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2启动盲端孔隙残余油的微观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兴隆 韩海水 +1 位作者 李实 俞宏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6,共7页
低渗透油藏中存在大量的盲端孔隙,其中赋存的原油通常难以被水驱启动,成为水驱残余油的一种表现形式。建立玻璃刻蚀微观盲端孔隙模型,饱和油后开展室内实验模拟水驱、CO2非混相驱和CO2混相驱等开发过程,利用微观可视系统观测盲端孔隙中... 低渗透油藏中存在大量的盲端孔隙,其中赋存的原油通常难以被水驱启动,成为水驱残余油的一种表现形式。建立玻璃刻蚀微观盲端孔隙模型,饱和油后开展室内实验模拟水驱、CO2非混相驱和CO2混相驱等开发过程,利用微观可视系统观测盲端孔隙中残余油在各种驱替方式下的启动特征。实验结果显示,水驱仅可以进入盲端孔隙较浅的区域,难以启动残余油;CO2非混相驱可深入盲端孔隙,部分残余油被启动,并沿内壁流出,进入主通道;CO2混相驱则可以驱替盲端孔隙深部的残余油,且随着CO2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的增大,基本可以将盲端孔隙中的原油驱替干净。分析认为,水驱仅依靠压力变化及流体弹性启动极少量的盲端孔隙残余油,而超临界CO2则可以不停地与残余油发生组分交换,通过流体间的传质作用进入盲端孔隙,从而启动大量残余油。因此,超临界CO2不仅对常规驱替介质波及的可流动孔隙具有较高的驱油效率,还可以启动盲端孔隙中的残余油,降低残余油饱和度,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盲端孔隙 残余油 微观驱替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复合体系启动水驱残余油微观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袁颖婕 侯吉瑞 +2 位作者 姜康 鞠鹏 刘必心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0-43,47,共5页
采用微观模拟技术,对三元/二元体系启动水驱后残余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体系的高黏弹性及低界面张力特性能够以将油珠拉成油丝、剥离油膜、乳化并携带油滴等方式,大幅度降低水驱后的盲端、簇状、柱状残余油,增加乳化油滴数量,提高... 采用微观模拟技术,对三元/二元体系启动水驱后残余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体系的高黏弹性及低界面张力特性能够以将油珠拉成油丝、剥离油膜、乳化并携带油滴等方式,大幅度降低水驱后的盲端、簇状、柱状残余油,增加乳化油滴数量,提高驱油效率;当模型水驱采收率为50%时,碱-活性剂-聚合物(ASP)体系最终采收率可达81.2%,SP体系可达85.1%,采收率增幅分别为31.2%和35.1%;等黏度的无碱体系比三元体系驱油效率更高,无碱复合驱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驱 微观模型 盲端残余油 乳化油滴 三元/无碱复合体系
下载PDF
聚合物溶液黏弹性驱油微观机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白玉湖 张贤松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2-856,共5页
采用力学分析方法,针对被毛管力束缚在孔喉处的残余油,突扩孔隙空间的残余油以及盲端残余油,理论上分析了聚合物溶液黏弹性驱油微观机理,分别得到了聚合物溶液黏弹性作用下微观残余油动用增量表达式。当考虑黏弹性时,孔喉处可动油的临... 采用力学分析方法,针对被毛管力束缚在孔喉处的残余油,突扩孔隙空间的残余油以及盲端残余油,理论上分析了聚合物溶液黏弹性驱油微观机理,分别得到了聚合物溶液黏弹性作用下微观残余油动用增量表达式。当考虑黏弹性时,孔喉处可动油的临界半径要大于单考虑聚合物溶液黏性时的临界半径,这使得一部分原来不流动的孔喉残余油滴会发生流动,原来可动的油滴更容易动起来,提高了残余油动用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单依靠聚合物溶液的黏性几乎不可能把盲端残余油驱替出来。当考虑聚合物溶液黏弹性的挤出胀大效应时,会进一步将突扩孔隙空间内、盲端残余油驱替出来。提出了表示毛管力和重力相对大小的无量纲量,当该无量纲量越大时,理论推导的突扩孔隙空间及盲端残余油动用量表达式就越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溶液 黏弹性 孔喉残余油 盲端残余油 无量纲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