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姜、干姜、炮姜的性效考证及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秀娟 王佳佳 +5 位作者 郭晶晶 李硕 杨志军 隋峰 田一虹 李越峰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5-605,共11页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属于药食两用品,作为中药首次收载于《神农本草经》,而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最早记载了生姜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干姜、炮姜分别是生姜经干燥加工和砂烫后的炮制品,三者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但在药物...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属于药食两用品,作为中药首次收载于《神农本草经》,而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最早记载了生姜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干姜、炮姜分别是生姜经干燥加工和砂烫后的炮制品,三者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但在药物属性和作用特点上却有所不同。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医家对三者的性效和应用的记载并不完全一致,该文从古籍本草考证、现代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生姜、干姜、炮姜(三姜)进行了总结,以系统地综述三姜的性效源流及现代研究进展,明确其临床应用范畴,为三姜性效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亦为中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个性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性 功效 本草考证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姜制半夏传统制作工艺考证
2
作者 于大猛 李惠芳 +4 位作者 马春 华国栋 李强 虞雪云 刘立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11,共6页
姜半夏传统制作工艺:完整半夏姜制法多在前期生半夏汤洗的基础上进行,亦有直接用姜汤洗的记载。半夏片为汤洗后切片,再用姜汁浸、炒、煮、蒸等,以炒法为优。半夏粉为半夏汤洗切片研细粉,再用姜汤浸澄,多用于制作糊丸或包衣。半夏饼为汤... 姜半夏传统制作工艺:完整半夏姜制法多在前期生半夏汤洗的基础上进行,亦有直接用姜汤洗的记载。半夏片为汤洗后切片,再用姜汁浸、炒、煮、蒸等,以炒法为优。半夏粉为半夏汤洗切片研细粉,再用姜汤浸澄,多用于制作糊丸或包衣。半夏饼为汤洗后半夏研粉与生姜汁或去皮生姜混合制成的饼状物,再经炙、煨、炒等法而成。半夏曲始于宋代,当时半夏曲有制饼与发酵两种,均以生姜为辅料。制饼者并没有发酵的过程,实为半夏饼。半夏曲的配方众多,生姜必不可少。地方炮制经验中将生半夏水浸泡,生姜煮取汁,再共同煮制为主流。地方炮制规范中多为生半夏水浸透,姜汤矾水共煮。现代学者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炮制工艺优选与炮制原理两方面。建议恢复姜半夏的传统汤洗姜制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半夏 炮制 半夏饼 辅料
下载PDF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与网络药理学的生姜质量标志物研究
3
作者 朱萱萱 王心威 +4 位作者 李军梅 孟硕 任钧国 彭勍 刘建勋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062-2071,共10页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对生姜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方法: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生姜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运用网络药理学分...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对生姜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方法: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生姜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生姜传统功效的现代药理作用机制从而初步探索生姜的Q-Marker,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的结合活性。结果: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共分析得到生姜中48种化学成分,筛选后得到活性成分33个,以这33个活性成分为Q-Marker候选成分做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得靶点基因508个,作用于157条信号通路,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大鼠肉瘤蛋白(Ras)信号通路等。该实验初步探究了8-姜酮(8-gingerone)、6-姜烯酚(6-shogaol)、8-姜酚(8-gingerol)、四氢姜黄素(Tetrahydrocurcumin)、1-脱氢-8-姜二酮(1-dehydro-8-gingerdione)和(E)-4-(3,7-dimethylocta-2,6-dien-1-yl)-2-methoxy phenol等6个化合物发挥药效的作用机制并预测为生姜的Q-Marker。结论:本研究初步预测了生姜传统功效的Q-Mark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药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传统功效 作用机制 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基于主客观赋权-模糊数学法优化筠姜红枣椰奶饮工艺
4
作者 付家莉 罗霜 +2 位作者 陈柯宇 王剑波 尤晓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19,共7页
以筠姜、红枣为原料研制一款饮料,考察纯椰子粉、白砂糖、柠檬酸对其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响应面试验,建立模糊数学感官评价体系进行感官评定,以模糊数学感官评分和离心沉淀率为指标,结合主客观赋权法最终得出综合评分,优... 以筠姜、红枣为原料研制一款饮料,考察纯椰子粉、白砂糖、柠檬酸对其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响应面试验,建立模糊数学感官评价体系进行感官评定,以模糊数学感官评分和离心沉淀率为指标,结合主客观赋权法最终得出综合评分,优选出筠姜红枣椰奶饮的最佳工艺条件。产品的最佳配方为以饮料总质量为基准,筠姜红枣混合液(二者质量比为1∶2)30%、纯椰子粉添加量3.1%、白砂糖添加量3.1%、柠檬酸添加量0.023%。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筠姜红枣椰奶饮料呈奶咖色,均匀有光泽,组织流动性好,无分层,红枣与纯椰子粉中和了筠姜自身的苦味,使其具有类似于咖啡的滋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奶 主客观赋权法 模糊数学法 响应面试验 工艺优化
下载PDF
炒炭炮制对干姜质量控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周逸群 吴萍 +3 位作者 唐宇 刘文龙 石继连 贺福元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41-356,共16页
干姜和姜炭作为中药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悠久历史。两者均来源于姜科植物的根茎,由于干燥和炮制加工程度的不同,其中药药性、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均有所不同。本文从中国知网(CNKI)、PubMed、Web of Science和Google Scho... 干姜和姜炭作为中药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悠久历史。两者均来源于姜科植物的根茎,由于干燥和炮制加工程度的不同,其中药药性、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均有所不同。本文从中国知网(CNKI)、PubMed、Web of Science和Google Scholar数据库收集了干姜炒炭前后的信息,通过系统地回顾有关姜炭的民族药理学、质量控制、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的文献,总结讨论了干姜和姜炭的区别。在化学成分分析中,我们从干姜和姜炭中共分离鉴定出56种化学成分,主要是挥发油、姜辣素和二苯庚烷;在药理作用中,姜炭主要表现出止血、抗氧化、镇痛、抗菌和抗癌等一系列生物活性;在临床应用中,干姜辛热,被认为是一种补阳药,通常用于治疗寒冷或潮湿天气引发的疾病,姜炭是一种由干姜在高温下炮制加工的产品,其辛热之性减弱,因此药效变温和,以其止血和温脾止泻作用而闻名。目前对姜炭止血的药理机制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姜炭对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影响。尽管姜炭的疗效早已得到认可,且饮片成分的变化和颜色的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仍然缺乏相对清晰的炮制机理指导下的反映炭药止血功效成分的特征性和专属性质量标准。本文综述了姜炭的质量控制、化学成分、民族药理学和药理作用机制,也为其他炭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促进其临床的安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制 炒炭 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 止血活性
下载PDF
生物酶解法提取干姜精油的工艺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赖文静 张星 +6 位作者 黄友 杨莎莎 林夏 张臻 傅超美 代文东 孙颖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39-247,共9页
采用生物酶解法提取干姜精油,考察其感官特征、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为干姜精油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研究基础.运用Box-Behnken优化生物酶解法提取干姜精油的工艺,并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比较精油得率、感官特征、理化性质与化学成... 采用生物酶解法提取干姜精油,考察其感官特征、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为干姜精油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研究基础.运用Box-Behnken优化生物酶解法提取干姜精油的工艺,并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比较精油得率、感官特征、理化性质与化学成分差异;同时选用化妆品原料功效评价经典方法,研究2种方法提取所得干姜精油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揭示二者体外抗氧化和美白活性.结果表明,生物酶解法提取的干姜精油得率为0.74%,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蒸馏时间缩短,精油得率提高了57.45%;生物酶解法提取对干姜精油的品质有一定提升,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酶解法提取干姜精油使其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发生变化,主要有效成分α-姜烯的含量增加了4.48%;2种方法提取的干姜精油均有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后的生物酶解法提取干姜精油工艺稳定可行、可控,干姜精油得率高、品质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为化妆品开发提供了一种兼具抗氧化和美白作用的天然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油 酶法 抗氧化 酪氨酸酶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的干姜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付梦雅 敖慧豪 +4 位作者 卜超 朋汤义 吴德玲 韩燕全 洪燕 《山东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35-41,共7页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预测干姜中潜在的质量标志物,为干姜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干姜指纹图谱,确认共有峰并进行指认,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预测干姜质量标志物,...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预测干姜中潜在的质量标志物,为干姜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干姜指纹图谱,确认共有峰并进行指认,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预测干姜质量标志物,再利用分子对接方法验证干姜质量标志物的生物活性。建立了10批干姜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17个,并指认其5个共有成分,分别为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烯酚及8-姜烯酚;通过网络药理学对关键成分靶点的分析结果表明,此5种成分可作用于35个核心靶点,20条关键通路发挥抗癌、抗炎、抗氧化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此5种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能力均较强,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初步预测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烯酚和8-姜烯酚可作为干姜的质量标志物。通过指纹图谱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干姜的质量标志物,为干姜的质量控制和药效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标志物 指纹图谱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讨附子-干姜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谢锋 段广靖 +1 位作者 李敏 兰卫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51-158,共8页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附子-干姜(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eparata-Zingiberis Rhizoma,AZ)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潜在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TCMSP筛选AZ的活性成分;Disgene...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附子-干姜(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eparata-Zingiberis Rhizoma,AZ)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潜在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TCMSP筛选AZ的活性成分;Disgenet数据库获得MI/RI靶点;STITCH数据库获得蛋白互作;用DAVID数据库获得GO功能富集与KEGG信号通路并利用Cytoscape 3.8.0进行绘图;细胞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的结果。结果共获得AZ活性成分16个、治疗靶点171个;作图分析发现AKT1、IL6、TNF为潜在靶点;GO富集分析发现AZ可能通过凋亡、炎症、血管舒张发挥治疗作用;KEGG分析发现AZ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体外研究发AZ可使缺氧复氧损伤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提高、降低凋亡率、氧化损伤;提高HIF-α、VEGF、eNOS蛋白的表达。附子-干姜激活HIF/VEGF/eNOS信号通路,降低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凋亡率发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附子-干 血管舒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知母、干姜对PI3K/AKT通路异常激活介导的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余娅娅 朱燕娟 +7 位作者 肖真真 马长菊 丁丽娜 雷尘静 刘译鸿 常雪松 陈亚栋 张海波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25-1533,共9页
目的以知母、干姜分别作为清热和温阳治则的代表中药,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代表药物吉非替尼,探索寒、热不同药性中药对PI3K/AKT通路异常激活介导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耐药细胞生长及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 目的以知母、干姜分别作为清热和温阳治则的代表中药,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代表药物吉非替尼,探索寒、热不同药性中药对PI3K/AKT通路异常激活介导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耐药细胞生长及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维(3D)法培养PC-9-PIK3CA-Mutation(PC-9-PIK3CA-M,EGFR 19外显子突变合并PIK3CA突变)细胞和H1650(EGFR突变合并PTEN缺失)细胞,作为PI3K/AKT通路异常活化导致的EGFR-TKIs(吉非替尼)耐药模型。NSCLC-3D细胞分组:对照组、知母组、干姜组、吉非替尼组、吉非替尼+知母组、吉非替尼+干姜组。知母、干姜冻干粉浓度均为3200μg·mL^(-1),吉非替尼浓度为20μmol·L^(-1),干预24 h。采用ATP法检测细胞活性;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活性氧(ROS)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ROS水平。结果(1)在PC-9-PIK3CA-M-3D和H1650-3D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较,10~80μmol·L^(-1)吉非替尼能显著抑制细胞活力(P<0.01);与吉非替尼组比较,吉非替尼+知母能显著抑制细胞活力(P<0.01),吉非替尼+干姜能显著促进细胞活力(P<0.05,P<0.01)。知母能协同促进吉非替尼的抗肿瘤作用,而干姜则拮抗吉非替尼的抗肿瘤作用。(2)在PC-9-PIK3CA-M-3D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较,吉非替尼对细胞凋亡无显著影响(P>0.05),吉非替尼+知母能显著促进细胞凋亡(P<0.01),而吉非替尼+干姜能显著抑制细胞凋亡(P<0.05);与吉非替尼组比较,吉非替尼+知母能显著促进细胞凋亡(P<0.01)。在H1650-3D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较,吉非替尼和吉非替尼+干姜对细胞凋亡无显著影响(P>0.05),吉非替尼+知母可显著促进细胞凋亡(P<0.01);与吉非替尼组比较,吉非替尼+知母可显著促进细胞凋亡(P<0.01)。(3)在PC-9-PIK3CA-M-3D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较,吉非替尼组细胞线粒体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H1650-3D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较,吉非替尼组细胞线粒体ROS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在PC-9-PIK3CA-M-3D和H1650-3D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较,吉非替尼+知母组细胞粒体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吉非替尼+干姜组细胞线粒体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与吉非替尼组比较,吉非替尼+知母组细胞线粒体ROS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清热药知母可能通过上调线粒体ROS水平,进而促进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死亡,逆转PI3K/AKT通路异常活化介导的吉非替尼耐药,而温阳药干姜可能通过下调线粒体ROS水平而部分拮抗吉非替尼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耐药 PI3K/AKT通路 知母 活性氧
下载PDF
干姜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灵 高艳云 +2 位作者 姚昶 李玉莲 蒋文婕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0-77,共8页
为研究干姜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作用,利用葡聚糖硫酸钠复制UC模型,观察干姜提取物对UC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结肠组织病变、结肠组织磷酸肌醇-3-激酶(... 为研究干姜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作用,利用葡聚糖硫酸钠复制UC模型,观察干姜提取物对UC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结肠组织病变、结肠组织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主要蛋白及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干姜提取物组小鼠TNF-α、IL-6和IL-1β水平降低,其中干姜提取物低剂量组降低了14.81%、20.41%和26.55%,高剂量组降低了44.36%、43.13%和44.05%,结肠隐窝及杯状细胞结构破坏、粘膜肿胀和炎性浸润等UC病理特征得到纠正,结肠组织中PI3K、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蛋白表达和NF-κB的磷酸化水平降低,其中干姜提取物低剂量组降低了15.19%、16.87%、20.25%和27.09%,高剂量组降低了55.70%、53.01%、70.15%和60.01%,干姜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Akt、mTOR和NF-κB阳性细胞表达降低了71.06%、30.75%和87.33%,干姜提取物低剂量组小鼠Akt和NF-κB阳性细胞表达降低了55.51%、77.1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综上,干姜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改善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物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 PI3K/Akt/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干姜中3种姜酚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丽君 杨韧强 +5 位作者 严秋兰 阎光宇 蔡树芸 杨婷 陈伟珠 张怡评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9期47-50,共4页
目的:建立干姜中姜酚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3个因素对6-姜酚、8-姜酚、10-姜酚总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优选姜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优化后最佳提取条件设定为乙醇浓度为61%,提取时... 目的:建立干姜中姜酚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3个因素对6-姜酚、8-姜酚、10-姜酚总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优选姜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优化后最佳提取条件设定为乙醇浓度为61%,提取时间为41 min,料液比为1∶34(g/mL)。结论:本方法简便,具备可行性,可用于干姜中姜酚提取物的提取、分离及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提取法 6- 8- 10- 响应面设计
下载PDF
《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应用之干姜篇 被引量:3
12
作者 白亚丽 张泽 袁红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398-404,共7页
《神农本草经》记载干姜功效为“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干姜主胸满咳逆上气时,可配伍细辛、五味子、半夏、茯苓以温胃散寒、化痰止咳,代表方如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配伍甘草、半夏、人参、黄芩、... 《神农本草经》记载干姜功效为“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干姜主胸满咳逆上气时,可配伍细辛、五味子、半夏、茯苓以温胃散寒、化痰止咳,代表方如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配伍甘草、半夏、人参、黄芩、黄连以温胃消痞、降逆止呕,代表方如甘草干姜汤、半夏泻心汤;止血多配伍赤石脂、粳米、艾叶,代表方如桃花汤、柏叶汤;主出汗常配伍桂枝、甘草、附子,代表方如柴胡桂枝干姜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逐风湿痹常配伍茯苓、白术、甘草,以干姜苓术汤为代表方;主肠澼下利时,可配伍人参、花椒、乌梅、黄连以温中固脱、涩肠止利,代表方如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此外张仲景运用干姜亦有新的发挥,其兼入心肾经,配伍大辛大热之附子等药物可温通心肾、回阳通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经方 胸满咳逆上气 温中 止血 出汗 逐风湿痹 肠澼下利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分析干姜、细辛及其药对挥发性成分
13
作者 何嘉伟 江汉美 +3 位作者 邸江雪 田宇 刘天琪 黄振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2578-2583,共6页
目的:测定分析比较干姜、细辛及其药对的挥发性成分,为其后续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法,对干姜、细辛及其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析,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确定最优萃取条件,... 目的:测定分析比较干姜、细辛及其药对的挥发性成分,为其后续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法,对干姜、细辛及其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析,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确定最优萃取条件,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结果:从干姜、细辛及药对中共鉴定出78种成分。其中从干姜中鉴定出38种成分,占挥发性总成分的95.13%;从细辛中鉴定出33种成分,占挥发性总成分的97.69%;从药对中鉴定出37种成分,占挥发性总成分的96.31%。3组数据的PCA综合得分差异较大,其中药对得分最高。结论:干姜、细辛及其药对,其挥发性成分及含量均有差异,且两药配伍后产生了新的挥发性成分,因此从挥发性成分变化方面为药对发挥协同增效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为其后续药效成分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 药对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技术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配伍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中干姜的量效关系及配伍规律
14
作者 刘星 沈璐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865-870,876,共7页
目的:探讨干姜在《伤寒杂病论》中的量效关系以及配伍用药规律。方法:整理出《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含有干姜的条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二元相关性分析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干姜剂量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干姜在《伤寒杂病论》中的量效关系以及配伍用药规律。方法:整理出《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含有干姜的条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二元相关性分析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干姜剂量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总结干姜量效特点及其主治证候。结果:经筛选共纳入含干姜方剂42首,占《伤寒杂病论》全部方剂比例的16.28%,对其中可进行统计学分析的30方剂分析发现,干姜单次用量与药味数量、剂量、服用次数均有相关性。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表明,干姜的单次用量、药味数量、用水量、剩余水量、单次服用水量、服用次数和干姜在组方中是否作为主药并无相关性;与其作为非主药比较,干姜与附子、细辛、人参、配伍时作为主药的单次用量差异明显。结论:通过对其量效关系的研究可以发现,干姜在临床上的使用及其疗效主要通过与其他药物配伍实现,与附子配伍时用量为13~28 g,与细辛配伍时用量为4~6 g,与人参配伍时用量为6~16 g,(表6得出为6~16 g)并得出干姜可作为固定剂量应用于临床,所得剂量为6~35 g。干姜的作用部位主要在中焦,以温中为主,通过温中,散寒邪在胸中,治寒邪在筋骨者,治寒邪在肠胃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量效关系 配伍规律 主治证候 二元相关性分析 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干姜挥发油的工艺技术研究
15
作者 刘丛丛 蒋翔宇 单舒筠 《四川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1-4,17,共5页
如今,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已经成为天然产物提取研究中很有发展潜力的提取方法。为优选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干姜挥发油的工艺条件,进一步提高干姜挥发油得率与品质,设定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3个因素,以挥发油出油率为评价指... 如今,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已经成为天然产物提取研究中很有发展潜力的提取方法。为优选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干姜挥发油的工艺条件,进一步提高干姜挥发油得率与品质,设定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3个因素,以挥发油出油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结果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干姜挥发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筛选,最终得出干姜挥发油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在50℃的萃取温度条件下以40 MPa萃取压力动态连续萃取4 h。正交试验筛选出的超临界CO_(2)萃取干姜挥发油工艺得油率高、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为实际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超临界CO_(2)萃取 萃取压力 萃取温度 萃取时间 单因素实验 正交试验 得油率
下载PDF
生姜与干姜药理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1
16
作者 王金华 薛宝云 +4 位作者 梁爱华 王岚 郝近大 杨华 易红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 :研究生姜与干姜在药效上有无差异 ,为临床上合理使用二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生姜 (ZingiberofficinaleRosc)药效作用为主 ,采用止呕、解热、缓和眼部刺激比较研究了生、干姜煎剂的药理活性。结果 :生姜煎剂可显著抑制鸽子的... 目的 :研究生姜与干姜在药效上有无差异 ,为临床上合理使用二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生姜 (ZingiberofficinaleRosc)药效作用为主 ,采用止呕、解热、缓和眼部刺激比较研究了生、干姜煎剂的药理活性。结果 :生姜煎剂可显著抑制鸽子的呕吐次数 ,减少呕吐只数 ;对致热大鼠有显著的退热作用 ;并可显著降低生半夏对家兔眼睑结膜的刺激作用。结论 :干姜煎剂与生姜煎剂在相同的剂量下则作用较弱。因此 ,药用时干姜不宜代替生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吐 解热 拮抗作用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生姜中有效成分6-姜辣素的含量 被引量:37
17
作者 王维皓 王智民 +1 位作者 徐丽珍 杨世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8-349,共2页
目的 :测定生姜中的姜辣素 (gingerol)的含量。 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lltechC18色谱柱 ,流动相 :乙腈 甲醇 水 (43∶5∶5 2 ) ,检测波长 2 80nm ,柱温 35℃。结果 :姜辣素的保留时间为 19min ,该法峰面积积分值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 目的 :测定生姜中的姜辣素 (gingerol)的含量。 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lltechC18色谱柱 ,流动相 :乙腈 甲醇 水 (43∶5∶5 2 ) ,检测波长 2 80nm ,柱温 35℃。结果 :姜辣素的保留时间为 19min ,该法峰面积积分值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 (r =0 .9999) ,平均回收率 98.2 %。生姜中姜辣素的含量在 1.35~ 2 .87mg·g-1(生药 ) ,水份含量在 70 .4~ 85 .5 %mL·g-1。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 ;姜辣素可以作为生姜质量控制的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素 HPLC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姜油的分子蒸馏纯化与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5
18
作者 王发松 胡海燕 +2 位作者 黄世亮 杨得坡 禤耀明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5-127,共3页
利用分子蒸馏技术对经超临界 CO2 萃取所得干姜油进行了分离纯化 ,并利用 GC-MS联用技术对姜油及分离纯化组分进行了化学组成分析。结果姜油中的萜类和姜辣素类组分被成功分离 ,分离出的姜辣素类组分中姜烯酚类化合物的含量达到了 86%以... 利用分子蒸馏技术对经超临界 CO2 萃取所得干姜油进行了分离纯化 ,并利用 GC-MS联用技术对姜油及分离纯化组分进行了化学组成分析。结果姜油中的萜类和姜辣素类组分被成功分离 ,分离出的姜辣素类组分中姜烯酚类化合物的含量达到了 86%以上 ,(6) -姜烯酚的含量达到了 60 %左右 ;分离出萜类成分中的 (— ) -姜烯和丁香烯的含量分别达到了 5 5 %和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精油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干姜对缺氧和受寒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明发 沈雅琴 许青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0-172,共3页
抗缺氧实验表明,干姜醚提物可能是通过减慢机体耗氧速度,延长常压密闭缺氧和KCN中毒缺氧模型小鼠的存活时间,也能延长断头小鼠的张口动作持续时程,但对NaNO_2中毒小鼠存活时间仅有延长倾向。
关键词 缺氧 冷冻 小鼠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干姜中3种姜酚的含量 被引量:15
20
作者 钮翠然 陆娟 +4 位作者 宋丽丽 时晓磊 金永日 马双成 李绪文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08-2010,共3页
目的:对干姜中6-姜酚(Ⅰ)、8-姜酚(Ⅱ)和10-姜酚(Ⅲ)3种姜酚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普法,使用 Agilent Hc-C_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乙腈-0.1%醋酸水溶液比例分别为:0~23 ... 目的:对干姜中6-姜酚(Ⅰ)、8-姜酚(Ⅱ)和10-姜酚(Ⅲ)3种姜酚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普法,使用 Agilent Hc-C_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乙腈-0.1%醋酸水溶液比例分别为:0~23 min,43:57:23~50 min,65:35;50~60 min,80:2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5 nm,柱温30℃。结果:化合物Ⅰ~Ⅲ进样量在0.5~2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 均为0.9999(n=6)。化合物Ⅰ~Ⅲ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0.6%,101.6%,99.8%;RSD 分别为1.3%,1.6%,2.4%。结论:本方法能够准确测定干姜中3种姜酚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