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6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芜湖地区初筛RhD阴性献血人群RHD基因分型特征
1
作者 李梦楠 杜振军 +7 位作者 刘静文 张睿 汪媛 曹典明 陶际春 邹陆辰 黄慧 孙恩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31-1538,共8页
目的:了解芜湖地区献血者初筛RhD^(-)汉族人群的RHD基因分型的分子机制及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2年8月芜湖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人群初筛RhD^(-)样本共210例,对样本的RHD基因第1、10号外显子进行PCR扩增,确定样本是否存在RHD... 目的:了解芜湖地区献血者初筛RhD^(-)汉族人群的RHD基因分型的分子机制及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2年8月芜湖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人群初筛RhD^(-)样本共210例,对样本的RHD基因第1、10号外显子进行PCR扩增,确定样本是否存在RHD基因。对含有D基因的82例样本RHD基因1-10号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及合子型分析,对55例含全部RHD外显子样本进行Sanger测序以确定基因型。结果:在210例RhD^(-)标本中,128例(60.38%)为RHD基因缺失;27例存在部分RHD外显子,包括2例RHD*DVI.3/RHD*01N.01,24例RHD*01N.04/RHD*01N.01和1例RHD-CE(2-10)/RHD*01N.01;55例含有全部RHD外显子,包括4例RHD*01/RHD*01N.01,6例RHD*15/RHD*01N.01,1例RHD*01 W.72/RHD*01N.01,1例RHD*15/RHD*01EL.01,39例RHD*01EL.01/RHD*01N.01,余下4例样本根据合子型分析确定不存在RHD基因缺失、测序显示存在1227G>A突变。结论:芜湖地区献血人群RhD^(-)D基因的分子机制存在多态性,其中RHD*01EL.01和RHD*15为本地区主要D变异型,本研究结果为本地区RhD血型鉴定和临床输血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rhd基因 d变异型 Sanger测序
下载PDF
RHD抗原阴性孕产妇的围孕期管理及研究进展
2
作者 朱晨航 钟惠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10-0013,共4页
R H是目前44个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中除ABO血型外,最复杂、最富多态性的血型系统,D抗原是其中免疫原性最强的,红细胞上无D抗原为RHD阴性(简称RH-)血型。RH-人群的比例差异较大,欧美人群约占15-17%,非洲人群约占3-10%,我国及其他东南亚人... R H是目前44个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中除ABO血型外,最复杂、最富多态性的血型系统,D抗原是其中免疫原性最强的,红细胞上无D抗原为RHD阴性(简称RH-)血型。RH-人群的比例差异较大,欧美人群约占15-17%,非洲人群约占3-10%,我国及其他东南亚人群比例少约占0.3-0.4%。RH-在我国虽属稀有血型,但根据其人群的分布特点和遗传规律,我国的RH-孕妇分娩RH+胎儿的概率反而极高;且随着我国近年来多胎生育政策的逐步开放,RH-妇女再次妊娠率逐年增加,RH-血的用血需求也相应增加。上述情况增加了母婴RH血型不合的风险,进而增加了胎儿/新生儿免疫溶血性疾病 (简称HDFN)的风险,HDFN发病早、进展快、病情严重、并发症风险高,严重威胁围产儿的生命健康、影响患儿远期生活质量,因此规范RH-孕产妇的围孕期管理尤为重要。但目前我国尚无统一、权威的管理指南,故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围产保健方向的RH-孕产妇的围孕期管理规范要点,供临床产科医生参考,以降低HDFN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提高母婴保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孕产妇 HdFN 围孕期管理 rh抗体效价监测 d Ig注射
下载PDF
RhD变异体Type33型受血者同种免疫产生抗-D合并抗-E混合抗体的研究
3
作者 刘建成 邵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59-1864,共6页
目的:探讨1例RhD阳性患者免疫产生抗-D合并抗-E混合抗体的原因。方法:用常规血清学方法鉴定ABO/Rh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检测患者的RHD基因外显子1-10区域并进行杂合性分析,利用一代测序方... 目的:探讨1例RhD阳性患者免疫产生抗-D合并抗-E混合抗体的原因。方法:用常规血清学方法鉴定ABO/Rh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检测患者的RHD基因外显子1-10区域并进行杂合性分析,利用一代测序方法分析全外显子序列。结果:患者Rh血型为弱D Type33型,其RHD等位基因为RHD01W.33,患者表现为RHD+/RHD-杂合型,Rh分型为Ccee,产生了抗-D合并抗-E混合抗体。结论:该患者RHD基因外显子4发生了c.520G>A的突变,这一变异导致了红细胞上RhD抗原的表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Type33型 rhd变异体 rh血型 rhd基因 混合抗体 受血者
下载PDF
1例RHD-CE(3-7)-D基因重组与RHCE变异型患者的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分析
4
作者 唐炳娣 蔡仲仁 +1 位作者 邓泳诗 伍昌林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6期1183-1186,1190,共5页
目的 研究分析1例Rh血型弱D、弱cE患者的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为该类患者的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卡法对患者红细胞进行ABO、RhDCcEe抗原的鉴定,同时采用试管法进行血型复核,抗人球蛋白卡法筛查不规则抗体;采... 目的 研究分析1例Rh血型弱D、弱cE患者的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为该类患者的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卡法对患者红细胞进行ABO、RhDCcEe抗原的鉴定,同时采用试管法进行血型复核,抗人球蛋白卡法筛查不规则抗体;采用PCR-SSP法对RhDCcEe(RhD、RhC、Rhc、RhE、Rhe)基因型进行检测;三代全长测序技术对RHD/RHCE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微柱凝胶卡法鉴定ABO、RhD、RhCcEe血型抗原的结果为:A抗原(-)、B抗原(-)、RhD(1+)、RhC(4+)、Rhc(1+)、RhE(1+)、Rhe(4+)、对照孔(-);试管法ABO、RhD、RhCcEe抗原鉴定该患者表型为:A抗原(-)、B抗原(-)、RhD(w+)、RhC(4+)、Rhc(w+)、RhE(w+)、Rhe(4+),对照管(-);抗人球蛋白卡法筛查患者不规则抗体阴性;PCR-SSP法血型基因分型RhDCcEe结果:RhD(+)、RhC(+)、Rhc(+)、RhE(+)、Rhe(+);RHD/RHCE基因结果:RHD单倍体1为外显子1-10全缺失,而单倍体2为外显子RHD-CE基因重组融合,且确认其重组类型为RHD-CE(3-7)-D,起点在外显子2(g.20238-20312之间),终点在外显子8(g49184-50480之间),同时RHCE基因第6外显子存在新碱基点突变RHCE*cE(827C>A)。结论RHD-CE(3-7)-D基因重组融合与RHCE*cE(827C>A)新等位基因突变可能引起D、cE血型抗原弱表达,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cE弱抗原 rhd-CE(3-7)-d重组 rhCE*cE(827C>A) 三代全长测序
下载PDF
临沂地区RhD阳性的无偿献血者表型分析
5
作者 周欢 刘晓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5期150-152,共3页
目的 研究临沂地区RhD阳性无偿献血人群Rh C、c、E、e抗原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 ,利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4563例RhD阳性无偿献血者的Rh血型C、c、E、e抗原表型分型。结果 在4563例RhD阳性无偿献血者中共检出9种表型,... 目的 研究临沂地区RhD阳性无偿献血人群Rh C、c、E、e抗原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 ,利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4563例RhD阳性无偿献血者的Rh血型C、c、E、e抗原表型分型。结果 在4563例RhD阳性无偿献血者中共检出9种表型,分别为CCee 1830例(40.11%),CcEe 1604例(35.15%), Ccee 460例(10.08%), ccEE 386例(8.46%), ccEe 215例(4.71%), ccee 23例(0.50%),CcEE 16例(0.35%), CCEe 28例(0.61%), CCEE 1例(0.02%)。经过对临沂地区4563例RhD阳性无偿献血者Rh C、c、E、e抗原统计分析发现, 4种抗原阳性所占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e>C>c>E。结论 临沂地区RhD阳性无偿献血人群Rh分型以CCee和CcEe为主,最少见的是CCEE。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合理选择表型为患者进行交叉配血,有助于减少Rh抗体的产生,尤其是有利于减少反复输血患者输血后产生Rh抗体的几率,同时有助于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Rh表型分布特点,对后期及时合理供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表型 输血 抗原 无偿献血 不规则抗体
下载PDF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etection of Rh blood group antigens and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pregnant women with a second pregnancy
6
作者 Xiao-Ling Fu Xing-Dan Zhao +3 位作者 Ai-Han Weng Su-Jiao Li Xue-Yu Wang Kai-Nian Ya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2年第8期23-28,共6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henotype distribution of five antigens of Rh blood group system and the specificity of Rh blood group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henotype distribution of five antigens of Rh blood group system and the specificity of Rh blood group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h blood group antibody and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in second-child pregnant women,and to provide laboratory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Rh-HDN).Methods:500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 were col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500 pregnant women with first pregnancy as the control group(all pregnant women underwent obstetric examination in the integrated obsteric clinic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1).To detectethe Rh blood group antigens(D,C,c,E,e)of the two groups of samples,screene the irregular antibodies,identify the specificity of irregular antibodies,determine the titer and record the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of pregnant women with positive Rh blood group antibodies.Results:There were 11 Rh phenotypes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 in the study group:CCDee(152cases,30.4%),CcDEe(136cases,27.2%)CcDee(84cases,16.8%),ccDEE(30cases,6%),ccDee(31cases,6.2%),CCDEe(14cases,2.8%),ccDEe(9cases,1.8%),cc dee(18cases,3.6%),CCDEE(2cases,0.4%),CcdEe(12cases,2.4%),Ccdee(6cases,1.2%),CCd ee(6cases,1.2%).A total of 42 cases(8.4%)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 were negative for RhD.There were 10 Rh phenotypes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first pregnancy in the control group:CCDee(144cases,28.8%),CcDEe(138cases,27.6%),CcDee(90cases,18%),ccDEE(42cases,8.4%),ccDee(28cases,5.6%),CCDEe(10cases,2%),ccDEe(8cases,1.6%),cc dee(19cases,3.8%),CCDEE(1cases,0.2%),CcdEe(11cases,2.2%),Ccdee(9cases,1.8%).A total of 39 cases(7.8%)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first pregnancy were negative for RhD.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 in the study group,the positive rate of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was 4.0%(20/500),and the specificity of Rh blood group antibodies was found as follows:anti-E 1.8%(9/500),anti-D 1.4%(7/500),anti-C 0.4%(2/500)and anti-Ec 0.4%(2/500).The positive rate of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first pregnancy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0,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Rh-HDN was found in 10 newborns(2%)of the 20 women with positive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and the antibody titer during pregnancy was more than 32.No Rh-HDN occurred in newborns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first pregnancy,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regnancy stimulation can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pregnant women,and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Rh blood group can easily cause Rh-HDN,so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routine detection of five antigens of Rh blood group and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during prenatal examination.It is helpful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Rh-blood irregular antibodies and the assessment of fetal or neonatal risk of Rh-HD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 blood group antigen Pregnant woman Irregular antibody detection HdN
下载PDF
Preval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ABO and Rh-D Antigens along with Its Subgroups &Rare Types in Greater Gwalior Region
7
作者 Dharmesh Chandra Sharma Sunita Rai +2 位作者 Sudha Iyenger Bharat Jain Satya Sao 《Open Journal of Blood Diseases》 2013年第2期69-73,共5页
Among a total of 29 blood group systems and over 600 different blood group antigens discovered so far, ABO and Rhesu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blood group systems. The most significance rhesus antigen is Rh-D because of... Among a total of 29 blood group systems and over 600 different blood group antigens discovered so far, ABO and Rhesu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blood group systems. The most significance rhesus antigen is Rh-D because of its immunogenicity. The sound knowledge of ABO and Rh-D antigens and its distribution in population is essential for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s, in population genetic studies, in resolving medico-legal issues and more importantly in compatibility test in blood transfusion practice. Study is aimed to provide data on ABO and Rh-D distribution in Gwalior region (Madhya Pradesh)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related studies in India and abroad. Total 90,000 samples in 4 years from January 2004 to December 2007 were grouped for ABO, Rh-D and their subgroups at Blood Bank of Gajra Raja Medical College, along with Emergency Blood Bank, Gwalior, Madhya Pradesh, India. Blood group distribution among these samples showed phenotypes A, B, AB and O as 22.7%, 37.5%, 9% and 30.8% respectively. A2 and A2B were 8.0% and 8.6% respectively. The Rh-D negative phenotype was found 8.9% and DU variants/weaker D was 0.036% among the sample tested. In cord blood samples, the incidence of A2 and A2B were 18.6% and 20.2%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 rh-d ABO PHENOTYPE
下载PDF
Rh阴性孕妇血型D抗原同种免疫反应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徐华 叶世辉 +8 位作者 邵超鹏 邢荷香 张建耕 庄乃宝 王宏 贺晨 曹晓莉 吴大洲 章迪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研究Rh阴性孕妇血型D抗原同种免疫反应,为建立有区别的D亚型的输血规则提供参考。方法对RhD阴性孕妇进行基因分型,并检测是否有抗-D;总结分析孕妇妊娠次数以及胎儿红细胞的检出与产生抗-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122名RhD表型阴性的孕... 目的研究Rh阴性孕妇血型D抗原同种免疫反应,为建立有区别的D亚型的输血规则提供参考。方法对RhD阴性孕妇进行基因分型,并检测是否有抗-D;总结分析孕妇妊娠次数以及胎儿红细胞的检出与产生抗-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122名RhD表型阴性的孕妇中,检出d/d基因型97例,Del型20例,弱D15型1例,RHD-CE(2—9)-D/d融合基因型3例,DⅥⅢ型1例。在97名RhD阴性(d/d)孕妇中,有38例产生抗-D;20名Del血型孕妇均未检出抗-D;3名RhD-CE(2—9)-D/d中有2例产生抗-D;1名弱D15型的孕妇未检出抗-D;1名DⅥⅢ型孕妇抗-D检出阳性。统计分析表明孕妇的妊娠次数以及外周血中检出胎儿红细胞的检出与抗-D的产生有相关性,这可以成为Rh阴性孕妇被D抗原免疫的证据。结论不同D亚型的个体可能会对D抗原有不同的免疫反应,我们认为在中国Del血型的受者可以接收D阳性血液。建立有区别的输血规则可以节约有限的Rh阴性血资源和提高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阴性孕妇 d抗原同种免疫反应 dEL 输血规则
下载PDF
孕妇及胎儿Rh(D/E)免疫性溶血病的诊断与血液治疗 被引量:17
9
作者 余忠清 胡丽华 +3 位作者 刘峰 高志峰 曹奎杰 韩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及胎儿Rh(D/E)血型不合的免疫性溶血病的治疗,预防孕妇早孕自然流产或不足月死胎。方法:用大量去除血浆和换血疗法对孕妇及胎儿或新生儿Rh(D/E)血型不合者进行治疗,以降低IgG抗D/E的含量,提高胎儿或新生儿的成活率。结果:... 目的:探讨孕妇及胎儿Rh(D/E)血型不合的免疫性溶血病的治疗,预防孕妇早孕自然流产或不足月死胎。方法:用大量去除血浆和换血疗法对孕妇及胎儿或新生儿Rh(D/E)血型不合者进行治疗,以降低IgG抗D/E的含量,提高胎儿或新生儿的成活率。结果:2例孕妇及胎儿Rh(D)血型不合者去除血浆前IgG抗-D分别为512和1024,去除血浆3周后,IgG抗-D效价降至16和32,以后间断性的治疗,减少治疗频率,保持IgG抗-D≤64,置足月行剖宫术,产下正常男、女婴儿各1名;1例Rh(E)血型不合者未经治疗而胎死宫内;另1例Rh(D)新生儿溶血病(HDN)经换血治疗而得救。1年后随访,3例婴儿发育均良好,与正常婴儿无差异。结论:大量去除血浆,同时补充高蛋白饮食是治疗孕妇及胎儿RhD/E血型不合的免疫性溶血病的好方法,换血疗法是HDN治疗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E) 孕妇 胎儿 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 血液治疗
下载PDF
RhD抗原表达与CE抗原的关系研究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志红 兰炯采 +2 位作者 孙雪梅 吕冬冬 李慧晓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2-904,共3页
目的探讨D抗原表达强弱与RhCE抗原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板法对RhD阳性献血者检测Rh表型;抗球蛋白卡式法初筛RhD阴性标本进行确认并分型;吸收放散试验对经抗球蛋白法确认为RhD阴性标本进行Del表型筛选。结果 D抗原在Rh表型不同时与抗体... 目的探讨D抗原表达强弱与RhCE抗原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板法对RhD阳性献血者检测Rh表型;抗球蛋白卡式法初筛RhD阴性标本进行确认并分型;吸收放散试验对经抗球蛋白法确认为RhD阴性标本进行Del表型筛选。结果 D抗原在Rh表型不同时与抗体的凝集强度的平均值有差别,测得的D抗原凝集强度从强到弱依次为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各表型之间抗原凝集强度存具有统计学意义(F=2.945,P<0.05);不同D表现型的RhCE表型构成是不同的,具体表现为一般D阳性与RhD阴性相比,前者C、E抗原所占比例较大,后者c抗原所占比例较大,弱D和Del型这2种特殊D阳性则表现在,C、c、E抗原比例介于两者之间。结论RHCE基因形成的抗原组合影响RHD基因表达D抗原,Cc,cc抗原组合的标本可能出现D凝集强度减弱或者极弱形成弱D或者Del型,甚至D抗原不表达形成D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抗原 rhCE抗原 rh表型 凝集强度
下载PDF
Rh血型抗-D阳性个体中未见DEL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邵超鹏 徐群 +8 位作者 孙国栋 徐华 李剑平 张伯伟 梁晓华 刘忠 周英 李丹 庄乃保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76-878,887,共4页
目的分析Rh血型系统抗-D抗体阳性个体的RhCcEe表型及检测DEL等位基因,观察产生抗-D同种免疫反应个体中是否存在DEL型。方法对因输血或妊娠产生抗-D同种抗体的个体,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排除部分D型或弱D型,然后进行RhCcEe表型检... 目的分析Rh血型系统抗-D抗体阳性个体的RhCcEe表型及检测DEL等位基因,观察产生抗-D同种免疫反应个体中是否存在DEL型。方法对因输血或妊娠产生抗-D同种抗体的个体,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排除部分D型或弱D型,然后进行RhCcEe表型检测,同时采用PCR方法检测RHD1227A等位基因鉴别DEL型和真实Rh(D)阴性表型。同时检测99名IAT确认的、抗-D抗体阴性的Rh(D)阴性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99名抗-D抗体阴性组共检出C抗原阳性(包括CC或Cc)个体44名(44.4%);DEL型24名(24.2%)。抗-D抗体阳性组经IAT确认共118名Rh(D)阴性,C抗原阳性22名(18.6%),未发现DEL型个体,均与抗体阴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D抗体阳性组未见DEL型,提示DEL型个体或不会因输血或妊娠针对Rh(D)抗原发生抗-D同种免疫反应;由于DEL型多携带C抗原,因此造成抗-D阳性组C抗原频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rh(d)抗原 抗-d抗体 dEL 同种免疫
下载PDF
RHD1227A型弱D的D抗原表位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筱莹 何颖军 +1 位作者 徐红先 邵超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977-2980,共4页
目的分析携带RHD1227A等位基因的Rh血型弱D型个体的红细胞D抗原表位。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检测Rh血型D、C、c、E和e抗原表型,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确认D抗原,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测定RHD基因,并检测RHD杂合型。... 目的分析携带RHD1227A等位基因的Rh血型弱D型个体的红细胞D抗原表位。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检测Rh血型D、C、c、E和e抗原表型,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确认D抗原,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测定RHD基因,并检测RHD杂合型。对确认的弱D型,使用12种抗-D抗原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分析红细胞D抗原表位。结果血清学筛选和PCR-SSP检测鉴定出3例携带RHD1227A等位基因的弱D型样本,Rh小因子均为C+c+E-e+,RHD合子型鉴定均为RHD+/RHD-杂合型,提示3例个体基因型为CDe/cde。3例个体红细胞D抗原表位分析显示均具有基本完整D抗原表位,与Rh(D)阳性对照样本相同。结论发现3例RHD1227A型弱D型;不管RHD1227A等位基因表达DEL型或弱D型,其D抗原表位近似,均表达基本完整D抗原,提示该等位基因不同量的表达可能与其它调节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d抗原 rhd基因 dEL d
下载PDF
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Rh(D)血型抗原的模拟表位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淑均 沈继龙 +2 位作者 卞茂红 张循善 闻慧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17-820,共4页
目的从纯化的人抗Rh(D)抗体阳性血清中筛选Rh(D)血型抗原模拟表位。方法用纯化的多克隆抗Rh(D)抗体血清对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进行3轮"吸附-洗脱-扩增"过程筛选,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用ELISA法检测其特异性及其与抗体的结合能... 目的从纯化的人抗Rh(D)抗体阳性血清中筛选Rh(D)血型抗原模拟表位。方法用纯化的多克隆抗Rh(D)抗体血清对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进行3轮"吸附-洗脱-扩增"过程筛选,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用ELISA法检测其特异性及其与抗体的结合能力。提取阳性克隆DNA并进行测序,推导外源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凝集抑制试验检测噬菌体展示的多肽对Rh(D)血型抗原结合的模拟作用。结果经过3轮筛选和相应鉴定后得到6个抗Rh(D)抗体的特异性噬菌体克隆,其中4个克隆展示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为PSQGYVILLDEK,命名为C2,另外2个克隆展示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为TMLNRAHDFSEC,命名为C21。凝集抑制试验结果表明这两个多肽的噬菌体可以抑制Rh(D)抗原阳性红细胞的凝集作用。结论多肽PSQGYVILLDEK和TMLNRAH-DFSEC可以模拟Rh(D)血型抗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随机肽库 模拟表位 rh(d)血型抗原
下载PDF
广州地区人群中RHD* 960A突变型等位基因的鉴定及血型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贞 温机智 +4 位作者 张润青 罗广平 魏玲 骆宏 姬艳丽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3-595,共3页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人群中RHD*960A突变型等位基因个体的血型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RhD变异型标本,采用2种不同的单克隆抗-D试剂鉴定RhD血型,抗球蛋白凝胶卡法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并用RhD抗原表位检测试剂盒(D-Screen)检测Rh...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人群中RHD*960A突变型等位基因个体的血型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RhD变异型标本,采用2种不同的单克隆抗-D试剂鉴定RhD血型,抗球蛋白凝胶卡法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并用RhD抗原表位检测试剂盒(D-Screen)检测RhD抗原表位;此外,采用Rh血型分型卡检测Rh CE抗原;采用多重连接酶依赖的探针扩增(MLPA)方法检测RHD及RHCE基因型;对MLPA方法无法给出检测结论的标本,进行RHD基因全部10个外显子的PCR扩增及产物直接测序。结果发现3例RhD变异型标本,直抗阴性,初步血清学结果显示RhD抗原弱阳性表达,RhD抗原表位检测结果显示其红细胞与RhD抗原epD6.6、epD8.2和epD9.1表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无凝集反应,与其余表位抗体呈弱阳性凝集反应;RHCE抗原分型1例为CCee,其余2例为Ccee;RHD基因的MLPA基因分型显示其基因型为正常的RHD/d(即未鉴定出其携带的突变型RHD等位基因),后续RHD基因外显子直接测序发现其第7外显子携带c.960G>A(p.Leu302Leu)同义突变,RHCE基因MLPA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表型一致。结论首次在广州地区人群中发现了RHD*960A突变型等位基因个体,并进行血清学抗原表位和基因型检测,其血清学表现为部分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rhd变异型 rhd抗原表位 MLPA
下载PDF
人源抗Rh(D)单链抗体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岳建华 潘秀珍 +2 位作者 王长军 李先富 唐家琪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98-301,305,共5页
目的:构建人源抗红细胞Rh(D)抗原单链噬菌体抗体库。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分泌抗Rh(D)抗体的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多次PCR扩增和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VH/VLcDNA),经重叠延伸拼接(SOE)用编码连接肽(Gly4Ser)3的... 目的:构建人源抗红细胞Rh(D)抗原单链噬菌体抗体库。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分泌抗Rh(D)抗体的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多次PCR扩增和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VH/VLcDNA),经重叠延伸拼接(SOE)用编码连接肽(Gly4Ser)3的互补序列组成scFv基因,经酶切克隆入载体pCANTAB5E,使之呈现于噬菌体表面。使用完整Rh+型红细胞进行四轮淘汰筛选,ELISA对所获抗体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构建的噬菌体抗体库库容为1.2×107,噬菌体DNA中全长scFv基因的插入率为0.80,用辅助噬菌体援救后,得到滴度为3×108pfu/ml的初级噬菌体抗体库。以完整Rh+型红细胞进行四轮淘汰筛选,出现特异性富集。经DotELISA实验鉴定,得到1株与Rh+型红细胞特异结合的scFv噬菌体抗体。结论:运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构建了人源抗红细胞Rh(D)抗原的噬菌体抗体库,为进一步对所获克隆株进行序列分析、可溶性抗体表达和纯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抗原 scFv基因 噬菌体展示技术
下载PDF
2493例RhD阴性献血者的基因分析及4个新RHD等位基因的鉴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大洲 王满妮 +4 位作者 叶世辉 左琴琴 张印则 周华友 徐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64-967,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RHD等位基因多态性和分子机制。方法2008年1月-2011年9月,对2493例初筛为RH阴性的无偿献血者,采用单克隆抗体鉴定RhD/C/c/E/'e抗原,D抗原鉴定同时采用间接抗球蛋白法;采用PCR·SSP方法测出d/d、D/d...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RHD等位基因多态性和分子机制。方法2008年1月-2011年9月,对2493例初筛为RH阴性的无偿献血者,采用单克隆抗体鉴定RhD/C/c/E/'e抗原,D抗原鉴定同时采用间接抗球蛋白法;采用PCR·SSP方法测出d/d、D/d、DEL/d型,再用商用RHD基因检测试剂盒鉴定D/d型的样本中的弱D—15、RHD.CE(2-9)-D、DVI-Ⅲ和Dva型;对于排除前述基因型的样本,对其RHD基因10个外显子序列进行测序比对分析。结果2493例中,有1686名为R//D基因完全缺失(0/O),占67.6%,其它808名检出有RHD基因:其中20.7%(516/2493)为DEL型(RHD1227G〉A/a),RHD—CE(2-9)-D/d为最常见的融合基因型,占6.5%(163/2493),其次为DⅥ·nl(RHD—CE(3-6)-D/d),占1.2%(31/2493),弱D15型为常见的弱D型,共检出62例(2.5%);发现的4个新等位基因,分别是RHO78delC/d、RHD520G〉A+1080dellO/dRHD、438G〉C/d和RHD101A〉G/d。结论汉族人群RHD等位基因多态性与高加索人群存在差异,有丰富的类型和不同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d rhd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Rh(D)阴性患者紧急抢救输血中应用“配合型输血”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梁静 杨丽萍 +2 位作者 刘雯 刘景汉 兰炯采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6年第6期597-601,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Rh(D)阴性患者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应用“配合型输血”的病例资料,探讨应用配合型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新疆阿克苏地区2014年1月-2015年12月Rh(D)阴性患者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6例应用“配合型输血”(... 目的:回顾性分析Rh(D)阴性患者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应用“配合型输血”的病例资料,探讨应用配合型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新疆阿克苏地区2014年1月-2015年12月Rh(D)阴性患者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6例应用“配合型输血”(病例组)及6例应用同型输血(对照组)的基本资料、红细胞抗体筛查、胆红素、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红细胞比容(Hct)及住院天数(d)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配合型输血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输血后72 h红细胞抗体筛查阴性均未产生抗-D、输血后24 h Hb实际升高值分别为(28.53±10.09)g/L和(21.24±3.13)g/L、无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发生,病例组与对照组输血前后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h(D)阴性患者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应用“配合型输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输血治疗途径,同时对输注Rh(D)阳性红细胞的患者也应建立的规范的追踪、随访及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 特殊情况 紧急抢救 配合型输血
下载PDF
Rh(D)阴性献血者不规则抗体检测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健 周英 +3 位作者 吕文彬 陈雪 迭敏 龚希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341-343,共3页
目的分析Rh(D)阴性献血者不规则抗体检测的结果,探讨在献血者血液Rh(D)阴性确认试验时,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的必要性。方法用间接抗人球蛋白法进行Rh(D)阴性确认试验及抗体筛选试验、抗体鉴定试验,盐水法进行Rh表现型的检测。结果 1205份... 目的分析Rh(D)阴性献血者不规则抗体检测的结果,探讨在献血者血液Rh(D)阴性确认试验时,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的必要性。方法用间接抗人球蛋白法进行Rh(D)阴性确认试验及抗体筛选试验、抗体鉴定试验,盐水法进行Rh表现型的检测。结果 1205份Rh(D)阴性献血员标本中,抗体筛选试验阳性的标本有20份,经过抗体鉴定,其中抗-D 10份,抗-M 6份,非特异性抗体2份,抗-Lea1份,冷自身抗体1份。结论 Rh(D)阴性献血者抗体筛选阳性率高达1.66%,较以往报道的正常人群抗体筛选阳性率高。在临床供血上,其高检出率对临床用血安全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对Rh(D)阴性献血者更应该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 献血者 抗体筛查 抗体鉴定
下载PDF
Rh部分D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路军 乔芳 +5 位作者 石翠英 王振雷 赵志弘 刘敬闪 张虹 田亚娟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研究7例Rh部分D样本的基因分型。方法采用PCR-SSP技术检测常规血清学试验为D变异型的样本中的Rh部分D进行D基因分型。结果在30例常规血清学试验中,23例具有完整的RHD基因外显子(Rh弱D型),7例部分外显子缺失,为Rh部分D,23例为弱D型,... 目的研究7例Rh部分D样本的基因分型。方法采用PCR-SSP技术检测常规血清学试验为D变异型的样本中的Rh部分D进行D基因分型。结果在30例常规血清学试验中,23例具有完整的RHD基因外显子(Rh弱D型),7例部分外显子缺失,为Rh部分D,23例为弱D型,并对部分D样本进行了基因分型,4例检测为D Cat.ⅥⅢ,1例为D Cat.Ⅵtype2,1例为D Cat.Ⅵtype 1,1例为基因2.9外显子融合,表示为RHD-CE(2-9)-D。结论 Rh部分D型与弱D型在血清学试验中无法区分,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才能够更准确的分型,更能确保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阴性 rh部分d d 基因型
下载PDF
血清学Rh(D)阴性个体分子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青 肖建宇 +2 位作者 郁心 黄成垠 姚根宏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4年第4期337-339,443,共4页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无偿献血者中血清学Rh(D)阴性表型汉族人群的分子背景。方法 37份常规血清学试验检测出的Rh(D)阴性江苏汉族人,采用PCR-SSP检测RHCE基因和RH(D)基因;并对存在RH(D)基因的个体进行10个外显子及邻近内含子的测序。结果 3...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无偿献血者中血清学Rh(D)阴性表型汉族人群的分子背景。方法 37份常规血清学试验检测出的Rh(D)阴性江苏汉族人,采用PCR-SSP检测RHCE基因和RH(D)基因;并对存在RH(D)基因的个体进行10个外显子及邻近内含子的测序。结果 37例血清学Rh(D)阴性献血者中,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认26例无RH(D)基因。存在RH(D)基因的11例中,3例为RH(D)和RHCE基因发生互换,6例为RH D(K409k)(第9外显子1 227G>A),1例为弱D15型(第6外显子845G>A),1例为RH(D)*711delC(第5外显子711位碱基缺失)。结论一定比例的血清学阴性Rh(D)人群并非真正的Rh(D)阴性,即表达弱D抗原。提示对血清学Rh(D)阴性个体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有利于安全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rh(d)阴性 rh(d)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