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social interaction and neural activation in the main olfactory bulb and the accessory olfactory bulb between Microtus mandarinus and Microtus fortis 被引量:1
1
作者 Fadao TAI Wanying WANG +3 位作者 Hugh BRODERS Ruyong SUN Limin LIU Hongyuan WANG 《Current Zoolog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9-287,共9页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function of AOB and MOB during different social interaction and in different vole species,the behaviors and neural activation of the olfactory bulbs in social interactions of mandarin voles Mi...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function of AOB and MOB during different social interaction and in different vole species,the behaviors and neural activation of the olfactory bulbs in social interactions of mandarin voles Microtus mandarinus and reed voles Microtus fortis were compared in the present research.Mandarin voles spent significantly more time attacking and sniffing their opponents and sniffing sawdust than reed voles.During same sex encounters,mandarin voles attacked their opponents for a significantly longer time and sniffed its opponent for shorter time compared with male-female interactions.However,no significant behavioral differences were found during encounters of two individual reed voles,regardless of gender composition of the pair.Using c-Fos as an indicator of neural activation,we observed that neural activ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lmost all sub-regions of the main olfactory bulb(MOB)and the accessory olfactory bulb(AOB)of mandarin voles compared with reed voles.Numbers of c-Fos-ir neurons in almost all sub-regions of the AOB and the MOB during male-female interactions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ose in interactions of the same sex.Anterior-posterior ratios of Fos-ir neurons in the AOBM(AOBMR)and the AOBG(AOBGR)in male-female intera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interaction of the same sex.The AOBMR of male mandarin voles and reed voles were larger than those of females in male-female interactions.Behavioral patterns are consistent with cellular activity patterns.Consistent level of neural activation in MOB and AOB suggests important roles of both the main olfactory bulb and the accessory olfactory bulb in social interaction in two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darin vole microtus mandarinus reed vole microtus fortis Main olfactory bulb Accessory olfactory bulb Cellular activity Social interaction
下载PDF
Effect of ENSO-driven precipitation on population irruptions of the Yangtze vole Microtus fortis calamorum in the Dongting Lake region of China 被引量:3
2
作者 Zhibin ZHANG Lei XU +2 位作者 Cong GUO Yong WANG Yongwang GUO 《Integrative Zoology》 SCIE CSCD 2010年第2期176-184,共9页
The Yangtze vole(Microtus fortis Buechner,1889)is a small herbivore species that inhabits lake beaches in the Dongting Lake region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Southern China.Its population shows strong oscillations dur... The Yangtze vole(Microtus fortis Buechner,1889)is a small herbivore species that inhabits lake beaches in the Dongting Lake region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Southern China.Its population shows strong oscillations during the wet season due to summer precipitation-induced immigration away from the lake into adjacent rice fields.The effect of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driven precipitation on population abundance and growth of the vole species is not fully understood.We undertook an analysis of the combined data of 4 time series covering 1981–2006 from 4 different sites and a separate analysis on a single time series(1981–2006)from one site.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 dual effect of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driven precipitation on the population abundance of voles is timedependent:precipitation in the current year has a positive effect,whereas precipitation in the previous year has a negative effect.The dual effect of precipitation on vole population is well explained by the unique interactions among vole population,precipitation water level and the lake beach habitat around Dongting Lake.We found that drier than average weather of the previous year benefited voles because their breeding habitats,lake beaches,were exposed for long stretches of time.Wet weather was found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voles inhabiting rice fields because as the water level of the lake rose they were forced from beaches into surrounding rice fields.Summer precipitation in the Dongting Lake region was found to b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of the eastern tropical Pacific Ocean of the previous year and winter SST and spring SST of the current year.Annual rates of increase in the vole population of the reconstructed time series a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vole abundance and autumn precipitation of the previous year and winter precipitation of the current years.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both extrinsic and density-dependent intrinsic factors may affect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e Yangtze vo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sity-dependency ENSO-driven precipitation microtus fortis calamorum population outbreaks Yangtze vole
原文传递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繁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59
3
作者 武正军 陈安国 +3 位作者 李波 郭聪 王勇 张美文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2-150,共9页
1992年1月~1994年12月,作者在东洞庭湖区岳阳县麻塘区调查,3年捕获并剖检东方田鼠1392只,其中雌鼠599只,雌性比♀/(♂+♀)=43.0%。该鼠全年繁殖,盛夏5~7月怀孕率较低,冬季12~2月怀孕率比同... 1992年1月~1994年12月,作者在东洞庭湖区岳阳县麻塘区调查,3年捕获并剖检东方田鼠1392只,其中雌鼠599只,雌性比♀/(♂+♀)=43.0%。该鼠全年繁殖,盛夏5~7月怀孕率较低,冬季12~2月怀孕率比同域其它鼠种显著偏高。3年合计总怀孕率为29.2%.平均胎仔数(x±SE)为5.13±0.12只,平均窝仔数4.60±0.27只,雌鼠和雄鼠的繁殖强度随年龄增长而递增。室内饲养的东方田鼠妊娠期约20天,窝仔数4.33±0.33只,雌鼠50~60天成熟,雄鼠稍迟。枯水期(11月~翌年4月)东方田鼠主要栖息于湖洲草地,汛期(5~10月)主要栖息于过垸内稻田。在不同栖息地其繁殖力差别较大,湖洲的繁殖强度最高,稻田区次之,岗地最低,反映它在各栖息地生态适合度不同。文中还对全国4个亚种的繁殖参数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繁殖 洞庭湖区
下载PDF
洞庭湖区夏季温光条件及被迫迁移对东方田鼠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郭聪 张美文 +2 位作者 王勇 李波 陈安国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8-307,共10页
在野外 ,从先年的秋初至当年春末被迫迁移前 ,东方田鼠在湖滩上能保持较高的繁殖能力 ;在夏季 ,不论栖息在农田还是岗地 ,都是东方田鼠的繁殖低谷。夏季 (6~ 8月 )在实验室自然温光条件下与人工控制较低温度条件下同时进行观察 ,结果表... 在野外 ,从先年的秋初至当年春末被迫迁移前 ,东方田鼠在湖滩上能保持较高的繁殖能力 ;在夏季 ,不论栖息在农田还是岗地 ,都是东方田鼠的繁殖低谷。夏季 (6~ 8月 )在实验室自然温光条件下与人工控制较低温度条件下同时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 ,前种条件下东方田鼠的繁殖能力明显低于人工降低温度缩短光照条件下的繁殖力 ,此变动趋势与野外观察到的繁殖力季节动态一致 ,可以说明夏季温光条件不利于东方田鼠的繁殖。另一方面 ,东方田鼠的繁殖能力最低的 6月并非全年最热的月份 ,这是因为东方田鼠的被动迁移对体力的消耗加剧了夏季温光对繁殖的影响程度。因此 ,认为洪水引起的东方田鼠被迫迁移和夏季的温光条件共同影响了东方田鼠的繁殖。洞庭湖区东方田鼠主要在冬春季繁殖 ,而分布在高纬度地区的田鼠类动物和分布在高纬度地区的东方田鼠在夏季繁殖 ,在月份上虽不同 ,但其繁殖盛期的气温则相近 ,其实是田鼠类动物喜寒惧热特性的反映 ,乃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繁殖 温光条件 迁移 洞庭湖区
下载PDF
植物槲皮素对东方田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叶清 李俊年 +3 位作者 杨冬梅 陶双伦 张颖 卢鑫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3,共7页
为探讨植物次生化合物对植食性小哺乳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以含0、1. 5%、3%、5%和8%槲皮素的食物饲喂东方田鼠,探究东方田鼠的免疫器官发育和细胞因子水平对不同浓度槲皮素的响应。结果显示:不同浓度植物槲皮素对东方田鼠的体重... 为探讨植物次生化合物对植食性小哺乳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以含0、1. 5%、3%、5%和8%槲皮素的食物饲喂东方田鼠,探究东方田鼠的免疫器官发育和细胞因子水平对不同浓度槲皮素的响应。结果显示:不同浓度植物槲皮素对东方田鼠的体重增长均无显著影响;与不含槲皮素(对照组)相比,5%槲皮素处理的东方田鼠个体的脾脏和胸腺指数分别增加14. 48%(P <0. 05)、11. 67%(P <0. 05),细胞因子IL-2、IL-10分别增加8. 90%(P <0. 05)、14. 99%(P <0. 05),而TNF-α、IL-1β分别降低11. 13%(P <0. 05)、17. 40%(P <0. 05);槲皮素浓度达到8%时,与5%相比,脾脏指数、胸腺指数降低,IL-2、IL-10分泌减少,而TNF-α、IL-1β分泌升高。表明不同浓度植物槲皮素对东方田鼠免疫器官指数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东方田鼠 胸腺指数 脾脏指数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棕色田鼠与沼泽田鼠犁鼻器和副嗅球的组织结构 被引量:11
6
作者 邰发道 王廷正 +2 位作者 张育辉 郝琳 孙儒泳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8-255,共8页
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棕色田鼠 (Microtusmandarinus)、沼泽田鼠 (M .fostis)副嗅球和犁鼻器的结构及其在两种鼠间的差异 ,以此探讨两种田鼠的进化机制与适应功能。两种田鼠的犁鼻器位于鼻腔前端鼻中隔基部的两侧 ,呈管状结构 ;沿着犁鼻... 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棕色田鼠 (Microtusmandarinus)、沼泽田鼠 (M .fostis)副嗅球和犁鼻器的结构及其在两种鼠间的差异 ,以此探讨两种田鼠的进化机制与适应功能。两种田鼠的犁鼻器位于鼻腔前端鼻中隔基部的两侧 ,呈管状结构 ;沿着犁鼻器的长轴犁鼻管呈现不同的形态学特征 ,犁鼻管直接开口于鼻腔 ,从前向后沿着长轴旋转 ,中间管壁 (犁鼻粘膜 )变成底部 ,侧面管壁 (假覆层上皮 )变成犁鼻管顶壁 ,最终犁鼻管变小成为一个腺体的分支 ,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组织学特征。通过选取中间相似部位对两种田鼠进行比较研究 ,发现棕色田鼠犁鼻粘膜比沼泽田鼠厚 ,而其长度却短于沼泽田鼠。棕色田鼠副嗅球颗粒细胞带宽和僧帽细胞带宽均大于沼泽田鼠 ,而带长却小于沼泽田鼠。相关分析发现 ,犁鼻器和副嗅球形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这可能和两个结构之间存在着神经投射有关。棕色田鼠幼体的犁鼻粘膜、神经细胞核、假覆层上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田鼠 沼泽田鼠 犁鼻器 副嗅球 组织结构 进化机制 适应功能
下载PDF
洞庭湖不同退田还湖类型区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的繁殖特性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美文 王勇 +3 位作者 李波 黄璜 陈剑 韩立亮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6-405,共10页
针对洞庭湖区实施的"退田还湖"重大生态环境恢复工程,以原有"围湖"造的垸田和垸外湖滩为对照,对退田还湖区(含双退与单退两种形式)的啮齿动物群落于2003~2006年进行定位观察。采用夹捕法进行采样,于每年的1月、4月... 针对洞庭湖区实施的"退田还湖"重大生态环境恢复工程,以原有"围湖"造的垸田和垸外湖滩为对照,对退田还湖区(含双退与单退两种形式)的啮齿动物群落于2003~2006年进行定位观察。采用夹捕法进行采样,于每年的1月、4月、7月、10月进行。比较洞庭湖不同退田还湖类型区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种群的繁殖指标参数。总体来看,调查期间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的繁殖指数要比上世纪80~90年代报道的要高,这与前几年其种群处于年数量低谷有关,是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种群负反馈机制的体现。不同类型生境间的比较结果显示,单退垸与原有生境没有明显变化,而双退垸内黑线姬鼠和东方田鼠均有较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双退垸内夏季东方田鼠保持高的繁殖能力和黑线姬鼠的繁殖力锐减。由于双退垸的高程优势,鼠群在夏季汛期不会迁出垸内,仅迁移集中至较高区域,这种水位变化引导的害鼠种群迁移应该是造成繁殖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黑线姬鼠不适应这种迁移以及集中后与东方田鼠的激烈竞争,迁移到高地后的黑线姬鼠几乎停止繁殖,繁殖指数仅为0.03(I♀=0.05),明显低于当期其它生境。值得注意的是夏季滞留在双退垸内的东方田鼠,繁殖强度却不减,繁殖指数达1.54(I♀=3.36),与春季湖滩种群的相当。说明没有经过长距离迁移的东方田鼠种群,在夏季仍会保持较高的繁殖强度,与夏季被迫远距离迁入农田的东方田鼠种群繁殖力急剧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知,在初夏如果有适宜的栖息地(如双退垸的高台、原有堤岸等),东方田鼠仍能保持较强繁殖力。本文揭示了双退垸内水位变化引发种群迁移后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繁殖能力的这种迥异表现,具体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黑线姬鼠 繁殖特性 退田还湖 洞庭湖区
下载PDF
植物酚类化合物对东方田鼠体重增长和内脏器官发育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何岚 李俊年 +1 位作者 杨冬梅 陶双伦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7-303,共7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含0%、3%和6%植物酚类化合物的食物饲喂东方田鼠,测定了植物酚类化合物对其生长发育和内脏器官发育的效应。结果表明,食物蛋白质为10%时,含3%和6%酚类化合物的食物饲喂的实验个体,其体重在30d时较对照组个体分别降低16...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含0%、3%和6%植物酚类化合物的食物饲喂东方田鼠,测定了植物酚类化合物对其生长发育和内脏器官发育的效应。结果表明,食物蛋白质为10%时,含3%和6%酚类化合物的食物饲喂的实验个体,其体重在30d时较对照组个体分别降低16.4%和32.1%(P<0.05),在60d时较对照组个体分别降低16.3%和35.4%(P<0.05)。摄食含6%酚类化合物食物的实验个体,其肝脏相对重量在30d和60d时分别较对照组个体增加6.8%和6.2%(P<0.05),其肾脏相对重量在30d和60d时较对照组个体分别增加25.5%和19.7%(P<0.05)。食物蛋白质为20%时,与对照组相比,含6%酚类化合物食物饲喂的实验个体,其体重在30d和60d时分别下降26.7%和27.1%(P<0.05),其肾脏相对重量在30d和60d时分别增加10.0%和11.0%(P<0.05)。由此可见,植物酚类化合物可影响小型植食性哺乳动物生长发育和内脏器官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化合物 东方田鼠 体重增长 植食性哺乳动物
下载PDF
洞庭湖区洲滩环境演变对东方田鼠暴发成灾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邹邵林 郭聪 刘新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在分析洞庭湖区东方田鼠暴发成灾乡及灾情的基础上,研究了洞庭湖区洲滩演变对东方田鼠暴发成灾的影响。研究认为,中低位洲滩出露出积不断增大使东方田鼠种群迅速膨胀,高位洲滩出露面积减小造成汛期东方田鼠大量向垸内农田迁移;湖区... 在分析洞庭湖区东方田鼠暴发成灾乡及灾情的基础上,研究了洞庭湖区洲滩演变对东方田鼠暴发成灾的影响。研究认为,中低位洲滩出露出积不断增大使东方田鼠种群迅速膨胀,高位洲滩出露面积减小造成汛期东方田鼠大量向垸内农田迁移;湖区洲滩冬春季连续出露天数增加延长了东方田鼠的繁殖期;汛期洪峰水位增高、洲滩大面积淹没迫使东方田鼠大量迁向垸内;湖内废弃湖堤为东方田鼠逃避洪水提供了中途休养之地;洲滩地抑制东方田鼠种群膨胀的天敌数量已大大减少。据此,本文指出,三峡工程建成后将对洞庭湖区训滩演变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将改变东方田鼠种群生态环境条件,引起种群动态变化,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害 洞庭湖区 洲滩 东方田鼠 暴发成灾
下载PDF
东方田鼠卵巢癌模型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俞远京 苏志杰 +1 位作者 周智君 马亚东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70-1073,共4页
在已建立的东方田鼠封闭群中,收集了12例患有自发性卵巢癌的病鼠,对其进行了病理观察和病理组织学分类,并通过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它们的超微结构和细胞表面改变。结果发现东方田鼠自发性卵巢癌以腹水和恶病质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在已建立的东方田鼠封闭群中,收集了12例患有自发性卵巢癌的病鼠,对其进行了病理观察和病理组织学分类,并通过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它们的超微结构和细胞表面改变。结果发现东方田鼠自发性卵巢癌以腹水和恶病质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以类似于人类Ⅰ级和Ⅱ级浆液上皮性卵巢癌为其病理组织学特点。通过病理学比较,认为东方田鼠上皮性卵巢癌与人类上皮性卵巢癌极为相似,可作为一种极有价值的卵巢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上皮性卵巢癌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棕色田鼠和沼泽田鼠雄性社会行为与嗅觉相关脑区性激素受体表达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凤琴 邰发道 +1 位作者 张育辉 安书成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应用行为聚焦取样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 ,比较研究了棕色田鼠 (Microtusmandarinus)(n =15 )和沼泽田鼠 (M .fostis) (n =15 )在同种雄雄交往中的行为差异 ,及在雄雄交往前后雌激素 β受体(ERβ)和雄激素受体 (AR)表达的差异... 应用行为聚焦取样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 ,比较研究了棕色田鼠 (Microtusmandarinus)(n =15 )和沼泽田鼠 (M .fostis) (n =15 )在同种雄雄交往中的行为差异 ,及在雄雄交往前后雌激素 β受体(ERβ)和雄激素受体 (AR)表达的差异。在 2h的雄雄交往中 ,前 1h棕色田鼠对同性入侵者有较多的攻击和防御行为 ,后 1h攻击行为较少 ,沼泽田鼠前后 1h差异不大 ,整个 2h期间 ,棕色田鼠较沼泽田鼠对同性入侵者有较多的攻击、防御行为 ,较少的非社会行为。经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没有社会交往时棕色田鼠主嗅球系统投射区和犁鼻系统投射区ERβ免疫阳性细胞 (ERβ IRs)明显少于沼泽田鼠 ,且显色淡 ,AR免疫阳性细胞(AR IRs)在两种鼠间差异不大 ,且都明显少于各自的ERβ IRs。 2h交往后 ,棕色田鼠主嗅球投射区和犁鼻系统投射区的ERβ IRs细胞数明显少于交往前 ,AR IRs细胞数明显多于交往前 ;沼泽田鼠交往前与交往后ERβ IRs和AR IRs细胞数均无显著差异 ,且显著多于交往后棕色田鼠ERβ IRs细胞数 ,显著少于交往后棕色田鼠AR IRs细胞数。以上结果表明 :两种田鼠在社会交往中社会行为不同 ;ERβ的减少和AR的增多可能在社会识别及攻击行为中均起一定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田鼠 沼泽田鼠 雄性 社会行为 嗅觉 主嗅球系统 犁鼻系统 雌激素Β受体
下载PDF
在不同营养状态下东方田鼠对陌生食物选择学习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俊年 刘季科 陶双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492-2496,共5页
通过不同饥饿处理 ,研究了东方田鼠在不同营养状态下 ,对陌生食物尝试和选择的行为模式。结果表明 ,初次遇到陌生食物时 ,各处理组对陌生食物的采食量分别为饱食 6.9± 1 .8g,饥饿组为 4.8± 1 .6g,饥饿 +食物短缺组为 3.4±... 通过不同饥饿处理 ,研究了东方田鼠在不同营养状态下 ,对陌生食物尝试和选择的行为模式。结果表明 ,初次遇到陌生食物时 ,各处理组对陌生食物的采食量分别为饱食 6.9± 1 .8g,饥饿组为 4.8± 1 .6g,饥饿 +食物短缺组为 3.4± 1 .4g。各处理组动物对陌生食物的摄入量间差异极为显著 ( P=0 .0 0 4 3)。饱食组、饥饿组及饥饿 +食物短缺组动物初次遇到陌生食物时 ,所摄入的陌生食物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分别为72 %、38%与 1 2 %。说明 ,在实验室条件下饱食动物较饥饿和饥饿 +食物短缺的动物学习选择摄食陌生食物的倾向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状态 食物选择 东方田鼠 饥饿 陌生食物
下载PDF
棕色田鼠和沼泽田鼠的气味识别(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邰发道 廉漪 +1 位作者 王廷正 孙儒泳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5-181,共7页
把棕色田鼠或沼泽田鼠暴露于同种个体底物(个体饲养箱内的锯末) 1h ,不同组别的田鼠在间隔15min、30min、6 0min后,记录对暴露过的熟悉底物和另一个陌生底物的访问、嗅闻、挖掘等社会探究行为(每组在每一个时间间隔只试验1次) ,统计分... 把棕色田鼠或沼泽田鼠暴露于同种个体底物(个体饲养箱内的锯末) 1h ,不同组别的田鼠在间隔15min、30min、6 0min后,记录对暴露过的熟悉底物和另一个陌生底物的访问、嗅闻、挖掘等社会探究行为(每组在每一个时间间隔只试验1次) ,统计分析发现,田鼠在暴露于同种异性底物,然后间隔不同的时间后,总是倾向于选择熟悉同种异性底物;田鼠在暴露于同种同性底物,然后间隔不同的时间后,总是倾向于选择陌生同种同性底物;棕色田鼠在暴露于同性底物1h ,然后间隔6 0min后,对陌生的同性底物有明显多的探究行为,但沼泽田鼠在同种情况下却没有表现出这种选择倾向。在暴露底物1h ,然后间隔6 0min后,雌性田鼠比雄性田鼠表现出更明显的选择倾向。以上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和性别的田鼠对气味表现出不同的识别模式。这种差异可能表明不同种具有不同的社会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田鼠 棕色田鼠 气味识别 生活史对策 时间间隔 统计分析 识别模式 社会组织 底物 暴露 个体 异性 雄性 雌性 性别
下载PDF
东方田鼠四个种群线粒体D-loop区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建云 冯洁 +3 位作者 邵伟娟 柏熊 胡建华 高诚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7-412,共6页
Four populations of Reed voles (Microtus fortis) were used to check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D-loop by means of RFLP analysis. The PCR fragments of this region were digested with 15 restr... Four populations of Reed voles (Microtus fortis) were used to check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D-loop by means of RFLP analysis. The PCR fragments of this region were digested with 15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10 with no variation and the other five including Eco T22I,Eco RV,Hap II,Hind III and Xba I, indicating polymorphisms among different individuals. Ten haplotypes were eventually recovered among sampled 40 individuals. The genetic divergence among these haplotypes ranged respectively from 0.0014 to 0.0168. All vole samples clustered into two distinct branches: Voles from Dongting Lake and some voles from Qingtongxia comprised one branch, and voles from Heilongjiang and the rests from Qingtongxia comprised the other branch.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the mtDNA D-loop region in this species provides informative variations for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hylogeography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线粒体DNA(mtDNA) RFLP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湖南等三地区东方田鼠遗传特性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9
15
作者 谢建云 潘漪清 +2 位作者 邵伟娟 王胜昌 高诚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3-160,共8页
用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生化位点、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标记等方法 ,对湖南洞庭湖湖滨、宁夏青铜峡市农田和黑龙江伊春市金山屯草甸 3个地区的东方田鼠遗传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湖南和宁夏地区东方田鼠染色体数均为 2N =5 2 ... 用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生化位点、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标记等方法 ,对湖南洞庭湖湖滨、宁夏青铜峡市农田和黑龙江伊春市金山屯草甸 3个地区的东方田鼠遗传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湖南和宁夏地区东方田鼠染色体数均为 2N =5 2 ,黑龙江东方田鼠染色体数则为 2N =42 ;生化位点结果显示 3个地区的东方田鼠均呈遗传非均一性 ;湖南、宁夏和黑龙江鼠的个体间RAPD遗传距离分别为 0 2 44 (0 143~ 0 3 5 3 )、 0 2 2 6(0 161~ 0 2 94)、 0 5 41(0 3 5 7~ 0 692 )。湖南和宁夏两地区鼠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 0 3 67,湖南和宁夏鼠杂交一代与其亲代的RAPD遗传距离在 0 3 10以下 ;但黑龙江鼠与湖南和宁夏鼠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 0 619和0 63 3。总的表明 ,3个地区的东方田鼠均呈遗传非均一性 ,但湖南与宁夏鼠在染色体、生化位点和RAPD标记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 ,并可杂交 ,而黑龙江鼠与其它两地的鼠不能杂交 ,且黑龙江鼠在遗传特性方面与前二地鼠有很大差异 ,因而后者的“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染色体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遗传特性 RAPD标记 核型分析 生化位点
下载PDF
不同地区东方田鼠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检测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高诚 沈志敏 +4 位作者 刘雄伟 陆国平 邵伟娟 王胜昌 柏熊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0年第1期22-25,共4页
对引自湖南洞庭湖地区的 1 42只和捕自宁夏青铜峡地区的 3 8只东方田鼠按照国家标准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进行了全面的检测 ,所有检测的东方田鼠均饲养于隔离器内。从洞庭湖地区东方田鼠中检出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 对引自湖南洞庭湖地区的 1 42只和捕自宁夏青铜峡地区的 3 8只东方田鼠按照国家标准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进行了全面的检测 ,所有检测的东方田鼠均饲养于隔离器内。从洞庭湖地区东方田鼠中检出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贾第虫、鼠六鞭毛虫、其它肠道鞭毛虫、螨、虱 ;从宁夏青铜峡地区的东方田鼠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β 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贾第虫、鼠六鞭毛虫、其它肠道鞭毛虫、艾美尔球虫、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寄生虫 微生物 生境 抗血吸虫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