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伤寒沙门菌毒力蛋白SptP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1
作者 黄鑫淼 姚敏 +7 位作者 何豪 肖惠萍 陈婧卓 凤昊 张坜 郑孙莉 张梦蝶 黄廷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97-2604,共8页
【目的】制备鼠伤寒沙门菌Sal-14028 SptP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将其应用于沙门菌SptP蛋白的检测。【方法】以Sal-14028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SptP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SptP。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以... 【目的】制备鼠伤寒沙门菌Sal-14028 SptP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将其应用于沙门菌SptP蛋白的检测。【方法】以Sal-14028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SptP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SptP。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以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SptP蛋白。表达产物经镍柱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抗体效价和特异性。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感染沙门菌的Raw264.7细胞中SptP的分布,免疫沉淀检测感染细胞总蛋白,取25 ku的条带酶解后进行质谱鉴定。【结果】克隆得到大小为1 173 bp的SptP基因片段,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ET28a-SptP构建成功,诱导表达和纯化得到了大小约为45 ku的重组SptP蛋白。重组SptP蛋白免疫家兔获得了效价为1∶25 600的多克隆抗体,该抗体可识别重组SptP蛋白和沙门菌SptP全蛋白,可跟踪沙门菌感染的细胞内SptP的分布。免疫沉淀试验结果表明,该抗体可结合多个蛋白,质谱/肽指纹图谱鉴定表明,该抗体结合的25 ku蛋白为鼠Rac1蛋白。【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效价高、能识别重组SptP蛋白和SptP全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可用于Western blotting、细胞免疫荧光和免疫共沉淀试验研究,本研究结果为沙门菌SptP蛋白的检测和SptP互作分子的挖掘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sptp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氏菌SptP蛋白与RAW264.7细胞互作蛋白的筛选及分析
2
作者 丁永辉 周南龙 +1 位作者 何婷 李天森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28,共7页
为了确定宿主与鼠伤寒沙门氏菌关键毒力蛋白SptP相互作用的蛋白,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诱导可溶性His-SptP融合蛋白表达,进行His pull-down试验筛选RAW264.7与SptP互作的蛋白,并经SDS-PAGE及质谱验证,最后通过生物... 为了确定宿主与鼠伤寒沙门氏菌关键毒力蛋白SptP相互作用的蛋白,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诱导可溶性His-SptP融合蛋白表达,进行His pull-down试验筛选RAW264.7与SptP互作的蛋白,并经SDS-PAGE及质谱验证,最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潜在互作蛋白。结果表明,可溶性His-SptP成功诱导表达;经His pull-down及质谱分析,鉴定到SptP与RAW264.7的153种潜在互作蛋白。另根据GO富集分析,这些互作蛋白主要集中于细胞构造、细胞内部结构和细胞器等,大部分为结合(binding)蛋白质,主要参与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和有机物代谢过程等。KEGG通路富集结果表明,互作的蛋白质主要参与聚集的通路为细菌对上皮细胞的侵袭、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及沙门氏菌感染等。综上所述,在RAW264.7细胞中筛选到153个与SptP潜在互作的蛋白,这些蛋白在细菌侵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SptP在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具体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sptp 蛋白互作 巨噬细胞
下载PDF
沙门菌SptP调控巨噬细胞MAPK-CDK6-RB通路的初步分析
3
作者 姚敏 石博妹 黄廷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87-1198,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沙门菌毒力因子SptP对猪巨噬细胞MAPK-CDK6-RB通路及外陷网(METs)形成的影响。首先比较Salmonella 13312(猪霍乱沙门菌)和Salmonella 14028(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13314(亚利桑那沙门菌)诱导的METs水平的差异,然后... 本研究旨在探讨沙门菌毒力因子SptP对猪巨噬细胞MAPK-CDK6-RB通路及外陷网(METs)形成的影响。首先比较Salmonella 13312(猪霍乱沙门菌)和Salmonella 14028(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13314(亚利桑那沙门菌)诱导的METs水平的差异,然后生物信息学预测参与METs调控的沙门菌基因,最后采用ChIP和MALDI-TOF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almonella 13312和Salmonella 14028诱导的METs水平显著低于Salmonella 13314(P<0.05),提示沙门菌基因可能通过某种途径调控METs释放的某些关键步骤。Domain—Domain相互作用生物信息学预测结合ChIP、MALDI-TOF试验验证表明沙门菌基因SptP参与了该过程,其作用的宿主靶分子可能为MAPK通路下游基因ABL1和CDK6,SptP可能通过调节ABL1和CDK6的去磷酸化而参与MAPK-CDK6-RB通路的调控,该通路可能与METs的生成有关。SptP-MAPK-CDK6-RB通路可能是沙门菌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重要途径,该研究结果为沙门菌逃避宿主免疫造成仔猪感染和长期携带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sptp 细胞外陷网 巨噬细胞 MAPK ABL1
下载PDF
鸡白痢沙门菌sptP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效力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殷俊磊 张艳芳 +3 位作者 邹凡雨 潘鹏涛 段艳红 仇书兴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128,共7页
旨在评价鸡白痢沙门菌sptP基因缺失突变株对雏鸡的免疫保护效力,研制有效的鸡白痢沙门菌减毒活疫苗。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鸡白痢沙门菌C79-13株的sptP基因缺失株C79-13ΔsptP,并分析其基本生物学特性;以1.0×10^(8)菌落形成... 旨在评价鸡白痢沙门菌sptP基因缺失突变株对雏鸡的免疫保护效力,研制有效的鸡白痢沙门菌减毒活疫苗。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鸡白痢沙门菌C79-13株的sptP基因缺失株C79-13ΔsptP,并分析其基本生物学特性;以1.0×10^(8)菌落形成单位(CFU)的C79-13ΔsptP经口服免疫3日龄雏鸡,对雏鸡的体重与临床症状变化、血清IgG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进行测定,并评价其亲本株C79-13攻毒后的免疫保护效力。PCR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鸡白痢沙门菌sptP基因缺失株C79-13ΔsptP,该缺失株与其亲本株C79-13的生长特性和生化特性一致,但其毒力显著降低;免疫后,雏鸡的生长性能没有变化,C79-13ΔsptP能够诱导雏鸡产生显著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攻毒后免疫组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降低。表明鸡白痢沙门菌sptP缺失株可对雏鸡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具有作为鸡白痢疫苗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沙门菌 sptp基因 免疫保护 疫苗 雏鸡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毒力基因SptP的原核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南龙 丁永辉 李天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34-1644,共11页
【目的】试验旨在获得高效表达的鼠伤寒沙门菌SptP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其功能研究和互作蛋白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PCR技术扩增SptP基因,并将该序列连接至pET-32a(+)载体,构建鼠伤寒沙门菌SptP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32... 【目的】试验旨在获得高效表达的鼠伤寒沙门菌SptP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其功能研究和互作蛋白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PCR技术扩增SptP基因,并将该序列连接至pET-32a(+)载体,构建鼠伤寒沙门菌SptP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32a-SptP。通过热激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经IPTG诱导表达、纯化重组蛋白,并经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应用在线软件对SptP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PCR成功扩增出大小为1 632 bp的SptP基因。SptP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成功诱导表达、纯化,得到分子质量为79.7 ku的蛋白。SptP蛋白分子式为C_(2625)H_(4257)N_(745)O_(812)S_(25),分子质量为60 047.68 u,无跨膜结构,无信号肽存在,理论等电点为8.75,有57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主要定位于细胞核、细胞质、高尔基体、细胞骨架、分泌系统的囊泡、质膜,占比分别为43.5%、34.8%、8.7%、4.3%、4.3%和4.3%。SptP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及无规则卷曲组成,占比分别为43.65%、14.92%、4.42%和37.02%。【结论】本研究构建了表达SptP蛋白的重组质粒pET32a-SptP,获得分子质量为79.7 ku的SptP重组蛋白,阐明了SptP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为后续SptP蛋白与宿主细胞互作的作用机制及鼠伤寒沙门菌新疫苗的制备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sptp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怡 张芳 +1 位作者 梅文娟 张周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4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与多层螺旋CT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超声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与手术病... 目的探讨超声与多层螺旋CT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超声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SPTP超声表现:30例肿瘤呈囊实性,呈现等低回声和不规则无回声混合,部分瘤体边缘可见少许血流信号,19例肿瘤呈实性,低回声小结节样病灶,结节内和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9例肿瘤呈囊性,内部可见纤维分隔,可见散在血流信号。CT表现:32例肿瘤呈囊实性,实性部分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18例肿瘤以实性结构为主,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8例肿瘤以囊性结构为主,增强扫描显示囊壁和实性部分明显强化。CT诊断SPTP的准确性(87.93%)高于超声(72.41%)(P<0.05)。结论 SPTP的超声与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均有特征性,且CT诊断准确性更高,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可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多层螺旋CT sptp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嘉 夏进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5期58-60,91,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无黄疸及其他临床症状。CT平扫病灶表现为圆...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无黄疸及其他临床症状。CT平扫病灶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囊实性肿块,位于胰腺边缘部分,其中8例病灶较大,向胰腺外生长,另3例病灶较小,局限性于胰腺内部;2例位于胰头部的巨大病灶伴有胰管轻度阻塞扩张;所有病灶增强后实性部分均有强化,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强化明显,囊性部分无强化,病灶均可见强化明显、完整的假包膜,10例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仅一例病变与网膜粘连。结论 SPTP的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静脉期强化明显于动脉期,螺旋CT检查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sptp)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冬梅 陈刚 +1 位作者 郑雄伟 郑天荣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9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的临床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8例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大体观察、镜下观察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例SPTP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11~76岁,平均年龄38.5岁。临床表现为不同...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的临床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8例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大体观察、镜下观察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例SPTP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11~76岁,平均年龄38.5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痛或无症状。肿块位于胰尾4例,胰头和胰体各2例。肿块大小3cm×3cm×2.7cm~12cm×11cm×10cm。8例均有包膜,切面见囊实性区混合。组织学:肿瘤有实性区、囊性区及假乳头区。假乳头区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周围排列,以纤细的纤维血管为轴心形成假乳头结构。免疫组化:抗胰蛋白(α-1-AT)、抗糜蛋白(α-1-AAC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波形蛋白(VIM)阳性,胰酶等阴性。结论SPTP好发于年青女性,有特征性的假乳头结构。α-1-AT、α-1-AACT、VIM阳性,胰酶(-)、Insulin阴性。掌握以上要点有助于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 免疫组化 病理学
下载PDF
华北平原土壤剖面质地构型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檀满枝 李开丽 +2 位作者 史学正 赵炳梓 陈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3-919,共7页
华北平原是一个河流冲积而成的平原,土壤剖面层次质地分异明显,土壤剖面在垂直方向上的质地层次不同排列影响作物产量,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基于河南省封丘县152个土壤剖面层次的颗粒组成和121个田块的连续两年小麦测产结果,应... 华北平原是一个河流冲积而成的平原,土壤剖面层次质地分异明显,土壤剖面在垂直方向上的质地层次不同排列影响作物产量,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基于河南省封丘县152个土壤剖面层次的颗粒组成和121个田块的连续两年小麦测产结果,应用模糊c-均值算法模型和地统计学模型,研究了土壤剖面质地构型与小麦产量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分布了8种土壤剖面质地构型,它们对应的小麦生产力水平差异较大。8种类型中,砂–砂–砂型小麦生产力水平最低,对应的分布区是小麦的主要低产区,土壤剖面全砂性质地是导致小麦低产的一个关键因素,原因是砂性土壤不利于保水保肥,而且砂性土壤本身所含土壤养分很低。壤–黏–壤、壤–黏–黏构型是肥力条件较好的土壤,传统上称这种土壤为"蒙金地",小麦单产较高且稳定,是建设高产田的基础。砂–壤–壤、壤–壤–壤、壤–壤–黏构型是肥力条件最好的土壤,其小麦生产力水平最高。将小麦单产进行分级后研究发现,土壤剖面质地构型对<7 050 kg/hm2的中低小麦产量会产生影响,但对>7 050 kg/hm2的小麦高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潮湿雏形土 特征质地层 剖面质地构型 小麦产量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MRI表现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凯波 邓士杰 +2 位作者 胡罗健 邬书本 杨明方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3期3877-3880,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6年4月7例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表现,术前4例同时行CT及MRI平扫和增强扫描,3例只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肿瘤2例位于胰头颈部,5例位...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6年4月7例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表现,术前4例同时行CT及MRI平扫和增强扫描,3例只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肿瘤2例位于胰头颈部,5例位于胰尾部。直径3~14 cm。均为囊实性肿块。囊性、实性成分比例各有不同。肿瘤内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囊壁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2例见钙化灶。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有强化,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轻至中度强化,延迟期肿瘤实性部分强化范围及程度更大,囊性和实性分界变得清晰,但密度均低于正常胰腺。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术前可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7例CT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梅红 张小路 杨中杰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的影像学特征,提高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病例7例,术前均采用了GE Lightspeed螺...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的影像学特征,提高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病例7例,术前均采用了GE Lightspeed螺旋扫描机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分析该7例SPTP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7例的CT影像学定性诊断准确率为71.43%(5/7)。结论熟练掌握SPTP的影像特征并结合发病年龄、性别及CT表现,有助于术前对SPTP病例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 定性诊断 临床治疗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磁共振成像表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哲 杨来华 +2 位作者 王芬 李建瑞 唐春香 《右江医学》 2015年第4期491-494,共4页
目的讨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 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MRI征象的认识。方法对2008年1月-2014年6月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的讨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 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MRI征象的认识。方法对2008年1月-2014年6月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28.5岁);6例位于胰头,5例位于胰体/尾部;所有病灶边界清晰,5例呈圆形,3例呈卵圆形,3例呈分叶状;和邻近胰腺相比,在T1WI上5例表现为均质性低信号,4例表现为不均质低信号,2例表现为不均质高信号,在T2WI上均表现为明显不均质高信号;二级分支胰管均未见扩张。结论 MRI表现对SPTP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实性假乳头状瘤 MRI
下载PDF
不典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诊断及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姚凤清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9期865-869,共5页
目的分析不典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对照,探讨其诊断价值,就类似影像学表现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方法选取7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术前诊断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47例,... 目的分析不典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对照,探讨其诊断价值,就类似影像学表现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方法选取7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术前诊断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47例,胰腺囊肿7例,假性囊肿4例,胰腺脓肿5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7例,胰腺癌5例,胰腺血肿2例。对7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影像和病理学特点。结果 77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48例,年龄2~79岁,平均41.5岁。18例因触及上腹部包块就诊,12例有腹胀,47例无症状。查体:影像学检查发现胰腺或胰周占位性病变,44例为囊实性肿块,16例为单个囊性肿块,10例为实性肿块,7例为多个囊性肿块(囊〈3个)。肿瘤位于胰腺头部29个,体部25个,尾部17个,难以确定的部位6个(以胰尾部周围为主)。有或无完整包膜,不伴有胆总管和胰管扩张。病理特点为肿瘤实性部分由实性区、假乳头区及两者过渡区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囊性区由坏死、液化组织及陈旧性出血组成。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典型影像学表现为较大囊实性肿块,诊断比较容易,但对于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囊性或单纯实性者,诊断需与有类似表现的胰腺其他疾病鉴别,特别对于老年患者需要与胰腺癌进行鉴别。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有一定特征,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病理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观察
14
作者 王翠芳 孙洁 滕猛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4-36,45,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免疫表型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例SPTP的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等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为女性,且术后无复发。肿瘤有包膜,囊实性相间。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排列形成假乳...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免疫表型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例SPTP的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等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为女性,且术后无复发。肿瘤有包膜,囊实性相间。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排列形成假乳头状结构是特征性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2例肿瘤细胞均阳性的抗体有Vimentin、AAT、CD56、PCNA、MMP9、C-erbB2、Pgp。病例1部分细胞CK7、CD117、β-catenin阳性,病例2部分细胞Syn、CD10阳性。结论:SPTP是低度恶性肿瘤,多发生在年轻女性,可能来源于多能干细胞。虽然大部分肿瘤呈良性过程,但具有侵袭性行为。免疫组化检测对其组织来源及生物学行为具有提示意义,并可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8例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瑶 何剪太 +2 位作者 郭嘉 周徽 张阳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90-93,共4页
目的 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治疗、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1年7月~2013年4月8例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SPTP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影像学检查都提示胰腺... 目的 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治疗、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1年7月~2013年4月8例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SPTP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影像学检查都提示胰腺实性或囊实性占位,其中实性2例(占25%),囊实性6例(占75%).术中所见位于胰头部6例(占75%)、胰体尾部2例(占25%).肿瘤直径2.5~13.5 cm,无淋巴结及肝脏转移.8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其中行肿瘤切除术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行局部肿瘤切除术2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病检回报均符合SPTP的典型病理学表现,3例术后出现胰瘘,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2月~2年,均未发现肿瘤转移或复发.结论 SPTP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CT,临床治疗主要依靠外科手术,根据术前CT和术中对肿瘤部位、包膜是否完整和是否侵及周围组织的探查来决定手术术式.预后相对良好,胰痿是术后的主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特点及临床表现
16
作者 吴静 《中国农村卫生》 2020年第22期42-42,44,共2页
目的:探索胰腺实性假乳头瘤(SPTP)的CT表现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SPTP的临床资料及CT检查资料患者平均年龄为37.5岁,男性4例,占25%,女性12例,占75%,病灶位于胰头区5例,占31.25%,胰腺头颈交界处4例,占2... 目的:探索胰腺实性假乳头瘤(SPTP)的CT表现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SPTP的临床资料及CT检查资料患者平均年龄为37.5岁,男性4例,占25%,女性12例,占75%,病灶位于胰头区5例,占31.25%,胰腺头颈交界处4例,占25%,体尾部7例,占43.7%,实性病灶3例,占18.75%,13例伴囊性变,占81.25%,1例为多发,占6.25%,15例为单发,占93.75%,6例伴有钙化,占37.5%,一例恶性,占6.25%,肝脏多发转移,门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受侵犯.6例上腹部不适,腹痛,占42.8%,结果 :SPTP好发于年轻女性,多为单发,囊实性,多发于胰腺体尾部,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论 :SPTP临床无明显特征性表现,CT表现有一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tp CT 表现特点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一种快速求解最短路径巡游问题的涟漪扩散算法
17
作者 马一鸣 胡小兵 周航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298-3302,3308,共6页
针对最短路径巡游问题(SPTP),提出了基于涟漪扩散算法(RSA)特征的SPTP分解方法。RSA通过模拟水面上涟漪传播的现象,在SPTP子问题间建立联系,相较于其他基于问题分解的算法减少了计算冗余度。进一步改进RSA,使其在维持时间复杂度不变的... 针对最短路径巡游问题(SPTP),提出了基于涟漪扩散算法(RSA)特征的SPTP分解方法。RSA通过模拟水面上涟漪传播的现象,在SPTP子问题间建立联系,相较于其他基于问题分解的算法减少了计算冗余度。进一步改进RSA,使其在维持时间复杂度不变的情况下求解多起点—多终点SPTP。在多种拓扑结构的网络中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RSA在保证最优性的同时运算效率最高。RSA对于多起点—多终点SPTP的高效求解,可为多种现实问题快速提供解决方案,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短路径巡游问题 涟漪扩散算法 问题分解 路径优化 多对多路径优化
下载PDF
磷酸酶在病原菌侵染寄主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培 李鑫强 李振轮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磷酸酶不仅在生物体正常细胞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病原菌与寄主相互作用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在革兰氏阴性病原菌通过其Ⅲ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TTSS)分泌磷酸酶到寄主细胞以调控寄主免疫和扩大病... 磷酸酶不仅在生物体正常细胞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病原菌与寄主相互作用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在革兰氏阴性病原菌通过其Ⅲ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TTSS)分泌磷酸酶到寄主细胞以调控寄主免疫和扩大病原性方面研究较多,而在病原真菌逃避寄主免疫方面则报道很少。本课题组研究发现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分泌的一种胞外酪氨酸蛋白磷酸酶在体外能特异地使蝗虫体液免疫信号转导物质去磷酸化,暗示可能影响蝗虫的免疫防御。以下着重从磷酸酶的分类及其在病原菌侵染寄主中的作用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磷酸酶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酶 Ⅲ型分泌系统 YopH sptp SopB OSPF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原凌 靳宏星 +2 位作者 安颖 赵铭 田蓉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8期5476-5478,共3页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s of pancreas,SPTP)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约占胰腺外分泌肿瘤的1%~2%[1]。Frantz[2]于1959年首次报道了SPTP。根据其病理形态,国内外文献曾使用了多种名称。
关键词 sptp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动态增强扫描 门静脉期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平扫密度 实性成分 CT 螺旋
原文传递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特征手术策略及预后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含 李宁 +1 位作者 邓文英 罗素霞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的临床特征、手术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年6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55例SPTP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55例SPTP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48例;年龄16-76岁,中位年龄3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的临床特征、手术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年6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55例SPTP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55例SPTP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48例;年龄16-76岁,中位年龄33岁。SPTP的临床表现不特异。肿瘤直径为2-25 cm,平均直径7.6 cm。SPTP多分布于胰腺头尾两端。5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免疫组化染色显示,β-catenin、Vim、Syn、CD10、CD56和孕激素受体等多呈阳性表达。全组患者中位随访53个月,1、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8.1%、96.1%和94.0%。结论SPTP是一种少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恶性程度低,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术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治疗方式的选择,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确诊仍依赖于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临床特征 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