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0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1
作者 徐文博 汪利合 +1 位作者 李松伟 史鹏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215-3226,共12页
背景:股骨头坏死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若能早期对其发生风险进行预测与验证,将有助于避免或延缓股骨头坏死的发展。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构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列线图... 背景:股骨头坏死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若能早期对其发生风险进行预测与验证,将有助于避免或延缓股骨头坏死的发展。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构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次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91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股骨头坏死分为发生股骨头坏死组(n=100)和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组(n=814)。采用单因素、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和确定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同时将数据集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同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对列线图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①股骨头坏死组与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组患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狼疮性肾炎、呼吸系统受累、胃肠道受累、干燥综合征、骨质疏松、抗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补体C3降低、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生物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最大日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采用LASSO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10个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风险相关的预测变量,将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呼吸系统受累、干燥综合征、骨质疏松、抗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生物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最大日剂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训练集中预测发生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2(95%CI=0.742-0.862),测试集预测发生股骨头坏死风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1(95%CI=0.745-0.876);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拟合度较好(训练集,P=0.447;验证集,P=0.870);决策曲线显示使用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是有益的;④月经异常为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之一;⑤此次研究结果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是多因素的,同时建立了一个包含9个危险因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将其用于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此外,首次报道了月经异常为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股骨头坏死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月经异常 LASSO回归 多因素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基于血常规炎性指标构建衰弱/衰弱前期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研究
2
作者 石小天 王珊 +4 位作者 杨华昱 杨一帆 李旭 窦国泽 马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7-593,共7页
背景衰弱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与不良临床结局密切相关。目前评估主要依赖各种量表,缺乏统一的金标准。慢性炎症作为衰弱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血常规炎性指标简单易获得,关于血常规炎性指标和衰弱之间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探讨体检老... 背景衰弱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与不良临床结局密切相关。目前评估主要依赖各种量表,缺乏统一的金标准。慢性炎症作为衰弱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血常规炎性指标简单易获得,关于血常规炎性指标和衰弱之间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探讨体检老年人血常规炎性指标和衰弱的相关性,分析衰弱的影响因素并构建衰弱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体检实验室检查数据,并采用FRAIL量表评估衰弱。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衰弱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进行模型内部验证。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及预测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共纳入554例老年人,其中衰弱/衰弱前期213例(3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校正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OR=1.42,95%CI=1.21~1.66)、简易营养筛查量表(MNA-SF)评分(OR=0.71,95%CI=0.61~0.83)、血红蛋白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比值(HRR)(OR=0.44,95%CI=0.23~0.86)及多重用药(OR=0.54,95%CI=0.36~0.81)是老年人衰弱/衰弱前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的影响因素构建衰弱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老年人衰弱/衰弱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9(95%CI=0.675~0.764),Bootstrap重抽样法进行内部验证后,列线图模型拟合度较好;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拟合度较好(P>0.05);DCA显示当患者的阈值概率为0.15~0.95时,使用列线图模型预测衰弱发生风险更有益。结论共病、多重用药、营养不良及HRR是老年人衰弱/衰弱前期的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一致性与临床实用性,可为衰弱/衰弱前期早期筛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炎性指标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性骨折
3
作者 赵文生 李孝林 +5 位作者 彭昌华 邓佳 盛浩 陈洪卫 张朝驹 何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96-1304,共9页
背景: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既往的研究已经证实了肠道菌群对骨骼组织具有调节作用,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有着重要关系,但是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目的:使用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探索肠道菌群与骨质疏... 背景: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既往的研究已经证实了肠道菌群对骨骼组织具有调节作用,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有着重要关系,但是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目的:使用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探索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性骨折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从IEU Open GWAS数据库和芬兰数据库R9中分别获得了肠道菌群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GWAS数据集,以肠道菌群作为暴露因素,骨质疏松性骨折作为结局变量,采用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法、简单模型法以及加权模型法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来评估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性骨折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通过敏感性分析来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健性,并进行反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来进一步验证正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中确定的因果关系。结果与结论:①此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表明,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性骨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放线菌目(OR=1.562,95%CI:1.027-2.375,P=0.037)、放线菌科(OR=1.561,95%CI:1.027-2.374,P=0.037)、放线菌属(OR=1.544,95%CI:1.130-2.110,P=0.006)、丁酸球菌属(OR=1.781,95%CI:1.194-2.657,P=0.005)、粪球菌属-2(OR=1.550,95%CI:1.068-2.251,P=0.021)、Family ⅩⅢ UCG-001属(OR=1.473,95%CI:1.001-2.168,P=0.049)、产甲烷短杆菌属(OR=1.274,95%CI:1.001-1.621,P=0.049)、罗氏菌属(OR=1.429,95%CI:1.015-2.013,P=0.041)的丰度升高,会增加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②拟杆菌纲(OR=0.660,95%CI:0.455-0.959,P=0.029)、拟杆菌目(OR=0.660,95%CI:0.455-0.959,P=0.029)、克里斯滕森氏菌科(OR=0.725,95%CI:0.529-0.995,P=0.047)、瘤胃球菌科(OR=0.643,95%CI:0.443-0.933,P=0.020)、肠杆菌属(OR=0.558,95%CI:0.395-0.788,P=0.001)、直肠真杆菌属(OR=0.631,95%CI:0.435-0.916,P=0.016)、毛螺菌科-UCG008(OR=0.738,95%CI:0.546-0.998,P=0.048)、瘤胃梭菌属-9(OR=0.492,95%CI:0.324-0.746,P=0.001)的丰度升高,会降低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③文章通过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发现了16种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的肠道菌群,即以肠道菌群为暴露因素,骨质疏松性骨折为结局变量,8种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呈正向因果关联,另外8种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呈负向因果关联。④此研究结果不仅为临床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早期预测及潜在治疗靶点确定了新的生物标志物,还为骨组织工程中研究通过肠道菌群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与预后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肠道菌群 骨质疏松性骨折 因果关系 遗传学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单核苷酸多态性 工具变量 风险因素
下载PDF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要点解读
4
作者 刘明波 何新叶 +1 位作者 杨晓红 王增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8,共19页
中国心血管病(CVD)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CVD现患人数3.3亿,其中卒中1300万,冠心病(CHD)1139万,心力衰竭(HF)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外周动脉疾病(PAD)4530万,高血压2.45亿... 中国心血管病(CVD)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CVD现患人数3.3亿,其中卒中1300万,冠心病(CHD)1139万,心力衰竭(HF)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外周动脉疾病(PAD)4530万,高血压2.45亿。2021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出院总人次数为2764.98万,占同期出院总人次数(包括所有住院病种)的15.36%,其中CVD 1487.23万人次,占8.26%,脑血管病1277.75万人次,占7.10%。CVD给居民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仍在加重,CVD防治的拐点尚未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 疾病负担 危险因素 患病率 死亡率 康复 基础研究 器械研发 费用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危险因素研究
5
作者 邹松炎 张日伊 +1 位作者 李孝东 穆银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7-741,750,共6页
背景系统性硬化症(SSc)是异质性疾病,常同时合并干燥综合征(SS),SSc患者部分症状与SS相似,临床诊治过程中容易漏诊SS。目的探讨SSc合并S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重叠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2023年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 背景系统性硬化症(SSc)是异质性疾病,常同时合并干燥综合征(SS),SSc患者部分症状与SS相似,临床诊治过程中容易漏诊SS。目的探讨SSc合并S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重叠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2023年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住院治疗的SS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依据是否合并SS将患者分为SSc组(n=91)和SSc合并SS组(n=36)。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Sc合并SS的危险因素。结果SSc合并SS组患者女性比例、病程、血液受累、局限性皮肤型SSc(lcSSc)、自身免疫性肝病比例高于SSc组,肺部受累比例、环磷酰胺使用比例低于SSc组(P<0.05)。SSc合并SS组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补体C4、抗硬皮病70抗体检出率低于SSc组,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免疫球蛋白M(IgM)、抗着丝点蛋白B抗体(抗CENP-B抗体)、抗干燥综合征A/Ro52抗体(抗SSA/Ro52抗体)、抗干燥综合征A/Ro60抗体(抗SSA/Ro60抗体)、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抗SSB抗体)、抗线粒体M2抗体(AMA-M2)检出率高于SSc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gM升高(OR=3.796,95%CI=1.021~14.115)、抗SSA/Ro52抗体阳性(OR=15.099,95%CI=1.750~130.264)、抗CENP-B抗体阳性(OR=11.681,95%CI=1.662~82.097)是SSc合并S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Sc合并SS患者同时具备两者的特点,当SSc患者IgM偏高,抗SSA/Ro52抗体、抗CENP-B抗体阳性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时,应进行唇腺活检等系统全面的检查,以防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系统性硬化症 干燥综合征 临床特点 实验室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机器学习预测肱骨近端骨折钢板内固定后继发性螺钉切出的风险
6
作者 徐大星 涂泽松 +2 位作者 纪木强 许伟鹏 牛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179-3187,共9页
背景:继发性螺钉切出关节面是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切出的螺钉会磨损关节盂和引起肩峰撞击,影响肩关节功能。因此,准确的风险预测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目的:通过机器学习方法筛选肱骨近端骨折钢板内固定后继... 背景:继发性螺钉切出关节面是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切出的螺钉会磨损关节盂和引起肩峰撞击,影响肩关节功能。因此,准确的风险预测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目的:通过机器学习方法筛选肱骨近端骨折钢板内固定后继发性螺钉切出的风险因素,开发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便于临床医生早期甄别并干预高风险患者。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22年6月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1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训练组建立模型,将同一时间段另一医院收治的同类患者61例纳入外部验证组。按照患者术后是否出现继发性螺钉切出,分为螺钉切出组和螺钉维持组。训练组利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3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测模型;采用递归特征消除法、10折交叉验证重抽样作为变量的筛选方法,并将3种模型准确度最高时纳入变量的交集作为与螺钉切出高度相关的可靠风险变量。通过R语言软件构建动态预测模型,以网页计算器形式展示,并对模型进行内、外部验证。模型内部检验采用Bootstrap法重抽样1000次,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通过Youden指数确定预测模型的最佳风险分界值,据此将外部验证组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根据模型风险预测能力的准确度来评价其稳定性和外延性。结果与结论:①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出继发性螺钉切出高度相关的4个风险变量,分别为肱骨近端内侧柱皮质支撑、三角肌结节指数、骨折类型及术后复位情况;②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表现出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曲线下面积=0.874,95%置信区间(0.827,0.922)],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风险和实际发生风险有较好的一致性;③临床决策曲线提示风险阈值概率在0.1-0.75范围内时,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④风险概率为26%是模型风险分层的最佳阈值,外部验证组利用模型风险分层预测螺钉切出的总正确率为84%;⑤结果说明该风险预测模型准确度和外延性较好,可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继发性螺钉切出 机器学习 影响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后的低蛋白血症: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建立
7
作者 郑泽炜 叶凯静 +5 位作者 张阔 赵庆华 陈秀天 江禹来 易艳梓 张庆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147-3152,共6页
背景: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后多发低蛋白血症,影响术后愈合及康复。目的:探讨及筛选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低蛋白血症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为临床中判断全髋关节置换后是否发生低蛋白血症提供指导。方法:共纳入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355例,... 背景: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后多发低蛋白血症,影响术后愈合及康复。目的:探讨及筛选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低蛋白血症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为临床中判断全髋关节置换后是否发生低蛋白血症提供指导。方法:共纳入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355例,根据术后第1天是否出现低蛋白血症分为低蛋白血症组238例、正常组117例,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为67%。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脂、麻醉方式、置换前白细胞、置换前红细胞、置换前血红蛋白、置换前血小板、置换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置换前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置换前国际标准化比值、置换前凝血酶时间、置换前纤维蛋白原、置换前血沉、置换前C-反应蛋白、置换前D-二聚体、置换前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置换前平均红细胞体积、手术时间、体质量指数、置换前降钙素原、置换前红细胞压积等资料。利用SPSS 27.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随后利用R语言(4.3.1)再次对观察指标进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分析及10倍交叉验证,取二者危险因素交集,使用SPSS 27.0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最终危险因素,通过R语言构建全髋关节置换后低蛋白血症的预测模型,并构建受试者特征曲线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预测能力。结果与结论:①经过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出年龄(OR=1.024,P=0.023)、置换前血小板(OR=0.995,P=0.028)、置换前血沉(OR=1.031,P=0.045)在判断置换后是否会发生低蛋白血症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所筛选出的最终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通过构建受试者特征曲线评估模型预测能力,经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达到0.835(95%CI=0.779-0.891),C-index=0.835,经临床决策曲线计算,模型在阈值为0-0.83可带来更好的临床效能,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灵敏度与准确性,可为医护人员及患者在全髋关节置换前更好地识别置换后发生低蛋白血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低蛋白血症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治疗前和获得性抗逆转录病毒耐药性研究
8
作者 孔令弘 谢小馨 +4 位作者 符燕华 甘霖 杨小燕 马淑静 龙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49,共8页
背景中国不同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治疗前耐药(PDR)和获得性耐药(ADR)的患病率及流行情况差异较大。这两种耐药对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具有不良影响,可能会加剧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目前针对中国西南地区的HIV感染者PDR和... 背景中国不同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治疗前耐药(PDR)和获得性耐药(ADR)的患病率及流行情况差异较大。这两种耐药对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具有不良影响,可能会加剧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目前针对中国西南地区的HIV感染者PDR和ADR患病率及流行情况的研究较少。目的调查在中国西南地区HIV感染者PDR和ADR的患病率及流行情况。方法纳入2021-01-01—2023-06-30在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就诊并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的HIV感染者。使用HIV-1 pol序列分析HIV-1基因型和耐药性。使用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性数据库分析逆转录酶和蛋白酶Sanger序列的主要耐药性突变。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与PDR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共1613例HIV感染者参与研究,其中824例初治,789例经治。初治患者最常见的基因型为B+C(47.0%),耐药率为18.7%(154/824),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为14.9%(123/824),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为1.7%(14/824),蛋白酶抑制剂(PIs)为2.7%(22/824),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INSTIs)为1.9%(16/824)。经治患者最常见的基因型为CRF01-AE(37.4%),耐药率为27.8%(219/789),NNRTIs、NRTIs、PIs和INSTIs的突变率分别为7.7%(61/789)、19.3%(152/789)、2.7%(21/789)和1.1%(9/7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传播途径、CD_(4)^(+)T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和确诊与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间隔时间是HIV感染者PDR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的HIV感染者PDR和ADR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8.7%和27.8%。PDR的影响因素包括传播途径、CD_(4)^(+)T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和确诊与ART间隔时间。因此,为了避免耐药性发生,迫切需要常规基线基因型耐药性检测和足够的病毒载量监测间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耐药 基因型 治疗前耐药 获得性耐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硬膜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9
作者 高浩然 张鹤龄 +6 位作者 贾方林 郭迪 经历 史耀洲 宋汉林 高啸 冯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199-3205,共7页
背景:根据腰椎间盘组织突出的不同位置可以将其分为诸多类型,其中硬膜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提高术前诊断率,对该病的治疗与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硬膜囊内... 背景:根据腰椎间盘组织突出的不同位置可以将其分为诸多类型,其中硬膜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提高术前诊断率,对该病的治疗与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硬膜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3家医院自2014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例(突入组),并运用倾向性评分按照1∶4的比例与未突入硬膜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匹配,共筛选出59例纳入未突入组。观察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PROBIT回归分析法明确硬膜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①单因素分析结果示,突入组与未突入组的平均病程、突出节段、改良Pfirrmann分级、骶骨倾斜角、既往腰椎手术史占比、重体力劳动占比、腰椎管狭窄占比、马尾神经冗余占比及后纵韧带骨化占比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时间、突出节段、腰椎手术史、改良Pfirrmann分级、马尾神经冗余、腰椎管狭窄是发生硬膜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独立危险因素;③根据影响因素构建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956(95%CI:0.913-0.998),具有较好的区分度;④提示病程时间、突出节段、腰椎手术史、改良Pfirrmann分级、马尾神经冗余、腰椎管狭窄与硬膜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倾向性评分匹配 危险因素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海茸 王巍巍 +1 位作者 罗鹏飞 洪忻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定量估计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分析1990-2019年我国结直肠癌疾病负担以及危险因素归因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并采用Gupta分解法定量估算人口增长、老龄化...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定量估计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分析1990-2019年我国结直肠癌疾病负担以及危险因素归因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并采用Gupta分解法定量估算人口增长、老龄化、年龄别患病率和疾病严重程度的改变对疾病负担变化的贡献。结果 1990-2019年我国结直肠癌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率(DALY rates)呈上升趋势,2019年DALY值较1990年增长了191.12%,其中34.54%可归因于人口增长、111.36%可归因于人口老龄化、77.56%可归因于年龄别患病率的增加、-32.34%归因于疾病严重程度。牛奶摄入不足位列2019年结直肠癌的首要危险因素,其次是谷物摄入不足和钙摄入不足;11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中,高BMI所致标化DALY率较1990年增幅最大(225.15%),年均增长4.14%,纤维素摄入不足所致标化DALY率较1990年降幅最大(-44.23%),年均减少2.00%。结论 1990-2019年,我国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呈上升趋势,人口老龄化是导致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增长最主要的原因,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应对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疾病负担 人口老龄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硕 刘新颖 +2 位作者 王慧哲 李焕敏 李新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50-1760,共11页
背景近年来,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持续上升,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人数也相应升高,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了解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判断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预防重症发生和减少后遗症,一直是研究的热... 背景近年来,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持续上升,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人数也相应升高,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了解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判断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预防重症发生和减少后遗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虽然已经有许多关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在时间和地理区域上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进行系统综述及分析以对其进行全面了解。目的系统评价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独秀学术搜索数据库(Duxiu)、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Yiigl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和BioMed Central,检索涉及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8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4.0和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个研究,均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包括4531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CRP)(OR=1.92,95%CI=1.72~2.15,P<0.00001)、红细胞沉降率(ESR)(OR=2.61,95%CI=2.12~3.22,P<0.00001)、降钙素原(PCT)(OR=2.60,95%CI=1.43~4.75,P=0.002)、D-二聚体(OR=4.36,95%CI=2.93~6.50,P<0.00001)、白细胞计数(WBC)(OR=1.98,95%CI=1.66~2.36,P<0.00001)、肺下叶病变(OR=5.70,95%CI=3.48~9.35,P<0.00001)、肺大片状病变(OR=6.37,95%CI=4.09~9.92,P<0.00001)、高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OR=2.83,95%CI=1.78~4.49,P<0.0001)、乳酸脱氢酶(LDH)(OR=1.03,95%CI=1.00~1.05,P=0.05)、发热时间(OR=8.33,95%CI=3.38~20.56,P<0.00001)是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影响因素。结论炎性标志物(CRP、ESR、PCT、LDH、WBC)的升高、出现影像学特征性改变(大片状实变、下叶病变)、高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D-二聚体升高以及发热时间延长可能为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未来需要更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探讨其他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结果与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发现的危险因素建立预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儿童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喻玲丽 周莹丽 +2 位作者 段萌萌 白玉霞 张文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血流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综合医院发生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56例病例为CRE组,按1∶1选择同期56例碳青霉烯...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血流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综合医院发生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56例病例为CRE组,按1∶1选择同期56例碳青霉烯类敏感肠菌目细菌(CSE)血流感染患者为CSE组,分析感染菌株和科室分布,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E血流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CRE血流感染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23例,41.07%)和血液科(17例,30.36%)为主;感染菌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32例,57.14%)和大肠埃希菌(16例,28.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60 d内住院史、感染前入住ICU>48 h、机械通气、留置中央静脉导管、使用二联及以上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均与CRE血流感染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感染前入住ICU>48 h、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是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尤其是ICU应关注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尽早识别CRE血流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同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有创操作,以减少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血流感染 医院感染 CRE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el-1和IL-17水平变化及与梗死面积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德泉 江华 +4 位作者 韩玉惠 杨青平 吴义森 欧阳林 李清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内皮发育调节基因-1(Del-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脑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01-2021-12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ACI患者(病例组)及105名健...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内皮发育调节基因-1(Del-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脑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01-2021-12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ACI患者(病例组)及10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根据脑梗死面积将病例组患者分为大面积梗死组(梗死最大直径>5 cm,n=14)、中面积梗死组(梗死最大直径3~5 cm,n=53)和小面积梗死组(梗死最大直径<3 cm,n=59);根据NIHSS评分分为重症组(NIHSS评分≥16分,n=13)、中症组(5分<NIHSS评分<15分,n=58)和轻症组(NIHSS评分≤5分,n=55);根据m 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n=81)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n=45)。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血清Del-1、IL-17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Del-1、IL-17水平预测老年ACI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病例组吸烟史比例、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Del-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脑梗死面积患者血清Del-1水平比较,小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血清IL-17水平比较,小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P<0.05)。轻症组血清Del-1水平高于中症组、重症组(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IL-17水平比较,重症组>中症组>轻症组(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Del-1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血清IL-17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Del-1、IL-17预测ACI患者预后的AUC值分别为0.763、0.747(P<0.05)。结论 老年ACI患者血清Del-1水平较低,IL-17水平较高,二者与患者脑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老年ACI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内皮发育调节基因-1 白细胞介素-17 梗死面积 预后 危险因素 血清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复合跌倒风险评分表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清波 钟媛 +2 位作者 张巧玲 彭威 廖建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59,71,共5页
目的构建老年住院患者复合跌倒风险评分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准确性。方法整合约翰霍普金斯跌倒评定量表和HendrichⅡ跌倒风险模型作为初始条目;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42490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及相关风险因素,通过χ^... 目的构建老年住院患者复合跌倒风险评分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准确性。方法整合约翰霍普金斯跌倒评定量表和HendrichⅡ跌倒风险模型作为初始条目;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42490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及相关风险因素,通过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跌倒的影响因素,构建老年住院患者复合跌倒风险评分表。将复合跌倒风险评分表在1663例老年住院患者中进行验证。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18项危险因素,将各危险因素的风险比值比(OR)进行赋值,总分为100分。验证结果显示,老年住院患者复合跌倒风险评分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95%CI:0.798~0.852),最佳截断值为7.5分,灵敏度为0.736,特异度为0.771。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复合跌倒风险评分表能有效预测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风险,有助于临床护理人员及时筛查出高危患者,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住院患者 跌倒 失禁 风险因素 评估工具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炜 许兆光 +3 位作者 林蔚莘 何发胜 张建新 周毅强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手术并获得随访的135例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病例,男85例,女50例;年龄19~80岁;所有病例使用锁定接骨板进行治疗。根据骨折...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手术并获得随访的135例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病例,男85例,女50例;年龄19~80岁;所有病例使用锁定接骨板进行治疗。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分为正常愈合组、延迟愈合组。对14项可能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逐一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显著性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明确骨折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结果:135例患者中共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延迟愈合与年龄、是否吸烟、复位方式、是否贫血、术前准备时间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849,95%CI(0.755,0.954),P=0.006]、是否吸烟[OR=0.020,95%CI(0.002,0.193),P=0.001]、复位方式[OR=23.924,95%CI(2.210,258.943),P=0.009]、是否贫血[OR=0.016,95%CI(0.001,0.289),P=0.005]是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像因素。结论:低龄、吸烟、闭合复位、贫血是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 内固定 骨折愈合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旭明 柯先金 +1 位作者 孙波 孙振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 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联合HbA1c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 目的 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联合HbA1c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AIS老年住院病人共234例,依据急性期内复查CT或MRI结果,将病人分为HT组(n=50)和非HT组(n=184)。收集并比较2组病人临床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SHR、HbA1c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AIS病人rt-PA后HT的价值。结果 2组年龄、溶栓前NIHSS评分、FPG、HbA1c水平,房颤、TOAST分型和梗死大面积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水平SHR(OR=39.443,95%CI:1.847~842.343)、HbA1c(OR=1.777,95%CI:1.091~2.859)以及大面积梗死(OR=3.093,95%CI:1.359~7.036)是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HbA1c、SHR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风险的AUC分别为:0.631(95%CI:0.541~0.721)、0.656(95%CI:0.654~0.748)、0.741(95%CI:0.665~0.816)。HbA1c联合SHR预测的AUC显著大于两指标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高水平SHR和HbA1c是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可更好地预测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转化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 糖化血红蛋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丙型肝炎持续病毒学应答后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姗姗 仇丽霞 +1 位作者 柳雅立 张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9-1263,共5页
丙型肝炎是肝癌发生的主要病因之一。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应用,95%以上的患者可根除HCV,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变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降低肝癌发生风险,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受到年龄、性别、肝纤维化、糖尿... 丙型肝炎是肝癌发生的主要病因之一。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应用,95%以上的患者可根除HCV,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变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降低肝癌发生风险,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受到年龄、性别、肝纤维化、糖尿病、肝脂肪变、饮酒和遗传因素等影响,成为肝癌高危人群。因此,如何识别和预测丙型肝炎SVR后肝癌高危人群需进一步明确与完善。本文通过系统综述丙型肝炎患者SVR后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和肝癌预测模型,旨在为临床识别丙型肝炎SVR后肝癌高风险人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持续病毒学应答 肝肿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致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小杰 杨文明 +2 位作者 宋萍萍 魏颖 王娜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构建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致血流感染(BSI)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253例肺炎克雷伯菌致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患者(223例)作为模型组,2022年1-6月... 目的构建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致血流感染(BSI)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253例肺炎克雷伯菌致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患者(223例)作为模型组,2022年1-6月收治的患者(30例)作为验证组。根据是否检出CRKP将模型组患者分为CRKP亚组(56例)和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亚组(167例),对两亚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等基本信息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CRKP致BS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以验证组患者为对象,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中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抗革兰氏阳性球菌药物是CRKP致BSI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3.749、3.074、2.909、9.419,95%置信区间分别为1.639~8.572、1.292~7.312、1.180~7.717、2.877~30.840,P<0.05);所建风险预测模型的P值为0.365,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8(95%置信区间为0.779~0.916,P<0.001),分值临界值为6.5。用于验证组患者时,模型预测的总体准确率为86.67%,其生存曲线的AUC为0.926(95%置信区间为0.809~1.000,P<0.001)。结论患者入住ICU、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中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抗革兰氏阳性球菌药物是CRKP致BS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所建的CRKP致BSI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CCCG-ALL-2015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霞 雷小英 +5 位作者 管贤敏 窦颖 温贤浩 郭玉霞 高惠琴 于洁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1-707,共7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经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5方案(Chinese Children's Cancer Group ALL-2015 protocol,CCCG-ALL-2015)治疗后的累积复发率(cumulative incidenc...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经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5方案(Chinese Children's Cancer Group ALL-2015 protocol,CCCG-ALL-2015)治疗后的累积复发率(cumulative incidence of relapse,CIR),并探讨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CCCG-ALL-2015方案治疗的8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计算CIR并分析影响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852例ALL患儿中,146例(17.1%)发生复发,8年CIR为(19.8±1.6)%。B-ALL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8年C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6例复发患儿中,复发时间主要集中于极早期(62例,42.5%)和早期(46例,31.5%),极早期单纯骨髓复发42例(28.8%),早期单纯骨髓复发27例(18.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融合基因MLLr阳性(HR=4.177,95%CI:2.086~8.364,P<0.001)和第46天微小残留病≥0.01%(HR=2.013,95%CI:1.163~3.483,P=0.012)是B-ALL患儿经CCCG-ALL-2015方案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ALL经CCCG-ALL-2015方案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以极早期和早期单纯骨髓复发常见;第46天微小残留病≥0.01%、融合基因MLLr阳性与B-ALL复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5方案 复发 危险因素 儿童
下载PDF
导管消融术治疗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瑜 黄金焕 +6 位作者 谢鹏 国建萍 苑洪涛 时向民 郭红阳 黄亚 单兆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分析导管消融术治疗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接受导管消融术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94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99例(≥60岁)及非老年... 目的分析导管消融术治疗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接受导管消融术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94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99例(≥60岁)及非老年组95例(<60岁)。比较2组患者手术特征、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分析老年组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年龄、B型钠尿肽、高血压、冠心病、CHA_(2)DS_(2)-VASc评分及HAS-BLED评分高于非老年组,男性、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于非老年组(P<0.05,P<0.01)。老年组左心房纤维化比例高于非老年组(30.3%vs 8.4%,P=0.001)。老年组术后出现1例心包积液,2例穿刺部位血肿,均经治疗后好转。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术后1年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71.7%vs 69.5%,P=0.763);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空白期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21.2%vs 21.1%,P=0.981)。心房颤动持续时间(HR=1.020,95%CI:1.007~1.032,P=0.002)和空白期复发(HR=6.781,95%CI:3.078~14.935,P=0.001)是老年组患者术后复发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管消融术治疗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安全有效,心房颤动持续时间长和空白期复发的老年患者术后1年内更容易出现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危险因素 心房颤动持续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