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0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raveling engineering disturbance effects on deformation in red-bed mudstone railway cuttings:incorporating crack-facilitated moisture diffusion
1
作者 HUANG Kang DAI Zhangjun +3 位作者 YAN Chengzeng YAO Junkai CHI Zecheng CHEN Shanxio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663-1682,共20页
Red-bed mudstone, prevalent in southwest China, poses a formidable challenge due to its hydrophilic clay minerals, resulting in expansion, deformation, and cracking upon exposure to moisture. This study addresses upli... Red-bed mudstone, prevalent in southwest China, poses a formidable challenge due to its hydrophilic clay minerals, resulting in expansion, deformation, and cracking upon exposure to moisture. This study addresses uplift deformation disasters in high-speed railways by employing a moisture diffusion-deformation-fracture coupling model based on the finite-discrete element method(FDEM). The model integrates the influence of cracks on moisture diffusion. The investigation into various excavation depths reveals a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depth and the formation of tensile cracks at the bottom of the railway cutting. These cracks expedite moisture migration, significantly impacting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moisture field. Additionally, crack expansion dominates hygroscopic deformation, with the lateral coordinate of the crack zone determining peak vertical displacement. Furthermor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deformation in railway cuttings, including the swelling factor and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at the bottom of the cutting, are explored. The number of tensile and shear cracks increases with greater excavation depth, particularly concerning shear cracks. Higher swelling factors and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s result in an increased total number of cracks, predominantly shear cracks. Numerical calculation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offering a scientific foundation and directional guidance for the precise prevention, control, prediction,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mudstone-related issues in high-speed rail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bed mudstone Railway cutting FDEM Moisture diffusion DEFORMATION CRACK
下载PDF
Swelling behaviors of heterogeneous red-bed mudstone subjected to different vertical stresses
2
作者 Kang Huang Zhangjun Dai +3 位作者 Chengzeng Yan Fei Yu Wei Zhang Shanxiong Chen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847-1863,共17页
In this study,the axial swelling strain of red-bed mudstone under different vertical stresses are measured by swell-under-load method,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mudstone after hygroscopic swelling is studied by mercury... In this study,the axial swelling strain of red-bed mudstone under different vertical stresses are measured by swell-under-load method,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mudstone after hygroscopic swelling is studied by 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MIP).The weakening coefficient and Weibull distribution function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coupling model of mudstone moisture diffusion-swelling deformation-fracture based on finite-discrete element method(FDEM).The weakening effect of moisture on mudstone's mechanical parameters,as well as the heterogeneity of swelling deformation and stress distribution,is considered.The microcrack behavior and energy evolution of mudstone during hygroscopic swelling deformation under different vertical stresses a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xial swelling strain of mudstone decreases with increase of the vertical stress.At low vertical stresses,moisture absorption in mudstone leads to formation of cracks caused by hydration-induced expansion.Under high vertical stresses,a muddy sealing zone forms on the mudstone surface,preventing further water infiltration.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mudstone swelling deformation also demonstrate that it involves both swelling of the mudstone matrix and swelling caused by crack expansion.Notably,crack expansion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 mudstone swelling.With increasing vertical stress,the cracks in mudstone change from tensile cracks to shear cracks,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total number of cracks.While the evolution of mudstone kinetic energy shows similarities under different vertical stresses,the evolution of strain energy varies significantly due to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cracks in the mudstone.The finding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the hygroscopic swelling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red-bed mudstone at various dept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ous red-bed mudstone Self-sealing band Matric swelling and crack expansion FDEM MICROCRACKS Energy evolution
下载PDF
江西丹霞地貌演化阶段与分布及其构造控制探讨
3
作者 姜勇彪 郭福生 +8 位作者 黎广荣 李蓉 楼法生 汪震 陈留勤 郄海满 闫罗彬 李益朝 凡秀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8,共15页
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期间,江西省内沿区域性断裂构造发育30余个断陷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陆相碎屑岩,为丹霞地貌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已发现的228处丹霞地貌点主要分布于江西东部武夷山北麓和西麓的红层盆地内。利用面积—高程积分法,... 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期间,江西省内沿区域性断裂构造发育30余个断陷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陆相碎屑岩,为丹霞地貌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已发现的228处丹霞地貌点主要分布于江西东部武夷山北麓和西麓的红层盆地内。利用面积—高程积分法,对江西省9个盆地的丹霞地貌演化阶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省内丹霞地貌景区的面积—高程HI为0.17~0.52,平均为0.38,即其演化阶段处于壮年晚期至老年早期,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由南向北,由壮年期转为老年期的趋势。该趋势可能与武夷山的构造隆升有关。构造分析显示,节理与武夷山的隆升对江西丹霞地貌演化起控制作用,具体表现为:(1)龙虎山、九仙湖、仙岩、蛤蟆坞、赭亭山、龟峰等地发育的崖壁、一线天、巷谷、石墙、石寨、峰丛、峰林等丹霞典型景观均与节理有关。(2)流水侵蚀等外营力的作用对丹霞地貌的剥露、削平起重要作用,统计表明距离武夷山越近,丹霞地貌山峰越密集、崖壁越陡峻,指示武夷山的隆升与丹霞地貌的发育有直接关系。总体来看,江西省内的红层为丹霞地貌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武夷山的隆升控制了丹霞地貌的分布。值得注意的是,丹霞地貌区的节理构造是否与武夷山的隆升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 丹霞地貌 演化阶段 断裂构造 江西省
下载PDF
西北地区红层泥岩崩解特性试验研究
4
作者 甘季中 刘兆温 +6 位作者 张微 穆彦虎 张坤 毛云程 陈敦 张宪魁 张轩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30-35,共6页
针对西北地区红层泥岩设计了一套自由浸水崩解装置,对不同质量的红层泥岩试块进行自由浸水试验。考虑试块的吸水过程,将试块吸水率作为崩解试验结果的补偿,研究不同质量红层泥岩试块的崩解率、崩解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测试红... 针对西北地区红层泥岩设计了一套自由浸水崩解装置,对不同质量的红层泥岩试块进行自由浸水试验。考虑试块的吸水过程,将试块吸水率作为崩解试验结果的补偿,研究不同质量红层泥岩试块的崩解率、崩解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测试红层泥岩膨胀性矿物含量较少,其崩解的前30%时间内崩解率可达45%~75%,前50%时间内崩解率可达68%~90%,崩解总时间T与试块质量m满足T=a*(1-e^(-b*m)) 关系。随着试块质量增加,试块崩解速率越大,且崩解的前50%时间内崩解率增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泥岩 崩解 试块质量 崩解率 崩解速率
下载PDF
安徽南部地区奥陶纪海相红层的分布及时代
5
作者 徐锦龙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23,共14页
在充分收集前人奥陶系地层学、古生物学和沉积学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安徽南部地区奥陶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开展皖东地1井和贵池冯村剖面奥陶纪海相红层系统研究,为地层对比、古气候和古地理恢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奥陶纪海相红... 在充分收集前人奥陶系地层学、古生物学和沉积学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安徽南部地区奥陶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开展皖东地1井和贵池冯村剖面奥陶纪海相红层系统研究,为地层对比、古气候和古地理恢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奥陶纪海相红层主要分布于紫台组、牯牛潭组、大田坝组、宝塔组、汤头组和胡乐组,时代为早奥陶世弗洛晚期至晚奥陶世凯迪中期;主要岩石类型为碳酸盐岩(瘤状泥质灰岩、网纹状灰岩、含生物碎屑灰岩和泥微晶灰岩等),少量碎屑岩(泥岩、含粉砂质泥岩、含粉砂质页岩);大多数属半深水海相红层,局部为浅水和深水海相红层;自北西向南东呈现一层式→二层式→三层式→二层式→一层式→零层式的横向变化,出现时代凯迪期→达瑞威尔期→弗洛期的纵向变化,海相红层的分布与沉积环境、古水温和不同地区构造性质密切相关;研究区海相红层不仅具有区域性(与湖北宜昌奥陶系具有对比性),而且具有全球性(中国主要块体),在地层划分与对比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纪 海相红层 分布 对比 安徽南部地区
下载PDF
红层地区高铁路堑基底上拱等级预测研究
6
作者 颜宏毅 赵晓彦 +2 位作者 陈明浩 蹇黎明 张广泽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轨面平顺性是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四川红层部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出现路基上拱病害,致使轨面不平顺并影响高铁正常运营。对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基底上拱整治十分困难,如能在铺轨前进行上拱预测,就可采取相应措施... 轨面平顺性是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四川红层部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出现路基上拱病害,致使轨面不平顺并影响高铁正常运营。对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基底上拱整治十分困难,如能在铺轨前进行上拱预测,就可采取相应措施以减缓路基上拱,因此高铁路基上拱预测研究势在必行。以成渝客运专线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路基上拱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路基中心开挖深度、岩层倾角、砂泥岩互层关系、泥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泥岩膨胀性5个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功效系数法建立高铁红层路基上拱等级预测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成渝客专和沪渝蓉高铁建设前期主要上拱段及上拱等级预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红层泥岩 基底上拱预测 熵权法 功效系数法
下载PDF
基于短波红外的丹霞山岩壁裸露特征
7
作者 康诺尧 傅强 +6 位作者 向贤哲 刘晋晖 章桂芳 张珂 刘蔚秋 杨强 师超凡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4,共9页
丹霞山因红色砂砾岩形成典型的红层地貌,其裸露岩壁的时空分布及反射率变化(裸露特征)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实地测量岩壁剖面反射率,提取Sentinel-2卫星遥感数据的短波红外波段,对丹霞山红层岩壁反射率进行量化进而判别裸... 丹霞山因红色砂砾岩形成典型的红层地貌,其裸露岩壁的时空分布及反射率变化(裸露特征)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实地测量岩壁剖面反射率,提取Sentinel-2卫星遥感数据的短波红外波段,对丹霞山红层岩壁反射率进行量化进而判别裸露岩壁的区域面积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丹霞山整体植被的NDVI值和2018—2022年间的气候因子数据,从不同尺度的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多角度探讨丹霞山岩壁裸露特征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丹霞山裸露岩壁反射率在MAM及JJA时期较低,而在SON和DJF时期的裸露岩壁反射率较高,即该时期红层明度较高;丹霞山红层岩壁裸露面积,在2018—2022年间年际变化较小,季节间变化较大,在SON和DJF时期,即9月至次年2月岩壁红层裸露面积最大;长老峰区域裸露岩壁的特征受非生物因素和不同尺度生物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裸露岩壁的面积变化特征主要受由气候条件决定的较大尺度植被总体生长状况影响,而裸露岩壁反射率所指代的颜色特征则主要受水分和微观层面岩壁生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岩壁 裸露特征 短波红外 生物环境 非生物环境 NDVI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下嵊州-新昌地区红层软岩崩解及强度弱化特性
8
作者 杜志祥 白丁伟 +2 位作者 时步炯 徐锐 黄生根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61,共9页
红层软岩遇水易崩解并造成其强度弱化,在边坡工程建设中易造成其稳定性弱,导致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揭示红层软岩干湿循环作用下黏聚力与内摩擦角的变化特征对于针对性设计边坡处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嵊州-新昌地区下白垩统朝... 红层软岩遇水易崩解并造成其强度弱化,在边坡工程建设中易造成其稳定性弱,导致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揭示红层软岩干湿循环作用下黏聚力与内摩擦角的变化特征对于针对性设计边坡处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嵊州-新昌地区下白垩统朝川组3组红层软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干湿循环试验、崩解岩块点荷载强度试验和崩解颗粒直剪试验研究了红层软岩崩解及强度弱化特性。结果表明:试样在干湿循环作用下呈碎块状-粒渣状-泥糊状依次崩解的形态,其主要崩解过程可分为初始崩解、快速崩解、细微再崩解和崩解稳定4个阶段;试样的点荷载强度I_(s(50))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耐崩解指数I_(dn)与点荷载强度I_(s(50))呈正指数关系,试样的点荷载强度I_(s(50))在耐崩解指数I_(dn)为80%~100%之间急速弱化,在耐崩解指数I_(dn)为50%~80%之间表现缓慢弱化特性;试样的峰值抗剪强度介于0.567~1.219 MPa之间,其多发生在剪切位移3 mm前后,同组试样在相同轴压下,峰值抗剪强度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试样崩解颗粒内摩擦角在22.28°~33.03°之间,黏聚力在0.46~0.74 MPa之间。试样的摩擦角和黏聚力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都呈负指数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砂质比泥质胶结的耐崩解性更好,黏土矿物高的岩石更容易崩解,而“白色矿物”钠长石的吸水膨胀能力远不及黏土矿物,其含量差异对耐崩解性的影响不及黏土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红层软岩 耐崩解性 点荷载强度 抗剪强度 嵊州-新昌地区
下载PDF
间歇式降雨对沅麻盆地红层滑坡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范文韬 贺建清 +2 位作者 李军伟 王津 王湘春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沅麻盆地红层边坡具有岩层倾角小和所处边坡坡角小的特点,天然状态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水对红砂岩的力学性质有着很大的影响,降雨的入渗会引起边坡内土层饱和重度上升和基质吸力下降,在裂隙中产生的水头会对坡体有平推力。为了研究降... 沅麻盆地红层边坡具有岩层倾角小和所处边坡坡角小的特点,天然状态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水对红砂岩的力学性质有着很大的影响,降雨的入渗会引起边坡内土层饱和重度上升和基质吸力下降,在裂隙中产生的水头会对坡体有平推力。为了研究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时间-空间效应,通过现场勘察沅麻盆地地区已有滑坡,采取数值模拟等手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还原大华坪滑坡的全过程,并对不同强度下前期降雨和后期降雨对边坡的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期降雨影响体现在入渗后引起的基质吸力降低和裂隙中水压不断上升,安全系数不断下降但未能达到滑坡临界值,停雨后边坡安全系数的回升具有滞后性,前期降雨量越小滞后性越明显;后期降雨影响体现在降雨量越大,更容易形成表面渗流,增大了下滑力。如果原有裂隙中存在积水,则坡体停雨阶段的安全系数变化比较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软岩滑坡 降雨模式 Geostudio数值分析
下载PDF
红层软岩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分类方法改进
10
作者 曹荣国 胡相波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24年第2期33-36,共4页
以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Ⅳ标段)为工程实例,选取小洞径隧洞较典型的工程地质条件类型,运用工程地质分类法、RMR法、Q系统围岩分类方法分别对红层软岩隧洞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由此避免因单一方法造成的系统偏差,对本工程隧洞围岩有了更系... 以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Ⅳ标段)为工程实例,选取小洞径隧洞较典型的工程地质条件类型,运用工程地质分类法、RMR法、Q系统围岩分类方法分别对红层软岩隧洞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由此避免因单一方法造成的系统偏差,对本工程隧洞围岩有了更系统的认识,评价了各方法适用性,并指出各方法分类过程中侧重的分类指标及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工程地质分类方法并建立本项目专门的围岩分类方法提供了技术参考和思路:(1)对于小洞径完整软岩岩石强度指标权重可适当降低;(2)对于无结构面发育的围岩,其结构面产状与洞向组合关系指标减分项数值可适当缩小;(3)对本工程水理性质敏感的软岩,因围岩干燥状态和遇水后的工程性质差异巨大,工程地质分类法低估了软岩有水后的劣化影响,故地下水指标权重可适当增大;(4)洞径的影响可加入评分系统中,以某一标准洞径作为零分项,超出该洞径范围实行加、减分。按照以上思路改进工程地质分类对规范的修订有较高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软岩 围岩分类 围岩稳定性 指标权重
下载PDF
振动荷载下红层软基路堤动力响应及刚度敏感性分析
11
作者 潘逸琪 尹紫红 +1 位作者 聂家威 周逸昊 《路基工程》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为扩大红层区路基填料的选用范围,以西南某高速铁路路基挖方及隧道弃渣红层软岩作为路基填料,建立有砟轨道-路基系统模型,研究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路基结构的动力响应;结合正交设计试验和GRA分析法确定基床动应力的参数敏感性排序。结果... 为扩大红层区路基填料的选用范围,以西南某高速铁路路基挖方及隧道弃渣红层软岩作为路基填料,建立有砟轨道-路基系统模型,研究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路基结构的动力响应;结合正交设计试验和GRA分析法确定基床动应力的参数敏感性排序。结果表明:动应力和动位移在路基横向都呈马鞍形不均匀分布,且动应力分布不均匀性更大;道床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加能有效降低基床表面的动应力,但动位移几乎不受影响;提高路基本体和地基材料的弹性模量时,动应力虽略有增大,但能抑制动位移的增加,减小塑性变形;下部各结构层应合理匹配刚度,路基本体刚度、地基刚度不应过大,以其弹性模量分别不超过90、80MPa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软基路堤 振动荷载 正交设计试验 GRA分析法 参数敏感性 动力特性
下载PDF
广东红层特性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建议
12
作者 李小虎 陈干 +1 位作者 张赟 黄金龙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2期44-47,共4页
分析研究了红层的形成、分布和特征,并结合自身完成的具体工程实例和业内代表性研究成果,对涉及红层的边坡崩塌、失稳及桩基础、浅基础设计、施工中遇到的工程问题进行了阐述、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红层分布 软硬互层 软化崩解 非均质混合岩体 工程问题
下载PDF
基于Visual MODFLOW的红层地区某钛白粉厂地下水污染物运移模拟研究
13
作者 吕堂安 伍静 +2 位作者 黄伟 黄华娟 朱敏杰 《价值工程》 2024年第6期146-149,共4页
数值模拟技术是保护地下水环境的有效方法,但实际中获取准确的水文地质参数难度较大,如何准确获取参数成为数值模拟技术应用成败的关键。基于该关键问题,本文以广西某钛白粉厂为例,在查明水文地质特征基础上,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 数值模拟技术是保护地下水环境的有效方法,但实际中获取准确的水文地质参数难度较大,如何准确获取参数成为数值模拟技术应用成败的关键。基于该关键问题,本文以广西某钛白粉厂为例,在查明水文地质特征基础上,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地下水流数学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选取钛白粉厂主要污染物COD、氨氮和氟化物作为预测因子,预测其在地下水中运移情况。结果反映钛白粉厂污水处理车间和污水调节池发生渗漏未对下游地谷岭造成影响。本次模拟的预测结果对该区地下水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地下水 Visual MODFLOW 数值模拟 溶质运移
下载PDF
老河口市红层边坡崩塌危岩体运动轨迹及冲击能量分析
14
作者 常亮 平明明 +7 位作者 周艳松 肖宇煌 易春瑶 杨颖 杨登 文美霞 杨虎成 孙亮 《价值工程》 2024年第8期110-112,共3页
本文以汉丹铁路沿线切坡形成的陡崖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危岩段的边坡特征,对危岩体特征进行分类,运用Rockfall软件模拟滚石崩落轨迹,综合预测滚石冲击能量,对老河口地区及同类型红层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及参考价值。研究表明... 本文以汉丹铁路沿线切坡形成的陡崖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危岩段的边坡特征,对危岩体特征进行分类,运用Rockfall软件模拟滚石崩落轨迹,综合预测滚石冲击能量,对老河口地区及同类型红层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及参考价值。研究表明:区内多数落石的最大水平运动距离在15m左右,最远运动距离接近32m,沿线危岩体直接威胁平台处的汉丹铁路和下方居民建筑安全,不威胁S302省道及省道过往行人和车辆;建议加强沿线专业监测,局部辅以喷浆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边坡 危岩体 运动轨迹 冲击能量
下载PDF
滇西红层地质高速公路路基边坡滑坡处治方案研究
15
作者 孙成海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4期43-45,共3页
针对滇西红层地质路基边坡滑坡高发导致工程投资及安全不可控的实际情况,文章结合云龙至兰坪高速公路路基边坡滑坡实际案例,通过现场地质钻探后,采用简化Bishop法、不平衡推力法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和处治研究,按照“固脚锁腰”的原则,... 针对滇西红层地质路基边坡滑坡高发导致工程投资及安全不可控的实际情况,文章结合云龙至兰坪高速公路路基边坡滑坡实际案例,通过现场地质钻探后,采用简化Bishop法、不平衡推力法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和处治研究,按照“固脚锁腰”的原则,提出抗滑桩+预应力锚索的加固处治方案,现场加固效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为滇西红层地质区类似工程的路基边坡滑坡处治提供了参考,同时对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路基边坡失稳处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滇西红层地质 路基边坡 滑坡治理
下载PDF
浅埋长大输水隧洞下穿省道建设施工技术研究
16
作者 赵信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3期73-80,共8页
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4标段下穿S218省道,位于省道正下方的最小埋深仅为20m。为最大程度减小隧洞施工对S218省道的影响,保证隧洞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提出了包括采用超前固结及洞周注浆、超前支护及加强初期支护等措施在内的浅埋... 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4标段下穿S218省道,位于省道正下方的最小埋深仅为20m。为最大程度减小隧洞施工对S218省道的影响,保证隧洞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提出了包括采用超前固结及洞周注浆、超前支护及加强初期支护等措施在内的浅埋长大输水隧洞下穿省道施工建设技术,并结合现场量测结果,分析了该技术的现场实施效果,以及该技术的效益情况。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提高滇中红层软岩的承载能力,同时恢复或构成完整的岩体结构,进而形成连续的结构体,有利于后期系统锚杆、锁脚锚杆加固时锚固力的传递,大幅度提高加固质量和效果,有效控制隧洞变形,同时实现较小超挖,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节约项目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输水隧洞 下穿省道 红层软岩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大秦重载铁路计轴与轨道电路共缆传输方案研究
17
作者 李鹏斐 李隽鹏 《铁道通信信号》 2024年第2期40-46,共7页
大秦线是我国第一条双线重载电气化运煤专线,随着运量的逐年增加,线路尤其是隧道内因煤尘所导致的道床漏泄增大,造成轨道电路“红光带”故障,严重影响运输效率。为此,从彻底解决问题、工程改造影响范围小、方案可实施性强的角度出发,提... 大秦线是我国第一条双线重载电气化运煤专线,随着运量的逐年增加,线路尤其是隧道内因煤尘所导致的道床漏泄增大,造成轨道电路“红光带”故障,严重影响运输效率。为此,从彻底解决问题、工程改造影响范围小、方案可实施性强的角度出发,提出计轴与轨道电路共缆的传输方案。首先设计叠加系统整体架构,明确关键模块功能及系统工作流程;其次设计关键部件,并结合现场情况提出工程改造方案,指导叠加系统现场安装与实施;然后确定叠加系统应用技术范围,进一步对叠加系统进行整体测试,得出测试结论符合预期要求;最后对该方案进行经济性分析,论证实施该方案的必要性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秦重载铁路 道床漏泄 轨道电路 红光带 计轴设备 共缆共芯 叠加系统
下载PDF
干湿循环下红层土石混合料强度及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俊云 张乐 +3 位作者 高福洲 唐永吉 何卓岭 王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94-1404,共11页
为研究干湿循环下红层土石混合料的劣化规律,以取自四川盆地的红层土石混合料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崩解试验,探讨不同粒径红层软岩块石的崩解特征;对2组红层土石混合路基填料原始级配缩尺,通过叠环式剪切试验,研究干湿循环次数对红层土... 为研究干湿循环下红层土石混合料的劣化规律,以取自四川盆地的红层土石混合料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崩解试验,探讨不同粒径红层软岩块石的崩解特征;对2组红层土石混合路基填料原始级配缩尺,通过叠环式剪切试验,研究干湿循环次数对红层土石混合料黏聚力、内摩擦角、剪胀率和剪切模量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红层软岩块石遇水崩解显著,崩解过程可分为剧烈段、过渡段和稳定段,崩解剧烈段块石含量降低近70%;粒径较大时,块石受结构面影响更强,崩解更彻底;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抗剪强度在崩解剧烈段明显降低,过渡段基本不变,稳定段略有回升;块石崩解后,其咬合作用显著降低,表观黏聚力急剧减小,静电引力和固化胶结使黏聚力轻微增大,崩解物间的摩擦和重定向排列使内摩擦角轻微增大;最大粒径和含石量显著降低,法向应力下土石混合料更密实,剪胀率明显降低;骨架-密实结构转变为悬浮-密实结构,剪切模量明显降低;干湿循环下黏聚力和剪胀率劣化更明显,内摩擦角的劣化受块石粒径影响最大,剪切模量的劣化受块石粒径影响最小;路堤填筑前,对红层土石混合料进行2次崩解处理,以削弱其受降雨-蒸发循环作用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土石混合料 干湿循环 静态崩解试验 叠环剪试验 崩解阶段 关键参数
下载PDF
交通荷载作用红层填料道路沉降细观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云燕 刘武通 +2 位作者 付艳艳 罗崇亮 朱明哲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研究G6京藏高速兰州—海石湾段红层路基填料导致的沉降问题,建立二自由度路基路面耦合离散元模型。通过迭代运算,得到各层材料的细观参数,编写Fish函数,用冲击荷载及半正弦荷载模拟交通荷载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荷载作用下路基路面各... 为研究G6京藏高速兰州—海石湾段红层路基填料导致的沉降问题,建立二自由度路基路面耦合离散元模型。通过迭代运算,得到各层材料的细观参数,编写Fish函数,用冲击荷载及半正弦荷载模拟交通荷载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荷载作用下路基路面各层颗粒的位移和应力时程曲线。研究表明:基层与红层填料交界面处出现位移分层现象,基层受水平拉应力作用,是裂缝发展的高风险区,在公路运营过程中应定期重点监测该区域裂缝的发生。PFC模型实现了路基土体及路面结构层在离散元软件中协同变形的耦合,为不良路基地区道路的病害问题及沉降变形计算提供研究思路,为该地区后续的路基病害整治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填料 道路 沉降 PFC
下载PDF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貌景观控制因素与景观类型研究
20
作者 郭福生 凌媛媛 +7 位作者 陈留勤 周万蓬 李宏卫 程亮开 吴志春 黎广荣 国振 李斌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65-1679,共15页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发育典型的湿润气候型丹霞地貌,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对单体地貌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而对整个丹霞盆地范围内地貌发育的控制因素较少涉及,尤其缺乏对断裂体系与丹霞山体相互关系的深入分析。本文根据丹霞盆地野外考察...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发育典型的湿润气候型丹霞地貌,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对单体地貌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而对整个丹霞盆地范围内地貌发育的控制因素较少涉及,尤其缺乏对断裂体系与丹霞山体相互关系的深入分析。本文根据丹霞盆地野外考察、岩石硬度测量、线性构造遥感解译以及岩石样品实验分析,阐明岩性、沉积相、构造抬升、断裂切割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在景观塑造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丹霞地貌景观的成因和形态分类方案。丹霞盆地上白垩统由长坝组和丹霞组构成,前者出露面积更大,形成了周边低缓山丘;而后者分布区集中且发育具有绝壁陡崖的丹霞地貌。丹霞组发育冲积扇相粗粒碎屑岩和风成砂岩,单层厚度大,胶结致密,密度和硬度大,抗风化能力强。长坝组岩性主要为河湖相细粒碎屑岩,泥质含量高,抗风化能力弱,风化剥蚀后不能形成有陡崖坡的丹霞地貌。在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影响下,丹霞盆地呈整体抬升,地层倾角平缓,产生一系列北东向断层及北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节理,使红层形成网状断块。这些构造破裂面为随后的风化剥蚀作用提供条件,最终形成悬崖峭壁、网状沟谷和奇峰怪石。丹霞山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风化、崩塌、流水侵蚀和岩溶作用等都是塑造该区地貌的主要外营力,根据外营力的差异将丹霞地貌分为崩塌冲刷型、崩塌堆积型、风化剥蚀型、河流侵蚀型和岩溶沉淀型5种成因类型。绝壁陡崖是构成丹霞地貌景观的最基本要素,不同数量和类型的崖壁组合成山峰和峡谷,据此将丹霞山地貌形态类型划分为6大类22个类型。本文加深了对湿润气候丹霞地貌演化过程的理解,同时为丹霞山申报国家公园、打造科学名山以及开展地学研学旅行提供基本素材,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景观类型 红层岩性 构造切割 风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