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28Mn-6Si-5Cr磨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炎 王再友 陈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3-26,共4页
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Nb、Ti、Ce的Fe-28Mn-6Si-5Cr合金在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Fe-28Mn-6Si-5Cr合金的磨损质量损失明显低于45钢,且受载荷和转速的影响较小,当载荷为300 N时为最小。合金的磨损质量损失随转速的提高而增... 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Nb、Ti、Ce的Fe-28Mn-6Si-5Cr合金在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Fe-28Mn-6Si-5Cr合金的磨损质量损失明显低于45钢,且受载荷和转速的影响较小,当载荷为300 N时为最小。合金的磨损质量损失随转速的提高而增加。在相同的摩擦条件下,转速为50 r/min时,添加Nb和Ce、硬度较低的合金耐磨性最好,而转速为75 r/min时,添加0.42%Ti、硬度最高的合金表现出最佳的耐磨性。磨损表面形貌分析表明,合金的磨损表面呈平行于滑动方向的浅平润滑犁削沟,主要为切削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8Mn-6si-5Cr合金 合金元素 耐磨性 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
下载PDF
Sr变质后Al-28%Si合金中Si相的生长行为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华基 胡慧芳 陈俊桃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7-69,共3页
采用不同的腐蚀、萃取方法,研究Sr变质后Al-28%Si合金初生Si和共晶Si相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变质后合金中初生Si金相组织呈鱼骨状,萃取后是由八面体堆垛形成的长条状聚集体。SEM分析显示,Sr元素在初生硅内部并未富集,Sr的加入影响了初... 采用不同的腐蚀、萃取方法,研究Sr变质后Al-28%Si合金初生Si和共晶Si相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变质后合金中初生Si金相组织呈鱼骨状,萃取后是由八面体堆垛形成的长条状聚集体。SEM分析显示,Sr元素在初生硅内部并未富集,Sr的加入影响了初生硅的形核,并未影响初生Si的生长过程;变质后共晶Si表现为细而短的纤维杆状组成的脊骨状结构,能谱分析显示在共晶Si生长前端存在Sr元素的富集。游离态Sr原子在Si相表面的吸附阻止了共晶Si相的片状生长,进而形成分枝细密的珊瑚状共晶Si,Sr的加入影响了共晶Si的生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8%Si合金 SR变质 初生Si相 共晶Si相
下载PDF
TiC沉淀析出对Fe-28Mn-6Si-5Cr合金力学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王再友 戴玉明 +1 位作者 张炎 王红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500-503,共4页
借助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及硬度计对固溶态和时效态Fe-28Mn-6Si-5Cr合金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研究,通过拉伸断口形貌的扫描电镜观察、变形组织结构的透射电镜分析、不同拉伸变形量和压痕载荷下弹性性质的表征测定,探讨了TiC沉淀析出... 借助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及硬度计对固溶态和时效态Fe-28Mn-6Si-5Cr合金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研究,通过拉伸断口形貌的扫描电镜观察、变形组织结构的透射电镜分析、不同拉伸变形量和压痕载荷下弹性性质的表征测定,探讨了TiC沉淀析出对强度、硬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弹性性质和形变硬化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Fe-28Mn-6Si-5Cr合金具有伪弹性和形变硬化"双-n"行为,其塑性变形以孪生方式为主。TiC沉淀析出抑制位错滑移,导致强度、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大大降低以及形变硬化指数n1和n2明显减小,但硬度略有升高,弹性性质显著改善。拉伸断裂失效机制因TiC沉淀析出由固溶态准解理断裂演变为时效态微孔聚集型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8Mn-6si-5Cr合金 TiC沉淀析出 力学性能 失效机制
原文传递
Cross Sections of Elastic Electron and Positron Scattering from Proton-Rich Nuclei
4
作者 马二俊 马余刚 +12 位作者 陈金根 蔡翔舟 方德清 郭威 刘桂华 马春旺 沈文庆 石钰 苏前敏 田文栋 王宏伟 王鲲 颜廷志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2695-2698,共4页
We investigate the cross sections of the elastic electron or positron scat tering from 208 Pb, ^12C ^12,16O and ^28,32S by the relativistic partial-wave expansion method using the static charge density distribution fr... We investigate the cross sections of the elastic electron or positron scat tering from 208 Pb, ^12C ^12,16O and ^28,32S by the relativistic partial-wave expansion method using the static charge density distribution from the self-consistent relativistic mean fiel model and also calculate the charge form factor for ^12'16O and ^28,32S.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available data.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extended charge density distributions of ^12O and ^28S have observable effects on the cross sections of the electron or positron scattering as well as the charge form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ATIVISTIC-MEAN-FIELD FINITE NUCLEI EXOTIC STRUCTURE SHELL si-28 HALOS MODEL
下载PDF
同位素丰度对硅晶格常数的影响
5
作者 张小章 周明胜 《同位素》 CAS 2022年第1期16-20,共5页
本文简述了同位素纯硅材料在新领域中的应用,并回顾早期关于稳定同位素硅-28(^(28)Si)的获得和进行的一些相关实验。针对在计量单位-千克的重新建立过程中,利用硅-28精确测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的问题,本文根据相关理论和文献,推导了同位素... 本文简述了同位素纯硅材料在新领域中的应用,并回顾早期关于稳定同位素硅-28(^(28)Si)的获得和进行的一些相关实验。针对在计量单位-千克的重新建立过程中,利用硅-28精确测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的问题,本文根据相关理论和文献,推导了同位素丰度与晶格常数的关系,并据此估算了硅同位素丰度需要达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丰度 硅晶体 晶格常数 ^(28)Si
下载PDF
高起动转矩特种电机转子新材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玉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8-161,共4页
该项研究是为了开发一种成本低、电阻率高和力学性能好的电工新材料,用于高起动转矩特种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上,以达到提高电机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了Al-(22-28)%Si合金的P变质,RE变质,P与RE联合变质以及P-Cu... 该项研究是为了开发一种成本低、电阻率高和力学性能好的电工新材料,用于高起动转矩特种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上,以达到提高电机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了Al-(22-28)%Si合金的P变质,RE变质,P与RE联合变质以及P-Cu变质,P-Cu与Na联合变质。对变质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含Si 量的变化对合金的金相组织、电阻率、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有较大的影响;P-Cu与Na联合变质综合效果较好。最后得出结论:转子电工新材料采用Al-(25-28)%Si合金并用P-Cu与Na联合变质时,电阻率较高,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较好,综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起动转矩特种电机 转子 三相异步电机 电机材料 硅合金 试验
下载PDF
千屈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江波 李明珠 庹雪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190-1195,共6页
目的研究千屈菜全草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千屈菜类成分,采用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酸(1),2α,3α,24-三羟基乌苏酸(2),6-O-(E)-sinapoylpoligalitol(3),阿魏酰-6&... 目的研究千屈菜全草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千屈菜类成分,采用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酸(1),2α,3α,24-三羟基乌苏酸(2),6-O-(E)-sinapoylpoligalitol(3),阿魏酰-6'-O-α-D-葡萄糖(4),7-oxo-β-sitosterol(5),en-tisolariciresinol(6),隐品巴马亭(7),秦皮乙素(8),芹菜素(9),(2E,6S)-2,6-二甲基-6-O-β-D-吡喃木糖基-2,7-辛二烯酸(10),槲皮素-3-O-(6″-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11),23-环木菠萝烯-3β,25-二醇(12),(1'S,6'R)-8'-hydroxyabscisic acid-β-D-glucoside(13),5,3'-二羟基-3,6,4'-三甲氧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黄酮(14),橙黄胡椒酰胺乙酸酯(15),5,6,3',4'-四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16),熊果酸(17),齐墩果酸(18),4-O-11-methyl-oleoside-p-hydroxyphenyl-(6'-11-methyloleoside)-β-D-Glucopyranoside(19)和6-O-没食子酰基熊果苷(20)。结论除化合物8和9外其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屈菜 分离 白桦脂酸 24-三羟基乌苏酸 6-O-(E)-sinapoylpoligalitol 阿魏酰-6'-O-α-D-葡萄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