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非编码RNA CASC15影响肝细胞SREBP1a表达及定位
1
作者 党园园 王磊 +2 位作者 贾林涛 张瑞 王晓涧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3-671,共9页
长非编码RNA CASC15(long non-coding RNA CASC15,CASC15)被认为是一种与肿瘤相关的lncRNA,参与调控多种肿瘤的侵袭、增殖和迁移等生物学过程。然而CASC15在细胞内脂质代谢中的作用仍不明确。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是细胞内... 长非编码RNA CASC15(long non-coding RNA CASC15,CASC15)被认为是一种与肿瘤相关的lncRNA,参与调控多种肿瘤的侵袭、增殖和迁移等生物学过程。然而CASC15在细胞内脂质代谢中的作用仍不明确。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是细胞内调控脂质代谢的关键转录因子,其成员SREBP1a主要调控脂肪合成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本文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及细胞功能学实验,研究CASC15对人肝细胞中脂质调控因子SREBP1a表达及定位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肝细胞中,过表达CASC15(P<0.001)后细胞内的SREBP1a的mRNA和总蛋白质水平不变,前体蛋白质水平增加(P<0.05)且定位发生改变,即入核增加;SREBP1a调控脂肪酸合成相关产物游离脂肪酸(P<0.001)和甘油三酯(P<0.001)呈下调趋势。本文揭示了CASC15调控肝细胞脂代谢的一种可能机制,希望为脂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非编码RNA CASC15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亚细胞定位 脂代谢
下载PDF
逍遥散对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及内质网/SREBP1/脂代谢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薛欣 李玉梅 +2 位作者 李海玉 王震 张永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从内质网应激及其调控的与脂质合成相关的SREBP1通路的角度探讨逍遥散防治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逍遥散组和东宝肝泰组4组,建立四氯化碳联合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 目的:从内质网应激及其调控的与脂质合成相关的SREBP1通路的角度探讨逍遥散防治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逍遥散组和东宝肝泰组4组,建立四氯化碳联合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变化、血清肝功能、肝组织中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含量及肝组织GRP78、SREBP1及生脂相关酶分子的表达。结果:逍遥散组的肝指数(P<0.01)、血清ALT(P<0.01)、AST(P<0.05)水平及肝组织中TG(P<0.05)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病理HE染色显示,逍遥散组肝脂肪变性较模型组明显减轻;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逍遥散组GRP78分子、SREBP1 mRNA及部分生脂相关酶mRNA的表达低于模型组。结论:逍遥散对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抑制作用与内质网应激有关,其可能分子机制为:逍遥散降低内质网应激,引起转录因子SREBP1的表达与入核转位的减少,在细胞核内被SREBP1激活的生脂相关酶基因的诱导表达降低,使肝细胞内甘油三脂、胆固醇合成减少,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逍遥散 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
下载PDF
GSK3β调节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
3
作者 张霞 赵锋 +2 位作者 黄玉玲 李庆章 高学军 《科技资讯》 2016年第5期171-172,共2页
GSK3β为AKT1下游信号分子,受PI3K/AKT调控。GSK3β磷酸化后被抑制,通过调节下游分子elF2B等促进乳蛋白合成。mTOR在调节乳蛋白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来发现GSK3β和mTORC1均可通过调节SREBP1促进乳脂合成。但尚不清楚GSK3β和mTORC1在... GSK3β为AKT1下游信号分子,受PI3K/AKT调控。GSK3β磷酸化后被抑制,通过调节下游分子elF2B等促进乳蛋白合成。mTOR在调节乳蛋白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来发现GSK3β和mTORC1均可通过调节SREBP1促进乳脂合成。但尚不清楚GSK3β和mTORC1在调节乳蛋白和乳脂合成方面的相互作用关系。该研究通过对GSK3β进行超表达和抑制,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细胞增殖、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的影响,及对mTOR途径的影响。结果发现GSK3β是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细胞增殖、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的负调控分子,通过抑制mTORC1发挥作用。蛋氨酸可以抑制GSK3β和激活mTORC1,促进细胞增殖、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该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GSK3β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细胞增殖、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中的负调控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MTOR srebp1 乳蛋白 乳脂肪
下载PDF
基于STAT3/SREBP1介导的脂质代谢探讨乌梅丸防治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作用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卢志华 蒋峰 +6 位作者 王雨吉 姚星冉 袁晓敏 部繁 陈晨 李璐 陈玉根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717-4722,共6页
目的:探讨乌梅丸防治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36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乌梅丸组。通过偶氮甲烷(AOM)和葡聚糖硫酸钠(DSS)联合应用,建立CAC动物模型。第一循环DSS结束1周后,乌梅丸组小鼠予乌梅丸(... 目的:探讨乌梅丸防治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36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乌梅丸组。通过偶氮甲烷(AOM)和葡聚糖硫酸钠(DSS)联合应用,建立CAC动物模型。第一循环DSS结束1周后,乌梅丸组小鼠予乌梅丸(6 g·kg^(-1)·d^(-1))灌胃,空白组、模型组小鼠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连续给药8周。在第10周结束时计算小鼠存活率、肿瘤数量、结肠长度等;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q-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白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p-STAT3的表达;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小鼠血清脂质代谢物,使用多变量统计工具筛选血清代谢物的变化。结果:乌梅丸组可提高CAC小鼠存活率,减少肿瘤数量(P<0.05),缩小肿瘤体积,改善结肠病理损伤,降低CAC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的水平(P<0.01,P<0.05);乌梅丸能显著下调SREBP1和p-STAT3的表达(P<0.05);靶向脂质代谢组学显示29种与CAC相关脂质代谢物能够被乌梅丸所回调。结论:乌梅丸能有效防治CAC,其机制可能与STAT3/SREBP1介导的脂质代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 乌梅丸 脂质代谢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
原文传递
DACH1、FASN和SREBP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洋 李卫华 +2 位作者 吕清涛 杨宁 姜洁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76,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命运决定因子(DACH1)蛋白、脂肪酸合成酶(FASN)、固醇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DACH1、FASN、SREBP1在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复杂性子... 目的探讨细胞命运决定因子(DACH1)蛋白、脂肪酸合成酶(FASN)、固醇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DACH1、FASN、SREBP1在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复杂性子宫内膜、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 DACH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非癌组,FASN及SREBP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非癌组。DACH1、FASN、SREBP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0%、61.7%、65.0%,DACH1、FASN、SREBP1均与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有关。DACH1与手术病理分期和病理类型有关,SREBP1与年龄有关。FASN、SREBP1与DACH1的表达呈负相关(r=-0.41,r=-0.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ACH1蛋白阳性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率高于DACH1蛋白阴性组(P<0.05);FASN及SREBP1蛋白阳性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率分别低于FASN蛋白及SREBP1蛋白阴性组(P<0.01,P<0.04)。结论 DACH1、FASN、SREBP1有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判断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DACH1蛋白 脂肪酸合成酶 srebp1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丁香酚通过AMPK及SREBP1途径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朴颖 金翔宇 +1 位作者 周东梅 权海燕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2-1106,共5页
目的:研究丁香酚对高脂饲料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C57BL/6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丁香酚高、低剂量(40、20mg/kg)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建立NAFLD模型的同时灌胃给丁香酚(1次/d),... 目的:研究丁香酚对高脂饲料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C57BL/6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丁香酚高、低剂量(40、20mg/kg)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建立NAFLD模型的同时灌胃给丁香酚(1次/d),每周测2次体质量,持续15周。15周后,取小鼠肝脏组织,称肝重量;检测甘油三酯、胆固醇、非游离脂肪酸、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内脂肪滴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核酸S6蛋白激酶(p70S6k)的磷酸化表达,PCR法检测脂肪合成转录因子SREBP1及其靶基因(FAS、SCD1、GPAT)的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丁香酚高剂量组肝重与体质量的比值显著升高(P<0.05)。HE染色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肝细胞出现增大并伴有大泡性脂肪变性,给药组明显改善肝脏病理状态和肝细胞脂肪变性;油红O结果显示,丁香酚高、低剂量组的脂滴较模型组显著减少。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丁香酚高、低剂量组的AMPK与ACC的磷酸化显著增加(P<0.01),mTOR和p70S6k的磷酸化表达则显著抑制(P<0.01,P<0.05);PCR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脂肪合成转录因子SREBP1及其靶基因表达显著增强(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丁香酚高、低剂量组中上述表达基因显著被抑制(P<0.01)。结论:丁香酚通过AMPK/ACC/mTOR/p70S6k信号通路和抑制脂肪合成转录因子SREBP1及其靶基因的表达来改善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脏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胆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1
原文传递
苓桂术甘汤通过Thrsp-Srebp1通路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变性 被引量:9
7
作者 徐若蕙 肖小莉 +3 位作者 潘家姝 周文君 党延启 季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262-3266,共5页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阐释苓桂术甘汤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变性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正常组予正常饮食喂养8周;模型组高脂饮食饲养8周;苓桂术甘汤组...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阐释苓桂术甘汤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变性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正常组予正常饮食喂养8周;模型组高脂饮食饲养8周;苓桂术甘汤组高脂饮食饲养8周,第5周起同时予苓桂术甘汤(3.6g·kg^(-1)·d^(-1))灌胃。8周后,取各组大鼠肝脏组织标本,通过RNA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用RT-PCR及Western Blot对差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模型组Srebp1、Thrsp、Socs2蛋白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P<0.05),而苓桂术甘汤可以显著降低Srebp1、Thrsp、Socs2的蛋白水平(P<0.01,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可以通过Thrsp-Srebp1通路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变性,而Socs2也是苓桂术甘汤的作用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苓桂术甘汤 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质代谢 基因表达 蛋白表达 Thrsp srebp1 脂肪变性
原文传递
芹菜素对肥胖型小鼠脂肪组织AMPK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链莎 刘铜华 +4 位作者 孙文 郭璇 李迎真 陈淑惠 周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7-111,共5页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肥胖型db/db小鼠脂肪紊乱的作用及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芹菜素组(50 mg·kg^-1·d^-1),雄性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药物干预4周后,检测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肥胖型db/db小鼠脂肪紊乱的作用及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芹菜素组(50 mg·kg^-1·d^-1),雄性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药物干预4周后,检测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CHO),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T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脂肪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脂肪细胞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胆固醇应答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过氧化物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基因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乙酰Co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芹菜素组小鼠体质量,FBG,CHO,TG,FFA明显降低(P〈0.05,P〈0.01);HE染色脂肪细胞变小,脂质沉积减低;脂肪组织SREBP1c,FAS mRNA表达降低(P〈0.01),p-AMPKα,p-ACC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芹菜素可以改善db/db小鼠脂肪代谢紊乱,可能是通过上调脂肪组织AMPK,ACC磷酸化水平,下调SREBP1c,FAS mRNA表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脂肪代谢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K/乙酰CoA羧化酶 胆固醇应答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 脂肪酸合成酶(FAS) 过氧化物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