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kphrasis in Robert Browning’s “Fra Lippo Lippi”
1
作者 WANG Ru-hui OU Ro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4年第7期509-526,共18页
As an ekphrastic poem re-created from the painting Coronation of the Virgin,“Fra Lippo Lippi”lacks adequate scrutin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rt poetics.With regards to the core concept of ekphrasis,this paper ... As an ekphrastic poem re-created from the painting Coronation of the Virgin,“Fra Lippo Lippi”lacks adequate scrutin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rt poetics.With regards to the core concept of ekphrasis,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and functions of ekphrasis in the poem.The former lie in the poet’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painter,and his imaginative supplementation in“the verbal representation of visual representation”.The latter are embodied in the revelation of the invisible in the painting,namely,the desires and value of human beings,as well as the power of beauty and truth.Browning enriches the poem with both philosophical and artistic contemplation,thus strongly conveying the thematic implications of“know thyself”and the persistent pursuit of beauty and truth.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can shed some light on the studies of Robert Browning and the poem itself,an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art poe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art poetics EKPHRASIS robert browning “Fra Lippo Lippi”
下载PDF
On the Dramatic Features in Robert Browning's Poems of Dramatic Monologue
2
作者 杜玉文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5期172-173,共2页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three dramatic features intrinsic in Robert Browning's poems of dramatic monologue, namely, the employment of first-person point of view, the use of irony, and the intricate psychological e...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three dramatic features intrinsic in Robert Browning's poems of dramatic monologue, namely, the employment of first-person point of view, the use of irony, and the intricate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vivid characterization. Such features are crucial in the successful presentation of various human nature and experience with profundity, making his poems an enduring classic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ert brownING DRAMATIC FEATURES DRAMATIC monolog
下载PDF
被封闭的女人——读勃朗宁的四首戏剧独白诗 被引量:6
3
作者 许淑芳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4-110,共7页
在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我的前公爵夫人”、“安德烈,裁缝之子”、“波菲利雅的情人”和“金发”中,都有一个被封闭、被压制、被缺席审判的女性;而在诗歌的结尾,这种封闭往往遭到了反抗和瓦解。正是封闭与反封闭的暗中较量形成了这些诗... 在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我的前公爵夫人”、“安德烈,裁缝之子”、“波菲利雅的情人”和“金发”中,都有一个被封闭、被压制、被缺席审判的女性;而在诗歌的结尾,这种封闭往往遭到了反抗和瓦解。正是封闭与反封闭的暗中较量形成了这些诗歌的戏剧冲突和内在张力,也形成了作者外位于叙述者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朗宁 戏剧独白诗 被封闭的女性
下载PDF
互文式独白:庞德《诗章》与布朗宁的“独白体”
4
作者 郭英杰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08-116,共9页
庞德不仅是一位敢于在欧美诗坛标新立异的意象派诗人,他也是一位能够在20世纪世界诗坛开拓创新的先锋派诗人和现代派作家。庞德通过史诗代表作《诗章》充分彰显了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杰出才华。《诗章》具有鲜明的互文性特征,也具有文本... 庞德不仅是一位敢于在欧美诗坛标新立异的意象派诗人,他也是一位能够在20世纪世界诗坛开拓创新的先锋派诗人和现代派作家。庞德通过史诗代表作《诗章》充分彰显了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杰出才华。《诗章》具有鲜明的互文性特征,也具有文本对话和狂欢化的属性。在《诗章》中,庞德通过借鉴布朗宁的“独白体”创作方式,一方面呈现“独白体”与《诗章》文本风格的某种契合,另一方面借助多声部独白和蒙太奇式表达,创造性地呈现了庞德式的现代主义诗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德 布朗宁 《诗章》 独白体 互文
下载PDF
罗伯特·勃朗宁诗歌中的悖论
5
作者 王梦景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26-129,共4页
对罗伯特·勃朗宁诗歌中充满悖论的戏剧人物、语言观以哲学观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勃朗宁经由戏剧人物鼓励反抗教条陈规,通过静默实现对言说霸权的反扑,他坚持描写人生的全息与两面,使其诗歌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悖论的运用使其明... 对罗伯特·勃朗宁诗歌中充满悖论的戏剧人物、语言观以哲学观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勃朗宁经由戏剧人物鼓励反抗教条陈规,通过静默实现对言说霸权的反扑,他坚持描写人生的全息与两面,使其诗歌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悖论的运用使其明显有别于同时代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成为其开拓与创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勃朗宁 悖论 戏剧人物 静默 哲学观
下载PDF
翻译中的适应与选择--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飞白对勃朗宁诗歌的翻译
6
作者 谢雨彤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62-66,共5页
罗伯特·勃朗宁以"揭开灵魂的面纱"而著称,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和戏剧独白诗。他的诗作经常留下大量需要填补的"空白"而显得晦涩难懂,因此,被翻译成中文难度巨大。飞白对勃朗宁诗歌的翻译成功地再现了原诗的风... 罗伯特·勃朗宁以"揭开灵魂的面纱"而著称,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和戏剧独白诗。他的诗作经常留下大量需要填补的"空白"而显得晦涩难懂,因此,被翻译成中文难度巨大。飞白对勃朗宁诗歌的翻译成功地再现了原诗的风采。从生态翻译的角度分析飞白对勃朗宁抒情诗与戏剧独白诗的翻译,可以看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而对语言、文化等生态因素而进行适当的选择是翻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勃朗宁 抒情诗 戏剧独白 生态翻译学
下载PDF
论勃朗宁诗歌美学中的观看行为
7
作者 王梦景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55-58,共4页
"观看行为"(the spectatorship)中观者与被观看者的性别选择、观看方式可以透露出艺术家本身的价值取向。观看行为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着主体向客体进行自我投射和客体对主体进行反向建构的关系。文章认为,勃朗宁诗歌美学中的观... "观看行为"(the spectatorship)中观者与被观看者的性别选择、观看方式可以透露出艺术家本身的价值取向。观看行为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着主体向客体进行自我投射和客体对主体进行反向建构的关系。文章认为,勃朗宁诗歌美学中的观看行为既受到了维多利亚时代初露端倪的消费文化的影响,也是勃朗宁的浪漫主义诗学在新的历境之下进行的一次策略式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朗宁 美学 观看行为 消费文化
下载PDF
人性的光明和黑暗——《我的前公爵夫人》中的二元对立解读 被引量:1
8
作者 郭丽彬 《科教文汇》 2014年第4期115-116,共2页
罗伯特·勃朗宁在他的戏剧独白诗《我的前公爵夫人》中塑造了两个拥有对立人格的角色——公爵和公爵夫人。本文将运用二元对立理论来分析诗中的二元对立的意象和结构。勃朗宁通过比较费拉拉公爵自私无情和公爵夫人的天真善良,公爵... 罗伯特·勃朗宁在他的戏剧独白诗《我的前公爵夫人》中塑造了两个拥有对立人格的角色——公爵和公爵夫人。本文将运用二元对立理论来分析诗中的二元对立的意象和结构。勃朗宁通过比较费拉拉公爵自私无情和公爵夫人的天真善良,公爵的端正外表和丑陋内心,说者的炫耀和听者的沉默,鞭挞了英国贵族阶级对他人生命的蔑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对立 戏剧独白诗 罗伯特· 勃朗宁
下载PDF
论勃朗宁戏剧独白诗中的独白者
9
作者 钱蓓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96-105,159,共11页
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发展并完善的戏剧独白诗体对英美现代派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勃朗宁笔下的独白者,复杂多面,除了遵循戏剧独白诗中说话者"非诗人本人"的要求,还是戴着人物面具的说话者、矛盾的男性叙事者以及&qu... 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发展并完善的戏剧独白诗体对英美现代派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勃朗宁笔下的独白者,复杂多面,除了遵循戏剧独白诗中说话者"非诗人本人"的要求,还是戴着人物面具的说话者、矛盾的男性叙事者以及"不完美"的艺术家。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勃朗宁诗作中独白者的特征,探究勃朗宁的诗学观及其诗歌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勃朗宁 戏剧独白诗 人物面具 男性叙事者 不完美 艺术家
下载PDF
五四时期罗伯特·勃朗宁诗歌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
10
作者 王逊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33-40,共8页
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1812—1889)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重要诗人。然而,相比于同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些著名诗人,勃朗宁诗歌在中国五四时期的译介与影响都较为有限。勃朗宁的诗歌在题材、内容、意象以及语汇、韵律、... 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1812—1889)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重要诗人。然而,相比于同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些著名诗人,勃朗宁诗歌在中国五四时期的译介与影响都较为有限。勃朗宁的诗歌在题材、内容、意象以及语汇、韵律、节奏等方面与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和五四时期英诗汉译推崇的主流相悖,所以总体译介量偏少,代表作的译介更为鲜见。尽管如此,勃朗宁的诗歌仍为丰富中国新诗的创作做出了贡献,突出表现在新月派著名诗人闻一多在新诗创作中借鉴了勃朗宁诗歌的意象和表现手法。勃朗宁诗歌译介的个案揭示了五四时期中国诗坛在学习西方诗歌创作的同时,亦有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坚守。中国现代诗人一方面通过译介进而借鉴西方的诗歌艺术,另一方面也采取了不进行译介而直接借鉴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勃朗宁 译介 古典诗歌 新诗 五四时期
下载PDF
论罗伯特·勃朗宁戏剧性独白中的“反独白”叙事
11
作者 张凤梅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2期37-40,共4页
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性独白在叙事结构上体现出巴赫金所说的“双声语结构”,即在同一个语境范围内,有两个说话的中心,两套话语体系,一个是作者话语,一个是人物话语。这种结构中暗含的“作者声音”有时扮演一种“反独白”叙事的角色,暗... 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性独白在叙事结构上体现出巴赫金所说的“双声语结构”,即在同一个语境范围内,有两个说话的中心,两套话语体系,一个是作者话语,一个是人物话语。这种结构中暗含的“作者声音”有时扮演一种“反独白”叙事的角色,暗中颠覆独白者的话语。从勃朗宁的名作《我的前公爵夫人》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声音不断对独白者进行破坏,从而打破独白者的谎言,使作品展现出一种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由此揭示了父权统治下女性的真实生活与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勃朗宁 戏剧性独白 反独白
下载PDF
On the Application of Dramatic Monologue in English Poetry
12
作者 张昳 庞宝坤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期176-177,共2页
The diachronic method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works of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s of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By comparing the features of poems,a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the authors tried to reveal the social ... The diachronic method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works of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s of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By comparing the features of poems,a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the authors tried to reveal the social truth.It attempts to carry forwar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ramatic monologue and also hopes it will enrich the expressions of English poetry so that poetry presents a qualitative le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lication of DRAMATIC MONOLOGUE robert brownING English POETRY My LAST Duchess different STAGES
下载PDF
涌动的行列与声音的活力——威廉·华兹华斯和罗伯特·勃朗宁笔下的戏剧性诗学传承
13
作者 姚圣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8,共11页
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诗人华兹华斯于1850年发表的长诗《序曲》(The Prelude)与维多利亚时代的主要诗人勃朗宁在1841年发表的一部极富原创性的早期剧作《碧葩走过》(Pippa Passes)皆蕴含着深刻的“从内部给出事实”的戏剧性诗学艺术原则... 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诗人华兹华斯于1850年发表的长诗《序曲》(The Prelude)与维多利亚时代的主要诗人勃朗宁在1841年发表的一部极富原创性的早期剧作《碧葩走过》(Pippa Passes)皆蕴含着深刻的“从内部给出事实”的戏剧性诗学艺术原则。这两个文本互相呼应并产生有趣的关联。通过人物盛会和声音组合这两种戏剧性的呈现方式,从视觉和听觉两个维度处处可见《碧葩走过》的戏剧性实验中存在着诸多华兹华斯式的戏剧性诗学元素,尤其与《序曲》第七卷“涌动的行列”和“声音的活力”这两种华氏戏剧性诗学因子产生精神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华兹华斯 罗伯特·勃朗宁 《序曲》 《碧葩走过》 戏剧性诗学
原文传递
The Role of a Modern Botanic Garden:the Evolution of Kew 被引量:2
14
作者 David J.MABBERLEY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8,共8页
The history of botanic gardens in the United Kingdom is sketched out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and its changing role to meet societal requirements over 250 years.Kew's position as ... The history of botanic gardens in the United Kingdom is sketched out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and its changing role to meet societal requirements over 250 years.Kew's position as a modern scientific institution confronting today's environmental issues through its Breathing Planet Programme yet retaining its heritage buildings and collections is pinpoi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anic gardens Breathing Planet Programme Joseph Banks robert brown Joseph Hooker William Hooker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原文传递
詹姆斯·罗伯特·布朗的思想实验观研究
15
作者 赵煦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12,共6页
詹姆斯·罗伯特·布朗(James Robert Brown)是当今欧美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现为多伦多大学一位知名的哲学教授。布朗由于其在思想实验方面开拓性的研究而闻名。他是思想实验研究领域中柏拉图式的理性主义主张... 詹姆斯·罗伯特·布朗(James Robert Brown)是当今欧美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现为多伦多大学一位知名的哲学教授。布朗由于其在思想实验方面开拓性的研究而闻名。他是思想实验研究领域中柏拉图式的理性主义主张的代表人物,他坚持一种柏拉图式的思想实验的说明,主张人们拥有一些关于自然的先验的知识,思想实验就是这些先验知识的来源。布朗有关思想实验的主张虽然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但在目前有关思想实验的研究中最为系统,有着广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斯·罗伯特·布朗 思想实验 柏拉图式的说明
原文传递
“我-你”关系——论勃朗宁戏剧性独白的戏剧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莉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18年第1期75-84,共10页
罗伯特·勃朗宁是戏剧性独白的集大成者。他受到了浪漫主义抒情诗传统的影响,继承其主体性,注重内心探索;同时,有感于维多利亚英国的复杂和分化,他拒斥抒情诗中独白的独调性,通过戏剧性独白中的"我-你"对话来探寻人物分... 罗伯特·勃朗宁是戏剧性独白的集大成者。他受到了浪漫主义抒情诗传统的影响,继承其主体性,注重内心探索;同时,有感于维多利亚英国的复杂和分化,他拒斥抒情诗中独白的独调性,通过戏剧性独白中的"我-你"对话来探寻人物分裂的内心。独白者"我"与分裂自我"你"之间的对话赋予诗歌强烈的戏剧性。独白者在"我-你"戏剧性冲突过程中暴露自己的性格,而"你"的身份多重、力量强大、不可捉摸,已具备现代心理学中潜意识的基本特征。勃朗宁戏剧性独白体现出的心理戏剧性捕捉了真实的社会心理,是文学现代性的重要特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又一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你”关系 罗伯特·勃朗宁 戏剧性独白 独白的戏剧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