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乳链球菌表面蛋白Rib基因克隆与重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荣 杜欣军 +2 位作者 徐桂香 王菲 王硕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28,共5页
无乳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常见病原微生物之一,其表面蛋白作为一种高免疫原性的生物大分子,具有较高的种内特异性,是理想的候选疫苗与免疫检测靶标。本研究通过对无乳链球菌高免疫原性表面蛋白Rib的重组表达与抗体制备,为后期无乳... 无乳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常见病原微生物之一,其表面蛋白作为一种高免疫原性的生物大分子,具有较高的种内特异性,是理想的候选疫苗与免疫检测靶标。本研究通过对无乳链球菌高免疫原性表面蛋白Rib的重组表达与抗体制备,为后期无乳链球菌的疫苗研制与检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首先提取了无乳链球菌基因组DNA,从中成功扩增出长度为452bp的编码表面蛋白Rib N端的基因片段。将这一片段连入重组表达载体pET-26b,转化受体菌株BL21(DE3)后利用IPTG进行诱导,结果表达了分子质量约为18ku的外源蛋白。在低温表达条件下,对IPTG诱导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IPTG的最适诱导浓度为0.05mmol/L。将诱导后的菌体进行超声波破碎并进行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对其进行变性、复性处理,利用亲和凝胶纯化后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将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经检测抗体效价达到1∶480 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表面蛋白 rib基因 克隆与表达
下载PDF
利用宏基因组数据筛选高产核黄素的基因片段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越 王晖 +2 位作者 鲍楠 池村淑道 李岭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0-384,共5页
从基于网络平台的宏基因组数据库入手,通过使用ARSA查询功能确定具有高产核黄素功能蛋白质,并利用BLAST、Orf Finder以及FASTA程序对其相关序列进行筛选和比对,得到一些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片段。通过进一步确定这些替代基因的物种... 从基于网络平台的宏基因组数据库入手,通过使用ARSA查询功能确定具有高产核黄素功能蛋白质,并利用BLAST、Orf Finder以及FASTA程序对其相关序列进行筛选和比对,得到一些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片段。通过进一步确定这些替代基因的物种来源和物缘关系,筛查出在马尾藻海、巴拿马运河以及加拉帕格斯群岛附近海域存在的一些海洋螺菌属和聚球藻属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基因组中存在具有高产核黄素能力的基因片段,可望为改进国内现有的核黄素生产技术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 核黄素 rib操纵子 基因 筛选
下载PDF
Kagami-Ogata综合征早产儿一例
3
作者 全美盈 孙之星 +2 位作者 姜静婧 蒋宇林 李正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1072-1075,共4页
本文报道Kagami-Ogata综合征早产儿1例。该患儿胎龄30周,产前超声提示羊水过多,胎儿双顶径及腹围偏大,侧脑室、双肾盂及多处肠管增宽。出生后查体可见下颌小,鼻梁塌,鼻孔上翻,胸廓呈“窄钟形”,腹壁可见腹直肌分离及肠型;胸部X线片见肋... 本文报道Kagami-Ogata综合征早产儿1例。该患儿胎龄30周,产前超声提示羊水过多,胎儿双顶径及腹围偏大,侧脑室、双肾盂及多处肠管增宽。出生后查体可见下颌小,鼻梁塌,鼻孔上翻,胸廓呈“窄钟形”,腹壁可见腹直肌分离及肠型;胸部X线片见肋骨呈“衣架征”;超声示双侧脑室增宽,双肾积水,隐睾;甲状腺功能检查提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生后第6天获得产前羊水穿刺结果,发现在已知的基因组印记区域14q32.2存在母源大小约为268.2 kb的微缺失。根据产前羊水穿刺结果及患儿出生后临床表现确诊为Kagami-Ogata综合征。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营养支持、抗感染等针对性治疗后,患儿病情无明显好转,最终家属放弃治疗。本文总结该患儿的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提升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gami-Ogata综合征 脐膨出 衣架肋 羊水过多 印记基因 母源印记
下载PDF
肋骨骨髓MUC-1基因表达与食管癌微转移的关系
4
作者 罗荣刚 《黑龙江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1248-1250,共3页
目的:研究肋骨骨髓MUC-1基因表达与食管癌微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1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食管癌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18例),无转移组(23例);同时选择我院同一时间收治的25例是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巢式RT... 目的:研究肋骨骨髓MUC-1基因表达与食管癌微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1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食管癌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18例),无转移组(23例);同时选择我院同一时间收治的25例是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巢式RT-PCR法将从食管癌及食管良性病变患者的肋骨骨髓中提取出的单个核细胞的总RNA进行扩增,再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对比后得到MUC-1mRNA的表达结果,分析肋骨骨髓MUC-1基因表达与食管癌微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肋骨骨髓MUC-1基因表达情况,发现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而转移组患者不同阳性率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肋骨骨髓MUC-1基因表达与食管癌微转移之间存在相关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食管癌转移组患者的肋骨骨髓MUC-1基因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患者,提示在未来临床干预阶段应该高度重视对食管癌患者肋骨骨髓MUC-1基因表达的监测,及早预防,避免癌细胞转移发生,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髓 MUC-1基因表达 食管癌 微转移
下载PDF
DYNC2H1基因纯合突变致短肋-胸廓发育不良3型一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曾婧 谢建生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70-472,共3页
本文对1例短肋-胸廓发育不良3型(SRTD3)进行遗传学分析,以了解其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该患者超声提示为短肋、胸廓狭小、长骨短小的胎儿,采集胎儿脐带和父母外周血进行外显子组测序,Sanger验证。全外显子测序检测出胎儿为DYNC2H1基因纯... 本文对1例短肋-胸廓发育不良3型(SRTD3)进行遗传学分析,以了解其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该患者超声提示为短肋、胸廓狭小、长骨短小的胎儿,采集胎儿脐带和父母外周血进行外显子组测序,Sanger验证。全外显子测序检测出胎儿为DYNC2H1基因纯合突变,为c.4267C>T(p.Arg1423Cys),基因及表型均符合SRTD3的诊断,通过Sanger验证,均遗传于表型正常父母亲。该研究结果提示了DYNC2H1基因的c.4267C>T纯合突变是导致该SRTD3病例的致病原因,属于隐性遗传,孕前应加强优生优育门诊咨询,必要时采用辅助生殖获得健康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肋多指(趾)畸形综合征 基因 突变 纯合子 病例报告 短胁-胸廓发育不良
下载PDF
肋骨分叉-基底细胞痣-颌骨囊肿综合征两家系基因序列变异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彭笑 陈默 +5 位作者 王栋 韩瑞 高廷益 刘亮 刘畅 张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3-229,共7页
两家系肋骨分叉-基底细胞痣-颌骨囊肿综合征先证者均为男性,因X线摄片见颌骨多发低密度影就诊,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见胸廓畸形、小脑幕及大脑镰钙化、眶距增宽等表现。两例先证者分别检出PTCH1基因位点的c.C2541C>A(p.Y847X)和c.C1501C&... 两家系肋骨分叉-基底细胞痣-颌骨囊肿综合征先证者均为男性,因X线摄片见颌骨多发低密度影就诊,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见胸廓畸形、小脑幕及大脑镰钙化、眶距增宽等表现。两例先证者分别检出PTCH1基因位点的c.C2541C>A(p.Y847X)和c.C1501C>T(p.Q501X)杂合突变,对比先证者及其家系相关成员基因序列,结果两例先证者的母亲外周血中均检出PTCH1基因位点的杂合突变,明确该突变均来源于母亲。其中一例先证者临床表现为智力低下,还检出FANCD2基因位点的c.C2141T(p.P714L)和c.G3343A(p.V1115I)杂合突变;另一例先证者智力正常,未发现FANCD2基因突变。两例先证者均行颌骨囊肿开窗减压联合刮治术,随访原病灶处骨质生长状况良好,至今均未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分叉-基底细胞痣-颌骨囊肿综合征 PTCH1基因 FANCD2基因 家系 基因突变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短肋多指综合征3型一家系的临床表型和DYNC2H1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詹瑛 张建芳 +2 位作者 程璐 徐盈 陈必良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874-878,共5页
目的对一个短肋多指综合征3型(short-rib polydactyly syndrome typeⅢ,SRPSⅢ)家系进行临床特征描述及相关致病基因突变分析,从遗传学角度明确其可能的发病原因。方法采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方法对该家系胎儿样... 目的对一个短肋多指综合征3型(short-rib polydactyly syndrome typeⅢ,SRPSⅢ)家系进行临床特征描述及相关致病基因突变分析,从遗传学角度明确其可能的发病原因。方法采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方法对该家系胎儿样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检出可疑致病位点后再结合PCR和Sanger测序,在家系内进行遗传共分离验证。结果检测到先证者胎儿在DYNC2H1基因上携带母源性c.2346-1G>A突变和父源性c.7292+4T>C突变,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规律。结论DYNC2H1基因是该家系的可能致病基因,NGS结合Sanger测序可以快速准确地对短肋多指综合征3型家系进行基因诊断,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肋多指综合征3型 DYNC2H1基因 全外显子测序 产前诊断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核黄素操纵子与ribC基因的修饰与遗传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夏苗苗 刘露 班睿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6,共8页
【目的】研究核黄素操纵子(rib)组成型高表达,以及rib C基因低水平表达对枯草芽孢杆菌过量合成核黄素的影响。【方法】在染色体原位修饰启动子,用m RNA稳定子替换m RNA前导区,使rib操纵子组成型高表达;修饰rib C基因的启动子,降低rib C... 【目的】研究核黄素操纵子(rib)组成型高表达,以及rib C基因低水平表达对枯草芽孢杆菌过量合成核黄素的影响。【方法】在染色体原位修饰启动子,用m RNA稳定子替换m RNA前导区,使rib操纵子组成型高表达;修饰rib C基因的启动子,降低rib C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q RT-PCR方法,表征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通过摇瓶发酵,测定重组菌的生物量和核黄素产量,表征相关基因修饰所表现的遗传效应。【结果】用gsi B m RNA稳定子替换核黄素操纵子的m RNA前导区,使其相对表达水平提高了约1 500倍。rib C基因启动子-35区的首个碱基由"T"突变为"C",使rib C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了97%以上。得到的重组菌株LX34在补加蔗糖20 g/L的LB培养基上摇瓶发酵36 h,可积累核黄素2.1 g/L,同时生物量没有明显下降。【结论】使用gsi B m RNA稳定子,能够有效地提高目标基因或操纵子的表达水平;启动子-35区首个碱基的点突变,能够有效降低rib C基因的表达水平;rib操纵子过量表达和rib C基因低水平表达,使细胞能够过量合成并积累核黄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核黄素 rib操纵子 ribC基因 mRNA稳定子
原文传递
Kagami-Ogata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姜静婧 孙之星 +2 位作者 李正红 万伟琳 全美盈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探讨Kagami-Ogata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遗传学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经羊水穿刺基因诊断Kagami-Ogata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基因变异类型和治疗情况,并以"Kagami-Ogata综合征"、"14q32微缺... 目的探讨Kagami-Ogata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遗传学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经羊水穿刺基因诊断Kagami-Ogata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基因变异类型和治疗情况,并以"Kagami-Ogata综合征"、"14q32微缺失综合征"、"衣架征"、"14号染色体父源二倍体"、"Kagami-Ogata syndrome"、"14q32 gene"、"Coat Hanger"和"UPD(14)pat"为关键词,分别对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自建库至2023年1月23日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总结国内外报道的Kagami-Ogata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和基因类型。结果本例患儿男,胎龄30周,出生体重2035 g,孕期超声提示胎儿偏大,双肾盂分离,下腹部多处肠管增宽,双手握拳及重叠指,羊水多。生后即出现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有特殊面容(下颌小、颈短、鼻梁塌、鼻孔向上、双耳外耳廓短小、耳轮塌陷、双侧外耳道狭窄)、钟形胸廓、腹直肌分离、姿势异常(手指重叠、握拳),同时患儿喂养困难、反复发热,且持续依赖呼吸机支持。全外显子组测序提示患儿及其母亲14q32.2区段存在268.2Kb缺失(101034306101302541),父亲正常。因患儿预后不佳,家长放弃治疗,临终关怀2 d后患儿1月龄时死亡。文献检索共收录36篇文献,包括78例临床信息完整的Kagami-Ogata综合征患儿,加上本例共79例,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特殊面容及胸廓发育异常(79/79,100%)、羊水过多(71/75,94.7%)、喂养困难(55/63,87.3%)、腹壁缺陷(57/72,79.2%)、关节挛缩(39/70,55.7%)、呼吸支持依赖(29/56,51.8%),长期随访患儿中86.8%(59/68)存在体格、运动及智力发育迟滞,39.7%(25/63)在5岁内死亡或放弃。基因检测父源二倍体变异44例(55.7%),母源缺失23例(29.1%),表突变8例(10.1%),未报道变异4例(5.1%)。结论Kagami-Ogata综合征是一组累及多器官系统的遗传印记基因疾病,产前检查可发现羊水过多等异常,典型体征、特殊影像学表现及14q32基因分析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gami-Ogata综合征 14q32基因 印记基因 衣架征 呼吸困难
原文传递
短肋胸廓发育不良3型两个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10
作者 管鑫 米欢 +4 位作者 李闪 曹一璇 高劲松 朱小辉 赵秀丽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350-1355,共6页
目的对2例疑似短肋胸廓发育不良的胎儿进行致病变异鉴定和临床分型。方法在获取知情同意后,对引产胎儿进行全面检查,记录其临床表型。用常规酚-氯仿法提取胎儿皮肤组织及其父母外周血样的基因组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其进行检测... 目的对2例疑似短肋胸廓发育不良的胎儿进行致病变异鉴定和临床分型。方法在获取知情同意后,对引产胎儿进行全面检查,记录其临床表型。用常规酚-氯仿法提取胎儿皮肤组织及其父母外周血样的基因组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其进行检测,对候选致病性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用VarCards在线软件分析变异的致病性,结合Swiss-PdbViewer预测变异对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影响。结果两例胎儿均携带DYNC2H1基因的复合杂合变异。胎儿1为c.515C>A(p.Pro172Gln)和c.5983G>A(p.Ala1995Thr),胎儿2为c.5920G>T(p.Gly1974*)和c.9908T>C(p.Ile3303Thr)。两例胎儿的亲代均携带杂合变异。结论DYNC2H1基因的复合杂合变异很可能是两例胎儿的遗传学病因,二者均被确诊为SRTD3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肋胸廓发育不良 DYNC2H1基因 变异分析
原文传递
一例DYNC2H1变异所致短肋胸廓发育不良3型患儿的家系分析
11
作者 赵海月 李磊磊 +1 位作者 刘睿智 杨潇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881-883,共3页
目的对一例短肋多指综合征3型(short-rib polydactyly syndrome typeⅢ,SRPSⅢ)家系进行临床特征描述及相关致病基因变异分析,探讨其发病的分子遗传学病因,为评估其家庭的再发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第3胎引产组织,及引产胎儿的父母,祖... 目的对一例短肋多指综合征3型(short-rib polydactyly syndrome typeⅢ,SRPSⅢ)家系进行临床特征描述及相关致病基因变异分析,探讨其发病的分子遗传学病因,为评估其家庭的再发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第3胎引产组织,及引产胎儿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外周血,采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方法进行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检出疑似致病变异后再结合Sanger测序,在家系内进行验证。结果检测到先证者DYNC2H1(NM_001080463.1)基因上携带母源性c.9819+1G>A变异和父源性c.4625C>A变异,Sanger测序技术验证了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规律。结论DYNC2H1的c.9819+1G>A和c.4625C>A变异可能是导致该短肋多指综合征3型的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肋多指综合征3型 DYNC2H1基因 全外显子测序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