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nitrogen management on the ratoon crop yield and head rice yield in South USA 被引量:5
1
作者 WANG Yue-chao LI Xiu-fen +2 位作者 Lee TARPLEY PENG Shao-bing DOU Fu-ge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457-1464,共8页
Ratoon rice cropp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rice cropping system in Texas and south Louisiana,USA,and expanded to Asian countries in 1970.Two field studies were conducted with widely planted rice(Oryza sativ... Ratoon rice cropp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rice cropping system in Texas and south Louisiana,USA,and expanded to Asian countries in 1970.Two field studies were conducted with widely planted rice(Oryza sativa L.)cultivars at Eagle Lake,Texas,USA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nitrogen(N)management in main(first)crop(MC)and ratoon(second)crop(RC)on RC yield.In 2012 and 2013,one cultivar(Presidio)was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RC N management on ratoon yield and head rice yield.In 2016 and 2017,CL153,CL163 and CL272 in addition to Presidio were adop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MC N management on ratoon yield and head rice yield.N applied at preflood after MC harvest considerably improved RC yield.Application of 99 kg N ha^(–1)at preflood after MC harvest was practically adequate for RC regrowth,development and approaching the yield potential for Presidio.RC could produce quite high average grain yields of 5.90 to 6.53 t ha–1 in 2012 and 2013,respectively.Main crop N rate only significantly affected MC yield;however,given N applied of 99 kg ha^(–1)at preflood after MC harvest,ratoon yield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MC N rate.Neither the main nor ratoon crop N management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RC head rice yield.Considerable RC head rice yields(55–65%)were observed in all of the four cultivars and 4 years except for CL272 in 2016.These results indicat that without very high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rice ratoon crop could produce a considerable grain yield and an expectative head rice yield.Rice ratooning could be a practical way to increase rice yields with the minimal input in south Texas and regions with a similar clim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nitrogen management main crop ratoon crop grain yield head rice yield
下载PDF
稻-再-油复种模式高效栽培技术探索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康胜 唐咸瑞 +1 位作者 赵继华 李保平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3年第4期41-45,共5页
为确保粮食安全,推进油料作物生产,提高种植收益,在湖南省双峰县进行了稻—再—油(稻—再生稻—油菜)复种模式高效栽培技术探索,从区域、地块、品种的选择到栽培技术集成进行了试验与示范,并进行了效益分析。结果显示,将再生稻品种与油... 为确保粮食安全,推进油料作物生产,提高种植收益,在湖南省双峰县进行了稻—再—油(稻—再生稻—油菜)复种模式高效栽培技术探索,从区域、地块、品种的选择到栽培技术集成进行了试验与示范,并进行了效益分析。结果显示,将再生稻品种与油菜合理搭配复种,在投入较少的情况下,能确保粮食产量,还增收一茬油菜,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节支增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油菜 复种模式 高效栽培 效益分析
下载PDF
中稻头季稻与再生稻的品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刘国华 邓化冰 +2 位作者 陈立云 肖应辉 唐文邦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7,共3页
对 2 0个中稻品种 (或组合 )头季稻与再生稻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及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除精米粒形 (长宽比 )头季稻与再生稻无多大变化外 ,糙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头季稻均高于再生稻 ,而糊化温度的碱消值则低... 对 2 0个中稻品种 (或组合 )头季稻与再生稻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及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除精米粒形 (长宽比 )头季稻与再生稻无多大变化外 ,糙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头季稻均高于再生稻 ,而糊化温度的碱消值则低于再生稻 ;头季稻与再生稻的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品种 (组合 )间存在明显差异 ,但大多数品种 (组合 )再生稻的精米率、整精米率比头季稻高 ,而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则比头季稻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头季稻 再生稻 稻米品质
下载PDF
再生稻与同期抽穗主季稻源库流特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易镇邪 周文新 +1 位作者 秦鹏 屠乃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0-148,共9页
以6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再生稻与同期抽穗主季稻源库流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再生稻叶面积指数为主季稻的1/8~1/5,穗粒数和产量为主季稻的1/3左右,但齐穗至齐穗后10d再生稻光合速率较主季稻高20%~70%,孕穗至成... 以6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再生稻与同期抽穗主季稻源库流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再生稻叶面积指数为主季稻的1/8~1/5,穗粒数和产量为主季稻的1/3左右,但齐穗至齐穗后10d再生稻光合速率较主季稻高20%~70%,孕穗至成熟期再生稻净同化率是主季稻的2.7—6.0倍;再生稻与主季稻枝梗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大,再生稻剑叶光合产物分配到穗部的比例明显高于主季稻,而残留在茎鞘中的比例大大降低;再生稻外观品质优于早稻与晚稻,而加工品质介于早稻与晚稻之间。本试验条件下,主季稻属增库增产型,而再生稻属源库互作型。为使再生稻高产,应选用穗粒数较多的品种,充分发挥再生稻光合速率与净同化率高的优势,采取积极的栽培措施,促进再生稻叶面积的扩展、穗粒数的提高与物质运转能力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主季稻 源库流特性 高产
下载PDF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根系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易镇邪 屠乃美 陈平平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59,共4页
以培矮 6 4S/E32为材料 ,设 1 0 ,1 5 ,2 0 ,2 5 ,30 ,35 ,40cm等 7个留桩高度处理 ,研究了留桩高度对头季根系进入再生季后的活力恢复与维持、再生根的发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再生根主要由低位再生苗产生 ;再生稻齐穗期 ,随留桩高度... 以培矮 6 4S/E32为材料 ,设 1 0 ,1 5 ,2 0 ,2 5 ,30 ,35 ,40cm等 7个留桩高度处理 ,研究了留桩高度对头季根系进入再生季后的活力恢复与维持、再生根的发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再生根主要由低位再生苗产生 ;再生稻齐穗期 ,随留桩高度的降低 ,再生根根量及再生根根量占再生稻总根量的比例增大 ,而头季根根量减小 ;高留桩有利于头季根系活力的恢复与维持 ,而低留桩有利于再生根的发生。综合考虑根量、根系活力与吸收面积等因素 ,各留桩高度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留桩高度 头季根系 再生根系 再生稻根系
下载PDF
再生稻对褐稻虱生理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良威 尤民生 +1 位作者 赵士熙 吴中孚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84-186,共3页
通过测定褐稻虱成虫和若虫的羧酸酯酸含量、吸氧量和蛋白质含量,研究再生季稻株和连晚稻株对褐稻虱生理代谢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再生季稻上的褐稻虱成虫和若虫的羧酸酯酶含量、吸氧量和蛋白质含量都明显低于连作晚稻.
关键词 再生稻 褐稻虱 羧酸酯酶 吸氧量 蛋白质
下载PDF
头季不同施氮方式对再生稻生理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杨东 陈鸿飞 +1 位作者 卓传营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3-646,共4页
为揭示头季不同施氮方式下再生稻的生理生化机制,在头季总施氮量为225kg·hm-2的前提下,设不同基蘖肥与穗肥的施氮比例(N1为8︰2,N2为7︰3,N3为6︰4),并以全生育期不施肥为空白对照(N0),研究再生稻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 为揭示头季不同施氮方式下再生稻的生理生化机制,在头季总施氮量为225kg·hm-2的前提下,设不同基蘖肥与穗肥的施氮比例(N1为8︰2,N2为7︰3,N3为6︰4),并以全生育期不施肥为空白对照(N0),研究再生稻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的变化规律,并分析这些特性对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作用。结果表明:(1)整个再生稻生长周期内,头季不同施氮方式下,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先上升,在头季稻孕穗期达最大,然后下降,到再生季齐穗期又达到高峰,之后又迅速下降;伤流量在头季孕穗期后大幅度下降,再生季分蘖萌发后伤流量有所回升,至再生季齐穗期又达到小高峰,随后又逐渐降低。(2)施肥有利于提高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及根系活力。适当增加再生稻头季中、后期施氮比例,可显著提高再生稻头季生长中、后期的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伤流量,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再生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季稻 再生稻 施氮方式 生理生化机制 根系活力
下载PDF
强宿根甘蔗品种粤引8号及其在粤北霜冻蔗区的宿根表现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优强 邓海华 陈勇生 《甘蔗糖业》 2013年第4期20-24,共5页
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品种粤引8号丰产稳产、早熟高糖、宿根性强、抗旱性和耐寒性较好;其在粤北翁源蔗区种植时强宿根性方面表现突出,多年宿根仍保持高产,配合适当的栽培技术措施,可保留5年以上宿根。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粤引8号 宿根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头季稻氮肥运筹对再生稻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陈鸿飞 杨东 +3 位作者 梁义元 张志兴 梁康迳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6,共7页
为探讨头季稻不同肥料运筹方式对再生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以杂交稻组合"Ⅱ优航2号"为材料,在头季施氮量225.00kg·hm-2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基蘖穗肥氮素配比[3种基蘖肥与穗肥配比分别为8:2(N1)、7:3(N2)、6:4(N3)]... 为探讨头季稻不同肥料运筹方式对再生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以杂交稻组合"Ⅱ优航2号"为材料,在头季施氮量225.00kg·hm-2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基蘖穗肥氮素配比[3种基蘖肥与穗肥配比分别为8:2(N1)、7:3(N2)、6:4(N3)]头季稻-再生季稻氮素累积量、干物质生产、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特性。结果表明:与N1、N2相比,头季成熟期N3处理氮素累积量分别增加9.26%、3.54%,头季齐穗期~头季成熟期N3处理氮素转移量分别增加21.47%、6.76%,整个生育期N3处理干物质净积累总量分别增加5.10%、4.78%。N3处理头季产量最高,达12431kg·hm-2,极显著高于N1、N2处理;氮肥利用率达46.44%,比N1、N2处理提高14.81%、5.43%;氮肥农学利用率达20.66kg·kg-1,比N1、N2处理提高14.97%、12.34%。研究结果还表明,头季不同基蘖穗肥氮素配比对再生稻再生季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季稻 再生稻 氮肥运筹 氮素累积量 干物质积累 氮素利用率 产量
下载PDF
谈谈两优培特的一季加再生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熊绪穰 罗孝和 廖瑞靖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7-30,共4页
两优培特是1个很有推广价值的两系法杂交组合,有极大的生态空间和应用领域。介绍了两优培特头季稻和再生稻的综合特性;一季加再生栽培的两种模式,即“早再式”和“中再式”的异同点和实施技术;一季加再生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 两系法 杂交稻 再生稻 栽培
下载PDF
2013年崇左、百色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翔 黄伟华 +2 位作者 梁强 邓宇驰 韩世健 《中国糖料》 2014年第3期49-52,共4页
为及时掌握2013年崇左、百色蔗区甘蔗生产情况,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两个蔗区糖料蔗种植面积、苗情进行调研和评估。调查结果表明:崇左、百色蔗区2013年糖料蔗出苗情况较往年好,尤其是新植的出苗。崇左... 为及时掌握2013年崇左、百色蔗区甘蔗生产情况,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两个蔗区糖料蔗种植面积、苗情进行调研和评估。调查结果表明:崇左、百色蔗区2013年糖料蔗出苗情况较往年好,尤其是新植的出苗。崇左地区的总体出苗及长势较百色的好。两个蔗区的螟害发生率均比2012年低。两个蔗区的主栽品种结构单一,退化现象明显。桂糖系列甘蔗新品种的推广种植有待加强。应密切留意天气变化,加强种植管理及甘蔗螟虫的防治,推广现代甘蔗栽培技术,调整品种种植结构,增强桂糖系列抗旱甘蔗品种的推广力度,扩大其种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苗情 新植 宿根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再生稻和主季稻源库关系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校奇 邓启云 +3 位作者 陈春光 龙世平 尹文雅 庄文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9年第2期73-77,共5页
对同期抽穗的再生稻与主季稻源库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库特性方面:再生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显著少于主季稻;再生稻的每穗粒数仅相当于主季稻的1/3-1/2。源特性方面:主季稻的LAI为再生稻的6-7倍;再生稻光合速率较主季稻高。流特性方... 对同期抽穗的再生稻与主季稻源库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库特性方面:再生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显著少于主季稻;再生稻的每穗粒数仅相当于主季稻的1/3-1/2。源特性方面:主季稻的LAI为再生稻的6-7倍;再生稻光合速率较主季稻高。流特性方面:再生稻成熟期单株总干重为主季稻的25%-35%;无论是主季稻还是再生稻,超级杂交稻组合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均高于对照汕优63;主季稻及再生稻的茎鞘物质输出率与成熟期单株总干重呈正相关。源库关系方面:再生稻的粒叶比是主季稻的2-3倍;主季稻属增库增产型,而再生稻属源库互作型,且增源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再生稻 主季稻 源库特征
下载PDF
前氮后移对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明星 张林 +7 位作者 范青华 熊洪 周兴兵 朱永川 蒋鹏 刘茂 郭晓艺 徐富贤 《中国稻米》 2014年第4期48-50,共3页
以20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前氮后移与重底早追两种施氮方式下,研究了前氮后移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氮后移有助于提高杂交中稻组合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且高于重底早追施氮方式,但各杂交组合间表现各异。其中,内5优... 以20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前氮后移与重底早追两种施氮方式下,研究了前氮后移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氮后移有助于提高杂交中稻组合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且高于重底早追施氮方式,但各杂交组合间表现各异。其中,内5优306、蓉18优447、德香4103、内5优317和川谷优7329这5个组合前氮后移处理头季稻比重底早追处理显著或极显著增产,乐优198、宜香优800、蓉优1808、冈比优99、冈优725、德香4103、炳优900、F优498、内5优317这9个组合的再生稻产量前氮后移处理比重底早追处理高。综合考虑头季稻产量和再生力,两季总产较高的组合为宜香优800、内5优317和蓉18优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前氮后移 头季稻 再生稻 产量
下载PDF
谈谈两优培特的一季加再生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绪穰 罗孝和 廖瑞靖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2期88-90,共3页
两优培特是 1个很有推广价值的两系法杂交组合 ,有极大的生态空间和应用领域。介绍了两优培特头季稻和再生稻的综合特性 ;一季加再生栽培的两种模式 ,即“早再式”和“中再式”的异同点和实施技术 ;
关键词 两系法 杂交稻 再生稻 栽培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头季干物质积累运转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鸿飞 林瑞余 +3 位作者 梁义元 郑履端 梁康迳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29-133,共5页
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超高产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对再生稻头季稻株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移栽大田后,超高产栽培模式头季稻株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从分蘖期到成熟期均比常... 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超高产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对再生稻头季稻株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移栽大田后,超高产栽培模式头季稻株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从分蘖期到成熟期均比常规栽培模式的高,在生长中、后期尤其显著,分别高10.77%和63.29%;超高产栽培模式的群体干物质累积总量在头季稻整个生育期比常规栽培模式高24.83%-38.17%,茎鞘物质运转率、茎鞘物质转换率分别比常规栽培模式高10.60%和13.88%,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比常规栽培模式多21.43%,穗粒数多1.88%,产量比常规栽培模式高2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早稻-再生稻 头季稻 超高产栽培模式 常规栽培模式 干物质积累 叶面积指数 绿素含量
下载PDF
赣中北“油稻稻”三熟制下头季稻叶片衰老频度对再生稻再生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亚贞 郑伟 +8 位作者 肖国滨 肖小军 黄天宝 吴艳 吕伟生 刘小三 陈明 赖诗盛 叶川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5,共6页
为研究三熟制条件下适合种植的再生稻品种及头季叶片衰老频度对再生力特性的影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10个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这些品种的再生力、再生季产量及头季衰老强度等若干性状。结果表明,头季不同品种结实率与再生季... 为研究三熟制条件下适合种植的再生稻品种及头季叶片衰老频度对再生力特性的影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10个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这些品种的再生力、再生季产量及头季衰老强度等若干性状。结果表明,头季不同品种结实率与再生季再生力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20,头季千粒重、叶干质量下降率、叶绿素含量下降率、产量与再生季再生力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22、-0.516、-0.637、-0.676。再生季有效穗数与再生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活芽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7和-0.615。头季结实率、叶片叶绿素含量、产量,以及再生季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是影响再生力的重要因素。综合两季产量和再生力特性来看,深两优5814、C两优608、准两优608、丰两优香1号等4个品种可以作为再生稻在江西中北部的三熟制条件下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三熟制 再生稻 叶片衰老频度 再生力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水稻头季和再生季分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念 周艳飞 +1 位作者 刘章勇 杨梅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9-23,26,共6页
为探明水稻头季和再生季分蘖的相关性,为强再生力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和再生力相关遗传分析及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可用的基因资源,以国际水稻所引进的247份栽培稻早中熟核心种质材料为群体,于2017年分别在湖北省荆州市、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 为探明水稻头季和再生季分蘖的相关性,为强再生力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和再生力相关遗传分析及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可用的基因资源,以国际水稻所引进的247份栽培稻早中熟核心种质材料为群体,于2017年分别在湖北省荆州市、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和广东省英德市3个生态点下种植,分别调查头季稻和再生稻最大分蘖数及有效分蘖数,分析3个生态点下各材料头季稻与再生稻分蘖表型的相关性、材料的分蘖力和再生特性。结果表明,头季稻和再生稻最大分蘖数及有效分蘖数在湖北、海南和广东生态点下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各生态点下籼稻和粳稻的分蘖力存在显著性差异,分蘖力表现为湖北>海南>广东;湖北和海南生态点下籼稻和粳稻的再生率均值大于130%,同一生态点籼稻和粳稻间再生率无明显差异;广东生态点籼稻和粳稻的再生率均值显著大于湖北和海南生态点。籼稻和粳稻在某一个生态点下有极高或极低再生率的材料,在另外两个生态点下不具有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头季稻 最大分蘖数 有效分蘖数 分蘖能力 再生率
下载PDF
头季稻剑叶同化产物分配与再生稻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爱中 邹冬生 +2 位作者 屠乃美 周文新 梁养贤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29-32,共4页
以4个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头季稻剑叶同化产物的分配与再生稻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约70%~75%的剑叶14C同化产物进入到了穗部,25%~30%残留在剑叶和茎鞘中;(2)约65%~80%的剑叶同化产物分配在倒一和倒二节间;(3)同化产物在... 以4个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头季稻剑叶同化产物的分配与再生稻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约70%~75%的剑叶14C同化产物进入到了穗部,25%~30%残留在剑叶和茎鞘中;(2)约65%~80%的剑叶同化产物分配在倒一和倒二节间;(3)同化产物在穗部的分配比例与再生稻产量及所有的产量构成因子均呈负相关,同化产物在茎鞘、剑叶及其他叶片的分配比例与再生稻产量及所有的产量构成因子均呈正相关;(4)各节间的同化产物分配比例与再生稻相应节位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季稻 剑叶 同化产物 再生稻 产量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头季稻分蘖动态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鸿飞 梁义元 +3 位作者 林瑞余 郑履端 梁康迳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73-379,共7页
试验研究超高产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对再生稻头季稻分蘖动态及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头季生育期间,超高产栽培模式稻株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硝酸还原酶活性、硝态氮含量、Ca^2+-ATPase... 试验研究超高产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对再生稻头季稻分蘖动态及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头季生育期间,超高产栽培模式稻株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硝酸还原酶活性、硝态氮含量、Ca^2+-ATPase和Mg^2+-ATPase活性从分蘖期到成熟期分别高出20.60%~38.65%、5.16%~23.26%、18.91%~63.29%、18.22%~76.76%、34.88%~48.35%、1.25%~17.94%和4.09%~17.87%,有效分蘖期缩短5d,低节位分蘖多51.61%;不同生育期超高产栽培模式氮素累积量是常规栽培模式的1.43~2.44倍,磷素累积量是常规栽培模式的1.21~1.48倍,孕穗期后的钾素累积量是常规栽培模式的1.55—2.21倍,为优化群体质量,提高后期群体光合效率,实现高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早稻-再生稻 头季稻 超高产栽培模式 细胞保护酶 氮磷钾累积 分蘖动态 节位产量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解振兴 姜照伟 +2 位作者 卓传营 林祁 张居念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第8期28-30,共3页
研究再生稻头季叶面施用抗倒伏植物生长调节剂——抗倒酯、乙烯利和多效唑对再生稻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降低了3个再生稻品种头季产量;不同调节剂处理再生季产量品种间有差异,佳辐占各植... 研究再生稻头季叶面施用抗倒伏植物生长调节剂——抗倒酯、乙烯利和多效唑对再生稻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降低了3个再生稻品种头季产量;不同调节剂处理再生季产量品种间有差异,佳辐占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产量均较对照增加,天优华占各处理较对照降低,甬优2640抗倒酯和多效唑处理产量增加,乙烯利处理产量降低;调节剂处理的两季总产量均较对照有所降低,抗倒酯处理降幅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再生稻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