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usseau'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s Impact on America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1
作者 全春艳 《海外英语》 2015年第21期277-278,共2页
Jean-Jacques Rousseau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hilosophers,writers and composers in the 18th-century Enlightenment.Hi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presented in his treatise,Emile,has been influential,and largely for ... Jean-Jacques Rousseau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hilosophers,writers and composers in the 18th-century Enlightenment.Hi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presented in his treatise,Emile,has been influential,and largely for good.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ousseau' 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d American education ideas in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this paper argues that Rousseau' 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has a great impact on America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because it stresses the physic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the importance of a progressive education adapted to the individuals and the teacher must understand the chi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sseau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下载PDF
Conceptions of Childhood and the Educational Rights of the Child
2
作者 Andrew Stabl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9期857-866,共10页
Formulations of children's rights rest on assump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childhood yet conceptions of childhood are not stable across time and space. Such conceptions can be understood as placing different emphases ... Formulations of children's rights rest on assump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childhood yet conceptions of childhood are not stable across time and space. Such conceptions can be understood as placing different emphases among three different factors: the child as subservient to parents and ancestors (Child 1), as a young person requiring special protection and having characteristics distinct from adults (Child 2) and as a novice (Child 3). Different social arrangements place relatively different emphases on these three factors in their overall conceptions of childhood. Adopt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Will and Interest rights (Archard 2002), the paper considers how an emphasis on Child 1, 2 or 3 presupposes and demands a distinctive consideration of children's rights. The argument concludes with a reflection on how children's rights might be construed if the nature of adulthood is problematised alongside that of childhood. In this case, capabilities (as means to enable functionings) may prove a more fruitful concept than rights (as actual or possible existenti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ren's rights educATION CHILDHOO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下载PDF
张力与平衡:高等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读约翰·S·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 被引量:2
3
作者 平和光 傅岩 孙龙存 《重庆高教研究》 2014年第2期12-16,共5页
本文以张力作为探究的立足点,分别从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服务对象、内容选择、学术价值和组织管理五个方面诠释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中所蕴含的五大张力:认识论与政治论的张力、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张力、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张... 本文以张力作为探究的立足点,分别从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服务对象、内容选择、学术价值和组织管理五个方面诠释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中所蕴含的五大张力:认识论与政治论的张力、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张力、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张力、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张力、学术自治与外部干预的张力。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如何维持这五大张力的平衡,以期为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及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 平衡 约翰·s·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
下载PDF
扭曲的身体与自然的体育——卢梭体育教育观的整体面向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永金 陆小聪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共8页
卢梭以其鞭辟入里的洞见和省察,为现代政治哲学的理智思考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现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也离不开其奠基性与开创性的思考。但作为哲人的卢梭,单一理路的思考并不能完全呈现其复杂思想的多重面向,因此把卢梭对于身体以及... 卢梭以其鞭辟入里的洞见和省察,为现代政治哲学的理智思考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现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也离不开其奠基性与开创性的思考。但作为哲人的卢梭,单一理路的思考并不能完全呈现其复杂思想的多重面向,因此把卢梭对于身体以及体育教育的思考带回体育哲学的思考之中,重新思索对于身体的关注在卢梭整个学术思想脉络中的恰切位置,显得必要而迫切。依据文本的分析,提出了对于卢梭体育思想的解释闭环:第一,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个体在遵循着抽象意见的同时,不仅败坏了人们的审美趣味,也损毁了人的气力、削弱了人的勇气。第二,面对这种败坏,爱弥儿似的自然教育无疑为培植强健身体、抵御民情败坏提供了可能。第三,卢梭把自然教育放在教育历程的基础性位置,并不仅仅是在强调培育强健身体之于个体发展的重要性,而是意欲强调个体灵魂与意志力的孱弱,无法承受现代社会所带来的偶然与变动,自然教育的深层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克制与坚韧,从而能够抵御舆论风尚和习俗的败坏,重归社会,从而使一种德性的生活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哲学 身体 体育教育 卢梭
下载PDF
为了生命的超越——尼采生命哲学观的教育思想意蕴透视 被引量:7
5
作者 程从柱 周采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7,共5页
在一定意义上,尼采的生命哲学观与其教育观是同构的,其肯定生命的"酒神精神"、求取生命强力的"权力意志"、破除传统文化价值幻象的"重估一切价值"以及人类价值理想诗意吟唱的审美意象——"超人"... 在一定意义上,尼采的生命哲学观与其教育观是同构的,其肯定生命的"酒神精神"、求取生命强力的"权力意志"、破除传统文化价值幻象的"重估一切价值"以及人类价值理想诗意吟唱的审美意象——"超人"在阐释学意义上富含生动的教育思想意蕴。简言之,就是教育要肯定生命的自然性、现世性和艺术审美性,以"求强力"的生命意志来创造和判定生命的教育价值,把培育"超人"作为实现生命不断超越的教育目的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生命哲学观 超人 生命教育
下载PDF
作为教育方式的历史书写——卢梭论历史与教育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建伟 李成静 陈华仔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3,共5页
卢梭的历史观带有强烈的教育启蒙目的。针对启蒙哲学在教育大众方面的失败,卢梭重新梳理了历史与"真实"及大众教育之间的本质关系,并改变了传统历史评判的标准,从而把历史书写上升到一种哲学的方式。卢梭通过对自我人生的历... 卢梭的历史观带有强烈的教育启蒙目的。针对启蒙哲学在教育大众方面的失败,卢梭重新梳理了历史与"真实"及大众教育之间的本质关系,并改变了传统历史评判的标准,从而把历史书写上升到一种哲学的方式。卢梭通过对自我人生的历史书写,践行了其历史评判的新观点,并改变了历史书写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哲学 卢梭 历史人生 真实 教育
下载PDF
论中国大学哲学通识教育的内容改革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琳 张亮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6-211,共6页
哲学通识教育的内容改革应在中国本土化纲领的指导下,围绕现代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哲学通识教育的内容应包含科学的理想信念,体现中国主流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批判思维训练,帮助大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树... 哲学通识教育的内容改革应在中国本土化纲领的指导下,围绕现代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哲学通识教育的内容应包含科学的理想信念,体现中国主流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批判思维训练,帮助大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树立世界眼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哲学 教育改革 大学教育
下载PDF
儿童教育戏剧的可能性:概念、实践、理念 被引量:11
8
作者 范煜辉 顾竹盈 《美育学刊》 2016年第3期48-53,共6页
构建儿童教育戏剧学离不开借鉴教育戏剧学、儿童戏剧学的学理资源。教育戏剧理论为儿童教育戏剧的独立奠定了基础,但过去的教育戏剧实践往往把"人"当作无差别的具有理性认知能力的抽象存在,不具有儿童本位主义的观念。作为欧... 构建儿童教育戏剧学离不开借鉴教育戏剧学、儿童戏剧学的学理资源。教育戏剧理论为儿童教育戏剧的独立奠定了基础,但过去的教育戏剧实践往往把"人"当作无差别的具有理性认知能力的抽象存在,不具有儿童本位主义的观念。作为欧美另一种戏剧运动的反响,教育戏剧学的实践理论对儿童教育戏剧实践具有启迪作用。儿童戏剧学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细分戏剧门类,以及探讨成人与儿童的互动关系,对规范儿童教育戏剧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儿童教育戏剧的理念是:儿童与成人是平等的协作关系,成人有限地介入儿童戏剧游戏,让儿童在卢梭的游戏理念中自然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教育戏剧 教育戏剧 儿童戏剧 卢梭
下载PDF
生命哲学视野下对儿童社会性教育的审思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春燕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4-37,共4页
生命哲学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它比较关注体验与理解,强调直觉的方法。当我们在生命哲学的视野下重新审视儿童的社会性教育时,我们倡导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规范的权威者转向与儿童平等参与的体验者;教学过程应从知识、规范的灌... 生命哲学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它比较关注体验与理解,强调直觉的方法。当我们在生命哲学的视野下重新审视儿童的社会性教育时,我们倡导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规范的权威者转向与儿童平等参与的体验者;教学过程应从知识、规范的灌输、训练转向对个体精神的"教化";教学目标应从教育价值的外在诉求转向对儿童内在心灵的陶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哲学 儿童社会性教育 儿童的生命
下载PDF
“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时代职责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木丹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5-69,共5页
尊师重道是国之兴盛的基础,敬业乐群是教师存在的方式,穷人教育学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以此审视我校的校训"尊师重道,敬业乐群"可知,这一缘于《学记》的校训既包含着深厚的教育底蕴,又在全校师生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实践... 尊师重道是国之兴盛的基础,敬业乐群是教师存在的方式,穷人教育学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以此审视我校的校训"尊师重道,敬业乐群"可知,这一缘于《学记》的校训既包含着深厚的教育底蕴,又在全校师生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实践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使传统的校训体现了公平、公正、公义的时代职责。学校文化就在这样的传承中得以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师重道 敬业乐群 穷人教育学 校训
下载PDF
教育哲学中自然观念的辩证发展:从夸美纽斯、卢梭到杜威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启敏 贺阳 《现代教育论丛》 2021年第2期43-56,共14页
教育哲学史上,自然观念经历了从外在自然观到内在自然观再到互动自然观的辩证发展过程。外在自然观以夸美纽斯的思想为代表,强调自然即事物共同秩序,教育旨在顺应自然秩序。内在自然观以卢梭的思想为代表,主张自然即人的天性,教育追求... 教育哲学史上,自然观念经历了从外在自然观到内在自然观再到互动自然观的辩证发展过程。外在自然观以夸美纽斯的思想为代表,强调自然即事物共同秩序,教育旨在顺应自然秩序。内在自然观以卢梭的思想为代表,主张自然即人的天性,教育追求天性的自由发展。互动自然观以杜威的思想为代表,它尝试融合前两种自然观,认为自然即人与环境互动之经验,教育以互动促成经验的不断生长。从夸美纽斯、卢梭到杜威自然观念的辩证发展,为人们理解自然、教育与人的关系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哲学 自然观念 夸美纽斯 卢梭 杜威
下载PDF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中译本的学术影响力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丰民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87,共8页
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中译本的施引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其学术影响力在年代、来源、作者和机构等方面的分布情况;并对施引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及其共现进行统计与分析,以了解《高等教育哲学》学术影响力的热点... 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中译本的施引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其学术影响力在年代、来源、作者和机构等方面的分布情况;并对施引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及其共现进行统计与分析,以了解《高等教育哲学》学术影响力的热点和焦点;最后,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国内《高等教育哲学》研究与评价的主要内容与观点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s.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 学术影响力 施引文献
下载PDF
哲人与民众的生活争吵:教育哲学的发源地和秘密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元发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7,共5页
哲人追问"自然正确",志在过沉思型的哲学生活;民众追寻"习俗"与"意见",旨在过安逸的世俗生活。哲人与民众生活理想的绝对冲突导致了哲人教育学与民众教育学的永恒争吵。政治哲学转向后,哲学由"无以... 哲人追问"自然正确",志在过沉思型的哲学生活;民众追寻"习俗"与"意见",旨在过安逸的世俗生活。哲人与民众生活理想的绝对冲突导致了哲人教育学与民众教育学的永恒争吵。政治哲学转向后,哲学由"无以辩护的哲学"转变成"被辩护的哲学";哲人由"癫狂的牛虻"变为"温顺的刺猬";哲人教育学由"不设防的教育学"转变为披上"铠甲"的"隐微与显白教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人教育学 民众教育学 教育哲学
下载PDF
“理论需要”与“实践需要”的剥离与统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 被引量:2
14
作者 韦洪发 刘阳阳 《学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11期143-148,共6页
理论与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之一,辨析、厘清“理论需要”与“实践需要”的关系,并将两者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命题。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通过“当代哲学同时代人”“不是当代历史同时代人”,阐明了“... 理论与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之一,辨析、厘清“理论需要”与“实践需要”的关系,并将两者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命题。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通过“当代哲学同时代人”“不是当代历史同时代人”,阐明了“理论需要”与“实践需要”的内在规定以及两者的剥离状态,指出解决德国革命的重大困难关键在于“理论需要是否直接成为实践需要”。实现“理论需要”与“实践需要”的统一,必须基于彻底的理论,经过“搏斗式的批判”与“揭露”,使思想彻底击中无产阶级,将理论付诸实践。其中蕴涵了严密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文本支撑。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正确把握“理论需要”与“实践需要”的关系,做到守正创新、敢于亮剑、学以致用,在实践中积极推进两者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理论需要” “实践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洛克教育哲学对我国大学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素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8-160,共3页
洛克教育哲学在体育及健康教育方面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是明显的,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而传统体育思想的缺陷与不足至今还在影响着我国大学的体育教育观念及体育教学行为。显然,洛克教育哲学对于我国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观及体... 洛克教育哲学在体育及健康教育方面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是明显的,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而传统体育思想的缺陷与不足至今还在影响着我国大学的体育教育观念及体育教学行为。显然,洛克教育哲学对于我国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观及体育教学模式的启示是深刻的:体育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必须为了生活、基于生活和回归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克教育哲学 传统体育教学思想 影响与启示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人文关怀 被引量:4
16
作者 施福昆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6年第3期40-44,共5页
人要追问自身的终极意义,满足自身的根本追求,表达自身的精神本性,就必须借助于哲学的理论反思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备科学形态的哲学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渗透到各种素质的培养之中,理应强调哲学教... 人要追问自身的终极意义,满足自身的根本追求,表达自身的精神本性,就必须借助于哲学的理论反思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备科学形态的哲学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渗透到各种素质的培养之中,理应强调哲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使之有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教育 人文关怀 主体性维度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基于中国教师“经验”构筑教育实践取向的个人教育哲学——聚焦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保中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5,共4页
构筑和形成能够审度中国特色教育、能够反思自身教育经验的教师个人教育哲学,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个人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聚焦日常的教育实践和热点问题,如信息技术与课程乃至教育的深度融合问题,通过研究者和教师之间田野式... 构筑和形成能够审度中国特色教育、能够反思自身教育经验的教师个人教育哲学,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个人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聚焦日常的教育实践和热点问题,如信息技术与课程乃至教育的深度融合问题,通过研究者和教师之间田野式的合作研究,基于中国教师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构筑和形成教育实践取向的教师个人教育哲学,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经验 个人教育哲学 教育实践取向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下载PDF
用儿童的哲学解读幼儿教育 被引量:2
18
作者 金玲 《皖西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42-144,共3页
马修.李普曼是儿童哲学的主要提出者和倡导者。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思考,教育的每个过程都应该是由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情感经验引发的自然过程。用儿童哲学解读儿童的发展、幼儿教育;指出当前幼儿教育中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 马修.李普曼是儿童哲学的主要提出者和倡导者。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思考,教育的每个过程都应该是由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情感经验引发的自然过程。用儿童哲学解读儿童的发展、幼儿教育;指出当前幼儿教育中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幼儿教育者能够据此为幼儿提供他们需要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哲学 幼儿教育 对话 尊重
下载PDF
庄子哲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从《庄子阐释》课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承华 宋植友 《教育与现代化》 2002年第2期42-46,共5页
本文结合作者所授课程及修课者的心得 ,论述了庄子哲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指出 :庄子哲学以其反绝对化、反偏狭化、反情绪化、反程式化的内容特点 ,能够对人的整体意识、阔大胸襟、宁静心态和创新思维的形成产生积极作用 ,有... 本文结合作者所授课程及修课者的心得 ,论述了庄子哲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指出 :庄子哲学以其反绝对化、反偏狭化、反情绪化、反程式化的内容特点 ,能够对人的整体意识、阔大胸襟、宁静心态和创新思维的形成产生积极作用 ,有助于心理素质的提高 ;它在言说上的逻辑性、超常思维和寓言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哲学 大学生 心理素质教育 《庄子阐释》课
下载PDF
继承与创新:德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及其启示 被引量:4
20
作者 孟虹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3年第1期54-69,共16页
21世纪是全球知识和人才竞争的时代。本文重点探讨分析欧洲一体化"领头羊"的德国高等教育再度崛起的路径与特点。作者认为,战后西德高等教育先后经历恢复重建、扩张、调整和提升四大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欧洲一体化... 21世纪是全球知识和人才竞争的时代。本文重点探讨分析欧洲一体化"领头羊"的德国高等教育再度崛起的路径与特点。作者认为,战后西德高等教育先后经历恢复重建、扩张、调整和提升四大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深入,现行德国高等教育在体制上结合"博洛尼亚进程"注重与国际接轨,在教育理念上再度重拾洪堡精神推出"卓越计划",并引进定量评估机制,在教育模式上,强调多途径拓宽办学渠道和教育资源,改革教育方式,同时注重教育的社会服务性,多层次地培养人才,并提升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文化外交内涵与媒介的作用,不仅促进了德国作为"文化国家"的自身建设,而且推动了德国作为"教育大国"和"思想之国"的国际形象塑造,充分凸显和发挥了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任务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洪堡理念 博洛尼亚进程 卓越计划 文化外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