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n-1对内皮细胞生长及细胞骨架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运来 徐伦山 +1 位作者 姚忠祥 蔡文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2-424,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供体sin 1对内皮细胞生长及细胞骨架的影响 ,来探讨NO对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的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sin 1作用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 3 0 4细胞 ,观察其对细胞生长及细胞... 目的 通过观察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供体sin 1对内皮细胞生长及细胞骨架的影响 ,来探讨NO对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的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sin 1作用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 3 0 4细胞 ,观察其对细胞生长及细胞骨架蛋白f actin的影响。结果  6.2 5~ 10 0 μmol/L的sin 1可不同程度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 ,5 0~ 10 0 μmol/L浓度的sin 1可致细胞死亡。 10 0 μmol/L浓度的sin 1作用 4h后 ,f actin的含量明显降低。 结论 在某些情况下局部或血液中NO浓度异常增高时 ,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直接导致内皮细胞死亡或使细胞骨架蛋白f actin的含量下降等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内皮细胞 血管通透性 细胞骨架 供体 sin-1
下载PDF
ClC-3在SIN-1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金小小 张淑玲 +4 位作者 徐黎娟 范洪领 钟志超 李曦 常全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探讨ClC-3氯通道在NO供体SIN-1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取离体培养12 d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分为对照组、SIN-1组和SIN-1+DIDS组。对照组不作处理,SIN-1组加入终浓度为0.5 mmol/L SIN-1作用18 h,SIN-1+DIDS组加入... 目的:探讨ClC-3氯通道在NO供体SIN-1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取离体培养12 d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分为对照组、SIN-1组和SIN-1+DIDS组。对照组不作处理,SIN-1组加入终浓度为0.5 mmol/L SIN-1作用18 h,SIN-1+DIDS组加入终浓度为0.5 mmol/L SIN-1和0.1 mmol/L DIDS作用18 h。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ClC-3氯通道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ClC-3氯通道mRNA的表达。结果:各组Caspase-3和ClC-3氯通道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蛋白:FCaspase-3=118.330,P<0.001;FClC-3氯通道=102.750,P<0.001;mRNA:FClC-3氯通道=32.955,P<0.001)。SIN-1诱导凋亡神经元ClC-3氯通道蛋白表达增强,氯通道阻断剂DIDS削弱ClC-3氯通道的表达。结论:ClC-3氯通道可能参与SIN-1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C-3氯通道 3-吗啡斯得酮胺 海马神经元 细胞凋亡 4 4’-二异硫氰基芪-2 2'-二磺酸
下载PDF
SIN-1产生ONOO^-及其被抗氧化剂清除的化学发光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小凤 胡天喜 +1 位作者 赵亚平 于文利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6-209,共4页
采用3-morpholino-sydnonimine(SIN-1)作为过氧亚硝基(ONOO^-)的发生器.以鲁米诺作为光的扩增剂,建立一个检测ONOO^-及筛选清除剂的发光体系。在探索pH、温度、SIN-1浓度对ONOO^-发光强度影响的基础上,确定了ONOO^-—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 采用3-morpholino-sydnonimine(SIN-1)作为过氧亚硝基(ONOO^-)的发生器.以鲁米诺作为光的扩增剂,建立一个检测ONOO^-及筛选清除剂的发光体系。在探索pH、温度、SIN-1浓度对ONOO^-发光强度影响的基础上,确定了ONOO^-—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测定了水溶性维生素E(Trolox)、茶多酚、槲皮素对ONOO^-的清除作用。建成SIN-1为0.30mg/mL、鲁米诺为1×10^(-4)mol·L^(-1)、pH7.4、温度为30℃的发光体系,测得3种清除剂皆有清除ONOO^-的作用,清除效果槲皮素>茶多酚>Trolox。SIN-1—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测定ONOO^-的产生和清除是一个快速、简便、灵敏且较稳定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过氧亚硝基 鲁米诺 化学发光 发光抑制率 天然抗氧化剂 发光条件
下载PDF
SIN-1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小琴 夏清德 +1 位作者 师燕花 杨云波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660-4667,共8页
本研究利用有意识的清醒犬模拟急性左心衰竭加重的患者在急性和慢性静脉内给药后,其静脉扩张剂脉导(molsidomine)的活性代谢产物SIN-1的血液动力学效应。通过诱导血管计测量区域静脉电容变化,在氯醛糖麻醉期间研究对静脉的直接影响并分... 本研究利用有意识的清醒犬模拟急性左心衰竭加重的患者在急性和慢性静脉内给药后,其静脉扩张剂脉导(molsidomine)的活性代谢产物SIN-1的血液动力学效应。通过诱导血管计测量区域静脉电容变化,在氯醛糖麻醉期间研究对静脉的直接影响并分析左心室功能。将SIN-1诱导效应的动力学与硝酸甘油和硝酸异山梨酯诱导的效应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推注剂量为2 mg SIN-1后,平均右心房压(MR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CAP)显著下降至第60分钟;肺血管阻力(PVR)显著下降至第30分钟,而心脏指数(CI)和全身血管阻力(SVR)保持不变。在连续24 h输注SIN-1期间,MRAP、MPAP和PCAP显著下降,而CI、PVR和SVR基本保持不变。在24 h内不需要剂量调整来维持血液动力学效应。在SIN-1诱导静脉汇集期间,未检测到对冠状动脉循环的任何直接影响或药物的任何直接心脏抑制活性。在长期给药期间没有值得注意的副作用和耐受性。本研究初步表明SIN-1是对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加重的患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不能持续使用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竭 sin-1 血液动力学效应
原文传递
Nb_2Si_n^-(n=1~6)团簇的几何构型、电子性质和磁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侯茹 郭平 +3 位作者 陈永庄 张继良 李书婷 任兆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5-392,共8页
运用密度泛函方法在(U)B3LYP/LanL2DZ水平上研究了Nb2Sin-(n=1~6)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结果发现Nb2Sin-(n=1~6)团簇只是在相应的Nb2Sin团簇的结构基础上发生了微小畸变.其中Nb2Si-6团簇结构变化较为严重.对平均束缚能和分裂能的研... 运用密度泛函方法在(U)B3LYP/LanL2DZ水平上研究了Nb2Sin-(n=1~6)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结果发现Nb2Sin-(n=1~6)团簇只是在相应的Nb2Sin团簇的结构基础上发生了微小畸变.其中Nb2Si-6团簇结构变化较为严重.对平均束缚能和分裂能的研究发现,Nb2Sin-(n=1~6)团簇的平均束缚能和分裂能均明显高于相应的Nb2Sin团簇,表明增加一个电子可以提高Nb2Sin(n=1~6)团簇的稳定性.通过对最低能构型的分裂能的研究发现,Nb2Si-3团簇和Nb2Si3团簇分别是Nb2Sin-和Nb2Sin(n=1~6)团簇中所有最低能构型中最稳定的.对电荷自然布局的研究发现,在Nb2Sin-(n=1~6)团簇中出现了电子反转.而对于Nb2Sin(n=1~6)团簇,当n=4~6时出现电子反转现象,n=1~2时电子转移符合常规.对HOMO-LUMO能隙的研究结果表明,除了n=1,6外,其余Nb2Sin-(n=2~5)团簇最低能结构的HOMO-LUMO能隙均小于相应的Nb2Sin团簇,说明在这些团簇中增加一个电子增强了团簇的化学活性,但是当n=1、6时增加一个电子,该团簇的化学活性反而降低了.对于Nb2Sin-(n=1~6)团簇来讲,Nb2Si-2和Nb2Si-5团簇分别成为Nb2Sin-(n=1~6)团簇中化学稳定性最强和化学活性最强的.且Nb2Sin-(n=1~6)团簇呈现半导体属性.对磁矩的研究结果表明,Nb2Sin-(n=1~6)团簇的最低能结构的总磁矩均为1.00μB,两个Nb原子的局域磁矩方向,除了Nb2Si5-团簇有一个铌原子与总磁矩相反外,其余均与总磁矩方向相同.说明各团簇中两个铌原子和硅原子对磁矩的贡献不同,方向也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Nb2Sin^- (n=1~6) 几何结构 相对稳定性 HOMO—LUMO能隙 磁矩
下载PDF
e^(1/(m^(1/2)))、sin(1/(m^(1/2)))、cos(1/(m^(1/2)))都是无理数 被引量:2
6
作者 东洪平 邱晓鹏 《甘肃高师学报》 2017年第3期12-15,共4页
当x是非零有理数时,e^x是无理数,已被数学家兰伯特(J.Lambert)于1771年证明.当x是无理数时,e^x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至今无人解决.利用幂级数证明了e^(1/(m^(1/2)))、sin(1/(m^(1/2)))、cos(1/(m^(1/2)))(m=1,2,3,…)都是无理数.
关键词 幂级数 e^(1/(m^(1/2)))、sin(1/(m^(1/2)))、cos(1/(m^(1/2))) 无理数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潘茜 杨向红 +5 位作者 刘春英 王哲 井欢 王莹 高原 于丹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84-788,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GE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对大鼠GEC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GEC炎性因子MCP-1蛋白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GE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对大鼠GEC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GEC炎性因子MCP-1蛋白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施加AngⅡ刺激因素后MCP-1表达量明显增高,呈剂量(10-7mol/L^10-5mol/L)依赖效应;10-5mol/L AngⅡ作用下,大鼠GEC的AT1R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增加,成时间依赖效应;10-6mol/L AT1R拮抗剂替米沙坦(TEL)可以抑制AngⅡ(10-5mol/L)的作用,MCP-1的表达量下降。结论 AngⅡ通过上调大鼠GEC的AT1R水平,使大鼠GEC的MCP-1表达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肾小球微血管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下载PDF
滋肺阴合补肝肾法对阴虚阳亢型肾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内皮素-1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周伟 《山西中医》 201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滋肺阴合补肝肾法对阴虚阳亢型肾性高血压大鼠(RHR)的降压机制。方法:筛选2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3只与手术组65只。手术组通过结扎左侧肾动脉的方法建立肾性高血压模型,以尾套法测血压筛选高血压大鼠,成... 目的:探讨滋肺阴合补肝肾法对阴虚阳亢型肾性高血压大鼠(RHR)的降压机制。方法:筛选2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3只与手术组65只。手术组通过结扎左侧肾动脉的方法建立肾性高血压模型,以尾套法测血压筛选高血压大鼠,成功模型再给予附子汤4周,并每隔1天激惹大鼠使其打斗,制备阴虚阳亢证模型。筛选造模成功的阴虚阳亢证RHR,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滋肺阴组、补肝肾组、滋肺阴合补肝肾组(简称综合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用药组每日晨8时灌胃给药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24 h后测血压,腹主动脉取血8 mL,制备血清和血浆。ELISA法测定血浆ET-1、ANGⅡ的浓度。结果:各治疗组阴虚阳亢型RHR血压的变化①基础血压:模型组、卡托普利组、滋肺阴组、补肝肾组、综合组血压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手术后第2周末血压: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卡托普利组、滋肺阴组、补肝肾组、综合组血压均明显增高(P<0.05)。③治疗后各组血压的变化: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补肝肾组及综合组血压明显降低(P<0.05),滋肺阴组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滋肺阴组比较,卡托普利组、补肝肾组及综合组明显降低(P<0.05);与卡托普利组比较,综合组明显降低(P<0.05),补肝肾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滋肺阴合补肝肾法对阴虚阳亢型RHR血浆ANGⅡ、ET-1及血清NO的影响①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浆ANGⅡ、ET-1均明显升高(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补肝肾组及综合组血浆ANGⅡ、ET-1明显降低(P<0.05);滋肺阴组血浆ANGⅡ、ET-1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滋肺阴组比较,卡托普利组、补肝肾组及综合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卡托普利组比较,综合组血浆ANGⅡ、ET-1明显降低(P<0.05),补肝肾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肺阴合补肝肾法对阴虚阳亢型RHR的降压机制在于:减少缩血管ET-1的形成,削弱ET所致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量增大及血管壁增厚;减少ANGⅡ形成,对抗ANGⅡ所致血管收缩、血管壁增厚及顺应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金平木 肾性高血压大鼠 收缩压 内皮素-1 血管紧张素Ⅱ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一种新的振荡型DGPM(1,N|sin)模型及其应用
9
作者 李晔 刘冬玉 +1 位作者 刘盼 肖美丹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1,共8页
针对传统多变量灰色模型未能有效预测振荡序列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振荡型DGPM(1,N|sin)模型.首先,将非线性时间周期项和时变参数引入离散灰色预测模型;然后,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利用遗传算法确定最优参数;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中国消费... 针对传统多变量灰色模型未能有效预测振荡序列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振荡型DGPM(1,N|sin)模型.首先,将非线性时间周期项和时变参数引入离散灰色预测模型;然后,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利用遗传算法确定最优参数;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中国消费价格指数的预测中,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显示,振荡型DGPM(1,N|sin)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为振荡序列的预测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预测 DGPM(1 N|sin)模型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原文传递
中药连翘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朴香淑 朴香兰 +1 位作者 洪承权 刘同祥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7-80,共4页
本文采用活性跟踪组分(bioassay-linked fractionation)方法确定连翘中的有效部位.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消除实验及SIN-1诱导肾上皮细胞LLC-PK1氧化损伤的保护实验方法,对连翘的甲醇提取物及其... 本文采用活性跟踪组分(bioassay-linked fractionation)方法确定连翘中的有效部位.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消除实验及SIN-1诱导肾上皮细胞LLC-PK1氧化损伤的保护实验方法,对连翘的甲醇提取物及其二氯甲烷、正丁醇和水的萃取物进行抗氧化作用评价.结果从连翘的正丁醇萃取物和二氯甲烷萃取物具有很强的抗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其半数有效值IC50分别为79.69和27.75μg/mL.尤其是二氯甲烷萃取物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活性(P<0.05).而且这两个有效部位浓度依赖性地恢复因SIN-1处理而降低的细胞生存能力(P<0.01),进而说明它们对细胞氧化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抗氧化 DPPH sin-1 LLC-PK1细胞
下载PDF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1
作者 吴兆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3-77,82,共6页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病因及其临床表现密切相关。近年来大量资料证实抑郁症、焦虑症、性格因素及人格特征、社会孤立和慢性生活压力 5种主要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恒定地显示,重症抑郁症与心脏事件呈正相关...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病因及其临床表现密切相关。近年来大量资料证实抑郁症、焦虑症、性格因素及人格特征、社会孤立和慢性生活压力 5种主要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恒定地显示,重症抑郁症与心脏事件呈正相关。许多证据表明,焦虑症与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相关。虽然 A型性格仍被显示与心血管病危险度增加相关,但也有许多研究表明,两者间不相关。研究表明 A型性格中的一种主要成分--敌意更具致病作用。以相对较小的社会关系网为特征的社会孤立与心血管病发病增加相关。此外,已证实慢性生活压力,特别是与工作有关的压力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 社会心理因素引起心血管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 1)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 2)触发心肌缺血;( 3)诱发心律失常;( 4)刺激血小板功能;和( 5)破坏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精神病学 流行病学 社会心理因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广州话句末“先”的话语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陆镜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41-44,共4页
本文对香港大学香港粤语口语语料库中出现在句末的“先”字进行考察 ,并从话语结构的角度加以分析。研究发现 ,句末的“先”有两类 ,一类可还原成普通话的“先” ,另一类不能还原。不能还原的“先”主要的功能是充当话语标记 ,标示话语... 本文对香港大学香港粤语口语语料库中出现在句末的“先”字进行考察 ,并从话语结构的角度加以分析。研究发现 ,句末的“先”有两类 ,一类可还原成普通话的“先” ,另一类不能还原。不能还原的“先”主要的功能是充当话语标记 ,标示话语中暂时需要打断的地方 ,是一种会话管理的手段。这种较新的用法应该是由表示时间或次序先后的副词“先”演变而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话 方言语法 话语标记 会话管理 副词 语气词
下载PDF
过氧化亚硝酸盐在人血管内皮引起内质网应激和凋亡预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Dickhout JG Hossain GS +4 位作者 Pozza LM Zhou J Lhotak S Austin RC 郝新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16-216,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过氧化亚硝酸盐 人血管内皮细胞 内质网应激 预示 凋亡 sin-1 GRP94 GRP78 氧化作用
下载PDF
Effects of Exogenous Nitric Oxide on the Function of Isolated Working Hearts
14
作者 王卫东 陈宗荣 +1 位作者 李蓉 萧家思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9-179,共1页
Endogenousformationofnitricoxide(NO)invarioustisuesplaysanimportantroleincelfunctionandcelcommunicationboth... Endogenousformationofnitricoxide(NO)invarioustisuesplaysanimportantroleincelfunctionandcelcommunicationbothinhealthanddis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心功能 一氧化氮 GMP CGMP sin-1
下载PDF
维吾尔族民间活形态说唱艺术开场白考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库尔班.买吐迪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维吾尔族的说唱艺术是集戏剧、文学、音乐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说唱艺人主要通过幽默风趣、机智诙谐、一语双关、形象性的语言对作品进行表演和诠释。本文以新疆维吾尔族说唱艺术相对保存较好的和田地区作为研究重点,依... 维吾尔族的说唱艺术是集戏剧、文学、音乐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说唱艺人主要通过幽默风趣、机智诙谐、一语双关、形象性的语言对作品进行表演和诠释。本文以新疆维吾尔族说唱艺术相对保存较好的和田地区作为研究重点,依据实地调查资料,从表演理论角度对该地区说唱艺术讲唱之前的开场白及其语言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说唱艺术 开场白 语言 表演
下载PDF
Ca_2Si_n(n=1~9)团簇结构、稳定性与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帅 张颖颖 +3 位作者 张萍 李根全 吕林霞 卢成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2-178,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 (d)基组的水平上研究了Ca2Sin(n=1~9)团簇的平衡几何结构、稳定性与光谱性质。结构优化表明:Ca2Sin团簇的基态绝大多数为立体结构(除了n=1,2)。在获得的最低能量...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 (d)基组的水平上研究了Ca2Sin(n=1~9)团簇的平衡几何结构、稳定性与光谱性质。结构优化表明:Ca2Sin团簇的基态绝大多数为立体结构(除了n=1,2)。在获得的最低能量结构基础上计算并分析了掺杂团簇的平均结合能、二阶能量差分、分裂能、能隙与光谱性质与团簇尺寸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发现:Ca原子的掺入使得体系的化学稳定性降低,Ca2Si5,Ca2Si7与Ca2Si9是幻数结构。从光谱性质分析来看,Ca2Si5团簇与Ca2Si9团簇的红外较强吸收峰的个数较多,而Ca2Si7团簇的红外较强吸收峰的个数则较少;Ca2Si5团簇的拉曼只有一个较强峰值且位于低频段内,Ca2Si7团簇与Ca2Si9团簇的拉曼较强峰的个数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Ca2Sin(n=1~9)团簇 结构与稳定性 密度泛函理论
原文传递
HIV-1载体的研发沿革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帆 张敬之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6-301,共6页
自从科学家于1983年发现了人类免疫性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以来,随着对它的研究不断深入,其表达载体的开发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其他逆转录病毒载体相比,如莫罗尼小鼠白血病病毒(murine leukemiavirus,MLV)... 自从科学家于1983年发现了人类免疫性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以来,随着对它的研究不断深入,其表达载体的开发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其他逆转录病毒载体相比,如莫罗尼小鼠白血病病毒(murine leukemiavirus,MLV)载体和泡沫病毒(foamyvirus,FV)载体等,HIV-1载体具有诸多独特的优点,因而有着更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基因治疗的前景。该文对HIV-1载体的研发过程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性缺陷病毒1 慢病毒载体 HIV-1载体 SIN载体
原文传递
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和血管紧张素(1-7)对快速心房起搏犬心房肌钠通道重构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学文 李健 +2 位作者 徐昭 杨万松 李广平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快速心房起搏犬心房肌细胞钠通道电流(INa)的干预作用。方法普通杂种犬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单纯心房起搏组(C组)、心房起搏+依那普利组(EN组)、心房起搏+...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快速心房起搏犬心房肌细胞钠通道电流(INa)的干预作用。方法普通杂种犬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单纯心房起搏组(C组)、心房起搏+依那普利组(EN组)、心房起搏+厄贝沙坦组(IB组)和心房起搏+Ang(1-7)组(A组)犬行心房快速起搏(500次/min)2周;假手术组(S组)不行起搏刺激。应用膜片钳技术检测心房肌细胞,INa电流密度及通道激活和失活特性。结果c组INa电流密度较s组明显降低(P〈0.05);EN组、IB组和A组,INa电流密度较c组明显升高(P〈0.05)。与s组相比,起搏对INa的电压依赖性激活没有影响(P〉0.05);与C组和s组相比,在EN组、IB组和A组,钠通道半激活电位更加超极化(P〈0.05)。与s组相比,快速心房起搏以及3种干预因素对INa的电压依赖性失活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和Ang(1-7)通过加快INa的激活过程而增加心房肌INa电流幅度,有助于提高心房肌传导速度,从而抑制快速起搏所致的电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钠通道 心房电重构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膜片钳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灰作用量优化的分数阶灰色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许泽东 柳福祥 刘军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35-242,共8页
针对小样本振荡型数据序列的灰建模预测问题,提出基于灰作用量优化的分数阶GM(1,1|sin+cos)预测模型.在已有经典GM(1,1|sin)的基础上,一方面,将一阶累加灰生成拓展为分数阶累加灰生成,使得构建的模型更加符合新信息优先原理.另一方面,... 针对小样本振荡型数据序列的灰建模预测问题,提出基于灰作用量优化的分数阶GM(1,1|sin+cos)预测模型.在已有经典GM(1,1|sin)的基础上,一方面,将一阶累加灰生成拓展为分数阶累加灰生成,使得构建的模型更加符合新信息优先原理.另一方面,将灰作用量b_1 sin pk+b_2改进为b_1 sin pk+b_2 cos qk+b_3,其作用是通过增加余弦函数项cos qk,使得具有两个不同周期的运动项cos qk与b_1 sin pk+b_2叠加复合之后,能够生成更加贴近于振荡原始序列趋势和特征的时间响应序列,从而得到拟合精度较高的灰色模型.其次,对建模过程的时间响应式、模型参数p和q的最优估计问题进行了研究,构造了最优累加阶数r、参数p和q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的优化模型实现了某些类型振荡序列较高精度的预测.实际数据例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常见振荡型数据序列的波动趋势和特征,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拟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序列 灰作用量 分数阶累加GM(1 1|sin+cos)模型 优化
原文传递
具有时滞和周期特征的短时交通流灰建模及其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裴焰栏 肖新平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10-116,共7页
针对短时交通流的延迟性、随机性和周期性特征,采用灰关联分析和分数阶累加生成方法建立了带时滞和周期特征的分数阶累加灰色新模型.针对短时交通流的延迟性,将短时交通流数据拆分成参考时间序列和对应的比较时间序列,进行关联度分析,... 针对短时交通流的延迟性、随机性和周期性特征,采用灰关联分析和分数阶累加生成方法建立了带时滞和周期特征的分数阶累加灰色新模型.针对短时交通流的延迟性,将短时交通流数据拆分成参考时间序列和对应的比较时间序列,进行关联度分析,得到计算时滞值的方法.针对短时交通流的随机性和周期性,利用分数阶累加生成方法,并引入tan(kp)为发展系数,sin(kp)为输入变量,建立了短时交通流的分数阶GM(1,1|tan(kp),sin(kp))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和周期性参数与分数阶阶数的优化求解算法.最后将模型应用于长沙市芙蓉区某交叉路口的交通流建模及预测中,并与常规的五种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交通流的实际情况,且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为稳定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tan(kp) sin(kp)) 分数阶累加 短时交通流 灰色关联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