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and analysis of immunocompetence of recombinant fusion protein of the immunodominant region in chlamydial protease-like activity factor from Chlamydophila pneumonia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erodiagnosis 被引量:2
1
作者 JIANG HUA ZHENG YI MOU WU +3 位作者 TAO DING LI LICHEN JIA QIANG LIU SHUANG QUAN LIU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2007年第2期107-115,共9页
To clone the gene coding the immunodominant region in the chlamydial protease-like activity factor(CPAF)from Chlamydophila pneumoniae,to analyze immunocompetence of the expressed protein, and to evaluate its value in ... To clone the gene coding the immunodominant region in the chlamydial protease-like activity factor(CPAF)from Chlamydophila pneumoniae,to analyze immunocompetence of the expressed protein, and to evaluate its value in serodiagnosis,the CPAF immunodominant region gene was amplified,ligated into a pGEX6p-2 vector,and then the expressed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purified with 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GST)agarose gel FF after renaturation,then identified by SDS-PAGE and Western blot.A new indirect ELISA was developed with the purified protein as coating antigen.The immunogenicity of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evaluated by immunization to New Zealand rabbits,and its immunoreactivity was analyzed by reacting with anti-C,pneumoniae antibody.300 clinical sera samples were respectively de- tected by microimmunofluorescence(MIF)as reference method and the indirect ELISA,and the differ- 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was analyzed.Cross-reactivity against Chlamydia trachomatis was investi- gated with the indirect ELISA to detect anti-C,trachomatis positive antisera.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51.3 kDa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obtained.Western blot assay proved that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could merely specifically react with human anti-C.pneumoniae antisera.The titers of the specific IgG an- tibodies in the immunized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above 1:16 000.Anti-C.pneumoniae IgG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ference sere were detected with the indirect ELISA,and the concordance rate of negative and positive results were both 100%(40/40).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indirect ELISA in comparison with MIF were 93.8%(45/48)and 100%(252/252)separately by detecting 300 clinical sera samples,and the concordance rat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was 99.0%.No cross reaction against C.trachomatis was found with the indirect ELISA to detect anti-C,trachomatis positive antisera.In con- clusion,the prepared recombinant protein of the CPAF immunodominant region shows excellent immuno- competence and can be used to develop a new indirect ELISA as a method to detect anti-C.pneumoniae antibody for diagnosis of C.pneumoniae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重组体 免疫活性 ELISA
下载PDF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的表达、激活与功能鉴定
2
作者 李倩卉 刘旭 +5 位作者 王志军 路中枢 高雪寒 薛成峰 张子义 李齐 《生物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62-68,共7页
目的:建立重组人凝血因子Ⅶ(rhFⅦ)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表达系统,并从生物化学与凝血活性等方面对活化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Ⅶ(rhFⅦa)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公司专有的CHO细胞表达系统构建rhFⅦ表达载体并筛选稳定高产细胞株。通过经典的... 目的:建立重组人凝血因子Ⅶ(rhFⅦ)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表达系统,并从生物化学与凝血活性等方面对活化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Ⅶ(rhFⅦa)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公司专有的CHO细胞表达系统构建rhFⅦ表达载体并筛选稳定高产细胞株。通过经典的离子交换技术纯化并活化rhFⅦ。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对rhFⅦa进行生物化学分析,用生物膜干涉技术(BLI)验证其与组织因子(TF)的结合,利用对发色底物酶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栓弹力仪(TEG)对其凝血活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与成熟产品NovoSeven进行了比较。结果:rhFⅦ在CHO细胞流加培养中得到了成功表达,其表达量可达50 mg/L。成功激活的rhFⅦa显示出与NovoSeven高度相似的生物化学与凝血活性。结论:利用CHO系统成功表达并纯化获得活化的rhFⅦ,其在生化与凝血活性等方面与市售产品一致,为实现rhFⅦa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重组凝血因子 活化的人重组凝血因子 CHO细胞 组织因子 甲型血友病
下载PDF
小剂量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对再次心脏多瓣膜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秦学伟 陈宣伶 +2 位作者 姚兰 佟明汇 许建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62-967,共6页
目的:评估小剂量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rFⅦa)用于再次心脏多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对凝血功能调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心脏多瓣膜置换术的93例患者,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在输注血制品及促凝血药... 目的:评估小剂量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rFⅦa)用于再次心脏多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对凝血功能调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心脏多瓣膜置换术的93例患者,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在输注血制品及促凝血药物后,止血效果仍不理想者,麻醉医师和心脏外科医师共同决定是否给予rFⅦa,其中32例接受了rFⅦa治疗(rFⅦa组),rFⅦa剂量范围为11.23~17.54μg/kg;61例未接受rFⅦa治疗(非rFⅦa组)。收集两组患者凝血五项指标、出血量、血制品输注情况、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止血探查例数、血栓性事件和死亡例数等数据。结果:手术结束(T2)时刻非rFⅦa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大于rFⅦa组且超出正常范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2时刻非rFⅦa组纤维蛋白原(Fib)低于rFⅦa组且低于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刻非rFⅦa组血小板计数(PLT)低于rFⅦ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Ⅶa组凝血酶原时间(PT)、APTT、TT、Fib、血红蛋白(Hb)和PLT在T1至T2时刻的变化幅度均小于非rFⅦ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FⅦa组术中出血量,红细胞悬液、血浆、人纤维蛋白原和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使用量均少于非rFⅦ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FⅦa组在术后2 h(T3)、术后6 h(T4)引流量均明显少于非rFⅦ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FⅦa组患者在S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非rFⅦ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FⅦa组患者未出现与应用rFⅦa相关的血栓性事件。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小剂量rFⅦa给药可改善再次心脏多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和术后出血,而不增加血栓栓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次心脏多瓣膜置换术 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 凝血调控 全身麻醉 体外循环
下载PDF
活化的重组因子Ⅶ给中医破血逐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带来的挑战和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建文 蔡业峰 +4 位作者 杜宝新 卢明 张燕婷 黄燕 黄培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27-1029,共3页
按照中医“离经之血便是瘀”的理论,用破血逐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AICH)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但没有关于超急期(发病0~4h)内中风证候演变自然史的资料。活化的重组因子Ⅶ(rFⅦa)经过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证明可以降低AICH的病死率... 按照中医“离经之血便是瘀”的理论,用破血逐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AICH)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但没有关于超急期(发病0~4h)内中风证候演变自然史的资料。活化的重组因子Ⅶ(rFⅦa)经过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证明可以降低AICH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示我们要重视超急期的止血治疗,同时在AICH发生的0~4h内慎用破血逐瘀药,可通过使用活血止血药和合理的药物配伍来消除加重出血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破血逐瘀 活化的重组因子
下载PDF
凝血因子Ⅶ及其基因MspI多态性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5
5
作者 杜贻萌 路方红 +4 位作者 王克志 吴凡 田奇 孙慧 商清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91-694,共4页
探讨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及其基因MspI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关系。采用侯选基因及病例—对照的方法 ,以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 ,对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凝血因子Ⅶ... 探讨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及其基因MspI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关系。采用侯选基因及病例—对照的方法 ,以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 ,对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凝血因子Ⅶ基因MspI多态性分析并确定基因型 ,同时采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法测定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水平。结果发现 ,与高血压组比较 ,脑梗死组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水平显著增高 (2 .78± 0 .5 9比2 .5 3± 0 .6 2 μg L ,P <0 .0 5 ) ;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2 .5 3± 0 .6 2比 2 .4 1± 0 .6 1μg L ,P >0 .0 5 )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水平增高是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OR =1.134,P <0 .0 5 ) ;凝血因子Ⅶ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定律 ,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各组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水平均与凝血因子Ⅶ基因多态性显著相关 ,M1 M1 纯合子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水平显著高于M2 等位基因携带者 (P <0 .0 5 )。以上提示 ,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水平增高是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并受其基因MspI多态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活化凝血因子与高血压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 基因多态性 凝血因子 患者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组小鼠凝血因子Ⅶ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整合体的筛选 被引量:2
6
作者 项贵明 杨峥嵘 +1 位作者 粟永萍 程天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2009-2011,共3页
目的构建无凝血活性的重组小鼠凝血因子Ⅶ(rmFⅦ)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获得高拷贝稳定整合菌株,为大量获得rmFⅦ蛋白,进行功能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PCR扩增得到mFⅦ基因片段,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9K的α分泌信号开放阅读... 目的构建无凝血活性的重组小鼠凝血因子Ⅶ(rmFⅦ)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获得高拷贝稳定整合菌株,为大量获得rmFⅦ蛋白,进行功能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PCR扩增得到mFⅦ基因片段,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9K的α分泌信号开放阅读框的下游,再经定点突变(K341A)得到pPIC9KrmFⅦ,测序正确的质粒用SacⅠ线性化后电穿孔转化毕赤酵母GS115,G418梯度筛选转化菌,PCR鉴定目的基因的整合。结果获得了rmFⅦ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rmFⅦ,G418抗性筛选得到高拷贝菌株,PCR证实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毕赤酵母染色体中。结论成功构建了rmFⅦ毕赤酵母表达载体,获得了高拷贝稳定整合菌株,为大规模表达纯化rmFⅦ蛋白及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凝血因子 毕赤酵母 基因重组
下载PDF
联合活化重组Ⅶ因子和腹腔填塞在损害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革非 任建安 +1 位作者 李宁 黎介寿 《创伤外科杂志》 2009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应用损害控制理念,观察联合应用活化重组Ⅶ因子与腹腔填塞对腹腔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8例肠瘘合并腹腔大出血病人,均于术前推注50μg/kg活化重组Ⅶ因子,术中给予纱布填塞止血。结果8例病人均成功止血... 目的应用损害控制理念,观察联合应用活化重组Ⅶ因子与腹腔填塞对腹腔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8例肠瘘合并腹腔大出血病人,均于术前推注50μg/kg活化重组Ⅶ因子,术中给予纱布填塞止血。结果8例病人均成功止血,2例最终因感染导致MODS而死亡,其余6例治愈。结论应用损害控制理念,联合应用活化重组Ⅶ因子与腹腔填塞是处理肠瘘合并大出血的有效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害控制 腹腔出血 纱布 肠瘘 活化重组因子
下载PDF
大鼠凝血因子Ⅶ EGFP-EGF1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结合功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梅恒 胡豫 +4 位作者 张迎红 王华芳 方峻 郭涛 魏文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81-184,共4页
本研究通过融合蛋白EGFP-EGF1的表达,探讨大鼠凝血因子Ⅶ上EGF1片段与组织因子(TF)的结合功能。用RT-PCR方法自大鼠肝脏组织获得EGF1编码区基因并将其插入EGFP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pET28a-EGFP-EGF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大... 本研究通过融合蛋白EGFP-EGF1的表达,探讨大鼠凝血因子Ⅶ上EGF1片段与组织因子(TF)的结合功能。用RT-PCR方法自大鼠肝脏组织获得EGF1编码区基因并将其插入EGFP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pET28a-EGFP-EGF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中,用IPTG诱导表达EGFP-EGF1融合蛋白;采用亲和层析方法Ni柱纯化融合蛋白,将融合蛋白作用于经脂多糖刺激表达TF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和检测融合蛋白与细胞结合情况。结果表明:EGFP-EGF1在转化的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并成功纯化,SDS-PAGE证实分子量约为36kD。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该融合蛋白能与内皮细胞膜上的TF结合。结论:大鼠凝血因子Ⅶ上EGF1区可介导FⅦ与TF特异性结合,从而可能为分子靶向抗栓治疗研究提供部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 组织因子 主动脉内皮细胞 重组融合蛋白
下载PDF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的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吕茂民 王卓 +1 位作者 冯晶晶 章金刚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2-255,共4页
目的建立重组人凝血因子Ⅶ(rhFⅦ)的纯化方法。方法首先将制备并纯化的单克隆抗体与CNBr-Sepharose 6B Fast Flow介质偶联,制备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柱,并用rhFⅦ标准品验证层析柱的层析效果;采用DE-AE-Sephadex A-50吸附细胞表达的上清,... 目的建立重组人凝血因子Ⅶ(rhFⅦ)的纯化方法。方法首先将制备并纯化的单克隆抗体与CNBr-Sepharose 6B Fast Flow介质偶联,制备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柱,并用rhFⅦ标准品验证层析柱的层析效果;采用DE-AE-Sephadex A-50吸附细胞表达的上清,对吸附产物用Sephadex G-25脱盐柱做脱盐处理;然后用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柱做亲和层析;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等试验测定纯化产物的纯度;通过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纯化产物的促凝活性。结果制备出rhFⅦ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介质;细胞表达产物经DEAE-Sephadex A-50、Sephadex G-25脱盐和亲和层析纯化后,经SDS-PAGE鉴定获得了分子量为50kD的单一蛋白洗脱峰;纯化所获得的重组蛋白具有促凝活性,促凝时间(DT)为52s。结论建立了纯化rhⅦ的亲和层析方法 ,为rhFⅦ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层析 重组人凝血因子(rhF) 纯化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重组人活性凝血因子Ⅶ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栋 吴卫星 章金刚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4年第3期306-308,共3页
人凝血因子Ⅶ(FⅦ)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的单链糖蛋白,在体内凝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组人活性凝血因子Ⅶ(rhFⅦa)在血管损伤处与组织因子结合后产生足够的凝血酶,从而触发凝血瀑布。rhFⅦa于1999年由美国FDA批准上市(NovoSeven誖雪... 人凝血因子Ⅶ(FⅦ)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的单链糖蛋白,在体内凝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组人活性凝血因子Ⅶ(rhFⅦa)在血管损伤处与组织因子结合后产生足够的凝血酶,从而触发凝血瀑布。rhFⅦa于1999年由美国FDA批准上市(NovoSeven誖雪,尽管结构与血浆提取的FⅦa存在差异,但两者的功能是完全一致的。临床研究表明,rhFⅦ对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和血小板功能障碍、严重创伤、大面积外科手术的止血具有令人满意的止血效果。rhFⅦa由于安全有效,成为治疗血友病、外科创伤出血等的替代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血因子 组织因子 血友病 创伤 血小板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林燕萍 刘芳 +3 位作者 华美芳 张纯真 胡春霞 陈星宇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062-2067,共6页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3年10月在该院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3年10月在该院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t-PA溶栓后下肢DVT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72例患者,其中,35例(20.3%)发生下肢DVT。年龄和D-二聚体是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1.054,95%可信区间(95%CI)1.008~1.103,P<0.05和OR=1.082,95%CI 1.007~1.163,P<0.05];甘油三酯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保护因素(OR=0.622,95%CI 0.392~0.988,P<0.05和OR=0.813,95%CI 0.681~0.972,P<0.05)。结论 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下肢DVT的发病率较高,年龄、D-二聚体、甘油三酯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应及时识别高危患者,并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溶栓治疗
下载PDF
口服华法林患者凝血因子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淑燕 张端伟 余展超 《血栓与止血学》 2005年第5期213-214,共2页
目的研究口服华法林患者与肝衰竭患者比较 PT-INR 和凝血因子Ⅶ活性的变化。方法 65例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口服维持量抗凝治疗患者分适度抗凝组 INR 1.5~2.8 31例,过度抗凝组 INR>2.8 34例患者和肝衰竭 35例患者,测定其凝血酶时间(PT... 目的研究口服华法林患者与肝衰竭患者比较 PT-INR 和凝血因子Ⅶ活性的变化。方法 65例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口服维持量抗凝治疗患者分适度抗凝组 INR 1.5~2.8 31例,过度抗凝组 INR>2.8 34例患者和肝衰竭 35例患者,测定其凝血酶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凝血因子Ⅶ活性(FⅦ:C)。结果肝衰竭患者、适度抗凝和过度抗凝患者 PT 分别是20.94±10.94s、22.18±2.93s 和38.7±4.45 s。FⅦ:C 分别是 34.91±14.96%、31.58±9.35%和12.44±2.84%。肝衰竭患者 PTA 为74.53±23.69%。适度抗凝和过度抗凝组的 INR 分别是2.05±0.29和3.36±0.39。PT 和 FⅦ:C 在肝衰竭组和适度抗凝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INR 和 FⅦ:C 在适度抗凝组和过度抗凝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华法林因抑制维生素 K 依赖因子,使 FⅦ:C 降低,而肝衰竭患者是肝合成维生素 K 依赖因子障碍,使 FⅦ:C 降低。随着 INR 的增高,FⅦ:C 降低。FⅦ:C 在高 INR 和低 INR 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抗凝治疗 肝衰竭 凝血因子活性
下载PDF
实验性脑出血后神经肽Y的变化及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力 张萌 滕伟禹 《中国医学工程》 2009年第5期332-334,339,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肽Y的表达与脑出血后脑含水量变化的关系,以及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对其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出血后6h和1、3及7d神经肽Y的变化,用干...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肽Y的表达与脑出血后脑含水量变化的关系,以及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对其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出血后6h和1、3及7d神经肽Y的变化,用干重-湿重法测定脑出血后脑含水量的变化,并与神经肽Y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肿周围组织中神经肽Y水平在脑出血后1和3d时显著升高(P<0.05),7d时降至正常。血肿周围组织含水量在脑出血后6h轻度增加,1d时显著增加(P<0.01),3d时达高峰(P<0.01),以后逐渐下降,7d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组脑含水量及神经肽Y含量均明显减少。结论神经肽Y可能参与实验性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对二者有抑制作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可能有助于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脑出血 神经肽Y 抑肽酶 脑水肿
下载PDF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a在腹部手术后难治性大出血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韬滔 何清 冯喆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a(recombinant activated factor Ⅶ,rFⅦa)治疗腹部手术后难治性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ICU 2009年6月至2017年4月应用rFⅦa治疗普通外科腹部手术后难治性大出血患者44例,与同期的38例腹... 目的探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a(recombinant activated factor Ⅶ,rFⅦa)治疗腹部手术后难治性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ICU 2009年6月至2017年4月应用rFⅦa治疗普通外科腹部手术后难治性大出血患者44例,与同期的38例腹部手术后大出血患者进行对比,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成分输血量以及28d死亡率和血栓相关性并发症,并做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使用rFⅦa治疗难治性大出血后其成分输血减少。和对照组患者比较,28d死亡率降低(42.1%vs 65.9%,P=0.031),两组患者的血栓相关性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vs 8%,p=0.703)。结论对于腹部手术后难治性大出血,应用rFⅦa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大出血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VIIa 疗效
下载PDF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凝血因子Ⅶ活性的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文宁 宋善俊 王林林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11-512,共2页
检测了62例不同疾病进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有关实验室诊断的患者和80例健康人FⅦ:C水平,结果显示:62例中25例伴发DIC者FⅦ为(47.5±23.4)%,37例未发生DIC者FⅦ:C为(90.0±... 检测了62例不同疾病进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有关实验室诊断的患者和80例健康人FⅦ:C水平,结果显示:62例中25例伴发DIC者FⅦ为(47.5±23.4)%,37例未发生DIC者FⅦ:C为(90.0±29.0)%,80例健康人FⅦ:C为(113.2±32.6)%。DIC组和未发生DIC组FⅦ:C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和显著性差异.提示FⅦ:C的测定对DIC的防治与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凝血因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防治 预后
下载PDF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用于高危心脏手术后严重出血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铁 郭可泉 +1 位作者 王坚刚 孟旭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总结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rFⅦa)治疗高危心脏手术后严重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13例高危心脏手术后严重出血的患者应用rFⅦa治疗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5~60岁,平均38岁。手术包括主动... 目的:总结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rFⅦa)治疗高危心脏手术后严重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13例高危心脏手术后严重出血的患者应用rFⅦa治疗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5~60岁,平均38岁。手术包括主动脉手术6例,瓣膜置换术5例,心脏移植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1例,监测应用rFⅦa前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应用rFⅦa后,心包及纵隔引流量明显减少〔(1136±348)mL对比(318±114)mL,P<0.005〕;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缩短〔(16.8±5.9)s对比(11.3±3.3)s,P<0.0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明显减小〔(1.3±0.4)对比(0.9±0.3),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则在用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2±8.8)s对比(45.6±8.2)s,P=0.355〕。术后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远期发生脑梗死1例。未发现心肌梗死及其他血栓性并发症。结论:对于高危心脏手术后的严重大出血的患者,及时应用rFⅦa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可减少引流量,降低血液制品的输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 心脏围手术期处理 心脏术后严重出血 心脏外科手术 心脏疾病
下载PDF
SIRT6过表达激活AMPK/Nrf2/HO-1通路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17
作者 卢振华 沈静 +2 位作者 黄文军 孙伟 马勇翔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663-668,676,共7页
[目的]探讨沉默调节蛋白6(SIRT6)过表达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是否涉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AMPK/Nrf2/HO-1)信号通路的激活。[方法]将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AngⅡ组、AngⅡ+SIRT6组... [目的]探讨沉默调节蛋白6(SIRT6)过表达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是否涉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AMPK/Nrf2/HO-1)信号通路的激活。[方法]将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AngⅡ组、AngⅡ+SIRT6组和AngⅡ+空载体(EV)组,通过RT-PCR检测SIRT6的mRNA水平,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SIRT6、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Bcl-2)、DNA损伤相关蛋白(γ-H2AX、p-ATM)及AMPK/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AMPK、Nrf2、HO-1)的表达水平,DCFH-DA染色法测定活性氧(ROS)含量,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SIRT6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增高,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Bcl-2表达降低,γ-H2AX、p-ATM蛋白表达升高,p-AMPK、Nrf2、HO-1蛋白表达降低,ROS活性增高(均P<0.01)。与AngⅡ+EV组相比,AngⅡ+SIRT6组SIRT6水平及细胞活性增高,细胞凋亡及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γ-H2AX、p-ATM蛋白表达降低,p-AMPK、Nrf2、HO-1蛋白表达升高,ROS的活性降低(均P<0.01)。[结论]SIRT6过表达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与AMPK/Nrf2/HO-1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调节蛋白6 腺苷酸环化蛋白激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 氧化应激 DNA损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手术联合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治疗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李伟 龚涛 +3 位作者 胡夏生 崔壮 姜宏志 秦绍森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1-313,共3页
目的观察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凝血因子Ⅶ治疗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的疗效,探讨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案。方法分析1例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经过及预后等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 目的观察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凝血因子Ⅶ治疗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的疗效,探讨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案。方法分析1例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经过及预后等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78岁,以头晕起病,病情快速进展至左侧肢体偏瘫及嗜睡,头部CT显示右侧额叶脑出血,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清除血肿。术后血肿脑组织病理显示脑血管壁可见淀粉样蛋白沉积,显示为脑淀粉样血管病,予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2mg静脉注射1次。术后90d患者无明显功能障碍,能完成日常工作及生活,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分。结论手术联合凝血因子Ⅶ治疗可能对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患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 脑淀粉样血管病 脑出血
下载PDF
rFⅦa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术中凝血功能及出血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鲁俊 李维勤 +4 位作者 李宁 聂垚 童智慧 柯路 黎介寿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前瞻性地观察使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rFⅦa,诺其)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术中的凝血功能及减少术中出血量的有效性。方法: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自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实施胰周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的病... 目的:前瞻性地观察使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rFⅦa,诺其)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术中的凝血功能及减少术中出血量的有效性。方法: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自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实施胰周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rFⅦa组(研究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和术中出血量。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PT、INR、术中出血量有显著差异(P<0.001),而APTT、FI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FⅦa能改善病人的外源性凝血功能,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 rFⅶa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血浆凝血因子Ⅶ测定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与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
20
作者 刘敏涓 周立红 +1 位作者 董临江 刘泽霖 《血栓与止血学》 2001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及糖尿病患者血浆中FⅦa、FⅦ:Ag与FⅦ:C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FⅦa测定采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法,FⅦ:Ag测定采用ELISA法,FⅦ:C采用一阶段凝固法。结果:冠心病中稳定型心绞痛组... 目的: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及糖尿病患者血浆中FⅦa、FⅦ:Ag与FⅦ:C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FⅦa测定采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法,FⅦ:Ag测定采用ELISA法,FⅦ:C采用一阶段凝固法。结果:冠心病中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和糖尿病组FⅦa测定结果各为2.6±0.8(ny/ml)、2.8±0.9、2.9±0.9与2.8±1.0。均较正常对照组(2.2±0.7)为高,差异呈显著性(P<0.05)。4组中FⅦa/FⅦ:Ag各为3.20、3.88、3.81与3.73,均较正常对照组(2.61)为高,差异呈显著性(P<0.05)。4组中的FⅦ:C在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糖尿病组增高(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降低(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正常,而FⅦ:Ag仅稳定型心绞痛组降低(P<0、05),而其它3组无明显改变。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FⅦa、FⅦ:C与FⅦa/FⅦ:Ag均增高,各为2.61±1.0 ng/ml、101±27%与3.33(P<0.05),FⅦ:Ag无明显改变。结论:以往认为FⅦ:C增高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高危因子,本检测认为FⅦ:C增高并不恒定,而FⅦa增高和FⅦa/FⅦ:Ag比值增高较为恒定。从而认为:用检测FⅦ来评估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及其危险事件的发生时,应包括FⅦa、FⅦ:Ag与FⅦ:C三项,并从中计算FⅦa/FⅦ:Ag比值,可能较单一指标为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 活化因子 因子凝血活性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糖尿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