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频域OCT对IMH手术前后光感受器内外节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肖泽锋 罗娜 +2 位作者 李发标 邱志桥 晏世刚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9-1022,共4页
背景Gass理论认为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多由于玻璃体皮质对黄斑区切线方向上的牵拉引起,而频域OCT(SD—OCT)研究发现黄斑区光感受器内外节缺失区直径(DIOA)与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有密切关系,但利用深度增强成像(EDI)技术观察IM... 背景Gass理论认为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多由于玻璃体皮质对黄斑区切线方向上的牵拉引起,而频域OCT(SD—OCT)研究发现黄斑区光感受器内外节缺失区直径(DIOA)与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有密切关系,但利用深度增强成像(EDI)技术观察IMH患者手术前后DIOA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的关系,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目的利用SD—OCT及其EDI技术研究光感受器内节/外节(IS/OS)层和SFCT在IMH手术前后的变化并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医院眼科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单眼IMH患者40例40眼,患者均由同一位有经验的术者完成23G玻璃体切割术,并由同一操作者采用SD—OCTEDI模式测量患者手术前后水平方向上光感受器DIOA和SFCT,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法分析IMH患者DIOA与SFCT间的关系。结果术后IMH患者中,黄斑裂孔闭合者34眼,裂孔封闭率为85%。术眼术前DIOA平均值为(1280±753)μm,术后6个月为(656±322)μm,手术前后DIO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9,P=0.000)。术眼术前平均SFCT为(130±43)μm;术后6个月为(140±38)μm,手术前后SFC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7,P=0.175)。手术前及手术后术眼DIOA与SFCT测量值的变化均呈负相关(术前:r=-0.748,P=0.000;术后:r=-0.686,P=0.001)。结论IMH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中心凹水平方向上光感受器DIOA与SFCT的变化方向相反,提示IMH患者光感受器IS/OS的变化与脉络膜的血流灌注状态参与IMH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视网膜孔/生理病理 中心凹 特发性黄斑裂孔 光感受器 脉络膜厚度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9
2
作者 邢怡桥 周晶 李拓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12-1914,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内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ILM)覆盖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MHR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3-07/2017-11在...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内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ILM)覆盖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MHR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3-07/2017-11在我院就诊,屈光度数≥-6.00D,眼轴长度≥26mm,经眼底检查确诊为高度近视MHRD的患者27例27眼,其中男9例9眼,女18例18眼,年龄41~70(平均53.69±7.23)岁,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为1.41±0.28(LogMAR)。所有患者均行经睫状体平坦部23G玻璃体切割术,伴有晶状体混浊影响手术者同时行晶状体咬切术。术中彻底切除玻璃体后皮质,亮蓝G染色黄斑区ILM,环形剥除黄斑中心凹周围血管弓内ILM,残留黄斑裂孔(MH)边缘少量ILM,将其反转覆盖于MH上,并行C3F8或硅油填充。平均随访时间6mo以上。观察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BCVA、MH闭合、视网膜复位和眼部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BCVA提高21眼(78%),视力不变4眼(15%),视力下降2眼(7%)。平均BCVA为0. 84±0.40(LogMAR),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2,P<0. 05)。术后MH闭合24眼(89%),视网膜解剖复位25眼(93%),所有患者无严重眼部和全身并发症。结论:PPV联合ILM覆盖术治疗高度近视MHRD安全有效,可改善视力,裂孔闭合率、视网膜复位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网膜穿孔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下载PDF
压力升高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5的凋亡和自噬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余萍 王靖 袁源智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3-298,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线粒体途径的凋亡和自噬均是影响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存活的重要因素,但压力是否引发RGCs线粒体途径的凋亡和自噬尚未阐明。目的探讨压力对体外培养的RGCs线粒体途径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RGC-5细胞... 背景研究表明线粒体途径的凋亡和自噬均是影响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存活的重要因素,但压力是否引发RGCs线粒体途径的凋亡和自噬尚未阐明。目的探讨压力对体外培养的RGCs线粒体途径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RGC-5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及0、20、40和60mmHg(1mmHg=0.133kPa)压力组,根据分组使用自制加压装置对离体培养的RGC-5细胞密闭加压处理4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率,采用JC-1荧光染料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细胞色素C(Cyt—c)、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Beclin-1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和0mmHg压力组培养的RGC-5细胞呈梭形,可见较多的树突,而20、40和60mmHg压力组随着压力的增大,细胞密度变小,部分细胞树突缩短且变少,死亡细胞增多。正常对照组及0、20、40和60mmHg压力组总凋亡和坏死细胞比例分别为(15.69±0.77)%、(15.77±1.14)%、(18.30±1.07)%、(23.28±1.33)%和(34.47±1.17)%,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0.90,P〈0.001),其中40mmHg压力组和60mmHg压力组总凋亡和坏死细胞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正常对照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呈橙色荧光,20mmHg压力组和40mmHg压力组细胞荧光强度减弱,橙色变淡,60mmHg压力组细胞呈绿色荧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60mmHg压力组细胞中Cyt—c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40mmHg压力组和60mmHg压力组细胞中LC3-Ⅱ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20、40和60mmHg压力组细胞中Beclin-1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压力升高可诱导体外培养的RGC-5细胞形态异常,导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并通过线粒体途径发生凋亡和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生理病理 压力 线粒体/代谢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代谢 凋亡 自噬
下载PDF
手术复位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高度近视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红 孙京华 +2 位作者 陈建斌 孙旭芳 刘海霞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联合倍频Nd:YAG激光(532nm)治疗黄斑白孔的解剖复位和功能恢复。方法高度近视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7例17只眼,行单纯玻璃体腔注气4例,玻璃体手术联合长效气体填充3例,联合硅油填充10例,...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联合倍频Nd:YAG激光(532nm)治疗黄斑白孔的解剖复位和功能恢复。方法高度近视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7例17只眼,行单纯玻璃体腔注气4例,玻璃体手术联合长效气体填充3例,联合硅油填充10例,硅油取出时间平均4.9个月;黄斑孔缘视网膜光凝法7例,黄斑孔底部色素光凝法10例。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1个月。结果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14例(82.4%),2-3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3例(17.7%),随诊期间所有病例视网膜均复位,总复位率100%。术后视力提高者9例(9/17),占52.9%;不变者6例(6/17),占35.3%;下降者2例(2/17),占11.8%。黄斑孔缘视网膜光凝法治疗的患者中,视力提高者2例(2/7),占28.6%;视力不变者4例(4/7),占57.1%;视力下降者1例(1/ 7),占14.3%。黄斑孔底部色素光凝法治疗的患者中,视力提高者7例(7/10),占70.0%;视力不变者2例(2/10),占20.0%;视力下降者1例(1/10),占10.0%。结论高度近视黄斑白孔视网膜脱离手术复位后联合Nd:YAG激光(532nm)封闭黄斑白孔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维持或恢复视力。两种黄斑孔光凝法分别用于不同状态下的黄斑白孔均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穿孔 近视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移植术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5
5
作者 郝玉华 席瑞洁 +3 位作者 韩悠 田笑雨 戴丽 史俊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14-1018,共5页
摘要背景 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严重损害患眼视力,手术难度较大,如何选择和优化手术方法仍是研究热点。 目的 探讨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大直径IM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于2013年1月至... 摘要背景 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严重损害患眼视力,手术难度较大,如何选择和优化手术方法仍是研究热点。 目的 探讨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大直径IM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纳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大直径IMH患者[平均直径为(814.31±112.95)μm]42例42眼。所有患眼均施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游离内界膜移植+体积分数12% C3F8填充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和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并采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仪检查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变化,评估裂孔闭合率,评估和比较手术前后患眼BCVA、光感受器内段/外段(IS/OS)缺损范围、外界膜缺损范围和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 结果 术后12个月患者黄斑裂孔闭合率为97.6%(41/44)。术后1、3、6和12个月患者BCVA较术前均明显改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32,P〈0.001);术眼术前及术后1、3、6和12个月IS/OS缺损范围分别为(1 112.00±45.44)、(859.00±84.55)、(649.00±52.47)、(486.00±46.88)和(320.00±45.13)μ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761,P〈0.001),其中术后1、3、6和12个月术眼IS/OS缺损范围较术前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眼术前和术后1、3、6和12个月外界膜平均缺损范围分别为(1 038.00±39.63)、(748.00±64.12)、(585.00±48.88)、(438.00±42.84)和(265.00±28.97)μ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459,P〈0.001),术后1、3、6和12个月外界膜缺损范围较术前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值大于术后3、6、1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OCT显示黄斑裂孔底部高反射信号物质消失,即移植的游离内界膜分解代谢。 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游离内界膜移植术治疗大直径IMH是安全、有效的,移植的游离内界膜仅作为临时性胶质细胞增生支架,不会形成永久性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裂孔/手术 黄斑 玻璃体切割术 基底膜/手术 疗效 内界膜移植
下载PDF
正确认识OCT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敏 周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OCT血管成像(OCTA)是一项无创、快捷的血流检测技术,目前主要用于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流成像。与传统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技术不同,OCTA无需静脉注射造影剂就能够对血流信号进行探测和量化分析,并... OCT血管成像(OCTA)是一项无创、快捷的血流检测技术,目前主要用于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流成像。与传统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技术不同,OCTA无需静脉注射造影剂就能够对血流信号进行探测和量化分析,并且能够分层观察和判断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流改变情况,因此OCTA比传统的眼底血管造影技术提供的血流信息更多、更准确。OCTA作为一项具有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在眼科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及血流改变有关眼病的发病机制探讨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任何新技术的临床应用都有其限制性和局限性,如OCTA观察的眼底范围并不如FFA和ICGA大,且检查和读图过程中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充分了解OCTA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有助于眼科医师更好地了解视网膜脉络膜疾病、青光眼和神经眼科疾病的血流改变,并加深对这些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同时利用该技术对相关眼病进行有效监测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摄影/方法 生物技术评估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血管/生理病理 脉络膜新生血管/诊断 视神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裂孔内界膜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细胞成分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彭娟 沙翔垠 +1 位作者 文晔 梅开勇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15-918,共4页
背景 研究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内界膜的组织病理结构和细胞成分对理解IMH的发病机制,从而预防IMH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研究报道结果不一致.目的 研究IMH内界膜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细胞成分,检测内界膜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背景 研究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内界膜的组织病理结构和细胞成分对理解IMH的发病机制,从而预防IMH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研究报道结果不一致.目的 研究IMH内界膜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细胞成分,检测内界膜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CD45及CD44的表达分布情况,探讨IMH的发生机制.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的IMH患者7例7眼的内界膜标本,制备石蜡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观察内界膜的组织结构及细胞成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和定位内界膜中GFAP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内界膜中CD45及CD44的表达.结果 7例IMH内界膜石蜡切片均可见波浪弯曲状红染膜状结构,其中2例内界膜厚度均匀一致,含较少细胞,其他5例内界膜厚度不均,散在分布有色素上皮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GFAP表达于内界膜外层.免疫荧光染色表明,CD45阳性T淋巴细胞散在分布于内界膜组织中,黏附分子CD44多表达于内界膜的内层细胞.结论 IMH的内界膜上细胞成分较少,但Ⅲ期以上裂孔内界膜中存在神经胶质细胞和CD45阳性T淋巴细胞,表明IMH的发生过程伴有增生和免疫炎症反应.CD44作为黏附分子在内界膜中表达上调,促进IMH的增生和免疫炎症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病理 视网膜孔/病因 内界膜/病理 细胞学 组织病理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 黏附分子/病理 特发性黄斑裂孔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在近视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9
8
作者 胡诞宁 StevenA.McCormick 《眼视光学杂志》 2000年第4期197-200,共4页
目的 :探讨人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PE)、黑素细胞、成纤维细胞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β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和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的关系。 方法 :①用不含血清的培养液培养三种细胞 48h ,收集培养液 ,用酶标免疫吸附... 目的 :探讨人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PE)、黑素细胞、成纤维细胞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β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和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的关系。 方法 :①用不含血清的培养液培养三种细胞 48h ,收集培养液 ,用酶标免疫吸附法测量生长因子含量 ;②将各种生长因子加入含有三种不同细胞的培养液中 ,五天后行细胞计数。结果 :在RPE和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能测出HGF、bFGF和TGF ,而在黑素细胞培养液中则不能测出。bFGF能刺激上述三种细胞的生长 ,HGF能刺激RPE与黑素细胞的生长 ,而TGF β能抑制三种细胞的生长。结论 :RPE、成纤维细胞和黑素细胞具有上述生长因子受体 ,其中RPE和成纤维细胞还能产生上述生长因子。视网膜产生的各种与近视有关的信使不能透过RPE—脉络膜 ,所以不能直接作用于巩膜。RPE、成纤维细胞和黑素细胞通过产生、抑制和应答各种生长因子、神经递质及激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病理生理学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脉络脉
下载PDF
扩大内界膜剥离术与标准内界膜剥离术对闭合指数〈0.7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吴超 游志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观察和对比玻璃体切割术中行扩大内界膜剥离术与标准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黄斑裂孔闭合指数(MCHI)〈0.7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疗效,为MCHI〈0.7 IMH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 目的观察和对比玻璃体切割术中行扩大内界膜剥离术与标准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黄斑裂孔闭合指数(MCHI)〈0.7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疗效,为MCHI〈0.7 IMH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MCHI〈0.7的IMH 96例96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术眼手术前及术后1、6及12个月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直接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Amsler方格表检查,并行眼压测量和眼底照相。选择的患眼中48眼行扩大内界膜剥离术,另48眼行标准内界膜剥离术,IMH术后闭合按照OCT闭合形态分为U型(正常黄斑中心凹)、V型(中心凹陡峭)和W型(中心凹感觉神经层缺损),U型、V型和W型闭合者视为裂孔闭合。比较2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和视网膜功能恢复情况。结果OCT检查显示,术前2个组患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全层缺失,术后12个月扩大内界膜剥离术组U型闭合43例,V型闭合1例,W型闭合1例;术后12个月标准内界膜剥离术组U型闭合33例,V型闭合1例,W型闭合3例。术后1、6和12个月扩大内界膜剥离术组患眼BCVA较常规内界膜剥离术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个组术眼有中心暗点眼数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98、56.99,均P〈0.05);术后旁中心暗点眼数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21、80.98,均P〈0.05)。扩大内界膜剥离术组和标准内界膜剥离术组随访末期有中心暗点者分别为3眼和11眼,扩大内界膜剥除组有中心暗点眼数少于标准内界膜剥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P〈0.05)。扩大内界膜剥离术组IMH闭合率为93.75%,明显高于标准内界膜剥离术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P〈0.05)。术后扩大内界膜剥离术组术眼视野改善率为93.75%,标准内界膜剥离术组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P〈0.05)。结论扩大内界膜剥离术和标准内界膜剥离术治疗MCHI〈0.7的IMH均有效,前者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裂孔/手术 基底膜/手术 光相干断层扫描 疗效 比较性研究 回顾性研究 黄斑裂孔 特发性/手术
下载PDF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模型的蛋白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漆晨 韩倩 +4 位作者 薄其玉 刘勋 王飞 张琰 李筱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69-1075,共7页
背景视网膜新生血管(RNV)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而目前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寻找在疾病状态下异常表达的蛋白质标志物,为新生血管性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目的观察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模型... 背景视网膜新生血管(RNV)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而目前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寻找在疾病状态下异常表达的蛋白质标志物,为新生血管性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目的观察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模型中视网膜血管的形态学特征,筛选并验证差异性表达的蛋白质分子。方法选取7日龄健康清洁级C57BL/6J幼鼠44只,分为OIR组和正常对照组。OIR组幼鼠先在氧体积分数为(75±2)%的环境下饲养5d,然后在正常空气环境中饲养5d,而正常对照组幼鼠仅在正常空气环境下饲养10d。取17日龄幼鼠经球后静脉注射高分子量异硫氰酸葡聚糖(FITC-dextran),然后制备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的形态并统计视网膜无灌注区相对面积;取各组小鼠眼球行石蜡切片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计数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采用蛋白芯片法检测蛋白质分子在OIR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眼球中的差异性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法和ELISA法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验证。结果视网膜铺片结果显示,OIR组小鼠视网膜周边血管紊乱,静脉血管迂曲,视网膜中央有明显的无灌注区,在视网膜灌注区和无灌注区的交界处有大量新生血管芽,而正常对照组视网膜血管细密,静脉平滑,分布均匀整齐。OIR组小鼠视网膜无灌注区的相对面积为(25.53±2.16)%,较正常组无灌注区的相对面积(0.66±0.36)%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1,P〈0.01)。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表明,OIR组小鼠视网膜平均每张切片突人玻璃体腔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为(28.41±3.97)/切片,而正常组为(0.16±0.31)/切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2,P〈0.001)。蛋白芯片检测结果显示,在检测的62个与新生血管和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中,表达变化达1.5倍以上者10个,包括3个上调因子和7个下调因子;表达变化达2倍以上的细胞因子4个,包括3个下调因子和1个上调因子。对表达差异最显著的6个细胞因子(上调、下调各3个)进行Western blot和ELISA验证,结果表明血小板因子4(PF-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P-选择素(SEL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sTNF—RⅡ)以及趋化因子半胱氨酸-X-半胱氨酸基元配体16(CXCL16)的表达与蛋白芯片检测的表达趋势一致,其中PF-4、SELP和VEGF—A在OIR眼球中表达显著上调,CXCLl6、sTNF—RⅡ和VCAM-1在OIR眼球中的表达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OIR小鼠模型。细胞因子PF-4、SELP、VEGF—A、CXCL16、sTNF—RⅡ和VCAM-1在OIR模型和正常对照小鼠的眼球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提示OIR状态下血小板系统处于激活状态,而促炎因子表达下调。PF-4可能成为针对RNV的VEGF非依赖型治疗策略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新生血管/生理病理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 蛋白标志物表达谱 靶点 近交系C57BL小鼠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下观察锯齿缘截离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堃 许迅 +2 位作者 樊莹 陈凤娥 叶纹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6期387-389,共3页
目的运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存在于锯齿缘的截离,以期为诊断周边部视网膜裂孔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方法对14例(14眼)临床检查未发现明确的视网膜裂孔的视网膜脱离患者,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检查锯齿缘截离... 目的运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存在于锯齿缘的截离,以期为诊断周边部视网膜裂孔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方法对14例(14眼)临床检查未发现明确的视网膜裂孔的视网膜脱离患者,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检查锯齿缘截离的存在情况。结果经过UBM检查的14例患者均提示存在锯齿缘截离,其中2例未在本院手术而失访。其余12例中有11例通过手术证实锯齿缘截离的存在,并且证实了UBM下裂孔定位的准确性,1例术中未发现锯齿缘截离的存在。在UBM检查中发现周边部视网膜存在囊变的有7眼(7/12),裂孔往往位于囊变发生的部位;裂孔类型为Ⅰ型6眼,裂孔类型为Ⅱ型的5眼。裂孔的类型与裂孔存在的部位无关。结论运用UBM,我们能够较为方便地观察玻璃体基底部和周边部视网膜,并且不受屈光间质的影响,它为周边部视网膜裂孔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穿孔/诊断 超声生物显微镜/设备和供应
下载PDF
影响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黄斑裂孔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严端 江玲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黄斑裂孔分期、病程、裂孔直径与玻璃体切割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7例(18眼)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术,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病程、裂孔直径与术后矫正视力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期与... 目的探讨黄斑裂孔分期、病程、裂孔直径与玻璃体切割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7例(18眼)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术,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病程、裂孔直径与术后矫正视力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期与术后矫正视力的相关性。结果 18眼术后3个月,OCT显示14眼裂孔闭合,16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2眼视力同术前。裂孔直径、病程、黄斑裂孔的分期同术后矫正视力负相关。患者病程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呈负相关,r=-0.744,P=0.00;裂孔直径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负相关,r=-0.756,P=0.00;疾病分期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负相关,r=-0.576,P=0.012。结论对Ⅱ期以后的黄斑裂孔患者早期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手术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穿孔 老年人 特发性黄斑裂孔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克岩 吕嘉华 王文吉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观察用不同眼内填充物(C3F8气体或硅油)治疗伴随视网膜脱离的高度近视性黄斑“白孔”的预后。方法对由于高度近视性黄斑“白孔”而发生视网膜脱离,并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 目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观察用不同眼内填充物(C3F8气体或硅油)治疗伴随视网膜脱离的高度近视性黄斑“白孔”的预后。方法对由于高度近视性黄斑“白孔”而发生视网膜脱离,并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物注入术的29眼(C3F8填充的10眼、硅油填充的19眼)进行随访,使用OCT评价黄斑孔的愈合情况。结果经OCT检查证实,19眼经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后黄斑裂孔成功闭合,其中8眼是在以C3F8填充后未愈,而再次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并改用硅油填充治疗获成功。10只患眼以玻璃体切除联合C3F8填充手术后视网膜复位,但8只患眼黄斑孔未闭合。结论使用OCT检查可以帮助评价手术疗效。适当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手术有助于提高黄斑裂孔的闭合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方法 近视 视网膜穿孔/外科手术 玻璃体切除术/方法
下载PDF
过氟-N-辛烷在视网膜巨大裂孔手术中的应用
14
作者 蒋宏苏 惠延年 +2 位作者 王雨生 王琳 曹小燕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9期783-785,共3页
目的: 评价过氟 N辛烷(perfluoro Noctane, P Fn O)液体联合眼内激光在视网膜巨大裂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复习连续的46 例巨大视网膜裂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 6 m o~36 m... 目的: 评价过氟 N辛烷(perfluoro Noctane, P Fn O)液体联合眼内激光在视网膜巨大裂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复习连续的46 例巨大视网膜裂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 6 m o~36 m o(平均15.6 m o),视网膜最终复位 38 例(83% ),视力改善者 40 例(87% ). 结论:采用 P Fn O液治疗可明显提高视网膜巨大裂孔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孔手术 辛烷 视网膜穿孔 视网膜脱离 过氟丙烷
下载PDF
外伤性黄斑裂孔法医学鉴定16例分析
15
作者 徐晓明 郑传斐 +1 位作者 刘兴本 刘技辉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77-278,共2页
目的分析总结外伤性黄斑裂孔的特点,探讨法医学鉴定的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004—2009年在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鉴定的16例外伤性黄斑裂孔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外伤性黄斑裂孔均为闭合性眼球钝挫伤所致,以青年男性... 目的分析总结外伤性黄斑裂孔的特点,探讨法医学鉴定的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004—2009年在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鉴定的16例外伤性黄斑裂孔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外伤性黄斑裂孔均为闭合性眼球钝挫伤所致,以青年男性多见。裂孔可于伤后立即出现或间隔一段时间出现。伤后6个月,2例黄斑裂孔自发性闭合,12例伤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根据视力障碍程度,12例鉴定为轻伤,4例为重伤。结论外伤性黄斑裂孔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损伤程度为轻伤或重伤,鉴定时限应掌握在3~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创伤和损伤 视网膜穿孔
下载PDF
MVR刀辅助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
16
作者 陈辉 胡楠 张黎明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6期487-488,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 MVR刀辅助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接受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的特发性黄斑裂孔 9例 (10只眼 ) ,其中 6只眼先用一次性 MVR刀在上方视网膜血管弓下沿神经纤维走向轻轻划开内界膜一定长度 ... 目的 探讨应用 MVR刀辅助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接受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的特发性黄斑裂孔 9例 (10只眼 ) ,其中 6只眼先用一次性 MVR刀在上方视网膜血管弓下沿神经纤维走向轻轻划开内界膜一定长度 ,后用膜镊轻推切缘使内界膜撬起形成内界膜瓣 ,然后环形撕除。结果 所有裂孔均愈合 ,术后早期内界膜剥除区有细小出血点 ,除 1只眼在术后 6个月发生视网膜脱离外 ,视力均较术前增进 2行以上 ,平均较术前增进 3.3行。结论 采用 MVR刀切开内界膜形成内界膜瓣、剥除内界膜方法简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R刀 内界膜 特发性黄斑裂孔 可行性 安全性
下载PDF
手术治疗视网膜巨大裂孔的效果
17
作者 纪惠谦 梁敏 +2 位作者 李宇航 李玲丽 刘新敏 《齐鲁医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观察视网膜巨大裂孔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10月~2007年12月,收治视网膜巨大裂孔病人11例(11只眼),其中2例因钝挫伤后视网膜巨大裂孔、周围视网膜在位的病人,给予环扎、巩膜外垫压、冷凝、激光光凝治疗;9例并发视网膜脱离病人... 目的观察视网膜巨大裂孔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10月~2007年12月,收治视网膜巨大裂孔病人11例(11只眼),其中2例因钝挫伤后视网膜巨大裂孔、周围视网膜在位的病人,给予环扎、巩膜外垫压、冷凝、激光光凝治疗;9例并发视网膜脱离病人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7例玻璃体腔填充硅油,2例注入C3F8气体,5例术中切除晶状体。结果随访3~30个月,2例注入C3F8者分别于术后20d、1.5月又发生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复位视网膜并注入硅油,其余9例视网膜均在位。1例因晶状体混浊,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论视网膜巨大裂孔无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增殖者,可行单纯视网膜复位术;如视网膜裂孔边缘卷曲、出现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增殖,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裂孔 视网膜脱离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的治疗
18
作者 孟旭霞 梁涛 崔从先 《齐鲁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89-190,193,共3页
目的 观察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双眼遮盖、激光光凝及手术治疗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43例(43眼)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双眼遮盖治疗1~14d(平均4.6d),眼底可视度增... 目的 观察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双眼遮盖、激光光凝及手术治疗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43例(43眼)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双眼遮盖治疗1~14d(平均4.6d),眼底可视度增加。其中24眼行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4眼行局部巩膜外垫压术,术后视网膜复位,裂孔封闭,无再出血。15眼行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1例。结论 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时,双眼遮盖并及时行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以及早期手术是争取较好视力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穿孔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出血 激光凝固术 玻璃体切除术
下载PDF
氩激光两种封孔方式治疗视网膜裂孔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康 瞿佳 周宏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81-284,共4页
目的:比较氩绿激光孔周与孔周+孔缘两种光凝方式在视网膜裂孔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有症状视网膜裂孔患者64例64眼。分为单纯孔周组34例34眼,孔周+孔缘组30例30眼。单纯孔周组采用氩绿激光单纯在裂孔周围健康的视网膜上进行光凝固;孔周+... 目的:比较氩绿激光孔周与孔周+孔缘两种光凝方式在视网膜裂孔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有症状视网膜裂孔患者64例64眼。分为单纯孔周组34例34眼,孔周+孔缘组30例30眼。单纯孔周组采用氩绿激光单纯在裂孔周围健康的视网膜上进行光凝固;孔周+孔缘组采用单纯孔周组光凝方法的基础上,追加光凝,光凝斑骑跨裂孔缘并密集包绕一排。初诊和每次复诊时行主觉验光检查最佳矫正远视力,眼前节及眼压检查,充分散大瞳孔后,+90.0D前置镜观察后极部眼底,双目间接检眼镜联合+20.0D凸透镜。配合巩膜压迫器检查周边部视网膜,以及三面镜,全视网膜镜详细检查眼底。对比两组激光后裂孔愈合率、视力、并发症和视网膜脱离再发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单纯孔周组随访8~36平均(23.2±8.0)mo,孔周+孔缘组随访9~36平均(22.2±7.5)mo。结果:①两组激光后裂孔愈合率:单纯孔周组裂孔愈合27眼(79%),裂孔未愈合7眼(21%);孔周+孔缘组裂孔愈合29眼(97%),裂孔未愈合1眼(3%)。孔周+孔缘组裂孔愈合率与单纯孔周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②视力:两组最佳矫正远视力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单纯孔周组:视力提高11.2±8.0例,视力相同6.8±4.7例,视力下降2.6±2.4例;孔周+孔缘组:视力提高9.8±6.0例,视力相同7.4±4.6例,视力下降1.5±2.3例;③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裂孔 氩激光 双目间接检眼镜 视网膜脱离 氩绿激光 裂孔愈合 视力下降 全视网膜镜 术后并发症 愈合率 光凝方法 验光检查 眼压检查 散大瞳孔 随访时间 术后再发 激光治疗 单纯 光凝固 远视力 眼前节 后极部 前置镜
下载PDF
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扣带术前玻璃体腔注液的临床护理观察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勤 唐丽兰 +1 位作者 姚楚容 谭玉芳 《智慧健康》 2022年第11期186-189,共4页
目的 研究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扣带术前玻璃体腔注液的临床护理观察情况。方法 将医院从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42例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纳入研究。将其以随机数表法分作研究组19例及对照组23例。... 目的 研究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扣带术前玻璃体腔注液的临床护理观察情况。方法 将医院从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42例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纳入研究。将其以随机数表法分作研究组19例及对照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玻璃体手术治疗,研究组则予以巩膜扣带术前玻璃体腔注液。分析两组一次性视网膜复位率、眼压、视力,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一次性视网膜复位率对比不明显(P>0.05);研究组术后眼压为(16.62±3.01)mmHg,低于对照组的(20.86±4.32),且术后视力为(0.41±0.13),高于对照组的(0.13±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分别为(21.05±3.21)分、(33.47±4.1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8.20±4.39)分、(39.52±4.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扣带术前玻璃体腔注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眼压及视力,同时可明显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巩膜扣带术 玻璃体腔注液 护理满意度 心理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