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观察
1
作者 林仁河 陈仲 +1 位作者 陈欢林 蒋小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实施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州市第二医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病例资料,查阅并筛选出100例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实施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州市第二医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病例资料,查阅并筛选出100例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完整病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50例。参照组采取药物治疗,研究组则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快速眼动睡眠时间(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S)比治疗前更高,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指标[(360.45±25.68)min、(76.15±5.15)%、(12.85±4.32)min]均高于参照组[(317.85±23.12)min、(68.76±4.31)%、(8.05±1.65)min];而睡眠潜伏期(sleeplatency,SL)、醒觉指数(arousalindex,AI)则要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指标[(17.12±3.45)min、(24.05±2.48)次/h]低于参照组[(24.18±4.36)min、(35.36±3.12)次/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g scale,ESS)评分要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评分[(6.01±2.02)分]低于参照组[(8.12±2.05)分],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分、PD睡眠量表(PDsleepscale,PDS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的分数[(25.38±2.76)分、(119.85±11.05)分]明显高出参照组[(22.38±2.13)分、(113.15±1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睡眠障碍改善、认知功能改善有积极作用,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睡眠质量 认知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足底运动反馈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董卫华 徐宁 刘贵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7期78-81,共4页
目的探究足底运动反馈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重复经颅磁... 目的探究足底运动反馈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足底运动反馈疗法。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评估并比较两组下肢步行能力、步行平衡能力、步态、足跟压力步道。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Holden步行功能评级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Berg平衡评分量表评分、步速、患侧足跟峰值压力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侧足跟冲量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底运动反馈联合rTMS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有助于提高其步行能力及步态平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恢复期 足底运动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下载PDF
多感官刺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儿童语言发育迟缓/障碍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南慧 冯艳亭 +2 位作者 周丽 朱丹 赵金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9期2683-2687,共5页
目的研究多感官刺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儿童语言发育迟缓/障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6月来聊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91例语言发育迟缓/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中男28例,女17例... 目的研究多感官刺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儿童语言发育迟缓/障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6月来聊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91例语言发育迟缓/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2.89±0.79)岁,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46例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2.85±0.82)岁,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感官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口部运动评分、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Gesell)评分、语言行为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44/4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4,P=0.022)。干预后,两组口部运动的唇运动、下颚运动、舌运动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均P<0.05),观察组分别为(17.62±3.15)分、(13.95±3.24)分、(21.66±4.34)分,对照组分别为(15.56±3.03)分、(12.07±3.12)分、(19.30±3.9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78、2.819、2.714,P=0.002、0.007、0.008)。干预后两组动作能、应物能、语言能及应人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均P<0.05),观察组分别为(85.87±3.68)分、(85.84±5.57)分、(81.54±7.13分)、(84.56±6.81)分,对照组分别为(83.46±3.70)分、(83.21±5.36)分、(75.37±7.22)分、(81.01±6.7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15、2.294、4.102、2.501,P=0.002、0.024、<0.001、0.014)。干预后两组语言行为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均高于干预前(均P<0.05),且观察组的语言行为评分为(42.26±5.63)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5.69±5.56)分,高于对照组的(38.97±5.54)分、(72.39±5.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09、2.879,P=0.006、0.005)。结论多感官刺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儿童语言发育迟缓/障碍,治疗效果更好,患儿口部运动评分、发育商及语言行为评分更高,患儿日常生活能力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多感官刺激 口部运动评分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
下载PDF
重复性经颅磁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治疗偏瘫型脑瘫儿童的系统综述
4
作者 李月仙 高晶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对重复性经颅磁刺激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在偏瘫型脑瘫儿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系统综述。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s、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范围从建库至2022年7月1日关于重复性经颅磁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在脑瘫康复中应用... 目的对重复性经颅磁刺激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在偏瘫型脑瘫儿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系统综述。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s、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范围从建库至2022年7月1日关于重复性经颅磁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在脑瘫康复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并提取相关内容。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主要集中在重复性经颅磁联合强制诱导运动疗法对偏瘫型脑瘫儿童上肢功能研究。结论重复性经颅磁联合强制诱导运动疗法能改善脑瘫儿童上肢运动功能,但在改善实体觉方面存在争议。重复性经颅磁联合强制诱导疗法能有效改善偏瘫型脑瘫儿童的上肢运动功能,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 强制诱导疗法 康复 系统综述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于晓岚 谭香芹 刘欣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9期9-13,共5页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rTMS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和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Ashworth肌张力量表(MAS)、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脑循环动力学指标、炎症因子指标。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UE、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MAS、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MA-UE、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MAS、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血流量均大于治疗前,血流速度均快于治疗前,外周阻力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脑血流量大于对照组,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外周阻力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肢体运动障碍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解除患者肢体痉挛状态,降低患者肌张力,改善患者脑循环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肢体运动障碍 康复训练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下载PDF
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 被引量:35
6
作者 张超 刘璇 +5 位作者 侯增广 彭龙 杨昊 彭亮 张皓 洪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65-1370,共6页
目的探讨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6年6~9月,本院12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增加上肢重复性运动训练,实... 目的探讨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6年6~9月,本院12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增加上肢重复性运动训练,实验组增加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训练,每天20 min,每周5 d,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定上肢及手的运动功能,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肩、肘关节肌张力,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记录患者每次训练的运动轨迹。结果治疗后,两组FMA-UE评分及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Z〉2.032,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0.723,P〉0.05),实验组评分略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肩关节内收、外展MAS评分及肘关节屈曲、伸展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Z〉2.121,P〈0.05);对照组肩关节内收、外展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Z〉2.000,P〈0.05),肘关节屈曲、伸展MAS评分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Z〈1.890,P〉0.05),但评分略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各项MAS评分较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Z〈1.734,P〉0.05),但评分略低于对照组。系统记录的患者进行直线触点运动时的运动轨迹,由最开始的杂乱无章逐渐变得有规律性,运动控制能力有所提高。结论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可促进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效果与重复性运动训练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机器人 重复性运动训练 康复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早期下肢重复性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坤 李雅薇 王玉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49-953,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下肢重复性训练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4例,两组均在发病48h内给予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 目的:探讨早期下肢重复性训练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4例,两组均在发病48h内给予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下肢重复性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第8周Fugl-Meyer量表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评分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BDNF、NSE水平降低(P<0.01),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NGF水平升高(P<0.01),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第4周、第8周时,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FAC等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早期下肢重复性训练有利于改善血清BDNF、NSE、NGF水平,促进下肢运动、平衡和步行能力的提高,治疗急性脑梗死下肢功能障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重复性训练 急性脑梗死 运动 平衡 步行能力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孤独症模型大鼠重复呆板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应花 贾云杰 +3 位作者 张天然 崔卫刚 王中平 文小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0-433,442,共5页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孤独症发生过程中重复呆板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孤独症动物模型,检测了经典Wnt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分子β-catenin及其负性调节因子GSK-3β在孤独症模型大鼠小脑脑区的表达变...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孤独症发生过程中重复呆板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孤独症动物模型,检测了经典Wnt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分子β-catenin及其负性调节因子GSK-3β在孤独症模型大鼠小脑脑区的表达变化;同时检测孤独症模型大鼠重复呆板样行为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GSK-3β、β-catenin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表达,运用旷场实验检测重复呆板样行为持续的时间、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小脑脑区模型组GSK-3β磷酸化蛋白表达增加,β-catenin磷酸化蛋白表达减少;重复呆板样行为持续的时间、次数均增加。结论孤独症大鼠小脑脑区经典wnt信号通路活性增加,运动亢进,提示经典Wnt信号通路活性增加可能导致重复呆板样行为变化,进而导致对孤独症的易感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WNT/Β-CATENIN通路 丙戊酸 重复呆板样行为
下载PDF
基于任务态fMRI的rTMS促进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包元飞 杜朝品 +1 位作者 顾玉玲 陈小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29,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任务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促进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收治的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20例,按照完全随机化设计... 目的探讨基于任务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促进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收治的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20例,按照完全随机化设计将所有患者分为高频组、低频组和假刺激组,每组40例。高频组患者使用高频rTMS(10 Hz)治疗,低频组患者使用低频rTMS(1 Hz)治疗,假刺激组患者行rTMS假刺激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功能、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大脑皮层兴奋性及任务态fMRI影像变化。结果3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病灶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治疗后5 d、治疗后3个月上肢Fugl-Meyer评定量表(运动功能)(FMA)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评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患侧半球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及MEP最大振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假刺激组患者患侧运动区激活无明显改善,低频组患者患侧运动区激活增加,健侧运动区激活降低,高频组患者患侧运动区激活明显增加。治疗后高频组与假刺激组比较,高频组患者患侧M1、SMA明显正激活;低频组与假刺激组比较,低频组患者患侧M1明显负激活;高频组与低频组比较,两组患者双侧M1、辅助运动区(SMA)均明显正激活。结论基于任务态fMRI的rTMS促进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大脑皮层兴奋性、局部神经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任务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重复经颅磁刺激 运动功能
下载PDF
手运动功能的定量检测对帕金森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燕辉 陈彪 于逢春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6期38-42,共5页
目的分析检测运动功能的电脑软件及装置对帕金森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实验对象共分为三组,包括帕金森病组70例,特发性震颤组25例,健康对照组30例。应用设计的电脑软件,运用手指轮替试验和水平移动试验运动时间来定量检测受试者... 目的分析检测运动功能的电脑软件及装置对帕金森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实验对象共分为三组,包括帕金森病组70例,特发性震颤组25例,健康对照组30例。应用设计的电脑软件,运用手指轮替试验和水平移动试验运动时间来定量检测受试者的手运动功能。结果帕金森病患者的水平移动平均运动时间和手指轮替平均运动时间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帕金森病组手运动功能较特发性震颤组有明显的减退(P<0.05)。特发性震颤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两者手运动功能检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将单侧肢体移动平均运动时间、轮替运动平均运动时间联合分析,可使运动功能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非优势手80.00%和95.00%;优势手90.00%和95.24%。结论手运动功能测定装置是针对帕金森病患者手运动功能改变的有效检测方法,对帕金森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手运动功能检测 早期诊断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手运动功能的定量检测及其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燕辉 陈彪 于逢春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824-828,共5页
目的分析验证检测运动功能的电脑软件及装置对帕金森患者手动作缓慢和肌肉僵直的检测能力,并分析其与病程、疾病分期、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运动功能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对象共分为两... 目的分析验证检测运动功能的电脑软件及装置对帕金森患者手动作缓慢和肌肉僵直的检测能力,并分析其与病程、疾病分期、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运动功能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对象共分为两组,按照英国脑库标准诊断的帕金森病组70例,正常对照组60例。应用自行设计的电脑软件,进行手指轮替试验和水平移动试验检测运动时间,定量检测受试者的手运动功能。结果手运动功能检测装置与性别无关,而与优势手、非优势手及年龄有关。帕金森病组各H-Y分期运动功能改变明显(P<0.05)。随着病程的延长帕金森病的运动功能逐渐减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脑检测装置与UPDRS运动功能评分两者之间存在很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所设计的手运动功能测定装置是用于针对帕金森病患者手运动功能改变的有效检测方法。对帕金森病早期诊断及疾病进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功能检测 诊断
下载PDF
小学生系列回忆中移动和重复错误特征的研究
12
作者 韩宗义 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年第4期281-285,共5页
以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为被试,以同音汉字为实验材料,要求被试完成系列回忆任务。实验发现:移动错误随年级的增高而减少,年级差异显著;移动错误出现最多的是在移动距离为1个和2个的时候,移动距离差异显著;重复错误年级差异和移动距... 以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为被试,以同音汉字为实验材料,要求被试完成系列回忆任务。实验发现:移动错误随年级的增高而减少,年级差异显著;移动错误出现最多的是在移动距离为1个和2个的时候,移动距离差异显著;重复错误年级差异和移动距离差异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回忆任务 移动错误 重复错误 移动距离 重复距离 小学生
下载PDF
四清运动的发动——以党内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若干问题的分歧为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永华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48-52,共5页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中共形成了以"三面红旗"为核心内容的理论架构和发展范式。1962年前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内从上到下对"三面红旗"质疑的增多,在有关国内形势、包产到户、干部甄别等社会主义建...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中共形成了以"三面红旗"为核心内容的理论架构和发展范式。1962年前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内从上到下对"三面红旗"质疑的增多,在有关国内形势、包产到户、干部甄别等社会主义建设焦点问题上党内出现了不同主张,这被毛泽东视为严重的阶级斗争,并导致他在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提阶级斗争。毛泽东止住了党内的争论,也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认识,为以"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为主旨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提阶级斗争 党内分歧 四清运动 发动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探索性眼球运动和阴性症状的影响:随机、双盲、伪刺激对照研究(英文)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海莹 张志娟 +4 位作者 王继军 陈月敏 项志清 施慎逊 盛建华 《上海精神医学》 2011年第4期200-206,共7页
背景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是调控眼球运动的关键区域,很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异常探索性眼球运动(exploratory eye movement,EEM)有关。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stimulation... 背景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是调控眼球运动的关键区域,很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异常探索性眼球运动(exploratory eye movement,EEM)有关。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stimulation,rTMS)刺激大脑的这个区域有可能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目的评估rTMS干预对精神分裂症者EEM异常的影响,以及EEM变化与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变化之间关系。方法 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46位精神分裂症患者于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参加本研究。患者被随机分为rTMS真刺激组(研究组,24例)和rTMS伪刺激组(对照组,22例)。两组均接受标准抗精神病药治疗。rTMS真刺激组每周接受5次rTMS干预,持续4周,应用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iTBS)模式刺激左侧DLPFC。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盲法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进行EEM检查,EEM检查指标包含凝视点数(number of eye fixations score,NEF)、反应探索分(the responsive search score,RSS)和判别值(differentiation score,D)。结果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完成研究。经rTMS干预4周后,两组的症状均有明显减轻,但是,接受rTMS辅助治疗患者组的PANSS总分及PANSS阴性症状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周后,rTMS真刺激组的NEF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改善),而rTMS伪刺激组的NEF分未见明显升高;两组治疗前后RSS及D值的变化均不明显。但是,rTMS真刺激组的NEF中位数变化的百分数(+10%),并没有显著性高于rTMS伪刺激组的NEF中位数变化的百分数(-19%)。结论与标准药物治疗相比,接受4周rTMS刺激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辅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更轻,异常探索性眼球运动EEM有一成份也有提高。EEM指标对于治疗的反应方面存在高度个体化变异,这表明需要相对较大的样本来判断特殊治疗是否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性眼球运动 重复经颅磁刺激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中我”的复沓与叠进——中国女性意识青春期的觉醒与困境
15
作者 雷岩岭 《甘肃高师学报》 2004年第1期34-38,共5页
2 0世纪的女性意识在我国现当代女作家笔下总的说来呈放大与扩散之势。在女性性别特征的消隐、凸显的更迭变化中 ,女性性别意识从孱弱到强健表明它在本土化和全球化的互动互补中开始走向了成熟。为此 ,我们通过 2 0世纪 3 0~ 40年代和... 2 0世纪的女性意识在我国现当代女作家笔下总的说来呈放大与扩散之势。在女性性别特征的消隐、凸显的更迭变化中 ,女性性别意识从孱弱到强健表明它在本土化和全球化的互动互补中开始走向了成熟。为此 ,我们通过 2 0世纪 3 0~ 40年代和 80年代前后女性意识在女作家笔下的张扬与重唱、复苏与叠进 ,意在讨论开始标识自己作为“她性”的她们是如何艰难地从男性主流文化中剥离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作家 女性意识 觉醒 女性性别 现当代 张扬 主流文化 互动 青春期 走向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运动与非运动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宏侠 王晓雪 刘欣欣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4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帕金森病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2例患者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21例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及非运动...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帕金森病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2例患者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21例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及非运动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UPDRSⅠ、UPDRSⅡ、UPDRSⅢ及总分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抗帕金森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及非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帕金森病 运动 非运动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言语训练对小儿脑瘫言语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娟 尚清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8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目的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言语训练治疗小儿脑瘫言语障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脑瘫言语障碍患儿20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言语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发育商、口部... 目的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言语训练治疗小儿脑瘫言语障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脑瘫言语障碍患儿20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言语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发育商、口部运动功能评分等。结果治疗3个月后,口部运动功能评分、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力、语言行为、社交行为的发育商,观察组患儿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 <0. 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的应用能够促进脑瘫言语障碍的智力发育,改善口部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言语训练 脑瘫言语障碍 口部运动功能 发育商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的小脑模型控制
18
作者 刘德满 尹朝万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5-39,共5页
本文为动力学控制工业机器人提出了一种综合学习算法,这种学习算法可将以前所学的信息用于新的控制输入.这种控制方法不需要事先知道机器人动力学,它易于应用于特殊的控制问题或修改以适应实际系统中的变化,控制方法在时间上是有效的,... 本文为动力学控制工业机器人提出了一种综合学习算法,这种学习算法可将以前所学的信息用于新的控制输入.这种控制方法不需要事先知道机器人动力学,它易于应用于特殊的控制问题或修改以适应实际系统中的变化,控制方法在时间上是有效的,且很适合于定点实现.学习控制算法的有效性通过4自由度的直接驱动机器人前两个关节在重复运动中的计算机仿真实验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小脑模型 学习算法 CMAC 变换 重复运动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肢体运动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薛加 刘园 潘建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6期41-43,47,共4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肢体运动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10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8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肢体运动疗法,观察组...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肢体运动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10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8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肢体运动疗法,观察组采用肢体运动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平衡功能及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为(52.82±0.53)分,高于对照组的(39.57±1.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中上、下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S患者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肢体运动疗法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运动能力及平衡功能,还可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重复经颅磁刺激 肢体运动疗法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冬燕 卢红建 +6 位作者 黄志东 王梁 翟佳佳 徐倩 韩珍真 曹月姣 吉桧媛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81-785,共5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75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MS组、假刺激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5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平衡训练、转移...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75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MS组、假刺激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5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肌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治疗时间1次/日,每次40 min,每周5 d,共治疗4周。在此基础上,rTMS组增加rTMS治疗,假刺激组增加rTMS假刺激治疗,联合治疗组增加rTMS治疗20 min再间隔30 min后行mCIMT治疗。每日1次,每周5 d,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10 m步行时间(10MW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3组患者的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FMA-LE、BBS、10MWT和MBI等各项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FMA-LE评分[(27.88±4.04)分]、BBS评分[(47.80±5.16)分]、10MWT[(22.39±6.10)s]和MBI评分[(71.48±9.41)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假刺激组和rTMS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mCIMT能更加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重复经颅磁刺激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 步行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