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CHEMISTRY CONSTRAIN ON TECTONIC EVOLUTION OF PALEO-TETHYS IN SE YUNNAN,CHINA
1
作者 Dong Yunpeng 1,2 , Zhu Bingquan 2, Zhang Guowei 1,Yao Anping 1 2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276-277,共2页
There has been a long\|term debate about the Paleo\|Tethyan Ocean in South China continent.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i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re exist two tectonic belts in SE Yunnan, SW China c... There has been a long\|term debate about the Paleo\|Tethyan Ocean in South China continent.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i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re exist two tectonic belts in SE Yunnan, SW China called Ailao Shan zone and Shizong—Mile zone, which separate Yangtze Block, Cathysian Block and Indo\|China Block from each other.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its geodynamics of these suture zones are correlated with the Paleo\|Tethyan Ocean. Both of the zones are keys to understanding whether the Paleo\|Tethyan Ocean extended from Western Yunnan area to east of the South China continent. The Ailao Shan belt consists of Red River fault, Ailao Shan fault, Shuanggou fault and Huashan—Yayi fault, which are the boundaries of the Ailao Shan basement metamorphic belt, ophiolitic melange belt and Island\|arc volcanic\|sediments belt, respectively.The ophiolitic melange bel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existence of the ophiolite in Shuanggou area, which represents the relicts of the oceanic crust of the Ailao Shan Ocean. In addition, there exist volcanic rocks in west of the ophiolitic melange belt in Jingdong area.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asalts in Jingdong ar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E\|MORB. Synthesized studies on geochemistry and tectonics suggest that the basalts in Jingdong area were formed in an extensional rift setting in Devon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 yunnan Paleo\|Tethys TECTONIC evolution GEOCHEMISTRY ge odynamics
下载PDF
“新南方写作”的边疆跨境叙事——以范稳的长篇小说《碧色寨》为例
2
作者 马峰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39-46,共8页
在“新南方写作”的叙事类型中,边疆跨境叙事是深化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连通方式。范稳的长篇小说《碧色寨》立足云南、连通越南,重新挖掘西南边疆通道的历史资源,拓展了边疆跨境叙事的文学新范式。小说围绕百余年前法国铁... 在“新南方写作”的叙事类型中,边疆跨境叙事是深化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连通方式。范稳的长篇小说《碧色寨》立足云南、连通越南,重新挖掘西南边疆通道的历史资源,拓展了边疆跨境叙事的文学新范式。小说围绕百余年前法国铁路公司滇越铁路的跨国开通运营,聚焦于碧色寨火车站的历史兴衰,呈现出边疆风情、人事纠葛与文化碰撞的多元图景。在边疆跨境视维下,作者通过地理叙事勾勒出欧洲人的地理想象与地理适应,借助历史叙事重构了滇越铁路的修筑史与抗争史,又在文化叙事中彰显出彝族原生文化与欧洲外来文化的融汇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南方写作” 范稳 《碧色寨》 滇越铁路 边疆跨境叙事
下载PDF
滇东南上二叠统吴家坪阶下部铝土矿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加强 王训练 +4 位作者 周洪瑞 高金汉 于蕾 郑楠 毛志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8-517,共10页
滇东南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阶下部铝土矿不整合于峨眉山玄武岩或灰岩之上,查明其物质来源对铝土矿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对铝土矿及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玄武岩、花岗岩及下伏灰岩的地球化学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滇东南铝土矿常量元素主要由S... 滇东南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阶下部铝土矿不整合于峨眉山玄武岩或灰岩之上,查明其物质来源对铝土矿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对铝土矿及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玄武岩、花岗岩及下伏灰岩的地球化学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滇东南铝土矿常量元素主要由SiO2、Fe2O3、Al2O3、TiO2和FeO组成;铝土矿中富集Zr、Hf、Nb、Ta元素,表明Zr、Hf、Nb、Ta等高场强元素在滇东南地区铝土矿矿化过程中较为稳定,且Zr、Hf、Nb、Ta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铝土矿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与峨眉山玄武岩配分曲线趋势一致,均富集轻稀土元素,而与下伏灰岩差异较大,且Zr-Hf、Nb-Ta图解与峨眉山玄武岩呈线性关系,而与矮郎河过铝质花岗岩的相关性不强。据此推断滇东南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阶下部铝土矿主要物质来源为峨眉山玄武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南 吴家坪阶下部 铝土矿 地球化学 物源分析
下载PDF
滇东南马关古林箐热带雨林望天树群落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华 王洪 肖文祥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70,共9页
云南东南部马关县古林箐的望天树群落以龙脑香科植物望天树为乔木层优势种,无患子科植物番龙眼为亚优势种,外貌以常绿大、中高位芽植物组成为特征,林内板根和茎花现象普遍,层间木质藤本和维管附生植物丰富,属于一种热带季节性雨林群落... 云南东南部马关县古林箐的望天树群落以龙脑香科植物望天树为乔木层优势种,无患子科植物番龙眼为亚优势种,外貌以常绿大、中高位芽植物组成为特征,林内板根和茎花现象普遍,层间木质藤本和维管附生植物丰富,属于一种热带季节性雨林群落类型。在植物区系组成上,该群落以樟科、番荔枝科、楝科、大戟科、桑科、无患子科、橄榄科、柿树科等为主要组成科,在重要值统计上,以大戟科、无患子科、柿树科、龙脑香科、番荔枝科、樟科、楝科、橄榄科、桑科等为较优势的科,与东南亚热带雨林很接近,故为东南亚热带雨林的北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天树群落 种类组成 外貌特征 马关县古林箐 云南东南部
下载PDF
云南几种野生茶生态环境与引种试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罗吉凤 龙春林 周翊兰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1年第1期39-46,共8页
调查了产于滇东南的 3种野生茶 (秃房茶 Camellia gymnogyna Chang、厚轴茶 C.crassicolumna Chang和普洱茶 C.sinensis var.assamica Kitamura)的生态环境 ,其中普洱茶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它们均分布于海拔 1 0 0~ 2 540 m的常绿阔... 调查了产于滇东南的 3种野生茶 (秃房茶 Camellia gymnogyna Chang、厚轴茶 C.crassicolumna Chang和普洱茶 C.sinensis var.assamica Kitamura)的生态环境 ,其中普洱茶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它们均分布于海拔 1 0 0~ 2 540 m的常绿阔叶林或山地苔藓林中。在 5年时间里 ,先后采集上述 3种野生茶的插条、小苗和种子 ,进行了引种繁殖试验。结果表明 :野生茶在昆明地区的引种驯化已取得初步成功 ;扦插和小苗移栽的时间以 6~ 8月份为宜 ;扦插成功的关键是插条须“现采现插”,扦插成活率最高可达 88% ;种子具有休眠期 ,用 70 0× 1 0 - 6GA3处理种子可打破休眠 ;采用 MS+1 .5BA+0 .1 5NAA培养基 ,可用野生茶种子进行组织培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 普洱茶 秃房茶 厚轴茶 引种试验 滇东南
下载PDF
滇东南南部多金属成矿带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丁星妤 戴塔根 刘晓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30-1739,共10页
滇东南南部成矿带是云南省重要的金属成矿带之一,锡、钨、铅、锌、银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主要赋存于中寒武统、下二叠统和中三叠统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地层中,空间上多围绕个旧、薄竹山和老君山3个较大的花岗岩体分布。在近年矿产勘查中区... 滇东南南部成矿带是云南省重要的金属成矿带之一,锡、钨、铅、锌、银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主要赋存于中寒武统、下二叠统和中三叠统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地层中,空间上多围绕个旧、薄竹山和老君山3个较大的花岗岩体分布。在近年矿产勘查中区内已发现锡钨等金属矿床53处。在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锡钨等金属矿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对个旧卡房铜锡矿床、麻花坪南秧田钨矿床、蒙自白牛厂铅锌银矿床和小锡板锑矿床4个典型矿床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有利成矿地质条件、化探异常信息,将具有一定资源潜力和找矿前景的地区划为5个成矿远景区:个旧锡、钨、铜成矿远景区,薄竹山—白牛厂钨、铅、锌、银成矿远景区,老君山—麻栗坡钨、锡成矿远景区,砚山铜、铅、锌成矿远景区和西畴锑成矿远景区;预测了锡金属远景储量达133万t,钨(WO3)远景储量达112万t,铅锌矿金属远景储量达942万t,铜金属远景金属储量达326万t,锑金属远景金属储量达30万t。结果表明,该成矿带锡钨等矿产找矿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南南部成矿带 金属矿床 远景区 找矿潜力
下载PDF
滇东南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被引量:25
7
作者 冯晓宏 王臣兴 +2 位作者 崔子良 刘宇淳 张兴恒 《云南地质》 2009年第3期233-242,共10页
滇东南含铝岩系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龙潭组)底部和第四系,铝土矿床类型分原生沉积型和第四系岩溶红土堆积型两大类,成矿物质分别来源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基性玄武岩的风化、剥蚀、淋沥所形成的含铝土矿碎屑—红土物质,以及邻近的原生... 滇东南含铝岩系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龙潭组)底部和第四系,铝土矿床类型分原生沉积型和第四系岩溶红土堆积型两大类,成矿物质分别来源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基性玄武岩的风化、剥蚀、淋沥所形成的含铝土矿碎屑—红土物质,以及邻近的原生沉积型铝土矿的风化残积、残坡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类铝土矿床 含铝岩系控制 矿质来源 大火成岩省 滇东南
下载PDF
滇东南木兰科木莲属植物一新种 被引量:3
8
作者 税玉民 陈文红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0,共2页
描述了云南东南部木莲属(木兰科)一新种,即红河水莲。
关键词 木兰科 木莲属植物 新种 红河木莲 云南东南部 形态特征
下载PDF
滇东南丫蕊花属(百合科)一新种及其生物地理学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文红 税玉民 喻智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7-268,共2页
报道了云南东南部金平县五台山丫蕊花属 (百合科 )一新种 。
关键词 滇东南 丫蕊花属 百合科 新种 生物地理学意义
下载PDF
滇东南兰科无柱兰属一新种及其生物地理学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文红 税玉民 郎楷永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1-524,共4页
报道了云南东南部的兰科新种———文山无柱兰 (AmitostigmawenshanenseW .H .Chen ,Y .M .Shui&K .Y .Lang) ,并与本属其他种的分布特点作了比较 ,根据本种分布的特殊性 ,阐述了其独特的生物地理学意义。
关键词 新种 文山无柱兰 生物地理学意义 滇东南 兰科 地理分布图
下载PDF
云南东南部秋海棠属侧膜组一新种 被引量:3
11
作者 税玉民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4-376,共3页
关键词 秋海棠属 吴氏秋海棠 新种 云南东南部 中国
下载PDF
老寨湾金矿控矿层位时代及控矿因素新认识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昌毕 舒培华 《云南地质》 2012年第1期12-17,共6页
矿区主要金矿化层为下奥陶统老寨组(O1l),而非下泥盆统坡松冲组。金矿化主要受断裂构造+岩浆活动+不整合面+岩性等多因素的综合控制,矿体富集的空间部位与断裂构造及深部岩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丰富和扩展了滇东南地区加里东不整合面控... 矿区主要金矿化层为下奥陶统老寨组(O1l),而非下泥盆统坡松冲组。金矿化主要受断裂构造+岩浆活动+不整合面+岩性等多因素的综合控制,矿体富集的空间部位与断裂构造及深部岩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丰富和扩展了滇东南地区加里东不整合面控矿理论的内涵,明确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厘定矿化层时代 多因素综合控矿 找矿意义 老寨湾金矿 滇东南
下载PDF
滇东南黄连山秋海棠属一新种 被引量:2
13
作者 税玉民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7-308,共2页
关键词 滇东南 黄连山 秋海棠属 新种
下载PDF
玄武岩金矿地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薛步高 《云南地质》 2007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滇黔桂金三角区赋存峨眉山玄武岩组(含底部大厂层)和龙潭组含矿的岩性,主要是玄武熔岩、凝灰岩和含凝灰质、炭质的岩石,一些研究者将其归入“卡林型金矿”。本文提出应从“卡林型金矿”中剔除,另行命名为玄武岩金矿。因地幔柱成因的玄武... 滇黔桂金三角区赋存峨眉山玄武岩组(含底部大厂层)和龙潭组含矿的岩性,主要是玄武熔岩、凝灰岩和含凝灰质、炭质的岩石,一些研究者将其归入“卡林型金矿”。本文提出应从“卡林型金矿”中剔除,另行命名为玄武岩金矿。因地幔柱成因的玄武岩,自有其独立的成矿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金矿 异于卡林型金矿 矿床实例 找矿前景 云南贵州广西
下载PDF
云南省富乐分散元素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一个分散元素超常富集的铅锌矿床 被引量:10
15
作者 司荣军 顾雪祥 +1 位作者 谢良鲜 张娜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3-322,共10页
云南富乐分散元素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东南部,是一个中型的铅锌矿床,伴生Cd、Ge、Se、Ga四种具有工业价值的分散元素,其中Cd、Ge、Se储量达到大型矿床规模。矿体赋存于二叠系茅口组二段白云岩中的层间... 云南富乐分散元素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东南部,是一个中型的铅锌矿床,伴生Cd、Ge、Se、Ga四种具有工业价值的分散元素,其中Cd、Ge、Se储量达到大型矿床规模。矿体赋存于二叠系茅口组二段白云岩中的层间破碎带内,形态呈透镜状、似层状、脉状,矿体一般长100~1000m,宽50~500m,厚0.5~25m。矿石发育粗粒结构,角砾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分散元素主要呈类质同像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分散元素富集的原因是含有机质的古油田卤水对矿源层——石炭、二叠纪地层中Pb、Zn、Cd、Ge、Se、Ga的强烈萃取,分散元素主要富集在闪锌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富乐 分散元素 CD Ge se GA 铅锌矿床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及其在遥感地质找矿中的应用——以滇西红山子区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海平 张彤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文章探讨了三层神经网络结构及其误差逆传播学习算法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并利用其技术优势对滇西红山试验区进行了研究实践 ,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识别在遥感地质找矿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地质学 人工神经网络 遥感数值图像 图像识别 找矿
下载PDF
滇东南老君山自然保护区蕨类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陆树刚 成晓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5年第4期415-419,共5页
本文在分类和区系的基础上,对老君山自然保护区蕨类物种进行多样性研究。结果如下:(1)蕨类物种丰富,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2)物种密度及个体密度均较大;(3)频度最大的物种为中华桫椤等;(4)相对多度最多者为斑点毛鳞蕨... 本文在分类和区系的基础上,对老君山自然保护区蕨类物种进行多样性研究。结果如下:(1)蕨类物种丰富,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2)物种密度及个体密度均较大;(3)频度最大的物种为中华桫椤等;(4)相对多度最多者为斑点毛鳞蕨;(5)物种形态各异,大小差别悬殊;(6)分类群比较齐全而且其系统演化的位置多样;(7)地理成分复杂但以北部湾或滇东南山地特有成分最突出;(8)各种生态类型兼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物种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 老君山
下载PDF
滇东南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瀚海 杨勤生 《云南地质》 2010年第3期245-250,244,共7页
华南成矿省滇东南成矿带是国内大型超大型矿床较多地区,以往认为其成因与滇东南三大花岗岩体的侵入有关,但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不少科研单位及学者在3个超大型矿床的块状硫化物矿石中发现了喷流沉积的重要证据。白牛厂V1矿体的直接顶、... 华南成矿省滇东南成矿带是国内大型超大型矿床较多地区,以往认为其成因与滇东南三大花岗岩体的侵入有关,但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不少科研单位及学者在3个超大型矿床的块状硫化物矿石中发现了喷流沉积的重要证据。白牛厂V1矿体的直接顶、底板地层,在多个穿矿钻孔中发现三叶虫化石以及在白羊矿段矿石中发现了沉积锡石等也难与阿尾隐伏花岗岩体的成矿作用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流沉积成矿 超大型矿床 华南成矿省 找矿远景 滇东南
下载PDF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浅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少伟 张志平 《云南地质》 2015年第2期193-197,共5页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带处于我国著名的滇、黔、桂"金三角"成矿带上,金矿形成与区内复杂的大地构造发展和时空演化关系密切。金矿床常常受构造控制,其中以不整合面控矿最为明显,其次为断裂破碎带控矿;低温Au-As-Hg-Sb地球化学组... 滇东南卡林型金矿带处于我国著名的滇、黔、桂"金三角"成矿带上,金矿形成与区内复杂的大地构造发展和时空演化关系密切。金矿床常常受构造控制,其中以不整合面控矿最为明显,其次为断裂破碎带控矿;低温Au-As-Hg-Sb地球化学组合异常表现明显;泥盆系、二叠系是最主要的容矿地层;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此为辉锑矿化、毒砂化和粘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控矿 卡林型金矿 云南东南部
下载PDF
滇东南都龙矿区南北向断裂构造演化与控矿 被引量:6
20
作者 陶志华 苏航 +1 位作者 韦文彪 刀学强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7-502,共6页
都龙矿床是滇东南三大多金属矿床之一。前人对该矿床的成矿特征、成矿规律与控矿因素、成矿时代以及岩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地质事实和已有研究表明,该矿床具有明显的构造控矿特征,但矿区构造的研究相对薄弱... 都龙矿床是滇东南三大多金属矿床之一。前人对该矿床的成矿特征、成矿规律与控矿因素、成矿时代以及岩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地质事实和已有研究表明,该矿床具有明显的构造控矿特征,但矿区构造的研究相对薄弱,特别是对以矿区F_0、F_1、F_2等3条主干断裂为代表的、具有重要控矿意义的N-S向断裂构造在成矿前后的演化过程认识还不够清晰。在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解析了燕山晚期花岗岩成岩-成矿事件前后N-S向断裂构造的演化过程,刻画了该组断裂在不同时期的力学机制及其动力学背景,探讨了该组断裂构造的控矿意义,认为该组断裂构造不仅是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还是含矿热液交代、沉淀成矿的场所,起到了导矿、容矿的作用。根据上述认识,提出上述3条断裂经过的、勘查工作相对薄弱的水硐厂、五口硐、烟山等矿区,是寻找锌、铅、银等多金属矿的有利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向断裂 演化过程 控矿意义 找矿方向 都龙矿区 滇东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