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若尔盖铀矿田含铀煌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1
作者 黄小昆 徐争启 +2 位作者 李宝新 尹明辉 王永飞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06-417,共12页
若尔盖铀矿田位于秦岭褶皱系西段,西秦岭褶皱带之南亚带。近年来,在若尔盖地区发现了富铀的煌斑岩脉,目前富铀煌斑岩脉与区内铀成矿的关系尚不明确,研究这些富铀的煌斑岩脉对于若尔盖地区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 若尔盖铀矿田位于秦岭褶皱系西段,西秦岭褶皱带之南亚带。近年来,在若尔盖地区发现了富铀的煌斑岩脉,目前富铀煌斑岩脉与区内铀成矿的关系尚不明确,研究这些富铀的煌斑岩脉对于若尔盖地区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对富铀煌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究煌斑岩脉的成因及其与铀成矿的联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煌斑岩来源于上地幔源区,在其侵入到上部岩层的过程中存在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并且受到了后期热液的叠加改造。研究区煌斑岩为幔源、地壳物质混染以及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煌斑岩w(Na_(2)O)、w(K_(2)O)值均低于2%,而烧失量达到了18.39%~31.45%,且在偏光镜下观察到样品中主要的矿物为云母和碳酸盐矿物,煌斑岩发生了强烈的碳酸盐化。煌斑岩中铀含量与碳酸盐化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煌斑岩发生碳酸盐化时会促进煌斑岩中铀的富集。这些富铀的煌斑岩在空间上与区内铀矿的产出位置接近,煌斑岩与区内的铀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研究认为煌斑岩可以为区内铀成矿提供含矿热液运移通道以及地球化学障等有利成矿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煌斑岩 碳酸盐化 地球化学 成因联系 若尔盖铀矿田
下载PDF
高原湿地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变化及其驱动力 被引量:25
2
作者 邓茂林 田昆 +1 位作者 杨永兴 王进琼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2,共5页
基于3S技术,应用Fragstats软件对高原湿地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0、2000和2007年3期TM解译图进行分析,研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动态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退化沼泽为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景观基底,2007年达保护区总面积的48.05%... 基于3S技术,应用Fragstats软件对高原湿地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0、2000和2007年3期TM解译图进行分析,研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动态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退化沼泽为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景观基底,2007年达保护区总面积的48.05%。保护区建立前后的10 a间(1990—2000年),湖泊、河流、沼泽面积萎缩,主要演变为退化沼泽和草甸,退化沼泽、草甸和灌丛面积分别增加1 978.60、2 559.09和824.27 hm2,斑块数减少,景观破碎度和异质性降低,聚合度和优势度增加;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2000—2007年),河流面积小幅恢复,但湿地退化仍是主要趋势,湖泊和沼泽面积持续减小,草场面积持续增加,沙地面积增加1 929.00 hm2,斑块数增加,聚合度和优势度下降,景观破碎度和异质性回升。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和人为排水疏干、过度放牧、无序旅游、基础建设等干扰影响是湿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湿地 若尔盖 景观格局变化 驱动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