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生丝出口波动规律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胡智文 凌荣根 +1 位作者 傅雅琴 陈文兴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4-6,共3页
对我国生丝出口价格、数量、金额的波动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出口市场的生丝需求价格弹性小 ,价格的正常波动对出口数量的变化影响不大 ,但出口价格连续几年的异常高价 (或低价 )会引起几年后出口数量、价格的不正常波动。我... 对我国生丝出口价格、数量、金额的波动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出口市场的生丝需求价格弹性小 ,价格的正常波动对出口数量的变化影响不大 ,但出口价格连续几年的异常高价 (或低价 )会引起几年后出口数量、价格的不正常波动。我国有责任、有能力维护国际生丝市场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丝贸易 出口价格 波动分析
下载PDF
对西欧五国生丝出口价格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顾国达 张磊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3,共3页
从生丝的出口价格入手 ,讨论了生丝出口价格的变动对出口国地位的影响 ,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市场上生丝出口价格的定价差别 ,以及由于出口价格、需求量等因素同时变动对中国生丝出口量与外汇收入的联合影响。利用1986~ 1995年的有关... 从生丝的出口价格入手 ,讨论了生丝出口价格的变动对出口国地位的影响 ,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市场上生丝出口价格的定价差别 ,以及由于出口价格、需求量等因素同时变动对中国生丝出口量与外汇收入的联合影响。利用1986~ 1995年的有关数据估算出中国对西欧五国生丝出口的价格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模型 价格弹性 生丝贸易
下载PDF
世界蚕丝生产和贸易的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12
3
作者 顾国达 楼程富 郭蕴华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9-103,共5页
分析了世界蚕丝生产和茧丝绸贸易的现状,对今后蚕丝产地的转移、生丝价格的变动和茧丝绸贸易的趋势作了预测。
关键词 蚕丝生产 茧丝绸贸易 现状 趋势
下载PDF
16至19世纪前期中日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以生丝、丝绸贸易为中心 被引量:15
4
作者 范金民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4,共10页
16至19世纪前期的中国对日丝、绸贸易,前后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究其原因,实不能单从输出的中国一方去找,而还应从输入一方的日本去找,其根本原因则在于随着日本蚕丝生产兴起和丝织生产的发展日方对华丝、绸需求的减少。输日华丝的由... 16至19世纪前期的中国对日丝、绸贸易,前后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究其原因,实不能单从输出的中国一方去找,而还应从输入一方的日本去找,其根本原因则在于随着日本蚕丝生产兴起和丝织生产的发展日方对华丝、绸需求的减少。输日华丝的由盛转衰,实质上反映了中日丝绸生产特别是生丝生产能力的前后变化,反映了日本随着生丝生产的发展逐渐减低了对华丝的依赖程度。到19、20世纪之交,中日丝绸生产的格局变化更加清晰地显示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中日贸易 生丝 丝绸
下载PDF
巴西蚕丝生产和贸易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顾国达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26-229,共4页
以巴西茧丝生产和贸易的统计及相关资料为依据,简要分析了巴西蚕丝生产条件,经营规模,技术体系,蚕茧和生丝的供求关系及其出口市场。巴西蚕丝业是以出口创汇为目的的市场导向型产业.巴西蚕丝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世界茧丝绸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 巴西 蚕丝生产 茧丝贸易
下载PDF
近代日荷生丝贸易盛衰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兰星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5-100,共6页
在近代,由于日本养蚕缫丝技术落后,以及日本人喜欢丝织品,再加上生丝贸易有利可图,荷兰人便将生丝批量运往日本销售。文章结合历史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17—18世纪日荷生丝贸易的盛衰变化。在1640年德川幕府锁国前,日荷生丝贸易... 在近代,由于日本养蚕缫丝技术落后,以及日本人喜欢丝织品,再加上生丝贸易有利可图,荷兰人便将生丝批量运往日本销售。文章结合历史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17—18世纪日荷生丝贸易的盛衰变化。在1640年德川幕府锁国前,日荷生丝贸易兴起并兴盛。17世纪中期日本锁国,荷兰人的商贸活动受限,生丝贸易受到不利因素影响。至18世纪,虽然荷兰一直向日本输入生丝,但其贸易额减少,相关贸易逐渐衰落。生丝无疑是日荷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之一,通过观察这种商品,可以从宏观角度分析整个日荷贸易的盛衰,从而深入探索近代东西方的交流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荷兰 生丝 贸易 盛衰 贸易额
下载PDF
中国生丝对外贸易定价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叶春辉 高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7-19,共3页
本文通过建立中国生丝的对外贸易模型,对中国生丝出口的各种弹性进行实验实证,进而分析生丝出口的经济效益并探讨中国生丝出口定价原则。认为,在制定生丝的出口价格时,必须考虑中国生丝外汇收入对出口价格弹性低的特点,保持出口价格的... 本文通过建立中国生丝的对外贸易模型,对中国生丝出口的各种弹性进行实验实证,进而分析生丝出口的经济效益并探讨中国生丝出口定价原则。认为,在制定生丝的出口价格时,必须考虑中国生丝外汇收入对出口价格弹性低的特点,保持出口价格的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丝 定价 贸易
下载PDF
17世纪初全球贸易在东亚海域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金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42,共8页
17世纪初,世界贸易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东来的欧洲殖民者为贩运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在东亚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于是在东亚海域形成了全球贸易。而此时正值明朝政府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放海禁,准许私人出洋贸易,因此大量的中国海商涌... 17世纪初,世界贸易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东来的欧洲殖民者为贩运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在东亚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于是在东亚海域形成了全球贸易。而此时正值明朝政府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放海禁,准许私人出洋贸易,因此大量的中国海商涌向海外,在与欧洲殖民者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他们以敏锐的商业头脑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取得了成功,使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使中国成为当时东亚海域的贸易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贸易 东亚海域 白银 生丝
下载PDF
明代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缘由
9
作者 邓可卉 彭泽洋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160,共8页
文章采用文献查阅法与田野考察等方法,尝试探析了明代湖州“丝绸之府”称谓产生及由来。文章认为所谓湖州“丝绸之府”是以生丝产出为特色,通过累积用水经验、改造缫丝器具和总结生产口诀,形成并保持了湖州生丝洁净柔韧等特点;依托优越... 文章采用文献查阅法与田野考察等方法,尝试探析了明代湖州“丝绸之府”称谓产生及由来。文章认为所谓湖州“丝绸之府”是以生丝产出为特色,通过累积用水经验、改造缫丝器具和总结生产口诀,形成并保持了湖州生丝洁净柔韧等特点;依托优越的地理优势将生丝供给国内,在丰厚回报的刺激下行销海外,这不仅弥补异地生丝生产的不足,也加速了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专业化丝绸市镇成为湖州“丝绸之府”形成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湖州丝绸 丝绸之府 生丝 中外生丝贸易 丝绸市镇
下载PDF
汉唐间吐鲁番地区的蚕丝生产与贸易
10
作者 杨洁 《吐鲁番学研究》 2012年第2期113-121,共9页
蚕丝贸易是丝绸贸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古时期西北地区普遍植桑养蚕的背景下,吐鲁番地区的蚕丝业得到了充分发展。当地官府在蚕丝贸易所获巨额利润的刺激下,积极推动蚕丝生产,将百姓手中的蚕丝聚为官有,成为丝绸之路蚕丝贸易中的... 蚕丝贸易是丝绸贸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古时期西北地区普遍植桑养蚕的背景下,吐鲁番地区的蚕丝业得到了充分发展。当地官府在蚕丝贸易所获巨额利润的刺激下,积极推动蚕丝生产,将百姓手中的蚕丝聚为官有,成为丝绸之路蚕丝贸易中的重要供应商。考虑拜占廷等国对丝绸特别是蚕丝的大量需求,吐鲁番所产蚕丝大部分经丝路商人之手,向西贩运。中古时期的吐鲁番成为了中国古代丝绸输出的一个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 吐鲁番 蚕丝 贸易
下载PDF
近代中日生丝出口贸易地位嬗变探析
11
作者 刘家磊 《广东培正学院论丛》 2016年第4期11-14,共4页
19世纪中后期是世界生丝生产出口格局发生激烈变化的时期。在这一此消彼长、动态转化过程中,由于中日两国发展生丝出口的主体与目的不同,两国发展生丝出口采取的措施与手段不同,最终导致20世纪初中日两国生丝出口贸易地位发生逆转,曾居... 19世纪中后期是世界生丝生产出口格局发生激烈变化的时期。在这一此消彼长、动态转化过程中,由于中日两国发展生丝出口的主体与目的不同,两国发展生丝出口采取的措施与手段不同,最终导致20世纪初中日两国生丝出口贸易地位发生逆转,曾居世界生丝生产出口领先和主宰地位的中国被日本赶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两国 生丝 出口贸易 进出口经营权 政府干预
下载PDF
鸦片战争前的全国生丝产量和近代生丝出口增加对中国近代蚕桑业扩张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丽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48,共14页
为了对19世纪下半叶生丝出口增加对中国近代蚕桑业扩张的影响有一个"度"的测量,本研究对鸦片战争前的全国生丝产量进行估算。论文认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生丝产量大约为110000担;出口量约占全国生丝产量的10%。从19世纪上半叶到... 为了对19世纪下半叶生丝出口增加对中国近代蚕桑业扩张的影响有一个"度"的测量,本研究对鸦片战争前的全国生丝产量进行估算。论文认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生丝产量大约为110000担;出口量约占全国生丝产量的10%。从19世纪上半叶到1929年中国生丝出口增加了20多倍,丝织品出口增加了大约10倍。出口增加总量220000来担,是1840年前全国生丝产量的两倍。在这一期间,全国生丝产量增加了约2.7倍,蚕桑生产规模约3.5倍,国内丝绸消费则下降了约20%。论文认为近代生丝出口增加是中国近代蚕桑生产大规模扩张的主要推动力,而且吸收了因蚕桑业扩张所带来的所有产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丝产量 国际需求 贸易扩张 蚕桑业扩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