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认同危机下的自我异化——论《罗慕拉》的异化主题
被引量:
1
1
作者
廖晖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在《罗慕拉》中,蒂托一生都在寻找身份、寻找认同;然而对社会认同的狭隘理解会导致一个人性格的扭曲和自我的异化。作者通过对蒂托的毁灭原因的揭示来体现一种道德关怀,发出对追求个人利益和物质利益的最大化的社会主流话语的诘问,认为...
在《罗慕拉》中,蒂托一生都在寻找身份、寻找认同;然而对社会认同的狭隘理解会导致一个人性格的扭曲和自我的异化。作者通过对蒂托的毁灭原因的揭示来体现一种道德关怀,发出对追求个人利益和物质利益的最大化的社会主流话语的诘问,认为追求个人幸福是无可厚非的,但必须是以满足他人的幸福、履行社会的责任为前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慕拉》
认同
异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乔治·艾略特晚期作品中的伦理主题
2
作者
廖晖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8-143,共6页
乔治·艾略特捕捉到了弥漫于19世纪英国社会的情感结构,多角度探讨了工业化浪潮下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对人类社会的精神冲击。在传统的宗教性超越秩序解体的情况下,如何找到新的现实秩序的支撑,从而摆脱道德上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解...
乔治·艾略特捕捉到了弥漫于19世纪英国社会的情感结构,多角度探讨了工业化浪潮下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对人类社会的精神冲击。在传统的宗教性超越秩序解体的情况下,如何找到新的现实秩序的支撑,从而摆脱道德上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解决现代性道德文化危机是乔治·艾略特追问的问题。作者提倡通过扩大人类同情心和"尽义务"来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个人及社会道德进步,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艾略特
情感结构
《罗慕拉》
《米德尔玛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慕拉》中的空间叙事
3
作者
徐颖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48-54,共7页
乔治·艾略特在历史小说《罗慕拉》中,并置了基督教信仰与异教古典文化为代表的两个空间。小说女主人公罗慕拉的活动空间,从古典学者的书斋转移到天主教教堂、再到佛罗伦萨的城市街巷、最终抵达异托邦的他者空间。这种由逼仄到开阔...
乔治·艾略特在历史小说《罗慕拉》中,并置了基督教信仰与异教古典文化为代表的两个空间。小说女主人公罗慕拉的活动空间,从古典学者的书斋转移到天主教教堂、再到佛罗伦萨的城市街巷、最终抵达异托邦的他者空间。这种由逼仄到开阔的外在空间变化,不仅映衬了罗慕拉性别空间的拓展,还表现了她内在心理空间对两种矛盾信仰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慕拉》
空间
基督教
古典异教文化
异托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摩拉》:一部孔德主义的小说
4
作者
宋婉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88-93,共6页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服膺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以历史小说《罗摩拉》确立了其哲理小说家的地位。此作以15世纪末佛罗伦萨复杂而典型的历史图画映射当代工业文明背景下的政治道德危机,艾略特借对小说主要人物萨伏...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服膺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以历史小说《罗摩拉》确立了其哲理小说家的地位。此作以15世纪末佛罗伦萨复杂而典型的历史图画映射当代工业文明背景下的政治道德危机,艾略特借对小说主要人物萨伏纳罗拉、罗摩拉、蒂托等的个性与命运的描写探索来适应时代转变的道德观、政治形式和伦理秩序,反映出女作家对孔德实证主义的继承与突破,以及求解人类精神与社会发展良方时所必然产生的迷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艾略特
《罗摩拉》
孔德主义
实证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说《罗慕拉》中的“边界”意识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涛
杨俊峰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5-88,92,共5页
"边界"思想是巴赫金对话理论的核心概念,《罗慕拉》中通过对"未完成性"观念的表达,契合了巴赫金对话性的"边界"思想。《罗慕拉》中的"边界"意识主要体现在民俗意义与话语层面上。在小说《罗慕...
"边界"思想是巴赫金对话理论的核心概念,《罗慕拉》中通过对"未完成性"观念的表达,契合了巴赫金对话性的"边界"思想。《罗慕拉》中的"边界"意识主要体现在民俗意义与话语层面上。在小说《罗慕拉》中,孕育于边界意识中的"越界的冲动"被赋予了强调有差异的个体的相互作用和对民主平等的渴望的性质。除了可以为乔治·艾略特小说作品中一贯倡导的人文精神提供理论依据,《罗慕拉》中的"边界"思想还为她的小说注入了现代性,即,体现了重视存在的差异性特征,承认个人视野的局限性,对自立中心的"独白"意识进行解构,提倡多元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慕拉》
乔治·艾略特
巴赫金
边界
越界
原文传递
题名
认同危机下的自我异化——论《罗慕拉》的异化主题
被引量:
1
1
作者
廖晖
机构
湘潭大学大学英语教学部
出处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1C1241)
文摘
在《罗慕拉》中,蒂托一生都在寻找身份、寻找认同;然而对社会认同的狭隘理解会导致一个人性格的扭曲和自我的异化。作者通过对蒂托的毁灭原因的揭示来体现一种道德关怀,发出对追求个人利益和物质利益的最大化的社会主流话语的诘问,认为追求个人幸福是无可厚非的,但必须是以满足他人的幸福、履行社会的责任为前提的。
关键词
《罗慕拉》
认同
异化
Keywords
romola
identification
alienation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乔治·艾略特晚期作品中的伦理主题
2
作者
廖晖
机构
湘潭大学大学英语教学部
出处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8-143,共6页
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YBA421)
文摘
乔治·艾略特捕捉到了弥漫于19世纪英国社会的情感结构,多角度探讨了工业化浪潮下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对人类社会的精神冲击。在传统的宗教性超越秩序解体的情况下,如何找到新的现实秩序的支撑,从而摆脱道德上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解决现代性道德文化危机是乔治·艾略特追问的问题。作者提倡通过扩大人类同情心和"尽义务"来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个人及社会道德进步,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乔治·艾略特
情感结构
《罗慕拉》
《米德尔玛契》
Keywords
George Eliot
structure of feeling
romola
Middlemarch
分类号
I37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慕拉》中的空间叙事
3
作者
徐颖
机构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48-54,共7页
文摘
乔治·艾略特在历史小说《罗慕拉》中,并置了基督教信仰与异教古典文化为代表的两个空间。小说女主人公罗慕拉的活动空间,从古典学者的书斋转移到天主教教堂、再到佛罗伦萨的城市街巷、最终抵达异托邦的他者空间。这种由逼仄到开阔的外在空间变化,不仅映衬了罗慕拉性别空间的拓展,还表现了她内在心理空间对两种矛盾信仰的融合。
关键词
《罗慕拉》
空间
基督教
古典异教文化
异托邦
Keywords
romola
Space
Christianity
Paganism
heterotopia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摩拉》:一部孔德主义的小说
4
作者
宋婉宜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88-93,共6页
文摘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服膺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以历史小说《罗摩拉》确立了其哲理小说家的地位。此作以15世纪末佛罗伦萨复杂而典型的历史图画映射当代工业文明背景下的政治道德危机,艾略特借对小说主要人物萨伏纳罗拉、罗摩拉、蒂托等的个性与命运的描写探索来适应时代转变的道德观、政治形式和伦理秩序,反映出女作家对孔德实证主义的继承与突破,以及求解人类精神与社会发展良方时所必然产生的迷惘。
关键词
乔治·艾略特
《罗摩拉》
孔德主义
实证主义
Keywords
George Eliot
romola
Comte
Positivism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说《罗慕拉》中的“边界”意识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涛
杨俊峰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大连外国语大学应用英语学院
出处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5-88,92,共5页
文摘
"边界"思想是巴赫金对话理论的核心概念,《罗慕拉》中通过对"未完成性"观念的表达,契合了巴赫金对话性的"边界"思想。《罗慕拉》中的"边界"意识主要体现在民俗意义与话语层面上。在小说《罗慕拉》中,孕育于边界意识中的"越界的冲动"被赋予了强调有差异的个体的相互作用和对民主平等的渴望的性质。除了可以为乔治·艾略特小说作品中一贯倡导的人文精神提供理论依据,《罗慕拉》中的"边界"思想还为她的小说注入了现代性,即,体现了重视存在的差异性特征,承认个人视野的局限性,对自立中心的"独白"意识进行解构,提倡多元精神。
关键词
《罗慕拉》
乔治·艾略特
巴赫金
边界
越界
Keywords
romola
George Eliot
Bakhtin
border
transgression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认同危机下的自我异化——论《罗慕拉》的异化主题
廖晖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乔治·艾略特晚期作品中的伦理主题
廖晖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罗慕拉》中的空间叙事
徐颖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罗摩拉》:一部孔德主义的小说
宋婉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小说《罗慕拉》中的“边界”意识
李涛
杨俊峰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