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OF Analysis on the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in China during 1951-1999 被引量:3
1
作者 LIU Hua Maomi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in Guangdong Province, Maoming 525000, China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4期39-41,46,共4页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in China during 1951-1999. [Method] Based on the monthly average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data in 16...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in China during 1951-1999. [Method] Based on the monthly average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data in 160 stations from January, 1951 to February, 1999, which were provided by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the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in 48 years were studied by using SEOF method. [Result] SEOF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SEOF analysis of the first modal showed the four-season propulsion of rain belt in China from south to north. Seen from the time coefficient, as a whole, the precipitation in China decreased slightly during the 1960s-1970s. After the 1970s, the precipitation had the increase trend and was the decrease trend after the 1980s. SEOF analysis of temperature:the first modals of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configured well in the space. In the dry zone where the precipitation was less,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 was obvious. Seen from the time sequence, the temperature in China during 1951-1999 was low, and it was the low temperature period in the 1950s. The temperature rose slightly during the 1950s-1960s, and it entered into the low temperature period again from the middle and latter periods of 1960s to early the 1970s. From the metaphase of 1970s to the end of 1990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d relatively and stably.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rovided the theory basis for studying the climate variation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seof analysis China
下载PDF
1951~1999年中国降水和气温的SEOF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775-11777,共3页
[目的]研究1951~1999年我国降水和气温的季节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我国气象局提供的160个站1951年1月~1999年2月的月平均降水和气温资料,运用SEOF方法研究了48年我国降水和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降水的SEOF分析表明,第1模态的SEO... [目的]研究1951~1999年我国降水和气温的季节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我国气象局提供的160个站1951年1月~1999年2月的月平均降水和气温资料,运用SEOF方法研究了48年我国降水和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降水的SEOF分析表明,第1模态的SEOF分析表现了我国雨带从南到北的四季推进;从时间系数来看,总体上,20世纪60~70年代我国降水略有减少,70年代后降水是增多的趋势,80年代后降水又是减少的趋势。气温的SEOF分析表明,降水的第1模态和气温的第1模态在空间上配置较好,降水量少的干旱区域,温度变化比较明显,配合时间序列来看,1951~1999年我国气温是偏低;20世纪50年代为低温时期,50~60年代前期气温有所升高,60年代中、后期~70年代初期又进入低温时期,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气温变化相对稳定增大。[结论]该研究为我国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气温 seof分析
下载PDF
中国雨季降水主模态季节演变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少妮 黄菲 黄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58-1164,共7页
利用1960-2000年全国436个地面测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将中国雨季分为江南春雨期(3月16日-5月15日)、夏季风主汛期(5月16-7月15日)、夏季风后汛期(7月16日-9月15日)3个时段,应用S-EOF(Season-reliant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 利用1960-2000年全国436个地面测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将中国雨季分为江南春雨期(3月16日-5月15日)、夏季风主汛期(5月16-7月15日)、夏季风后汛期(7月16日-9月15日)3个时段,应用S-EOF(Season-reliant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分解的方法研究了中国雨季旱涝型主模态季节演变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变化特征。主要分析了前3个主模态的时空分布特征,第一模态(S-EOF1)的旱涝分布为江南初夏旱涝型,主要显示出江南地区在夏季风主汛期以整个长江以南地区的旱或涝为主要特征,具有20-30 a的年代际振荡周期。第二模态(S-EOF2)空间向量集中体现了夏季风主汛期长江中下游流域和华南地区形成南北相反的旱涝分布,为南北跷跷板型,且这种分布在夏季风后汛期发生转变,这种南北旱涝急转型以2-4 a的年际变化为主。第三模态(S-EOF3)主要体现了夏季风后汛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华北和华南地区降水异常呈负相关关系,即自南向北呈现三明治夹心型的旱涝分布,以低频年际振荡为主,显著周期为6-8a,同时还具有准30 a的年代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雨带 旱涝时空特征 seof 年际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1990年代中期南海季风系统年代际转型模态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菲 董静舒 +1 位作者 黄少妮 黄健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8-944,共7页
利用1979--2007年的CMAP降水、HadlSST的海表面温度数据和NCEP的850hPa风场数据,应用多变量联合季节经验正交分解(MY—SEOF)方法,研究了南海季风系统的前两个主模态特征,发现一个模态是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模态,一个是在1... 利用1979--2007年的CMAP降水、HadlSST的海表面温度数据和NCEP的850hPa风场数据,应用多变量联合季节经验正交分解(MY—SEOF)方法,研究了南海季风系统的前两个主模态特征,发现一个模态是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模态,一个是在1990年代中期的年代际转型模态。区域敏感性试验发现南海季风系统的1990年代中期的年代际转型在去除南海热带区域(105~125°E,5-25°N)的范围内是最显著的,年代际转型模态出现在MV-SEOF的第一模态中,且主要体现在“季风年”季节循环顺序的MV.SEOF中;而变换其它纬度和经度以及非“季风年”季节循环顺序时,ENSO模态出现在第一模态中,同时年代际转型信号都会减弱并出现在第二模态中。南海季风系统的年代际转型反映了南海局地季风型海.气耦合系统的特征,其中南海局地海表面温度(SST)的年代际变化表现出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特征,而南海局地的海.气耦合作用则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使南海中北部SST的年代际信号强化并影响到整个季风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年代际转型 MV-seof 南海季风 1990年代中期 模态
下载PDF
河南省降水量主模态演变时空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罗成 程芳芳 王纪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3期31-37,共7页
对河南省61个气象观测站1958—2013年的季降水量时间序列进行SEOF分析,研究河南省降水量主模态季节演变的时空变化特征,重点分析了前4个模态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前3个模态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阶段性变化特征;第3模态为冬季旱(涝)... 对河南省61个气象观测站1958—2013年的季降水量时间序列进行SEOF分析,研究河南省降水量主模态季节演变的时空变化特征,重点分析了前4个模态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前3个模态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阶段性变化特征;第3模态为冬季旱(涝)-春季涝(旱)-夏季北部太行山涝(旱)、其他地区旱(涝)-秋季旱(涝)型,冬春两季模态为高度负相关关系,冬秋两季模态则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4模态年际变化相对较小,但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时空特征 seof 降水量 主模态 季节演变 河南省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和表层声速的全海深声速剖面反演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倩倩 李宏琳 +2 位作者 曹守莲 严娴 马志川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4-94,共11页
海洋声速剖面严重影响着水下声传播特性,近实时地获取声速剖面对水下声通信、水下定位、鱼群探测等都有重要意义。单经验正交函数回归(singl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regression,sEOF-r)方法通过建立声速剖面的经验正交系数与... 海洋声速剖面严重影响着水下声传播特性,近实时地获取声速剖面对水下声通信、水下定位、鱼群探测等都有重要意义。单经验正交函数回归(singl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regression,sEOF-r)方法通过建立声速剖面的经验正交系数与海面遥感数据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来反演声速剖面。但是,海洋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声速与海面遥感数据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因此,本文基于Argo历史网格数据,通过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OM)生成海平面高度异常(Sea Level Anomaly,SLA)、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等海表遥感数据以及表层声速仪测量的表层声速与声速剖面异常之间的非线性映射;然后利用近实时的海表遥感数据和表层声速反演三维海洋声速场。声速剖面反演的结果表明,在多源信息融合的优势下,本文方法的反演性能最稳定且精度最高,声速剖面的平均反演精度比经典sEOF-r方法提高约2 m/s,比未考虑表层声速的经典SOM方法提高约1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数据集 海表面温度 海平面高度异常 EOF分解 表层声速仪 seof-r方法 SOM方法
下载PDF
厄尔尼诺现象对西藏5月降水的影响
7
作者 洛桑旺姆 达琼 普布卓玛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65-69,共5页
利用1979—2017年NOAA海温距平场数据、NCEP/DOE风场和大气可降水量场数据以及PREC/L降水数据对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西藏5月降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厄尔尼诺发生年,中南半岛700hPa出现反气旋环流差值,形成下沉气流,大气可降水量偏少,西... 利用1979—2017年NOAA海温距平场数据、NCEP/DOE风场和大气可降水量场数据以及PREC/L降水数据对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西藏5月降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厄尔尼诺发生年,中南半岛700hPa出现反气旋环流差值,形成下沉气流,大气可降水量偏少,西藏降水偏少;拉尼娜发生年,中南半岛700 hPa出现气旋环流差值,形成上升气流,大气可降水量偏多,西藏降水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海温 seof 降水 东亚急流 厄尔尼诺 西藏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分析与单经验正交函数回归法的南海声速剖面估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欧圳翼 屈科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1-826,共6页
基于遥感参数和Argo历史数据对水体声速剖面(Sound Speed Profile, SSP)进行重构,对单经验正交函数回归(singl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regression, sEOF-r)法在南海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由于南海动力活动的复杂性,SSP扰动相对... 基于遥感参数和Argo历史数据对水体声速剖面(Sound Speed Profile, SSP)进行重构,对单经验正交函数回归(singl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regression, sEOF-r)法在南海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由于南海动力活动的复杂性,SSP扰动相对复杂,同时海域内SSP样本稀疏,相关的SSP统计学估计方法在南海区域还难以有效应用。文章基于K-means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讨论南海海域正交经验函数模态的一致性。通过扩大重构实验网格解决样本稀疏的问题。利用经典的sEOF-r对南海SSP进行反演,对重构SSP的误差分析说明了该方法在南海海域应用的有效性。SSP重构的均方根误差为2.341 1m·s^(-1),较大误差主要出现在深度40~200 m,其原因是海域内混合层深度发生变化。实验证明在南海区域内利用遥感参数可以有效地估计S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剖面 聚类分析 海面遥感参数 南海 单经验正交经验函数(seof-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