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化物矿物氧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岳梅 赵峰华 +2 位作者 朱银凤 丛志远 任德贻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7-54,共8页
硫化物矿床和含硫化物矿床(如中高硫煤)在开发过程中由于氧化作用向环境释放大量的酸、硫酸盐、重金属及其它有害物质,造成一定范围内的次生地球化学异常和环境污染;而中国大陆硫化物的排放量2010年将达到39.1×106t。因此,人们对... 硫化物矿床和含硫化物矿床(如中高硫煤)在开发过程中由于氧化作用向环境释放大量的酸、硫酸盐、重金属及其它有害物质,造成一定范围内的次生地球化学异常和环境污染;而中国大陆硫化物的排放量2010年将达到39.1×106t。因此,人们对硫化物矿物在表生环境下的氧化行为日益重视。硫化物矿物的氧化速率受矿物本身物理化学特性(组成、结构、表面性质)和介质条件(溶解氧DO、Fe3+浓度、pH、Eh、温度及微生物)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在全面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硫化物矿物氧化动力学实验研究方法、实验参数的选择、反应机理、反应产物及反应速率等的研究现状。指出今后应加强对初始阶段的氧化反应速率、反应中间产物、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分子水平上的反应机理解释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矿物 氧化反应动力学 反应器 反应速率 反应产物
下载PDF
金属矿物的反应动力学与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51-360,共10页
概述了动力学实验的技术方法和金属矿物的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动力学实验使用的三种基本化学反应装置是间歇反应器(BR)、活塞流反应器(PFR)和混合流反应器(MFR),确定速率定律的数学方法包括积分法、微分法和混合法,以... 概述了动力学实验的技术方法和金属矿物的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动力学实验使用的三种基本化学反应装置是间歇反应器(BR)、活塞流反应器(PFR)和混合流反应器(MFR),确定速率定律的数学方法包括积分法、微分法和混合法,以微分法中的初始速率法应用最广。目前主要研究了水溶液中黄铁矿氧化、黄铁矿和黄铜矿形成、晶质铀矿和磁铁矿溶解的速率定律和反应机理,发现:(1)酸性溶液中黄铁矿的氧化速率对Fe3+和O2浓度呈分数依赖并受表面反应的控制;(2)低于300℃时黄铁矿不能从溶液中直接成核,而需初始地通过FeS先驱物的硫化生成,FeS与H2S反应形成黄铁矿的速率方程为二级;(3)磁黄铁矿或黄铁矿与Cu2+反应均可形成黄铜矿,前者经历了一系列准稳的CuFe硫化物的中间物,后者的速率方程为表观一级并受表面反应的控制;(4)酸性pH时磁铁矿的非线性溶解行为可采用表面反应扩散输运耦合的收缩核模型(SCM)来描述。有关动力学实验成果完善和深化了对矿床中黄铁矿、黄铜矿的形成机理和风化壳中磁铁矿的稳定性等方面的认识。将来的实验研究将向更多的金属矿物和高温高压领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物 动力学实验 地球化学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多种反应物的化学反应速率简便积分方法
3
作者 王晓菊 陈瑞战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22-24,13,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对有多种反应物或许有产物存在的反应速率积分求出积分式的简便方法
关键词 物质平衡 积分式 化学反应速率 物理化学 反应物 积分方法 产物 二级基元反应 二级自催化反应
下载PDF
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反相微乳液共聚合
4
作者 王国祥 杜伟 何斌鸿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66-69,共4页
绘制了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正丙醇、环己烷,在水溶液中的三元体系相图,并研究了体系温度、AM与HEMA的质量比和CTAB与正丙醇的质量比对体系的影响,并利用电导法测定了其微溶液的微观结... 绘制了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正丙醇、环己烷,在水溶液中的三元体系相图,并研究了体系温度、AM与HEMA的质量比和CTAB与正丙醇的质量比对体系的影响,并利用电导法测定了其微溶液的微观结构.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膨胀计法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三元体系中没有复杂的液晶区,温度、AM和HEMA的质量比、CTAB和正丙醇的质量比都对该三元体系有明显的影响.电导率随水浓度的上升到一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浓度与反应速率有一定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相图 电导率 质量比 膨胀计法 表面活性剂 反应速率
下载PDF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detonation modeling 被引量:6
5
作者 Xiao Liang Rui-li W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98-408,共11页
The mathematical model used to describe the detonation multi-physics phenomenon is usually given by highly coupled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CAE... The mathematical model used to describe the detonation multi-physics phenomenon is usually given by highly coupled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CAE) technique has become the third pillar of detonation research, along with theory and experiment, due to the detonation phenomenon is difficult to explain b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cost required to accredit the reliability of detonation products is very high, even some physical experiments of detonation are impossibl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ique can solve these complex problems in the real situation repeatedly and reduce the design cost and time stunningly. But the reliability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and the serviceability of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 seriously hinders the extension, application and the self-restoration of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restricts its independently innovational ability.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physical model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of detonation in a unified way.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and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V&V&UQ)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in ensuring the credibility of th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detonation. V&V of detonation is based on our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detonation multiphysics software-LAD2D. We propose the ver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mathematical theory and program function as well as availability of its program execution. Validation is execut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experiment data. At last, we propose the future prospect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and the CAE technique, and we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V&V&U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DETONATION EQUATION of state DETONATION DIFFRACTION reaction rate law
下载PDF
费托反应本征动力学中合成气分压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6
作者 华新雷 王立刚 +2 位作者 徐勇华 王尤崎 高滋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42-1249,共8页
利用高通量动力学反应器测量了本征条件下钴基费托催化剂上反应物消耗速率rCO和产物生成速率rCH4随固定床床层的分布,并考察了它们在不同入口分压(p0CO,p0H2)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入口氢碳比(H/C)0=p0H2/p0CO为影响速率的敏感外部变量... 利用高通量动力学反应器测量了本征条件下钴基费托催化剂上反应物消耗速率rCO和产物生成速率rCH4随固定床床层的分布,并考察了它们在不同入口分压(p0CO,p0H2)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入口氢碳比(H/C)0=p0H2/p0CO为影响速率的敏感外部变量,反应速率随(H/C)0的增加而加快;而合成气总压p0H2+CO则为不敏感量.由床层各点在不同(p0H2,p0CO)条件下的本征反应速率可以建立适用于催化剂颗粒的反应速率公式.结果显示,利用简单的原料气分压(pH2,pCO)作为表象空间,所建立的费托反应动力学参数与床层内转化率有关.提出了由测量本征速率建立反应器模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反应 动力学 速率公式 高通量实验技术
下载PDF
Arrhenious反应律的动力学研究
7
作者 吴玉喜 欧阳容百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4期613-617,共5页
本文从非平衡统计理论中的Fokker-Planck动力学方程出发,视化学反应物分子为布朗粒子,考虑到物质的粘滞性,从理论上对基元化学反应中的Arrhenious反应律公式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反应速率不仅与温度成指数关系,而且还与粘滞系数成反比... 本文从非平衡统计理论中的Fokker-Planck动力学方程出发,视化学反应物分子为布朗粒子,考虑到物质的粘滞性,从理论上对基元化学反应中的Arrhenious反应律公式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反应速率不仅与温度成指数关系,而且还与粘滞系数成反比。其结果较Arrhenious速度理论、分子碰撞理论、绝对反应速度等理论更合理、更接近于客观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速率 布朗粒子 非平衡态
下载PDF
反应速率表达式与质量作用定律数学表达式的讨论
8
作者 孟燕 李雅丽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94-95,共2页
反应速率表达式与质量作用定律数学表达式都表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之间的定量关系。反应速率表达式适用于任何反应,质量作用定律仅适用于基元反应:aA+ bB = dD+ hH 只要温度T 确定,速率常数k 就是一个确定的数值,k 值... 反应速率表达式与质量作用定律数学表达式都表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之间的定量关系。反应速率表达式适用于任何反应,质量作用定律仅适用于基元反应:aA+ bB = dD+ hH 只要温度T 确定,速率常数k 就是一个确定的数值,k 值是不会因表示反应速率的物质不同而改变其数值。对于同一化学反应,不管选用哪一反应物质浓度变化来表示,其反应速率γ都应该是同一数值。那么,如何正确选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呢?我们认为对于上述的一般反应:γ= - 1adcAdt = - 1bdCBdt = - 1ddCDdt = 1hCHdt = kCαA·CβΒ(α、β由实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速率 基元反应 质量作用定律 碰撞理论
下载PDF
催化作用下反应物聚集-消灭过程的动力学行为
9
作者 吴远刚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6,共6页
提出了催化作用下反应物聚集-消灭过程的数量动态变化模型,列出了系统物种(集团)演化的反应速率方程,并利用Ansatz假设得出其对应解的形式.结果表明,除了催化集团浓度的v阶矩复杂多变外,反应集团解的形式也满足某种标度律:当v≥0时,反... 提出了催化作用下反应物聚集-消灭过程的数量动态变化模型,列出了系统物种(集团)演化的反应速率方程,并利用Ansatz假设得出其对应解的形式.结果表明,除了催化集团浓度的v阶矩复杂多变外,反应集团解的形式也满足某种标度律:当v≥0时,反应集团的消灭速率大于聚集速率,其质量减少;当v<0时,反应集团的消灭速率减弱,甚至小于本身聚集速率,其质量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动力学 标度律 反应速率方程
下载PDF
液相氟化制备HFC-32过程中催化剂的失活规律及其对反应的影响
10
作者 赵恒军 钱广 朱杰 《有机氟工业》 CAS 2022年第4期1-7,共7页
在液相氟化制备HFC-32的过程中会发生催化剂五氯化锑失活引发的反应转化率下降、反应釜腐蚀穿孔等现象,后者对制备过程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研究了在催化剂不通氯活化条件下,采用管式反应器连续制备HFC-32过程中催化剂的变化规律及其... 在液相氟化制备HFC-32的过程中会发生催化剂五氯化锑失活引发的反应转化率下降、反应釜腐蚀穿孔等现象,后者对制备过程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研究了在催化剂不通氯活化条件下,采用管式反应器连续制备HFC-32过程中催化剂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确认了催化剂五氯化锑在反应过程中的失活规律及总锑和五价锑含量的变化规律,指出了五价锑含量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为正相关关系。另外,对HFC-32制备过程中反应釜中催化剂失活后的产物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失活产物的组成为SbClF2。研究了反应釜内催化剂连续活化过程中,反应液中五价锑及总锑含量的变化与反应釜穿孔失效的关系,对HFC-32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指出反应釜的腐蚀穿孔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共同作用,为液相氟化安全高效制备HFC-32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C-32 催化剂失活规律 五价锑含量 反应转化率 反应釜腐蚀穿孔 节能生产
下载PDF
直接曲线拟合法确定反应速率方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俊新 崔敏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50-953,共4页
从实验数据确定反应速率方程是化学动力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物理化学教材与文献中多依据反应物浓度或者分压进行直线拟合,这些方法的数据处理工作量大。很多化学反应是通过测量系统的物理性质来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在教材和文献中缺... 从实验数据确定反应速率方程是化学动力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物理化学教材与文献中多依据反应物浓度或者分压进行直线拟合,这些方法的数据处理工作量大。很多化学反应是通过测量系统的物理性质来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在教材和文献中缺少从物理性质直接拟合得到速率方程的普遍适用的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由浓度-时间数据或物理性质-时间数据直接曲线拟合得到简单级数反应速率方程的新方法,通过曲线拟合同时求出反应级数与速率常数,利用实例对简单级数反应进行了验证。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化学动力学“速率方程的确定”内容的创新,对确定简单级数反应速率方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速率方程 反应级数 速率常数 物理性质 曲线拟合
原文传递
由反应速率方程推测反应机理的经验规则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伟涛 杨百勤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28,共4页
由反应速率方程推测反应机理的知识在"物理化学"教材中介绍较少,结合应用例题介绍了由反应速率方程反推反应机理的经验规则,并介绍了推测反应机理的一般步骤,有助于物理化学的自学者和科研人员掌握推导机理的基础知识。
关键词 速率方程 反应机理 经验规则
原文传递
Destruction of 4-phenolsulfonic acid in water by anodic contact glow discharge electrolysis
13
作者 Haiming Yang Baigang An +3 位作者 Shaoyan Wang Lixiang Li Wenjie Jin Lihua L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063-1070,共8页
Destruction of 4-phenolsulfonic acid (4-PSA) in water was carded out using anodic contact glow discharge electrolysis. Accompanying the decay of 4-PSA, the amount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in water correspondi... Destruction of 4-phenolsulfonic acid (4-PSA) in water was carded out using anodic contact glow discharge electrolysis. Accompanying the decay of 4-PSA, the amount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in water correspondingly decreased, while the sulfonate group of 4- PSA was released as sulfate ion. Oxalate and formate were obtained as minor by-products. Additionally, phenol, 1,4-hydroquinone, hydroxyquinol and 1,4-benzoquinone were detected as primary intermediates in the initial stages of decomposition of 4-PSA. A reaction pathway involving successive attacks of hydroxyl and hydrogen radicals was assumed on the basis of the observed products and kinetics. 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decay of both 4-PSA and TOC obeyed a first-order rate law.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 ions and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4-PSA on the degradation rate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esence of Fe ions could increase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4-PSA, while initial concentrations lower than 80 mmol/L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kinetic behaviour. The disappearance rate of 4-PSA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phenolsulfonic acid DESTRUCTION contact glow discharge electrolysis first-order rate law Fenton rea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