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3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CADE 2 Spatial Roar, What Theory of Relation Reveals
1
作者 Russell Bagdoo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24年第5期690-719,共30页
The theory of Relation provide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Arcade 2 excess. It assumes that the isotropic radio emission measured by the Arcade 2 Collaboration, which is 5 - 6 times brighter than the expected contribution... The theory of Relation provide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Arcade 2 excess. It assumes that the isotropic radio emission measured by the Arcade 2 Collaboration, which is 5 - 6 times brighter than the expected contributions from known extra-galactic sources, is the residue of an immense primitive energy of ordinary matter released by a relativistic bang almost 100 million years after the big bang, which gave the mass-energy the missing gravity to activate contraction. This relativistic bang, via a Lorentz energy transformation, would have released enormous energy held to be the source of the powerful radio noise detected by the NASA researchers. This transformation would have simultaneously triggered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stars from dense gas and the reionization of less dense neutral gas. This departs from the idea that continuous reionization began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stars. We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primordial magnetic fields, which would have generated significant density fluctuations during recombination and acted as a direct seed for cosmic structures. The first stars and galaxies were bathed in strong magnetic fields that gave rise to the radio microwave din (boom) discovered by Arcade 2. These intense magnetic fields alter the trajectory of charged particles zooming near the speed of light, triggering the space roar and emitting radiation that forms a synchrotron radio background. The theory of Relation offers an alternative to the Lambda-CDM cosmological model, which has become the standard model of the big bang, which leads straight to the vacuum catastrop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ade 2 Excess Relativistic Bang theory of Relation Lorentz Energy Transformation Cosmic Statics Cosmic Boom Synchrotron Radio Background Primordial Magnetic Fields
下载PDF
Er掺杂PbF_(2)晶体的局域团簇结构与光谱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琳 张沛雄 +4 位作者 谭俊成 朱思祁 尹浩 李真 陈振强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2-1120,共9页
本文采用Bridgman法成功生长了一系列Er∶PbF_(2)晶体。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详细研究了Er^(3+)在PbF_(2)晶体中的团簇效应。首次获得了Er∶PbF_(2)晶体的上转换发光特性(发光强度、颜色变化)与团簇结构之间的关系。研... 本文采用Bridgman法成功生长了一系列Er∶PbF_(2)晶体。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详细研究了Er^(3+)在PbF_(2)晶体中的团簇效应。首次获得了Er∶PbF_(2)晶体的上转换发光特性(发光强度、颜色变化)与团簇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Er^(3+)浓度增加,团簇从单聚体向高阶构型演化,Er^(3+)离子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这使得上转换发光中的红色发射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红绿发光比也在Er^(3+)浓度高于6.5%(摩尔分数)后逐渐减小,即发光颜色可以从红色调整为黄绿色。该研究证明了稀土离子团簇的结构演化可以调控Er∶PbF_(2)的光谱特性,为多色发光材料的设计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PbF_(2)晶体 上转换发光 密度泛函理论 铒离子团簇 光谱性能
下载PDF
表面基团对Ti_(3)C_(2)T_(x)吸附NO性能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3
作者 邱毅 邹江峰 +4 位作者 马智炜 罗强 刘忠华 陈洋 代逸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42,共5页
本工作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构建了Ti_(3)C_(2)O_(2)、Ti_(3)C_(2)O1.5(OH)0.5、Ti_(3)C_(2)O(OH)、Ti_(3)C_(2)O1.5F0.5和Ti_(3)C_(2)OF五种模型,从几何结构、电荷转移以及电子性质等方面研究了基团种类和比例对Ti_(3)C_(... 本工作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构建了Ti_(3)C_(2)O_(2)、Ti_(3)C_(2)O1.5(OH)0.5、Ti_(3)C_(2)O(OH)、Ti_(3)C_(2)O1.5F0.5和Ti_(3)C_(2)OF五种模型,从几何结构、电荷转移以及电子性质等方面研究了基团种类和比例对Ti_(3)C_(2)T_(x)吸附NO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Ti_(3)C_(2)O_(2),含低比例-OH和-F基团的Ti_(3)C_(2)T_(x)对NO的吸附能更大,电荷转移更弱,不利于其探测NO,与实验结果一致;但随着-OH和-F比例的提高,吸附能分别减小和增大,电荷转移分别增强和减弱,表明高比例的-OH有利于Ti_(3)C_(2)T_(x)探测NO,而高比例的-F是不利的;同时,在吸附NO后,Ti_(3)C_(2)O_(2)在费米能级附近的能带极值曲率变小,电子有效质量增大,表明-O基团有利于Ti_(3)C_(2)T_(x)探测NO。在几何弛豫过程中NO分子总是以N原子靠近衬底,吸附距离均较小,而且最近邻原子的电子轨道出现杂化,电子的聚集和消散位于两端,表明最近邻原子间成键较弱且偏离子性。此计算结果可以为Ti_(3)C_(2)T_(x)探测和屏蔽NO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Ti_(3)C_(2)T_(x)的表面改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Ti_(3)C_(2)T_(x) NO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性质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al, electron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O–SiO_(2) compound particles in steel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被引量:1
4
作者 Chao Gu Ziyu Lyu +1 位作者 Qin Hu Yanping B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744-755,共12页
CaO–SiO_(2)compounds compromis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eries of oxide particles in liquid steels, which could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ervice performance of the steels as crack initiation sites. However, the struct... CaO–SiO_(2)compounds compromis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eries of oxide particles in liquid steels, which could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ervice performance of the steels as crack initiation sites. However, the structural, electron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unds in CaO–SiO_(2)system are still not fully clarified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experiments. In this study,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these properties of CaO–SiO_(2)compound particles in steels was conducted based on first-principle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orresponding phases were determined by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including gamma dicalcium silicate(γ-C2S), alpha-prime(L) dicalcium silicate(αL′-C2S), alpha-prime(H) dicalcium silicate(αH′-C2S), alpha dicalcium silicate(α-C2S), rankinite(C3S2), hatrurite(C3S), wollastonite(CS), and pseudowollastonite(Ps-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lculated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eight phases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ll the eight phases are stable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ed formation energies, and γ-C2S is the most stable. O atom contributes the most to the reactivity of these phases. The Young’s modulus of the eight phases is in the range of 100.63–132.04 GPa. Poisson’s ratio is in the range of0.249–0.281. This study provided further understanding concerning the CaO–SiO_(2)compound particles in steels and fulfilled the corresponding property database, paving the way for incl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in terms of fracture-resistant ste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SiO_(2)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ructural property electronic property mechanical property
下载PDF
Effects of zinc on χ-Fe_(5)C_(2) for carbon dioxide hydrogenation to olefins:Insights from experimental and density function theory calculations 被引量:1
5
作者 Xianglin Liu Minjie Xu +2 位作者 Chenxi Cao Zixu Yang Jing X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06-214,共9页
Production of light olefins from CO_(2), the primary greenhouse gas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mitigat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O_(2) e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to supply the value-added products from nonpetroleum ... Production of light olefins from CO_(2), the primary greenhouse gas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mitigat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O_(2) e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to supply the value-added products from nonpetroleum resource. However, development of robust catalyst with controllable selectivity and stability remains a challenge. Herein, we report that Zn-promoted Fe catalyst can boost the stable and selective production of light olefins from CO_(2). Specifically, the Zn-promoted Fe exhibits a highly stable activity and olefin selectivity over 200 h time-on-stream compared to the unpromoted Fe catalyst, primarily owing to the preservation of active χ-Fe_(5)C_(2) phase.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spent catalysts suggest that Zn substantially regulates the content of iron carbide on the surface and suppresses the reoxidation of bulk iron carbide during the reaction. DFT calculations confirm that adsorption of surface carbon atoms and graphene-like carbonaceous species are not thermochemically favored on Zn-promoted Fe catalyst. Carbon deposition by CAC coupling reactions of two surface carbon atoms and dehydrogenation of CH intermediate are also inhibited.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Zn on antioxidation of iron carbide were also investigated. Zn favored the hydrogenation of surface adsorbed oxygen atoms to H_(2)O and the desorption of H_(2)O, which reduces the possibility of surface carbide being oxidized by the chemisorbed oxyg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ction engineering χ-Fe_(5)C_(2) Zn promoter Carbon dioxide HYDROGENATION Density function theory
下载PDF
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策略结合声门下间歇冲洗预防2型糖尿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及对炎性介质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李花 徐娟 朱海慧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8期126-129,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策略结合声门下间歇冲洗在预防2型糖尿病(T2DM)伴心力衰竭(HF)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T2DM伴H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策略结合声门下间歇冲洗在预防2型糖尿病(T2DM)伴心力衰竭(HF)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T2DM伴H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策略结合声门下间歇冲洗。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VAP发生率、随机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脑钠肽(BNP)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策略结合声门下间歇冲洗能够有效预防T2DM伴HF患者VAP的发生,降低炎性介质水平,改善血糖及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理论 预见性护理策略 声门下间歇冲洗 2型糖尿病 心力衰竭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炎性介质 心功能
下载PDF
SO_(2)对K2CO_(3)吸附CO_(2)性能影响的实验及DFT机理研究
7
作者 郭百合 李艳红 +3 位作者 张靖超 王彦霖 乔晓磊 金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9-669,I0019,共12页
电站锅炉的尾气在脱硫后含有微量的SO_(2),导致CO_(2)吸附剂性能变差。根据电厂烟气的组分,采用模拟烟气在实验室条件下对K2CO_(3)吸附剂的CO_(2)吸附性能及SO_(2)对CO_(2)吸附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合XRD分析,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 电站锅炉的尾气在脱硫后含有微量的SO_(2),导致CO_(2)吸附剂性能变差。根据电厂烟气的组分,采用模拟烟气在实验室条件下对K2CO_(3)吸附剂的CO_(2)吸附性能及SO_(2)对CO_(2)吸附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合XRD分析,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对SO_(2)在K2CO_(3)吸附剂上的影响及CO_(2)吸附机理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受SO_(2)分子S原子活跃的s轨道影响,S的p轨道及O原子活性均增强,与K2CO_(3)表面O原子价带顶能带简并,SO_(2)被优先吸附在K2CO_(3)表面的O顶位,并将CO_(2)推离吸附剂表面,导致吸附剂活性位点虽有空余却无法吸附CO_(2)。在实验中表现为:模拟烟气中CO_(2)体积浓度为10%时,气氛中体积浓度为0.007%的SO_(2)会使吸附剂的吸附量由1.65 mmol/g降低至1.01 mmol/g。提出CO_(2)与H2O在K2CO_(3)(001)表面的吸附机理,理论计算的反应活化能为40.7 kJ/mol,反应热为-54.9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2CO_(3)吸附剂 CO_(2)捕集 SO_(2)影响 密度泛函理论 机理研究
下载PDF
Fe、La掺杂和氧缺陷对CeO_(2)表面吸附As_(2)O_(3)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8
作者 卢鲲鹏 张凯华 张锴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9-1161,共13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As_(2)O_(3)(g)在Fe、La掺杂CeO_(2)(110)表面及氧缺陷LaCeO(110)表面的吸附行为,探索了LaCeO表面砷吸附能力显著高于FeCeO表面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As_(2)O_(3)(g)的吸附效果与吸附位点数量、吸附能、键长和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As_(2)O_(3)(g)在Fe、La掺杂CeO_(2)(110)表面及氧缺陷LaCeO(110)表面的吸附行为,探索了LaCeO表面砷吸附能力显著高于FeCeO表面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As_(2)O_(3)(g)的吸附效果与吸附位点数量、吸附能、键长和电荷转移密切相关。纯CeO_(2)表面的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吸附能绝对值大于−4.22 eV,电荷转移量为(−0.19)−(−0.31)e,As_(2)O_(3)得到电荷带负电,起表面受主作用,因此吸附量较小。FeCeO(110)表面新增Fe顶位和Bridge-2桥位两个吸附位,其中,Fe顶位为化学吸附,Fe掺杂改变了FeCeO表面电子分布和晶格结构,但并未改变As_(2)O_(3)与FeCeO之间的电荷转移方向,因此,As_(2)O_(3)仍呈负离子形式吸附。LaCeO(110)表面新增了三个吸附位:La顶位、Bridge-3桥位和Hollow-2空位,La掺杂改变了As_(2)O_(3)与LaCeO之间的电荷转移方向,使得As_(2)O_(3)失电子呈正离子吸附,起表面施主作用,因此,吸附能力增强。无O_(2)环境下,单一O缺陷LaCeO(110)表面吸附能力低于完整LaCeO表面;有O_(2)环境下,O缺陷有利于As_(2)O_(3)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二氧化铈 Fe、La掺杂 As_(2)O_(3)吸附 O缺陷
下载PDF
以CeO_(2)为载体的Fe基载氧体与CO反应机理模拟
9
作者 穆林 孙萌 +4 位作者 张彬 尚妍 东明 陈建标 霍兆义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2,共9页
化学链燃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近“零碳”排放燃烧技术,载氧体在化学链燃烧反应过程中发挥着载氧和传热的双重作用。以活性催化组分为载体,通过调谐微观结构提高Fe基载氧体的反应性能是目前化学链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以... 化学链燃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近“零碳”排放燃烧技术,载氧体在化学链燃烧反应过程中发挥着载氧和传热的双重作用。以活性催化组分为载体,通过调谐微观结构提高Fe基载氧体的反应性能是目前化学链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以CeO_(2)为活性催化载体,对Fe基载氧体进行催化调谐。通过优化构建组合物模型,系统分析了组合物模型中Fe_(2)O_(3)团簇不同点位吸附CO的态密度、吸附能、差分电荷密度和活化能等电子结构特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Fe_(2)O_(3)团簇的电子向CeO_(2)(111)表面转移,Fe_(2)O_(3)团簇的吸附能为-3.92 eV,Fe2O3团簇与CeO_(2)(111)表面稳定结合;态密度(DOS)分析发现负载后的Fe_(2)O_(3)团簇p和d轨道在-8~0 eV电子向费米能级方向迁移,表明吸附作用增强。Fe_(2)O_(3)团簇p和d轨道中电子减少,现存电子向高能级跃迁,Fe_(2)O_(3)团簇电子活性增强,CO分子在Fe_(2)O_(3)/CeO2复合载氧体的Fe_(2)O_(3)团簇3个吸附位反应的活化能均降低。此外,CeO_(2)(111)增强了CO在Fe_(2)O_(3)团簇Fe顶位的吸附作用,吸附能由-0.33 eV增至-1.78 eV;同时,削弱了在O顶位的过强吸附作用,吸附能由-2.69 eV降至-2.32 eV,有利于后期CO_(2)分子脱离Fe_(2)O_(3)团簇表面,从而有效调谐Fe2O3团簇整体对CO的吸附效果,为Fe基载氧体的设计制备和优化调谐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载氧体 CeO_(2)载体 密度泛函理论 一氧化碳 催化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认知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10
作者 顾淑燕 王孝勇 +2 位作者 张宁 顾海 王小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32,38,共5页
目的编制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认知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科学动态测量患者自我管理认知水平提供有效工具。方法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结合专家咨询及预调查形成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认知初始量表,在南京、济南和上海分2批次调查739例患者... 目的编制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认知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科学动态测量患者自我管理认知水平提供有效工具。方法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结合专家咨询及预调查形成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认知初始量表,在南京、济南和上海分2批次调查739例患者,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形成的正式量表包括严重性、易感性、反应效能、自我效能和反应代价5个维度共29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0.017%;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χ^(2)/df=2.763,RMSEA=0.070,NFI=0.905,IFI=0.938,TLI=0.930,CFI=0.937;量表AVE=0.557~0.924,Cronbach′sα系数为0.826。结论量表信效度良好,可用于测量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 认知 保护动机理论 信度 效度 评估量表
下载PDF
O_(2)在金团簇阳离子上的吸附:键合强度和活化程度的分析
11
作者 胡瑾 黄璐璐 +3 位作者 刘文 金正千 王雪峰 邢小鹏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51-360,I0040-I0052,I0104,共24页
本文结合团簇反应动力学实验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O_(2)在金团簇阳离子上的吸附与活化.实验发现,在温和条件下,Au_(10)^(+)能快速吸附单个O_(2)分子形成Au_(10)O_(2)^(+);Au_(2)^(+)和Au_(4)^(+)的反应性则较低,但相应的氩络合物Au_(2)... 本文结合团簇反应动力学实验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O_(2)在金团簇阳离子上的吸附与活化.实验发现,在温和条件下,Au_(10)^(+)能快速吸附单个O_(2)分子形成Au_(10)O_(2)^(+);Au_(2)^(+)和Au_(4)^(+)的反应性则较低,但相应的氩络合物Au_(2)ArO_(2)^(+)和Au_(4)Ar1,2O_(2)^(+)很容易形成;除此之外,其他尺寸的团簇都表现出反应惰性.理论计算表明,O_(2)倾向于以端接的方式吸附在具有线型或平面型结构的Aun+(n=2~7)簇和Au_(8)^(+)的平面异构体上,并表现出极低的活化程度吸附在具有三维结构的Au_(n)^(+)(n=9,11,13)簇上的O_(2)也呈现出类似的特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Au_(8)^(+)的三维异构体和n=10,12,14的偶数大尺寸Aun+上,O_(2)倾向于以侧向桥接的方式吸附并被高度活化.理论预测的O_(2)在团簇上的键合强度结合动力学因素影响,合理地解释了实验中观察到的反应产物Au2,4,10O_(2)^(+),Au_(2)ArO_(2)^(+)和Au_(4)Ar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簇阳离子 飞行时间质谱仪 密度泛函理论 O_(2)活化
下载PDF
高压下三元层状氮化物M_(2)AlN(M=Ti,Zr)的结构、力学、电子及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2
作者 吴礼海 于普良 钟敏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6-668,共13页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优化了三元层状氮化物M_(2)AlN(M=Ti,Zr)的几何结构,研究了高压下三元层状氮化物M_(2)AlN(M=Ti,Zr)的结构、力学、电子及光学性质。结构和力学性质研究表明,Ti_(2)AlN的压缩性优于Zr_(2)A...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优化了三元层状氮化物M_(2)AlN(M=Ti,Zr)的几何结构,研究了高压下三元层状氮化物M_(2)AlN(M=Ti,Zr)的结构、力学、电子及光学性质。结构和力学性质研究表明,Ti_(2)AlN的压缩性优于Zr_(2)AlN,弹性常数证实了高压下的力学稳定性。延展性和弹性各向异性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强,Zr_(2)AlN对压力更加敏感。电子性质研究表明,两种三元层状氮化物均表现为金属性,共价性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强。Ti_(2)AlN和Zr_(2)AlN的多晶体和不同轴上的静态介电函数ε_(1)(0)以及静态折射率n(0)表明光学性质存在较低的各向异性,两种三层状氮化物都表现出较强的光吸收能力和反射率。本文的理论研究阐述了高压下三元层状氮化物Ti_(2)AlN和Zr 2AlN的相关性质,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比较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2)AlN和Zr_(2)AlN 密度泛函理论 第一性原理 力学性质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下载PDF
Zn-Pt/ZSM-5催化CO_(2)辅助丙烷脱氢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13
作者 屈姝良 樊华华 +2 位作者 聂小娃 丁凡舒 郭新闻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2-403,共12页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Zn-Pt/ZSM-5催化丙烷脱氢的反应机理,筛选出最优能量途径。研究发现丙烷在Zn-Lewis和Pt-Lewis酸位点上具有不同的反应路径和限速步骤。Bader电荷计算结果表明,丙烷分子吸附后,[Zn-O-Pt]^(2+)活性位点中P...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Zn-Pt/ZSM-5催化丙烷脱氢的反应机理,筛选出最优能量途径。研究发现丙烷在Zn-Lewis和Pt-Lewis酸位点上具有不同的反应路径和限速步骤。Bader电荷计算结果表明,丙烷分子吸附后,[Zn-O-Pt]^(2+)活性位点中Pt上的电子密度增加,有利于丙烷活化,Pt位点对H的吸引能力更强,导致Pt—H键断裂生成H_(2)需要克服较高能垒。Pt的引入改变了Zn/ZSM-5的电子性质,影响其催化剂性能。在反应体系中引入CO_(2)改变了丙烷脱氢反应路径,降低了限速步骤能垒,促进反应正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脱氢 Zn-Pt/ZSM-5 CO_(2)辅助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MoSi_(2)N_(4)的本征点缺陷以及掺杂特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14
作者 徐思源 张召富 +2 位作者 王俊 刘雪飞 郭宇铮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6-304,共9页
新兴二维材料MoSi_(2)N_(4)因其卓越的半导体性能,包括出色的环境稳定性和高载流子迁移率而受到相当多的关注.然而,半导体中的本征缺陷往往不可避免并且会显著影响器件性能.本文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并分析了MoSi_(2)N_(4)中本征点缺陷... 新兴二维材料MoSi_(2)N_(4)因其卓越的半导体性能,包括出色的环境稳定性和高载流子迁移率而受到相当多的关注.然而,半导体中的本征缺陷往往不可避免并且会显著影响器件性能.本文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并分析了MoSi_(2)N_(4)中本征点缺陷的性质及其产生的影响.首先确认了该材料物理性质与目前实验数据的一致性,之后通过计算12种本征缺陷的形成能,发现钼替硅型反位缺陷(Mo_(Si))在所有本征缺陷中占主导地位.在整体电荷保持中性的约束条件下,通过自洽费米能级计算,本文发现仅仅引入本征缺陷的MoSi_(2)N_(4)会表现出本征特征,这体现了其作为半导体器件材料的潜力,然而该本征性质与在生长过程中观察到的二维MoSi_(2)N_(4)的p型特征相矛盾.而在后来的缺陷浓度计算中,发现对于MoSi_(2)N_(4)用适当的杂质进行掺杂,可以实现n型和p型半导体特征,且本征缺陷的补偿效应很弱.这表明在生长过程中MoSi_(2)N_(4)的p型特征可能是由于非平衡生长条件下引入的杂质或硅空位缺陷造成的.本工作不仅展示了MoSi_(2)N_(4)在半导体器件应用上的潜力,还为未来该材料缺陷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本征缺陷 带电缺陷校正 二维材料
下载PDF
过渡金属W、Mn、V、Ti掺杂二维材料MoSi_(2)N_(4)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15
作者 姚登浪 黄泽琛 +2 位作者 郭祥 丁召 王一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154,共8页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W、Mn、V、Ti替位掺杂二维MoSi_(2)N_(4)后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以及光学性质的变化.电子结构分析表明W、Mn、W、Ti替位掺杂二维MoSi_(2)N_(4)后的禁带宽度分别为1.806 e V、1.003 e V、1.2...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W、Mn、V、Ti替位掺杂二维MoSi_(2)N_(4)后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以及光学性质的变化.电子结构分析表明W、Mn、W、Ti替位掺杂二维MoSi_(2)N_(4)后的禁带宽度分别为1.806 e V、1.003 e V、1.218 e V和1.373 e V;四种过渡金属掺杂后MoSi_(2)N_(4)的带隙类型没有发生改变,均为间接带隙半导体;W掺杂后的杂质能级靠近价带顶,费米能级靠近价带顶,为p型半导体,杂质能级为受主能级;Mn掺杂后的杂质能级靠近导带底,费米能级靠近导带底,为n型半导体;V和Ti掺杂后杂质能级位于费米能级附近,为复合中心;光学性质分析表明,在2 e V~4 e V的能量区间内,W掺杂结构的吸收波长为336 nm,体系发生红移;Mn、V和Ti替位掺杂后的吸收波长分别为320 nm、358 nm和338 nm,且掺杂体系均发生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MoSi_(2)N_(4) 第一性原理计算 掺杂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下载PDF
理论研究Cu@C_(2)N催化剂表面上水分子对电催化CO_(2)还原反应机理的影响
16
作者 徐涵煜 宋雪旦 +2 位作者 张青 于畅 邱介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5,共2页
电催化CO_(2)还原反应(CO_(2)RR)的反应途径涉及多个质子-电子对转移,在水溶剂条件下,质子的来源是水分子,考虑水分子对质子-电子对的转移机制十分必要。本研究提出水辅助氢穿梭模型,与常用的以氢原子作为氢源的直接加氢模型对比,研究... 电催化CO_(2)还原反应(CO_(2)RR)的反应途径涉及多个质子-电子对转移,在水溶剂条件下,质子的来源是水分子,考虑水分子对质子-电子对的转移机制十分必要。本研究提出水辅助氢穿梭模型,与常用的以氢原子作为氢源的直接加氢模型对比,研究水分子在CO_(2)RR中对质子-电子对转移的影响。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铜原子嵌入C_(2)N单层催化剂(Cu@C_(2)N)和石墨烯作为衬底的Cu@C_(2)N/石墨烯复合催化剂(Cu@C_(2)N/G)表面上不同加氢模型的CO_(2)RR反应机理。在水辅助氢穿梭模型中,氢原子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质子,水合质子将自身的氢原子转移到催化剂表面的反应物上形成反应中间体,增强了中间体与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在Cu@C_(2)N/G催化剂中,石墨烯将电子转移到表面的Cu@C_(2)N上,提高了催化剂的CO_(2)RR催化活性。进一步,计算了Cu@C_(2)N和Cu@C_(2)N/G催化剂上CO_(2)RR和析氢反应的极限电位,讨论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CO_(2)在低电位下容易生成HCOOH,施加高电位时可以生成CO、CH3OH和CH4并伴随着H2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还原反应 电催化 氮掺杂石墨烯 水辅助氢穿梭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团簇Co_(2)Mo_(2)P_(3)的磁学性质
17
作者 吴庭慧 方志刚 +2 位作者 王洁 王智瑶 宋嘉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8,共7页
为探究微观状态下非晶态合金Co-Mo-P三元体系的磁学性质,基于拓扑学原理对团簇Co_(2)Mo_(2)P_(3)进行空间立体结构设计,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Lanl2dz水平下对设计构型进行优化分析,得到8种稳定构型,其中二重态和四重态各4种,运用Gau... 为探究微观状态下非晶态合金Co-Mo-P三元体系的磁学性质,基于拓扑学原理对团簇Co_(2)Mo_(2)P_(3)进行空间立体结构设计,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Lanl2dz水平下对设计构型进行优化分析,得到8种稳定构型,其中二重态和四重态各4种,运用Gaussian09和Multiwfn软件对团簇Co_(2)Mo_(2)P_(3)的原子轨道成单电子数分布、电子自旋磁矩和自旋态密度进行微观层面理论分析.结果表明:s轨道和p轨道成单电子数较少,对团簇磁性的贡献较小;d轨道上成单α电子对团簇磁性贡献最大;Co是团簇中产生磁性的主要贡献原子.s轨道和p轨道上均出现了α电子和β电子自旋方向变化的现象;s轨道会在某一点上改变自身的电子自旋方向,而d轨道不会改变自身的电子自旋方向,p轨道与s轨道一样会改变方向.电子自旋密度图对称性最差的是d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Co_(2)Mo_(2)P_(3) 磁性 密度泛函理论 自旋密度
下载PDF
氢分子在Na_(2)Al_(6)团簇上的吸附和解离性能
18
作者 仝小刚 马维红 +1 位作者 薛玉峰 李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1,共6页
氢的物理和化学吸附是氢存储的基本形式,而H_(2)分子的解离能垒是决定可逆储氢动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纳米团簇是研究材料储氢性能的重要物质层次,研究氢与Na-Al团簇的相互作用性质能够了解纳米尺度的Na-Al氢化物的储氢性能.本文利用密... 氢的物理和化学吸附是氢存储的基本形式,而H_(2)分子的解离能垒是决定可逆储氢动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纳米团簇是研究材料储氢性能的重要物质层次,研究氢与Na-Al团簇的相互作用性质能够了解纳米尺度的Na-Al氢化物的储氢性能.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H_(2)分子在较小的合金团簇Na_(2)Al_(6)上的吸附与解离性能.结果表明H_(2)分子在Na_(2)Al_(6)团簇上是弱的物理吸附,但很容易发生解离.氢分子的解离能垒很低,解离可以在环境温度下发生,纳米结构的Na_(2)Al_(6)团簇具有良好的化学储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Na_(2)Al_(6)团簇 储氢性能 解离能垒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CO_(2)吸附微观机理比较研究
19
作者 张浩楠 赵兵涛 朱绍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为探究吸附法捕获CO_(2)过程中的微观机理和吸附剂材料间的作用关系,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综合比较了典型吸附剂包括煤基官能团、Fe、限域离子液体、Na2 CO3、SrTiO3与CO_(2)的吸附过程和差异性.根据不同计算策略,着重分析比较了吸附... 为探究吸附法捕获CO_(2)过程中的微观机理和吸附剂材料间的作用关系,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综合比较了典型吸附剂包括煤基官能团、Fe、限域离子液体、Na2 CO3、SrTiO3与CO_(2)的吸附过程和差异性.根据不同计算策略,着重分析比较了吸附能、结构优化参数、吸附构型以及原子分布等参数.结果表明,化学吸附中CO_(2)分子与吸附面呈平行关系时通常吸附能最大;在一种材料的同类型官能团中,吸附能大小与氧原子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吸附过程中C-O键的伸长活化会生成一种重要的中间产物CO_(2)-.提出在探寻CO_(2)吸附材料时可以在含氧原子较多的官能团、活性金属表面等方面进一步探究.最后对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CO_(2)的吸附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CO_(2)吸附 吸附能
下载PDF
H_(2)S、HCN、PH_(3)在FeO(100)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20
作者 杨蒙 彭国建 +4 位作者 刘永军 张艳琨 杨春晓 夏福婷 张秋林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6,共8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H_(2)S、HCN、PH_(3)在FeO(100)表面的吸附行为,其吸附位点主要考虑四个:Fe-top(铁顶位)、O-top(氧顶位)、Hollow(空位)、Bridge(桥位).结果表明H_(2)S吸附在O-top吸附位点的吸附能最小,为-1.02 eV,即在该位点的...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H_(2)S、HCN、PH_(3)在FeO(100)表面的吸附行为,其吸附位点主要考虑四个:Fe-top(铁顶位)、O-top(氧顶位)、Hollow(空位)、Bridge(桥位).结果表明H_(2)S吸附在O-top吸附位点的吸附能最小,为-1.02 eV,即在该位点的吸附体系最稳定.当HCN吸附在FeO(100)表面时,各吸附位点的稳定顺序为Hollow>Fe-top>Bridge>O-top.PH_(3)的最稳定的吸附位点与H_(2)S的一致,为O-top吸附位点,其吸附能为-1.11 eV.当H_(2)S吸附在O-top吸附位点时,H_(2)S与FeO(100)表面的电荷转移量最多,说明该吸附构型最稳定,而HCN吸附在FeO(100)表面,在Hollow吸附位点的电荷转移量最多,也即该吸附位点属于最稳定吸附位点.PH_(3)与FeO(100)表面之间的电荷转移量最多的吸附位点与H_(2)S的相同.当H_(2)S和PH_(3)吸附在O-top吸附位点时,吸附后的态密度曲线整体向低能级移动,峰值降低,其吸附结构变得更加稳定.而HCN吸附在Hollow位点时,吸附后的HCN态密度曲线向能量更低的区域移动,吸附体系变得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H_(2)S HCN PH_(3) 吸附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