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Plan Based on SD Model 被引量:1
1
作者 Ran CHANG Qiuhong ZHAO Nenad MLADENOVIC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CSCD 2017年第4期289-301,共13页
Based on the system dynamics(SD) mode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quantitative method to evaluate the earthquake emergency plan in China. Firstly, we analyze the disaster system structure and the content of plan. Usin... Based on the system dynamics(SD) mode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quantitative method to evaluate the earthquake emergency plan in China. Firstly, we analyze the disaster system structure and the content of plan. Using the analysis results, we establish a system dynamics(SD) model and then carry out its sim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rescue effect using the plan of 2012 is better than that of 2006. From the policy level, in order to reduce loss, government should maintain communication smooth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elf and mutual help,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opinion,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secondary disa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 emergency plan sd modeling plan evaluation
原文传递
基于SD-PLUS耦合模型的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及碳储量多情景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倩 王成军 +2 位作者 冯涛 杜传甲 张炳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5-206,215,共13页
[目的]为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方法]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利用SD-PLUS耦合模型,采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6阶段(CMIP6)提出的耦合共享社会经济路线和代表性浓度路线(SSP-RCP)情景,对2030年陕西省的土地... [目的]为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方法]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利用SD-PLUS耦合模型,采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6阶段(CMIP6)提出的耦合共享社会经济路线和代表性浓度路线(SSP-RCP)情景,对2030年陕西省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预测,然后利用InVEST模型模拟未来不同情景下陕西省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1)对构建的SD模型进行历史检验,其误差<5%,PLUS模型模拟的2020年土地利用Kappa指数为0.86,模型精度和可靠性总体符合要求;(2)3种情景下,未来建设用地面积均增加,增长速率从低到高的情景分别为SSP126、SSP245、SSP585;在所有情景下,林地面积均增加,水域面积均保持稳定;草地面积在SSP126情景下有小幅度增加,其他情景下减少;耕地面积3种情景下均减少;(3)3种情景下,陕西省碳储量均减少,关中平原建设用地的扩张占用大量的耕地是造成陕西省碳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结论]在SSP126情景下,建设用地扩张所占用的生态用地面积最小,碳储量损失最少,该情景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保护的需要,可为未来陕西省国土资源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sd-PLUS耦合模型 未来情景预测 碳储量 InVEST模型
下载PDF
Chinese urbanization 2050: SD modeling and process simulation 被引量:22
3
作者 GU ChaoLin GUAN WeiHua LIU HeL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067-1082,共16页
Is Chinese urbanization going to take a long time, or can its development goal be achieved by the government in a short time? What is the highest stable urbanization level that China can reach? When can China complete... Is Chinese urbanization going to take a long time, or can its development goal be achieved by the government in a short time? What is the highest stable urbanization level that China can reach? When can China complete its urbanization?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ystem dynamic(SD) model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and its validity and simulation are justified by a stock-flow test and a sensitivity analysis using real data from 1998 to 2013. Setting the initial conditions of the simulation by referring to the real data of 2013, the multi-scenario analysis from 2013 to 2050 reveals that Chinese urbanization will reach a level higher than 70% in 2035 and then proceed to a slow urbanization stage regardless of the population policy and GDP growth rate settings; in 2050, Chinese urbanization levels will reach approximately 75%, which is a stable and equilibrium level for China. Thus, it can be argued that Chinese urbanization is a long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that will require approximately20 years to complete and that the ultimate urbanization level will be 75–80%, which means that in the distant future, 20–25% of China's population will still settle in rural regions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urbanization System dynamic sd model Scenario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基于SD模型的重大工程项目成功要素仿真研究
4
作者 刘怡娟 赵娜 李明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24年第1期130-138,共9页
为实现重大工程项目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运用系统动力学对重大工程项目成功要素进行仿真研究。首先,识别重大工程项目成功要素,构建其指标体系;其次,分析各成功要素间的作用关系,构建重大工程项目成功要素SD模型;最后,以港珠澳大桥... 为实现重大工程项目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运用系统动力学对重大工程项目成功要素进行仿真研究。首先,识别重大工程项目成功要素,构建其指标体系;其次,分析各成功要素间的作用关系,构建重大工程项目成功要素SD模型;最后,以港珠澳大桥为例,运用Vensim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并对12个常量型成功要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对认知情感、高管领导、行为关系、资源整合和组织学习的投入和管控,促进重大工程项目成功;对重大工程项目成功影响显著的要素为重大工程项目管理经验、财务冗余度、数字科技的应用和行为惯性。该研究拓展了重大工程项目成功要素研究,为促进重大工程项目成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工程 成功要素 系统动力学 sd模型 模拟仿真 港珠澳大桥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SD大鼠血清、脑脊液中NSE、MBP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牛莉莉 王亚萍 +2 位作者 张英 李建明 阎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5期2226-2229,2236,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SD大鼠血清、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购买SD大鼠进行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模型造模手术,将术后成功造模的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SD大鼠血清、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购买SD大鼠进行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模型造模手术,将术后成功造模的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术后8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在8 h、12 h、1 d、3 d、5 d、7 d及21 d时间段采集腹腔静脉血及抽取延髓脑脊液后,断头取脑,进行0.4%的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大脑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并检测NSE及MB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对血清、脑脊液NSE、MBP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各组血清、脑脊液中NSE和MBP水平在术后8 h开始升高,3 d达峰值,7 d下降至与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8 h至5 d,脑脊液NSE和MBP水平明显高于血清。血清、脑脊液NSE、MBP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脑脊液中NSE、MBP为脑梗死的新型标志物,通过动物实验可为临床患者标本采集推荐最佳时间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动物模型 外周静脉血 脑脊液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脑卒中 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髓鞘碱性蛋白
下载PDF
基于SD模型的张掖盆地水资源生态足迹核算与预测
6
作者 秦欢欢 黄丽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6,56,共11页
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通过构建张掖盆地水资源利用SD模型,设计5类不同情景来核算和预测现状(2000—2020年)和未来(2021—2050年)张掖盆地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对于现状,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亏... 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通过构建张掖盆地水资源利用SD模型,设计5类不同情景来核算和预测现状(2000—2020年)和未来(2021—2050年)张掖盆地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对于现状,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亏均值分别为3.517、0.272和-3.245 hm^(2)/人,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和生态足迹强度均值分别为12.969和2.822 hm^(2)/104元;农业用水在张掖盆地水资源生态足迹核算中占绝对优势但占比在下降,农业领域是节水的重点且潜能较大;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明显下降(降幅90.21%),证明了张掖盆地用水效率的上升;张掖盆地的水资源利用压力较大。平均而言,预测期内张掖盆地不同情景中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均大于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由此导致人均水资源生态亏损的出现;各情景下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和生态足迹强度均值分别为12.932、13.483、10.055、12.698和9.846及0.281、0.206、0.201、0.281和0.196 hm^(2)/104元,未来时间里张掖盆地的水资源利用仍然处于不安全的状态。2021—2050年张掖盆地无法有效缓解水资源利用紧张的状况,需采用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兼顾的发展方案,推荐政府部门采用情景ZS 5。因此,张掖盆地未来水资源利用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节约用水措施和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才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水资源利用 系统动力学 sd模型 张掖盆地
下载PDF
基于机理和数据混合模型的SD-WFGD系统SO_(2)浓度动态预测
7
作者 李瑞连 曾德良 +3 位作者 张光明 谢衍 朱岩松 朱红成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8-1128,1136,共12页
为了保证燃煤电站脱硫系统SO_(2)排放浓度达到环保要求的同时实现经济运行,建立了单塔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SD-WFGD)系统出口SO_(2)浓度混合动态预测模型。首先,分析吸收SO_(2)的化学反应过程,分别建立了吸收塔出口和浆液池(AFT塔)出口SO... 为了保证燃煤电站脱硫系统SO_(2)排放浓度达到环保要求的同时实现经济运行,建立了单塔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SD-WFGD)系统出口SO_(2)浓度混合动态预测模型。首先,分析吸收SO_(2)的化学反应过程,分别建立了吸收塔出口和浆液池(AFT塔)出口SO_(2)浓度机理模型;然后,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MD)方法对历史运行数据和机理模型预测偏差数据进行分解,将分解后不同频率的模态分量进行重构,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算法训练并得到不同的模态分量模型,将不同模态分量的LSSVM模型进行加权叠加,建立了数据补偿模型;最后,将数据补偿模型输出和机理模型输出进行叠加,得到SD-WFGD系统SO_(2)浓度混合动态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利用VMD算法将历史数据分解为不同模态,不同模态数据重构后可有效提高数据模型的预测精度;同时,将机理模型和数据模型结合,可提升模型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站 sd-WFGD系统 SO_(2)预测 机理建模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发展SD规划模型的试验优控——以干旱区柴达木盆地为例 被引量:41
8
作者 方创琳 余丹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67-774,共8页
柴达木盆地作为我国下世纪重点开发地区之一,对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仅对青海省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支援西藏、巩固国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对盆地的实地考察为基础,运用SD模型对盆地资源开... 柴达木盆地作为我国下世纪重点开发地区之一,对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仅对青海省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支援西藏、巩固国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对盆地的实地考察为基础,运用SD模型对盆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弹性方案进行试验调控,得出追求经济发展为主目标的发展型方案、追求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目标的保护型方案和追求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目标的协调型发展方案。经过多方案比较,认为协调型发展方案为盆地未来发展的相对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sd模型 调控 柴达木盆地 资源开发
下载PDF
基于SD模型的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筱青 饶辉 +1 位作者 易琦 和春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39-342,共4页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运用系统动力学(SD)模型,对2010-2020年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现状延续情景、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情景、节水对策情景、综合对策情景等四种情景模拟。结果表明,水资源在2009-2020年能较好的支撑昆明市社会经...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运用系统动力学(SD)模型,对2010-2020年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现状延续情景、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情景、节水对策情景、综合对策情景等四种情景模拟。结果表明,水资源在2009-2020年能较好的支撑昆明市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分析表明优化昆明市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节水等综合对策是提高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最优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市 水资源承载力 sd模型 情景模拟
下载PDF
SD模型在基础设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其藩 徐波 +1 位作者 吴冰 贾建国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1999年第2期37-41,3-4,共7页
本文尝试运用所建基础设施和区域经济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上海和长江流域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问题。通过模型模拟,我们预测了上海未来数年的经济发展概况;并以原煤的供给与需求为例模拟了能源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及消除制约作用... 本文尝试运用所建基础设施和区域经济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上海和长江流域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问题。通过模型模拟,我们预测了上海未来数年的经济发展概况;并以原煤的供给与需求为例模拟了能源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及消除制约作用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sd)模型 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 制约 能源政策
下载PDF
SD模型在洱海流域营养物削减策略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晓臣 李小平 +3 位作者 陈小华 程曦 王菲菲 陈无歧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5-664,共10页
针对洱海富营养化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洱海流域营养物输运转移特征的基础上,应用VENSIM-DSS构建了洱海流域的社会、经济、技术、环境SD耦合模型.模型由7个子系统组成,确定了一套适用于洱海流域的耦合模型特征参数.对入湖TN、TP进行追根... 针对洱海富营养化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洱海流域营养物输运转移特征的基础上,应用VENSIM-DSS构建了洱海流域的社会、经济、技术、环境SD耦合模型.模型由7个子系统组成,确定了一套适用于洱海流域的耦合模型特征参数.对入湖TN、TP进行追根溯源,模拟结果表明洱海流域入湖TN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子系统、畜牧业子系统、生活污水子系统和干湿沉降子系统,以上4大子系统占入湖TN的88%;入湖TP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子系统、畜牧业子系统、生活污水子系统和水土流失子系统,以上4大子系统占入湖TP的89%.以此为基础通过设置4种不同的营养物削减情景,模拟未来10年入湖TN、TP的变化,并通过构建的政策评价子系统和DILLON模型定量评价不同削减方案的可行性,提出最优洱海流域营养物削减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sd模型 TN、TP削减策略 VENSIM-DSS软件
下载PDF
基于SD模型下的流域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时空协同分析——以渭河流域关中段为例 被引量:39
12
作者 李同升 徐冬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1-556,共6页
以渭河流域关中段为例,以SD方法分别建立PRD系统线性增长模型、反馈增长模型和调水耦合模型,并采用Venp 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结果显示:基于政府规划目标的线性增长模型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模式,但区内水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会持续加... 以渭河流域关中段为例,以SD方法分别建立PRD系统线性增长模型、反馈增长模型和调水耦合模型,并采用Venp 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结果显示:基于政府规划目标的线性增长模型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模式,但区内水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会持续加大;反馈增长模型可根据流域内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但难以完成关中地区所承担的发展和带动使命;调水耦合模型引入了区外水资源,地区缺水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社会经济发展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解决关中地区PRD问题有效途径,而调水工程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协同则是近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D系统 sd模型 时空协同 渭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SD模型的弹药消耗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俞杰 王三喜 +1 位作者 沈寿林 夏新民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54-157,共4页
传统弹药消耗研究主要将重点放在微观层面对具体的弹药需求量的计算方法上,没有科学回答实际作战中弹药消耗的宏观规律和趋势。在上述计算思路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从总体上对战时双方兵力因素、武器因素以及各个作战阶段... 传统弹药消耗研究主要将重点放在微观层面对具体的弹药需求量的计算方法上,没有科学回答实际作战中弹药消耗的宏观规律和趋势。在上述计算思路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从总体上对战时双方兵力因素、武器因素以及各个作战阶段弹药消耗的规律作了有益的探索,从宏观上得出了战时弹药消耗的本质规律,对战略、战役指挥员从宏观层面整体把握弹药消耗的本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模型 弹药消耗 规律
下载PDF
SDS模型化简合并多边形的一个改进算法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晶 周烨 刘瑜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10-1016,共7页
作为自动制图综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边形化简与合并可用来解决由于制图比例尺减小而带来的多边形与多边形之间以及多边形内部的邻近冲突问题。该方法设计主要基于多边形几何特征、拓扑特征的分析,同时需要一种合适的空间数据模型用于... 作为自动制图综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边形化简与合并可用来解决由于制图比例尺减小而带来的多边形与多边形之间以及多边形内部的邻近冲突问题。该方法设计主要基于多边形几何特征、拓扑特征的分析,同时需要一种合适的空间数据模型用于支持多边形与多边形之间,多边形内部的邻近关系探测。为避免分离操作带来的多边形综合结果的不同,在分析了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SDS模型表达对象邻近关系的能力后,提出了一种统一解决多边形化简和合并的方案,同时对原有的邻近冲突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从而解决了由于边缘尖锐三角形的引入而导致多边形合并和化简后面积大量增大和丢失某些特征点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满意的多边形化简合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的简单数据结构模型 多边形合并 多边形化简
下载PDF
基于SD模型的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振伟 杨路华 +2 位作者 高慧嫣 刘宏权 杜新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23,共4页
在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SDMWRCCB,简称SD模型)对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定量计算和动态模拟。使用Vensim软件对模型进行模拟过程中,有效模拟各种政府、非政府机构及人类的行为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在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SDMWRCCB,简称SD模型)对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定量计算和动态模拟。使用Vensim软件对模型进行模拟过程中,有效模拟各种政府、非政府机构及人类的行为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规划年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情况,比较得出一个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方案,为制定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水资源承载力 系统动力学方法 sd模型 计算机模拟 Vensim软件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用水量演变的驱动因素与预测——基于LMDI与SD模型 被引量:11
16
作者 章恒全 杨柳 张陈俊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3-152,共10页
基于LMDI分解模型和SD预测模型,分别研究了长江经济带2000-2019年用水总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和2019-2035年用水量的变化趋势。将用水总量变化分解为生产强度、产业结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效应。研究发现:生产强度效应是用水总量变化的主... 基于LMDI分解模型和SD预测模型,分别研究了长江经济带2000-2019年用水总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和2019-2035年用水量的变化趋势。将用水总量变化分解为生产强度、产业结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效应。研究发现:生产强度效应是用水总量变化的主要来源,二者具有增减的同步性;生产强度、产业结构效应是抑制用水总量增加的主要和次要因素,而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效应都刺激了用水总量的增加,但人口规模效应的作用相对较弱。预计在2019-2035年,长江经济带用水总量和三次产业用水量均在整体上呈现持续的递增趋势,生产用水强度降低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始终对用水总量起促减作用,经济增长持续刺激用水总量增加,人口规模在2019-2030年促进用水总量的增加,随后对其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量 LMDI 分解模型 sd 预测模型 长江经济带 生产强度 产业结构
下载PDF
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纠偏的SD-DES模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梦琦 余佳 +3 位作者 任炳昱 王晓玲 吕菲 佟大威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2-123,共12页
施工进度纠偏是保证地下洞室群在受到突发干扰后仍能平稳有序施工的有效手段。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模型能够有效模拟纠偏过程。现有研究缺乏对地下洞室群施工中采取的纠偏策略的综合考虑;相关SD模型未能考虑人员懈怠等纠偏... 施工进度纠偏是保证地下洞室群在受到突发干扰后仍能平稳有序施工的有效手段。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模型能够有效模拟纠偏过程。现有研究缺乏对地下洞室群施工中采取的纠偏策略的综合考虑;相关SD模型未能考虑人员懈怠等纠偏参数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建立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纠偏SD-DES(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模型,其中,纠偏策略SD模型包含加班、增加设备、增派人员、重调度等四个子模型,并且考虑了纠偏参数的影响;同时,兼顾SD模型和DES模型的优势,对“进度偏差估计-纠偏策略制定-策略实施效果”进行模拟与分析。结合实际地下洞室群工程进行了施工进度纠偏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SD模型,本文方法得到的策略与实际更吻合,证明本文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群 进度纠偏 sd模型 sd-DES耦合 纠偏参数
下载PDF
SD大鼠阳虚便秘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7
18
作者 彭成 王岚 赵小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7-409,共3页
目的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建立SD大鼠阳虚便秘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应用山西白醋加活性炭冰水法制作阳虚便秘动物模型。观察模型动物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变化,进行模型动物的排便和在体结肠肌电等实验,检测模型动物的胃肠激素、肠神... 目的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建立SD大鼠阳虚便秘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应用山西白醋加活性炭冰水法制作阳虚便秘动物模型。观察模型动物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变化,进行模型动物的排便和在体结肠肌电等实验,检测模型动物的胃肠激素、肠神经递质等客观指标。结果造模后,模型动物的一般生物学特征表现为:腹胀、披毛蓬松、倦怠蜷缩、体重减轻、大便色黑、干燥;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动物的首粒排便时间明显延迟,6h内排便粒数明显减少,结肠收缩频率明显降低、结肠收缩幅度减弱,胃肠激素、肠神经递质分泌紊乱;经通便灵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和指标明显改善。造模后动物恢复6d,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首粒排便时间和6h内排便粒数仍有差异。结论应用山西白醋加活性炭冰水能复制出稳定的SD大鼠阳虚便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虚便秘 sd大鼠 模型 建立 评价
下载PDF
基于SD模型的深圳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斌 陆桂华 胡震云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27,共3页
基于深圳市社会、经济、环境现状,在综合考虑水资源质和量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深圳市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并对深圳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计算评价,结论是深圳市水资源承载力普遍小于1。通过对16种方案的计算比较,提出进行产业结... 基于深圳市社会、经济、环境现状,在综合考虑水资源质和量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深圳市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并对深圳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计算评价,结论是深圳市水资源承载力普遍小于1。通过对16种方案的计算比较,提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污水处理水平、提高节水程度、加强人口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深圳市水资源承载力,到2030年,其值能接近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系统动力学(sd)模型 深圳市
下载PDF
基于SD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计算理论研究——以青海共和盆地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为例 被引量:28
20
作者 王薇 雷学东 +1 位作者 余新晓 陈丽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年第3期11-15,共5页
从水资源承载力计算的研究现状入手,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SDMW RCCB,简称SD模型)进行水资源承载力定量计算。在对该方法建模思路以及对共和盆地水资源环境系统构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共和盆地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为进一... 从水资源承载力计算的研究现状入手,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SDMW RCCB,简称SD模型)进行水资源承载力定量计算。在对该方法建模思路以及对共和盆地水资源环境系统构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共和盆地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进行共和盆地水资源承载力的定量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系统动力学方法 sd模型 共和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