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浮宫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湛昌 林文翰 +1 位作者 张亮亮 林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3-876,共4页
研究红海榄的化学成分.将红海榄的细枝粉碎后用95%乙醇浸提、回流热提,合并浓缩,浸膏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经柱色谱分离,并应用EI MS,1H NMR,13C NMR等谱学方法确定其结构.从福建浮宫九龙江河口采集的红海榄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β-... 研究红海榄的化学成分.将红海榄的细枝粉碎后用95%乙醇浸提、回流热提,合并浓缩,浸膏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经柱色谱分离,并应用EI MS,1H NMR,13C NMR等谱学方法确定其结构.从福建浮宫九龙江河口采集的红海榄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胡萝卜甙(2),Taraxerol(3),Careaborin(4),Cis-careaborin(5),2,6-二甲氧基-对羟基苯甲醛(6),异香草酸(7),原儿茶酸(8),2,4,6-三甲氧基苯酚(9).其中化合物(6),(7),(8),(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海榄 三萜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中国红树植物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亚 宋国强 郭跃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3-25,共3页
从红树科红海榄 (Rhizophorastylosa)小枝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得 5个三萜化合物 ,通过波谱方法鉴定 ,它们分别是taraxerol (1) ,taraxerone (2 ) ,careaborin (3) ,cis careaborin (4 )和 palmitoyl β amyrin(5 )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 从红树科红海榄 (Rhizophorastylosa)小枝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得 5个三萜化合物 ,通过波谱方法鉴定 ,它们分别是taraxerol (1) ,taraxerone (2 ) ,careaborin (3) ,cis careaborin (4 )和 palmitoyl β amyrin(5 )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红树科 红海榄 药材 三萜 植物 化学成分
下载PDF
A model of seasonal foliage dynamics of the subtropical mangrove species Rhizophora stylosa Griff.growing at the northern limit of its distribution
3
作者 Sahadev Sharma A T M RafiquI Hoque +1 位作者 Kangkuso Analuddin Akio Hagihara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14年第3期147-157,共11页
Background: Progress of forest production in response to the environment requires a quant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leaf area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s of seasonal crown foliag... Background: Progress of forest production in response to the environment requires a quant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leaf area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s of seasonal crown foliag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oductivity of mangroves, whic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btropical and tropical coastlines of the world. Method: Crown foliage dynamics of the mangrove Rhizophora styloso were studies to reveal patterns of leaf recruitment, survival and seasonal leaf area growth. Results: Flushing of leaves occurred throughout the year, but both flushing and leaf area growth pattern of leaves varied with season. Maximum flushing occurred in summer, but leaf area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with season. The half-expansion period is longer, and the intrinsic rate of increase was lower in winter. Summer flushed leaves grew faster at their initial stage and reached their maximum area over a shorter period of time. The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and air vapor pressure deficit (VPD) between summer and winter contributed to the present dynamics of foliage patterns. The mean leaf longevity was estimated to be 13.1 month. The crown foliage area was almost stable throughout the year. Conclusions: Homeostatic control of the crown foliage area may be accompanied by the existence of ec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in R. stylosa. Integrating crown foliage dynamics into forest models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s incorporating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into the models for predicting growth response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 responses of tree growth and litter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wn foliage area rhizophora stylosa Leaf area growth Leaf survivorship LITTERFALL Temperature
下载PDF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Plant Populations of Rhizophora stylosa Community in Yingluo Bay of Guangxi 被引量:1
4
作者 Liang Shichu Fan Hangqing (Guangxi Mangrove Research Centre,Beihai 536000) 《广西科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88-93,共6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type,aggregative intensity,pattern scaleand dynamics of plant populations of Rhizophora stylosa community in Yingluo Bay of Guangxi.The measured results show that R.stylo...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type,aggregative intensity,pattern scaleand dynamics of plant populations of Rhizophora stylosa community in Yingluo Bay of Guangxi.The measured results show that R.stylosa population is an aggregated distribution,while thepopulations of Kandelia candel,Bruguiera gymnorrhiza and Aegiceras corniculatum appear asrandom distribution.The plant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 changes,along with the populationdevelopment and the succession of the commu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zophora stylosa COMMUNITY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红海榄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贾湘璐 欧阳子龙 +4 位作者 刘佳哲 樊东函 滕维超 石景忠 刘秀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8期21-29,共9页
本研究目的为筛选出适宜红海榄幼苗生长的基质,提高栽培效率和幼苗的环境适应能力。本研究设置沙、沙:泥(7:3)、沙:泥(3:7)、泥4种不同基质配比,测定红海榄幼苗在不同基质配比条件下的生长指标、生物量、根系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结果表... 本研究目的为筛选出适宜红海榄幼苗生长的基质,提高栽培效率和幼苗的环境适应能力。本研究设置沙、沙:泥(7:3)、沙:泥(3:7)、泥4种不同基质配比,测定红海榄幼苗在不同基质配比条件下的生长指标、生物量、根系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沙:泥(7:3)处理的红海榄幼苗具有较高的生长指标、根系指标、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和活性氧清除能力,有利于生长发育。随着泥比例增加,红海榄幼苗各项生长生理指标均下降。沙的养分含量较泥低,生长后期应密切注重养分的需求程度,及时补充养分输入。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序显示,沙:泥(7:3)基质处理是红海榄的最佳育苗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海榄 基质 生长 根系形态 生理指标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对红海榄幼苗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6
作者 李婷 林梓 +3 位作者 朱立安 李玫 陈粤超 陈玉军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为明确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对沿海困难立地砂砾质土壤的改良作用,以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胚轴为材料,通过室内潮汐模拟试验,研究不同CMC施用量(质量比为1.6%、2.4%、3.2%、4.0%和4.8%)对红橄榄幼... 为明确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对沿海困难立地砂砾质土壤的改良作用,以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胚轴为材料,通过室内潮汐模拟试验,研究不同CMC施用量(质量比为1.6%、2.4%、3.2%、4.0%和4.8%)对红橄榄幼苗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MC施用量增加,红海榄幼苗生长量和生物量整体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均在4.0%CMC处理下最大。与CK相比,不同CMC处理下红海榄幼苗的株高、地径和叶片数分别增加9.78%~38.54%、13.83%~54.31%和20.00%~36.67%;根、茎和叶生物量分别增加10.58%~64.72%、7.97%~36.76%和37.62%~117.99%;土壤有机质、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增加625.22%~671.96%、147.62%~161.52%和55.56%~77.78%。CMC可促进红海榄幼苗生长,提高土壤养分,可作为沿海困难立地砂砾质土壤的改良剂,推荐CMC施用量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钠 红树林 红海榄 砂砾质土壤 土壤改良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对砂砾质滩涂红海榄幼苗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7
作者 李婷 陈玉军 +2 位作者 魏军发 王跃强 朱立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57-62,共6页
[目的]明确聚丙烯酰胺(PAM)对沿海困难立地砂砾质滩涂的改良作用。[方法]以红海榄胚轴为供试样本,通过室内潮汐模拟试验,研究不同PAM施用量(0.25%、0.50%、0.75%、1.00%、1.25%,分别记为P_(1)、P_(2)、P_(3)、P_(4)、P_(5))与城市污泥... [目的]明确聚丙烯酰胺(PAM)对沿海困难立地砂砾质滩涂的改良作用。[方法]以红海榄胚轴为供试样本,通过室内潮汐模拟试验,研究不同PAM施用量(0.25%、0.50%、0.75%、1.00%、1.25%,分别记为P_(1)、P_(2)、P_(3)、P_(4)、P_(5))与城市污泥发酵肥、复合生物菌剂混施对红树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不同PAM施用量处理下红海榄幼苗树高、叶片数分别增加18.75%~48.82%、5.0%~55.0%,地径显著增加43.16%~71.43%;根系、茎部生物量分别增加16.41%~87.26%、14.91%~72.75%;叶片生物量显著增加64.36%~156.93%,根冠比显著降低15.62%~26.98%。施用PAM对土壤有机质、磷和钾的全量及速效养分影响较大,与CK相比,不同PAM施用量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分别显著增加623.47%~794.78%、114.49%~142.03%和145.90%~167.24%;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显著增加146.55%~268.12%、24.69%~61.74%。[结论]PAM与城市污泥发酵肥、复合生物菌剂混施可促进红海榄幼苗生长,保持土壤养分,可作为沿海困难立地砂砾质滩涂的土壤改良剂,推荐PAM施用量为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红海榄 砂砾质滩涂 土壤养分 土壤改良
下载PDF
拉关木浸提液对红海榄胚轴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春莲 杨珊 刘强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3期19-26,共8页
为探究外来红树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对乡土红树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的化感作用,研究通过室内栽培试验,分别用低浓度(0.1 g·mL^(-1))、中浓度(0.3 g·mL^(-1))、高浓度(0.5 g·mL^(-1))的拉关木根水浸提液和... 为探究外来红树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对乡土红树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的化感作用,研究通过室内栽培试验,分别用低浓度(0.1 g·mL^(-1))、中浓度(0.3 g·mL^(-1))、高浓度(0.5 g·mL^(-1))的拉关木根水浸提液和叶水浸提液对红海榄胚轴和幼苗进行处理。结果显示:拉关木根水浸提液对红海榄胚轴萌发的化感作用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无影响”,对幼苗生长则表现为“无影响”;叶水浸提液对红海榄胚轴萌发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化感作用,以及对幼苗生长整体表现为“低浓度无影响高浓度抑制”的化感作用;对于红海榄幼苗叶片酶活性(SOD、POD)的影响,仅中等浓度拉关木根水浸提液对红海榄幼苗POD活性有显著的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关木 化感作用 红海榄 浸提液 外来红树 乡土红树
下载PDF
海南东寨港红海榄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吕晓波 钟才荣 +5 位作者 张孟文 方赞山 程成 陈旭 李东海 李剑碧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5期490-498,共9页
为了解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内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种群的动态变化,以保护区内建设的1 hm2的固定样地中的红海榄种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群的结构与数量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区域的红海榄种群径级结构为不... 为了解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内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种群的动态变化,以保护区内建设的1 hm2的固定样地中的红海榄种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群的结构与数量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区域的红海榄种群径级结构为不规则的金字塔型,Ⅰ~Ⅲ龄级的个体数量之和占种群个体总数的48.84%,Ⅳ龄级后植株个体数量降低趋势明显。(2)数量动态变化指数反映出该区域的红海榄种群为增长型的种群,但种群较为不稳定,外界干扰下种群数量增长趋势不显著。(3)红海榄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类型。(4)红海榄种群的静态生命表、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以及生存分析反映出该区域的红海榄种群的在低龄级的阶段种群的动态变化相对较为剧烈,发展到高龄级阶段种群的动态变化相对平稳。(5)红海榄种群数量的时间序列分析也反映出,红海榄种群当前虽然低龄级的个体数量较多,但未来几个龄级时间后,能发育到较高龄级的个体相对较少,未来的种群将以中高龄级的个体为主体。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的红海榄种群为增长型种群,但其种群对外界干扰较为敏感,低龄级阶段种群动态变化较为激烈,中、高龄级阶相对较为平稳。因此,应加强对其种群的长期监测以及灾害的防治,尤其要加强对低龄级阶段个体的保护和人工辅助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红海榄 种群结构 种群动态变化
下载PDF
红海榄幼苗生长对海平面上升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晓波 钟才荣 +2 位作者 张孟文 方赞山 程成 《热带林业》 2023年第1期59-66,共8页
采用盐度-淹水时间的模拟控制实验体系,探讨盐度-淹水双因素胁迫下,红海榄幼苗叶片内生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盐度-淹水胁迫对红海榄幼苗叶片内的生... 采用盐度-淹水时间的模拟控制实验体系,探讨盐度-淹水双因素胁迫下,红海榄幼苗叶片内生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盐度-淹水胁迫对红海榄幼苗叶片内的生理指标都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随盐度胁迫的增加,SOD、POD、CAT、Pro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MDA含量则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随淹水胁迫的增加,MDA、Pro、CAT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SOD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POD活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盐度-淹水双胁迫比单一胁迫对幼苗的损害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海榄 盐度 淹水 生理适应
下载PDF
盐胁迫下红海榄脯氨酸与活性氧代谢特征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陈英华 严重玲 +3 位作者 李裕红 胡俊 梁洁 薛博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系统地研究了盐胁迫下红海榄脯氨酸和活性氧的代谢特征.结果表明:1)脯氨酸含量随着盐度的增加出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当盐度达到10时,其含量达最低.在无盐和高盐环境下脯氨酸的大量积累是植物细胞的适应性反应,其含量的高低不宜作为红海榄... 系统地研究了盐胁迫下红海榄脯氨酸和活性氧的代谢特征.结果表明:1)脯氨酸含量随着盐度的增加出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当盐度达到10时,其含量达最低.在无盐和高盐环境下脯氨酸的大量积累是植物细胞的适应性反应,其含量的高低不宜作为红海榄的抗盐性指标.2)超量脯氨酸积累会影响CO2的固定,降低叶片细胞内有机物的合成量,导致高盐胁迫下叶片的肉质化程度降低.3)红海榄SOD活性随盐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超氧负离子释放速率与SOD活性呈负相关.在中高盐度下,其POD、CAT活性迅速增加,可有效地清除由SOD与O 2产生的H2O2,避免了由于盐胁迫导致活性氧增加而对质膜造成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红海榄 脯氨酸 活性氧代谢 超氧阴离子 红树植物
下载PDF
无瓣海桑与乡土红树植物混交对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唐以杰 方展强 +6 位作者 何清 吴映明 陆棣 李燕妮 谭莉君 杨学彬 陈思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355-7366,共12页
选择广东省雷州市附城镇和珠海市淇澳岛沿海1年生无瓣海桑人工林,分别在林下混种乡土红树植物红海榄或木榄幼苗,对混交林和无瓣海桑纯林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比较,探讨无瓣海桑与乡土红树植物混交对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结果显... 选择广东省雷州市附城镇和珠海市淇澳岛沿海1年生无瓣海桑人工林,分别在林下混种乡土红树植物红海榄或木榄幼苗,对混交林和无瓣海桑纯林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比较,探讨无瓣海桑与乡土红树植物混交对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结果显示,混交林和无瓣海桑纯林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种存在差异;相似性分析检验(One-Way ANOSIM)、等级聚类和非参数多变量标序结果均表明1年无瓣海桑+红海榄混交林、1年无瓣海桑+木榄混交林和1年无瓣海桑纯林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研究还发现在无瓣海桑人工林林下混交红海榄或木榄这两种乡土红树植物,可提高林地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BIOENV分析说明大型底栖动物分布与红海榄或木榄这两种混交的乡土树种的凋落物量密切相关,这进一步证实了混交乡土红树植物对林地底栖动物多样性和分布的影响。两个研究地实验结果均显示,在无瓣海桑林下种植木榄的效果要优于红海榄,表现在木榄的平均苗高、凋落物量、凋落物量占群落凋落物总量百分比和幼苗成活率均高于红海榄,其对提高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效果也明显优于红海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瓣海桑 木榄 红海榄 大型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广西红海榄红树林C、H、N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郑文教 林鹏 +3 位作者 薛雄志 卢昌义 郑逢中 尹毅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7-22,共6页
探讨了广西英罗湾70年生红海榄红树林C、H、N含量、现存贮量、年能量及年O2的净生产.结果表明,红海榄植物体不同组分,C、H、N含量范围分别为43.86—51.65、4.35—5.72和0.28—1.44%.群落C、... 探讨了广西英罗湾70年生红海榄红树林C、H、N含量、现存贮量、年能量及年O2的净生产.结果表明,红海榄植物体不同组分,C、H、N含量范围分别为43.86—51.65、4.35—5.72和0.28—1.44%.群落C、H、N现存量分别为14117.7、1446.4和158.5g·m-2.群落年净固定C798.51g·m-2、结合H86.31g·m-2和吸收N12.33g·m-2.其中,用于群落增长而年存留C、H和N分别为441.22、45.01和5.37g·m-2,年经凋落物输出C、H和N分别为357.29、41.30和6.96g·m-2.群落年能量净生产量为31227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红海榄 元素含量 能量
下载PDF
红海榄内生真菌AGR12及其抑菌活性代谢产物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娟 王辂 +3 位作者 常敏 何仁发 张庆华 叶波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2-106,128,共6页
目的鉴定一株分离自海南文昌红海榄茎的内生真菌菌株AGR12,分离和鉴定其抑菌活性代谢产物。方法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鉴定菌株AGR12。通过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代谢产物... 目的鉴定一株分离自海南文昌红海榄茎的内生真菌菌株AGR12,分离和鉴定其抑菌活性代谢产物。方法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鉴定菌株AGR12。通过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代谢产物,并根据它们的紫外、质谱、氢谱和碳谱等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菌株AGR12被鉴定为镰孢霉属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其在优化后的GMPY培养基中28℃、160r/min振荡培养7d后获得的发酵液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从发酵液及菌体中共分离到3个化合物,鉴定为equisetin、epi-equisetin和麦角甾醇(ergosterol),其中equisetin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32μg/mL;epi-equisetin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IC为32μg/mL。结论木贼镰刀菌菌株AGR12为首次从红树植物中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其分泌的代谢产物equisetin和epi-equisetin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海榄 内生真菌 镰孢霉属 Equisetin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天然红海榄支柱根的空间连接与分形表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元满 黄剑坚 +3 位作者 刘志美 王平 聂页 韩维栋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9-365,共7页
以广东湛江特呈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的红海榄纯林、红海榄+木榄、红海榄+白骨壤、红海榄+木榄+白骨壤混交林4种群落类型为对象,运用最小距离指数、连接度指数分析红海榄支柱根的空间连接和分布规律;同时,采用分形维数与拓扑指数确定红... 以广东湛江特呈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的红海榄纯林、红海榄+木榄、红海榄+白骨壤、红海榄+木榄+白骨壤混交林4种群落类型为对象,运用最小距离指数、连接度指数分析红海榄支柱根的空间连接和分布规律;同时,采用分形维数与拓扑指数确定红海榄支柱根的分形特征,分析根系分支状况以及分形特征与支柱根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红海榄同级支柱根之间的空间连接程度不高,近于随机分布格局;4种群落类型中红海榄支柱根均具有较好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为1.468 5~1.554 5,具有较强的利用与占据生态空间的能力;红海榄支柱根拓扑结构复杂,拓扑指数为0.366 4~0.448 5,接近叉状分支模式,有利于扩展生态空间和增加植株的稳定性;根系分形维数与支柱根数量、平均连接长度等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海榄 支柱根 最小距离指数 连接度指数 分形维数 拓扑指数
下载PDF
广西英罗湾红海榄林重金属元素的累积及动态 被引量:24
16
作者 郑文教 连玉武 +1 位作者 郑逢中 林鹏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0-27,共8页
探讨了广西英罗湾红海榄红树林重金属Cu、Pb、Zn、Cd、Cr元素的累积及动态。结果表明:植物体不同部位元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Cu0.433~1.21、Pb0.369~1.88、Zn2.94~7.66、Cd0.020... 探讨了广西英罗湾红海榄红树林重金属Cu、Pb、Zn、Cd、Cr元素的累积及动态。结果表明:植物体不同部位元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Cu0.433~1.21、Pb0.369~1.88、Zn2.94~7.66、Cd0.020~0.233和Cr0.330~0.562ug/g。林地残留物组分元素含量远高于植物体及凋落物组分含量。该群落Cu、Pb、Zn、Cd、Cr的现存储量,分别为28.73、25.25、143.68、3.14和14.61mg/m2。林地残留物相应元素的储量,分别为271.68、323.41、1983.70、8.18和34.44ug/m2。群落Cu、Pb、Zn、Cd、Cr元素的生物循环为:年吸收量分别为1351.70、1613.12、8808.37、240.74和759.30μg/m2;年存留量分别为842.46、806.91、4694.10、94.88和464.80μg/m2;年归还量分别为509.24、806.21、4114.27、145.86和294.50μg/m2;周转期分别为56、31、35、22和50年;流动系数Cd>Ph、Zn>Cu、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红海榄 红树科 重金属元素
下载PDF
三种红树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理适应 被引量:35
17
作者 廖岩 陈桂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08-2214,共7页
无瓣海桑(Sa)、海桑(Sc)、红海榄(Rs)都属于乔木红树植物。这3种红树植物对盐度的敏感程度存在着差异,因此对不同标准的盐度的适应性也大不相同。通过对这3种红树植物用不同的盐度的水3个月的处理,发现Sa和Sc叶片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气... 无瓣海桑(Sa)、海桑(Sc)、红海榄(Rs)都属于乔木红树植物。这3种红树植物对盐度的敏感程度存在着差异,因此对不同标准的盐度的适应性也大不相同。通过对这3种红树植物用不同的盐度的水3个月的处理,发现Sa和Sc叶片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都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Sa,Sc,Rs叶片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随着盐度的升高整体上有上升趋势。Sa和Sc茎、叶中丙二醛(MDA)含量在低盐度时(<10)略有降低,随着盐度升高,MDA含量急速升高,而Rs茎、叶中MDA只是在盐度超过40时才会有明显增长,3种红树植物根部的MDA含量变化都不明显。Rs可以依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来消除活性氧自由基,而红树植物Sa和Sc的耐盐性稍差,SOD对膜的保护能力不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对3种红树植物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这将为指导中国南海海岸线上的红树造林计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瓣海桑 海桑 红海榄 盐胁迫 净光合作用速率 气孔导度 蒸腾速率 可溶性糖 膜脂质过氧化 SOD
下载PDF
红海榄根部盐胁迫反应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范吉星 邓用川 +2 位作者 黄惜 林栖凤 罗越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7,共6页
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是一种典型的红树林盐生植物.本研究利用蛋白组学技术对淡栽(R0)和3%NaCl盐栽(R3)处理后的红海榄根部总蛋白进行了比较研究.双向电泳图谱的结果表明,R0和R3分别有981和972个蛋白点,蛋白点主要集中在分... 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是一种典型的红树林盐生植物.本研究利用蛋白组学技术对淡栽(R0)和3%NaCl盐栽(R3)处理后的红海榄根部总蛋白进行了比较研究.双向电泳图谱的结果表明,R0和R3分别有981和972个蛋白点,蛋白点主要集中在分子量28-70 kD,等电点4.0-8.5之间.R0和R3之间差异明显的有15个蛋白点.其中,8个蛋白的表达量在R0中表达增高(10倍),而在R3中相对下降.另外,7个蛋白的表达量在R0中较低,而在R3中表达量显著增高.对这15个蛋白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10个蛋白点找到匹配蛋白.功能预测分析发现,在盐水栽培上调的蛋白质一般与逆境胁迫有关,淡水栽培上调的蛋白质一般与基本代谢有关.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红海榄的耐盐机理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海榄 盐胁迫反应 比较蛋白组学 双向电泳 质谱
下载PDF
广西英罗湾红海榄林凋落物动态及能流量 被引量:9
19
作者 郑逢中 林鹏 +2 位作者 卢昌义 郑文教 尹毅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17-423,共7页
讨论了红海榄红树群落三年(1989-01~1991-12)逐月凋落物动态及能流量.结果表明:1)红海榄群落年平均凋落物量为772g/m2,其中落叶量高达624g/m2.凋落物各组分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叶80.83%,... 讨论了红海榄红树群落三年(1989-01~1991-12)逐月凋落物动态及能流量.结果表明:1)红海榄群落年平均凋落物量为772g/m2,其中落叶量高达624g/m2.凋落物各组分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叶80.83%,花2.09%,果13.54%,枝3.54%.2)不同年份凋落物量变化率(R)为1.36.3)月调落物总量(Y,g/m2)与月均气温(x,℃)回归方程为:Y=4.273x=34.13(r=0.686,df=34),相关极显著,表明大气温度是影响凋落物量的重要因子.4)红海榄年凋落物能流量(三年平均)为1.40×104kJ/m2,这些凋落物能量是邻近河口海湾水生生物的重要能量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红树林 红海榄 凋落动态 能流
下载PDF
广西红海榄红树群落的能量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尹毅 林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0-103,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广西山口英罗湾红海榄植物各组分的热值、落叶热值月变化、群落能量现存量及群落年能量固定量,结果表明:红海榄植物各组分热值之间有一定差异,波动范围为17.28~18.67kJ/g,落叶热值10月份高达18.19kJ/g,2月份低至17.30kJ/g... 本文主要研究广西山口英罗湾红海榄植物各组分的热值、落叶热值月变化、群落能量现存量及群落年能量固定量,结果表明:红海榄植物各组分热值之间有一定差异,波动范围为17.28~18.67kJ/g,落叶热值10月份高达18.19kJ/g,2月份低至17.30kJ/g,与鲜叶相比,落叶热值的波动较小,红海榄群落的能量现存量为5.20×10~5kJ/m^2;无过凋落物带走的能量年总量为1.12×10~4kJ/m^2;该群落的年能量固定量为2.73×10~4kJ/m^2,其中群落年净增长的能量(存留量)为1.61×10~4kJ/m^2占总固定量的58.9%,而能量固定量中其余部分占41.1%,以凋落物的形式向环境输送,这些能量是海湾河口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值 能量 红海榄 红树林 广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