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osevelt和Churchill到底是怎么“走”的?
1
作者 周幼华 《英语自学》 2008年第11期42-43,共2页
由张汉熙教授主编的《高级英语》第一册第十四课Argentia Bay一文,是从美国小说家Herman Wouk的小说The Winds of War中节选的。在这篇节选中。
关键词 《高级英语》 CHURCHILL roosevelt 纽芬兰岛 美国总统 小说情节 半梦半醒 人物形
下载PDF
Improved Preproduction Conceptual-Numerical Model of the Roosevelt Geothermal Field using Ge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Structural Inform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YU Han XU Tianfu +1 位作者 YUAN Yilong FENG Guanh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805-1815,共11页
The Roosevelt Hot Springs Known Geothermal Resource Area(KGRA) is a Basin and Range-type geothermal resource, which is located in southwestern Utah. The integrated multicomponent geothermometry(IMG) approach is used t... The Roosevelt Hot Springs Known Geothermal Resource Area(KGRA) is a Basin and Range-type geothermal resource, which is located in southwestern Utah. The integrated multicomponent geothermometry(IMG) approach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reservoir temperature at the Roosevelt Hot Springs KGRA. Geothermometric modeling results indicate the deep reservoir temperature is approximately 284.6°C. A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Roosevelt Hot Spring KGRA is provided through integrating the various pieces of exploration information, including the geological data, geothermometric results, temperature well log and field evidence. A two-dimensional cross-sectional model was thus built to quantitatively investigate the coupled thermal-hydraulic processes in the Roosevelt geothermal field. By matching the preproduction temperature log data of deep wells, parameters controlling flow and heat transport are identified. The method and model presented here may be useful for other geothermal fields with similar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thermal resource roosevelt Hot Springs integrated multicomponent geothermometry preproduction state modeling
下载PDF
“秦庭空痛哭”:康有为请求美国政府保救光绪皇帝活动述论
3
作者 李永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128,212,213,共15页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剥夺了光绪皇帝的有限权力,残酷镇压维新派,康有为被迫流亡海外。但康有为始终没有放弃推行维新变法的政治理想。从戊戌逃亡到两宫崩逝,以恢复光绪皇帝权力、重返朝廷推行改革为诉求的“保皇”是康有为孜孜以求的...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剥夺了光绪皇帝的有限权力,残酷镇压维新派,康有为被迫流亡海外。但康有为始终没有放弃推行维新变法的政治理想。从戊戌逃亡到两宫崩逝,以恢复光绪皇帝权力、重返朝廷推行改革为诉求的“保皇”是康有为孜孜以求的政治目标。庚子事变以前,康有为的求救保皇活动以向英、日求救为主,仅仅两度以群发求救信函的方式向美国政府求救。庚子事变之后,康有为对英、日的求救活动完全停止,却两度向美国政府求救。1905年康有为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请求美国政府帮助恢复光绪权力。两宫崩逝之际康有为又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发电报,请求保护光绪皇帝的生命安全。美国政府力求与清政府保持正常关系,对康有为的求救呼吁始终不予理睬,康有为向美国求救的活动徒劳无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光绪皇帝 保皇 西奥多·罗斯福
下载PDF
国务院与罗斯福政府国际托管制度构想的蜕变(1941-1945)——兼论战后国际秩序构建中的美国主义
4
作者 张愿 《边界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58-85,共28页
1941—1945年,国务卿赫尔领导下的美国国务院策划、讨论和起草了联合国托管制度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国务院日益偏离了总统罗斯福最初的路线构想,不仅主动大幅收缩了托管制度的适用范围,而且调整了托管制度的性质定位、权力结构和组织... 1941—1945年,国务卿赫尔领导下的美国国务院策划、讨论和起草了联合国托管制度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国务院日益偏离了总统罗斯福最初的路线构想,不仅主动大幅收缩了托管制度的适用范围,而且调整了托管制度的性质定位、权力结构和组织程序,深刻影响了联合国托管制度的走向。这一调整是国际压力与国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精确地表达了二战后美国社会走向国际主义、承担全球责任的性质和限度。从根本上说,美国的托管制度方案是国务院从唯我独尊的美国主义出发,将民族自决和种族主义、门户开放与门罗主义、国际安全与国家安全、国际主义与孤立主义等各种矛盾调和起来的产物,本身就蕴含了失败的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托管 国务院 罗斯福政府 美国主义
下载PDF
国立罗斯福图书馆暨中央图书馆重庆旧址巡礼
5
作者 王子舟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5期14-25,86,共13页
抗日战争结束前夜,美国总统罗斯福溘然逝世。为纪念他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卓著功绩,同时以示中美友好,国民政府决定建立一所国立罗斯福图书馆。1946年7月,教育部成立了国立罗斯福图书馆筹备委员会。馆址经讨论最后选定在重庆,馆舍为五年... 抗日战争结束前夜,美国总统罗斯福溘然逝世。为纪念他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卓著功绩,同时以示中美友好,国民政府决定建立一所国立罗斯福图书馆。1946年7月,教育部成立了国立罗斯福图书馆筹备委员会。馆址经讨论最后选定在重庆,馆舍为五年前新建的国立中央图书馆重庆分馆大楼。在筹备委员会同仁的辛勤劳作下,国立罗斯福图书馆于筹备期间便开始运行开放,肩负起应有的文化与教育使命。该机构虽然仅存在短短三年,其历史贡献却应该被永久铭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立罗斯福图书馆旧址如何通过活化利用光大自身价值,这也是目前面临的现实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罗斯福图书馆 国立中央图书馆 图书馆建筑 民国图书馆史
下载PDF
中西交流视域下的“国立罗斯福图书馆”儿童教育(1946-1949)
6
作者 黎飞 祁振华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183,共12页
作为民国时期中美关系重要象征之一的“国立罗斯福图书馆”,是一则可用于考察这一时期中西交流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教育之影响的典型案例。研究发现,“国立罗斯福图书馆”儿童教育是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内在要求,也是儿童教育事业发... 作为民国时期中美关系重要象征之一的“国立罗斯福图书馆”,是一则可用于考察这一时期中西交流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教育之影响的典型案例。研究发现,“国立罗斯福图书馆”儿童教育是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内在要求,也是儿童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国立罗斯福图书馆”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儿童教育,这既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提倡和图书馆负责人的重视,也深受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且该馆儿童教育的兴起和衰落也与中外关系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罗斯福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社会教育 儿童教育
下载PDF
美国国家公园的解说与教育服务研究——以西奥多·罗斯福国家公园为例 被引量:41
7
作者 王辉 张佳琛 +1 位作者 刘小宇 王亮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9-126,共8页
解说与教育服务是美国国家公园与游客之间的重要联系方式,是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美国国家公园的成长和发展,解说与教育服务也日臻完善。文章通过大量资料和中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对美国国家公园解说与教育服务的意... 解说与教育服务是美国国家公园与游客之间的重要联系方式,是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美国国家公园的成长和发展,解说与教育服务也日臻完善。文章通过大量资料和中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对美国国家公园解说与教育服务的意义、内容做了进一步剖析和阐述;将其发展历程分为4个阶段:萌芽阶段、实施阶段、建设阶段和完善阶段。以西奥多·罗斯福国家公园的具体解说与教育项目为例,透视出美国国家公园解说与教育服务的坚强后盾:专业的规划机构、严格的人员要求、健全的解说与教育项目和公园各种系列的定期评估。纵观美国国家公园解说与教育服务的成功发展,其专业的规划机构和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支持缺一不可。在我国推行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之际,解读美国国家公园的解说与教育服务,其诸多方面可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与推行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说与教育 西奥多·罗斯福 美国国家公园
下载PDF
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绪贻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3-109,共7页
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执政后,面对美国的严重农业危机、农民悲惨处境和反抗浪潮,实行了以《农业调整法》为主要内容,以国家干预为重要手段,以控制农产品产量为目标的农业政策。罗斯福政府的农业“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执政后,面对美国的严重农业危机、农民悲惨处境和反抗浪潮,实行了以《农业调整法》为主要内容,以国家干预为重要手段,以控制农产品产量为目标的农业政策。罗斯福政府的农业“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这种制度进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改革虽然只是一种农业资本主义的结构改革,而非革命性的改革,更未促成一场社会革命,但它保护和促进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使美国的农业和工业一样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福 新政 农业政策 《农业调整法》 美国农业合作社联合会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下载PDF
自由与平等的博弈——解读20世纪资本主义的三次调整 被引量:9
9
作者 许平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共4页
自由与平等是资本主义的两大基本原则。它们之间的张力是资本主义发展演进的动力。20世纪,资本主义经历了罗斯福“新政”、里根革命和“第三条道路”三次大调整。从根本意义上说,每次调整都是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在自由与平等之间寻找平... 自由与平等是资本主义的两大基本原则。它们之间的张力是资本主义发展演进的动力。20世纪,资本主义经历了罗斯福“新政”、里根革命和“第三条道路”三次大调整。从根本意义上说,每次调整都是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在自由与平等之间寻找平衡点。三次调整,三次蜕变,资本主义具有了现代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福“新政” 里根革命 第三条道路
下载PDF
试论罗斯福新政的就业政策 被引量:6
10
作者 万雪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5,共4页
 1929年至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罗斯福就任总统后,适时地推行"新政",解决就业问题:直接救济失业者,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立法保护失业者,还特别注重以人为本,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结果,极大...  1929年至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罗斯福就任总统后,适时地推行"新政",解决就业问题:直接救济失业者,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立法保护失业者,还特别注重以人为本,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结果,极大地缓解了美国就业的压力,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虽未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但为后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福 “新政” 就业政策 社会保障制度 以人为本 就业压力
下载PDF
从“非殖民”到“国际托管”:罗斯福政府殖民地政策论析(1941—1945) 被引量:7
11
作者 毕元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9-73,共5页
美国外交中的非殖民原则源于19世纪的门罗主义。二战开始后,罗斯福提出了对殖民地的全面托管构想,但遭到英国的抵制。1943—1945年间,全面托管构想被修改为有限托管。1945年联合国宪章的通过标志着有限托管计划下的国际托管制度机制确... 美国外交中的非殖民原则源于19世纪的门罗主义。二战开始后,罗斯福提出了对殖民地的全面托管构想,但遭到英国的抵制。1943—1945年间,全面托管构想被修改为有限托管。1945年联合国宪章的通过标志着有限托管计划下的国际托管制度机制确立。与此同时,美国以"战略托管"和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方式实现战后利益的最大化。这一转变同时是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向全球扩展和全球战略逐渐形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殖民原则 国际托管 富兰克林·罗斯福
下载PDF
《开罗宣言》及其拘束力——写在《开罗宣言》签订60周年 被引量:4
12
作者 葛勇平 《河北法学》 CSSCI 2004年第6期68-70,共3页
中国自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历史是丧权失地的屈辱历史,但美国总统罗斯福却在开罗积极笼络蒋介石,并许诺帮助中国收复失地、获取世界强国地位。详述1943年开罗会议的召开经过和《开罗宣言》的内容,着重讨论《开罗宣言》在国际法上... 中国自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历史是丧权失地的屈辱历史,但美国总统罗斯福却在开罗积极笼络蒋介石,并许诺帮助中国收复失地、获取世界强国地位。详述1943年开罗会议的召开经过和《开罗宣言》的内容,着重讨论《开罗宣言》在国际法上的拘束力问题,并揭示二战期间美英两强对中国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罗宣言》 中国 国际法 罗斯福 蒋介石 丘吉尔 国家领土 国家主权
下载PDF
罗斯福新政如何解决失业问题 被引量:5
13
作者 万雪梅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7-74,共8页
1929年到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罗斯福就任总统后,适时地推行'新政',解决就业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试从罗斯福新政解决失业问题时的背景、内容、特点和作用等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罗斯福新政 美国 经济危机 失业问题 管理体制 社会保障制度
下载PDF
消灭资本主义还是挽救资本主义?——论美国近代民主社会主义的兴起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玉安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42-51,共10页
从2016年总统选举开始,民主社会主义在美国政坛悄然兴起。自称是社会主义者的佛蒙特州联邦参议员伯尼桑德斯,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公开打起社会主义旗帜的总统候选人,他为什么能够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追根溯源,美国当下的民主社会主义... 从2016年总统选举开始,民主社会主义在美国政坛悄然兴起。自称是社会主义者的佛蒙特州联邦参议员伯尼桑德斯,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公开打起社会主义旗帜的总统候选人,他为什么能够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追根溯源,美国当下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与罗斯福新政是一脉相承的。近代美国总统,从罗斯福、杜鲁门、肯尼迪、约翰逊,一直到克林顿、奥巴马,他们都试图对传统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良,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美国的持续运转。他们虽然都只是在修补、改良或者说是在挽救资本主义,但毕竟是在推动历史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目前的美国,还有它存在的理由,它毕竟还在创造着巨大的、新的生产力,而这与民主社会主义对它的改良、限制密不可分。因此,民主社会主义在美国同样有它存在的理由,这也是桑德斯敢于公开打起社会主义旗帜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 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
下载PDF
《大西洋宪章》再现英美论战——评述历史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启示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永锋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4年第6期60-69,共10页
《大西洋宪章》是"二战"期间英美两国首脑首次会晤最重要的成果,它的诞生不仅标志着英美两国政治同盟的形成,也对后来反法西斯大同盟和联合国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英美两国的战略处境不同,致使所抱的预期目标差距甚大。... 《大西洋宪章》是"二战"期间英美两国首脑首次会晤最重要的成果,它的诞生不仅标志着英美两国政治同盟的形成,也对后来反法西斯大同盟和联合国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英美两国的战略处境不同,致使所抱的预期目标差距甚大。罗斯福的主要目标是想发表一个能阐述战争目的和重建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构想的联合宣言,而丘吉尔则期望通过会晤来解决英国当时所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然而,作为"求援者"来参会的丘吉尔最终不得不屈从于罗斯福,二人会晤后所发表的《大西洋宪章》也主要体现了罗斯福的思想和意志。重温这次英美首脑会晤以及《大西洋宪章》在战后所产生的作用,对当下中美两国在太平洋地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颇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宪章》 丘吉尔 罗斯福思想 亚太地区 中美关系
下载PDF
民间资源保护队的缘起和历史地位 被引量:3
16
作者 滕海键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7-64,共8页
民间资源保护队是罗斯福新政期间从事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组织”。它的成立是由一种保护自然资源的愿望和为城市失业青年提供有报酬的工作的需要所决定的;同时它也是罗斯福具有进步主义内涵和特征的社会改革和资源保护思想与实践发展... 民间资源保护队是罗斯福新政期间从事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组织”。它的成立是由一种保护自然资源的愿望和为城市失业青年提供有报酬的工作的需要所决定的;同时它也是罗斯福具有进步主义内涵和特征的社会改革和资源保护思想与实践发展的逻辑结果。民间资源保护队在美国现代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当时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和社会危机,而且扩展了资源保护运动的范围和群众基础,为战后美国的环境运动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福 民间资源保护队 进步主义
下载PDF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文官政治化倾向的加强 被引量:3
17
作者 国洪梅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2-65,88,共5页
新政时期,罗斯福总统在扩大政府规模的过程中,通过“政治庇护制”任命文官,使行政部门特别是行政部门中的“政治文官”以多种方式直接参与立法和政策的制订,自主地执行联邦政府的政策,导致美国文官政治化倾向的加强。这种现象不仅源于... 新政时期,罗斯福总统在扩大政府规模的过程中,通过“政治庇护制”任命文官,使行政部门特别是行政部门中的“政治文官”以多种方式直接参与立法和政策的制订,自主地执行联邦政府的政策,导致美国文官政治化倾向的加强。这种现象不仅源于政治与行政的特殊关系,源于“政治文官”自身的优势,也源于美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福 新政 文官政治化 政治庇护制
下载PDF
新政的奇葩:民间资源保护队 被引量:4
18
作者 滕海键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3,共6页
民间资源保护队是罗斯福新政期间从事资源保护工作的主要组织。它的成立,既是新政初期系列应急措施之一,也是进步主义宏观背景下作为资源保护主义者的罗斯福思想和实践发展的逻辑产物。民间资源保护队在美国资源保护发展史上占有十分... 民间资源保护队是罗斯福新政期间从事资源保护工作的主要组织。它的成立,既是新政初期系列应急措施之一,也是进步主义宏观背景下作为资源保护主义者的罗斯福思想和实践发展的逻辑产物。民间资源保护队在美国资源保护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空前程度地改变了美国的自然人文景观,扩展了资源保护运动的群众基础,唤醒了美国民众保护和发展自然资源的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它播下了美国环境运动的种子,奠定了战后美国环境主义运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 进步主义 民间资源保护队
下载PDF
西奥多·罗斯福对中日移民问题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读他致国会的两份年度咨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卫斌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4年第3期45-50,共6页
罗斯福在 1 90 5年和 1 90 6年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分别花了较长的篇幅谈美国排斥中国和日本移民问题 ,态度与拟要采取的措施却大不一样。对中国移民 ,他态度生硬、冷漠 ,强调要严格排斥劳工 ;对日本移民 ,他热情洋溢 ,说要采取一切措施... 罗斯福在 1 90 5年和 1 90 6年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分别花了较长的篇幅谈美国排斥中国和日本移民问题 ,态度与拟要采取的措施却大不一样。对中国移民 ,他态度生硬、冷漠 ,强调要严格排斥劳工 ;对日本移民 ,他热情洋溢 ,说要采取一切措施加以保护。此种差异仅以罗斯福的种族主义思想加以解释是不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奥多·罗斯福 年度咨文 中国移民 El本移民 种族主义 实力
下载PDF
富兰克林·罗斯福外交中的开放原则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玮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5,共9页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外交可以看作是罗斯福一个人的外交。1941年是罗斯福外交思想中开放原则形成和系统化的重要标志。构成这一原则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使命观念:他坚信美国拥有世界性的使命,在世界上应当发出重要的甚至是...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外交可以看作是罗斯福一个人的外交。1941年是罗斯福外交思想中开放原则形成和系统化的重要标志。构成这一原则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使命观念:他坚信美国拥有世界性的使命,在世界上应当发出重要的甚至是支配性的声音;第二,世界一体、互相依存的思想;第三,自由主义和民主思想;第四,自由主义的经济观;第五,结束老殖民主义和“势力范围”、构建开放型殖民新体系的设想;第六,建立世界性普遍安全体制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罗斯福 外交政策 开放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