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行》篇:戴仁而行,抱义而处——孔子为儒者赋予价值规定的经学文本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余治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6,共8页
在早期儒者转型的时点上,孔子致力于“君子儒”的建构,有意把儒者群体带出“小人儒”的困境。《儒行》篇是孔子第一次自觉而系统地为整个阶层的职业行为制定标准,率先为儒者立范立则,赋予仁义价值规定。“待聘”“待问”“待举”“待取... 在早期儒者转型的时点上,孔子致力于“君子儒”的建构,有意把儒者群体带出“小人儒”的困境。《儒行》篇是孔子第一次自觉而系统地为整个阶层的职业行为制定标准,率先为儒者立范立则,赋予仁义价值规定。“待聘”“待问”“待举”“待取”意味着早期儒者群体已经做好心理和行动的积极准备,耐心等候进用。儒者执持操行,面对货财乐好之利却不亏损道义。有道义充塞于心,具有强大的意志力和自制力,儒者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即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儒者为道义而生,为道义而死。“往者不悔,来者不豫”则强调儒者须有抓住当下、直击本体的能力和品格。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则是早期儒者队伍自觉告别“小人儒”的庄重宣言,足见风骨气节。“不临深而为高”则要求儒者不与世沉浮而建构独立的精神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儒行》 赋予规定 仁义 经学诠释
下载PDF
香薷饮药理作用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文魁 沈映君 +1 位作者 张盛 聂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0年第1期13-16,共4页
采用煎煮、蒸馏、沉淀、浓缩等方法将香薷饮制成口服液,并观察了其对小鼠消化道的药理作用。结果表明,该制剂能促进胃排空和肠道运动,而对腹泻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香薷饮 药理作用 胃排空 肠道运动 煎煮 小鼠 制剂 初探 促进 方法
下载PDF
日本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对中国历史记载的重要贡献 被引量:3
3
作者 鲜于煌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18-122,共5页
日本圆仁所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以下简称《入唐》)和唐代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元朝马可·波罗写的《马可·波罗行记》被人们称誉为“东方三大旅行记”,它不仅是中、日文化邦交史上一部闪灼着耀眼光芒的历史文献,... 日本圆仁所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以下简称《入唐》)和唐代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元朝马可·波罗写的《马可·波罗行记》被人们称誉为“东方三大旅行记”,它不仅是中、日文化邦交史上一部闪灼着耀眼光芒的历史文献,而且也是世界文化关系史上一部彪炳千秋的不朽丰碑。深入地对它进行研究不仅能多层面、多角度地了解唐代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情况,而且对中、日文化的友好邦交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仁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日本 旅行记
下载PDF
也谈“尔馨”“宁馨”“如馨”中“馨”的语源
4
作者 温美姬 温昌衍 《嘉应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62-66,共5页
“尔馨”“宁馨”“如馨”是南北朝时期极富特色的指示词,但其语源至今仍不算明了。本文认为,“尔馨”“宁馨”“如馨”中“馨”当来自“形”,“尔馨”“宁馨”都来自“尔形”,“如馨”来自“如N形”。文章特别引用了现代汉语方言中“... “尔馨”“宁馨”“如馨”是南北朝时期极富特色的指示词,但其语源至今仍不算明了。本文认为,“尔馨”“宁馨”“如馨”中“馨”当来自“形”,“尔馨”“宁馨”都来自“尔形”,“如馨”来自“如N形”。文章特别引用了现代汉语方言中“形”表示样貌或作为样貌标记的例子作为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尔馨 宁馨 如馨 语源 尔形 如N形
下载PDF
唐人对外来游方僧的态度及其原因——以日本僧人《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中心
5
作者 何先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1032-1036,共5页
在唐代,世俗王权对佛教采取了利用与限制并举的政策,佛教信仰已然深入民间,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唐代社会对于外来游方僧的态度是礼敬有加的。然而,《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我们呈现出了历史多样化的一面。开成会昌年间,圆仁等外来游方僧... 在唐代,世俗王权对佛教采取了利用与限制并举的政策,佛教信仰已然深入民间,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唐代社会对于外来游方僧的态度是礼敬有加的。然而,《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我们呈现出了历史多样化的一面。开成会昌年间,圆仁等外来游方僧到大唐求法巡礼,所经之处,由于蝗灾严重,语言不通,寺院发展不平衡,由于村民地方感意识强烈及部分民众内心的悭吝心态等因素的影响,官员、寺院和普通民家对于这些外来僧的态度不尽相同,圆仁等僧人甚至遇到过投宿无门、乞斋无术的窘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佛教 外来游方僧 圆仁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下载PDF
章潢性气思想探微——从《明儒学案》的一处文本错误谈起
6
作者 文碧方 卢添成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48-54,共7页
《明儒学案》摘录章潢《图书编》的一处文本与原文出入较大,二者关于章潢对性气关系的表述有很大的差异,“性气是否混一”成为这两个文本的主要分歧点。以此为出发点,深入探讨章潢的性气思想,指出章潢在阳明“性气合一”的理论背景下,... 《明儒学案》摘录章潢《图书编》的一处文本与原文出入较大,二者关于章潢对性气关系的表述有很大的差异,“性气是否混一”成为这两个文本的主要分歧点。以此为出发点,深入探讨章潢的性气思想,指出章潢在阳明“性气合一”的理论背景下,把对性气关系的讨论的焦点转移到“性”与“气质”上来,给“气质”一个清晰的定位,以区别于后天的“习气”。把修养功夫落到实处,既能针砭时弊,对治阳明后学泛滥情识、功夫空疏的流弊,又有效地回应异端之挑战。章潢性气思想的最后落脚点在变化习气的实修功夫上,“习气”归根结底也是人们放任本心、滋生私欲而产生的,因而章潢提出“求放心”、“止至善”的修养功夫,把功夫的着力点放在人伦日用之上,以求“明性善”之指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潢 性与气质 《明儒学案》 实修功夫
下载PDF
试论日本圆仁对中国唐代历史详尽描写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鲜于煌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08-112,共5页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有非常深远而重要的影响。而日本的圆仁撰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对中国唐代有关历史作了颇为生动和详尽的描写 ,它对研究唐代文化和中、日文化显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有非常深远而重要的影响。而日本的圆仁撰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对中国唐代有关历史作了颇为生动和详尽的描写 ,它对研究唐代文化和中、日文化显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仁 唐代历史 描写的意义
全文增补中
《孔子家语·儒行解》探微
8
作者 王晶 《昭通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7-40,共4页
受疑古思潮的影响,《孔子家语》长期被疑而不用,随着新出土文献的挖掘,《孔子家语》蕴含的资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孔子家语·儒行解》详细的论述在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儒。试结合时代背景考证《儒行解》的成篇年代,探讨其思想内容及... 受疑古思潮的影响,《孔子家语》长期被疑而不用,随着新出土文献的挖掘,《孔子家语》蕴含的资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孔子家语·儒行解》详细的论述在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儒。试结合时代背景考证《儒行解》的成篇年代,探讨其思想内容及其价值,力求在前人基础上抉发君子儒的精神特质,对理解孔子思想及早期儒学无不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家语》 《儒行解》 《论语》
下载PDF
谈“入话”的渊源及作用——以“三言”为本
9
作者 吉丽君 《衡水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32-34,共3页
话本小说开辟了我国白话小说发展的新道路,入话作为话本小说中的特殊部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入话形成的渊源进行外因内因的探究,并在以"三言"为本对入话所产生的独特作用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入话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关键词 三言 入话 渊源 “兴” 通俗性
下载PDF
“异域”何以“同天”:《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所见之中日交流机制
10
作者 何莹 何蓉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45-51,共7页
圆仁所录《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呈现出作为佛教徒与作为日本人的两个认同维度。本文以圆仁及其《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所记述的在唐游历与交往过程为中心,从两种认同维度出发,分析作为中日交流直接参与者的圆仁所呈现出的信仰世界与当时... 圆仁所录《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呈现出作为佛教徒与作为日本人的两个认同维度。本文以圆仁及其《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所记述的在唐游历与交往过程为中心,从两种认同维度出发,分析作为中日交流直接参与者的圆仁所呈现出的信仰世界与当时的社会情态,从而体会以宗教为媒介的中日交流机制之运行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交流 圆仁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下载PDF
《下柳林》与《柳堡的故事》的比较研究
11
作者 吕世宏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34-38,共5页
电影《柳堡的故事》已成为经典名片,影片插曲《九九艳阳天》久唱不衰,拍摄地江苏省宝应县刘坝头因此更名为柳堡。然而在小说《柳堡的故事》诞生之前,就已有相类似的故事《下柳林》在晋西和陕北广为流传的史实,现在却鲜为人知,甚至被人... 电影《柳堡的故事》已成为经典名片,影片插曲《九九艳阳天》久唱不衰,拍摄地江苏省宝应县刘坝头因此更名为柳堡。然而在小说《柳堡的故事》诞生之前,就已有相类似的故事《下柳林》在晋西和陕北广为流传的史实,现在却鲜为人知,甚至被人遗忘。本文通过比较两者之间的诸多相似点,力求探讨民间文学和文人创作之间的某种关联。从民间文学和文人创作的角度来看,从文学的继承性来说,《柳堡的故事》的原型当来自民歌《新下柳林》,或者至少可以说是受到民歌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柳林 柳堡的故事 原型 高如星
下载PDF
从《礼记·儒行》看先秦儒、士关系
12
作者 王锷 《国际儒学(中英文)》 CSSCI 2023年第4期36-45,181,共11页
《儒行》是《礼记》第四十一篇。孔子所言之儒,包括君子儒、士,即《周礼》“以道得民”者。先秦时期,儒以教授为业,士以从政为主,后之“士大夫”,今之“文人”“读书人”“知识分子”,与孔子所言之儒、士有相似之处,但不完全相同。儒、... 《儒行》是《礼记》第四十一篇。孔子所言之儒,包括君子儒、士,即《周礼》“以道得民”者。先秦时期,儒以教授为业,士以从政为主,后之“士大夫”,今之“文人”“读书人”“知识分子”,与孔子所言之儒、士有相似之处,但不完全相同。儒、士者,正心明德,博学笃行,志于道义,崇尚气节。有学问、无志节者,不可谓之儒、士;通古今、无志节者,实为小人。读书人效法圣贤,正心修身是第一要务,强学厉行,追求道义,止于至善,是终极目标。《儒行》所倡导的澡身浴德、博学笃行、守道不阿、刚毅不屈的君子儒和士之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儒行》 儒士关系
原文传递
“在田野者为村”——以《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再聪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104,共10页
"村"作为一种自然聚落名称,出现较早。但具有制度意义的"村"概念则出现于唐朝初年。唐朝赋予"村"以律令性质,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意味着"村"概念完成了从民间性、地域性向制度性、全国性的... "村"作为一种自然聚落名称,出现较早。但具有制度意义的"村"概念则出现于唐朝初年。唐朝赋予"村"以律令性质,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意味着"村"概念完成了从民间性、地域性向制度性、全国性的转变。本文依据日本求益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对唐朝的这一制度的实施程度做了个案分析,研究表明,在山东地区,所有郊野聚落均以"村"为名。"庄"则不具备"村"性质,唐朝的"村"制度实施很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村坊 田野 聚落
原文传递
《孙渊如先生全集》成书考略
14
作者 马振君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41-45,共5页
清代乾嘉时期知名学者孙星衍的诗文别集名《孙渊如先生全集》,此集由附于丛书到析出而独立成集,版本流传线索较为清晰,但其各小集的编刻时间却很模糊。将各小集的编刻时间准确地考订出来,对于针对此书的整理及保证有关研究的准确性具有... 清代乾嘉时期知名学者孙星衍的诗文别集名《孙渊如先生全集》,此集由附于丛书到析出而独立成集,版本流传线索较为清晰,但其各小集的编刻时间却很模糊。将各小集的编刻时间准确地考订出来,对于针对此书的整理及保证有关研究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借考察成书过程还原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 孙星衍 《孙渊如先生全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