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快速康复理论的55A模式干预在老年肺鳞状细胞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段兰兰 韩培培 +1 位作者 申月月 刘帅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6期1770-1773,179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论的5A模式干预在老年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98例老年肺鳞状细胞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52),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基于快速...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论的5A模式干预在老年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98例老年肺鳞状细胞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52),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基于快速康复理论的5A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疲乏程度[Piper疲乏量表(PFS)]、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通气时间、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PF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ESCA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PFS评分低于对照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VC、FEV_(1)均高于本组干预前,通气时间均短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FVC、FEV_(1)均高于对照组,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理论的5A模式干预应用于老年肺鳞状细胞癌手术患者,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疲乏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理论 5A模式干预 肺鳞状细胞癌 术后康复 疲乏程度 自我护理能力
下载PDF
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时间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2
作者 范国晖 高帆 +2 位作者 张志启 李金兰 刘玥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2553-2558,共6页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时间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其中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就诊的67例重...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时间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其中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就诊的6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院内急救护理;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就诊的6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组,给予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间(院前急救时间、院内急救时间)、术后康复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Barthrl指数(BI)、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和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院前、院内抢救时间分别为(23.84±5.68)min、(52.62±10.2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9.08±8.15)min、(74.98±13.1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0.29±2.6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8±2.45)分,GCS、BI评分分别为(12.69±1.08)分、(69.84±4.6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14±1.22)分、(64.32±4.98)分,总住院时间、入住ICU时间分别为(28.68±4.26)d、(6.69±1.3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74±5.48)d、(7.84±1.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97%,略低于对照组的14.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0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能有效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预后,同时提升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院前急救 绿色通道模式 术后康复 预后
下载PDF
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干预对舌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胡万娟 史亚伟 +2 位作者 张瑾 张欣雨 徐筱璐 《上海护理》 2024年第9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干预对舌癌术后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旨在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舌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干预对舌癌术后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旨在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舌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护理,均干预至患者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功能康复程度(吞咽功能、语音清晰度、颈肩功能)及情绪状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FACT-H&N)、洼田饮水试验结果、语音清晰度、颈肩功能评分(CMS)及焦虑抑郁评分(HADS)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干预方案能帮助舌癌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减轻负性情绪,有助于加速康复进程、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时机理论 分阶段干预 生活质量 功能康复 焦虑 抑郁 预后
下载PDF
脑机接口控制的功能性电刺激在中枢神经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秦汉 孛学平 +2 位作者 田千慧 许世维 朱咏梅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10期584-588,共5页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控制的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是近年来新兴的康复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BCI监测患者大脑发出的运动意图并将其转化为控制信号,然后驱动FES设备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电刺...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控制的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是近年来新兴的康复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BCI监测患者大脑发出的运动意图并将其转化为控制信号,然后驱动FES设备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电刺激,从而帮助患者实现预期的运动。相对于传统的康复技术,它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中枢神经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本文就BCI-FES技术、作用机制以及在临床康复中的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及BCI-FES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功能性电刺激 中枢神经损伤 康复
下载PDF
丰富康复训练联合rTMS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浆miR-146a-5p 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游芳 田苗 +2 位作者 姜照伟 钱建玉 陈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842-847,共6页
目的探讨丰富康复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血浆miR-146a-5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11—2020-09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PSCI患者132例,随机... 目的探讨丰富康复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血浆miR-146a-5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11—2020-09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PSCI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联合组,每组66例,常规组采取丰富康复训练,联合组采取丰富康复训练联合rTMS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变化和生活活动能力,使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PSCI患者治疗前后血浆miR-146a-5p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和血清神经递质、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常规组、联合组PSCI患者的MMSE、MoCA、MBI、FIM评分和血浆miR-146a-5p表达均高于治疗前(P<0.05),血清Ach、DA、NE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血清NSE、VILIP-1、M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血浆TNF-α、IL-6、IL-1β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PSCI患者的MMSE、MoCA、MBI、FIM评分和血浆miR-146a-5p表达均高于常规组(P<0.001),血清Ach、DA、NE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01),血清NSE、VILIP-1、MB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01),血浆TNF-α、IL-6、IL-1β水平低于常规组(P<0.001)。结论丰富康复训练联合rTMS可改善PSCI患者认知功能、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神经损伤,可能与提高miR-146a-5p表达、降低促炎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认知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丰富康复训练 认知功能 生活活动能力 miR-146a-5p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任雨春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17期1-5,共5页
目的:对高龄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s,FNF)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AFHR)治疗,在对比探究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 目的:对高龄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s,FNF)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AFHR)治疗,在对比探究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FNF患者为对象展开分组对比研究,选出65例高龄患者后按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实施THA;观察组实施AFHR。比较2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不同时间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手术应激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X^(2)=5.346,P<0.05);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出院时间均更短(t=3.642、3.085、3.627,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3.395,P<0.05);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X^(2)=4.861,P<0.05)。2组术前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无统计学意义(t=0.332,P>0.05);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t=3.088,P>0.05)。术前2组VAS评分对比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2,P>0.05);观察组术毕时、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567、3.333、3.142,P<0.05)。2组治疗前皮质醇(Cortisol,Cor)、肾上腺素(Epineph-rine,E)、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P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60、0.097、0.494、0.196,P>0.05);观察组治疗后Cor、E、TNF-α、CP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450、2.754、3.294、3.188,P<0.05)。结论:采用AFHR治疗高龄FNF患者比实施THA所用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可以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降低应激反应,缓解疼痛,有助于恢复髋关节功能,继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高龄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股骨颈骨折 术后康复 应激反应
下载PDF
70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杰 杨烨 +5 位作者 林川耀 胡志邦 王俊国 周函 马登滨 高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EVAS)患者人工耳蜗植入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70例EVA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术中检测正常,术后无特殊并发症。术后经开机康复训练6个月后,52...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EVAS)患者人工耳蜗植入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70例EVA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术中检测正常,术后无特殊并发症。术后经开机康复训练6个月后,52例年龄≥3岁患者的声场测听言语频率平均听阈为25~40 d B n HL,平均(29.3±2.5)d B n HL。术后1年,10例年龄〈3岁患者的IT-MAIS评分为26~38分,平均(31.9±3.6)分;44例年龄3~10岁患者的MAIS评分为25~40分,平均(35.1±4.3)分。结论伴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EVAS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水管 畸形 听觉丧失 感音神经性 耳蜗植入 听力障碍康复
下载PDF
基于GIS的明代长城边防图集地图道路复原——以大同镇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曹迎春 张玉坤 张昊雁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8-144,共7页
基于GIS的表面成本和最短路径分析,以明代长城边防图集为依据,计算并绘制明长城军事防御聚落——大同镇的道路图,复原其空间布局、交通网络和驿传通行等信息,并论证GIS用于复原古代道路的可行性。同时,基于道路图初步分析大同镇的防御... 基于GIS的表面成本和最短路径分析,以明代长城边防图集为依据,计算并绘制明长城军事防御聚落——大同镇的道路图,复原其空间布局、交通网络和驿传通行等信息,并论证GIS用于复原古代道路的可行性。同时,基于道路图初步分析大同镇的防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明长城边防图集 道路复原 表面成本 大同镇
下载PDF
社会心理干预的家庭治疗与精神分裂症的康复 被引量:34
9
作者 亢明 李坚 谢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58-260,共3页
本文采用社会心理干预(SPI)的家庭治疗方法对出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康复治疗。结果表明:SPI家庭治疗对病员恢复社会功能、改善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防止精神分裂症复发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社会功能的恢复显著。S... 本文采用社会心理干预(SPI)的家庭治疗方法对出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康复治疗。结果表明:SPI家庭治疗对病员恢复社会功能、改善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防止精神分裂症复发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社会功能的恢复显著。SDSS评分和复发情况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文中对社区普遍开展SPI家庭治疗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康复 社会心理干预
下载PDF
早期主动性康复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琳 宋为群 刘霖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145-149,共5页
目的观察早期主动性康复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45例卒中后7-45d的偏瘫患者,按照入院病例号单双顺序分为康复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传统物理疗法、作业治疗和理疗等... 目的观察早期主动性康复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45例卒中后7-45d的偏瘫患者,按照入院病例号单双顺序分为康复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传统物理疗法、作业治疗和理疗等治疗;另外,康复组接受早期上肢主动性康复训练和应用腕关节背伸矫形支具,对照组仍进行传统康复训练。两组训练时间为30min/次,2次/d,5d/周,治疗时间均为4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个月时进行偏瘫上肢功能评分(manual function examination,MFS)和运动评定量表评分(the motor assessment scale,MAS)。康复治疗4个月后,第3、6、12个月进行随访,评价MFS和MAS。对出院后继续自我练习2个月的患者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治疗后4个月,康复组MFS、MAS评分较治疗前分别增加10.8±1.1和5.3±1.5,对照组增加4.4±0.4和1.9±0.8,两组增加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康复组第3、6、12个月MFS、MAS随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头部功能磁共振成像显示,康复组患者患侧第一运动区和辅助运动区均有高信号显示;对照组患侧和健侧第一运动区有高信号显示,而患侧辅助运动区无高信号显示。结论早期主动性康复训练对提高上肢功能的恢复和降低上肢致残率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偏瘫 康复 上肢 主动性康复训练
下载PDF
主动杠杆试验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时机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莉 王梓 +3 位作者 尹梦虹 王一腾 李庆 齐志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45-850,共6页
目的:探讨主动杠杆试验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精准康复时机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案,实验组按照患者完成主动杠杆试验的情况决定术后康复时... 目的:探讨主动杠杆试验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精准康复时机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案,实验组按照患者完成主动杠杆试验的情况决定术后康复时机并指导康复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w、2w、4w、12w及24w对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胫骨前移度(KT-2000)、主动关节活动度(ROM)以及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脱拐时间。结果:术后6周内,实验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12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ROM高于对照组(P<0.05),到12周两组基本一致。术前及术后各个时间点,两组膝关节胫骨前移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脱拐时间平均为28.0天,对照组平均为44.6天,实验组脱拐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采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检验进行以脱拐时间为终点事件的生存分析,结果同样是实验组脱拐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杠杆试验结果可作为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时机的可靠指标,为建立个体化的康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杠杆试验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早期 康复时机
下载PDF
甲卡西酮成瘾者的心理特点及其对戒毒的启示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峰 殷海博 +9 位作者 张乐雅 苏贵生 史庆国 贾志刚 王立勋 杜妍 刘宁 夏嫣雨 张卓 杨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第9期1437-1440,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甲卡西酮成瘾者的心理特点,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分类矫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问卷收集甲卡西酮组(177人)、冰毒组(153人)和海洛因组(64人)的人口学信息、毒品滥用史和人格特点,比较不同组心理特点...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甲卡西酮成瘾者的心理特点,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分类矫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问卷收集甲卡西酮组(177人)、冰毒组(153人)和海洛因组(64人)的人口学信息、毒品滥用史和人格特点,比较不同组心理特点的异同。结果:3组成瘾者在年龄、受教育程度、首次吸毒年龄、强戒次数和吸毒使用时间上均存在显著差异(F=14.24,5.34,20.93,119.74,189.85;P<0.01)。甲卡西酮组的冲动性和感觉寻求显著低于冰毒组和海洛因组(F=4.53,13.13;P<0.01),自我控制显著高于冰毒组和海洛因组(F=9.99,P<0.01),只有冰毒组的身体攻击得分显著高于甲卡西酮组(F=5.03,P<0.01)。成瘾者的首次吸毒年龄与冲动性、感觉寻求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控制呈显著正相关(r=-0.227,-0.312,0.217;P<0.001)。结论:不同毒品成瘾者具有不同的人格特点,应根据成瘾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卡西酮 冰毒 海洛因 强制隔离戒毒 METHAMPHETAMINE (MA)
下载PDF
我国老龄化社会对康复需求的伦理学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坚勇 陈丽娜 +1 位作者 樊振勇 刘家远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6期136-137,共2页
针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现状和特征,分析老龄化社会的康复需求和面临的伦理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一是加大康复宣传,倡导社会康复理念;二是大力发展康复医学教育,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三是明确政策导向,努力构建社区康复网络;四... 针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现状和特征,分析老龄化社会的康复需求和面临的伦理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一是加大康复宣传,倡导社会康复理念;二是大力发展康复医学教育,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三是明确政策导向,努力构建社区康复网络;四是加大政府投入,完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社会 康复需求 伦理学思考 康复宣传 康复医学教育
下载PDF
意大利综合康复训练配合心理治疗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老年患者的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欧建英 李志军 杨艳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5期6-8,共3页
目的观察意大利某康复中心冠心病老年患者介入治疗后经综合康复训练配合心理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挑选出22例确诊为冠心病并成功进行了首次PCI的患者。临床上采用常规的药物疗法(口服硝酸酯类、肠溶阿司匹林、转换酶抑制剂等)。患... 目的观察意大利某康复中心冠心病老年患者介入治疗后经综合康复训练配合心理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挑选出22例确诊为冠心病并成功进行了首次PCI的患者。临床上采用常规的药物疗法(口服硝酸酯类、肠溶阿司匹林、转换酶抑制剂等)。患者在院整个治疗过程都有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指导或治疗。患者并于术后3d开始进行不同阶段、不同运动强度的康复训练。3个疗程(约12周)后,行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1]。观察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运动前、运动中的心率、血压、心电图改变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经康复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运动时心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总康复训练时间有明显延长(P<0.05);治疗后患者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运动至心绞痛出现时间比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或P<0.01)、最大运动耐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经过系统综合的康复训练和心理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运动耐量明显提高,心绞痛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意大利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综合康复训练 心理治疗 运动耐量
下载PDF
康复训练结合运动想象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玲 厉美云 +1 位作者 胡军言 马卫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10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想象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康复训练结合运动想象。观察2组患者运...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想象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康复训练结合运动想象。观察2组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1、3个月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想象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康复护理 运动想象 康复训练
下载PDF
运动想象配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姜娜 胡还甫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0期3127-3129,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结合穴位按摩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一2012年4月入院的12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康复组病人进行运动想象结合穴位按摩康复及常规护理,对照组病...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结合穴位按摩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一2012年4月入院的12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康复组病人进行运动想象结合穴位按摩康复及常规护理,对照组病人进行穴位按摩及常规护理;分组时和2个月后分别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2个月后康复组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运动想象结合穴位按摩康复及常规护理可促进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运动想象 穴位按摩 康复护理
下载PDF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康复护理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梨 廖若夷 +1 位作者 余艳兰 张月娟 《全科护理》 2013年第6期556-558,共3页
介绍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定义、主要临床表现以及中医康复护理目前的应用现状,提出了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护理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 中医康复护理
下载PDF
消防员心因性精神障碍1例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18
作者 郑蔚 张淑琴 王菲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20-120,F0003,共2页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消防员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对1例消防员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3周后各种精神症状消失,痊愈出院。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促进...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消防员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对1例消防员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3周后各种精神症状消失,痊愈出院。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促进消防员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因性精神障碍 消防员 护理风险 护理干预 临床康复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27
19
作者 刘锐芬 周晶 +2 位作者 曾庆 何龙龙 黄国志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401-1404,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PSCI患者随机分为计算机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人工认知训练,计算机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人工认知训练基础上增加基于六六脑?脑康复云...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PSCI患者随机分为计算机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人工认知训练,计算机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人工认知训练基础上增加基于六六脑?脑康复云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1次/d,30 min/次,5次/周,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对各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独立能力进行疗效评估,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和功能独立评定量表(FIM)评分法。结果(1)认知功能变化:治疗12周后,两组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其中计算机组命名、注意力、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和定向力项目评分和对照组延迟回忆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计算机组MoCA总分要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日常生活和独立能力:计算机组MBI、FIM评分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MBI、FI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计算机组MBI、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六六脑?脑康复云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与传统人工训练结合应用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人工认知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 认知康复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手术改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尿控功能恢复程度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20
作者 薛梅平 王春樱 +2 位作者 胡文婷 赵建新 陈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1-505,共5页
目的:观察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RARP)与传统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LRP)对患者术后通过康复训练恢复尿控功能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评估RARP是否能改善患者术后尿控的恢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并在... 目的:观察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RARP)与传统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LRP)对患者术后通过康复训练恢复尿控功能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评估RARP是否能改善患者术后尿控的恢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并在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所接受的手术分为观察组(RARP组)与对照组(LRP组)。使患者接受标准尿控康复训练及常规护理,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尿失禁恢复率及时间,进行术后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评分。对比RARP与LAP对患者术后尿控康复的影响程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3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标准康复训练,观察组术后尿失禁的分级更低(χ^(2)=6.483,P=0.039),患者日均尿失禁时间更短,RARP患者尿控更早恢复,(1~3个月:χ^(2)=4.73,P=0.030;4~6个月:χ^(2)=12.696,P<0.001),总体恢复率更高(χ^(2)=13.396,P=0.004),且主观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更高。结论:RARP能有效改善术后尿失禁的前列腺癌患者的尿控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尿控 康复训练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