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安卓翌 翟少峰 +2 位作者 李佳弟 曹劝省 孙英民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行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把给予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组,行胸骨正中切口直视手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情况、预后情况、随访结果。结果:研究组先...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行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把给予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组,行胸骨正中切口直视手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情况、预后情况、随访结果。结果:研究组先心病患儿手术时间、辅助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24h)、住院时间(术后)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8%、8.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予1年随访可知心功能均恢复正常(P>0.05),研究组"鸡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1.2%,P<0.05)。结论:先心病患儿经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并保障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右侧腋下小切口 直视手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右腋下纵行直切口在未成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涛 万军 +4 位作者 于浩 董文鹏 王晓武 袁彬彬 张卫达 《心脏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34-336,共3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我科在右腋下纵行直切口体外循环下,矫治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瓣狭窄未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该径路的优缺点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0月,经右腋下纵行直切口治疗的280例未成年先... 目的:总结和分析我科在右腋下纵行直切口体外循环下,矫治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瓣狭窄未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该径路的优缺点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0月,经右腋下纵行直切口治疗的280例未成年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主要并发症。结果:280例全部手术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平均为52.35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2.36 min,无死亡及其它严重并发症,但术后80例有不同的并发症:心包积液19例、心包积气2例、右下肺感染27例、右肺感染2例、双肺感染1例、右侧胸膜增厚及黏连1例、右侧气液胸(胸腔积液)11例、伴肺组织压缩3例、右侧气胸4例、右上叶不张3例、右侧胸壁皮下气肿2例、左侧胸腔积液3例、双侧胸腔积液1例及右侧肋骨骨折伴胸腔积液1例。结论:采用右腋下纵行直切口径路治疗CH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关胸快,术后胸腔及心包引流量少、胸廓稳定性好、可避免术后胸骨裂开、鸡胸等并发症及美观效果好等优点。在充分判断患者体质量、年龄的基础上明确诊断,并可预见性地预防术后相关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切口选择 未成年人
下载PDF
右腋下直小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613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宋鹏 郭光伟 王玉璇 《临床医药实践》 2005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 :介绍右腋下直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本组 6 13例患者中 ,进行室间隔缺损修复 4 15例 ,单纯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修复 15 3例 ,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修复 7例 ,部分型房室管畸形修复 3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室... 目的 :介绍右腋下直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本组 6 13例患者中 ,进行室间隔缺损修复 4 15例 ,单纯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修复 15 3例 ,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修复 7例 ,部分型房室管畸形修复 3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修复 2 3例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2例 ,合并永存左位上腔静脉 10例。结果 :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体外循环时间 2 5min~ 12 9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11min~ 6 9min ,术后 6d~ 12d出院。结论 :右腋下直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能达到疗效与美学双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腋下直小切口 先天性心脏病 小切口开胸
下载PDF
右侧腋下直切口在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伟华 罗鸿 +4 位作者 张新 刘东海 马宁 张博 乔晨晖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73-477,共5页
目的总结经右侧腋下直切口修补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结果及手术经验,探讨此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7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经右侧腋下直切口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7例... 目的总结经右侧腋下直切口修补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结果及手术经验,探讨此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7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经右侧腋下直切口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7例,年龄1.1~11.0(4.4±2.8)岁,体重7.6~28.0(14.6±5.3)kg。全身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左侧90°卧位,沿腋中线在第3肋骨上缘和第5肋骨下缘之间做垂直切口,经第4肋间进胸,沿膈神经前2 cm纵向切开心包并悬吊,升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分别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肺动脉纵切口补片修补缺损。体外循环结束后,拔除主动脉插管,间断缝合心包,经第6肋间置胸腔引流管。于术后3个月、6个月和/或12个月随访,了解患者家属满意度,复查胸部X线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结果经右侧腋下直切口顺利完成手术,无操作困难,无需延长手术切口或改变手术切口类型。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二次开胸止血、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膈神经损伤、切口愈合不良或切口感染和心包积液等并发症发生。胸部切口长度4.4~7.0(5.07±0.66)cm。出院前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无残余分流。所有患儿均得到随访,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和/或12个月经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期间无死亡患儿,未见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未见胸廓不对称。随访时见胸部切口长度短,位于腋窝下,隐蔽美观,所有患儿家属对此切口满意。结论经右侧腋下直切口修补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且其诸多优点能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儿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右侧腋下直切口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原文传递
右侧腋下直切口经三尖瓣途径修补儿童干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本青 刘锐 +2 位作者 芮璐 李守军 花中东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3146-3148,共3页
目的评价经右侧腋下直切口入路经三尖瓣矫治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结果,探讨此手术入路的临床可行性与实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共41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者采取经右侧腋下直切口(长度3~4 cm),三尖瓣径路修补缺损。结果全组无死亡... 目的评价经右侧腋下直切口入路经三尖瓣矫治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结果,探讨此手术入路的临床可行性与实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共41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者采取经右侧腋下直切口(长度3~4 cm),三尖瓣径路修补缺损。结果全组无死亡,无残余分流,无切口愈合不良及延迟恢复病例。体外循环时间(50.0±11.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0.5±8.7)min。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2.2±1.6)h、平均ICU停留时间(14.6±6.7)h、住院时间(6.5±1.4)d和胸腔引流(6.8±4.1)ml/kg,全组患者术后右心室流出道压差(5.0±1.6)mmHg。未发现术后心律失常的病例。随访所有患者均通过门诊行超声、胸片、心电图检查,未见残余分流及心律失常,均对伤口的美观性满意。结论右侧腋下直切口经三尖瓣入路修补儿童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并保留了肺动脉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该方法术后伤口的美观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下室间隔缺损 右侧腋下直切口 三尖瓣径路 美观性
原文传递
右腋下直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毛系才 冯晓东 《现代医学》 2013年第9期626-628,共3页
目的:探讨右腋下直小切口在直视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经传统胸骨正中切口同类手术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两组体... 目的:探讨右腋下直小切口在直视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经传统胸骨正中切口同类手术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方面右腋下直小切口组较胸骨正中切口组明显减少、降低或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腋下直小切口直视治疗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不破坏胸廓完整性、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瘢痕隐蔽,符合美学观点,尤其适合于婴幼儿以及年轻女性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下直小切口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
原文传递
右腋下垂直切口在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任璐璐 郝雅静 +6 位作者 陈小龙 谢业伟 龚瑾 李小兵 王蓓旎 沈立 张儒舫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8期870-873,共4页
目的探讨右腋下垂直切口开胸(RVIAT)在儿童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中的安全性及RVIAT最佳手术年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经RVIAT行VSD修补术的4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4组:4个月至1岁组(R1组,n=123)... 目的探讨右腋下垂直切口开胸(RVIAT)在儿童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中的安全性及RVIAT最佳手术年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经RVIAT行VSD修补术的4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4组:4个月至1岁组(R1组,n=123)、1~2岁组(R2组,n=106)、2~5岁组(R3组,n=166)和>5岁组(R4组,n=46),比较各组术后效果。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各组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心胸外科ICU滞留时间方面,R1、R2组较R3、R4组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1组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R3、R4组长,输血量较多(P<0.05)。R4组较R1、R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P<0.05)。结论RVIAT下VSD修补术应用于>2岁患儿可能较应用于4个月至2岁患儿疗效更好,2~5岁可能为RVIAT下VSD修补术疗效最佳的年龄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腋下垂直切口 室间隔缺损 年龄 儿童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