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iving forces analysis of reservoir wetland evolution in Beijing during 1984-2010 被引量:6
1
作者 宫兆宁 李洪 +1 位作者 赵文吉 宫辉力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3年第4期753-768,共16页
The reservoir wetland, which is the largest artificial wetland in Beijing, constitutes one of the important urban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s. Considering two element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y, this pap... The reservoir wetland, which is the largest artificial wetland in Beijing, constitutes one of the important urban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s. Considering two element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y, 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driving factor indexing system of Beijing reservoir wetland evolution. Natural environment driving factors include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entry water and groundwater depth; social economic driving factors include resident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rate and per capita GDP. Using multi-temporal Landsat TM images from 1984 to 2010 in Beijing, the spatial extent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Beijing reservoir wetlands were extracted, and the change of the wetland area about the three decade years were analyze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explore for each of the three periods: from 1984 to 1998, from 1998 to 2004 and from 2004 to 201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ading driving factor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reservoir wetland evolution were different for each period. During 1984-1998, two natural environment indices: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entry water index were the major factors driving the increase in wetland area with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Logistic regression being 5.78 and 3.50, respectively, and caused the wetland growth from total area of 104.93 km 2 to 219.96 km 2 . From 1998 to 2004, as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intensified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were the number of residents, groundwater depth and urbanization rate with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Logistic regression 9.41, 9.18, and 7.77, respectively, and caused the wetland shrinkage rapidly from the total area of 219.96 km 2 to 95.71 km 2 . During 2004-2010, reservoir wetland evolution was impacted by both natural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and the dominant driving factors were urbanization rate and precipitation with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6.62 and 4.22, respectively, and caused the wetland total area growth slightly to 109.73 km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ervoir wetland driving forc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BEIJING
原文传递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ter Body Chlorophylla and Water Quality Factors of Wetlands Baiguishan Reservoir 被引量:1
2
作者 SHE Qiu-sheng TIAN Xun WANG Guo-zhen JI Xiao-cun LI Jiu-xuan ZHAO Zhen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4期581-583,591,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body Chlorophyll-a and water quality factors of wetlands Baiguishan reservoir.[Method] Chlorophyll-a and water quality factors of water quality of Wetl...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body Chlorophyll-a and water quality factors of wetlands Baiguishan reservoir.[Method] Chlorophyll-a and water quality factors of water quality of Wetlands BaiGuishan Reservoir was studied,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n water quality of Wetlands Baiguishan Reservoir was made by use of trophic status indices and SPSS17.0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 Total phosphorus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influence Chlorophyll-a in reservoir,water body had slight eutrophication phenomenon in reservoir of July to October in 2010.[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o as to improve the water quality of Baiguishan wet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lands Baiguishan reservoir CHLOROPHYLL-A Water quality factors RELATIONSHIP
下载PDF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Sediment in Upstream Ecological Wetland of Guanting Reservoir under the Action of Different Plants in Winter
3
作者 Yan Donghua Jiang Tiantian +4 位作者 Li Hongbo Zhai Xuezheng Wang Mengyao Wang Jianghua Zhao Jianguo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9年第1期46-48,51,共4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reed and cattail on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surface sediments of wetland in winter,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bacterial composition. The r...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reed and cattail on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surface sediments of wetland in winter,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bacterial compos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34 228 high-quality gene sequences were obtained b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in sediments of natural wetland in winter,and there were 13 866 OTUs,in which the number of OUT in sediments of reed wetland and cattail wetland was 6 677 and 7 189 respectively. The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sediments of cattail wetland in winter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ediments of reed wetland. Relative abundance of Proteobacteria in sediments of reed wetland and cattail wetland was 0. 54 and 0. 52,respectively. The dominant classes of bacteria were Betaproteobacteria,Deltaprote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 and Epsilonproteobacteria,which belonged to gram-negative bacteria,indicating that the rhizosphere of wetland was easier to enrich gram-negative bacteria. Under the genus level,the dominant bacteria in the sediments were not obvi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Bacterial community SEDIMENT WINTER UPSTREAM ecological wetland of Guanting reservoir
下载PDF
典型挺水植物应用于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污染净化效应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卢秀秀 刘云根 +3 位作者 王妍 张超 李成荣 伏川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1,98,共6页
以洱海流域北部上游东湖片区库塘湿地中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选取5种主要水生植物,寻求净化湿地水质的最佳植物组合。结果表明:东湖片区库塘湿地水体总磷、总氮、氨氮、化学需氧量分别为0.09~0.23、0.80~3.28、0.18~0.89、12.00~37.00 mg... 以洱海流域北部上游东湖片区库塘湿地中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选取5种主要水生植物,寻求净化湿地水质的最佳植物组合。结果表明:东湖片区库塘湿地水体总磷、总氮、氨氮、化学需氧量分别为0.09~0.23、0.80~3.28、0.18~0.89、12.00~37.00 mg/L,总体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Ⅳ类要求;综合比较发现,植物组合群落生物量和碳氮磷累积效应优于单一植物;植物组合对水体碳氮磷具有一定的吸收净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 东湖片区库塘湿地 生态修复 植物
下载PDF
库塘湿地净化效果与植被分布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杨蕾霖 黄中情 +4 位作者 熊雨院 字建婷 那近霞 李炜 刘德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4,共8页
该研究以洱海流域263座库塘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库塘湿地对氮、磷和有机质的净化效果,以及植被分布情况对库塘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尾水、污水尾水和河流异位净化型库塘湿地对TN和TP的去除率高于COD,且3种功能类型库塘... 该研究以洱海流域263座库塘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库塘湿地对氮、磷和有机质的净化效果,以及植被分布情况对库塘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尾水、污水尾水和河流异位净化型库塘湿地对TN和TP的去除率高于COD,且3种功能类型库塘湿地对TN、TP和COD的净化效果表现为旱季高于雨季。库塘湿地植被种类单一,挺水植被是主要植被,超70%的库塘湿地挺水植被覆盖度范围为25%~75%,入侵植被分布广泛,总覆盖度超11%。物种数和覆盖度均与净化效果正相关,且物种数和覆盖度对TP的影响大于TN,覆盖度对TN、TP去除率的影响大于物种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 库塘湿地 净化效果 植被分布
下载PDF
入库口湿地干湿状态影响下的洪水模拟研究
6
作者 杜淼磊 吴剑 +4 位作者 彭勇 杨玉林 李敏 崔允东 王浅宁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8,共12页
水利工程的修建直接影响了流域水文响应过程,增加了流域洪水模拟的难度和不确定性。本文以新立城湿地为研究对象,建立特征指标体系将历史洪水按照湿地蓄水状态划分为湿地干旱、湿润状态下洪水,分析湿地干湿状态下入库洪水的水文特征,通... 水利工程的修建直接影响了流域水文响应过程,增加了流域洪水模拟的难度和不确定性。本文以新立城湿地为研究对象,建立特征指标体系将历史洪水按照湿地蓄水状态划分为湿地干旱、湿润状态下洪水,分析湿地干湿状态下入库洪水的水文特征,通过调整新安江水文模型参数以概化入库口湿地的影响,对入库洪水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前期雨量和洪水出现次数可较好地将湿地蓄水状态划分为干旱、湿润两种状态,考虑湿地干湿状态影响后新安江模型对湿地干旱、湿润状态下两类洪水的模拟效果均较好,洪水模拟精度可达甲级水平,能较为准确地模拟出入库口湿地干湿状态影响下流域入库洪水,可为同类其他流域水文建模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入库口湿地 洪水分类 新安江模型 新立城水库
下载PDF
汤浦水库人工湿地鸟类群落结构研究
7
作者 郑丹萍 蒋火林 +3 位作者 梁冰怡 叶晨曦 彭煜伦 杨国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0期20-26,共7页
对汤浦水库人工湿地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共统计到鸟类9目,13科37种,其中以鹳形目和雀形目为优势目,鹭科为优势科。留鸟占调查鸟类的70.3%,广布型鸟类占40.5%。水鸟是主要类别,占鸟类种数的62.2%,其中涉禽和游禽是常见... 对汤浦水库人工湿地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共统计到鸟类9目,13科37种,其中以鹳形目和雀形目为优势目,鹭科为优势科。留鸟占调查鸟类的70.3%,广布型鸟类占40.5%。水鸟是主要类别,占鸟类种数的62.2%,其中涉禽和游禽是常见类别。多样性分析表明,夏季鸟类多样性最高,冬季最低。研究指出人为活动、植被多样性降低和水位变化是影响鸟类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保护建议包括加大监测和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修复、注重水体保护和加强鸟类保护知识宣传。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人工湿地管理和保护,促进鸟类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鸟类群落 汤浦水库
下载PDF
孟州市白墙水库鸟类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
8
作者 张春旺 王天平 +5 位作者 冯千凤 张红嫄 王颖 胡建业 邓大军 洪军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6期66-72,共7页
鸟类生态位宽广,对生态环境因子变化敏感,是检测环境质量的生物指示物种。为了解孟州市白墙水库鸟类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在2021年5月—2022年3月(周期Ⅰ)和2022年6月—2023年3月(周期Ⅱ)2年间采用样线法和定点观察... 鸟类生态位宽广,对生态环境因子变化敏感,是检测环境质量的生物指示物种。为了解孟州市白墙水库鸟类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在2021年5月—2022年3月(周期Ⅰ)和2022年6月—2023年3月(周期Ⅱ)2年间采用样线法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对孟州市白墙水库进行鸟类物种调查,并运用R软件iNEXT程序包对不同周期、不同月份以及繁殖期和越冬期鸟类进行多样性分析。本研究共观测到鸟类4 947只,隶属于17目38科102种。其中国家Ⅰ级、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1种和15种;IUCN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包括近危(NT)2种和易危(VU)4种;优势种为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骨顶鸡(Fulica atra)、苍鹭(Ardea cinerea)和崖沙燕(Riparia riparia)。多样性及均匀度结果分析表明周期Ⅱ鸟类多样性及均匀度比周期Ⅰ高,各月份中2022年8月鸟类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最高,越冬期鸟类多样性比繁殖期高。该研究结果对孟州市白墙水库的生态环境保护和鸟类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州市白墙水库 湿地 鸟类资源 Α多样性 均匀度分析
下载PDF
三门峡库区湿地水体氢氧同位素变化特征研究
9
作者 王富强 普隽泽 康萍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2-108,共7页
湿地水文过程控制着湿地的形成与演化。三门峡库区湿地是典型的多泥沙河流湿地,对黄河中游河道水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三门峡库区湿地的水文循环特征,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采集河流水、地下水、土壤水样品,测定各类水... 湿地水文过程控制着湿地的形成与演化。三门峡库区湿地是典型的多泥沙河流湿地,对黄河中游河道水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三门峡库区湿地的水文循环特征,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采集河流水、地下水、土壤水样品,测定各类水体中稳定氢氧同位素δD和δ^(18)O的含量,分析三门峡库区湿地不同水体的氢氧同位素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三门峡库区湿地内土壤水中的稳定氢氧同位素含量最高,河流水中的次之,地下水中的最低。②河流水中的氢氧同位素含量2018年蓄水期的最高,2020年泄水期的最低,地下水和土壤水泄水期的氢氧同位素含量均高于蓄水期的。③河流水、地下水和土壤水中δ^(18)O和δD的相关关系分别为:δD=6.342δ^(18)O-2.873、δD=4.928δ^(18)O-19.425和δD=6.390δ^(18)O-3.588,各类水体拟合方程的斜率和截距均小于当地大气降水线,说明这些水体均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该研究结果可为湿地水循环理论和湿地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库区湿地 氢氧同位素 变化特征 大气降水线
下载PDF
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群系类型调查
10
作者 陈玉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8期124-126,130,共4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采用样线结合样方的调查方法,对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种类和群系类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80科285属598种。湿地生态植被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80个植被生物...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采用样线结合样方的调查方法,对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种类和群系类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80科285属598种。湿地生态植被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80个植被生物群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库区湿地 植物多样性 群系类型
下载PDF
三门峡黄河湿地沉积物理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周亦桥 杨帆 +2 位作者 官庆松 李涛 李庆斌 《绿色科技》 2023年第6期11-15,57,共6页
研究湿地沉积物理化特征对湿地氮汇能力有重要意义。以三门峡黄河湿地为典型研究区域,分别对天然湿地与向日葵农作区湿地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三门峡库区湿地水沉积物特征。结果表明:三门峡黄河湿地水体呈弱碱性、含氧量高。沉积物中营养... 研究湿地沉积物理化特征对湿地氮汇能力有重要意义。以三门峡黄河湿地为典型研究区域,分别对天然湿地与向日葵农作区湿地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三门峡库区湿地水沉积物特征。结果表明:三门峡黄河湿地水体呈弱碱性、含氧量高。沉积物中营养物质匮乏,TON含量低于0.1%,TOC含量低于0.5%。沉积物中无机氮以氨氮积累为主。在向日葵豆种植区域内,受人工施肥的影响,沉积物无机氮含量远高于天然湿地,其中氨氮最大值为6.27±0.36 mg/kg,硝氮最大值为7.51±0.97 mg/kg。在天然湿地中氮流失主要为反硝化,以表层反硝化速率最快为1.09 mg N/(kg·d)。在人工种植区域内,湿地氮流失主要为厌氧氨氧化,表层厌氧氨氧化速率最快为0.14 mg N/(k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湿地 三门峡库区 沉积物特征
下载PDF
丹江口库区湿地植被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文治 张全发 +3 位作者 李天煜 李伟 吴文颖 刘贵华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0-224,共5页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 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丹江口库区的湿地植被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TW INSPAN把30个样地划分为14个群丛,论述了各群丛的群落学特征。样地的DCA排序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表...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 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丹江口库区的湿地植被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TW INSPAN把30个样地划分为14个群丛,论述了各群丛的群落学特征。样地的DCA排序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表明土壤类型和生境的水分条件变化是决定丹江口库区湿地植被分布的主导因子。目前的丹江口水库滩涂植被主要由以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长刺酸模(Rum ex maritimus)、通泉草(Mazus gracilis)和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等为优势种的偏旱生群落类型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库区 湿地植被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下载PDF
三峡库区湿地生态建设与保护利用 被引量:28
13
作者 王学雷 蔡述明 +1 位作者 任宪友 陈世俭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三峡工程的兴建给库周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给库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水库蓄水将导致库区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容量不足等等。三峡水库周边的水位变动区域的干、湿交替区———湿地系统,具有独特的结... 三峡工程的兴建给库周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给库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水库蓄水将导致库区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容量不足等等。三峡水库周边的水位变动区域的干、湿交替区———湿地系统,具有独特的结构、功能和环境景观特点,新建大型水库周边湿地开发利用对库区移民安置及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应对其进行有效、合理、安全的综合开发利用。三峡库区湿地的水位具有年内周期性涨落变化特点,以库区水位变动带来划分不同的区域,并结合库区涨落带的坡度、土壤和水文等条件,探索与不同湿地区域段相适宜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式。这种因地制宜的湿地生境开发利用途径对缓解库区人地矛盾,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和景观将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湿地 生态建设 利用 环境保护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玉英 李益民 +1 位作者 高宛莉 梅乐祥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46-50,共5页
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泊,被称为汉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类型,湿地效益类型多样。依据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在对该生态系统理化指标检测、生物资源调查和实地考察基础上,主要从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 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泊,被称为汉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类型,湿地效益类型多样。依据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在对该生态系统理化指标检测、生物资源调查和实地考察基础上,主要从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固定C和释放O2、控制侵蚀、保护土壤、参与营养循环等方面对丹江口水库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湿地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保护
下载PDF
官厅水库库区水生植物演变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甄姿 宫兆宁 赵文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86-1595,共10页
利用中等分辨率长时间序列的TM遥感影像(1995—2007年),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以多尺度分割技术为核心,提取了官厅水库水生植物空间分布信息,在斑块类型和景观级别尺度上,共筛选了8个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的定量指标,结合水生植物空... 利用中等分辨率长时间序列的TM遥感影像(1995—2007年),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以多尺度分割技术为核心,提取了官厅水库水生植物空间分布信息,在斑块类型和景观级别尺度上,共筛选了8个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的定量指标,结合水生植物空间分布的质心变化,分析了水生植物演变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1995—2007年,受水域面积的扩张和萎缩的影响,库区水生植物面积及其平均斑块面积呈明显地增加和减少趋势:沉水植物波动幅度比较明显,呈先小幅扩张后急剧萎缩的趋势,2000年之前,随水域的扩张,其面积增加了30.2 km2,相对动态度达116.87%;之后,随着水域面积的持续萎缩,沉水植物面积以每年4.2%呈大幅递减趋势,减少了43.02 km2;挺水植物所占比例较小,其面积呈小幅扩张趋势,增加了4.58 km2。(2)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随水域面积的波动呈现不同的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库区沉水植物的景观优势度高,最高达56.09%,占库区水生植物景观类型的主体;挺水植物的平均斑块面积、聚集度指数均低于同年沉水植物,具有离散度高、破碎度高、连通性低的特点。挺水植物的斑块形状相对复杂,其分维度指数平均比同年沉水植物高0.29。(3)水生植物的质心12 a来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移变化,挺水植物质心整体向库区东北方向移动了1.88 km,偏移方向为东偏北12.78°;沉水植物质心整体向库区西南方向移动了4.66 km,偏移方向为南偏西4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厅水库湿地 面向对象分类 水生植物提取 演变格局 LANDSAT TM ETM+
下载PDF
水利工程对向海湿地水文与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44
16
作者 王国平 张玉霞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0,共5页
文章提出白云花水利工程的修建对地处霍林河下游半干旱区域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向海带来的负面效应。工程上马后 ,如处理不好 ,水资源的拦截会减少对下游的补水量 ,使沿河湿地得不到充足的地表水补充 ,水位下降 ,乃至干涸 ,进而会影... 文章提出白云花水利工程的修建对地处霍林河下游半干旱区域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向海带来的负面效应。工程上马后 ,如处理不好 ,水资源的拦截会减少对下游的补水量 ,使沿河湿地得不到充足的地表水补充 ,水位下降 ,乃至干涸 ,进而会影响到该区域内地下水的补给 ;对半干旱地区的水边植物群落影响较大 ,湿生植被会逐渐演变为旱生植被 ,洪水泛滥次数减少也使珍稀水禽孵化的次数和规模降低 ,导致数量减少 ;该区域高生物产量的洪泛湿地会逐渐萎缩、破碎 ,直至大面积丧失 ,本已脆弱的生态平衡会遭到严重破坏。针对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提出对水库库容设计进行相应调整的同时 ,通过调水、储水及合理用水的途径来解决向海湿地水资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海湿地 水利工程 湿地 水文 生态影响
下载PDF
丹江口库区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区系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文治 张全发 +3 位作者 刘贵华 李天煜 李伟 吴文颖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9-454,共6页
丹江口水库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其库区湿地是我国现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湿地之一,已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库区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物种丰富,共计有30科56属90种。该区系的地理成分比较复杂,以世界... 丹江口水库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其库区湿地是我国现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湿地之一,已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库区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物种丰富,共计有30科56属90种。该区系的地理成分比较复杂,以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类型为主,表现出明显的亚热带特征。在与国内其它9处湿地进行水生维管束植物区系比较后表明:各湿地与丹江口库区湿地相似系数的大小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系 水生维管束植物 丹江口库区 湿地
下载PDF
黑土洼潜流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效果总体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文献 张羽 +2 位作者 王鸿翔 徐建新 赵振国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84,共5页
基于2004—2009年黑土洼人工湿地水质长期监测资料,对人工湿地整体系统以及潜流湿地中3个不同净化区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水质去除率平均达到40%以上,水质由进水Ⅴ—劣Ⅴ类水质,达到出水水质Ⅲ—Ⅳ类,整体水质净... 基于2004—2009年黑土洼人工湿地水质长期监测资料,对人工湿地整体系统以及潜流湿地中3个不同净化区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水质去除率平均达到40%以上,水质由进水Ⅴ—劣Ⅴ类水质,达到出水水质Ⅲ—Ⅳ类,整体水质净化效果较为明显;人工湿地在常温期(6月1日—10月15日)的水质净化效果要优于过渡期(3月15日—6月1日)和低温期(10月15日—3月15日);在潜流人工湿地的3个净化区中,Ⅰ区水质净化效果最好,其次为Ⅱ区和Ⅲ区;此外,在潜流湿地单元中,一级植物碎石床净化水质,总体上达到总去除率的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厅水库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下载PDF
垂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官厅水库入库水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代明利 欧阳威 +2 位作者 刘培斌 马晓波 刘红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7,共4页
在官厅水库永定河入库口处进行了垂流式人工湿地对入库河水的净化试验 ,结果表明 ,在渗滤时间 <1h时垂流式人工湿地对河水就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对有机污染物和NH+ 4 -N的去除率都能达到 80 %左右 ,对TN和TP的去除率为 40 %左右 )。
关键词 垂流式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 脱氮 除磷 净化
下载PDF
三峡水库调节典型时段对鄱阳湖湿地水情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汪迎春 赖锡军 +1 位作者 姜加虎 黄群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1-195,共5页
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将改变下游的水文过程,影响通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本文选取水文情势变化大且可能对植被生长产生较大影响的汛末蓄水和汛前腾空两个时段,运用长江中游江湖耦合水动力模型计算了三峡水库不同调节流量下湖泊水位变化特征,... 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将改变下游的水文过程,影响通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本文选取水文情势变化大且可能对植被生长产生较大影响的汛末蓄水和汛前腾空两个时段,运用长江中游江湖耦合水动力模型计算了三峡水库不同调节流量下湖泊水位变化特征,并结合湖泊高程和面积关系曲线,分析了不同增减下泄流量对洲滩湿地淹没出露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汛末蓄水减泄流量1000-7653m3/s可使大湖面(都昌站)水位降低0.09-1.11m;汛前腾空增泄1000-6500m3/s,可使水位抬高0.15-0.94m.水位影响格局呈现北高南低,在底水位较高的汛前腾空时段增泄引起水位变化范围较大,基本覆盖湖泊主要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三峡水库 水位 洲滩湿地 水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