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of antarctic marine bacteria Pseudoalteromonas sp. S-15-13 被引量:2
1
作者 LI Jiang CHEN Kaoshan +2 位作者 LIN Xuezheng HE Peiqing LI Guangyou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06-115,共10页
Twenty-seven antarctic bacteria producing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EPS) were selected from 57 strains by staining technology. The effects of maj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growth and EPS production of Pseud... Twenty-seven antarctic bacteria producing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EPS) were selected from 57 strains by staining technology. The effects of maj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growth and EPS production of Pseudoalteromonas sp. S - 15 - 13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EPS was separated and purified for characteriz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EPS production were culture period, 56 h; growth temperature, 8 ℃ ; carbon source, 1.0% glucose; NaCI concentration, 3.0% ; pH 6.0 - 7.0. The EPS was purified by cold ethanol precipitation, proteins removal,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and gel chromatography technology. The molecular mass of EPS - H was 62 kDa as determined by the 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Its sugar composition was a homopolymer of marmos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 spectroscopy. After repeated freezing and thawing of the bacteria hiomass in the presence of EPS, the bacterial growth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bserved after freezing in the absence of EPS and the difference augmen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reeze-thaw cycles.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the adaptation of Pseudoalteromonas sp. S- 15 - 13 to the antarctic marine conditions, characterized by low temperature, high NaCl concentration and repeated freeze-thaw cycles,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EPS production 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arctic bacteria Pseudoalteromonas sp. S - 15 - 13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environmental factors CRYOPROTECTION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ATIONIC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1, 4-ANHYDRO-2, 3-DI-O-(P-AZIDOBENZYL)-α-D-RIBOPYRANOSE
2
作者 Toshiyuki Uryu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3-128,共6页
New highly stereoregular 2, 3 -di- O-(p-azidobenzyl )-(1 →5 ) - α-D -ribofuranan was synthesized byselective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1, 4-anhydro-2, 3 - di-O -(p-azidobenzyl )-α-D -ribopyranose(ADABR) using ... New highly stereoregular 2, 3 -di- O-(p-azidobenzyl )-(1 →5 ) - α-D -ribofuranan was synthesized byselective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1, 4-anhydro-2, 3 - di-O -(p-azidobenzyl )-α-D -ribopyranose(ADABR) using phosphorus pentafluoride or tin tetrachloride as catalyst at low temperature indichloromethane. The monomer was obtained by the reaction of p - bromomethyl -phenyleneazide with 1, 4 -anhydro-α-D-ribose in DMF. The structure of poly(ADANR) was identified by specific rotation and ^(13)C-NMR spectroscopy. Acid chloride-AgCl_4 complex catalyst such as CH_2=C(CH_3)C^+OClO_4^- used in thepolymerization resulted in polymers with mixed structures, i.e. (1→5)-α-D-ribofuranosidic and (1→4)-β-D-ribopyranosidic units. However, with C_6H_5C^+OClO_4^- as catalyst, pure (1→5)-α-D-ribofuranan was obtained.The effects of catalyst,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polymer stereoregularity were examined, andthe mechanism of the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onic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Azido-containing polysaccharide Lewis acid catalysts 1 4-anhydro-2 3-di-O-(p-azidobenzyl)-α-D-ribopyranose STEREOREGULARITY
下载PDF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from Rhizopus nigricans Inhibit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via miR-494-3p/TRIM36 Axis and Cyclin E Ubiquitination 被引量:2
3
作者 Haixiong Yan XiaoQian Ma +2 位作者 Ze Mi Zhenhu He Pengfei Rong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 SCIE 2022年第4期608-619,共12页
Background and Aims: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uncov-er the mechanism for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EPS1-1)-mediated effects 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devel-opment.Methods:HCC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EPS1-1,m... Background and Aims: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uncov-er the mechanism for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EPS1-1)-mediated effects 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devel-opment.Methods:HCC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EPS1-1,miR-494-3p mimic,sh-TRIM36,and pcDNA3.1-TRIM36.The levels of miR-494-3p and TRIM36 were measured in nor-mal hepatocytes,THLE-2,and HepG2 and HuH7HCC cell lines,along with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cyclin D/E and p21.The proliferation,cell cycle,and apoptosis of HCC cells were assayed.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iR-494-3p and TRIM36,and between TRIM36 and cyclin E were assessed.Finally,the expression and localization of TRIM36 and cyclin E were monitored,and tumor apoptosis was detected,in tumor xenograft model.Results:EPS1-1 suppressed HCC cell proliferation and cyclin D/E expression and promoted apoptosis and p21 expression.miR-494-3p was upregulated and TRIM36 was downregulated in HCC cells.Transfection with miR-494-3p mimic or sh-TRIM36 facilitated HCC cell proliferation and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 D/E protein but they inhibited apoptosis and p21 expression in the pres-ence of EPS1-1.Overexpression of TRIM36 further con-solidated EPS1-1-mediated inhibition of HCC proliferation,cyclin D/E,and the promotion of apoptosis and p21 expres-sion.Those effects were reversed by miR-494-3p overex-pression.TRIM36 was a target gene of miR-494-3p,and TRIM36 induced cyclin E ubiquitination.EPS1-1 suppressed cyclin E expression,promoted TRIM36 expression and tu-mor apoptosis,all of which were abrogated by increasing the expression of miR-494-3p in vivo.Conclusions:EPS1-1 protected against HCC by limiting its proliferation and sur-vival through the miR-494-3p/TRIM36 axis and by inducing cyclin E ubiquit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EPS1-1 miR-494-3p TRIM36 UBIQUITINATI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原文传递
超声协同酶法提取红菇多糖工艺优化及不同产地红菇多糖分析
4
作者 钟碧萍 吴晓青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8期84-87,共4页
以福建三明、云南、广东三省的野生干红菇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协同纤维素酶法提取红菇多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提取红菇多糖的主要因素包括液料比、超声时间、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在液料比40 mL/g、超声... 以福建三明、云南、广东三省的野生干红菇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协同纤维素酶法提取红菇多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提取红菇多糖的主要因素包括液料比、超声时间、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在液料比40 mL/g、超声时间50 min、酶解时间30 min、酶解温度35℃的条件下,红菇多糖提取率最高,福建三明产地红菇多糖提取率达8.753%、云南省红菇多糖提取率达7.953%、广东省红菇多糖提取率达8.8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菇多糖 超声波-酶法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下载PDF
红菇蜡伞子实体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芝兰 张涪平 +4 位作者 钟国辉 熊伟 田发益 钟政昌 杨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6-159,共4页
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优化法确立红菇蜡伞多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红菇蜡伞干燥子实体萃取粗多糖较佳的条件为:粒度以粉碎60目筛,选用菌盖,提取剂为蒸馏水,选择料水比为1:10(W/V),沉淀剂达到80%的乙醇浓度,萃取时间为4h,萃取温度选择在90... 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优化法确立红菇蜡伞多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红菇蜡伞干燥子实体萃取粗多糖较佳的条件为:粒度以粉碎60目筛,选用菌盖,提取剂为蒸馏水,选择料水比为1:10(W/V),沉淀剂达到80%的乙醇浓度,萃取时间为4h,萃取温度选择在90℃,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可得到粗多糖3%~4%。正交试验表明影响红菇蜡伞多糖得率的主次因素为乙醇浓度>料水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各因素的最佳条件为:时间4h,温度80℃,料水比1:10,乙醇浓度85%。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6.52%,提取粗多糖含量在49.17%~69.86%,多糖提取量以A3B2C1D3组合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菇蜡伞 多糖 提取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菱红菇多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娅玲 李维峰 +2 位作者 郭芬 张传利 吴荣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1-254,共4页
探讨菱红菇多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考察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菱红菇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对菱红菇多糖还原力和对羟自由基、亚硝酸根、超氧... 探讨菱红菇多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考察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菱红菇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对菱红菇多糖还原力和对羟自由基、亚硝酸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菱红菇多糖微波辅助提取最佳提取条件为水料比1∶40(g/m L),微波功率500W,微波时间7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平均得率为7.82%。菱红菇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和清除羟自由基、亚硝酸根、超氧自由基的能力。尽管菱红菇多糖抗氧化性低于VC,但可作为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红菇 多糖 微波 提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红菇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丰丽 张云鸽 宁良丹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8-101,共4页
比较了红菇多糖提取的几种方法,研究了红菇多糖的醇沉条件,以及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红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时间35min、温度25℃、超声功率400W、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红菇... 比较了红菇多糖提取的几种方法,研究了红菇多糖的醇沉条件,以及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红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时间35min、温度25℃、超声功率400W、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红菇多糖的含量达7.36%;当料液比为1∶2时,即5mL浓缩液乙醇的加入量为30mL时多糖沉淀效果较好,多糖的得率为6.62%。抗氧化试验表明,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均有显著的清除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表明红菇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菇多糖 提取 抗氧化
下载PDF
红菇多糖对小鼠肝脏衰老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8
8
作者 魏杰 张潇 +3 位作者 张国坤 万冬梅 林景峰 孙淑华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50-54,共5页
研究红菇多糖对衰老昆明小鼠肝功能衰退的抑制作用。使用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并在此期间给予75 mg/L与150 mg/L红菇多糖饮水。8周后断颈处死,检测肝指数、血清和肝组织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同时对... 研究红菇多糖对衰老昆明小鼠肝功能衰退的抑制作用。使用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并在此期间给予75 mg/L与150 mg/L红菇多糖饮水。8周后断颈处死,检测肝指数、血清和肝组织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同时对肝组织Ca^(2+)-ATPase活性及形态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周内给予红菇多糖150 mg/L饮水时,小鼠肝指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得到显著提高,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小鼠肝功能衰退得到了显著抑制(p<0.05),肝脏的衰老及损伤也得到了有效抵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菇多糖 肝脏 抗衰老
下载PDF
红菇多糖的提取及其降血糖、血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42
9
作者 陈旭健 张原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55-258,共4页
目的:探讨红菇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降血糖、血脂作用。方法:用热水浸提法从红菇子实体提取粗多糖,并进行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层析纯化。通过注射四氧嘧啶和饲喂高脂饲料建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然后用红菇多糖给药处理,检测血糖、... 目的:探讨红菇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降血糖、血脂作用。方法:用热水浸提法从红菇子实体提取粗多糖,并进行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层析纯化。通过注射四氧嘧啶和饲喂高脂饲料建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然后用红菇多糖给药处理,检测血糖、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红菇多糖给药组的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极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极显著上升(P<0.01),并且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效果更好。结论:红菇多糖有降血糖、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菇多糖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红菇多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庞庭才 胡上英 +1 位作者 陆媛媛 廖燕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7-161,共5页
以红菇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通过正交试验对红菇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红菇多糖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红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 min,微波... 以红菇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通过正交试验对红菇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红菇多糖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红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 min,微波功率240 W,料液比1:25(g:m L),p H 9.0,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5.39%。红菇多糖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对DPPH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清除率随多糖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菇 微波 多糖 抗氧化
下载PDF
正红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许晖 孙兰萍 石亚中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8,共4页
研究了正红菇(Russulavinosa)在发酵过程中菌丝体及胞外多糖产量的变化趋势,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发酵温度、pH值、时间和装液量等因素对正红菇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为最佳碳源,酵母膏为最佳氮源,优化培养基配... 研究了正红菇(Russulavinosa)在发酵过程中菌丝体及胞外多糖产量的变化趋势,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发酵温度、pH值、时间和装液量等因素对正红菇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为最佳碳源,酵母膏为最佳氮源,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蔗糖40g/L,酵母膏9g/L,KH2PO42g/L,MgSO41g/L;最适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培养温度28℃ ̄30℃,初始pH值为5.5 ̄6.5,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 ̄60mL,发酵时间为5d。通过优化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胞外多糖产量达到4.96g/L,菌丝体生物量达到22.34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红菇 深层发酵 胞外多糖
下载PDF
淡红蜡伞子实体水溶性粗多糖提取方法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芝兰 张涪平 +4 位作者 钟国辉 熊伟 田发益 钟政昌 杨爽 《食用菌学报》 2006年第4期57-62,共6页
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对淡红蜡伞[Hygrophorus russula(Fr.)Qu啨l.]子实体预处理方式和提取次数进行了比较,并采用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淡红蜡伞多糖提取的条件,结果表明淡红蜡伞干燥子实体提取粗多糖较佳的方法是:干燥子实体粉碎过60目筛,... 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对淡红蜡伞[Hygrophorus russula(Fr.)Qu啨l.]子实体预处理方式和提取次数进行了比较,并采用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淡红蜡伞多糖提取的条件,结果表明淡红蜡伞干燥子实体提取粗多糖较佳的方法是:干燥子实体粉碎过60目筛,以蒸馏水为提取剂,提取2次可得到约4.3%的粗多糖;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淡红蜡伞多糖得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乙醇沉淀浓度、料水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是提取时间4h,温度80℃,料水比1∶10,乙醇沉淀浓度85%,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6.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红蜡伞 子实体 多糖提取
下载PDF
正红菇的麦角固醇及多糖提取法的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惠珍 许旭萍 谢华玲 《中国食用菌》 1998年第4期37-39,共3页
本文采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红菇含有多种甾醇,其中麦角固醇已被确定,对麦角固醇进行提取分析,其含量为095%(mg/100mg)。采用不同提取法,其结果不加酶提取麦角固醇的含量高于加酶,不加酶其含量为0... 本文采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红菇含有多种甾醇,其中麦角固醇已被确定,对麦角固醇进行提取分析,其含量为095%(mg/100mg)。采用不同提取法,其结果不加酶提取麦角固醇的含量高于加酶,不加酶其含量为095%(mg/100mg),加酶为067%(mg/100mg)。多糖提取是酶法优于常规热水浸提法。热水浸提多糖为274%(g/100g),双酶浸提为285%(g/100g),三酶浸提法为319%(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红菇 麦角固醇 多糖 提取方法
下载PDF
绿菇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理红 王国梁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6-233,75,共9页
该文研究了绿菇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运用超声波辅助浸提、乙醇沉淀、Sevage法脱蛋白等步骤提取绿菇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超声功率、温度、超声时间和水料比等4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 该文研究了绿菇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运用超声波辅助浸提、乙醇沉淀、Sevage法脱蛋白等步骤提取绿菇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超声功率、温度、超声时间和水料比等4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设计四因素三水平试验,建立回归方程,研究各因素对绿菇多糖得率影响的程度,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得到了绿菇多糖超声波辅助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500 W、温度76℃、超声时间40 min和水料比31 mL/g,多糖的得率为6.50%。因此,超声波辅助法有助于提高绿菇多糖的得率,响应面法建立的回归模型及相关参数的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关度较好,可以用于对超声波提取绿菇多糖进行分析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菇多糖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下载PDF
黑木耳多糖、红菇多糖的降胆固醇作用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蔡小玲 章佩芬 +2 位作者 何有明 邝旭 殷隆发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 对黑木耳多糖和红菇多糖进行降胆固醇作用研究。方法 给予大鼠高脂饲料 1周 ,建立高脂血症大白鼠模型 ,用黑木耳多糖、红菇多糖对具高脂血症的大白鼠进行股部肌肉注射 1周 ,剂量为每日15mg/kgd ,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结果 ... 目的 对黑木耳多糖和红菇多糖进行降胆固醇作用研究。方法 给予大鼠高脂饲料 1周 ,建立高脂血症大白鼠模型 ,用黑木耳多糖、红菇多糖对具高脂血症的大白鼠进行股部肌肉注射 1周 ,剂量为每日15mg/kgd ,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结果 注射红菇多糖后大鼠总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 4 5 .2 % ,注射黑木耳多糖后大鼠的总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 4 2 .2 % ,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结论 黑木耳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多糖 红菇多糖 降胆固醇作用 研究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大鼠
下载PDF
鳞盖红菇菌丝体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昆 张巍 赵永勋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62,共2页
研究鳞盖红菇(Russula lepida)菌丝体多糖对昆明种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鳞盖红菇菌丝体多糖能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的含量,提高小鼠的免... 研究鳞盖红菇(Russula lepida)菌丝体多糖对昆明种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鳞盖红菇菌丝体多糖能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的含量,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盖红菇 多糖 IL-2 IGG
下载PDF
深层发酵生产红菇菌丝体和多糖的培养基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增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50-354,共5页
研究了采用液体发酵法生产红菇菌丝体及红菇多糖的发酵培养基。研究了碳源、氮源和金属离子对红菇细胞生长及红菇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作为最佳碳源有利于细胞生长和胞内外多糖等代谢产物的积累而获得高的多糖产率;酵母膏作为最... 研究了采用液体发酵法生产红菇菌丝体及红菇多糖的发酵培养基。研究了碳源、氮源和金属离子对红菇细胞生长及红菇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作为最佳碳源有利于细胞生长和胞内外多糖等代谢产物的积累而获得高的多糖产率;酵母膏作为最适氮源能获得最高的菌丝生物量、胞外多糖产量和多糖产率,尽管此时胞内多糖处于一个稍低水平;金属离子也对细胞生长具有影响,在锌离子存在的情形下能够获得最佳的细胞生长及代谢产物累积效果。在最优化培养基的条件下,细胞干重、胞外多糖、胞内多糖、总多糖及多糖产率分别达到20.94g/L,1.54g/L,78.11mg/g,2.95g/L和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菇 深层发酵 真菌多糖 培养基
下载PDF
红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碧婵 李淼 王贺祥 《中国食用菌》 2012年第1期42-45,共4页
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了红菇子实体多糖热水浸提法的条件为水料比3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3 h。在此提取条件下,提取率为4.33%。粗多糖经过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得到D1、D2、D3和D4四个组分。研究了红菇粗多糖及其各组分的还原能... 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了红菇子实体多糖热水浸提法的条件为水料比3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3 h。在此提取条件下,提取率为4.33%。粗多糖经过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得到D1、D2、D3和D4四个组分。研究了红菇粗多糖及其各组分的还原能力、对.OH的清除作用以及清除NO2-的作用,以此来评价该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菇多糖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对.OH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在体外模拟胃液条件下对NO2-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菇 多糖 羟基自由基 还原力 亚硝酸盐
下载PDF
红外光谱结合曲线拟合分析对两种红菇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栋玉 王媛 +1 位作者 胡粉娥 晏翠琼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41-46,共6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变绿红菇和正红菇的营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红外光谱显示两种蘑菇所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是多糖、蛋白质和脂类物质.它们的光谱在特征区出现重叠,导致一些信息被掩盖,难以真实反映营养成分的含量.提出利用二阶...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变绿红菇和正红菇的营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红外光谱显示两种蘑菇所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是多糖、蛋白质和脂类物质.它们的光谱在特征区出现重叠,导致一些信息被掩盖,难以真实反映营养成分的含量.提出利用二阶导数光谱法、傅里叶自去卷积光谱法结合曲线拟合分析技术对重叠光谱进行剥离,揭示其中所隐藏的关键信息.1319、1151、936和887cm-1附近的特征峰拟合结果表明变绿红菇中的β-D-葡聚糖含量低于正红菇,而淀粉含量高于正红菇.研究显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数据挖掘方法可对蘑菇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快速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曲线拟合分析 多糖 变绿红菇 正红菇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红菇多糖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彬 王宇 +4 位作者 张媛媛 解立斌 田洪伟 张进 王广翰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5-19,共5页
为提高红菇多糖得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料液比、微波温度、微波时间为自变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得到微波辅助提取红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40,微波时间为400 s,微波温度设定60℃,浸提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红菇多糖得... 为提高红菇多糖得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料液比、微波温度、微波时间为自变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得到微波辅助提取红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40,微波时间为400 s,微波温度设定60℃,浸提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红菇多糖得率达到6.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正交试验 红菇多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