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erior intestinal integrity and limited microbial transloc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immune activation in SIVmac239-infected northern pig-tailed macaques(Macaca leonina) 被引量:7
1
作者 Ming-Xu Zhang Tian-Zhang Song +6 位作者 Hong-Yi Zheng Xue-Hui Wang Ying Lu Han-Dan Zhang Ting Li Wei Pang Yong-Tang Zheng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522-531,共10页
Microbial translocation is a cause of systemic immune activation in HIV/SIV infec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found a lower CD8+ T cell activation level in Macaca leonina (northern pig-tailed macaques, NPMs) than in... Microbial translocation is a cause of systemic immune activation in HIV/SIV infec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found a lower CD8+ T cell activation level in Macaca leonina (northern pig-tailed macaques, NPMs) than in Macaca mulatta (Chinese rhesus macaques, ChRMs) during SIVmac239 infection. Furthermore, the levels of plasma LPS-binding protein and soluble CD14 in NPM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hRMs. Compared with ChRMs, SIV-infected NPMs had lower Chiu scores, representing relatively normal intestinal mucosa. In addition, no obvious damage to the ileum or colon epithelial barrier was observed in either infected or uninfected NPMs, which differed to that found in ChRMs. Furthermore, no significant microbial translocation (Escherichia coli) was detected in the colon or ileum of infected or uninfected NPMs, which again differed to that observed in ChRMs. In conclusion, NPMs retained superior intestinal integrity and limited microbial translocation during SIV infection, which may contribute to their lower immune activation compared with Ch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e activation INTESTINAL integrity Microbial translocation SIVMAC239 macaca leonina Northern pig-tailed macaqueS macaca mulatta Chinese rhesus macaqueS
下载PDF
中国和印度猕猴(Macaca mulatta)两个种群颅骨的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彭燕章 潘汝亮 +2 位作者 俞发宏 叶智彰 王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0,24,共10页
中国云南中南部和印度的猕猴(Macaca mulatta)两个种群的颅骨形态以及等位基因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面宽、颅的形态大小和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也分别存在于印度种群(M.m.mulatta)与西藏亚种(M.m.vestita),川西亚... 中国云南中南部和印度的猕猴(Macaca mulatta)两个种群的颅骨形态以及等位基因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面宽、颅的形态大小和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也分别存在于印度种群(M.m.mulatta)与西藏亚种(M.m.vestita),川西亚种(M.m.lasiotis),泰国种群和越南种群之间。在20个血蛋白等位基因中,仅约8个是各亚种或种群共有的,代表共同的离征或祖征。因此,云南中南部标本既不是印度指名亚种,也不是泰国的siamica亚种,其亚种名应重新厘定。大陆型分布的猕猴区域性种群之间的遗传异质性大于同质性。上述差异可能是随机遗传漂变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 猕猴 颅骨
下载PDF
中国恒河猴(Macaca mulatta)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贵波 赵辉 +1 位作者 邱趁丽 邵一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34-736,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恒河猴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布频率。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对50只中国恒河猴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所有被检测的恒河猴个体中均存在明显的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淋巴... 目的:研究中国恒河猴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布频率。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对50只中国恒河猴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所有被检测的恒河猴个体中均存在明显的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淋巴细胞大约占CD4+T淋巴细胞的9.1%(变化范围为2.6%~18.1%);其中CD4+CD25highT淋巴细胞约占2.5%(0.3%~5.5%)。对不同年龄和性别个体中CD4+CD25+T淋巴细胞频率的初步分析未发现统计学上有年龄或性别差异。结论:中国恒河猴可用于与CD4+CD25+T细胞相关的人类疾病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恒河猴 调节性T淋巴细胞 CD4^+CD25^+T淋巴细胞 CD4^+CD25^HIGH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Genetic structure and recent population demographic history of Taihangshan macaque(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North China 被引量:2
4
作者 Yanyan ZHOU Jundong TIAN Jiqi LU 《Integrative Zoology》 SCIE CSCD 2023年第3期530-542,共13页
Massive actions have been and are being taken into protecting the world’s primates from extinction,while the study of the properties of genetic diversity,demographic history,and ecological relationships will benefit t... Massive actions have been and are being taken into protecting the world’s primates from extinction,while the study of the properties of genetic diversity,demographic history,and ecological relationships will benefi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a species.The Taihangshan macaque(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a subspecies of rhesus macaque(Macaca mulatta),is endemic to China and currently restricted to southern Mt.Taihangshan area.Herein,we evaluated the genetic diversity,population structure,and demographic history of this subspecies using mitochondrial(Cytb and high variable region I:HVR I)and nuclear markers(microsatellite loci)of 131 in-dividuals collected from 9 localities covering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this subspecies.Both phylogenetic analyses and genetic assignment revealed that the wild populations of Taihangshan macaqu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2 major highly divergent clades,THS-east and THS-west.Low genetic diversity(π:0.00266±0.00016)but high haplotype diversity(Hd:0.80352±0.015)were detected in the Taihangshan macaques,particularly in THS-east.Analyses of demographic history suggested that the Taihangshan macaques experiencedfirst a stable historical population size from Holocene to early 19th century but a subtle decline and then slight growth in the recent 200 years.We suggest that bridging the neighbor populations(i.e.setting corridors)would facilitate the male-mediated geneflow and subsequently increas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Taihangshan macaque pop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ERVATION demographic history genetic diversity genetic structure Taihangshan macaque(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
原文传递
圈养与野外近人环境猕猴肠道菌群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欣然 王晓晨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5,共7页
通过对来自北京动物园10只圈养猕猴(Macaca mulatta)和来自河南济源五龙口风景区10只处于野外近人环境中的猕猴的粪便微生物进行鸟枪法测序,分析两种不同环境下猕猴的肠道菌群组成和差异。结果表明:20份样品共检测出9个门、18个纲、22... 通过对来自北京动物园10只圈养猕猴(Macaca mulatta)和来自河南济源五龙口风景区10只处于野外近人环境中的猕猴的粪便微生物进行鸟枪法测序,分析两种不同环境下猕猴的肠道菌群组成和差异。结果表明:20份样品共检测出9个门、18个纲、22个目、31个科、46个属和226个种。通过分析发现,圈养和野外近人环境群体共享了绝大部分细菌(200种),但是近人环境群体相比于圈养群体,独有更多种类的微生物。圈养猕猴肠道微生物主要由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组成。处于野外近人环境中的猕猴肠道微生物主要由厚壁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组成。圈养猕猴和近人猕猴属水平上的肠道微生物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0.001)。圈养猕猴和野外近人环境猕猴肠道菌群组成的多样性与差异,可为猕猴的圈养以及景区野生动物管理提供指导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肠道菌群 鸟枪法测序 宏基因组分析
下载PDF
建立检测猕猴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RT-qPCR方法
6
作者 林小瑞 张铭润 +5 位作者 王陈芸 周玮 叶尤松 龙维虎 李哲丽 唐东红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第2期35-40,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检测猕猴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adenosine triphosphate-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protein G2,ABCG2)mRNA的基因转录水平。方法使用NCBI上GenBank数据库猕猴(Macaca mulatta)...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检测猕猴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adenosine triphosphate-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protein G2,ABCG2)mRNA的基因转录水平。方法使用NCBI上GenBank数据库猕猴(Macaca mulatta)的ABCG2核苷酸序列号NM_001032919.1及内参GAPDH核苷酸序列号NM_001195426.1,借助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PCR引物。提取猕猴新鲜肾组织的总RNA,并反转录合成cDNA。接着,利用PCR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并根据反应体系中荧光的变化情况定量分析ABCG2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PC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扩增的ABCG2和GAPDH核苷酸序列与NCBI上猕猴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91%和91.14%。ABCG2和GAPDH的扩增效率均达到80%~120%,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熔解曲线为单峰,R2接近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猕猴ABCG2 mRNA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为研究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以及新药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行为
7
作者 韩梦亚 田军东 +3 位作者 周言言 王钰炜 罗彤彤 路纪琪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6,共12页
性打搅是指动物在交配期间受到同种其他个体化学信息素、面部表情、声音、攻击等方面干扰的现象。性打搅行为作为非人灵长类繁殖行为生态研究的重要话题,具有高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在种内主要受到性别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 性打搅是指动物在交配期间受到同种其他个体化学信息素、面部表情、声音、攻击等方面干扰的现象。性打搅行为作为非人灵长类繁殖行为生态研究的重要话题,具有高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在种内主要受到性别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龙口地区,以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WLK-1A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连续记录法观察并记录目标个体的交配行为,以期探讨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行为及其性别-年龄组差异。结果表明:(1)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行为仅发生在交配期,高峰期为11月;(2)从性打搅的发起者来看,雄性(成年和亚成年)个体占29.1%,雌性(成年和亚成年)个体占14.9%,青少年个体占7.5%,婴幼个体占48.5%;(3)与接触式性打搅相比,雄性(P=0.011)和雌性(P=0.033)的性打搅均以非接触式性打搅为主,青少年个体的非接触式与接触式性打搅之间无显著差异(P=0.334),婴幼猴以接触式性打搅为主(P=0.001);(4)雄性倾向于打搅交配中的雌性(P=0.040),雌性对交配中雄性与雌性间的打搅频次无显著差异(P=0.157),青少年个体的性打搅大多指向其母亲(90%),婴幼猴的性打搅均指向其母亲。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频次、方式和打搅对象等表现出性别-年龄组间差异。基于功能分析,本研究认为,雄性和雌性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均支持性竞争假说,青少年个体的性打搅支持学习假说,婴幼猴的性打搅支持分离焦虑假说和学习假说。本研究结果可望增加对非人灵长类性打搅行为发育及其功能差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猕猴 性打搅 性竞争 繁殖 行为生态
下载PDF
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和猕猴跟骨的功能形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潘汝亮 彭燕章 +1 位作者 叶智彰 王红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47-354,共8页
本文从形态描述和统计入手,对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和猕猴的跟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跟骨变量无论数值大小还是几何图形结构都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跟骨最大宽、跟长、后距骨连结面长、跟骨高度及相对跟长存在显著性... 本文从形态描述和统计入手,对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和猕猴的跟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跟骨变量无论数值大小还是几何图形结构都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跟骨最大宽、跟长、后距骨连结面长、跟骨高度及相对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水平。猕猴跟骨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比短尾猴的表现得更为紧密。据其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我们认为:与猕猴相较,短尾猴更适应于地栖生活。这似乎与短尾猴具更大的体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尾猴 猕猴 跟骨 形态 功能
下载PDF
基于多方法的猕猴种群数量县域快速调查与人猴冲突分析:以贵州长顺为例
9
作者 何曼芳 王丽娟 +3 位作者 杨光美 曹和琴 刁奕欣 粟海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5期18-25,共8页
近年来,猕猴(Macaca mulatta)在多地种群增长迅速且人猴冲突事件频发。摸清猕猴种群数量及其人猴冲突状况是开展有效管理的前提。本文以贵州长顺县为例,综合利用非诱导式访问、样线(带)与定点观测、红外相机配合夜宿地调查以及无人机调... 近年来,猕猴(Macaca mulatta)在多地种群增长迅速且人猴冲突事件频发。摸清猕猴种群数量及其人猴冲突状况是开展有效管理的前提。本文以贵州长顺县为例,综合利用非诱导式访问、样线(带)与定点观测、红外相机配合夜宿地调查以及无人机调查等方法对贵州长顺县猕猴种群数量及人猴冲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以95%的可靠性和62%的调查精度表明,长顺县域共分布有猕猴群体20群,总数351±138只,并集中分布于南部区域;(2)应用的调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样线(带)与定点观测法发现猴群几率较大,访问调查法较为便捷,多方法综合使用能有效弥补单一调查方法获取数据的局限性;(3)猕猴危害作物高峰期发生在6—7月,与当地主要受害作物种类玉米成熟期时间一致,同时观测到靠近山林和水源的作物更易遭受猕猴危害;(4)原住民对猕猴保护态度各有不同,其中,有47.92%的受访者对猕猴保护政策持积极态度,52.08%的受访者持消极态度,其保护态度主要受受访者主要收入来源、受教育程度和猕猴危害造成的损失程度3个因素影响。本研究可为西南山地区域性猕猴种群快速调查与保护管理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种群数量 人猴冲突 野外调查 贵州长顺
下载PDF
Allomaternal care and‘adoption'in an edge-of-range population of Taihangshan macaques in Northern China
10
作者 Yongman Guo Cyril C Grueter Jiqi Lu 《Current Zoolog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15-218,共4页
Among mammals,mothers provide maternal care and protection starting from gestation and they ensure nutritional supply via lactation after birth(Clutton-Brock 1991).However,in social mammals,infants may also be cared f... Among mammals,mothers provide maternal care and protection starting from gestation and they ensure nutritional supply via lactation after birth(Clutton-Brock 1991).However,in social mammals,infants may also be cared for by a variety of other group members,such as fathers,siblings,a host of more distant relatives,and even unrelated individuals.Care by individuals other than the mother is known as allomaternal care(nonmaternal care)(Ishizuka 2020).Moreover,adoption of an orphaned infant is a special case of allomaternal care(Chaves et al.2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hangshan macaques 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 allomaternal care ADOPTION paternity analyses kin selection
原文传递
中国猕猴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路纪琪 田军东 张鹏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84,共11页
中国的灵长类学研究始于19世纪中期之后,而兴盛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猕猴(Macaca mulatta)是世界及中国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在中国境内分布于17个省(市、区),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迄今为止,学者们已对猕猴... 中国的灵长类学研究始于19世纪中期之后,而兴盛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猕猴(Macaca mulatta)是世界及中国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在中国境内分布于17个省(市、区),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迄今为止,学者们已对猕猴进行了包括地理分布、种群动态、食性、社会生态、保护生态等多方面的研究。本文拟对国内有关猕猴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回顾与综述,以期通过对以往工作的汇总,梳理关于猕猴的研究线索与动态,并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生态学 社会 野生种群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的冬季生境选择 被引量:30
12
作者 谢东明 路纪琪 吕九全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258,共7页
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愚公保护站,根据观察到的猕猴活动痕迹和位置,设置了180个10m×10m的样方。在这些样方中,对10个生态因子(地形、海拔高度、坡位、坡向、坡度、离水源距离、人为干扰、郁闭... 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愚公保护站,根据观察到的猕猴活动痕迹和位置,设置了180个10m×10m的样方。在这些样方中,对10个生态因子(地形、海拔高度、坡位、坡向、坡度、离水源距离、人为干扰、郁闭度、隐蔽度、平均胸径)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了解太行山猕猴的冬季生境选择特征。结果表明:太行山猕猴在冬季喜好选择的生境特征为:倾向于同绕大树(乔木平均胸径〉15cm)活动;较之其它季节,冬季的猕猴更愿意接近人类居所(〈2000m),并选择离水源近(〈1000m)的地方活动,说明直接饮水可能是猕猴在干旱冬季获得足量水分的重要途径;冬季猕猴喜欢在坡度为15°~40°、郁闭度〈60%的阳坡活动,活动区域的海拔高度为1000~1300m。猕猴对生境中地形特征和坡位无明显偏好,对活动地点的隐蔽条件也无特殊要求。文中还对所选择的生态因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其累积贡献率达到70.713%,可以较好地反映猕猴的冬季生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选择 猕猴 冬季 太行山
下载PDF
桂林七星公园猕猴的食物组成及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17
13
作者 周岐海 唐华兴 +1 位作者 韦春强 黄乘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9-426,共8页
Data on diet were collected from one group of Rhesus macaques(Macaca mulatta) between November 2005 and October 2006 at Seven-star Park,Guilin,Guangxi Province,using the instantaneous scan sampling method.Our results ... Data on diet were collected from one group of Rhesus macaques(Macaca mulatta) between November 2005 and October 2006 at Seven-star Park,Guilin,Guangxi Province,using the instantaneous scan sampling method.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60 plant species were used as food by the macaques.The types of foods including 40 species of trees,12 species of shrubs,4 species of vines,and 4 species of herbs.They showed food preference,and 69.4% of the diet came only from 10 species.Leaves constituted 41.0% of the diet,comprising 16.7% young leaves and 24.3% mature leaves.Petiole and bark accounted for 27.3% and 21.8% respectively.Fruits,flowers and seeds contributed a small proportion of the diet,6.2%,2.2%,and 1.4%,respectively.The macaques’diet varied according to season.In spring,the macaques fed predominantly on young leaves,petiole and bark.In summer,they increased the consumption of mature leaves and bark.The consumption of young leaves and mature leaves peaked in autumn,and the consumption of petiole and bark decreased significantly.In winter,the macaqu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consumption of petiole and bark,and also consumed mature leaves in large quant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食物 季节变化
下载PDF
旅游对南湾猕猴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江海声 王骏 刘振河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6-171,共6页
1984-1989年到海南省南湾旅游观猴人数年均增长69.8%,现每年接待游人逾10万人次。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开发旅游后猕猴繁殖率下降,新生猴死亡率提高,人工投喂半驯化猴群延长了猴群分群时间,导致猕猴种群增长减慢。在... 1984-1989年到海南省南湾旅游观猴人数年均增长69.8%,现每年接待游人逾10万人次。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开发旅游后猕猴繁殖率下降,新生猴死亡率提高,人工投喂半驯化猴群延长了猴群分群时间,导致猕猴种群增长减慢。在热带地区人工投食对猕猴的繁殖季节无明显影响。在开展旅游时,应针对上述问题加强旅游管理措施,以利于猕猴种群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猕猴 种群增长 南湾 海南
下载PDF
四川地区猕猴线粒体DNA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遗传结构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怀亮 李地艳 +6 位作者 程安春 姚永芳 倪庆永 曾文 毕风均 杨泽霞 陈孝跃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7-255,共9页
猕猴是最理想的医学实验灵长类动物,并且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四川地区的猕猴数量多、分布广,全面了解其遗传背景对于该地区猕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来自四川8个地理种群的231个不同猕猴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 猕猴是最理想的医学实验灵长类动物,并且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四川地区的猕猴数量多、分布广,全面了解其遗传背景对于该地区猕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来自四川8个地理种群的231个不同猕猴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和群体分析,发现了110个变异位点(22.49%),定义了56种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性(h)平均值为0.686、核苷酸多样性(π)平均值为0.01483,种群总体遗传多样性较高;进一步分析表明,8个地理种群间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分化(Fst=0.70412,P<0.05),种群间基因交流较低(Nm<1);系统发育树显示,四川猕猴8个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基本上成簇分布在系统树上,与地理位置呈现一定的对应关系,说明四川猕猴具有明显的系统地理分布格局。地理隔离和人类活动可能是促使四川猕猴种群分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地理种群 MT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下载PDF
陕西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的分布及种群数量调查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海涛 王程亮 +5 位作者 王晓卫 李保国 王开锋 李庭春 李俊峰 高存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632-5637,共6页
2013年8至12月,对陕西省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野生猕猴的种群数量及其社会结构进行调查,并估测该物种栖息环境的偏好性。通过在预先选取的样区域内采用"V"型路线调查法调查,发现该区域生活12群,共有460—500只野生猕猴... 2013年8至12月,对陕西省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野生猕猴的种群数量及其社会结构进行调查,并估测该物种栖息环境的偏好性。通过在预先选取的样区域内采用"V"型路线调查法调查,发现该区域生活12群,共有460—500只野生猕猴。结合对其中5个猴群长时间的持续跟踪观察,统计得出成年个体占45.93%,未成年个体占34.45%,幼仔占19.61%,成年与未成年比例为1.33,成年雄雌的比例为0.36。并证实猕猴倾向于选择海拔700—1600m裸露的悬崖峭壁、平缓山坡农田带上缘、灌丛-森林带和半山中部及以上区域的阔叶林带下缘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种群 分布 栖息环境
下载PDF
海南南湾猕猴种群增长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江海声 练健生 +2 位作者 冯敏 王骏 李艳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0-106,共7页
对海南南湾猕猴1965~1994年间的种群动态和雌性猴生命表的研究表明,该种群年均增长率为9.7%,1987年后种群增长率和繁殖率有所下降,猴群中非成年猴比例已不足50%。半驯化雌性猴的逐年存活率到17岁仍达0.58... 对海南南湾猕猴1965~1994年间的种群动态和雌性猴生命表的研究表明,该种群年均增长率为9.7%,1987年后种群增长率和繁殖率有所下降,猴群中非成年猴比例已不足50%。半驯化雌性猴的逐年存活率到17岁仍达0.58,通过对存活曲线和寿命期望曲线的分析,南湾雌猴寿命可达33~38岁。婴猴死亡率较低、成年猴死亡率较高,存活曲线属Ⅰ形即凸形。研究表明静态生命表编制方法不适于灵长类,在建立标准化存活曲线时应考虑种群综合死亡系数。猕猴通过存活率、繁殖率、群体结构变化等社群调节机制达到种群平衡。对南湾猕猴近年内每年可捕捉利用100~150只左右,10岁以上的猴应占50%以上,在不影响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上,可适当多捕一些成年雄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种群增长 调节 群体结构 生命表
下载PDF
恒河猴脑垂体远侧部细胞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玉谷 张媛 +3 位作者 钟毅敏 李楚宣 黄韧 程树军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58,共3页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恒河猴脑垂体远侧部含有的 6种细胞 ,即生长激素细胞、催乳激素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促性腺激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和滤泡 -星形细胞。生长激素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 ,分泌颗粒直径 2 0 0~4 5 0 nm。催乳...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恒河猴脑垂体远侧部含有的 6种细胞 ,即生长激素细胞、催乳激素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促性腺激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和滤泡 -星形细胞。生长激素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 ,分泌颗粒直径 2 0 0~4 5 0 nm。催乳激素细胞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 ,胞核为不规则形 ,分泌颗粒直径 2 5 0~ 80 0 nm。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 ,分泌颗粒直径 10 0~ 2 5 0 nm。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 ,分泌颗粒直径 2 5 0~ 4 5 0 nm。促性腺激素细胞呈圆形 ,其椭圆形的分泌颗粒长径为 2 5 0~ 80 0 nm。滤泡 -星形细胞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 ,有突起伸入相邻细胞之间 ,无分泌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垂体远侧部 超微结构 悟河猴 形态
下载PDF
P16蛋白和生精细胞凋亡对热压和11酸睾酮诱导的恒河猴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新昌 胡召元 +2 位作者 李因传 邹如金 刘以训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3-367,共5页
探讨了P16蛋白和生精细胞凋亡在热压和 11酸睾酮诱导恒河猴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中作用间的关系。3′末端标记分析 (TUNEL)结果显示热应激和超生理剂量睾酮能够诱导生精细胞出现凋亡信号 ,它分别于处理后第 5天和第 30天达到最强。免疫组... 探讨了P16蛋白和生精细胞凋亡在热压和 11酸睾酮诱导恒河猴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中作用间的关系。3′末端标记分析 (TUNEL)结果显示热应激和超生理剂量睾酮能够诱导生精细胞出现凋亡信号 ,它分别于处理后第 5天和第 30天达到最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热压或TU主要诱导精原细胞和其它生精细胞以及Sertoli细胞P16的表达。P16蛋白的表达在生精细胞凋亡晚期 ,即隐睾手术第 10天或注射TU第 6 0天后迅速升高并维持高表达 ,该蛋白在生精细胞凋亡晚期可能通过抑制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 ,扰乱正常的精子发生。上述结果提示 ,在热压或 11酸睾酮诱导的早期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的凋亡和在晚期对精原细胞有丝分裂的抑制 ,二者共同作用导致热压或TU诱导的恒河猴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蛋白 生精细胞凋亡 热压 11酸睾酮 恒河猴 无精子症 少精子症 作用
下载PDF
恒河猴胸腺的显微与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媛 李玉谷 +1 位作者 程树军 黄韧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4,共4页
应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表明 ,恒河猴胸腺外包被膜 ,被膜结缔组织伸入其内部形成许多小隔 ,将胸腺实质分成许多小叶 ,小叶又由皮质和髓质组成 ,大部分的髓质彼此相连 .被膜和小叶间隔内含有较多的肥大细胞 .皮质主要由... 应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表明 ,恒河猴胸腺外包被膜 ,被膜结缔组织伸入其内部形成许多小隔 ,将胸腺实质分成许多小叶 ,小叶又由皮质和髓质组成 ,大部分的髓质彼此相连 .被膜和小叶间隔内含有较多的肥大细胞 .皮质主要由幼稚T细胞和上皮细胞构成 ,另有少量的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等 ;皮质内还可见典型的血-胸腺屏障 .髓质主要由成熟T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 ,另有较多的肥大细胞和少量的巨噬细胞、交错突细胞、B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组织化学 恒河猴 免疫器官 实验动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