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30 days Feeding Test of Rats with Irradiated Pet Food 被引量:1
1
作者 ZHU Jia-ting YAN Jian-min +4 位作者 FENG Min LI Li YANG Ping WANG De-ning GU Gui-qiang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2年第4期176-181,共6页
[ Object] The research is aime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irradiated pet food's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supervision and commercial- ized application. E Method] Take broiler breast meat with high-dose irradiati... [ Object] The research is aime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irradiated pet food's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supervision and commercial- ized application. E Method] Take broiler breast meat with high-dose irradiation as testing material, then evaluate its safety after 30 days feeding test of rats [ Result]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et food's irradiation dose is 0 kGy), the general situation, weight, food-intake, food utilization rate, hematological examinations, bio-chemical analysis of blood, viscera weight, ratio of viscera and body weight,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s, physi- ological feature, life's basic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height, tail length, body temperature,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 and other indexes of rats, which were fed respectively with 10, 15, 25 kGy irradiation dose pet food for 30 days, were not found abnormal. [ Conclusion] Pet food with 10, 15, 25kGy irradiation dose is sa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food Irradiation sterilization rats 30 days of feeding SAFETY
下载PDF
Microglia activation in the offspring of prenatal Poly I:C exposed rats:a PET imag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study 被引量:1
2
作者 Xue Li Xin Tian +7 位作者 Luxian Lv Gangrui Hei Xufeng Huang Xiaoduo Fan Jinming Zhang Jianjiang Zhang Lijuan Pang Xueqin Song 《General Psychiatry》 CSCD 2018年第4期31-38,共8页
Background The well-known ‘pyrotherapy’ of Julius Wagner-Jauregg might be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on the immunological concepts of schizophrenia. As the primary immune effector cells in the brain, microglia play... Background The well-known ‘pyrotherapy’ of Julius Wagner-Jauregg might be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on the immunological concepts of schizophrenia. As the primary immune effector cells in the brain, microglia play a pivotal role in neuroinfammatory processes. Maternal viral infection during pregnancy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for psychiatric disorders with presumed neurodevelopmental origin, including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nd schizophrenia.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quantify microglia activation in vivo in the mature offspring of rats exposed to polyriboinosinic–polyribocytidilicacid (Poly I:C) during pregnancy using ^11C-PK11195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quantify microglia activation in vivo in the prefrontal cortex and hippocampus in mature offspring of prenatal Poly I:C exposed rats.Methods Offspring of Poly I:C-treated dams were the model group, offspring of saline-treated dams were the control group. Behavioural test for two groups was taken by spontaneous activity, prepulse inhibition (PPI) and latent inhibition (LI) test (including active avoidance conditioning task and passive avoidance conditioning task). Randomly selected successful model rats were assessed by behavioural test in the mode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ts. 11C-PK11195 micro-PET/CT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ere performed on the selected rats to measure microglia activation.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showed hyperlocomotion and defcits in PPI and LI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also showed an increased 11C-PK11195 uptake ratio in the prefrontal cortex (t=-3.990, p=0.003) and hippocampus (t=-4.462, p=0.001). The number of activated microglia cells was signifcantly high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hippocampus: t=8.204, p〈0.001; prefrontal: t=6.995, p〈0.001). With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re were signif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behavioural parameters and the activation of microglia as measured by PET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Conclusions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d microglia activation in vivo in the prefrontal cortex and hippocampus in mature offspring of prenatal Poly I:C exposed rat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microglia activation may play a possible or potential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chizophren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glia activation the offspring of prenatal Poly I C exposed rats a pet imag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study
下载PDF
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对肺腺癌KRAS突变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于丽 朱璇璇 魏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影像组学对肺腺癌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于我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20例肺腺癌患者影像及病理资料,采用横断面分层法将患者分为建模组...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影像组学对肺腺癌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于我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20例肺腺癌患者影像及病理资料,采用横断面分层法将患者分为建模组(80例)和验证组(40例),将建模组患者按照KRAS基因是否突变分为突变组(22例)和野生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并根据临床资料和影像组学特征建立临床(Clinic)模型、影像组学(Rad)模型和联合(Combine)模型对肺腺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进行预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对三种模型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估。结果建模组患者Clinic模型=1.168+0.976×性别+0.041×年龄+1.298×吸烟史;Rad模型=1.451+1.412×orig_shape_MAL+1.274×wave_LHH_GLSZM_GLNU+0.925×wave_HHH_GLDM_DE+0.753×wave_HLL_FO_Minimum+1.168×wave_HHH_FO_TE;Combine模型=0.943+0.305×性别+0.351×年龄+0.941×吸烟史+0.795×Rad-score。建模组和验证组ROC曲线显示三种模型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Delong检验发现,建模组和验证组Combine模型ROC曲线下面积均显著高于Rad和Clinic(均P<0.05)。校准曲线显示各模型在建模组与验证组中均具有良好拟合效果。临床决策曲线显示Combine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较另两种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结论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联合对肺腺癌患者KRAS突变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 影像组学 肺腺癌 pet/CT
下载PDF
^(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对肺腺癌KRAS突变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于丽 朱璇璇 魏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6期53-56,共4页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影像组学对肺腺癌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于我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20例肺腺癌患者影像及病理资料,采用横断面分层法将患者分为...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影像组学对肺腺癌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于我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20例肺腺癌患者影像及病理资料,采用横断面分层法将患者分为建模组(70例)和验证组(40例),将建模组患者按照KRAS基因是否突变分为突变组(22例)和野生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并根据临床资料和影像组学特征建立临床(clinic)模型、影像组学(rad)模型和联合(combin e)模型对肺腺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进行预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对三种模型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建模组患者Clinic模型=1.168+0.976×性别+0.041×年龄+1.298×吸烟史;Rad模型=1.451+1.412×orig_shape_MAL+1.274×wave_LHH_GLSZM_GLNU+0.925×wave_HHH_GLDM_DE+0.753×wave_HLL_FO_Minimum+1.168×wave_HHH_FO_TE;Combine模型=0.943+0.305×性别+0.351×年龄+0.941×吸烟史+0.795×Rad-score。建模组和验证组RO C曲线显示三种模型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Delong检验发现,建模组和验证组com bine模型ROC曲线下面积均显著高于rad和clinic(均P<0.05)。校准曲线显示各模型在建模组与验证组中均具有良好拟合效果。临床决策曲线显示combine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较另两种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结论 ^(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联合对肺腺癌患者KRAS突变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 影像组学 肺腺癌 pet/CT
下载PDF
新型^(18)F-RGD二聚体的正常生物分布及U87MG荷瘤裸鼠小动物PET/CT显像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鲍晓 王明伟 +3 位作者 徐俊彦 郑宇佳 蒋津津 章英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08-412,共5页
背景与目的:整合素αvβ3受体在促进、维持以及调节血管生成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RGD多肽序列可与整合素αvβ3受体特异性结合,有助于评价肿瘤的生长状况和侵袭性。本实验主要研究18F... 背景与目的:整合素αvβ3受体在促进、维持以及调节血管生成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RGD多肽序列可与整合素αvβ3受体特异性结合,有助于评价肿瘤的生长状况和侵袭性。本实验主要研究18F标记的RGD二聚体18F-E[c(RGDfK)2]在正常昆明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和荷人神经胶质瘤裸鼠模型的小动物PET/CT显像情况。方法:以硝基RGD二聚体4-NO2-3-TFMBz-E[c(RGDfK)2]为前体,使用改进的自动化合成模块Explora GN,一步法直接标记合成18F-E[c(RGDfK)2]。用昆明小鼠分析18F-E[c(RGDfK)2]0.5、1、2、4 h的生物分布,计算每克组织放射性占注入量的百分比(%ID/g)。观察荷人神经胶质瘤裸鼠模型1、2、4 h的小动物PET/CT显像情况。结果:18F-E[c(RGDfK)2]的标记率约为10%,放化纯度>98%,稳定性可达10 h。18F-E[c(RGDfK)2]主要经肾排泄,血液清除迅速,注射后1 h,肾、肝、小肠、肌肉和血的放射性摄取值分别为(1.02±0.16)%ID/g、(0.24±0.06)%ID/g、(0.35±0.03)%ID/g、(0.13±0.03)%ID/g和(0.11±0.03)%ID/g。注射后1 h,肿瘤对18F-E[c(RGDfK)2]的摄取达到高峰(5.2±0.56)%ID/g,T/M为5.36。阻断显像中,可见肿瘤组织放射性摄取明显减低,T/M平均值为1.57。结论:18F-E[c(RGDfK)2]与整合素受体特异性结合,肿瘤摄取较高、显像清晰,可用于整合素表达阳性肿瘤的预后判断、血管靶向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及疗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E[c(RGDfK)2] 整合素 荷人神经胶质瘤裸鼠模型 小动物pet/CT
下载PDF
11^C-PIB PET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评价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姚树林 郭喆 +3 位作者 尹大一 张锦明 王瑞民 田嘉禾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24-26,共3页
为研究Aβ蛋白显像剂11C-PIBPET成像技术用于评价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中的作用,以9只Aβ1~40注射模型大鼠和10只生理盐水对照大鼠采用HE染色及Aβ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来检测大鼠脑内病理改变。11C-PIB及18F-FDGPET显像在体观察两组大鼠脑... 为研究Aβ蛋白显像剂11C-PIBPET成像技术用于评价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中的作用,以9只Aβ1~40注射模型大鼠和10只生理盐水对照大鼠采用HE染色及Aβ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来检测大鼠脑内病理改变。11C-PIB及18F-FDGPET显像在体观察两组大鼠脑内Aβ蛋白分布及葡萄糖代谢情况。结果发现:模型组海马区出现神经元减少及淀粉样斑块的形成。同时模型组PET显像可见注射侧葡萄糖代谢减低及11C-PIB摄取增加。对照组仅见轻微神经元损伤及PET所显示的葡萄糖代谢轻度减低。11C-PIB及18F-FDGPET显像结合行为学及病理学观察可以作为评价AD模型检验方法,该方法为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断AD提供了一种分子成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AD大鼠模型 AΒ1-40 11^C-PIB 18^F-FDG pet
下载PDF
大鼠脑慢性低灌注模型^(18)F-FDG PET/CT显像及SUVmax值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凌雁 齐铁伟 +1 位作者 黄正松 郭少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9-593,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脑慢性低灌注模型,观察脑组织脱氧葡萄糖18F(18F-FDG)PET/CT显像及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变化情况。【方法】16只250~300 g雌性SD大鼠通过一侧颈外静脉(EJV)和颈总动脉(CCA)端侧吻合,同时夹闭双侧颈外动脉(ECA)及对... 【目的】建立大鼠脑慢性低灌注模型,观察脑组织脱氧葡萄糖18F(18F-FDG)PET/CT显像及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变化情况。【方法】16只250~300 g雌性SD大鼠通过一侧颈外静脉(EJV)和颈总动脉(CCA)端侧吻合,同时夹闭双侧颈外动脉(ECA)及对侧横窦引流静脉建立慢性低灌注模型,在模型建立后24 h,第7、30和90天4个时间点分别随机选择4只大鼠进行18F-FDG PET/CT扫描,4只体质量相仿的雌性大鼠作为正常对照,勾画双侧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皮层感兴趣区(ROI),比较各组SUVmax变化及观察双侧大脑半球18F-FDG摄取是否均一。【结果】模型组大鼠术后24 h SUVmax升高,术后第7天明显降低,第30天及90天较第7天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大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双侧大脑半球18F-FDG PET/CT显像及SUVmax在各扫描时间点无差别。【结论】通过一侧EJV和CCA端侧吻合及双侧ECA和对侧横窦引流静脉结扎建立的慢性大鼠低灌注模型,脑组织表现出对18F-FDG摄取的动态变化;模型建立对双侧大脑半球18F-FDG摄取影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慢性低灌注 脱氧葡萄糖18F pet CT SUVMAX
下载PDF
裸鼠胃癌移植瘤^(18)F-FDG PET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钱爱民 刘根寿 吴锦昌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 研究18F -FDGPET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18F -FDGPET对实验性实体肿瘤 (裸鼠荷人胃腺癌SGC - 790 1)和异物 (灭菌滑石粉 )肉芽肿性炎症模型进行显像 ,然后处死动物 ,取肿瘤组织、炎症肉芽组织、脾脏、心脏、肝脏和... 目的 研究18F -FDGPET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18F -FDGPET对实验性实体肿瘤 (裸鼠荷人胃腺癌SGC - 790 1)和异物 (灭菌滑石粉 )肉芽肿性炎症模型进行显像 ,然后处死动物 ,取肿瘤组织、炎症肉芽组织、脾脏、心脏、肝脏和肾脏 ,测定每克组织放射性活度 ,计算靶 /非靶 (T/NT)比值 ,并应用ROI技术对显像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实体瘤模型和炎症模型均显影 ,肿瘤组T/NT比值高于炎症组。结论 18F -FDGPET有助于胃癌的诊断 ,并可区分肿瘤与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 胃癌 诊断 氟化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22RV1型前列腺癌荷瘤裸鼠模型的制作及^(18)F-FPA PET/CT的显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朋 齐红艳 +4 位作者 谭支娥 邓鹏裔 冯亚琪 陈海波 代文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17-1722,共6页
目的:探讨22RV1型前列腺癌荷瘤裸鼠模型的制作,以及^(18)F-FPA在裸鼠模型中的显像价值。方法:选取22RV1型前列腺癌细胞株进行培养,饲养BALB/c型裸鼠10只,将指数生长期细胞接种于裸鼠右前臂皮下,定期观察成瘤情况。利用CFN-200多功能模... 目的:探讨22RV1型前列腺癌荷瘤裸鼠模型的制作,以及^(18)F-FPA在裸鼠模型中的显像价值。方法:选取22RV1型前列腺癌细胞株进行培养,饲养BALB/c型裸鼠10只,将指数生长期细胞接种于裸鼠右前臂皮下,定期观察成瘤情况。利用CFN-200多功能模块合成显像剂^(18)F-FPA,然后对荷瘤裸鼠进行PET/CT显像,并与^(18)F-FDG和^(11)C-胆碱显像进行对比,评价^(18)F-FPA对前列腺癌的显像价值。结果:BALB/c型裸鼠一次接种的成瘤率为80%(8/10),经一次补种后成瘤率达100%(10/10)。^(18)F-FPA的合成过程约40 min,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7%,符合显像要求。静脉注射显像剂^(18)F-FPA后0.5 h、1 h、2 h,肿瘤均能够清晰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分别为5.79±0.78、6.22±0.95、6.29±0.94,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比显像显示,肿瘤对^(18)F-FDG和^(11)C-胆碱仅有轻微摄取,SUV_(max)均小于^(18)F-FPA显像(P<0.01)。结论:用22RV1型前列腺癌细胞株和BALB/c裸鼠可成功制作前列腺癌荷瘤裸鼠模型。^(18)F-FPA在22RV1型前列腺癌荷瘤裸鼠模型上有良好的显像效果,但还需要和其他新型显像剂做进一步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裸鼠 ^(18)F-FPA pet/CT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PET在体成像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喆 王瑞民 +3 位作者 张锦明 李绪领 姚树林 田嘉禾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18F-FDG及Aβ蛋白显像剂(4’-schiff-O[11CH3])PET成像技术在判别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对10只注射Aβ1~40复制阿尔茨海默模型大鼠及10只注射生理盐水对照大鼠行HE染色及刚果红染色,检测大鼠脑内病理学改变。用18... 目的研究18F-FDG及Aβ蛋白显像剂(4’-schiff-O[11CH3])PET成像技术在判别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对10只注射Aβ1~40复制阿尔茨海默模型大鼠及10只注射生理盐水对照大鼠行HE染色及刚果红染色,检测大鼠脑内病理学改变。用18F-FDG及4’-schiff-O[11CH3]PET显像技术在体观察2组大鼠脑内Aβ蛋白分布及葡萄糖代谢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出现神经元减少并形成淀粉样斑块。模型组PET显像可见注射侧海马葡萄糖代谢减低及4’-schiff-O[11CH3]摄取增加。对照组仅见轻微神经元损伤,PET显示葡萄糖代谢轻度减低。结论18F-FDG及4’-schiff-O[11CH3]PET显像结合行为学及病理学观察可作为检测模型成功与否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AD大鼠模型 AB1-40 4’-schiff-O[^11CH3] ^18F-FDG pet
下载PDF
多巴胺转运蛋白PET成像在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瑞民 王庆胜 +4 位作者 郭喆 张锦明 尚爱加 姚树林 田嘉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多巴胺转运蛋白(11C-β-CFT)PET成像技术在判别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22只成功的PD大鼠模型分别进行11C-β-CFTPET显像,ROI方法测量模型大鼠两侧纹状体/小脑比值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侧有无显著性差异。... 目的:研究多巴胺转运蛋白(11C-β-CFT)PET成像技术在判别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22只成功的PD大鼠模型分别进行11C-β-CFTPET显像,ROI方法测量模型大鼠两侧纹状体/小脑比值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侧有无显著性差异。正常与模型大鼠分别进行TH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模型大鼠毁损侧纹状体放射性明显下降(P=0.000)。同时模型大鼠TH染色黑质处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结论:PET多巴胺转运蛋白成像可结合行为学观察作为证实模型成功的检验方法之一,为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断PD提供了一种分子成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多巴胺转运蛋白 pet
下载PDF
双示踪剂Micro-PET显像评价大鼠心肌缺血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卫星 薛杨波 +3 位作者 王燕 瞿凌晨 许波华 杨敏 《同位素》 CAS 2013年第4期216-221,238,共7页
采用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氯化三苯基四氮氮唑(TTC)染色法作为金标准,比较传统方法(结扎后心电图T波改变)和Micro-PET方法(13 NH3·H2O和18 F-FDG联合显像)评价此模型成功的准确性。12只大鼠进行结扎手术,9只经心电... 采用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氯化三苯基四氮氮唑(TTC)染色法作为金标准,比较传统方法(结扎后心电图T波改变)和Micro-PET方法(13 NH3·H2O和18 F-FDG联合显像)评价此模型成功的准确性。12只大鼠进行结扎手术,9只经心电图显示T波改变,视为建模成功;Micro-PET结果显示,建模前12只大鼠心肌摄取均匀,心肌摄取13 NH3·H2O和18 F-FDG的标准摄取值分别为3.78±0.59和2.30±0.21,建模后,仅6只出现心肌灌注和代谢异常,心肌摄取13 NH3·H2O和18F-FDG的标准摄取值分别为2.78±0.46和1.65±0.21;TTC染色法验证Micro-PET评价方法的准确率为100%,而传统T波改变法的准确率为66.67%。结果表明,Micro-PET显像评价心肌缺血模型更准确、更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大鼠 Micro-pet显像 13NH3·H2O 18F-FDG
下载PDF
^(18)F-氟乙酸可否辅助^(18)F-FDG用于胰腺癌的PET/CT显像?
13
作者 徐俊彦 章英剑 +2 位作者 张勇平 石卫东 杨忠毅 《上海医学影像》 2012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18)F-氟乙酸(^(18)F-FAC)是否适用于胰腺癌原发灶的探测。方法观察正常雄性SD大鼠注射^(18)F-FAC后20 min,1 h、2 h和3 h的生物分布,再比较荷胰腺癌裸鼠^(18)F-FAC与^(18)F-FDG的生物分布差异,最后用PET/CT显像比较两种示踪... 目的探讨^(18)F-氟乙酸(^(18)F-FAC)是否适用于胰腺癌原发灶的探测。方法观察正常雄性SD大鼠注射^(18)F-FAC后20 min,1 h、2 h和3 h的生物分布,再比较荷胰腺癌裸鼠^(18)F-FAC与^(18)F-FDG的生物分布差异,最后用PET/CT显像比较两种示踪剂在松节油所致大鼠炎症模型中的放射性摄取。结果正常胰腺^(18)F-FAC分布较少,1 h清除最明显[(0.24±0.07)%ID/g,P=0.002]。荷瘤模型对^(18)F-FAC和^(18)F-FDG两种示踪剂均有较高的放射性摄取,分别为(5.12±2.11)和(3.52±0.23)%ID/g,且靶本比几乎相同,分别为(2.81±1.00)和(2.85±0.37)。炎症显像提示,建模后第5、7天^(18)F-FDG显像的炎症/肌肉比值高于^(18)F-FAC(P均<0.001)。结论 ^(18)F-FAC可能成为PET/CT探测胰腺癌的一种选择,并能在炎症鉴别诊断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炎症 ^(18)F-FDG ^(18)F-氟乙酸 大鼠 裸鼠
下载PDF
两种方法建立肝癌皮下瘤块模型的比较
14
作者 高洪飞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0期2486-2488,共3页
目的:采用注射Walker-256肿瘤细胞的方法建立Wistar鼠和BALB/c裸鼠皮下瘤块模型。方法:抽取含Walker-256肿瘤细胞的BALB/c裸鼠腹水,进行离心洗涤,将洗涤液分别接种于Wistar鼠及BALB/c裸鼠腹股沟区皮下形成皮下瘤块。观察并比较两种不同... 目的:采用注射Walker-256肿瘤细胞的方法建立Wistar鼠和BALB/c裸鼠皮下瘤块模型。方法:抽取含Walker-256肿瘤细胞的BALB/c裸鼠腹水,进行离心洗涤,将洗涤液分别接种于Wistar鼠及BALB/c裸鼠腹股沟区皮下形成皮下瘤块。观察并比较两种不同实验鼠所建立的皮下瘤块模型成瘤率及瘤体生长速度。实验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下瘤的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两种方法成瘤率均为100%,但是裸鼠皮下瘤块生长速度快于Wistar鼠皮下瘤;裸鼠组的MVD与VEGF表达均高于Wist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2、5.13,P<0.05)。结论:用Wistar鼠或裸鼠作为肝癌皮下瘤块模型均可以满足临床试验研究的需要,但由于裸鼠为免疫缺陷动物,瘤块生长速度会明显快于Wistar鼠,且肿瘤血管生成指标更高,故选择肝癌瘤块生长模型时,裸鼠为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块模型 Walker-256肿瘤细胞 WISTAR大鼠 BALB/C裸鼠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小动物PET/CT活体成像时小鼠体温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均松 吴宁 +3 位作者 周丽娜 高凯 胡广书 张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6-480,共5页
目的设计出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加热系统,以消除小动物PET/CT活体成像时影响肿瘤代谢的体温因素。材料与方法在研究易瑞沙疗效时发现,未使用加热系统时小鼠PET/CT图像的非特异性区域显著,但是肿瘤处不显著,严重影响了研究者对药物疗效的判... 目的设计出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加热系统,以消除小动物PET/CT活体成像时影响肿瘤代谢的体温因素。材料与方法在研究易瑞沙疗效时发现,未使用加热系统时小鼠PET/CT图像的非特异性区域显著,但是肿瘤处不显著,严重影响了研究者对药物疗效的判断,需要设计加热系统使小动物在实验过程中体温保持恒定。实验中选择Siemens Inveon Micro PET/CT作为实验工具和环境,将镍铬电阻丝按照正弦形缠绕在盛放小鼠的碳纤维板上,利用Pt100温控电阻反馈碳纤维板的温度。加热前,碳纤维板的温度处于设定的下限(28℃)以下,继电器开关闭合,电源对电阻丝加热。当温度上升到设定的温度上限(30℃)时,继电器开关打开,电源停止加热。系统中电阻丝的发热功率为3.42 W,加热系统的产热量能够维持小鼠的体温稳定。结果加热后小鼠的PET/CT图像中,肿瘤处的成像得到明显改善,非特异性区域不再出现强放射性。在1%的显著水平下,与加热前相比,加热后5组小鼠肿瘤处的每克组织摄取率得到明显提升。结论安装加热系统后,系统不会产生影响小鼠图像的伪影,非特异性区域不再显著,肿瘤代谢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温 加热系统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基于PET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肝阳上亢证模型脑功能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晨笑 孙天才 +3 位作者 刘子旺 孟玥 孙治琪 赵永烈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8,共8页
目的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技术,探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s)肝阳上亢证脑功能成像的改变。方法取8只SHRs作为模型组,10只正常清洁级SD大鼠作为对... 目的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技术,探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s)肝阳上亢证脑功能成像的改变。方法取8只SHRs作为模型组,10只正常清洁级SD大鼠作为对照组。模型组给予附子汤灌服28 d造模后,将两组大鼠分别进行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PET脑功能成像扫描,应用SPM2图像分析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双样本t检验,得到SHRs肝阳上亢证脑内葡萄糖代谢变化的区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葡萄糖代谢减低脑区有右侧间脑、中脑顶盖、丘脑、基底核、两侧大脑半球、尾状核、纹状体、屏状核、尾状核(P<0.05);而葡萄糖代谢增高的脑区有右侧大脑半球、联合纤维、胼胝体(P<0.05)。结论PET可以直观显示自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功能改变的特定脑区,为临床早期诊断,防治高血压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肝阳上亢证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 脑功能
下载PDF
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荷瘤裸鼠^(18)F⁃乙基胆碱、^(11)C⁃胆碱、^(18)F⁃FDG生物分布和PET肿瘤显像
17
作者 王新刚 孙晶晶 +2 位作者 桂一 杨桂芬 朱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单一^(18)F⁃FDG PET显像对高分化HCC诊断敏感低,因而探讨荷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裸鼠中^(18)F⁃乙基胆碱、^(11)C⁃胆碱、^(18)F⁃FDG的活体生物学分布以及^(18)F⁃乙基胆碱(^(18)F⁃FECh)、^(11)C⁃胆碱、^(18)F⁃FDG microPET显像检测荷... 目的单一^(18)F⁃FDG PET显像对高分化HCC诊断敏感低,因而探讨荷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裸鼠中^(18)F⁃乙基胆碱、^(11)C⁃胆碱、^(18)F⁃FDG的活体生物学分布以及^(18)F⁃乙基胆碱(^(18)F⁃FECh)、^(11)C⁃胆碱、^(18)F⁃FDG microPET显像检测荷瘤鼠肿瘤的价值。方法荷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3只,行^(18)F⁃FECh、^(11)C⁃胆碱、^(18)F⁃FDG microPET动态扫描,分析不同时间点3种显像剂在脑、心腔、肝、肺、肾皮质、肌肉、肿瘤的组织摄取值(%ID/g)和瘤/肝比、瘤/肌比。结果^(18)F⁃FECh、11 C⁃胆碱与^(18)F⁃FDG的生物分布有差异,肝、肾的^(18)F⁃FECh、^(11)C⁃胆碱摄取高,在其他正常组织摄取低。肾、心、肝和脑组织^(18)F⁃FDG摄取高。不同时间点^(18)F⁃FECh、^(11)C⁃胆碱瘤/肝比和瘤/肌比平稳,而^(18)F⁃FDG变化大。不同时间点^(18)F⁃FDG瘤/肝比和20~60 min时间点^(18)F⁃FDG瘤/肌比明显高于^(18)F⁃FECh和^(11)C⁃胆碱。5、10、20、30 min ^(18)F⁃FECh瘤/肝比与11 C⁃胆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20、30 min ^(18)F⁃FECh瘤/肌比(3.70±1.27、3.85±1.44)显著高于11 C⁃胆碱(1.99±1.31、0.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荷瘤鼠中肾和肝是胆碱代谢的主要器官,^(18)F⁃FECh、^(11)C⁃胆碱的生物学分布理想。与^(11)C⁃胆碱相比,^(18)F⁃FECh更容易观察肿瘤,因此可选用^(18)F⁃FDG和^(18)F⁃FECh双探针PET显像模式,提高肝细胞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ECh ^(11)C⁃choline ^(18)F⁃FDG micropet显像 双探针pet显像模式 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 荷瘤裸鼠
下载PDF
^(18)F-FDOPA与18F-FDG在MicroPET/CT的显像中对嗜铬细胞瘤荷瘤裸鼠的显像价值对比
18
作者 魏宪玲 刘晓杰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65-767,F0002,共4页
目的比较^(18)F-FDOPA和18F-FDG两种显像剂对嗜铬细胞瘤荷瘤的显像价值。方法建立荷瘤裸鼠模型8只,每只荷瘤裸鼠经尾静脉注射18F-FDOPA显像剂18.5 mBq,分别于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后行MicroPET/CT扫描;间隔24 h后,再注入^(18... 目的比较^(18)F-FDOPA和18F-FDG两种显像剂对嗜铬细胞瘤荷瘤的显像价值。方法建立荷瘤裸鼠模型8只,每只荷瘤裸鼠经尾静脉注射18F-FDOPA显像剂18.5 mBq,分别于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后行MicroPET/CT扫描;间隔24 h后,再注入^(18)F-FDG显像剂18.5 mBq,分别于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后行microPET/CT扫描。通过勾画感兴趣区,测量不同显像剂成像的肿瘤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ax)以及肿瘤与非肿瘤组织的放射性摄取比(T/NT)。结果8只裸鼠静脉注射18F-FDOPA后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肿瘤均能够清晰显像,SUV_(max)分别是5.99±0.54、6.05±0.52、6.23±0.66、6.28±0.60,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18)F-FDG后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肿瘤SUVmax值分别是2.04±0.24、2.33±0.27、2.22±0.42、2.13±0.31,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嗜铬细胞瘤对^(18)F-FDOPA的SUVmax均大于18F-FDG显像剂(P<0.01)。^(18)F-FDOPA和^(18)F-FDG在注射60 min时,18F-FDOPA的肿瘤与脑、心、肌肉的比值均高于^(18)F-FD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OPA PET/CT在诊断嗜铬细胞瘤荷瘤裸鼠模型上有良好的显像效果,在SUV_(max)和T/NT方面优于18F-FD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裸鼠 ^(18)F-FDOPA ^(18)F-FDG micro pet/CT
原文传递
多种分离纯化大鼠胰岛细胞的实验方法比较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创奇 詹文华 +4 位作者 汪建平 蔡世荣 兰平 吴小剑 贺德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采用不同的分离或消化方法 ,探讨如何提高大鼠胰岛细胞分离纯化后的收获量和质量。【方法】将 2 5只供体SD雄性大鼠依胰腺分离或消化的方法不同随机地分为 5组 :①A组 :胆总管灌注胶原酶P ;②B组 :胆总管灌注Hanks液 ;③C组 :... 【目的】采用不同的分离或消化方法 ,探讨如何提高大鼠胰岛细胞分离纯化后的收获量和质量。【方法】将 2 5只供体SD雄性大鼠依胰腺分离或消化的方法不同随机地分为 5组 :①A组 :胆总管灌注胶原酶P ;②B组 :胆总管灌注Hanks液 ;③C组 :胆总管不灌注液体 ;A、B、C 3组胰腺直接分次消化 ;④D组 :胆总管不灌注 ,胰腺剪碎后分次消化 ;⑤对照组 :胆总管灌注胶原酶P ,胰腺直接单次消化。将分离的胰岛沉淀物用Ficoll 4 0 0纯化并培养 ,再把胰岛细胞移植于糖尿病裸鼠受体腹腔内。【结果】纯化后的胰岛细胞在收获量上A和B组明显多于对照组或C组 ,而D组最低 ;A、B和D 3组的纯度均高于对照组或C组 ;在胰岛成活率方面 ,A、B、C 3组均高于对照组或D组。移植于糖尿病裸鼠受体内的大鼠胰岛细胞均可逆转高血糖状态。【结论】经胆总管灌注胶原酶后的大鼠胰腺用分次消化的方法可提高胰岛细胞的收获量、纯度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 分离 纯化 大鼠 裸鼠 异种移植 糖尿病 胰岛细胞移植
下载PDF
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后IL-6/STAT3信号通路的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袁晟光 农卡特 +2 位作者 廖维甲 覃理灵 王莉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188-2190,F0002,共4页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在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后残肝再生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法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正常大鼠为对照组。对照组及肝硬化组均行70%肝切除后,于...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在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后残肝再生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法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正常大鼠为对照组。对照组及肝硬化组均行70%肝切除后,于不同的时间点收集残肝组织及血液标本,检测血清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活性STAT3蛋白表达。结果肝切除后24 h,肝硬化组大鼠有丝分裂细胞数及PCNA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肝切除后的前12 h,肝硬化组大鼠IL-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 h,对照组残肝组织的活性STAT3蛋白远远高于肝硬化组。结论肝硬化肝切除术后早期IL-6的低表达导致STAT3蛋白活化不足是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残肝再生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再生 肝切除术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