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Wheat after Rice 被引量:1
1
作者 Pu LYU Jiawei WANG +2 位作者 Shiying GENG Hualin SUN Xiaoyan W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5期771-776,共6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appropriate nitrogen(N) application mode in Jianghan Plain was explored b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 applications on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flag leaves and nitrogen ... In the present study, appropriate nitrogen(N) application mode in Jianghan Plain was explored b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 applications on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flag leaves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NUE) in a wheat cultivar Zhengmai 9023. Nitrogen was top-dressed before sowing, before winter, and during the jointing stage, at different ratios:1:1:0(N1), 1:0:1(N2), 2:1:1(N3), 1:1:1(N4), and 0:0:1(N5), under the same amount of total N(180 kg/hm^2)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No nitrogen fertilizer was used in the control(N0).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AD values and photosynthetic rate(Pn)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in flag leaves increased initially and then decreased around the anthesis stage. The two indices in N1 and N5 treatments decreased rapidly after flowering, whereas those in N2, N3, and N4 treatments maintained at high levels for a long period after anthesis. Thus, reasonable nitrogen application could retard the decline of SPAD and Pn after anthesis.N4 and N1 treatments showed larg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In decreasing order of crop yield, the treatments were: N4 >N1 >N3 >N5 >N2 >N0. The effective panicle number and grain number per spike of N2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other treatments,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other treatment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nitrogen application and 1 000-grain weight in this experiment. The nitrogen accumulation, agronomic efficiency of nitrogen fertilizer,nitrogen uptake and use efficiency of above-ground parts, nitrogen uptake and use efficiency of grain of N4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treatments, but the nitrogen harvest index of N4 was at a low level. In summary, N4 treatment is the most suitable nitrogen application mode in wheat after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application wheat after ric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下载PDF
2BFGK-12型稻茬麦集秸旋耕施肥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晋 薛亚光 +3 位作者 刘旭杰 单海勇 吴崇友 刘建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3,共10页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区小麦播种作业时,存在抢季节耕种农机配套性差、土壤黏重以及秸秆还田难等问题,创制“稻茬麦秸秆行间集覆还田宽窄行种植”技术模式,此模式具有行间集秸、条带旋耕、集中施肥、洁区播种以及对行镇压等技术特征,...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区小麦播种作业时,存在抢季节耕种农机配套性差、土壤黏重以及秸秆还田难等问题,创制“稻茬麦秸秆行间集覆还田宽窄行种植”技术模式,此模式具有行间集秸、条带旋耕、集中施肥、洁区播种以及对行镇压等技术特征,通过建立秸秆行间集覆运动的力学模型,设计绞龙式秸秆行间集秸装置、开沟旋耕一体式装置、集中施肥装置、浮动覆土板以及对行镇压器等关键部件,研制一种稻茬麦洁区旋耕施肥播种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行间集覆还田与宽窄行种植结合有效提高稻茬麦种床整地质量,洁区洁净度87.69%,小麦窄行平均行距为148 mm,宽行行距平均为304 mm,行距变异系数为5.36%,平均播深为33 mm,播深合格率为95.76%,晾籽率为0.98%,碎土率为86.01%。施肥方式为耕前集中施肥,平均施肥深度为65 mm,施肥深度合格率为94.63%,均满足国家标准。厢沟平均深度为175 mm,沟面宽度为198 mm,满足排水要求。试验田实际产量为8 059.2 kg/hm^(2),高出平均产量20%以上,油耗较对比机型降低31.24%。为稻茬麦绿色低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提供农机支撑,促进农机农艺高效快速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麦 洁区播种机 稻秸还田 机艺融合
下载PDF
稻茬麦田杂草发生与防除措施分析
3
作者 姚有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0期81-84,共4页
本文总结分析了稻茬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草害发生原因,并提出综合防除措施。稻茬麦田杂草发生量较大,草相复杂,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发,杂草与小麦争光、争水和争肥,对稻茬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影响稻茬麦田杂草发生的因素包括种... 本文总结分析了稻茬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草害发生原因,并提出综合防除措施。稻茬麦田杂草发生量较大,草相复杂,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发,杂草与小麦争光、争水和争肥,对稻茬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影响稻茬麦田杂草发生的因素包括种植制度、秸秆还田和防除措施等。采取农业措施(提高耕地质量、改变种植结构和改善田间管理等)与化学防除(封闭除草、茎叶防除和春后补防等)相结合的方法防治麦田杂草,针对不同类型田块,提出了科学的除草方案,采取封闭除草和茎叶化除各1次(“一封一杀”)方案解决大多数田块杂草,特殊田块可采取1次封闭除草和2次茎叶化除(“一封两杀”)方案。研究结果为促进稻茬麦生产良性发展,提高稻茬麦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麦 杂草 综合防治 封闭除草
下载PDF
播期及播量对霍邱中南部稻茬小麦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张启生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4期71-73,共3页
播期和播量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对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合适的播期能确保小麦在最佳条件下生长,避免恶劣天气的影响;而合理的播量能够平衡小麦个体之间的竞争,保证单位面积内的穗数。探究播期及播量对稻茬春麦产量的影响,为优化... 播期和播量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对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合适的播期能确保小麦在最佳条件下生长,避免恶劣天气的影响;而合理的播量能够平衡小麦个体之间的竞争,保证单位面积内的穗数。探究播期及播量对稻茬春麦产量的影响,为优化本地小麦的生产管理和提高产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小麦 播期 播量 产量 影响
下载PDF
麦茬移栽稻生育中期烤田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2
5
作者 唐保军 房志勇 +3 位作者 尹海庆 王越涛 王生轩 程泽强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7期3-5,共3页
从烤田始期、烤田历时天数两个关键烤田要素着手研究,初步提出了麦茬移栽稻生育中期烤田技术的定量化指标。研究表明:烤田始期指标为田间茎蘖数等于计划穗数,即“够苗烤田”为宜;烤田历时天数宜掌握在14天左右。并从稻作生产实际... 从烤田始期、烤田历时天数两个关键烤田要素着手研究,初步提出了麦茬移栽稻生育中期烤田技术的定量化指标。研究表明:烤田始期指标为田间茎蘖数等于计划穗数,即“够苗烤田”为宜;烤田历时天数宜掌握在14天左右。并从稻作生产实际操作的角度,粗浅地讨论了灵活应用定量化指标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麦茬移栽稻 田间茎蘖数 烤田 定量化指标
下载PDF
淮北稻茬超高产小麦碳氮代谢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朱新开 严六零 +2 位作者 郭文善 封超年 彭永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1-55,共5页
研究了淮北稻茬超高产小麦植株碳、氮代谢特征 ,分析了不同器官的碳、氮变化动态 ,表明超高产小麦氮含量生育前期较低 ,返青~拔节期达峰值 ,开花后较低 ,但碳含量、C/N中后期显著高于高产和中产群体。超高产小麦开花前叶片氮含量变化较... 研究了淮北稻茬超高产小麦植株碳、氮代谢特征 ,分析了不同器官的碳、氮变化动态 ,表明超高产小麦氮含量生育前期较低 ,返青~拔节期达峰值 ,开花后较低 ,但碳含量、C/N中后期显著高于高产和中产群体。超高产小麦开花前叶片氮含量变化较小 ,茎鞘中以拔节期高 ,不同蘖位养分量的高低是导致各蘖位分蘖成穗率高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高产小麦不同生育期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小麦 超高产 碳氮代谢 淮北 特征
下载PDF
施氮量对四川盆地机播稻茬麦生长发育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朝苏 汤永禄 +2 位作者 吴春 吴晓丽 黄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1-279,共9页
2010 2012年,在四川省广汉市开展了施氮量对机播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氮素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试验设置0、105、150、195 kg/hm24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施氮量增加有利于稻茬麦分蘖力、有效穗数的提高以及单穗小穗数、穗粒数的增加,但对... 2010 2012年,在四川省广汉市开展了施氮量对机播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氮素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试验设置0、105、150、195 kg/hm24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施氮量增加有利于稻茬麦分蘖力、有效穗数的提高以及单穗小穗数、穗粒数的增加,但对籽粒灌浆充实不利。不同年份和土壤质地,单产均以施氮量为150 kg/hm2时达到最高水平,继续增加氮素用量产量增幅变小进而下降。氮素供应量增加,植株氮素含量和积累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产效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等参数呈下降趋势,氮素收获指数、氮素表观回收率在各施氮处理间变幅相对较小。在四川盆地目前生产水平下,施氮150 kg/hm2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麦 产量 氮素利用
下载PDF
播期和品种对沿淮晚播稻茬小麦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莉 何贤芳 +2 位作者 都斌斌 刘泽 汪建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3-623,共11页
沿淮稻茬小麦播期推迟是生产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探究播期和品种对稻茬麦产量和产值的影响,2017-2019年度小麦生长季选用20个品种,按照裂区设计,设置10月30日、11月14日、11月29日3个播期,定量解析了播期、品种对小麦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沿淮稻茬小麦播期推迟是生产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探究播期和品种对稻茬麦产量和产值的影响,2017-2019年度小麦生长季选用20个品种,按照裂区设计,设置10月30日、11月14日、11月29日3个播期,定量解析了播期、品种对小麦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度、播期、品种及品种和播期间互作对稻茬小麦产量、产值的影响均显著。随着播期的推迟,稻茬小麦产量和产值呈下降趋势,10月30日后播种时,播期平均每推迟1 d产量下降24.81 kg·hm^(-2),产值降低48.19元·hm^(-2)。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对播期的响应不同,11月14日之前播种时半冬性品种产量、产值总体高于春性品种,11月29日播种时半冬性品种产量、产值总体低于春性品种。晚播对产量、产值的影响与气候有关,灾害年份晚播影响更大。有效穗、群体库数量和库体积降低是晚播小麦产量、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品种间籽粒库质量(容重)差异也是引起产值差异的重要因子。供试品种中荃麦725、安农0711、皖西麦0638、紫麦19、涡麦9号、宁麦13、扬麦20、苏麦188等8个品种的产量、产值较烟农19均增加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麦 播期 品种 产量 产值
下载PDF
稻茬麦免耕抑播稻草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Ⅰ.小麦和后作水稻的增产增收效应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汤永禄 黄钢 +2 位作者 袁礼勋 赵玉庭 王少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32-37,共6页
连续多年多点的小区试验、大区定位试验和高产示范结果表明 ,稻茬麦实行免耕抑播稻草覆盖栽培具有显著的省工、节本、增产、增收效应 ,一般比撬窝点播栽培省工 4 6 3% ,节本 2 0 6 % ,增产 6 %~ 7% ,增收 2 7 5 % ;比旋耕机播栽培省... 连续多年多点的小区试验、大区定位试验和高产示范结果表明 ,稻茬麦实行免耕抑播稻草覆盖栽培具有显著的省工、节本、增产、增收效应 ,一般比撬窝点播栽培省工 4 6 3% ,节本 2 0 6 % ,增产 6 %~ 7% ,增收 2 7 5 % ;比旋耕机播栽培省工 19 1% ,节本 2 6 3% ,增产 9%~ 12 % ,增收4 8 8%。对后作水稻也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一般增产 3%~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麦 稻草覆盖 免耕抑播 栽培技术 小麦 后作水稻 效应分析
下载PDF
不同时期施用氮素化肥对麦茬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海光 周厚钧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9,共5页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施用氮肥对麦茬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有明显影响。水稻插秧后到穗分化开始前施肥,分蘖多、叶面积大、单位面积上的穗数和实粒数多、产量高,而且施肥越早,效果越好;穗分化开始后不久施肥,每公顷穗数和颖花数...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施用氮肥对麦茬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有明显影响。水稻插秧后到穗分化开始前施肥,分蘖多、叶面积大、单位面积上的穗数和实粒数多、产量高,而且施肥越早,效果越好;穗分化开始后不久施肥,每公顷穗数和颖花数过多,造成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降低,产量不高,还使上部1,2,3叶片过大,基部节间加长,后期易倒伏;孕穗期施肥虽然没有增加穗数和颖花数,但可减少颖花的退化,因此比穗分化后不久施肥产量高;抽穗后施肥没有增产效果,还易贪青晚熟。据试验结果,麦茬稻施氮肥应分2次,移栽后及时重施,孕穗前少施,做到前重后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化肥 麦茬稻 生长发育 施肥 水稻
下载PDF
2BMFDC-6型稻茬麦半旋播种机设计与性能试验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李朝苏 汤永禄 +4 位作者 解立胜 黄钢 钟贵祥 吴春 程少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89-793,共5页
针对西南地区稻茬小麦面临的粘湿生态环境和秸秆还田技术问题,进行了适宜播种机具的设计研制与性能试验。①研制的2BMFDC-6型半旋播种机,由手扶拖拉机驱动,整机重量轻,动土量少,能耗低,一次作业即可完成播种、施肥、盖种等工序,省工高... 针对西南地区稻茬小麦面临的粘湿生态环境和秸秆还田技术问题,进行了适宜播种机具的设计研制与性能试验。①研制的2BMFDC-6型半旋播种机,由手扶拖拉机驱动,整机重量轻,动土量少,能耗低,一次作业即可完成播种、施肥、盖种等工序,省工高效。作业时只对播种带进行浅旋开沟,种子撒落于播种沟内,泥土、根茬和碎草混合盖种,较好地解决了播种质量和稻草还田问题。②田间性能试验表明,无论稻草是否还田,2BMFDC-6型半旋播种机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播种效果。无稻草还田条件下,播种质量、产量和效益均显著高于SGTNB-180Z4/8型全旋机播和免耕人工撒播处理。稻草还田条件下则以"半喂入"收割机收获水稻并切割抛洒稻草的播种效果更好。③播种阶段耕层土壤含水量适宜范围25%~40%,适宜播种量120~180 kg/hm2、施氮量150~18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区 稻茬麦 2BMFDC-6型半旋播种机
下载PDF
不同杂交籼型水稻品种长江流域麦茬直播的适宜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兴华 王欢 +4 位作者 蔡星星 张盛 周强 吕锐玲 周楠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30-35,共6页
为揭示不同杂交籼型水稻品种长江流域麦茬直播的适宜性及高产栽培产量主攻方向,以12个杂交籼型晚稻品种为材料,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该地区麦茬直播水稻品种的主要要求性状和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再结和生产实际对供试品... 为揭示不同杂交籼型水稻品种长江流域麦茬直播的适宜性及高产栽培产量主攻方向,以12个杂交籼型晚稻品种为材料,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该地区麦茬直播水稻品种的主要要求性状和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再结和生产实际对供试品种在该地区麦茬直播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江流域麦茬直播籼型水稻品种应注重稻米外观品质因子(垩白粒率和直链淀粉含量)、产量因子(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千粒重、结实率、出苗数和穗总粒数)和全生育期与株高结合因子(全生育期和株高),且产量主要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决定。结合品种主要要求性状和生产实际,供试品种中133优168和133优169为长江流域麦茬直播较适宜的品种,其表现为种子出苗较好、全生育期和株高适中、产量高、稻米外观品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水稻 麦茬直播 产量 长江流域
下载PDF
不同共生期对晚播稻茬麦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文廷刚 王伟中 +3 位作者 顾大路 杜小凤 施洪泉 钱新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6期21-23,37,共4页
[目的]为探索不同共生期对晚播稻茬麦的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以宁麦1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0共生和短共生稻套麦对小麦生长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短共生期稻套麦(共生期15 d)会影响小麦植株生长、茎蘖动态和成穗。0... [目的]为探索不同共生期对晚播稻茬麦的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以宁麦1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0共生和短共生稻套麦对小麦生长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短共生期稻套麦(共生期15 d)会影响小麦植株生长、茎蘖动态和成穗。0共生稻套麦(共生期0 d)对植株生长无显著差异,其基本苗、茎蘖数和成穗数均比较稳定,较对照显著提高。此外,短共生期会增加不孕小穗数,降低千粒重,产量较对照仅增加了0.83%,但不显著。0共生显著改善了小麦穗部性状,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不孕小穗数显著减低,产量较对照提高了6.67%。[结论]0共生稻套麦是在晚播条件下较短共生稻套麦和常规栽培好的一种高产应变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期 晚播稻茬麦 生长 产量
下载PDF
稻茬麦田土壤温度变化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田奇卓 亓新华 +1 位作者 王俊领 周化南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3期395-398,共4页
通常认为稻茬麦田土壤是湿、凉、板、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麦产量的再提高。为了摸清规律,便于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为稻茬麦产量再提高的科学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对两种不同类型麦田的土壤结构及其水、温变化... 通常认为稻茬麦田土壤是湿、凉、板、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麦产量的再提高。为了摸清规律,便于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为稻茬麦产量再提高的科学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对两种不同类型麦田的土壤结构及其水、温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现将土壤温度变化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 稻茬麦田 土壤温度变化
下载PDF
麦茬稻壮秧稀植量化指标与配套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全德 白有善 韩俊杰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6年第1期65-67,共3页
对麦茬稻进行了品种、密度、育秧、施肥、喷剂试验。结果表明,壮秧稀植与高穗重品种、N素V字施肥是统一的。提出高产理想株型、稀植程度和产量结构,肯定了湿润育秧方式,证实了N、P、K、Zn配合、施Si、喷胆碱复合物和水稻微肥的增产作用。
关键词 麦茬稻 壮秧稀植 配套技术
下载PDF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稻茬麦草谷比及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顾克军 顾东祥 +5 位作者 张斯梅 许博 杨四军 张恒敢 张传辉 石祖梁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6-9,22,共5页
研究了不同耕作(耕翻与浅旋耕)与秸秆还田方式(周年稻秸秆全量还田、麦秸秆全量还田、稻麦秸秆全量还田以及稻麦秸秆不还田)对稻茬麦草谷比和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耕作处理对稻茬麦草谷比、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以... 研究了不同耕作(耕翻与浅旋耕)与秸秆还田方式(周年稻秸秆全量还田、麦秸秆全量还田、稻麦秸秆全量还田以及稻麦秸秆不还田)对稻茬麦草谷比和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耕作处理对稻茬麦草谷比、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皆不显著,而不同秸秆还田处理间草谷比差异达显著水平,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及可收集系数未表现出差异。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单位面积内稻茬麦秸秆产量,秸秆产量高低顺序依次为周年稻麦秸秆全量还田(Srw)〉周年仅水稻秸秆还田(Sr)〉周年仅小麦秸秆还田(Sw)〉周年秸秆不还田(SO),各处理间籽粒产量变化并不显著,因而处理Srw的草谷比显著高于Sw与S0处理。相同留茬高度条件下,麦秸可收集系数在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间没有显著差异,留茬高度分别为5、10、15、20cm时,稻茬麦秸秆可收集系数依次为0.65~0.66、0.58~0.60、0.52~0.54、0.45~0.47。估算一定留茬高度的稻茬麦秸秆可收集系数时可以忽略旋耕整地和秸秆还田方式的短期影响,进一步简化估算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稻茬麦 草谷比 收集系数
下载PDF
不同耕种方式对沿黄稻茬麦田土壤因子及小麦生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小纯 王化岑 +1 位作者 许新芳 袁剑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27-32,共6页
对沿黄稻茬麦田不同耕种方式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旋耕条播是沿黄稻茬小麦高产的最佳播种方式,与免耕播种相比,其耕层温度高,土壤容重小,耕层含水量适宜,肥效高而持久,麦田群体和个体发育好,分蘖成穗率高,千粒... 对沿黄稻茬麦田不同耕种方式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旋耕条播是沿黄稻茬小麦高产的最佳播种方式,与免耕播种相比,其耕层温度高,土壤容重小,耕层含水量适宜,肥效高而持久,麦田群体和个体发育好,分蘖成穗率高,千粒重及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小麦 生态因子 免耕 旋耕条播
下载PDF
湿地生态型稻茬麦免耕机条播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浩 马艳明 宁堂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4期292-294,共3页
免耕机条播是沿湖涝洼湿地生态区稻茬麦的主要播种方式之一,为探讨其科学栽培技术,分别对免耕机条播稻茬麦的冬前苗,叶面积系数、后期根系活力、播期、播量和多效唑化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稻田套播相比,机条播小麦的基本苗降低了15... 免耕机条播是沿湖涝洼湿地生态区稻茬麦的主要播种方式之一,为探讨其科学栽培技术,分别对免耕机条播稻茬麦的冬前苗,叶面积系数、后期根系活力、播期、播量和多效唑化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稻田套播相比,机条播小麦的基本苗降低了150万/hm2,冬前主茎叶片增加了0.8个,单株茎蘖增加0.9个,单株次生根增加1.4条,茎粗增加1.1mm,地上部鲜重增加0.17g,叶面积系数动态为:冬前0.8,起身1.6,拔节期4.0,挑旗期6.2,灌浆期4.0,后期根系活力分别增加1.21、1.02、0.47,使用多效唑第1、2、3节间分别减少2.3cm、0.8cm、1.3cm,退化小穗数减少0.1个,千粒重增加0.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 稻茬麦 条播 免耕 湿地 生态型 叶面积系数 根系活力 播种方式 稻田套播 主茎叶片 多效唑 生态区 冬前 基本苗 次生根 地上部 拔节期 灌浆期 小穗数 千粒重 后期 单株 播期 化控 播量 小麦 茎蘖 茎粗 节间 退化
下载PDF
四川盆地稻茬麦垄作栽培技术研究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汤永禄 黄钢 +1 位作者 邓先和 郑家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1049-1053,共5页
垄作(Raised-Bed planting)已成功应用于水浇地小麦生产,但稻茬麦垄作栽培技术研究还是空白。2003~2005年,在四川省双流县和广汉市先后进行了稻茬麦垄作与平作的比较试验和垄作适宜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①以1m开厢作垄、垄面宽... 垄作(Raised-Bed planting)已成功应用于水浇地小麦生产,但稻茬麦垄作栽培技术研究还是空白。2003~2005年,在四川省双流县和广汉市先后进行了稻茬麦垄作与平作的比较试验和垄作适宜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①以1m开厢作垄、垄面宽75cm、垄上种植3行小麦的情况下,垄作因群体起点低、有效穗数不足导致单产显著低于平作栽培;当增加垄上种植行数,提高基本苗之后,垄作与平作小麦的单产没有显著差异。②垄作有利于小麦个体发育,其单株干重、单株绿色叶面积均显著高于平作小麦,但群体千物质积累量和LAI略低于平作。③不同品种类型对垄作的反应不一样。分蘖力强、干物质积累量大、抗倒性好的大穗型品种在垄作条件下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麦 垄作 品种类型 产量
下载PDF
稻茬麦追肥时期及比例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亓新华 田奇卓 +1 位作者 王俊领 朱磊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4期508-510,共3页
在稻茬麦栽培中,追施氮肥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如何更科学、经济地追肥,达到高产高效目的,是当前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寻求不同情况下适宜的追肥时期及各期肥量的比例,我们于1993~1995年做了二年的追肥时期及各... 在稻茬麦栽培中,追施氮肥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如何更科学、经济地追肥,达到高产高效目的,是当前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寻求不同情况下适宜的追肥时期及各期肥量的比例,我们于1993~1995年做了二年的追肥时期及各期氮肥施用量比例试验,现将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麦 氮肥 追施时期 比例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