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秀芬 曲元 吴新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比较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时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和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 80例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 (R)效应室靶控输注组和芬太尼 (F)单次静脉注射组,分别复合异丙酚静脉注射... 目的:比较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时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和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 80例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 (R)效应室靶控输注组和芬太尼 (F)单次静脉注射组,分别复合异丙酚静脉注射行静脉全麻,观察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准确定向时间、术中体动(程度和次数)、镇痛效果(口述描绘评分法,VRS)、呼吸抑制及心率(HR)、血压(MBP)、氧饱和度(SpO2 )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R组恢复时间显著短于F组(P<0. 01),R组的异丙酚总用量、术中最低SpO2、术中体动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显著低于F组(P<0. 01)。结论: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复合异丙酚单次静脉注射的麻醉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其临床效果优于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复合异丙酚的静脉麻醉,但要注意其呼吸抑制作用较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室靶控输注 瑞芬太尼 手术中 人工流产手术 单次静脉注射 复合异丙酚 心率(HR) 术后恶心呕吐 呼吸抑制作用 静脉全麻 恢复时间 静脉注射用 术后并发症 低SpO2 起效时间 镇痛效果 氧饱和度 麻醉方法 静脉麻醉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啶对全麻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及靶控输注异丙酚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李慧玲 佘守章 +2 位作者 莫世湟 陈勇 索琨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394-1396,共3页
目的 观察新型α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旋美托咪啶对全麻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及靶控输注 (TCI)异丙酚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年轻患者 30例 (ASAⅠ~Ⅱ级 ) ,将其随机双盲分为两组 :D组 (n =15 ) :右... 目的 观察新型α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旋美托咪啶对全麻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及靶控输注 (TCI)异丙酚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年轻患者 30例 (ASAⅠ~Ⅱ级 ) ,将其随机双盲分为两组 :D组 (n =15 ) :右旋美托咪啶 0 4 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 5ml静脉泵注 (5min) ,C组 (对照 ,n=15 ) :生理盐水 5ml,方法同D组 ,监测其BIS ,HR ,MAP ,SpO2 。结果 ①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基本相同 ,麻醉前BIS分别为 92± 1和 90± 2 ;②D组给予右旋美托咪啶后BIS出现进一步下降 ,由 5 1± 2降至 4 2± 16 ,C组则仍为 5 1± 3,无明显变化。D组减少异丙酚的Ct值 ,由 (3 6± 0 5 ) μg/ml减少至 (2 8± 1 3) μg/ml,可使BIS恢复 ,C组维持不变 ;异丙酚的用量D组比C组减少 8%~ 14 % (P <0 0 5 ) ;③D组使用右旋美托咪啶后HR明显减慢 ,由 (78 2± 13 0 )次 /min减为 (6 4 4± 8 8)次 /min ;MAP无明显变化 ;④术后苏醒期D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 ,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与C组相似 (P >0 0 5 ) ,患者拔管时烦躁的现象明显减少。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可产生明显镇静效应 ,能使BIS进一步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靶控输注 全麻患者 BIS 脑电双频谱指数 生理盐水 烦躁 目的观 结论 情况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毅 黄婉 +4 位作者 龙浴辉 李伟 王剑 陈敏山 许梅曦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2-324,共3页
背景与目的:经皮射频消融是治疗小肝癌的最新有效的微创手术,但手术的麻醉尚未得到重视,一般的局部麻醉或者单次使用镇痛药物均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本研究将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麻醉,探讨其临床效果以及安... 背景与目的:经皮射频消融是治疗小肝癌的最新有效的微创手术,但手术的麻醉尚未得到重视,一般的局部麻醉或者单次使用镇痛药物均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本研究将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麻醉,探讨其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射频治疗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R组)组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F组)组,每组各30例。R组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1·min-1,F组单次静注芬太尼1.5μg·kg-1,两组均以异丙酚微量泵维持麻醉。使用UT4000型床边监护仪记录术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5min及患者术后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监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记录患者苏醒时间;记录术中体动、呼吸暂停、胸肌强直次数。结果:R组患者的清醒时间[(5.0±1.8)min]显著短于F组[(10.7±3.0)min](P<0.001)。异丙酚用量R组[(172.0±37.3)mg]显著少于F组[(330.3±61.2)mg](P<0.001)。术中R组的平均动脉压下降明显低于F组(P<0.05)。术中体动R组(5例)少于F组(12例),呼吸暂停R组(12例)多于F组(6例)。两组均未见胸肌强直。结论:肝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微量泵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效果确切、安全,但需要加强呼吸循环监护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静脉麻醉 射频消融术 瑞芬太尼 异丙酚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对无痛人工流产早孕妇女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汪琼 佐满珍 郑文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31-1233,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对无痛人工流产早孕妇女的认知功能有无影响,并将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对无痛人工流产早孕妇女的镇静、镇痛效果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泵注作一比较。方法选择2007年5月—10月自愿选择无痛人...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对无痛人工流产早孕妇女的认知功能有无影响,并将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对无痛人工流产早孕妇女的镇静、镇痛效果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泵注作一比较。方法选择2007年5月—10月自愿选择无痛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组(A组)和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泵注组(B组)两组,各为30例,并选择同期来我院自愿要求行非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20例作为对照组(C组),对3组早孕妇女术前1 h、术后1 h及术后1个月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评分。分别记录3组用药前(T1)、扩张宫颈时(T2)、吸刮宫腔时(T3)、术毕即刻(T4)及孕妇清醒时(T5)5个时间点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同时记录使用药物的A、B两组无痛人工流产早孕妇女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 (1)3组间及组内手术前后认知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早孕妇女在T1、T2、T3、T4及T5 5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B组,术后仅C组出现5例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静、镇痛效果好,对早孕妇女认知功能无影响,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人工流产 孕妇 瑞芬太尼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芬太尼抑制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苏醒期疼痛的ED50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杰杰 马正良 宋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2-534,共3页
目的探讨芬太尼抑制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苏醒期急性疼痛的药效学。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胃大部切除术男性患者28例,年龄26~58岁,ASAⅠ或Ⅱ级。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2mg/kg、芬太尼3μg/kg、阿曲库铵0.8mg/kg。5min内完... 目的探讨芬太尼抑制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苏醒期急性疼痛的药效学。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胃大部切除术男性患者28例,年龄26~58岁,ASAⅠ或Ⅱ级。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2mg/kg、芬太尼3μg/kg、阿曲库铵0.8mg/kg。5min内完成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于手术切皮前采用改良序贯法再次静脉注射芬太尼,除瑞芬太尼外,术中不再追加任何镇痛药物。手术结束前30min停用阿曲库铵,手术结束时停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记录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拔管后30min测定患者全麻术后疼痛Prince-Henry评分,以Prince-Henry评分≥3分为发生术后急性疼痛。计算芬太尼ED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芬太尼抑制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苏醒期急性疼痛的ED50及其95%CI分别为5.39μg/kg和5.21~5.58μg/kg。术后1例患者在拔管后40min发生呕吐。手术时间(93.8±10.2)min,术后拔管时间(14.2±3.5)min。结论芬太尼诱导剂量抑制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苏醒期急性疼痛的ED50及其95%CI分别为5.39μg/kg和5.21~5.58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瑞芬太尼 急性疼痛 药效学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下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陶国才 文欣荣 +1 位作者 鲁开智 付晓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目的对比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与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40例患者分为瑞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诱导后2min行气管插管术。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1min及插管后2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 目的对比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与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40例患者分为瑞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诱导后2min行气管插管术。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1min及插管后2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插管条件由操作者给予评分。结果两组诱导后MAP和HR较诱导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两组间的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在抑制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方面瑞芬太尼组优于芬太尼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气管插管
下载PDF
BIS监测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胡永初 李永华 +3 位作者 傅海龙 朱秋峰 徐文韵 田谋利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380-382,共3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应用于胃肠镜检查中的优势和重要性,观察比较单纯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两种方法在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 132例ASAⅠ~Ⅱ级接受胃肠镜检查的病人(35~68岁),随机分成3...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应用于胃肠镜检查中的优势和重要性,观察比较单纯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两种方法在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 132例ASAⅠ~Ⅱ级接受胃肠镜检查的病人(35~68岁),随机分成3组(n=44):单纯TCI丙泊酚组(A组),BIS监测TCI丙泊酚组(B组),BIS监测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C组)。A组根据病人意识和血流动力学调整血浆丙泊酚TCI靶浓度,B、C组根据BIS值和血流动力学调整丙泊酚和(或)瑞芬太尼TCI血浆靶浓度,术中维持BIS值在45~60。分别记录手术中丙泊酚总量,术后清醒和出院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不自主体动、呛咳、呃逆、术后恶心、呕吐和躁动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与A组比较,B、C组的丙泊酚总量减少,苏醒和出院时间均缩短,术中体动减少(P<0.05),与B组比较,C组丙泊酚总量减少,苏醒时间缩短(P<0.05),出院时间和体动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比较,C组术中发生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的概率明显增高(P<0.05),三组术中呛咳、呃逆,术后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监测下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胃肠镜检查的价值在于可以达到更合理的麻醉深度以减少术中不良刺激反应,且能减少丙泊酚用量,保证术后麻醉快速苏醒,缺点是需要特殊设备并需加强术中呼吸循环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靶控输注 瑞芬太尼 胃肠镜检查
下载PDF
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与不同镇痛药物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24
8
作者 刘秀芬 吴新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分别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及雷米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组(F组)、雷米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组(R组,靶浓度为4ng/... 目的比较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分别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及雷米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组(F组)、雷米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组(R组,靶浓度为4ng/ml)和舒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组(S组),分别复合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靶浓度为4μg/ml)行静脉全麻,观察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准确定向时间、术中体动(程度和次数)、镇痛效果、呼吸抑制、HR、MAP、SpO2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R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低于F组和S组(P<0·01),麻醉恢复时间显著高于F组和S组(P<0·01),R组的丙泊酚总用量、吸宫时术中最低SpO2、术中体动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均低于F组和S组(P<0·05,P<0·01),R组的呼吸抑制显著高于F组和S组(P<0·01)。结论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复合雷米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的麻醉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其镇痛效果优于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的麻醉方法,但要注意雷米芬太尼呼吸抑制作用较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丙泊酚 雷米芬太尼 舒芬太尼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异氟烷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激素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章国芬 余静 郭丽英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激素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14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73例采用丙泊酚复合异氟烷麻醉,...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激素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14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73例采用丙泊酚复合异氟烷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血浆皮质醇(cort)与血管紧张素Ⅱ(ATⅡ)等应激激素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2、T3时点两组SBP、DBP与HR均显著低于T0时点(P<0.05),且观察组SBP和HR低于同时点对照组(P<0.05)。T2、T3时点两组NE、E、cort、ATⅡ水平均较T0时点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异氟烷麻醉较之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更有利于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异氟烷 瑞芬太尼 腹腔镜 应激激素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瑜 胡云霞 李祥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及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及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手术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后、插气管镜后和取出气管镜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中呛咳、屏气,术后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出入镜次数、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异物 瑞芬太尼 丙泊酚 七氟烷
下载PDF
腰椎手术静-吸复合麻醉脑电双频指数为50时的丙泊酚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 被引量:4
11
作者 邹蓉 姚凤珍 +2 位作者 季淑娟 郭杰 崔苏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90-1192,共3页
目的观察腰椎手术静-吸复合麻醉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50时丙泊酚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方法择期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年龄40~56岁,术中麻醉维持采用吸入0.5 MAC七氟醚、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 目的观察腰椎手术静-吸复合麻醉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50时丙泊酚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方法择期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年龄40~56岁,术中麻醉维持采用吸入0.5 MAC七氟醚、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和维库溴铵0.08mg·kg^(-1)·h^(-1),同时TCI丙泊酚。采用序贯法确定丙泊酚靶浓度,初始血浆靶浓度为1.8μg/ml,相邻浓度比为1∶1.1;若患者术中平均BIS值>50,则下一例患者靶浓度为1.98μg/ml;若BIS≤50,则下一例患者靶浓度为1.64μg/ml,以此类推。计算丙泊酚Cp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有26例患者完成序贯试验。丙泊酚Cp50为1.61μg/ml(95%CI 1.52~1.70)μg/ml。结论腰椎手术中0.5 MAC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及TCI丙泊酚麻醉,术中维持BIS值为50时所需丙泊酚的Cp50为1.61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七氟醚 瑞芬太尼 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 脑电双频指数
下载PDF
BIS反馈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2
作者 王丽珊 杜静敏 赵彦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034-3036,共3页
目的:探讨BIS反馈TCI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120例接受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成3组(n=40):单纯TCI丙泊酚组(A组)、BIS监测TCI丙泊酚组(B组)、BIS监测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C组)。根据BIS值和血流... 目的:探讨BIS反馈TCI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120例接受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成3组(n=40):单纯TCI丙泊酚组(A组)、BIS监测TCI丙泊酚组(B组)、BIS监测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C组)。根据BIS值和血流动力学调整丙泊酚和(或)瑞芬太尼TCI靶浓度。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以及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镇静评分、定向力恢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比较,B、C组丙泊酚总量减少,苏醒和定向恢复时间均缩短,术中体动减少(P<0.05),与B组比较,C组丙泊酚总量减少,苏醒时间缩短(P<0.05),定向恢复时间和体动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IS监测下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可以达到更合理的麻醉深度,且能减少丙泊酚用量,保证术后麻醉快速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靶控输注 瑞芬太尼 无痛人流
下载PDF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李晓光 徐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气管拔管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41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21)和瑞芬太尼组(R组,n=20)。麻...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气管拔管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41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21)和瑞芬太尼组(R组,n=20)。麻醉诱导时设定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分别为0.4μg/L和4μg/L;丙泊酚血浆浓度均为4 mg/L。观察麻醉诱导插管、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追踪术后疼痛、辅助镇痛治疗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气管插管、拔除导管时,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基础值比较波动未超过30%,在临床可接受范围。S组阿托品使用明显少于R组[0%(0/21)vs.60.0%(12/20),P=0.000]。在麻醉恢复期,S组呼之睁眼[(25.69±12.97)min vs.(10.68±2.67)min,t=5.073,P=0.000]和准确说出生日的时间[(27.25±13.21)min vs.(13.30±1.61)min,t=4.801,P=0.000]明显比R组延长,但术后2 h内S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R组(P=0.000);S组双氯芬酸钾使用明显少于R组[0%(0/21)vs.55.0%(11/20),P=0.000];S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少于R组[14.3%(3/21)vs.45.0%(9/20),χ2=4.668,P=0.031)]。结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0.4μg/L)复合丙泊酚用于妇科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在麻醉诱导插管和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心率的抑制作用较轻,并可产生持续、理想的术后镇痛效果,无需补充其他镇痛药,副作用小,但建议手术结束前15~20 min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丙泊酚 术后镇痛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舒爱华 占乐云 +2 位作者 刘继红 吕恩 张明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研究雷米芬太尼用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快通道"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记录两组诱导前(T0)、插管后2 min(T1)、切皮后2 min(T2... 目的研究雷米芬太尼用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快通道"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记录两组诱导前(T0)、插管后2 min(T1)、切皮后2 min(T2)、锯胸骨后2 min(T3)、关胸时(T4)、手术结束后30 min(T5)的HR、MAP、CVP、肺小动脉楔压(PAW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R组与F组比较血流动力学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在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上显著短于F组(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用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快通道"麻醉安全性高、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快通道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杜红红 陈敏 黄丽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0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以指导其临床应用。方法以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术中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以指导其临床应用。方法以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术中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A、B、c三组瑞芬太尼用量分别为0.5μg/kg、1.0μg,kg、1.5μg/kg。观察并记录三组麻醉前、术中、手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以及术中丙泊酚的总用量、患者术后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同时评估术中、术后的镇痛效果。结果三组麻醉均可为人工流产术提供有效镇痛及镇静,但c组低氧症状发生率高于A、B组(P〈0.05);A组丙泊酚总用量高于B、c组,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长于B、c组,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差于B、c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1.0μg/kg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较好,且患者术后恢复快,离院快,可作为临床参考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无痛人流 不同剂量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航海刺激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深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颜志伟 吴新文 +3 位作者 刘思洋 李建玉 辛博 迮浩城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讨航海刺激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浓度控制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麻醉深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旋转组(rotation group,R组,20例)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C组,20例... 目的探讨航海刺激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浓度控制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麻醉深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旋转组(rotation group,R组,20例)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C组,20例)。R组采用旋椅试验制备运动病临床模型,C组不行旋转刺激。麻醉诱导采用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目标进行丙泊酚TCI,靶浓度(Ct)为4μg/ml,同时静脉泵注瑞芬太尼1μ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静注罗库溴铵0.6mg/kg,吸纯氧3min后气管内插管。术中以瑞芬太尼0.2μg/(kg·min)维持麻醉,调节丙泊酚TCI的Ct值,使状态熵(state entropy,SE)维持在(50±3)。记录入室各指标基础值(T0),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5min(T2),手术开始即刻(T3),手术开始后10min(T4)、30min(T5)、60min(T6)、90min(T7)的反应熵(response entropy,RE)、SE、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及丙泊酚Ct值。观察患者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和拔管后10min的MAP、HR以及疼痛评分、镇静-躁动评分、全麻后身体舒适度评分、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发生率等。结果R组T2~T7时Ct值均明显低于C组(P〈0.01),降幅为11.68%~15.28%;HR明显减慢并于T4~L时显著低于C组(P〈0.01),有2例需用阿托品纠正。R组拔管时和拔管后10min的MAP、HR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1),但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1或P〈0.05),镇静-躁动评分为(2.56±1.76),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航海刺激可增加患者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麻醉的敏感性,减轻苏醒期的疼痛及血流动力学波动,但可降低苏醒质量(清醒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海刺激 靶控输注 苏醒质量 瑞芬太尼 丙泊酚
下载PDF
瑞芬太尼对地氟醚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MAC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邢祖民 张伟山 +2 位作者 郭海 贺定辉 郭强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对地氟醚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MAC的影响。方法:42倒ASAⅠ~Ⅱ级、年龄18~72岁、择期在全麻下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按麻醉诱导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n=21),D组:采用地氟醚诱导;R组:采用瑞芬太尼+地氟醚。记...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对地氟醚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MAC的影响。方法:42倒ASAⅠ~Ⅱ级、年龄18~72岁、择期在全麻下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按麻醉诱导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n=21),D组:采用地氟醚诱导;R组:采用瑞芬太尼+地氟醚。记录两组麻醉诱导时意识消失时间,诱导前MAP、HR,诱导过程MAP、HR峰值以及咳嗽、喉痉挛、过度分泌及体动情况。测定两组地氟醚的半数气管插管最低肺泡浓度(MACEI50)。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均很迅速,意识消失时间分别为2.3±0.5min和2.4±0.3min,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地氟醚浓度迅速增加后,D组咳嗽的发生率为60%、喉痉挛的发生率为52%,且MAP、HR显著升高。相反,R组很少发生咳嗽和喉痉挛,MAP和HR升高不显著。D组的MACEI50值为2.1±0.4MAC,静泣瑞芬太尼后地氟醚的MACEI50值降至0.9±0.2MAG。结论:地氟醚以及复合瑞芬太尼均能使麻醉诱导迅速,但单用地氟醚气道刺激和心血管反应发生率高;瑞芬太尼可显著减轻其气道刺激和心血管反应,并降低地氟醚的MACEI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醚 瑞芬太尼 最低肺泡浓度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鼻内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8
作者 金建国 单鸳露 林丽娜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比较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ASA I-II级的鼻内镜手术患者40例,分成2组,即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组(T组)和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组(S组),2组均采用... 目的:比较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ASA I-II级的鼻内镜手术患者40例,分成2组,即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组(T组)和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组(S组),2组均采用静脉诱导。T组气管插管后微量注射泵静脉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S组气管插管后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使脑电双频指数(BIS)在45~60之间。记录入室后(T0)、诱导后(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拔管后1 min(T4)、拔管后3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和BIS值,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降压药使用频率以及术后躁动、恶心呕吐、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与S组比较,T组MAP在T3时较低(P<0.05),SpO2在T5时较低(P<0.05)。与T0时比较,S组MAP在T1~T3时降低,T4时升高(P<0.05),HR在T4时加快(P<0.05),SpO2在T1~T3时增加(P<0.05);T组MAP在T1~T3时降低(P<0.05),HR在T3时减慢(P<0.05),SpO2在T1~T3时增加,在T5降低(P<0.05)。与S组比较,T组苏醒时间短(P<0.05),Ramsay镇静评分高(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P<0.05),术中需额外降压药行控制性降压例数较少(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与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比较,围术期血压控制稳定,苏醒快,躁动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瑞芬太尼 异丙酚 吸入麻醉 七氟烷 鼻内镜手术
下载PDF
瑞芬太尼对七氟烷诱导小儿口腔颌面部术后烦躁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蓉 姜虹 朱也森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口腔颌面部手术患儿七氟烷诱导术后苏醒烦躁的影响。方法:择期口腔颌面部手术患儿30例,ASAⅠ级,3~8岁,体质量15~26kg。实验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2组患儿入手术室前根据改良耶鲁术前焦...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口腔颌面部手术患儿七氟烷诱导术后苏醒烦躁的影响。方法:择期口腔颌面部手术患儿30例,ASAⅠ级,3~8岁,体质量15~26kg。实验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2组患儿入手术室前根据改良耶鲁术前焦虑分级表评分,肌内注射盐酸氯胺酮后入室诱导,调节七氟烷浓度,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后行气管插管。术中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4~6ng/ml,调节七氟烷浓度维持BIS于40~60,2组术毕前10min调节瑞芬太尼至1ng/mL,七氟烷浓度0.8%(结束时关闭)。对照组手术结束时停用瑞芬太尼,实验组入苏醒室5min后停用。根据小儿麻醉苏醒烦躁量表及改良CHEOPS表,对小儿烦躁及疼痛情况评分。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小儿术前焦虑及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儿术后烦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能有效减少小儿七氟醚诱导口腔颌面部手术术后烦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口腔颌面部手术 瑞芬太尼 七氟醚 烦躁
下载PDF
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海博 武岩 李萌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5期31-32,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量效关系。方法 50例ASAⅠ~Ⅱ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根据麻醉诱导瑞芬太尼剂量的不同:0.5、1.0、1.5、2.0、2.5μg/k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例),即Ⅰ~Ⅴ组。记录建立静脉通路30min(a)、插管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量效关系。方法 50例ASAⅠ~Ⅱ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根据麻醉诱导瑞芬太尼剂量的不同:0.5、1.0、1.5、2.0、2.5μg/k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例),即Ⅰ~Ⅴ组。记录建立静脉通路30min(a)、插管前(b)、插管即刻(c)、插管后1min(d)、插管后5min(e)五个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BIS的变化,插管后1min抽血测血清皮质醇。结果随着瑞芬太尼剂量的增加,血清皮质醇浓度逐渐降低(P<0.05)。组内与a时点比较,c、d时点Ⅰ、Ⅱ组HR、MAP明显升高(P<0.01),Ⅳ、Ⅴ组明显降低(P<0.01),Ⅲ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Ⅲ组比较,c、d时点Ⅰ、Ⅱ组HR、MAP、BIS升高(P<0.05),Ⅳ、Ⅴ组降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1.5μg/kg能很好地抑制气管插管反应,并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应激反应 皮质醇 瑞芬太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