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gulation of phytohormones on root primordium initiation and ad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 in the etiolated shoots of Paeonia suffruticosa'Yinfen Jinlin' 被引量:4
1
作者 Zeng Duan-xiang Yin Wei-lun +1 位作者 Zhao Xiao-qing Wang Hua-fang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6年第4期87-91,共5页
Tree peony is well known and sought after for its large, colorful flowers. Its propagation is via vegetative methods. Mech- nisms of the adventitious rooting and the regulation of rooting processes are the principles ... Tree peony is well known and sought after for its large, colorful flowers. Its propagation is via vegetative methods. Mech- nisms of the adventitious rooting and the regulation of rooting processes are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plant propagation and improvement. Microstructures and fluctuations of phytohormones in the adventitious rooting were studied with the etiolated soft- wood shoots of Paeonia suffkuticosa 'Yinfen Jinlin'. There are no pre-primordia in the shoots of the cultivar. Adventitious roots are produced in five stages: shoot selection, primordium initiation, primordium growth, conducting tissue differentiation and root protru- sion. Primordia initiated in the cortex. The contents of the endogenous hormones, IAA, ABA and GA, were 5.842, 0.873 and 1.043 nmol·g^-1 FW on the bases of shoots, respectively. CTKs which included isopentenyl adenine (iPA), zeatin riboside (ZR) and dihy- drozeatin riboside (DHZR) were 0.949, 0.695 and 2.034 nmol·g^-1 FW, respectively. DHZR is active among CTKs. The ratio of IAA to GA, CTK and ABA clearly increased at the stage of primordium initiation, while they showed low levels at the stages of primor- dium growth. The ratios were restored at the shoot levels at the stage of root protrusion. IBA provoked primordia initiation in the cortex, the vascular cambium, the pith and even in the callus induced on the base of shoots. ]AA levels in the treated shoots increased gradually to its highest level (three times of control) at the stage of conducting tissue differentiation. The ratios of IAA to GA, CTK and ABA clearly decreased at the stage of primordium initiation. The ratio of IAA to ABA is regulated at 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e peony (Paeonia suffruticosa‘Yinfen Jinlin') etiolated shoot PHYTOHORMONES primordium adventitious root
下载PDF
闽楠插条根原基发育机理
2
作者 龚娜 蔡琦 +3 位作者 熊远芳 万露露 陈世品 冯丽贞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88,共6页
扦插是闽楠无性繁育的主要技术手段,为探明原发条件下闽楠根原基发育的机理,采用未经植物激素处理的插条进行扦插。在闽楠插条根原基发育扦插起始期(T0期)、根原基初现期(T1期)和根原基分化期(T2期),以插条基部0.5~1.0 cm的茎段为样品... 扦插是闽楠无性繁育的主要技术手段,为探明原发条件下闽楠根原基发育的机理,采用未经植物激素处理的插条进行扦插。在闽楠插条根原基发育扦插起始期(T0期)、根原基初现期(T1期)和根原基分化期(T2期),以插条基部0.5~1.0 cm的茎段为样品进行切片观察,以插条顶芽、插条基部切口处2 cm范围内茎段的维管形成层以外的皮部为样品进行吲哚乙酸(IAA)含量测定及转录组测序,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基部皮为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闽楠插条根原基源于维管形成层向外形成的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细胞。闽楠根原基在发育过程中皮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在T1、T2时期连续下降,IAA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表明IAA是根原基发育的重要内源信号;芽的IAA含量在T1期先下降,T2期再上升,可能是将芽的IAA运输到皮部。根据系统发育关系,将闽楠基因组的58个PbARF基因分为4个进化枝,分别是进化枝A、进化枝B、进化枝C、进化枝D。在闽楠插条根原基发育过程中PbARF2、PbARF6、PbARF23、PbARF33、PbARF40、PbARF58基因表达量逐渐升高,表明它们在根原基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且PbARF33、PbARF40基因表达量较高,是根原基发育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扦插 根原基 吲哚乙酸 ARF基因家族
下载PDF
桃砧木组织培养和扦插生根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19
3
作者 白晓燕 王力荣 +5 位作者 王新卫 朱更瑞 方伟超 曹珂 陈昌文 李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78,175,共6页
【目的】研究桃砧木茎尖快繁和扦插过程中不定根发生及发育解剖学特征。【方法】以桃砧木‘中桃抗砧1号’组培嫩梢和扦插枝条为试材,诱导其生根,通过常规石蜡切片法制片,对其生根部位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1)生根处理前,组培苗和插... 【目的】研究桃砧木茎尖快繁和扦插过程中不定根发生及发育解剖学特征。【方法】以桃砧木‘中桃抗砧1号’组培嫩梢和扦插枝条为试材,诱导其生根,通过常规石蜡切片法制片,对其生根部位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1)生根处理前,组培苗和插穗内均未发现潜伏根原基,生根处理后,2者均产生不定根原基。2)生根处理后,插穗内不定根原基在皮层、韧皮部、木质部中均可形成。3)不定根原基诱导后,有的不定根皮层结构中无中柱出现,有的分化出多个中柱,部分中柱与茎基部维管组织连通。【结论】‘中桃抗砧1号’的不定根原基为诱导型根原基,且属于多位点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砧木 '中桃抗砧1号’ 愈伤组织 不定根根原基 解剖结构
下载PDF
白杨派杂种无性系生根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澹台湛 李鹏 +1 位作者 赵忠 张庭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1-916,共6页
通过对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的白杨无性系生根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无性系在最早生根时间、主侧根总数量、主侧根总长度等指标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各无性系的生根能力具有显著差异。主根平均根数和侧根平均根数两个性状的遗... 通过对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的白杨无性系生根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无性系在最早生根时间、主侧根总数量、主侧根总长度等指标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各无性系的生根能力具有显著差异。主根平均根数和侧根平均根数两个性状的遗传方差均大于环境方差,其重复力分别可达95%和87%。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易生根的无性系根原基数量最多,平均每段插穗约14.7~7.3个,而较难生根的无性系平均每段插穗约5.5~6.8个,难生根的毛白杨根原基数量最少,平均每段插穗约3.3个。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各无性系生根特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606、9603、9608、9607、9614、9610、9602等7个无性系生根能力均优于其亲本和毛白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系 生根性状 主根 侧根 根原基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黑林1号杨组培叶片不定根的发生与内、外源激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林士杰 姜静 +2 位作者 冯昕 李同华 常万霞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1,共4页
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黑林1号杨(小黑杨×波兰15ACL)叶片在外源激素0.3 mg/L NAA的诱导下不定根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诱导10 d左右,叶脉处薄壁细胞开始旺盛活动并脱分化,形成不定根根原基,随后这些根原基细胞群不断分裂和分化,15 ... 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黑林1号杨(小黑杨×波兰15ACL)叶片在外源激素0.3 mg/L NAA的诱导下不定根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诱导10 d左右,叶脉处薄壁细胞开始旺盛活动并脱分化,形成不定根根原基,随后这些根原基细胞群不断分裂和分化,15 d以后组培叶片上陆续形成肉眼可观察到的不定根。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测定叶片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IAA、ZR、GA3和ABA的动态变化,探讨了内、外源激素与叶片不定根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定根的发生与内源IAA水平状况有密切关系;ZR对不定根根原基的发生没有明显的作用,但在不定根的进一步生长发育阶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低水平的GA3、高水平ABA和较高比值的ABA/GA3利于不定根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林1号扬 不定根 根原基 外源激素 内源激素
下载PDF
大花序桉离体根培养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谭健晖 黄寿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6 55,共4页
利用大花序桉组培继代苗为材料,研究外源激素对离体根培养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添加外源激素NAA和IBA,与无激素培养基间达到极显著差异;20 d前后为根原基形成时期,30 d前后为根原基分化增殖时期,40 d前后为根原基伸... 利用大花序桉组培继代苗为材料,研究外源激素对离体根培养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添加外源激素NAA和IBA,与无激素培养基间达到极显著差异;20 d前后为根原基形成时期,30 d前后为根原基分化增殖时期,40 d前后为根原基伸长时期;不同激素对生根起重要调控作用,高IAA、ABA、i Pa和低ZR含量促进根原基的形成;低IAA、ABA、i Pa和高ZR含量促进根原基分化增殖;低IAA、ABA、i Pa和低ZR含量促进根原基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序桉 组培继代苗 离体根培养 根原基 外源激素 内源激素
下载PDF
草原樱桃扦插繁殖生根解剖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臧忠婧 吴瑕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7,共3页
从解剖学角度观察了草原樱桃绿枝扦插和硬枝扦插不定根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草原樱桃绿枝扦插需要30 d左右产生不定根,硬枝扦插需要40~50 d产生不定根;愈伤组织产生前,绿枝和硬枝插穗内没有发现根原基,后期在愈伤组织内发现根原基,进... 从解剖学角度观察了草原樱桃绿枝扦插和硬枝扦插不定根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草原樱桃绿枝扦插需要30 d左右产生不定根,硬枝扦插需要40~50 d产生不定根;愈伤组织产生前,绿枝和硬枝插穗内没有发现根原基,后期在愈伤组织内发现根原基,进而发育成不定根。插穗只在愈伤组织上长出了不定根,而皮孔中没有不定根发出,可见草原樱桃插条内不形成根原基,根原基是在扦插后形成的愈伤组织中分化出来的,属诱发型根原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樱桃 根原基 不定根 扦插 解剖学
下载PDF
茶树空中压条不定根原基发育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丰 张丽霞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9期41-44,共4页
为了筛选出促使茶树茎段空中压条后发根的最佳技术方案,研究了成熟度、外施激素浓度、枝梢茎粗以及环割方式对根原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生长健壮、茎粗为0.252~0.280 cm的当年生枝条,在黄绿色或青绿色茎段处进行传统环割,外用10... 为了筛选出促使茶树茎段空中压条后发根的最佳技术方案,研究了成熟度、外施激素浓度、枝梢茎粗以及环割方式对根原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生长健壮、茎粗为0.252~0.280 cm的当年生枝条,在黄绿色或青绿色茎段处进行传统环割,外用100 mg/L的ABT 1号生根粉处理,能有效缩短根原基发育周期。经过40~50 d,当茎段表皮隆起或出现白色根点时,即可剪离母体继续进行基质根系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环割 愈伤组织 根原基
下载PDF
Ca^(2+)-CaM系统在生长素诱导莴苣侧根原基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江玲 管晓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共4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CaCl2 、EGTA、CPZ、TFP和La (NO3 ) 3 处理莴苣幼苗种子根 ,结果表明 ,4mg·L-1的氯化钙对莴苣幼苗侧根原基形成有促进作用 ,侧根原基数目为对照的 2 1倍 ,并对生长素的促根效应有加合效应 ,可达 17%以上 ;而钙离... 采用不同浓度的CaCl2 、EGTA、CPZ、TFP和La (NO3 ) 3 处理莴苣幼苗种子根 ,结果表明 ,4mg·L-1的氯化钙对莴苣幼苗侧根原基形成有促进作用 ,侧根原基数目为对照的 2 1倍 ,并对生长素的促根效应有加合效应 ,可达 17%以上 ;而钙离子专一性螯合剂乙醇双乙胺醚N ,N四乙酸 (EGTA)则起抑制作用 ,且其抑制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氯化钙所恢复 ;钙调素抑制剂氯丙嗪 (CPZ)和三氟拉嗪 (TFP)也起抑制作用 ,抑制率最高可达 4 0 %左右 ;而钙离子通道阻断剂镧离子在很低浓度下却有促进作用 ,且与生长素处理有加合效应 ,其效应与钙离子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 莴苣 原基形成 侧根 生长诱导 Ca^2+-CaM系统
下载PDF
油茶插穗生根过程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叶小萍 黄永芳 +2 位作者 羊海军 罗塔 李云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年第1期35-39,共5页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油茶插穗不定根发育的解剖学特征。结果表明:油茶当年生插穗茎内无潜伏根原基,插条的皮部存在连续排列成环状的厚壁细胞,这些结构特征可能与油茶插条生根时间较长有关。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诱生根源于...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油茶插穗不定根发育的解剖学特征。结果表明:油茶当年生插穗茎内无潜伏根原基,插条的皮部存在连续排列成环状的厚壁细胞,这些结构特征可能与油茶插条生根时间较长有关。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诱生根源于形成层、韧皮部及愈伤组织等部位,不定根属于诱导根原始体型、混合生根型。只有极少数插条的不定根由愈伤组织长出,不定根的发生与愈伤组织没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插穗 解剖观察 根原基
下载PDF
四倍体刺槐嫩枝插穗生根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海荣 温阳 杨立中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6年第4期6-7,共2页
通过对四倍体刺槐嫩枝插穗扦插前和扦插后的切片观察,结果表明:(1)在插穗的切口处有愈伤组织,在愈伤组织内未发现产生根原基;(2)四倍体刺槐嫩枝茎内无潜伏根原基,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诱生根原基源于髓射线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关键词 四倍体 刺槐 根原基 解剖观察
下载PDF
柠条插穗生根初报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清珠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90-93,共4页
柠条插穗生根属于愈伤组织生根类型。愈伤组织形成,诱发根原始体阶段,下切口深处的土壤≥10℃的积温是主导因子。形成愈伤组织适宜的平均土壤温度为18~20℃,≥10℃积温为360~400℃,土壤含水量为18~20%,诱发根原始体适宜的平均土壤... 柠条插穗生根属于愈伤组织生根类型。愈伤组织形成,诱发根原始体阶段,下切口深处的土壤≥10℃的积温是主导因子。形成愈伤组织适宜的平均土壤温度为18~20℃,≥10℃积温为360~400℃,土壤含水量为18~20%,诱发根原始体适宜的平均土壤温度为20~25℃。≥10℃积温为800~1000℃,土壤含水量为1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插穗 生根
下载PDF
红缨海棠嫩枝扦插生根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史锋厚 赵瑞 +1 位作者 罗帅 沈永宝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4-99,共6页
为探索插穗根原基诱导发生部位及不定根发育过程,以红缨海棠嫩枝插穗为研究对象,定期取样插穗基部制作石蜡切片,开展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红缨海棠嫩枝扦插后,可由愈伤组织和皮部诱导产生不定根;解剖学观察扦插穗条内不存在潜伏根原基... 为探索插穗根原基诱导发生部位及不定根发育过程,以红缨海棠嫩枝插穗为研究对象,定期取样插穗基部制作石蜡切片,开展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红缨海棠嫩枝扦插后,可由愈伤组织和皮部诱导产生不定根;解剖学观察扦插穗条内不存在潜伏根原基,插穗生根为诱导生根型;经NAA处理后的嫩枝插穗,根原基诱导产生于插穗基部愈伤组织以及穗条内的髓射线与皮层交界处、维管形成层处、髓射线与环髓带交界处等4个部位,根原基诱导及不定根形成时间不超过2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缨海棠 嫩枝扦插 石蜡切片 根原基
下载PDF
早开堇菜根插繁殖形成不定根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军业 王臣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7年第2期91-92,共2页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研究了早开堇菜根插繁殖的过程中不定根的起源和发育,结果表明早开堇菜根有很强的再生能力;诱发的根原基大多在根段切口处的维管形成层、皮层或初生木质部与次生木质部间的薄壁组织,直接产生不定根原始体,有少部分...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研究了早开堇菜根插繁殖的过程中不定根的起源和发育,结果表明早开堇菜根有很强的再生能力;诱发的根原基大多在根段切口处的维管形成层、皮层或初生木质部与次生木质部间的薄壁组织,直接产生不定根原始体,有少部分在距离切口1cm左右根的中柱鞘处产生不定根原始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开堇菜 根插 不定根 根原基
下载PDF
金塔柏扦插不定根形成与内源激素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国彬 廖婷 +4 位作者 王烨 郭丽琴 赵今哲 姚砚武 曹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8-288,共11页
金塔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Beverleyensis’)是重要的观赏树种。生长素(IAA)、玉米素(ZT)、脱落酸(ABA)和茉莉酸(JA)在金塔柏扦插不定根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但不同发育阶段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不定根发生的影响仍... 金塔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Beverleyensis’)是重要的观赏树种。生长素(IAA)、玉米素(ZT)、脱落酸(ABA)和茉莉酸(JA)在金塔柏扦插不定根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但不同发育阶段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不定根发生的影响仍不清楚。以金塔柏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采用连续组织切片技术观察了不定根发生过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了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金塔柏不定根原基起源于愈伤组织、髓射线、木质部、维管形成层、次生韧皮部、皮层、髓射线与形成层交界处等部位,属于多位点发生模式和多类型生根方式。在不定根形成过程中,随着愈伤组织的形成,IAA和ZT含量下降,ABA和JA含量升高;随着根原基的分化,IAA和ZT含量缓慢升高,ABA和JA含量下降;随着不定根形成与伸长,IAA、ZT、JA逐渐升高,ABA维持在低水平。激素平衡分析发现,IAA/ABA比值和IAA/JA比值下降、IAA/ZT比值上升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反之利于根原基的诱导分化,而IAA/ABA比值升高,IAA/ZT和IAA/JA维持在较低水平利于不定根形成与伸长。研究结果为揭示不同内源激素对金塔柏扦插不定根再生的调节作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塔柏 不定根 内源激素 根原基 动态平衡
下载PDF
侧柏扦插不定根发生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国彬 赵今哲 +3 位作者 张玉平 廖婷 郭丽琴 曹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87-996,共10页
该研究以侧柏一年生硬枝插穗为实验材料,利用连续组织切片技术观察插穗不定根发生发育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分析插穗外部形态变化、不定根原基起源和不定根的形成过程,探讨侧柏插穗不定根发生模式和不定根的组织学起源。结果显示:侧柏... 该研究以侧柏一年生硬枝插穗为实验材料,利用连续组织切片技术观察插穗不定根发生发育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分析插穗外部形态变化、不定根原基起源和不定根的形成过程,探讨侧柏插穗不定根发生模式和不定根的组织学起源。结果显示:侧柏扦插后可由愈伤组织、皮部诱导产生不定根,出现皮部生根、愈伤组织生根、愈伤组织兼具皮部生根3种类型;侧柏插穗中存在少量潜伏根原基,但插穗生根类型以诱导生根为主;不定根原基诱导产生于愈伤组织、木质部、形成层及次生韧皮部等部位。研究认为侧柏扦插生根属于多位点发生模式,不定根原基的组织学起源是愈伤组织、髓射线、射线原始细胞、尚未分化成熟的木质部细胞,通过人工诱导同时激活这些不定根起源位点能够显著提高生根率和生根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 扦插 根原基 不定根 发生模式
下载PDF
组织培养条件下条叶龙胆扦插不定根形成研究
17
作者 孔令奎 王臣 刘玫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71-73,85,共4页
采用组织培养和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在组培条件下条叶龙胆试管苗嫩茎扦插繁殖过程中不定根的发生与发育,结果表明,条叶龙胆茎上的不定根起源于形成层,在生根培养基上不产生愈伤组织,不经过愈伤脱分化阶段,属直接器官再生.
关键词 条叶龙胆 组织培养 扦插 不定根 根原基
下载PDF
木本植物不定根发育的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早霞 常伟东 +2 位作者 王军 程星星 王玉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5-220,共6页
不定根由非根器官发育而来,其发育已成为大多数木本植物无性繁殖和工厂化育苗的限制因素,而相关的分子机制还未完全搞清楚。本文介绍生长素与不定根形成关系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几种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的相关调控基因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 不定根由非根器官发育而来,其发育已成为大多数木本植物无性繁殖和工厂化育苗的限制因素,而相关的分子机制还未完全搞清楚。本文介绍生长素与不定根形成关系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几种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的相关调控基因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探讨不定根形成的分子机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不定根 生长素 转录因子 根源基的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