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化建构主义与再启蒙
被引量:
8
1
作者
金岱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31,207,共10页
文化主义是近两百年来国际人文社会研究所经历的历史主义、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三大思潮之后出现的当代新思潮,有着多种多样的复杂的问题域。在以"后发现代性与后期现代性相统一"的中国问题的视域中,文化批判主义(包括文化解...
文化主义是近两百年来国际人文社会研究所经历的历史主义、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三大思潮之后出现的当代新思潮,有着多种多样的复杂的问题域。在以"后发现代性与后期现代性相统一"的中国问题的视域中,文化批判主义(包括文化解构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是两种突出的思维向度。文化建构主义,是在建构主义的思想流脉中整合与超越主体论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在中国问题视域之文化主义的思想流脉中整合与超越文化批判主义(包括文化解构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并在此两种思想流脉的交汇处生发出来的一种新的思想可能性。1840年以来,转型中国的启蒙经历了前启蒙、启蒙、新启蒙和再启蒙四个阶段。再启蒙是解决当下希望与危机并存的中国问题与中国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思想任务。而再启蒙的根本特征只能是文化建构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文化主义
文化建构主义
再启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寻找地方的意义:在澳洲华人的身份建构
被引量:
3
2
作者
田美
黄国文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9,共10页
中国出生的第一代移民是目前澳大利亚第三大海外出生移民群体,中国留学生也位列澳大利亚高校第一大海外学生群体。尽管海外华人的跨文化经历已经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但有关这一群体(包括在澳洲出生的第二代移民)在宿主文化中如何建构自我...
中国出生的第一代移民是目前澳大利亚第三大海外出生移民群体,中国留学生也位列澳大利亚高校第一大海外学生群体。尽管海外华人的跨文化经历已经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但有关这一群体(包括在澳洲出生的第二代移民)在宿主文化中如何建构自我的文化身份认同的研究还非常有限。本研究基于对23位澳洲华人的访谈,探寻在澳华人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建构身份认同的过程及类型。研究发现,在澳华人的文化身份认同具有多样性,大致可以分为分离性中国认同、边缘性中国认同、融合性中澳认同、融入性澳洲认同与多向关联性认同等不同类型。这一研究结果支持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即不同的文化身份认同是在与日常社会环境的交互过程中持续建构的。本研究的发现有助于深化对个体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身份认同形成及再形成过程的理解,促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间、族裔间的理解沟通与友好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建构
澳洲华人
社会建构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文化建构主义与再启蒙
被引量:
8
1
作者
金岱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31,207,共10页
文摘
文化主义是近两百年来国际人文社会研究所经历的历史主义、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三大思潮之后出现的当代新思潮,有着多种多样的复杂的问题域。在以"后发现代性与后期现代性相统一"的中国问题的视域中,文化批判主义(包括文化解构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是两种突出的思维向度。文化建构主义,是在建构主义的思想流脉中整合与超越主体论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在中国问题视域之文化主义的思想流脉中整合与超越文化批判主义(包括文化解构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并在此两种思想流脉的交汇处生发出来的一种新的思想可能性。1840年以来,转型中国的启蒙经历了前启蒙、启蒙、新启蒙和再启蒙四个阶段。再启蒙是解决当下希望与危机并存的中国问题与中国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思想任务。而再启蒙的根本特征只能是文化建构主义。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文化主义
文化建构主义
再启蒙
Keywords
constructivism
culturalism
cultural constructionism
Re-enlightenment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寻找地方的意义:在澳洲华人的身份建构
被引量:
3
2
作者
田美
黄国文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中山大学
出处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9,共10页
基金
Australia-China Council’s 2013-2014 Australian Studies Competitive Projects Program"Searching for a sense of place:Identity negotiation of Chinese in Australia"(PI:Guowen Huang)的部分成果
文摘
中国出生的第一代移民是目前澳大利亚第三大海外出生移民群体,中国留学生也位列澳大利亚高校第一大海外学生群体。尽管海外华人的跨文化经历已经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但有关这一群体(包括在澳洲出生的第二代移民)在宿主文化中如何建构自我的文化身份认同的研究还非常有限。本研究基于对23位澳洲华人的访谈,探寻在澳华人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建构身份认同的过程及类型。研究发现,在澳华人的文化身份认同具有多样性,大致可以分为分离性中国认同、边缘性中国认同、融合性中澳认同、融入性澳洲认同与多向关联性认同等不同类型。这一研究结果支持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即不同的文化身份认同是在与日常社会环境的交互过程中持续建构的。本研究的发现有助于深化对个体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身份认同形成及再形成过程的理解,促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间、族裔间的理解沟通与友好共处。
关键词
身份建构
澳洲华人
社会建构学
Keywords
identity (re)construction
Chinese inAustralia
social constructionism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化建构主义与再启蒙
金岱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寻找地方的意义:在澳洲华人的身份建构
田美
黄国文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