧壁6例、右后隔旁2例、右游离壁1例。消融成功17例,失败1例,放电次数平均12次,累计能量平均8400J,曝光时间平均... 18例预激综合征病人,其中隐匿预激3例。18例中左室后壁4例、左游离壁3例、左后隔旁2例、左室后侧壁6例、右后隔旁2例、右游离壁1例。消融成功17例,失败1例,放电次数平均12次,累计能量平均8400J,曝光时间平均27分,本组无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隔 预激综合征 射频能量 心动过速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