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地地表能量通量及闭合率 被引量:31
1
作者 岳平 张强 +4 位作者 杨金虎 李宏宇 孙旭映 杨启国 张建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6866-6876,共11页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简称SACOL站)2008年的湍流、辐射、土壤温度和通量梯度观测资料,分析了地表能量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及能量分配特征,讨论了典型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热量储存对地表能量闭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简称SACOL站)2008年的湍流、辐射、土壤温度和通量梯度观测资料,分析了地表能量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及能量分配特征,讨论了典型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热量储存对地表能量闭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地全年获得的净辐射约为2.269×103 MJ/m2,感热、潜热和土壤热通量年总量分别为1.210×103 MJ/m2、1.117×103 MJ/m2和0.069×103 MJ/m2;能量平衡各分量季节变化明显,日变化呈单峰型。从各能量分量占净辐射的比例来看,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地净辐射主要以感热形式加热大气。草原生长期的能量闭合率为86.8%,非生长期的能量闭合率为76.5%。与未考虑0—5cm深度的土壤热量储存相比,草原生长期能量闭合率提高了11.3%,非生长期能量闭合率提高了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ol 黄土高原 能量通量 能量闭合率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表能量闭合特征及土壤通量参数化 被引量:7
2
作者 岳平 张强 +4 位作者 赵文 成华 李宏宇 王若安 张建忠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3-590,共8页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简称SACOL站)2008年夏季晴天的湍流、辐射、土壤温度和通量梯度观测资料,确定了晴天土壤热参数,并结合土壤热流量板测量的温度积分法把实际测量通量推算到地表;讨论了典型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热量储...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简称SACOL站)2008年夏季晴天的湍流、辐射、土壤温度和通量梯度观测资料,确定了晴天土壤热参数,并结合土壤热流量板测量的温度积分法把实际测量通量推算到地表;讨论了典型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热量储存对地表能量闭合率的影响;建立了计算地表土壤热通量的模型.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典型沟壑区夏季晴天平均土壤热容量为1.23×106 J.m-3.K-1;能量平衡方程中,以5cm埋深处HFP01SC热流量板观测值(G5)表示土壤热通量时,SACOL站地表能量闭合率为75.7%.采用温度积分法,将HFP01SC的直接测量结果校正到地表(Gs)后,地表能量闭合率可以达到81.8%;0~5cm土壤层的热量储存对能量平衡的贡献为6.1%.模型计算得土壤热通量(Gm)与Gs之间的线性回归斜率为0.973(显著性水平为0.1‰).(H+LE)与(Rn-Gm)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地表能量闭合率为81.7%.表明模型与温度积分法计算计算土壤热通量非常接近,但通过参数化方法计算时仅需要知道Rn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ol 黄土高原 湍流通量 土壤热参数 能量闭合率
下载PDF
半干旱区不同下垫面大气湍流通量比较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陈丽晶 张镭 +1 位作者 梁捷宁 周旭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25-1335,共11页
为了更深入地认识不同条件下的陆-气相互作用,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emi-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bservatory of Lanzhou University,SACOL)与中科院吉林通榆观测站的湍流资料,并结合常规... 为了更深入地认识不同条件下的陆-气相互作用,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emi-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bservatory of Lanzhou University,SACOL)与中科院吉林通榆观测站的湍流资料,并结合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Swinbank于1951年提出的涡动相关法分析三种下垫面上的湍流通量,从而定量地描述和认识陆-气相互作用,并比较分析半干旱区不同下垫面热通量和动量通量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SACOL、草原站和农田站上感、潜热通量的日变化均表现为单峰型,其中感热通量Hs日峰值可分别达到140.3,157.3和144.8 W·m-2;潜热通量LvE日峰值为Hs的40%~75%。(2)夜间热通量主要集中于-22.6~24.2 W·m-2,夜间Hs一年四季均表现为负值,而LvE几乎保持正值。(3)各测站上动量通量τ具有明显日变化,但由于风向、风速差异,通榆地区τ的日峰值可达0.25 kg·m-1·s-2,而SACOL仅有0.08 kg·m-1·s-2。(4)通榆站上τ的日变化具有显著季节差异,春、秋季的日较差远大于其他季。(5)排除热力因子影响,黄土高原下垫面对湍流活动的削弱作用更强,在该下垫面上近地层大气更容易也更快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气相互作用 湍流通量 涡动相关 sacol 吉林通榆
下载PDF
东部沿海城市与西部半干旱地区近地层臭氧浓度观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鹤 张文煜 +3 位作者 韩素芹 韩婷婷 姚青 史晋森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5-50,共6页
利用东部沿海城市天津大气边界层观测站(以下简称天津站)和西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一年的臭氧和NOX体积浓度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两观测站点近地层臭氧浓度的逐月变化、频率分布、日变化特征以及与NOX之间的相关关系... 利用东部沿海城市天津大气边界层观测站(以下简称天津站)和西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一年的臭氧和NOX体积浓度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两观测站点近地层臭氧浓度的逐月变化、频率分布、日变化特征以及与NOX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两观测站点臭氧浓度月均值变化呈现出很好的一致性,均在4—7月出现高值,12月至次年2月出现低值,SACOL臭氧浓度月均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时间要比天津站推迟一个月。天津站臭氧体积浓度主要分布在10~50μL/m3,SACOL则集中在10~70μL/m3,春、夏季两观测站点臭氧体积浓度低于10μL/m3的频率均很小,秋、冬季两观测站点臭氧浓度频率分布特征类似。两观测站点臭氧浓度日变化在4个季节均呈现典型的单峰型分布,SACOL臭氧浓度日最大值出现时刻要比天津站晚2h。两观测站点臭氧浓度与NOX、NO2、NO的浓度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天津站与臭氧浓度的相关性最强的为NO,而SACOL则是N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站 sacol 臭氧 NOx 变化 相关关系
下载PDF
三个陆面过程模式在西北半干旱区的模拟性能对比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扬 杨启东 +1 位作者 孙旭映 王丽娟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5-417,共13页
利用NOAH(The Community Noah Land Surface Model)、SHAW(Simultaneous Heat and Water)和CLM(Community Land Model)3个不同的陆面过程模式及兰州大学(Semi-Arid Climate Observatory and Laboratory,SACOL)2007年的观测资料,对黄土... 利用NOAH(The Community Noah Land Surface Model)、SHAW(Simultaneous Heat and Water)和CLM(Community Land Model)3个不同的陆面过程模式及兰州大学(Semi-Arid Climate Observatory and Laboratory,SACOL)2007年的观测资料,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陆面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与观测值间的对比,考察不同陆面过程模式在半干旱区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模式在半干旱区的模拟性能有较大差异。其中,CLM模式模拟的20 cm以上的浅层土壤温度最优,SHAW模式模拟的深层土壤温度最优;SHAW模式模拟的土壤含水量与观测值最为接近,而NOAH和CLM模式模拟值有较大偏差;3个模式均能较好地模拟地表反射辐射,其中SHAW模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偏差最小;对地表长波辐射的模拟,CLM模式的模拟最优;3个模式均能较好地反映感热、潜热通量的变化趋势,其中CLM模式对感热的模拟性能优于其他两个模式,在有降水发生后的湿润条件下,CLM模式对潜热的模拟性能最优,而无降水的干燥条件下,CLM模式的模拟偏差最大,NOAH模式对冬季潜热的模拟最优。总体而言,CLM模式能够更好地再现半干旱区地气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模式对土壤含水量及干燥条件下的潜热通量的模拟较差,模式对半干旱区陆气间的水文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过程 NOAH模式 SHAW模式 CLM模式 半干旱区 半干旱气候与环境监测站(sacol)
下载PDF
基于MODIS产品估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净辐射通量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丽娟 郭铌 +2 位作者 左洪超 胡蝶 沙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70-1278,共9页
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一级数据产品,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两种通过估算各辐射分量来得到净辐射和一种直接通过短波辐射得到净辐射的方法)估算了2007年4-8月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监测站(SACO/L)的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和净... 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一级数据产品,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两种通过估算各辐射分量来得到净辐射和一种直接通过短波辐射得到净辐射的方法)估算了2007年4-8月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监测站(SACO/L)的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和净辐射值,进一步利用2006年6-8月SACOL站实测资料对第三种方法的系数进行修正,并将不同方法估算的净辐射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MODIS一级数据产品基础上,估算的卫星过境时刻短波辐射精度较高,长波辐射稍差;在各辐射分量基础上得到的卫星过境时刻的净辐射较好,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为9.98%,且通过时间尺度扩展得到的净辐射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平均相对误差<25.0%;而使用短波辐射直接估算的净辐射较实测值偏大,但相关性较好;在利用实测数据对算法进行修正后得到的SACOL站净辐射较修正前有了较大的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卫星过境时刻各辐射分量的计算不需要任何地面观测资料辅助,计算过程需要的所有参数可以直接由MODIS数据反演,且该方法得到的净辐射精度仅次于修正后的方法,普适性较好,所以,在缺乏地面观测资料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为大尺度的净辐射估算提供一条有效途径。而通过短波辐射直接估算净辐射的方法,其最大的优势就是避免了长波辐射的估算,可以直接利用短波辐射估算净辐射,对该方法的经验系数局地修正后估算的结果更优,但这种方法需要地面观测资料的辅助,所以在有地面观测资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修正模型的系数获得更高精度的净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辐射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MODIS sacol
下载PDF
陆面过程模式TBLSHAW的设计及其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启东 左洪超 +2 位作者 董龙翔 赵静 李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43-1256,共14页
为了改善陆面过程模式在半干旱地区的模拟能力,在SHAW(Simultaneous Heat and Water Model)模式和CoLM(Common Land Surface Model)模式参数化方案基础上,结合黄土高原SACOL站(Semi-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bservatory of Lanzho... 为了改善陆面过程模式在半干旱地区的模拟能力,在SHAW(Simultaneous Heat and Water Model)模式和CoLM(Common Land Surface Model)模式参数化方案基础上,结合黄土高原SACOL站(Semi-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bservatory of Lanzhou University)得到的部分土壤和近地层的研究结果,利用SHAW模式的动力框架,发展了一个新的陆面过程模式TBLSHAW(Two-Big-Leaf-SHAW)。该模式由一层植被、多层土壤和湍流边界层构成。在植被层主要采取双大叶模型计算能量平衡;土壤层利用水热耦合传输模型计算土壤温度和湿度,并包含了冻融、蒸发及降水渗透等物理过程;湍流边界层采取莫宁—奥布霍夫理论计算湍流通量。最后利用SACOL站获取的观测资料,对TBLSHAW模式进行了模拟检验。结果表明,TBLSHAW模式能够合理地模拟半干旱地区各项陆面过程特征的变化趋势;模拟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与观测值的偏差较小,模式效率和相关系数较高;模拟的净短波辐射及向上长波辐射较好;但是模拟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与观测值偏差较大,这可能与该地区的能量闭合度较低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过程模式 半干旱区 黄土高原 sacol
下载PDF
“07.3”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隆霄 赵建华 黄建平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74,共6页
利用常规观测的地面资料、探空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客观分析资料以及民勤站和SACOL站的观测资料对2007年3月27-28日中国西北地区的一次强沙尘暴过程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为:地面快速发展的冷锋以及850 hPa和700 hPa快速发展的短波槽与... 利用常规观测的地面资料、探空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客观分析资料以及民勤站和SACOL站的观测资料对2007年3月27-28日中国西北地区的一次强沙尘暴过程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为:地面快速发展的冷锋以及850 hPa和700 hPa快速发展的短波槽与此次沙尘暴的形成和快速发展密切相关.民勤站沙尘浓度和地面气象要素在沙尘暴发展演化期间出现明显的变化.气压和风速在沙尘暴爆发时出现明显的跃升,气压的变化超前于风速的变化,这表明风场和气压场在沙尘暴爆发时有明显的调整过程;风速及其垂直切变与PM_(10)浓度几乎同时达到极大值,而温度垂直切变极大值出现时刻比PM_(10)浓度和风速垂直切变极大值早出现4h;强的风速垂直切变有利于激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和沙尘暴的形成.SACOL站的沙尘浓度和地面气象要素在沙尘暴发展期间也有明显的变化.风速和气压达到峰值的时刻都超前于PM_(10)浓度出现极大值的时刻;温度垂直切变峰值出现的时刻稍稍滞后于风速垂直切变峰值出现的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垂直切变 sacol 民勤
下载PDF
SHAW模式的改进及其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启东 王丽娟 《干旱气象》 2014年第4期527-536,552,共11页
陆面过程模拟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准确的计算陆气间能量交换,但现有的陆面过程模式模拟的湍流通量与观测值间仍然存在较大偏差,因此改进湍流通量的参数化方案对于提高陆面过程模式模拟能力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改进陆面过程模... 陆面过程模拟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准确的计算陆气间能量交换,但现有的陆面过程模式模拟的湍流通量与观测值间仍然存在较大偏差,因此改进湍流通量的参数化方案对于提高陆面过程模式模拟能力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改进陆面过程模式SHAW中的热力粗糙度方案,以及引入干表层蒸发方案,以期改善湍流通量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SACOL站观测资料,进行模式改进前后的单点模拟对比试验,研究其参数化方案改进对陆面过程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HAW模式能够合理地模拟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陆面特征的变化趋势,模拟值与观测值偏差较小。与原来的SHAW模式模拟结果相比,改进后的SHAW_MOD模式显著提高了湍流通量的模拟能力,并改善了净辐射和深层土壤温度的模拟,但对土壤湿度的改进并不明显,这可能与土壤内部水热传输过程及相关参数化方案有关,还有待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W模式 湍流通量 黄土高原 sacol
下载PDF
兰州地区突发性夜间增温的统计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甘茹蕙 马媛媛 +3 位作者 杨毅 魏韵 张奇 聂燕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2-659,共8页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环境观测站(SACOL站)近地面气象观测塔的数据,统计了2007、2008年兰州地区突发性夜间增温事件.结果表明该地区2007、2008年发生在2 m高度处的增温事件共2 460起,其中冬三月的夜间增温事件最多(33.5%),夏三月的增...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环境观测站(SACOL站)近地面气象观测塔的数据,统计了2007、2008年兰州地区突发性夜间增温事件.结果表明该地区2007、2008年发生在2 m高度处的增温事件共2 460起,其中冬三月的夜间增温事件最多(33.5%),夏三月的增温事件最少(17.9%),且凌晨发生较多次数、较大幅度的增温事件.利用天气图资料统计该时期经过兰州地区的冷锋,发现71.6%的冷锋会产生至少一次的夜间增温事件,结合增温事件与冷锋活动强度得出强冷锋容易产生较大幅度的增温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夜间增温 冷锋 sacol 夜间边界层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沙尘气溶胶光学和微物理特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史莹莹 张镭 +2 位作者 田鹏飞 刘慧 马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6-295,共10页
利用2006-2012年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太阳光度计资料,采用严格判断方法确定出沙尘气溶胶数据,分析沙尘气溶胶的光学和微物理特性。结果表明,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最大值(2.80)出现在春季,主要分布在0.3~0.8,日均值0.63。ngst... 利用2006-2012年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太阳光度计资料,采用严格判断方法确定出沙尘气溶胶数据,分析沙尘气溶胶的光学和微物理特性。结果表明,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最大值(2.80)出现在春季,主要分布在0.3~0.8,日均值0.63。ngstrm波长指数与光学厚度位相相反,春季最小(0.002),秋季最大(0.525),主要分布在0.2~0.4,日均值0.27。沙尘多为大粒径气溶胶,粒子谱粗模态占主导。总粒子和粗模态粒子体积浓度变化很大,与光学厚度年变化一致,在4月达到最大。有效半径与复折射指数实部变化一致,春、冬季较大,夏、秋季较小。单次散射反照率冬、春小,夏、秋较大,最小值出现在2月,与复折射指数虚部反位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气溶胶 sacol 光学厚度 波长指数
下载PDF
An Overview of the Semi-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 Observatory over the Loess Plateau 被引量:108
12
作者 黄建平 张武 +15 位作者 左金清 闭建荣 史晋森 王鑫 常倬林 黄忠伟 杨溯 张北斗 王国印 冯广泓 袁九毅 张镭 左洪超 王式功 符淙斌 丑纪范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6期906-921,共16页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comprise about 30% of the earth's surface. Changes in climate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will likel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se regions. The Loess Plateau over Northwest China is a speci...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comprise about 30% of the earth's surface. Changes in climate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will likel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se regions. The Loess Plateau over Northwest China is a special semi-arid land surface and part of a dust aerosol source. To improve understanding and capture the direct evidence of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y on the semi-arid climate over the Loess Plateau, the Semi-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bservatory of Lanzhou University (SACOL) was established in 2005. SACOL consists of a large set of instruments and focuses on: (1) monitoring of long term tendencies in semiarid climate changes; (2) monitoring of the aerosol effect on the water cycle; (3) studie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land surface and the atmosphere; (4) improving the land surface and climate models; and (5) validation of space-borne observat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scription of SACOL objectives, measurements, and sampling strategies.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results are also review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ud AEROSOL land surfac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sacol
下载PDF
Surface Turbulent Flux Measurements over the Loess Plateau for a Semi-Arid Climate Change Study 被引量:19
13
作者 左金清 黄建平 +5 位作者 王介民 张武 闭建荣 王国印 李维京 付培健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679-691,共13页
In order to provide high quality data for climate change studies, the data quality of turbulent flux measurements at the station of SACOL (Semi-Arid Climate & Environment Observatory of Lanzhou University), which i... In order to provide high quality data for climate change studies, the data quality of turbulent flux measurements at the station of SACOL (Semi-Arid Climate & Environment Observatory of Lanzhou University), which is located on a semi-arid grassland over the Loess Plateau in China, has been analyzed in detail.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cedures of the flux corrections on CO2, momentum, and latent and sensible heat fluxes were assess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coordinate rota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momentum flux but little on scalar fluxes. For coordinate rotation using the planar fit method, different regression planes should be determined for different wind direction sectors due to the heterogeneous nature of the ground surface. Sonic temperature correction decreased the sensible heat flux by about 9%, while WPL correction (correction for density fluctuations) increased the latent heat flux by about 10%. WPL correction is also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CO2 fluxes. Other procedures of flux corrections, such as the time delay correction and frequency response correction, do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turbulent fluxes. Furthermore, quality tests on stationarity and turbulenc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were discussed. Parameterizations of integral turbulent characteristics (ITC) were tested and a specific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was provided for SACOL. The ITC test on turbulenc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was suggested to be applied only for the vertical velocity. The combined results of the quality tests showed that about 62%-65% of the total data were of high quality for the latent heat flux and CO2 flux, and as much as about 76% for the sensible heat flux. For the momentum flux, however, only about 35% of the data were of high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dy covariance turbulent fluxes flux corrections quality control sacol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the Sudden Warming Events in the Nocturnal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A Case Study Using WRF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媛媛 杨毅 +1 位作者 胡小明 甘茹蕙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5年第5期747-763,共17页
Although sudden nocturnal warming events near the earth's surface in 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been examined in previous studies, similar events observed occasionally over the Loess Plateau of Northwest Ch... Although sudden nocturnal warming events near the earth's surface in 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been examined in previous studies, similar events observed occasionally over the Loess Plateau of Northwest China have not yet been investigated. The factors that lead to these warming events in such areas with their unique topography and climate remain not clear.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associated thermal and dynamical features, a nocturnal warming event recorded in Gansu Province (northwest of the Loess Plateau) in June 2007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observations and model simulations with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 model. Observations showed that this near-surface warming event lasted for 4 h and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d by 2.5℃. During this event, a decrease in humidity occurr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The model simulation showed that the nocturnal warming was caused mainly by the transport of warmer and drier air aloft downward to the surface through enhanced vertical mixing. Wind shear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nducing the elevated vertical mixing, and it was enhanced by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atmospheric baroclinicity, which converted more potential energy to kinetic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bservatory of Lanzhou University sacol nocturnalwarming events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 enhanced vertical mixing windshea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