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红绿彩瓷器无损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潘秋丽 邵金发 +2 位作者 李融武 程琳 王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32-736,共5页
红绿彩瓷器是我国陶瓷史上一种重要的釉上彩瓷器,分析其彩料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结构对其烧制工艺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瓷器表面的不平整和彩料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其不满足传统的1 mm×10 mm线光源的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测试... 红绿彩瓷器是我国陶瓷史上一种重要的釉上彩瓷器,分析其彩料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结构对其烧制工艺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瓷器表面的不平整和彩料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其不满足传统的1 mm×10 mm线光源的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测试要求。而毛细管聚焦的X射线衍射仪采用点光源的方式照射样品,毛细管X光透镜对Cu-K_(α)的能量有高达3个数量级的放大倍数,同时具有低的发散度,能实现样品直径100μm的微区和直径3 mm的常规X射线衍射分析,非常适合古陶瓷类样品矿物结构的无损分析的研究。因此,应用毛细管聚焦的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和毛细管聚焦的X射线衍射谱仪对江西景德镇出土的清代红绿彩瓷的白釉和釉上彩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相结构进行分析,并对红绿彩瓷彩料中2 mm×2 mm感兴趣区域内多元素分布和矿物相的分布进行了二维扫描分析。结果表明,Cu为绿彩的主要着色元素,在绿彩中的含量为0.02%,部分以Pb_(8)Cu(Si_(2)O_(7))_(3)(PDF 31-0464)晶相形式存在;Fe为红彩的主要着色元素,Fe含量为1.63%,部分Fe元素以Fe_(2)O_(3)(PDF 47-1409)的晶相形式存在;其中Pb在绿彩和红彩中的含量分别为41.49%和6.29%,其主要作用是使彩料的熔点降低,部分Pb在700~800℃的烧制过程中与Cu元素和Si元素相结合以Pb_(8)Cu(Si_(2)O_(7))_(3)(PDF 31-0464)晶相形式存在。从扫描区域内的元素分布图和晶相分布图可以看出,彩料原料中着色元素Cu和Fe的矿物晶相与Cu和Fe的元素分布不一致,表明原料中原有的Cu和Fe的矿物晶相在烧制过程中基本上都消失了,仅剩余或生成部分Fe_(2)O_(3)晶相;白釉中存在莫来石晶相,说明白釉是在高温下烧制而成;其中Pb_(8)Cu(Si_(2)O_(7))_(3)晶相的形成温度在750℃左右,因此可以进一步说明清代红绿彩的绿彩料是在低温下烧制而成。以上结果说明,毛细管聚焦的微束X射线荧光和毛细管聚焦的微束X射线衍射谱仪在文物的科技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绿彩瓷 毛细管X光透镜 X射线衍射分析 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 釉上彩瓷器
下载PDF
安徽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红绿彩瓷器的艺术成就
2
作者 王倩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5-117,120,共4页
安徽柳孜运河遗址二次考古发掘出土红绿彩瓷器几十件(片),器形主要是碗、盘、盏和俑。总体数量少,器形简单,但反映出金代中晚期的时代特点。主要从器型,色彩及线图构成特征论述当时红绿彩的艺术成就。总体反映出当时人们追求自然朴素简... 安徽柳孜运河遗址二次考古发掘出土红绿彩瓷器几十件(片),器形主要是碗、盘、盏和俑。总体数量少,器形简单,但反映出金代中晚期的时代特点。主要从器型,色彩及线图构成特征论述当时红绿彩的艺术成就。总体反映出当时人们追求自然朴素简约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孜运河遗址 红绿彩瓷器 陶瓷艺术
下载PDF
漫谈宋金时期磁州窑红绿彩瓷塑人物
3
作者 吴克勤 《景德镇陶瓷》 2022年第6期80-82,共3页
谈到磁州窑,白地黑花的装饰效果是人们最熟知的认识。然而,在磁州窑众多的装饰技法中,宋金之际的红绿彩别具一格。目前,已知的磁州窑红绿彩瓷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为瓷塑人物,另一类为日用器皿,而瓷塑人物更像是红绿彩瓷器中一... 谈到磁州窑,白地黑花的装饰效果是人们最熟知的认识。然而,在磁州窑众多的装饰技法中,宋金之际的红绿彩别具一格。目前,已知的磁州窑红绿彩瓷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为瓷塑人物,另一类为日用器皿,而瓷塑人物更像是红绿彩瓷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通过对宋金时期磁州窑红绿彩瓷塑人物的研究,探析宋金时期的社会、民族、宗教、生活和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时期 磁州窑 红绿彩 瓷塑人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