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Malonaldehyde Contents in Eschar Extract on Mitochondric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Energization of the Inner Membrane
1
作者 陈宗荣 王松保 董燕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89年第3期191-195,共5页
Extract of the eschar tissue taken from the rat which had been given full-thickness burn of20% TBSA was found to be inhibitory to the respiratory function of the mitochondria and theenergization of the inner membrane.... Extract of the eschar tissue taken from the rat which had been given full-thickness burn of20% TBSA was found to be inhibitory to the respiratory function of the mitochondria and theenergization of the inner membrane. The inhibition was also demonstrated by the 1: 2 and 1: 4and 1: 8 dilutions of the eschar extract. The extract of normal skin only showed weak inhibitory cf-fect. The 1: 4 dilution of normal skin had no (?) on mitochondrial functions. There is a widegap between the malonaldehyde (MDA) contents of these two kinds of extracts. An appare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MDA content and degree of inhibition. However, on close ex-amina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MDA content is not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decrease of therespiratory control ratio (RCR). The increase of MDA content is probably related to the destruc-tion of the lipid bilayer of the mitochondria. Data from the energization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energization process is compromised whe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membrane has proceeded to a cer-tain degrce. The inhibition of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function becomes evident when encrgizationfunction is still normal. Therefore at least two mechanisms are operating in the inhibition process.Further work is needed to elucidate the probl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OCHONDRIAL function respiratory control ratio ENERGIZATION of the inner membrane malonaldchyde ESCHAR EXTRACT
下载PDF
A study on liver mitochondria respiration and protein synthesis in cold adapted rats
2
作者 何开跃 杨泽田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2年第1期45-48,共4页
Mitochondria were isolated from normal and cold adapted rat livers.The respiratory func-tion of mitochondria in rat livers,including ADP:O ratio(P/O)and the respiratory control ratio(RCR),was determined by oxygen elec... Mitochondria were isolated from normal and cold adapted rat livers.The respiratory func-tion of mitochondria in rat livers,including ADP:O ratio(P/O)and the respiratory control ratio(RCR),was determined by oxygen electrode method,The protein synthesis in mitochondria wasstudied by observing the incorporation of[~3H]-Leucine into mitochondria.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 was carried out to detect the changes of the inner membrane proteins.It was shownthat the P/O and RCR decreased in cold adapted rats in the 2nd and 4th weeks and returned tothe control level in the 6th week,the protein synthesis of mitochondri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cold adapted rats in 1,2 and 4 weeks;the electrophoretic pattern of the inner membrane proteinsin mitochondria from cold adapted rat livers revealed some new b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 adaptation MITOCHONDRIA liver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respiratory control ratio protein synthesis membrane proteins RATS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CRP水平及与C-ACT评分、肺功能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惠娴 许淑娟 +1 位作者 杨洋 陈少全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6期53-56,共4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与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肺功能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4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95例,比较入院当天及治疗后1个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与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肺功能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4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95例,比较入院当天及治疗后1个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CRP水平及C-ACT评分、肺功能指标,不同哮喘控制情况和肺功能情况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CRP水平,分析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CRP水平与C-ACT评分、肺功能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1个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CRP水平低于入院当天,C-ACT评分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吸流量(PEF)、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高于入院当天(P<0.01)。入院当天,血清CRP哮喘未控制组高于部分控制组和控制良好组,轻度组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P<0.05);哮喘部分控制组和控制良好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CRP水平与C-ACT评分、FEV1、PEF、FEV1/FVC呈负相关(r=-0.762、-0.864、-0.786、-0.741,P<0.001)。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CRP水平能够反映哮喘控制情况及肺功能损伤程度,与C-ACT评分和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期 儿童 C反应蛋白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评分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最大呼吸流量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
下载PDF
HMC毒素对雄性不育玉米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立安 郝丽梅 +1 位作者 马春红 陈霞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用 HMC毒素处理 C型不育系玉米和同核保持系 ( N)玉米的线粒体 ,透射电镜观察发现 :HMC毒素可使 C细胞质玉米线粒体内膜受到严重破坏 ,嵴消失 ,线粒体变为由外膜围成的空泡状 ;N细胞质大多数线粒体没有受到损伤 ,有的只受到轻微的破坏 ... 用 HMC毒素处理 C型不育系玉米和同核保持系 ( N)玉米的线粒体 ,透射电镜观察发现 :HMC毒素可使 C细胞质玉米线粒体内膜受到严重破坏 ,嵴消失 ,线粒体变为由外膜围成的空泡状 ;N细胞质大多数线粒体没有受到损伤 ,有的只受到轻微的破坏 ,但内膜仍可见。用氧电极测定线粒体的呼吸控制值 ( RCR)和氧化磷酸化效率 ( P/O) ,结果表明 :HMC毒素的加入可使 C细胞质玉米叶片的线粒体的 RCR下降等于或大于 2 0 % ,加毒素后再加 ADP,耗氧曲线不能进入状态 呼吸 ,线粒体的呼吸保持在 态 ,表明毒素处理后 ADP几乎没有被消耗 ,出现类似氧化磷酸化解偶联现象 ,P/O由于 ADP没有被消耗而趋于零 ;N细胞质玉米叶片的线粒体的 RCR下降等于或小于 5 % ,P/O变化很小。可见 ,HMC毒素对 C型不育玉米线粒体的内膜结构和氧化磷酸化功能均表现专化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C毒素 线粒体 内膜 呼吸控制值(rcr) 磷氧比(P/O)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肝细胞线粒体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尹刚 王志强 肖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92-693,共2页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肝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即假手术组、术后 12h组、术后 16h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 (CLP)制作感染性休克模型 ,比较手术前后肝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和氧化磷酸化功能的变化及线粒体...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肝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即假手术组、术后 12h组、术后 16h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 (CLP)制作感染性休克模型 ,比较手术前后肝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和氧化磷酸化功能的变化及线粒体膜ATP酶的活性改变及与大鼠死亡率和血压变化的关系。结果 大鼠在CLP术后 ,随着血压的降低 ,死亡率逐渐增加 ,与之相应肝细胞线粒体Ⅲ态、P/O比值和呼吸控制率 (RCR)明显降低 ,线粒体膜钙 -ATP酶、钠 -钾ATP酶、镁 -ATP酶、钙镁 -ATP酶活性随着病情的发展衰退 ,术后 16h组较 12h组更趋严重 ,与大鼠死亡率上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肝细胞线粒体摄氧功能和氧化磷酸化功能减弱 ,膜流动性降低 ,能量代谢功能障碍 ,线粒体内钙镁平衡紊乱是感染性休克肝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线粒体 呼吸控制率 P/O比值 ATP酶
下载PDF
部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考核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东旗 李宏 +2 位作者 王璐瑶 杨会锁 李亚品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75-78,共4页
目的为部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考核监督提供方法。方法依据已有研究成果和资料确定部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评价指标,然后采用秩和比法对部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考核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结... 目的为部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考核监督提供方法。方法依据已有研究成果和资料确定部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评价指标,然后采用秩和比法对部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考核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结果将10个被考核部队分成3档,评价为优的是C、H、D部队;评价为良的为G、E、A、I、J部队;评价为差的是B、F部队。考核为差和良的部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疫苗接种及隔离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不及时、呼吸道传染病调查处置能力及早期发现呼吸道传染病的能力较差、对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经费的投入较少等。结论秩和比法的运用可以清晰地显示部队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秩和比法 防控工作
下载PDF
养心通脉方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正新 黄献平 袁肇凯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25-27,共3页
目的研究养心通脉方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对照组、模型组、养心通脉方组,实验结束后所有动物采用脱颈椎法处死,通过测定呼吸控制率(RCR)、二... 目的研究养心通脉方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对照组、模型组、养心通脉方组,实验结束后所有动物采用脱颈椎法处死,通过测定呼吸控制率(RCR)、二磷酸腺苷磷/氧(ADP/O)比值及ATP的浓度来评价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并对线粒体内胆固醇、磷脂(PL)、甘油三酯(TG)和游离脂肪酸(FFAs)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模型组中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内RCR、ADP/O比值及ATP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在养心通脉方组中心肌细胞线粒体内RCR、ADP/O比值及ATP浓度均接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胆固醇、TG和FFAs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同时磷脂(PL)水平明显降低(P<0.001)。但在养心通脉方组中心肌细胞线粒体内胆固醇、TG、FFAs以及PL的水平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养心通脉方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及其膜完整性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通脉方 心肌缺血 心肌细胞 线粒体功能 呼吸控制率 二磷酸腺苷磷/氧比值
下载PDF
双频率阻抗式呼吸检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建波 李涛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5期28-29,9,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双频率阻抗式呼吸检测系统的设计过程。该系统基于生物阻抗法,在频域上采用双频率获取呼吸信号来降低运动干扰的影响;在空间上将两路呼吸信号进行空域叠加来降低干扰;在时域上采用软件滤波的方法来提高信噪比。样机的初... 本文介绍了一种双频率阻抗式呼吸检测系统的设计过程。该系统基于生物阻抗法,在频域上采用双频率获取呼吸信号来降低运动干扰的影响;在空间上将两路呼吸信号进行空域叠加来降低干扰;在时域上采用软件滤波的方法来提高信噪比。样机的初步人体试验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抗干扰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率 呼吸频率 生物阻抗 信噪比 单片机
下载PDF
呼吸控制技术在肺部肿瘤精确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伍锐 陈超敏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9年第2期159-162,共4页
为了克服呼吸运动对肿瘤精确照射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放疗过程中运用各种呼吸控制技术限制肿瘤的呼吸运动范围,尽量减少肿瘤在每一个呼吸周期内的最大位移量,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地提高肿瘤的治疗增益比。我们比较了已有的多种呼... 为了克服呼吸运动对肿瘤精确照射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放疗过程中运用各种呼吸控制技术限制肿瘤的呼吸运动范围,尽量减少肿瘤在每一个呼吸周期内的最大位移量,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地提高肿瘤的治疗增益比。我们比较了已有的多种呼吸控制方法的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肿瘤呼吸运动位移误差补偿技术的具体实现过程,展望了呼吸运动控制技术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运动 精确照射 治疗增益比 呼吸控制 位移误差补偿
下载PDF
焦痂提取液中丙二醛含量对线粒体呼吸及内膜能化作用的影响
10
作者 陈宗荣 王松保 董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1-84,91,共5页
大鼠背部20%光辐射Ⅲ度烧伤7天后的焦痂提取液及1:4、1:8稀释液能对正常大鼠肝线粒体呼吸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同方法制成的正常皮提取液只呈轻度抑制,1:4稀释液已无抑制作用,两者丙二醛含量相差悬殊,丙二醛含量与抑制率呈相关,但进... 大鼠背部20%光辐射Ⅲ度烧伤7天后的焦痂提取液及1:4、1:8稀释液能对正常大鼠肝线粒体呼吸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同方法制成的正常皮提取液只呈轻度抑制,1:4稀释液已无抑制作用,两者丙二醛含量相差悬殊,丙二醛含量与抑制率呈相关,但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相关为共存现象,丙二醛含量增高不是呼吸率下降的直接原因。丙二醛增高与膜脂双层的破坏有关,内膜能化作用实验表明,当膜脂受到一定程度破坏时,能化作用受到抑制。然而在能化作用未表现异常时,呼吸率已呈一定程度抑制,故呼吸率抑制还受到提取液其他组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痂提取液 丙二醛 线粒体 抑制
下载PDF
奥沙利铂治疗大鼠坐骨神经线粒体呼吸功能及抗氧化酶活性改变的研究
11
作者 刘国凯 Gary Bennett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治疗大鼠坐骨神经线粒体呼吸功能的改变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36只,用5%葡萄糖将奥沙利铂溶液稀释到2mg/mL,连续5d(d 0~d 4)腹腔注射2mg/kg;对照组大鼠接受对照液5%葡萄糖注射。并于d 0、d 8、d...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治疗大鼠坐骨神经线粒体呼吸功能的改变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36只,用5%葡萄糖将奥沙利铂溶液稀释到2mg/mL,连续5d(d 0~d 4)腹腔注射2mg/kg;对照组大鼠接受对照液5%葡萄糖注射。并于d 0、d 8、d 15、d 22、d 29、d 35及d 41测定机械异常痛敏(4g VFH)和机械痛敏(15g VFH)。取d 27~d 35并确认存在异常痛敏和机械痛敏的大鼠及对照组大鼠各9只,处死大鼠并取坐骨神经,将神经制作成切碎的纤维细丝(M&T)标本,将标本放入呼吸测定仪里,分别加入底物并测定呼吸比率变化;再取模型和对照组大鼠各9只,取坐骨神经并提取线粒体,分别测定抗氧化酶硫氧还原蛋白还原酶(TrR)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注射奥沙利铂大鼠在疼痛高峰期(d 27~d 35)呼吸比率明显下降(下降16%),奥沙利铂治疗大鼠线粒体加入细胞色素C后呼吸明显增加;而且TrR(下降23%)和GPx(下降15.4%)的活性明显下降。结论:奥沙利铂治疗大鼠坐骨神经线粒体功能受损,引起线粒体呼吸功能失调,预示损伤存在于复合物I或复合物II;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可能是线粒体呼吸功能降低的另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治疗 奥沙利铂 呼吸比率 疼痛
下载PDF
几种邻羟基苯磺酰苯胺衍生物的解偶联活性测定
12
作者 沈俊菊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7-60,共4页
本文合成了六种邻羟基苯磺酰苯胺衍生物 ,并通过两项指标将这六种化合物对鼠肝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的解偶联活性进行了对比评估 :一是药物对氧化磷酸化过程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即加药前后无机磷变化量 ΔPi,二是药物对线粒体呼吸的刺激... 本文合成了六种邻羟基苯磺酰苯胺衍生物 ,并通过两项指标将这六种化合物对鼠肝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的解偶联活性进行了对比评估 :一是药物对氧化磷酸化过程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即加药前后无机磷变化量 ΔPi,二是药物对线粒体呼吸的刺激作用 ,即呼吸控制率RCR.综合这两项指标测定结果 ,初步判断化合物 1、2、4都是较强的解偶联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肝片吸虫药物 邻羟基苯磺酰苯胺衍生物 解偶联活性 呼吸控制率 活性测定 杀虫机理 畜牧业
下载PDF
重度烧伤狗肝、肾线粒体呼吸功能及ATP含量的变化
13
作者 茆象千 彭家和 +1 位作者 康运生 董燕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55-458,共4页
本文用呼吸速率、呼吸控制率(RCR)、磷氧比值(ADP/O)和ATP含量为指标,观察了50%TBSA Ⅲ°烧伤狗肝、肾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 结果发现,烧伤后肝、肾线粒体呼吸速率增强,而RCR、ADP/O和ATP含量有明显降低,肝分别降至正常对照组的4... 本文用呼吸速率、呼吸控制率(RCR)、磷氧比值(ADP/O)和ATP含量为指标,观察了50%TBSA Ⅲ°烧伤狗肝、肾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 结果发现,烧伤后肝、肾线粒体呼吸速率增强,而RCR、ADP/O和ATP含量有明显降低,肝分别降至正常对照组的43.1%、70.6%和40.1%;肾分别降至73.4%、76.2%和51.4%,差异非常显著(P<0.001)。伤后立即输液组肝RCR、ADP/O和ATP分别是正常对照组的96.5%、95.4%和89.8%;肾分别是88.7%、93.5%和85.0%,均较接近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重度烧伤严重损害肝、肾线粒体正常生理功能,可致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生成ATP能力降低。而伤后立即输液对肝、肾线粒体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ATP 呼吸功能
下载PDF
耐力训练及限食对老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14
作者 曾正中 文立 +2 位作者 郝俊琴 吴志义 张勇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4年第11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长期耐力训练及限食对老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比较其单独及协同作用,探讨耐力训练及限食的线粒体机制。方法:32只17月龄雄性SD大鼠分为4组:安静组(Control,C)、限食组(Caloric-Restricted,CR)、运动组(Exercise,E)和... 目的:观察长期耐力训练及限食对老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比较其单独及协同作用,探讨耐力训练及限食的线粒体机制。方法:32只17月龄雄性SD大鼠分为4组:安静组(Control,C)、限食组(Caloric-Restricted,CR)、运动组(Exercise,E)和限食加运动组(Caloric-restricted and Exercise,E+CR),训练方式为跑台运动,中等运动强度(64%VO2max,15m/min,60分钟/天,每周5天),限食摄入的标准为正常摄入组的60%,共训练及限食12周,相同月龄对照组正常饲养。12周后于末次训练后取大鼠骨骼肌进行线粒体呼吸功能测定。结果:态3呼吸CR组和CR+E组显著降低,E组明显增高(P<0.05);态4呼吸CR组显著降低(P<0.05),E组和CR+E无明显变化;呼吸控制比CR组和CR+E组显著降低,E组明显增高(P<0.05);ATP合成活力E组显著增加(P<0.05),而CR组和CR+E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耐力训练改善了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效率,提高了线粒体呼吸功能,增强了氧化磷酸化能力,限食对能量需求较小,ATP生成减少,在低消耗水平下对线粒体呼吸功能有着良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耐力训练 限食 态3呼吸 态4呼吸 呼吸控制比
下载PDF
Effect of ionizing radiation on liver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functions in mice
15
作者 黄正仲 林冠如 +1 位作者 许世昌 林芳仁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4期53-57,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adiation effect on mitochondria of the mouse liver in vivo. Methods Livers of BALB/c mice were squeezed out through openings cut on the upper abdomen and radiation doses were delivered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adiation effect on mitochondria of the mouse liver in vivo. Methods Livers of BALB/c mice were squeezed out through openings cut on the upper abdomen and radiation doses were delivered only to the livers. Radiation effects 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liver mitochondria were evaluated from both respiratory control ratio (RCR) and ADP/O (adenosine 5' diphosphate/oxygen) ratio supported by two substrates, succinate and glutamate/malate mixtures.Results The data showed that both state 3 and state 4 respiratory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ncomit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radiation dose up to 20 Gy. Succinate supported, but not glutamate/malate supported, respiratory control ratio, was also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adiation dose. ADP/O ratios measured from the support of both succinate and glutamate/malate were not changed by γ radiation. This differential radiation damage indicated that respiratory control ratio was more vulnerable to radiation than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Conclusions Although the functional integrity of ATP synthetic machinery of the mitochondria was not perturbed by ionizing radiation under 20 Gy,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of mitochondrial membrane might be affected by ionizing radiation at a dose dependent man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izing radiation MITOCHONDRIA respiratory control ratio
原文传递
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腺苷三磷酸酶6,8基因表达及线粒体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伟文 陆松敏 +6 位作者 武凡 刘建仓 柏干荣 李萍 郭素清 程凤 王正国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8-241,共4页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ATPase 6 ,8基因表达及线粒体功能的改变 ,为阐述休克肠道靶学说和线粒体能量代谢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 方法  2 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休克前组和休克 1,2 ,3,4 ,5h组。采用RT -PCR方法...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ATPase 6 ,8基因表达及线粒体功能的改变 ,为阐述休克肠道靶学说和线粒体能量代谢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 方法  2 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休克前组和休克 1,2 ,3,4 ,5h组。采用RT -PCR方法观察线粒体ATPase 6 ,8mRNA量的改变。用透射电镜观察、生物体视学测量线粒体形态 ,用Clark氧电极测线粒体呼吸功能。 结果 失血性休克 1,2h ,ATPase 6 ,8基因表达增强 ,以后渐减弱 ,至休克 5h表达最低 ,ATPase 6 ,8基因表达分别降为正常的 6 9.3%和 78.4 % (P <0 .0 1和P <0 .0 5 )。失血性休克 2h和5h ,线粒体平均截面积、长径、面密度、体密度均显著增加 (P <0 .0 1) ,休克 5h时分别为休克前的2 .0 ,1.4 5 ,1.4 7,2 .2 2倍。休克 5h ,线粒体比表面和数密度分别下降 32 %和 2 4 % (P <0 .0 1和P <0 .0 5 ) ,嵴和基质破坏明显。失血性休克后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控制率和氧化磷酸化效率比休克前显著降低 (P <0 .0 1)。 结论 失血性休克时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ATPase 6 ,8基因表达下调 ,线粒体呼吸功能出现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大鼠 肠上皮细胞 线粒体DNA 腺苷三磷酸酶 基因表达 线粒体 分子生物学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窒息法与室颤法复苏模型心脏损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宇敏 赵燊 +2 位作者 黄子通 方向韶 徐雯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对比大鼠窒息法和室颤法心搏骤停模型在复苏后不同时期心脏的损伤及恢复情况。方法动物模型在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病理生理实验室完成;35只SD雄性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组制作窒息法与室颤法诱导8min心搏骤停的心肺复苏模... 目的对比大鼠窒息法和室颤法心搏骤停模型在复苏后不同时期心脏的损伤及恢复情况。方法动物模型在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病理生理实验室完成;35只SD雄性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组制作窒息法与室颤法诱导8min心搏骤停的心肺复苏模型及假手术组,于复苏成功后4、24、72h行心肌HE染色、心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心脏彩超的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E染色4h室颤组肌溶解较窒息组明显,72h二组肌纤维排列紊乱;RCR4h室颤组低于窒息组,24h恢复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脏彩超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颤组4h低于窒息组(29.68% vs.42.16%,P=0.031),24h室颤组与假手术组无异,而窒息组72h方与假手术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h两组左室前壁厚度均较假手术组增加(2.41mm vs.1.72mm,P=0.013;2.61mm vs.1.72mm,P=0.00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室颤模型在复苏后早期心肌损伤较窒息模型严重;中间期两种模型均有所恢复,且室颤组较窒息组更早恢复;复苏后后期两组均出现代偿性心肌肥厚,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室颤 窒息 线粒体呼吸功能 心脏彩超
原文传递
环孢素A对脓毒症大鼠血管通透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跃 朱娱 +5 位作者 张杰 田昆仑 彭小勇 向鑫明 刘良明 李涛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23-1829,共7页
本文旨在观察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抑制剂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对脓毒症大鼠血管通透性的保护作用。通过在体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模拟脓毒症模型,观察CsA(1和5 mg·kg-1)对脓毒... 本文旨在观察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抑制剂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对脓毒症大鼠血管通透性的保护作用。通过在体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模拟脓毒症模型,观察CsA(1和5 mg·kg-1)对脓毒症大鼠肺脏、肾脏和肠道的血管通透性,肾脏、肠道的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espiratory control ratio,RCR),以及存活时间的影响;通过离体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实验,观察CsA对微血管渗漏、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s-1,ZO-1)免疫荧光和跨膜电阻(transendo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R)的影响。动物福利和实验过程均遵循陆军军医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的规定并已获批准。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大鼠肺脏、肾脏血管和肠道组织的通透性明显增加(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CsA可明显降低脓毒症大鼠肺脏、肾脏血管和肠道组织的通透性(P<0.05或P<0.01),延长动物存活时间,微循环实验结果也显示CsA可显著降低脓毒症大鼠肠系膜微静脉的通透性(P<0.01)。细胞水平研究发现,LPS刺激可显著增加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包括跨膜电阻降低和ZO-1蛋白表达减弱(P<0.05),而CsA可明显降低LPS刺激所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增加(P<0.01)。脓毒症大鼠肾、肠线粒体功能出现明显障碍,线粒体呼吸控制率降低;LPS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后使得MPTP开放明显增多,而CsA能显著抑制MPTP开放,改善线粒体功能。本研究发现CsA可能通过抑制MPTP的开放,从而保护线粒体功能并发挥了其对脓毒症大鼠血管通透性的保护作用,将为脓毒症血管渗漏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环孢素A 血管通透性 血管渗漏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线粒体呼吸控制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