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nimotuzumab for elderly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A phaseⅡclinical trial 被引量:5
1
作者 Xu Yang Yirui Zhai +8 位作者 Nan Bi Tao Zhang Lei Deng Wenqing Wang Xin Wang Dongfu Chen Zongmei Zhou Luhua Wang Jun Liang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期53-60,共8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nimotuzumab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non-resectable esophageal carcinoma(EC).Methods:Eligible patients were aged 70 years or older and h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nimotuzumab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non-resectable esophageal carcinoma(EC).Methods:Eligible patients were aged 70 years or older and had treatment-naive,histologically proven inoperable locally advanced EC.Enrolled patients received radiotherapy with a total dose of 50-60 Gy in 25-30 fractions,concurrent with weekly infusion of nimotuzumab.The primary end point was the rate of more than grade 3 toxicities.Results:From June 2011 to July 2016,46 patients with stageⅡ-IV EC with a median age of 76.5 years were enrolled.There were 10,28 and 8 patients with stageⅡ,III and IV disease,respectively.The common acute toxicities included esophagitis(grade 1-2,75.4%;grade 3,8.7%),pneumonitis(grade 1,4.3%;grade 2,6.5%;grade3,2.2%),leukopenia(grade 1-2,60.9%;grade 3-4,4.4%),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grade 1-2,17.3%;grade 3,2.2%),thrombocytopenia(grade 1-2,21.7%;grade 3,2.2%),and radiothermitis(grade 1-2,39.2%).The incidence of grade 3-4 adverse effects was 17.4%.No grade 5 toxicities were observed.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partial response,stable disease,and progressive disease were observed in 1(2.2%),31(67.4%),12(26.1%),and 2(4.3%)patients,respectively.The median overall survival(OS)an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were 17 and 10 months,respectively.The 2-,3-,and 5-year OS and PFS rates were 30.4%,21.7%,19.6%,and 26.1%,19.6%,19.6%,respectively.Conclusions:Nimotuzumab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herapy for elderly patients who are not surgical candidates.Further studies are warranted to confirm its therapeutic effects in elderly EC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TUZUMAB esophageal neoplasm ELDERLY radiotherapy treatment outcome
下载PDF
Radiotherapy enhances efficacy of PD-1 inhibitors i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propensity-matched real-world study
2
作者 Shujung Hsu Yencheng Chao +6 位作者 Yong Hu Yang Zhang Weifeng Hong Yixing Chen Rongxin Chen Zhaochong Zeng Shisuo D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332-1342,共11页
Background:To address the need for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combination with radiotherapy(RT)has emerged as a promising strategy.In preclinical studies,irradiated t... Background:To address the need for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combination with radiotherapy(RT)has emerged as a promising strategy.In preclinical studies,irradiated tumors released tumor antigens to synergistically increase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immunotherapy.Hence,we investigated whether RT enhances the efficacy of anti-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inhibitors in advanced HCC in real-world practice.Methods:Between August 2018 and June 2021,172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rimary HCC were enrolled in the tertiary center(Zhongshan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95 were treated with a combination of RT and the inhibitor of PD-1(RT-PD1 cohort),and 77 were administered anti-PD-1 therapy(PD1 cohort).The first cycle of PD-1 inhibitors was administered within 60 days or concurrently with RT.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for bias reduction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Results:Among 71 propensity-matched pairs,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was 5.7 months in the RT-PD1 cohort vs.2.9 months in the PD1 cohort(P<0.001).Median overall survival was 20.9 months in the RT-PD1 cohort vs.11.2 months in the PD1 cohort(P=0.018).Compared with patients in the PD1 cohort,patients in the RT-PD1 cohort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objective response rates(40.8%,29/71 vs.19.7%,14/71,P=0.006)and disease control rates(62.0%,44/71 vs.31.0%,22/71,P<0.001).The incidences of toxic effect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cohorts.Conclusions:RT plus anti-PD-1 therapy is well tolerated.RT enhances the efficacy of anti-PD-1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rimary HCC by improving survival outcomes without increased toxic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therapy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1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treatment outcome Adverse effects
原文传递
碘125粒子和调强适形放疗治疗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对比
3
作者 杜珏欣 《中外医疗》 2024年第6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碘125粒子和调强适形放疗在治疗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20年3月—2022年9月宜兴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调强... 目的探讨碘125粒子和调强适形放疗在治疗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20年3月—2022年9月宜兴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调强适形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碘125粒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肿瘤标志物以及免疫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为86.67%,疾病控制率为96.67%,均高于对照组的63.33%、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5.192,P均<0.05)。治疗前,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125粒子在治疗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患者中具有更好的结果,在改善患者肿瘤标志物和免疫功能中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 碘125粒子 调强适形放疗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不同剂量^(131)I对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反应及预后分析
4
作者 张静 陈畅 +1 位作者 杨仪 章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4-44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131)I对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清除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的疗效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有无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131)I清甲治疗的DTC患者,共...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131)I对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清除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的疗效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有无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131)I清甲治疗的DTC患者,共236人次接受^(131)I治疗。根据治疗后6~12个月的血清学及影像学指标评估患者的疗效反应,根据^(131)I治疗剂量分为1次1.1 GBq(G1组)、2次1.1 GBq(G2组)、3.0 GBq(G3组)和3.7 GBq(G4组)。对201例患者随访12~90个月,收集^(131)I治疗后的血清学、影像学及治疗记录等资料,评估病情有无进展。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各治疗组的疗效差异及影响因素,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比较PFS,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PFS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1)4组的总疗效满意(excellent response,ER)、疗效不确切(indeterminate response,IDR)、血清学治疗反应不佳(biochemical incomplete response,BIR)和结构性治疗反应不佳(structural incomplete response,SIR)率分别为41.5%(98/236)、44.9%(106/236)、6.8%(16/236)及6.8%(16/236)。(2)4组的ER率分别为16.67%(10/60)、42.86%(15/35)、56.52%(13/23)及50.85%(60/118);IDR率分别为60.00%(36/60)、45.71%(16/35)、30.43%(7/23)及39.83%(47/118);BIR率分别为10.00%(6/60)、0.00%(0/35)、4.35%(1/23)及7.63%(9/118);SIR率分别为13.33%(8/60)、11.43%(4/35)、8.70%(2/23)及1.69%(2/118)。(3)G1组与G2~G4组的清甲疗效满意度(ER率)及G1组与G4组结构性疗效不佳(SI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0、0.000、0.003)。(4)中位随访30个月,病情进展患者18例(8.96%)。不同剂量组的PFS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112)。年龄和疗效反应与PFS显著相关。结论:对于中低危DTC患者,2次1.1 GBq与3.0 GBq及3.7 GBq^(131)I的短期清甲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同剂量清甲治疗与PFS无明显相关,年龄<55岁和^(131)I治疗反应为ER的患者PFS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治疗剂量 治疗结果 预后
下载PDF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不宜作为术后^(131)Ⅰ治疗的决策依据
5
作者 蔡晓雨 张瑞国 +2 位作者 胡玉敬 王任飞 边艳珠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6期529-535,共7页
目的:分析术后接受^(131)Ⅰ治疗的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与乳头状甲状腺非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non-microcarcinoma,non-PTMC)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比较治疗转归的差异,以期指导PTMC的^(131... 目的:分析术后接受^(131)Ⅰ治疗的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与乳头状甲状腺非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non-microcarcinoma,non-PTMC)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比较治疗转归的差异,以期指导PTMC的^(131)Ⅰ治疗决策。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131)Ⅰ治疗的1118例PTC病人,采用卡方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PTMC组与non-PTMC组病人临床病理特征、^(131)Ⅰ治疗情况及治疗反应的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的治疗反应不佳(incomplete response,IR)率曲线。结果:PTMC组病人多灶性、累及双叶的比例均高于non-PTMC组,腺外侵犯、T4、N1b、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imulated thyroglobulin,sTg)>10μg/L及高危复发风险的比例低于non-PTMC组(P<0.05)。PTMC组多数病人首次接受清甲治疗,而non-PTMC组中更多病人接受辅助及清灶治疗(P<0.05)。两组病人^(131)Ⅰ治疗反应、疗效满意(excellent response,ER)率和IR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R率曲线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MC具有一定的侵袭性。经综合评估和规范^(131)Ⅰ治疗后,PTMC和non-PTMC病人治疗转归大致相同。PTMC的界定对^(131)Ⅰ治疗决策的指导价值极其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治疗转归
下载PDF
107例瘢痕疙瘩术后两种分割剂量放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庆国 李晓梅 +4 位作者 张敏 李航 温冰 李洪振 高献书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9-172,共4页
目的:分析两种放疗分割方式对预防瘢痕疙瘩术后复发的疗效,探讨瘢痕疙瘩术后放疗的最佳方式。方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自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对瘢痕疙瘩患者术后24 h内开始放疗,并采取两种放疗分割方式治疗:每天1次5 Gy照射,... 目的:分析两种放疗分割方式对预防瘢痕疙瘩术后复发的疗效,探讨瘢痕疙瘩术后放疗的最佳方式。方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自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对瘢痕疙瘩患者术后24 h内开始放疗,并采取两种放疗分割方式治疗:每天1次5 Gy照射,连续4 d(5 Gy组);每天1次4 Gy照射,连续5 d(4 Gy组)。共治疗107例患者的139个病变,为使材料更具可比性,在同患者同部位出现多个病变时,仅取一个最大病变进行疗效分析,最终纳入114个病变。参考Darzi的瘢痕疙瘩疗效标准将疗效分为治愈、好转、无效,有效为治愈与好转之和,复发指放疗无效患者。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总有效率5 Gy组为90.7%(49/54),4 Gy组为66.7%(40/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将病变部位按皮肤张力大小分为耳部面颈区、前胸肩背区、其他部位进一步分析,5 Gy组及4 Gy组的疗效分别为94.1%和85.0%(P=0.609)、89.7%和60.0%(P=0.009)、87.5%和50.0%(P=0.152),前胸肩背区5 Gy组疗效明显优于4 Gy组。两组的放疗副作用均不明显。结论:瘢痕疙瘩术后24 h内开始放疗,每天治疗1次,每次给予5 Gy(连续4 d)或4 Gy(连续5 d)均是有效的,特别是每次5 Gy(连续4 d)的放疗效果更好,提示大分割短疗程的放疗效果更好,对患者也更加经济方便,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放射治疗剂量 放射剂量分次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分析 被引量:54
7
作者 周荻 徐欣 +2 位作者 谢华英 马秀梅 白永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0-484,共5页
目的比较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对58例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接受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每日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或厄... 目的比较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对58例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接受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每日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或厄洛替尼150 mg),22例患者接受全脑放疗及含铂为主的同步化疗。用Kaplan Meier法和Logrank法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并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66.7%,同步放、化疗组疾病控制率为36.4%,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组明显高于同步放化疗组(P<0.05)。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68%,中位生存期23.2个月。同步放、化疗组1年生存率为41%,中位生存期7.1个月。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优于同步放、化疗组(P<0.05)。结论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NSCLC脑转移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同步放、化疗,且患者生存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放射治疗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局部晚期胰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石玉生 徐素俊 +2 位作者 郑小康 闫卫平 陈龙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3-215,219,共4页
目的 评价两种适形放疗方法对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67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接受适形放射治疗,采用真空垫进行体位固定,增强CT扫描定位,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模拟治疗计划。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次放射剂量5~6Gy,3次/周... 目的 评价两种适形放疗方法对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67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接受适形放射治疗,采用真空垫进行体位固定,增强CT扫描定位,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模拟治疗计划。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次放射剂量5~6Gy,3次/周,总剂量45~54Gy/8-12F/18~27D;B组单次放射剂量3Gy,5次/周,总剂量45~54Gy/15-18F/20~25D。结果 放疗后1个月腹、背痛缓解总有效率95.9%,完全缓解率81.6%,A、B组分别为95.7%和69.2%;两组整体肿瘤退缩率为67.2%,A、B组分别为81.8%和51.6%;中位生存期12.5个月,A、B组患者2年生存率分别为35.3%和12.1%。结论 低分割照射局部晚期胰腺癌,靶区单次剂量大对肿瘤杀伤作用强,而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剂量低,放射反应小,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胰腺癌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真空垫 CT增强扫描 对症治疗 支持治疗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疗治疗15例肺部小肿瘤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余荣 李永恒 朱广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66-270,共5页
背景与目的立体定向放疗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本研究旨在评价直线加速器大分割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肺部小肿瘤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05年9月-2009年8月本院收治的15例符合要求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 背景与目的立体定向放疗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本研究旨在评价直线加速器大分割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肺部小肿瘤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05年9月-2009年8月本院收治的15例符合要求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及肺部转移瘤患者。放疗前在模拟机下测定肺部病灶的左右、前后、头尾三个方向的呼吸运动幅度,采用CT模拟定位,选择三维适形立体定向放疗。放疗剂量如下:5Gy×10次/12天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 e ective dose,BED)=75Gy]2例,6Gy×8次/10天(BED=76.8Gy)3例,8Gy×6次/8天(BED=86.4Gy)2例,12Gy×4次/4天(BED=132Gy)8例,病变直径1.5cm-4cm,毒性评价标准按照NCI-CTCAE3.0版本进行。结果 15例患者患者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为60%,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率为20%,总有效率(CR+PR)为80%。1年局部控制率为100%,1年生存率为86.67%。肺的早期放射性反应0级2例,I级9例,II级4例,无III级以上的副反应。结论利用直线加速器对肺部小病灶实施48Gy/4次/4天的照射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疗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大分割照射同步瘤床加量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玉军 毕利萍 +3 位作者 张洪岩 于晓彬 宋臻 乔宏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大分割照射同步瘤床加量的短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6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两野切线全乳照射,全乳腺照射40.5 Gy/15 f,单次剂量2.7 Gy/f,同步瘤床推量至48Gy/15 f,单次剂量3.2 Gy/f,总疗程3周,...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大分割照射同步瘤床加量的短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6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两野切线全乳照射,全乳腺照射40.5 Gy/15 f,单次剂量2.7 Gy/f,同步瘤床推量至48Gy/15 f,单次剂量3.2 Gy/f,总疗程3周,观察分析患者局部复发情况、美容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7月,随访率为100%,无局部复发情况发生。3例患者表现乳腺中度胀痛;Ⅰ、Ⅱ、Ⅲ级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2%、4.7%、1.6%;Ⅰ级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与Ⅰ~Ⅱ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6%、4.7%;放疗完成后4、7月美容优良率分别为90.6%、87.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同步瘤床加量的短期疗效与以往常规放疗方式相似,缩短放疗时间,不会增加皮肤不良反应及降低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乳房切除术 区段 乳腺肿瘤/外科学 放射疗法/方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在肺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夏平 郝敬明 +3 位作者 王涛 徐青松 朱磊 陈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肺癌放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3例经穿刺病理证实的肺癌初治患者于放化疗前及放化疗结束后1周内分别行CT灌注扫描。在工作站自动生成时间-密度曲线、组织灌注值、血容量、达峰时间及灌注伪彩图。...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肺癌放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3例经穿刺病理证实的肺癌初治患者于放化疗前及放化疗结束后1周内分别行CT灌注扫描。在工作站自动生成时间-密度曲线、组织灌注值、血容量、达峰时间及灌注伪彩图。比较肺癌治疗前后瘤区各灌注参数的变化。结果根据RECIST标准,经6个月随访,治疗有效16例,无效7例,有效组治疗前平均灌注值、血容量、强化幅度及结节-主动脉强化比值均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3.19、2.26、4.41,P<0.05)。有效组治疗后平均灌注值、血容量、强化幅度及强化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7、8.16、7.48、6.78,P<0.01)。无效组治疗前后各灌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患者中灌注伪彩图形象显示出肿瘤组织及周围肺不张。结论 CT灌注扫描能够反映肿瘤的血供情况,并可定量评价肺癌放化疗前后血流灌注的改变,早期预测治疗效果,优化放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药物疗法 放射疗法 治疗结果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灌注成像
下载PDF
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在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治疗对照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郑璐 马学军 +3 位作者 王建华 许权 张三典 胡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9-234,共6页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较常规放疗具有优势。本研究比较IMRT与常规放疗治...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较常规放疗具有优势。本研究比较IMRT与常规放疗治疗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和急、慢性不良反应。方法:系统分析2005年5月-2011年11月在宁波市李惠利医院行常规放疗以及IMRT的Ⅰε~Ⅱε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46例,分为IMRT组(14例)和常规放疗组(32例)。常规放疗射野靶区包括双侧鼻腔、筛窦、硬腭和同侧上颌窦,颈部淋巴结受侵时加做双颈照射,靶区剂量(50~54)Gy/(25~27)f,2.0Gy/f;IMRT在cT下勾画靶区,剂量给予54Gy/27f,2.0Gy/f。比较IMRT和常规放疗治疗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IMRT组与常规放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8.6%和6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IMRT组与常规放疗组的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71.4%和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的急性不良反应较常规放疗组轻(P〈0.05);IMRT组患者晚期损伤中口干程度和味觉改变方面较常规放疗组减轻,而听力及视力损伤、脑损伤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与常规放疗相比,临床疗效满意,同时能够减轻急性不良反应,降低部分晚期损伤发生率,有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NK T细胞淋巴瘤 调强放疗 治疗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长靶区食管癌螺旋断层放疗时不同体位固定方式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13
作者 胡永 张振宇 张树民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46-549,共4页
目的探讨Body-Pro Lok TM床板加真空垫与单纯真空垫2种不同固定方式对超长靶区食管癌患者螺旋断层放疗时分次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食管癌患者,靶区长度均>40 cm。其中16例采用Body-Pro LokTM结合真空垫固定(A组),治疗... 目的探讨Body-Pro Lok TM床板加真空垫与单纯真空垫2种不同固定方式对超长靶区食管癌患者螺旋断层放疗时分次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食管癌患者,靶区长度均>40 cm。其中16例采用Body-Pro LokTM结合真空垫固定(A组),治疗前共行392次兆伏CT(mega-voltage computed tomography,MVCT)扫描;18例采用单纯真空垫固定(B组),治疗前共行467次MVCT扫描。治疗前MVCT采集的图像与千伏CT(kilo-voltage computed tomography,KVCT)采集的计划图像进行匹配,获取患者的摆位误差,将摆位误差纠正后进行螺旋断层放疗。结果 A组患者在六维方向X轴、Y轴、Z轴、Pitch、Row和Yaw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1.89±1.48)mm、(3.03±2.34)mm、(1.80±1.41)mm、(0.52±0.42)°、(0.72±0.64)°和(0.39±0.34)°,B组分别为(2.88±2.33)mm、(3.94±3.09)mm、(1.94±1.83)mm、(0.62±0.52)°、(0.81±0.75)°和(0.54±0.44)°。摆位精度上,X轴、Y轴、Pitch和Yaw方向上,A组均优于B组(均P<0.05)。二次摆位方面,A组发生率为2.0%,B组为6.6%(P<0.01)。摆位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结论对超长靶区食管癌患者螺旋断层放疗时用BodyPro LokTM结合真空垫固定在摆位精度方面优于单纯真空垫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方法 体位 放射疗法/仪器和设备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卡培他滨化疗同步放射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吾甫尔·艾克木 王若峥 王多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426-1427,共2页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希罗达)化疗同步放射治疗(放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2例晚期直肠癌患者,均给予卡培他滨1300mg·m-2·d-1,分2次口服。从放疗的第1天开始,连续用2周,然后休息1周为1个周期,放疗期间化疗...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希罗达)化疗同步放射治疗(放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2例晚期直肠癌患者,均给予卡培他滨1300mg·m-2·d-1,分2次口服。从放疗的第1天开始,连续用2周,然后休息1周为1个周期,放疗期间化疗2个周期。与化疗同步进行全盆腔放疗,体外照射总剂量为60~68Gy/30~35次。结果22例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3例(13.6%),部分缓解13例(59.1%),稳定2例(9.1%),进展4例(18.2%),有效率为72.7%。1年局部控制率为68.2%(15/22),1年生存率为81.8%(18/22),2年生存率为50.0%(11/22)。主要毒性反应是大便次数增多和骨髓抑制。结论卡培他滨化疗同步放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效果好,且患者可以耐受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放射疗法 直肠肿瘤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宫颈癌中细胞凋亡指数与放射治疗临床效果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乔乃安 程玉峰 +1 位作者 刘 宏 江 森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2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研究宫颈癌中细胞凋亡指数与放射治疗(放疗)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对35例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和放疗1周后[用肿瘤剂量(DT)900-1000cGy],取标本,采用原位DNA末端终止法和免疫组化法(IHCA)分别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和凋... 目的:研究宫颈癌中细胞凋亡指数与放射治疗(放疗)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对35例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和放疗1周后[用肿瘤剂量(DT)900-1000cGy],取标本,采用原位DNA末端终止法和免疫组化法(IHCA)分别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结果:放疗前和放疗第1周后AI分别为1.21%±0.78%、29.8%±8.4%,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AI与bcl-2/bax的表达及与患者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RT前基础细胞凋亡指数(BAI)≥1.21%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BAI<1.21%者(P<0.01)。结论:AI和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相关性,检测BAI可预测患者对RT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细胞凋亡 放射疗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奈达铂化疗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汪丽燕 李滨 庄丽维 《胃肠病学》 2010年第8期486-488,共3页
食管癌常规放疗疗效欠佳,局部复发是造成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目的:探讨奈达铂(NDP)化疗同步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近期毒副反应和远期疗效。方法:75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放疗组... 食管癌常规放疗疗效欠佳,局部复发是造成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目的:探讨奈达铂(NDP)化疗同步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近期毒副反应和远期疗效。方法:75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放疗组(37例,6 MV-X线或15 MV-X线常规放疗,2.0 Gy/次,5次/周,6~7周)和同期放化组(38例,放射治疗始即同步行NDP化疗,30~40 mg,静脉滴入,1次/周,共6次)。治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和近期毒副反应,随访结束后评价远期疗效。结果:同期放化组的总有效率高于放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8.9%对51.4%,P<0.05);放疗组和同期放化组的2级及其以上、3级及其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0.5%对50.0%、10.8%对18.4%,P>0.05)。同期放化组的1、3年局部控制率(63.6%对73.0%,43.3%对49.2%,P<0.05)和1、3年生存率(69.8%对49.8%、41.3%对30.2%,P<0.05)均显著高于放疗组。结论:DNP化疗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远期疗效优于放疗组,且患者能耐受近期毒副反应,因此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奈达铂 放射治疗 治疗结果
下载PDF
28例宫颈癌放疗后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调强放射治疗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真云 盛修贵 +4 位作者 马悦冰 薛莉 刘娟 张海燕 张小玲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用于宫颈癌放疗后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价值。方法:28例宫颈癌放疗后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KPS≥70)放疗前均行1~3个周期化疗,然后给...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用于宫颈癌放疗后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价值。方法:28例宫颈癌放疗后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KPS≥70)放疗前均行1~3个周期化疗,然后给予全程IMRT,1,8~2.3Gy/次,1次/日,5次/周,总处方剂量58~68Gy,中位剂量63.5Gy,同时设计28例患者的普通主动脉旁2野照射计划,拟给予相同的处方剂量,比较危险器官(organs at risk,OAR)受照射剂量。随机选择32例接受普通放疗的病例,比较IMRT和普通放疗的急慢性毒副反应及近期疗效。结果:28例患者均完成全程IMRT,照射靶区内计划靶区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平均剂量为67.5Gy,90%的等剂量曲线(中位剂量63.5Gy)可以覆盖99%以上的肉眼肿瘤靶区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IMRT与普通主动脉旁两野比较,肾、脊髓、小肠的受照射剂量明显减小(P均<0.05),急、慢性毒副反应明显减少。两组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年生存率IMRT组较普通放疗组明显提高(P<0.05),但3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技术用于治疗宫颈癌放疗后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可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靶区可以获得根治性剂量,临近危险器官得到很好的保护,临床近期疗效满意,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淋巴转移 主动脉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同步放化疗肺癌患者不同时期生活质量的变化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亚茹 孙玉梅 +3 位作者 李燕琴 张卫华 王征 王楠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期间患者生活质量变化趋势,为改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66例行同步放化疗的肺癌患者,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等,分析其治疗前、治疗结束...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期间患者生活质量变化趋势,为改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66例行同步放化疗的肺癌患者,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等,分析其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1月时的生活质量。结果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1月时的总体健康状况得分分别为73.11±22.40、51.22±26.05、67.80±18.19;配对t检验显示,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治疗结束1月时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功能领域得分方面均表现为治疗前最高,治疗结束时最低,治疗结束1月时有所恢复,多数接近于治疗前水平。经配对t检验显示,患者的认知功能在3个时间段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方面3个时间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则仅在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前相关症状得分最高的是经济困难,其次为气短、失眠及疲乏;治疗结束时,相关症状的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治疗结束1月时,相关症状的得分有所下降,但高于治疗前水平;经配对t检验显示,经济困难在3个时间段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疲乏、疼痛及食欲缺乏在3个时间段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失眠则仅在治疗前与治疗结束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短则是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治疗结束1月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的生活质量相对较好,同步放化疗后有所下降,但这种下降是暂时的、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放射疗法 肺肿瘤/药物疗法 配对分析 生活质量 治疗结果 随访研究
下载PDF
低分割立体定向放疗联合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园园 王义善 +1 位作者 杨桂青 林思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5-678,共4页
目的探讨低分割立体定向放疗(射波刀)联合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1月—2011年8月解放军第107医院射波刀中心共收治中晚期肺癌患者48例,根据治疗不同分为射波刀治疗组(CK组)37例,射波刀联合CIK细胞免疫治... 目的探讨低分割立体定向放疗(射波刀)联合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1月—2011年8月解放军第107医院射波刀中心共收治中晚期肺癌患者48例,根据治疗不同分为射波刀治疗组(CK组)37例,射波刀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组(CK联合CIK组)11例,治疗结束后4~6个月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近期疗效标准及卡氏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CK组平均处方剂量为(35.4±5.4)Gy,等剂量线为66%~82%;CK联合CIK组平均处方剂量为(35.6±6.3)Gy,等剂量线为69%~81%。CK联合CIK组有2例接受了4次CIK细胞回输,9例接受了2次CIK细胞回输。CIK细胞回输过程中没有感染或毛细血管渗漏等意外情况发生,急性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CK组患者中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4例,总有效率为64.9%(24/37);CK联合CIK组中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4例,总有效率为81.8%(9/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CK组与CK联合CIK组治疗前卡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输前CIK细胞表型检测显示,培养所得CIK细胞CD3+/CD165+6+中位表达百分比平均(18.80±4.16)%,回输细胞中活性细胞比例>99.5%,单次回输细胞数量>200亿。结论射波刀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疗法 免疫疗法 CIK细胞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内分泌治疗联合外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陆红 胡学军 王淑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411-2414,共4页
目的探讨内分泌治疗联合外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院的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20例进行内分泌治疗(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联合外放射治疗(调强适形外放射治疗),另选取同期局部晚期晚期前... 目的探讨内分泌治疗联合外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院的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20例进行内分泌治疗(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联合外放射治疗(调强适形外放射治疗),另选取同期局部晚期晚期前列腺癌患者16例采取单纯内分泌(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随访9~40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前列腺体积、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肿瘤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等方面。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率与单纯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0,P=0.042);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1,P=0.000);治疗后两组血清PSA<0.2μg/L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0,P=0.036);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2,P=0.0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56,P=0.097);联合治疗组及单纯治疗组在随访期间均无1例肿瘤特异性死亡。结论内分泌治疗联合外放射治疗可明显改善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PSA水平、提高疾病控制率及生存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优于单纯内分泌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