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崔纪超 毛艳玲 +3 位作者 杨智杰 邱敬 李又芳 刘留辉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年第4期80-89,共10页
系统评述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测定方法、含量、周转、C/P及其影响因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周转速度快,是植物有效磷的重要来源,但是易受外界影响,在土壤中含量变化范围比较大.熏蒸提取法是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含量最常用的方法,... 系统评述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测定方法、含量、周转、C/P及其影响因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周转速度快,是植物有效磷的重要来源,但是易受外界影响,在土壤中含量变化范围比较大.熏蒸提取法是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含量最常用的方法,但是该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不具通用性.新鲜土样经氯仿蒸汽熏蒸24h,提取效果比较好;不同类型的土壤选择的浸提剂不同,酸性土壤宜用Bray-1提取剂,而碱性土壤宜用Olsen提取剂;转换系数KP亦需根据土壤类型进行校正.未来研究应侧重在几个方面:完善测定方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与土壤供磷能力、土壤磷素转化的关系;形态组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与土壤质量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 熏蒸提取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双重特征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
2
作者 闫河 刘婕 +1 位作者 杨德红 王朴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7-342,共6页
针对传统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在光照变化及遮挡情况下跟踪准确性不高的缺陷,提出一种双重特征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首先,提出一种融合边缘信息具有抗光性的Sobel中值二值模式特征描述算子,建立视频每帧的纹理直方图;对视频每帧分别提... 针对传统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在光照变化及遮挡情况下跟踪准确性不高的缺陷,提出一种双重特征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首先,提出一种融合边缘信息具有抗光性的Sobel中值二值模式特征描述算子,建立视频每帧的纹理直方图;对视频每帧分别提取HSV颜色空间的色度核函数直方图、饱和度核函数直方图,再通过线性加权得到颜色直方图;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每帧的纹理直方图与和颜色直方图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引入到粒子滤波算法中计算目标特征粒子权值,再通过加权准则确定当前帧目标的最终位置.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提高在光照变化和遮挡情况下目标跟踪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粒子滤波 Sobel中值二值模式 纹理特征 颜色特征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土壤微生物量磷变化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费超 张士荣 +4 位作者 梁斌 李俊良 江丽华 徐钰 丁效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5-202,共8页
针对设施菜地磷肥过量施用,以便为设施蔬菜土壤磷肥施用限量标准制定及磷肥增效调控方法建立提供数据支撑,以山东寿光设施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调查并采集150个设施蔬菜温室,其中种植年限0-4年50个(样本n=50)、4-9年40个(n=40)、9年以上6... 针对设施菜地磷肥过量施用,以便为设施蔬菜土壤磷肥施用限量标准制定及磷肥增效调控方法建立提供数据支撑,以山东寿光设施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调查并采集150个设施蔬菜温室,其中种植年限0-4年50个(样本n=50)、4-9年40个(n=40)、9年以上60个(n=60),每个样点共采集土壤剖面(0~30 cm,30~60 cm,60~90 cm)3层土壤样品,分别测定土壤全磷、有效磷、水溶性磷及微生物量磷及水溶性碳、微生物量碳、有机质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增加,剖面深度在0~30 cm,30~60 cm土壤全磷、有效磷、水溶性磷均呈现增加趋势,而微生物量磷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土壤剖面土层的加深,各年限土壤全磷、有效磷、水溶性磷、微生物量磷含量均呈降低趋势,但种植年限9年以上设施土壤0~90 cm土壤剖面中微生物量磷约为20 mg/kg,且在各土层间差异不显著,表明多年种植后深度为30~60 cm,60~90 cm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有增加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种植年限0-4年,4-9年时设施土壤有效磷与微生物量磷含量显著正相关,且呈对数函数关系;而种植年限在9年以上时二者呈二项式函数关系。结果表明,集约化设施蔬菜土壤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土壤磷素累积增加,深层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呈增加的趋势,且磷素淋洗风险随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年限 土壤剖面 全磷 水溶性磷 微生物量磷
下载PDF
有机无机配施对滨海盐渍化土壤磷含量及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立鹏 张士荣 +3 位作者 娄金华 魏立兴 王凯荣 丁效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3-210,共8页
为探究适合滨海盐渍化土壤水稻种植的有机肥与磷肥配施比例,连续2年(2015-2016年)采用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和磷肥配施对滨海盐渍化土壤水稻产量、有效分蘖、净光合速率、磷素周转及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磷肥与有机肥两因素,P... 为探究适合滨海盐渍化土壤水稻种植的有机肥与磷肥配施比例,连续2年(2015-2016年)采用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和磷肥配施对滨海盐渍化土壤水稻产量、有效分蘖、净光合速率、磷素周转及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磷肥与有机肥两因素,P0:0 kg/hm^2(无磷);P1:64 kg/hm^2;P2:128 kg/hm^2。3个有机肥(碳)水平,C0:无碳(有机肥0 kg/hm^2);C1:450 kg/hm^2(有机肥1 000 kg/hm^2);C2:900 kg/hm^2(有机肥2 000 kg/hm^2)。即CK不施肥(T1);无磷施用(0 kg/hm^2,T2);低磷(64 kg/hm^2,T3);高磷(128 kg/hm^2,T4);低碳低磷(450 kg/hm^2+64 kg/hm^2,T5);低碳高磷(450 kg/hm^2+128 kg/hm^2,T6);高碳低磷(900 kg/hm^2+64 kg/hm^2,T7);高碳高磷(900 kg/hm^2+128kg/hm^2,T8)。结果表明:T5处理水稻产量(9 901±682)kg/hm^2与T8处理(10 134±260)kg/hm^2无显著差异,而两者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016年T5与T8处理其肥料农学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但两者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5处理分蘖效率为700%,而T8处理分蘖效率为680%,两者无显著差异,而有效分蘖数有相同趋势,各处理有效分蘖效率无显著差异(81%~88%,2015年);2016年T3、T8处理有效分蘖效率为78%,75%;而其他处理有效分蘖效率稳定在82%~88%。低磷处理时,分蘖期土壤全磷含量低碳添加显著低于无碳或高碳时,后两者无显著差异;T5处理时土壤全磷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无显著变化;高磷处理时,低碳或高碳添加在水稻分蘖期与孕穗期土壤全磷与无碳时无显著差异,且随生育期降低,表明该磷肥水平下,磷有较强淋洗风险。无论低磷或高磷处理,相对分蘖期,孕穗期或齐穗期时高碳添加土壤有效磷含量降低,且在T6处理时表现相同趋势,而在同一年份T5处理在后2个生育期内差异不显著;齐穗期时T5及T8土壤微生物量磷为(17.8,19.6 mg/kg,2015年)、(19.2,22.4 mg/kg,2016年),但两者无显著差异,且高于其他处理,表明碳添加能够对各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量磷进行调节。在滨海盐渍化土壤水稻种植中,施用有机肥450 kg/hm^2及磷肥(P_2O_5)64 kg/hm^2时水稻产量最优、磷淋洗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土壤 水稻 磷肥 微生物量磷 土壤有效磷
下载PDF
不同林龄和栽培代次杨树林土壤微生物量磷动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和胜 王艮梅 +2 位作者 韦庆翠 袁润 张焕朝 《江苏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8-12,共5页
选择不同林龄和栽培代次的杨树人工试验林地,从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微生物量磷(SMBP)的年动态变化和剖面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试验林地SMBP的年动态变化规律相似,即冬、春季节较高,而夏、秋... 选择不同林龄和栽培代次的杨树人工试验林地,从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微生物量磷(SMBP)的年动态变化和剖面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试验林地SMBP的年动态变化规律相似,即冬、春季节较高,而夏、秋季节较低。1a中,2月SMBP含量最高,各试验林地不同土层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52mg/kg(0~10cm)、17.75mg/kg(10~20cm)和12.19mg/kg(20—40cm);10月含量最低,平均分别为11.45mg/kg(0—10cm)、7.37mg/kg(10~20cm)和2.66mg/kg(20—40cm)。随着杨树人工林林龄和栽培代次的增加,SMBP的含量呈下降趋势。随着土层的加深,SMBP含量降低,在整个试验期内各试验林地0—10cm土层的SMBP含量分别比10~20cm和20—40cm土层平均高出5.00mg/kg和14.21mg/kg(农田无林地),8.79mg/kg和16.42mg/kg(1代6年生林地),4.87mg/kg和9.80mg/kg(1代10年生林地),7.20mg/kg和9.64mg/kg(2代5年生林地),4.74mg/kg和6.80mg/kg(2代8年生林地)。相关分析显示,SMBP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呈极显著相关,而与土壤有效磷含量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林 土壤微生物量磷 年动态变化 剖面垂直分布 载培代次
下载PDF
Changes in soil biochemical properties following replacement of Banj oak forest with Chir pine in Central Himalaya,India 被引量:2
6
作者 Vijyeta Manral Kiran Bargali +1 位作者 S.S.Bargali Charu Shahi 《Ecological Processes》 SCIE EI 2020年第1期346-354,共9页
Introduction:In Central Himalaya,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have led to the widespread replacement of Banj oak(Quercus leucotrichophora)forest by Chir pine(Pinus roxburghii)for decades.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 Introduction:In Central Himalaya,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have led to the widespread replacement of Banj oak(Quercus leucotrichophora)forest by Chir pine(Pinus roxburghii)for decades.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how natural Banj oak,Chir pine,and mixed oak-pine forest would differ i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soil nutrients.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SMBN)and phosphorus(SMBP),soil organic carbon(SOC)total nitrogen(TN),and total phosphorus(TP)in the 0 to 15 cm soil layer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Central Himalayan region in the stands of Banj oak,mixed oak-pine,and Chir pine forest.Results:The SMBN and SMB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Banj oak and mixed oak-pine forest as compared to Chir pine forest.The ratios of SMBN to TN(SMBN/TN)and SMBP to TP(SMBP/TP)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Chir pine forest,indicating that in this forest,the proportion of microbial biomass N and P to total soil N and P was higher as compared to Banj oak forest.A similar pattern of variation was found in relation to season across the forests,all with an apparent peak in the rainy season.Conclusion: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ow microbial biomass N and P may be one of the reasons to create a nutrient poor site in Chir pine forest.The collection of pine litter by local people also impairs the return of nutrients to the soil and makes it difficult for Banj oak to re-invade areas occupied by Chir pine.This calls for cautions in large-scale conversions of the Banj oak forests to coniferous plantations as a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 on concerns of sustaining soil produ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SMB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phosphorus(smbp) Forest types Chloroform fumigation and extraction method(CFE) ALTITUD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