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枝低聚糖促枯草芽孢杆菌增殖工艺优化及其对产短链脂肪酸的作用
1
作者 李仕培 朱向阳 +3 位作者 邹宇晓 杨琼 王弘 黎尔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6期105-112,共8页
为确定促进枯草芽孢杆菌增殖的最佳桑枝低聚糖酶解条件,以枯草芽孢杆菌增殖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探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增殖率的影响,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桑枝低聚糖的酶解工艺,并探究桑枝低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产短链脂肪... 为确定促进枯草芽孢杆菌增殖的最佳桑枝低聚糖酶解条件,以枯草芽孢杆菌增殖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探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增殖率的影响,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桑枝低聚糖的酶解工艺,并探究桑枝低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产短链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桑枝低聚糖酶解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1008 U/mL、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4 h,该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增殖率为(190.17±3.74)%。优于同等质量浓度下桑枝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增殖率,此外桑枝低聚糖可以显著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产乙酸和丙酸的能力。桑枝低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良好的促增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低聚糖 枯草芽孢杆菌 增殖作用 工艺优化 短链脂肪酸
下载PDF
桑枝总生物碱片对肥胖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2
作者 曹雷 吴春炜 +3 位作者 陈海龙 王若琳 彭锦 何泽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5期554-561,共8页
目的探讨桑枝总生物碱片(SZ-A)对肥胖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小鼠,通过12周高糖高脂饮食喂养诱导肥胖小鼠模型,将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阳性对照组(PC组)、SZ-A低剂量组(SZ-... 目的探讨桑枝总生物碱片(SZ-A)对肥胖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小鼠,通过12周高糖高脂饮食喂养诱导肥胖小鼠模型,将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阳性对照组(PC组)、SZ-A低剂量组(SZ-L组)、SZ-A中剂量组(SZ-M组)、SZ-A高剂量组(SZ-H组),每组10只,另设10只正常小鼠为空白组(N组)。PC组予辛伐他汀混悬液(2.6 mg/kg)灌胃,SZ-L组、SZ-M组、SZ-H组分别以20 mg/kg、40 mg/kg、80 mg/kg的SZ-A剂量灌胃,N组及M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天灌胃1次,连续12周。比较各组小鼠的Lee′s指数、体质量、生化指标水平、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iWAT)病理变化、肠道菌群α及β多样性、肠道菌群相对丰度。结果各组Lee′s指数、体质量、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脂肪细胞排列紧密,同视野下脂肪细胞数量多,体积小。M组脂肪细胞体积明显增大。与M组比较,PC组及SZ-L组脂肪细胞体积稍有减小。SZ-M组及SZ-H组脂肪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且细胞体积明显减小,更趋向于N组。SZ-H组Ace指数较M组、PC组及SZ-L组显著升高(P<0.05),Chao指数较PC组及SZ-L组显著升高(P<0.05),Shannon指数较M组、PC组、SZ-L组及SZ-M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Coverage指数均趋近于1。PCoA分析结果显示,N组、M组、PC组、SZ-L组、SZ-M组、SZ-H组分离度较好,N组与M组水平直线距离较远,且SZ-L组、SZ-M组、SZ-H组菌群结构逐渐趋向于N组。NMDS分析结果显示,Stress值=0.131。在门水平上,与M组比较,SZ-H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及髌骨菌门(Patesci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在属水平上,与M组比较,SZ-H组鼠杆菌科的未定属(norank_f_Muribaculaceae)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毛螺菌科的未定属(unclassified_f_Lachnospiraceae)、梭菌目的未定属(norank_f_norank_o_Clostridia_UCG-014)及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SZ-A可部分抵抗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体质量增加及脂肪组织扩张,改善脂质代谢,提高菌群物种多样性及部分物种相对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总生物碱片 肥胖 肠道菌群 小鼠 脂肪组织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eff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Jing acupoints bloodletting therapy and Sangzhi (Mori Ramulus) on 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3
作者 Li Zhu Jun-Li Wang Tong-Sheng Su 《TMR Non-Drug Therapy》 2020年第1期30-35,共6页
Shoulder-hand syndrome(SHS)is one of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ischemic stroke.The pathogenesis is not completely clear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re not very satisfactory.As one of the Five-Shu acupoints(the gene... Shoulder-hand syndrome(SHS)is one of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ischemic stroke.The pathogenesis is not completely clear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re not very satisfactory.As one of the Five-Shu acupoints(the general terms of acupoints that the twelve meridians are located below the elbow and knee of the body),Jing acupoints is distributed at the end of fingers and toes where the twelve meridians of the human body pass by,and has the functions of stimulating the meridians and dredging the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For the effects of discharging neurons,promoting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improving the brain micro-circulation,Jing acupoints bloodletting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with SHS after stroke.Sangzhi(Mori Ramulus),with the ability of dredging the meridian and relieving the pain,is also has certain treatment functions to the SHS.In clinical practice,the combination of Jing acupoints bloodletting and Sangzhi(Mori Ramulus)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diseases,and in terms of their mechanism of action,the combined treatmen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post-stroke SHS,but there are few reports on this.Therefore,it is worth affirming the efficacy of combined treatment of SHS after stroke.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Jing acupoints bloodletting on SHS after stroke,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angzhi(Mori Ramulus)in treating SHS after stroke,which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comb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ng acupoints bloodletting Sangzhi(mori ramulus) STROKE Shoulder-hand syndrome(SHS)
下载PDF
桑枝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明鑫 吴霞 +1 位作者 沈颖 胡志强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224-229,共6页
目的总结桑枝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对桑枝质量标志物(qvality markers,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为桑枝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在对桑枝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结合Q-mar... 目的总结桑枝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对桑枝质量标志物(qvality markers,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为桑枝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在对桑枝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结合Q-marker的概念,从药性功效、植物亲缘性和化学成分特有性、新的药效用途、成分可测性及含量变化等方面对桑枝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通过现有文献可知,黄酮类成分和生物碱是桑枝主要的特征性化学成分,同样也是桑枝相关药效的物质基础。黄酮类成分,如桑皮苷A、桑色素、桑辛素和氧化白藜芦醇,生物碱类成分,如1-脱氧野尻霉素,均可以作为桑枝的Q-marker。结论基于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对桑枝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为桑枝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为建立科学统一的桑枝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桑枝低聚糖对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活性
5
作者 朱巧玲 朱向阳 +4 位作者 杨诗沅 邹宇晓 杨琼 刘凡 黎尔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9-427,共9页
本研究以桑枝低聚糖为原料,通过体内实验评价其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功效。通过高脂饲料结合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采用低剂量(200.00 mg/(kg·bw))、中剂量(400.00 mg/(kg·bw))、高剂量(800.00 mg/(kg·bw))桑... 本研究以桑枝低聚糖为原料,通过体内实验评价其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功效。通过高脂饲料结合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采用低剂量(200.00 mg/(kg·bw))、中剂量(400.00 mg/(kg·bw))、高剂量(800.00 mg/(kg·bw))桑枝低聚糖对模型小鼠灌胃干预。定期测定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值,40 d后测定小鼠口服糖耐量、胰岛素水平、氧化应激水平、肾脏相关酶、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观察小鼠结肠的病理形态,评估桑枝低聚糖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等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对肠道菌群的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较,桑枝低聚糖延缓了糖尿病小鼠的体重下降,对空腹血糖和糖耐量均有一定程度降低。经桑枝低聚糖治疗后,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GSH水平显著提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CRE、BUN水平有效降低。通过对糖尿病小鼠的肠道菌群进行16S rDNA分析,发现桑枝低聚糖有效增加了肠道微生物的丰富度,在门的水平上,减少厚壁菌门丰度,增加拟杆菌门丰度;在科的水平上,提高乳杆菌科的比例;在属的水平上,提高乳酸杆菌属的比例,并且降低毛螺菌属的比例。证实桑枝低聚糖能够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氧化应激水平,调节肠道菌群等途径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缓解糖尿病小鼠消瘦的状况,修复结肠与肾脏损伤,从而起到降血糖作用,在低剂量(200.00 mg/(kg·bw))下就能够发挥较好的降血糖功效,作用效果与剂量无明显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低聚糖 糖尿病 降血糖活性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桑枝化学成分鉴定及其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6
作者 刘莹 郭明鑫 +2 位作者 郭洁清 吴霞 冯毅凡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92-1901,共10页
目的鉴定桑枝化学成分,并优化其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率质谱(UPLC-Q-TOF-HRMS),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合在线数据库和SCIEX工作站对桑枝醇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 目的鉴定桑枝化学成分,并优化其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率质谱(UPLC-Q-TOF-HRMS),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合在线数据库和SCIEX工作站对桑枝醇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共鉴定出57种成分。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21,提取时间70 min,提取温度75℃。结论UPLC-Q-TOF-HRMS、响应面法稳定可行,可用于桑枝定性分析及工艺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 化学成分 总黄酮 提取工艺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率质谱 响应面法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桑枝多糖含量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白华 白娟 方勇 《菏泽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7-30,82,共5页
为了比较不同因素对桑枝多糖含量的影响,以葡萄糖为标准品,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使用苯酚硫酸法显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A)值,将A值代入标准曲线,得出多糖含量.通过对样品多糖含量的比较,发现不同部位中,上段>中段>下段... 为了比较不同因素对桑枝多糖含量的影响,以葡萄糖为标准品,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使用苯酚硫酸法显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A)值,将A值代入标准曲线,得出多糖含量.通过对样品多糖含量的比较,发现不同部位中,上段>中段>下段;不同地区中,浙江>江苏>和县>云南>亳州>含山;不同组织结构中,形成层外组织结构>形成层内组织结构;不同粗细程度的粉末,过7号筛粉末>过6号筛粉末>过5号筛粉末>过4号筛粉末>过3号筛粉末,根据试验结果,得出多糖含量较高的桑枝样品条件为浙江上部形成层外组织过7号筛粉末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多糖 热水浸提法 苯酚硫酸法 不同因素
下载PDF
桑枝不同部位超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建立及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邓李红 陈仕妍 +5 位作者 王寿富 林伟雄 张雪兰 邱彩月 黄贵发 张正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 建立桑枝不同部位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比较桑枝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Waters HSS T3(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磷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 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0... 目的 建立桑枝不同部位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比较桑枝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Waters HSS T3(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磷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 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0 nm,进样量1μL,采集桑枝不同部位的超高效液相特征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桑枝不同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分别建立了桑枝药材、芯杆和皮的超高效液相特征图谱,标定了11个共有峰,指认了3个成分(桑皮苷A、绿原酸、隐绿原酸),方差及热图分析显示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偏水溶性成分(峰1~4)主要富集在皮中,偏脂溶性成分(峰9~11)主要富集在芯杆中;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桑枝不同部位样品分为2类,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可知形成不同部位差异的6个标志性化合物。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超高效液相特征图谱能够整体、全面、真实地反映桑枝不同部位间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对桑枝药材的采收、质量控制及整体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 不同部位 超高效液相特征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桑枝黄酮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文馨 殷勇 +3 位作者 孙惠桉 陈菊 陆敏 王雪雅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2期149-153,共5页
以桑枝为研究对象,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以桑枝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和夹带剂流速对桑枝总黄酮得率的影响,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桑枝黄酮工艺。结果表明,在萃取温度40℃... 以桑枝为研究对象,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以桑枝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和夹带剂流速对桑枝总黄酮得率的影响,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桑枝黄酮工艺。结果表明,在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45 min、萃取压力45 MPa以及夹带剂流速0.750 mL·min^(-1)的条件下,桑枝总黄酮得率为2.4817 mg·g^(-1),其中夹带剂流速对桑枝总黄酮得率的影响最为显著,萃取压力次之,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 黄酮 超临界CO_(2)萃取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桑枝多糖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皮质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3
10
作者 郭福团 许雄伟 +2 位作者 潘建峰 林佩莉 郑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研究桑枝多糖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皮质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方法 STZ(120 mg·kg^(-1))尾静脉注射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20 mg·kg^(-1)),桑枝多糖0.3、0.6、1.2 g·kg^(-1... 目的研究桑枝多糖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皮质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方法 STZ(120 mg·kg^(-1))尾静脉注射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20 mg·kg^(-1)),桑枝多糖0.3、0.6、1.2 g·kg^(-1)组,另设空白组,连续灌胃给药90 d。于d 45将各组小鼠给药后置代谢笼中收集24 h尿液,记录排尿量,检测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90 d后处死小鼠,通过对肾脏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的含量;试剂盒测定大鼠肾皮质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氧化氢酶(CAT)、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Ⅲ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检测肾皮质ROS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皮质中SIRT1、FOXO1、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桑枝多糖组的肾皮质病变得到缓解,较模型组的血糖有所下降,并明显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尿量及血清中Cr、BUN(P<0.05),肾皮质Mn-SOD、CAT、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Ⅲ活性有所升高,ROS、MDA含量下降(P<0.05),上调SIRT1、FOXO1的蛋白水平以及下调NF-κB的蛋白水平(P<0.05)。结论桑枝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肾脏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增加肾皮质中SIRT1、FOXO1的蛋白表达,增强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多糖 糖尿病肾病 肾皮质 氧化应激 活性氧自由基 小鼠
下载PDF
桑枝提取物对实验高血脂症小鼠的降血脂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吴娱明 邹宇晓 +3 位作者 廖森泰 徐玉娟 张友胜 姚锡镇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8-350,共3页
以水、甲醇、95%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正丁醇作为提取溶剂对干燥桑枝进行提取分析,提取产物中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622、0.593、0.693、0.492、0.464、0.407mg/g。用水和95%乙醇为溶剂的桑枝提取产物给小鼠灌胃治疗后,小鼠体重的降低... 以水、甲醇、95%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正丁醇作为提取溶剂对干燥桑枝进行提取分析,提取产物中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622、0.593、0.693、0.492、0.464、0.407mg/g。用水和95%乙醇为溶剂的桑枝提取产物给小鼠灌胃治疗后,小鼠体重的降低率分别为8.9%和15%;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均有差异,其中以95%乙醇作溶剂的桑枝提取产物使小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与阳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 提取物 高血脂症 降血脂
下载PDF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品种桑枝总黄酮含量 被引量:22
12
作者 吴志平 姜乃珍 +3 位作者 谈建中 贾俊丽 李新梅 顾振纶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8-141,共4页
为了探讨分光光度法在桑枝总黄酮定量分析中的适用性,从溶液浓度和吸光度之间的线性关系、重复性、精密度及加样回收率等方面,对不同品种桑枝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该方法准确可靠,测定值稳定。在波长为510 nm时,测定了春... 为了探讨分光光度法在桑枝总黄酮定量分析中的适用性,从溶液浓度和吸光度之间的线性关系、重复性、精密度及加样回收率等方面,对不同品种桑枝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该方法准确可靠,测定值稳定。在波长为510 nm时,测定了春秋两季采收的22个不同桑树品种的桑枝中总黄酮含量,含量差异明显。综合而言,部分桑品种的春秋桑枝中总黄酮含量相对稳定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 总黄酮 品种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中药桑枝提取物对大鼠糖尿病并发症的实验治疗作用(英文) 被引量:54
13
作者 叶菲 申竹芳 +2 位作者 乔凤霞 赵德育 谢明智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2-112,共1页
目的 研究从中药桑枝中提取的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对四氧嘧啶大鼠的高血糖综合症及其糖尿病并发症的实验治疗作用。方法 给四氧嘧啶高血糖大鼠连续口服桑枝水提物 (SZ) 15d ,观察其对高血糖综合症、血脂及糖尿病肾病的影响。结果 ... 目的 研究从中药桑枝中提取的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对四氧嘧啶大鼠的高血糖综合症及其糖尿病并发症的实验治疗作用。方法 给四氧嘧啶高血糖大鼠连续口服桑枝水提物 (SZ) 15d ,观察其对高血糖综合症、血脂及糖尿病肾病的影响。结果 连续口服桑枝水提物的四氧嘧啶高血糖大鼠 ,其食和水摄取量、空腹和非禁食血糖、血果糖氨及尿糖等高血糖综合症指标均明显降低 ,血脂得到调节 ,糖尿病肾病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水提物 高血糖综合症 血脂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并发症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桑枝多糖分离纯化及其免疫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邬灏 卢笑丛 王有为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84,共4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中药材桑枝(Ramulusmori)中分离纯化多糖,并建立桑枝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碳粒廓清法和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法,观察桑枝多糖对地塞米松所致免疫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用改良的苯酚...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中药材桑枝(Ramulusmori)中分离纯化多糖,并建立桑枝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碳粒廓清法和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法,观察桑枝多糖对地塞米松所致免疫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用改良的苯酚-硫酸法测得桑枝中多糖含量为5.5%,提取物桑枝多糖(RMPS)中的含量为56.6%。多次水溶醇沉后,桑枝多糖含量可达70%以上;桑枝多糖可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吞噬指数α,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和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增强T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多糖 提取分离 地塞米松 免疫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桑枝中6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晋 杜昆泽 +3 位作者 罗蓉 金华 马琳 常艳旭 《天津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775-777,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同时测定桑枝中桑皮苷A、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和山奈酚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乙腈,以...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同时测定桑枝中桑皮苷A、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和山奈酚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乙腈,以柱温25℃,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1 mL/min,采用外标法计算桑枝中6种成分的含量。[结果]桑皮苷A、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和山奈酚浓度分别在22.50~900.00、6.25~250.00、3.00~120.00、0.08~3.00、0.10~4.00及0.05~2.00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稳定性实验RSD为1.04%~3.07%,重复性实验RSD为2.22%~4.70%,精密度实验RSD为1.34%~4.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104.0%(RSD≤1.0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为桑枝的质量控制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 液相色谱法 异槲皮苷 山奈酚
下载PDF
桑枝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洪德志 张作法 +1 位作者 蒋学 时连根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1-485,共5页
将桑枝整体干燥粉碎后提取并精制多糖。给正常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桑枝多糖,通过对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溶血素含量、溶血空斑形成数量等生化指标的检测,研究桑枝多糖对正常小鼠... 将桑枝整体干燥粉碎后提取并精制多糖。给正常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桑枝多糖,通过对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溶血素含量、溶血空斑形成数量等生化指标的检测,研究桑枝多糖对正常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桑枝多糖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与吞噬指数,高剂量组(600 mg/kg)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提高幅度达显著水平(P<0.05),低剂量(200mg/kg)组、中剂量(400 mg/kg)组、高剂量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与吞噬指数的提高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桑枝多糖还可显著促进小鼠淋巴细胞的转化以及血清溶血素和溶血空斑的形成,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中剂量组小鼠的血清溶血素含量和溶血空斑数量的提高幅度均达显著水平(P<0.05),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溶血素含量和溶血空斑数量的提高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结果显示,桑枝多糖对正常小鼠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多糖 免疫调节 小鼠 巨噬细胞吞噬 淋巴细胞转化 溶血素 溶血空斑
下载PDF
桑枝活性成分提取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17
作者 邢冬杰 项东宇 张彩坤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4年第11期957-960,共4页
现代研究表明桑枝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脂、降糖、抗癌、降压等作用。笔者就当前桑枝化学成分、成分提取、药理作用作一综述,为桑树资源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 桑枝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桑枝1-脱氧野尻霉素的提取及其含量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超 史正琴 +3 位作者 向伟 黄先智 徐立 兰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2-120,共9页
【目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一种降血糖功效较好的天然活性产物,在桑树中的含量相对较高。对超声-微波联合辅助提取桑枝中DNJ的工艺进行优化,以获得较高提取率;同时,分析桑枝水提物中DNJ含量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相关性,以获得... 【目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一种降血糖功效较好的天然活性产物,在桑树中的含量相对较高。对超声-微波联合辅助提取桑枝中DNJ的工艺进行优化,以获得较高提取率;同时,分析桑枝水提物中DNJ含量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相关性,以获得其中DNJ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贡献程度。这可能为桑枝中DNJ的提取、分离及桑枝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极性分布等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利用9-芴甲氧羰酰氯对DNJ进行衍生化,弥补其本身不具有紫外吸收特性的缺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在254 nm波长下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单因素试验分别求得微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处理时间和液料比的优化范围,以响应曲面法对超声-微波联合辅助提取DNJ三因素的平方和、均方、P值、R2等参数进行优化,获得二次多项回归方程和相应的最优提取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溶剂法萃取浓缩的水提物,计算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极性部分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通过酶标仪在415 nm波长处测定α-葡萄糖苷酶对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的分解率来计算)与DNJ的含量,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用0.05 mo L·L-1的盐酸溶液提取,微波处理9.60 min、超声波处理30.89 min和液料比46.47 m L·g-1时达到最优条件,此时DNJ的产率为0.205%,结果检验值与优化值的拟合率达99.27%,相对于对照组增长了10.86%;正丁醇部分DNJ的含量最高,乙酸乙酯次之,水部分仍含有少许,石油醚部分为零,说明正丁醇的萃取效果较好;正丁醇部分的抑制曲线趋势与乙酸乙酯部分相近,水部分与石油醚部分相近,且各萃取部分之间的IC50都差异显著,结合DNJ的含量分布,说明桑枝中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物质间有一定的极性差异;根据各萃取部分中DNJ的含量,从其半抑制浓度中换算出DNJ的浓度,即为"其中DNJ的浓度",正丁醇部分"其中DNJ的浓度"与DNJ标准品的IC50差异不显著,说明此部分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物质几乎尽是DNJ;水部分虽含有少量的DNJ,但其活性却相对更小,可能其中含有具备提高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多糖等物质,或一些糖类等黏性物质影响了DNJ与酶的结合;乙酸乙酯部分"其中DNJ的浓度"比DNJ标准品的IC50小,可能是由于此部分含有个别黄酮类等对DNJ具有活性增强/协同作用,或其中含有一些游离生物碱、香豆素或黄酮苷元等物质具备相似活性;石油醚部分不含DNJ,却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说明桑枝中含有一些极性小的脂溶性化合物具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论】微波处理初步粉碎的新鲜桑枝,既有干燥作用又有辅助提取效果,而后用超声波辅助浸提可提高DNJ的提取效率;桑枝中主要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是DNJ,除此外还可能含有一些极性相对较小的活性成分。这些结果有利于桑枝DNJ及其他降血糖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脱氧野尻霉素 超声 -微波联合辅助提取法 响应曲面法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桑枝
下载PDF
桑枝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初步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佩香 欧阳臻 +2 位作者 张磊 方静 汤建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82-1385,共4页
目的:从桑枝中分离纯化出桑枝多糖,并研究其组成及初步结构。方法:桑枝经水提醇沉,脱蛋白、DEAE-纤维素柱和SephadexG-100柱层析,得RMPS1和RMPS2二个多糖组分,采用TLC、GC、HPLC、IR和Smith降解等方法分析其组成和初步结构。结果:RMPS1... 目的:从桑枝中分离纯化出桑枝多糖,并研究其组成及初步结构。方法:桑枝经水提醇沉,脱蛋白、DEAE-纤维素柱和SephadexG-100柱层析,得RMPS1和RMPS2二个多糖组分,采用TLC、GC、HPLC、IR和Smith降解等方法分析其组成和初步结构。结果:RMPS1和RMPS2的平均分子量分别为:5.8×105,6.5×105,RMPS1有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其摩尔比为:1.08∶1∶1.40∶1.57;RMPS2有鼠李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其摩尔比为:11.38∶1∶1.35;通过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初步分析,RMPS1、RMPS2中连接方式主要为1→2、1→4糖苷键,此外包括1→3糖苷键,红外光谱显示,均具有糖的特征吸收峰。结论:首次测定桑枝多糖RMPS1和RMPS2的初步结构,为桑枝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 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分析
下载PDF
桑枝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25
20
作者 洪德志 时连根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6-809,共4页
目的研究桑枝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ip给予链脲佐菌素结合饲喂高能高脂饲料的方法,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糖尿病模型小鼠ig给予桑枝多糖200,400和600 mg·kg-1,每天1次,连续4周。葡萄糖氧化酶法... 目的研究桑枝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ip给予链脲佐菌素结合饲喂高能高脂饲料的方法,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糖尿病模型小鼠ig给予桑枝多糖200,400和600 mg·kg-1,每天1次,连续4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水平,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比色法测定肝糖原水平,甘油磷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H)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桑枝多糖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浓度,与给药前相比,给药4周后桑枝多糖400和600 mg·kg-1组血糖浓度分别下降了33.3%和29.9%(P<0.05);与模型组相比,桑枝多糖400和600 mg·kg-1组分别下降了40.4%和38.8%(P<0.01),200 mg·kg-1组下降了34.6%(P<0.05)。与模型组相比,桑枝多糖可显著升高血清SOD活性(P<0.01),降低血清TG含量(P<0.01),降低血清TCH和MDA含量(P<0.05,P<0.01),增加肝糖原存储量(P<0.05);桑枝多糖能显著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和机体胰岛素敏感性(P<0.01,P<0.05)。结论桑枝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具有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调节脂类物质代谢、增加肝糖原存储量、改善机体的胰岛素分泌及对胰岛素的增敏性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桑枝 糖尿病 模型 动物 血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