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个执着的反叛者:约翰·克利斯朵夫 |
刘春智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约翰·克里斯朵夫》中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人物形象分析 |
罗忆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3 |
0 |
|
3
|
斗士与解剖师——约翰·克利斯朵夫掠影 |
杨欣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4
|
墙里开花墙外香——梁宗岱自译诗歌《晚祷(二)》探析 |
周永涛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19 |
1
|
|
5
|
关于黑塞与托马斯·曼及罗曼·罗兰之间的交往 |
夏光武
|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
2008 |
1
|
|
6
|
罗曼·罗兰在中国的三重投影 |
涂慧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7
|
是手法,是冷漠,还是对爱的确信?——对艺术理论“陌生化手法”的意义探讨 |
裴亚莉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8
|
一种舶来话语的在地化历程——论《银星》杂志的“新英雄主义”影剧观 |
赵轩
|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
2019 |
1
|
|
9
|
河水与两岸——论约翰·克利斯朵夫生命力在世俗情感影响下的生成 |
胡羽佳
|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
2018 |
2
|
|
10
|
暗夜行路,天又黎明——浅论《约翰·克里斯朵夫》与东西方美学融合 |
冰村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1
|
欧阳予倩戏剧理论与实践中的法国元素 |
宫宝荣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2
|
罗曼·罗兰思想在民国时期的阐释演变 |
涂慧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3
|
盛成:20世纪中法文化对话中的重要见证人——兼谈盛成与瓦莱里和罗曼·罗兰的交往 |
胥弋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