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 Winter syndrome and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n evolve into one another: Report of two cases 被引量:5
1
作者 Yang-Yi Lin Yu-Dan Wen +1 位作者 Guo-Lin Wu Xiang-Dong X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9年第20期3296-3302,共7页
BACKGROUND The de Winter electrocardiography(ECG)pattern is a sign that implies proximal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oc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The previous view was that the de Winter ECG patt... BACKGROUND The de Winter electrocardiography(ECG)pattern is a sign that implies proximal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oc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The previous view was that the de Winter ECG pattern is static.CASE SUMMARY A 65-year-old man presented with sudden chest pain at rest associated with diaphoresis for 55 min.The first ECG showed only T-wave inversion in III and aVF leads.Another ECG was performed at the 100th minute,showing upsloping ST segments depressed with tall and symmetrical T waves in the precordial leads;the J point was raised by 0.1 mV at the aVR lead.The patient was referred to our catheterization laboratory.A third ECG showed ST segment elevation by 0.2 mV in the I and aVL leads.The patient underwent emergency coronary angiography,which revealed complete proximal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LAD)occlusion.The second patient presented with a 1-h history of sudden-onset,severe,substernal crushing chest pain.The first ECG showed STsegment elevation(0.1–1.7 mV)in I,aVL,and precordial leads.The patient was referred to the catheterization laboratory.On arrival,his symptoms alleviated,and ECG showed that the ST-segments had significantly fallen back.The third ECG showed a typical de Winter pattern.Coronary angiography revealed 99%stenosis of the middle LAD.CONCLUSION The de Winter ECG pattern is transient and dynamic,and it reflects proximal or mid-LAD subtotal occlusion rather than total occl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 WINTER SYNDROME st-segment upsloping depression Dynamic Case REPORT
下载PDF
Effect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 on nocturnal ST-segment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2
作者 Wenli Zhang Shiwen Wang Rui Chen Mohan Liu Lin Wang Lei Gao Caiyi Lu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SDB) may lead to nocturnal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whether the severity of this ischemia may be relieved by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SDB) may lead to nocturnal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whether the severity of this ischemia may be relieved by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Methods Overnight polysomnogram examination and simultaneous 3-channel Holter monitoring were performed on 76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SDB and no histor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ll the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CPAP for one night. ST depression was defined as a ST segment decrease of more than 1 mm from baseline and lasting 1 min or more. The total duration (minutes) of ST depression was indexed to the total sleep time (minutes per hour of sleep). Results Twenty-eight patients (37%) showed ST segment depression during their sleep. Before CPAP treatment, the respiratory disturbance index (RDI) and arousal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during periods of ST depression than when ST segments were isoelectric, where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SaO2). After the CPAP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T depression, the duration of ST de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from 36.8±18.9 to 11.4±13.2 min/h (P<0.05). ST depression-related indexes, including RDI, arousal index and the percentage of sleep time spent at SaO2 below 90% (TS90/ TST), were al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RDI from 63.4±23.8 to 8.1±6.6 /h, arousal index from 51.2±18.9 to 9.6±5.4 /h, and TS90/ TST from 50.6±21.4 to 12.9±14.7% (P<0.05). Conclusion ST-segment depression is rather common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SDB, and CPAP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duration of ST depression. ST depression in these patients may reflect the myocardial ischemia that really exists and the non-ischemic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recurrent S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segment depression MYOCARDIAL ISCHEMIA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下载PDF
ST段压低碎裂QRS波可能是NSTE-MI病死率的预警指标 被引量:13
3
作者 袁欣 杜建霖 +4 位作者 邓松柏 刘亚杰 高凌志 佘强 唐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后48h内出现碎裂QRS波(fQRS)和ST段压低fQRS(STD-fQRS)的发生率,并探讨fQRS、STD-fQRS对NSTE-MI患者病死率的预警价值。方法纳入NSTE-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心电图结果,将NSTE-MI患者分为fQRS组...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后48h内出现碎裂QRS波(fQRS)和ST段压低fQRS(STD-fQRS)的发生率,并探讨fQRS、STD-fQRS对NSTE-MI患者病死率的预警价值。方法纳入NSTE-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心电图结果,将NSTE-MI患者分为fQRS组和无fQRS组,再将fQRS组分为STD-fQRS和无STD-fQRS两个亚组,长期随访观察其病死率。结果 (1)共纳入731例NSTE-ACS,其中NSTE-MI组609例,UA组122例。NSTE-MI组出现fQRS的比率明显高于UA组。(2)fQRS组近期全因病死率高于无fQRS组;亚组分析STD-fQRS组近期全因病死率高于无STD-fQRS组。长期随访表明,fQRS组全因病死率高于无fQRS组;亚组分析STD-fQRS组远期全因病死率高于无STD-fQRS组。(3)COX回归分析表明,fQRS不是NSTE-MI患者远期全因病死率独立预测性因子;NSTE-MI后48h内出现STD-fQRS是远期全因病死率独立预测性较强的因子。结论 STD-fQRS可能是NSTE-MI全因病死率独立危险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QRS波 st段压低 病死率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下载PDF
常规心电图ST-T段压低对老年2型糖尿病冠心病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卫红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17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ST-T段压低对老年2型糖尿病冠心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将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测,后以患者心电图结果的差异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ST-T段压低对老年2型糖尿病冠心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将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测,后以患者心电图结果的差异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为非ST-T段压作以对照组(n=32),结果显示ST-T段压低作以观察组(n=54),后以其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为依据来评价两组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观察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04%、68.52%,均较对照组对应值68.75%、46.88%高(P<0.05)。结论采用常规心电图ST-T段压低来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进行诊断,其指标检测特异度及敏感度较为理想,于患者病情预测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心电图st-T段压低 老年2型糖尿病冠心病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T段压低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5
作者 吴燕 王孝萍 +4 位作者 马望歌 宁菲菲 文雯 高立 周娟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8-41,47,共5页
目的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时ST段压低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影响因素及与ST段压低形态的关系。方法 选取PSVT发作时伴ST段压低,且已行腔内电生理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74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造影阴性组(n=... 目的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时ST段压低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影响因素及与ST段压低形态的关系。方法 选取PSVT发作时伴ST段压低,且已行腔内电生理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74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造影阴性组(n=47)与造影阳性组(n=27)。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血液生化指标、PSVT类型、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及ST段压低形态,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相比较,造影阳性组患者年龄更大(63±10 vs. 55.2±9)岁, P<0.01,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更高(48%vs. 15%),P<0.01,出现胸闷/胸痛症状的比例更高(96%vs. 66%), P<0.05,但出现心悸症状的比例显著降低(82%vs. 98%), P<0.05,而10年ASCVD风险显著增高(P<0.01)。两组患者ST段压低形态无显著差异。单因素分析中,年龄、心悸症状、胸闷/胸痛症状、高血压、10年ASCVD风险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有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胸闷/胸痛症状(OR=11.437, 95%CI 1.315~99.488, P<0.05)、10年ASCVD风险(OR=2.570, 95%CI 1.205~5.481, P<0.05)是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SVT发作时ST段压低形态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无显著预测价值。10年ASCVD风险越高,且伴有胸闷/胸痛症状的患者,对冠状动脉造影可能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st段压低形态 危险因素 症状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境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畅 张欣然 +4 位作者 陈隽雯 王博 郑淑娟 张银花 贺晓楠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研究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人群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压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70例急诊NSTEMI患者,于入院后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及心理测评,并收集数据包括:性别、年龄、职业... 目的:研究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人群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压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70例急诊NSTEMI患者,于入院后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及心理测评,并收集数据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既往慢性病史、TC、LDL-C、CK、BNP等。从多个方面对于患者术前心境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预测其高危因素。结果:NSTEMI患者PCI术前焦虑比例(69.2%)、抑郁比例(35.9%)、压力比例(23.2%)较常人均明显升高。性别、吸烟史、CK、LDL是影响患者术前焦虑的相关因素;性别是影响NSTEMI患者PCI术前抑郁的相关因素;性别、吸烟史、TC、LDL是影响患者术前压力的相关因素。结论:女性、有脑血管病史是患者焦虑的危险因素;女性、高龄是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女性、TC升高、有陈旧心肌梗死史是患者压力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抑郁 焦虑 压力
下载PDF
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党利彬 崔殿全 +2 位作者 尹萍 马立艳 关培山 《当代医学》 2017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对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方法。方法抽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 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详细的病史采集、查体及其他相关辅助检查后,实施心... 目的分析研究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对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方法。方法抽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 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详细的病史采集、查体及其他相关辅助检查后,实施心电图冠状动脉CTA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照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的结果将其分为A组(ST-T段动态变化)和B组(ST-T段无动态变化),并以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对两组患者的确诊率进行比较。同时,按照冠心病患者的患病血管支数不同将其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对两亚组患者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检出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病变血管支数与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分别计算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结果本文1 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有534例,诊断阳性率为44.50%。将A、B两组患者的心电图诊断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可见其各自的确诊率分别为66.03%和34.98%,伴ST-T段动态改变的患者的确诊率显著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已经确诊为冠心病的534例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分别比较其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检出阳性率,结果为69.20%和68.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结果分别为66.03%、65.02%、65.33%。结论通过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可以对冠心病的发生进行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st段压低
下载PDF
心电图ST段压低和无偏移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晓宇 陈岩 +4 位作者 楚英杰 贺文奇 许文克 杨蕾 董淑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8-74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心电图ST段偏移表现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临床特征,探讨依据心电图对其进行分类的临床意义。方法: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NSTEMI患者203例,依据心电图ST段偏移方式的不同分为:ST段压低型心肌梗死组(压低组... 目的:观察不同心电图ST段偏移表现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临床特征,探讨依据心电图对其进行分类的临床意义。方法: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NSTEMI患者203例,依据心电图ST段偏移方式的不同分为:ST段压低型心肌梗死组(压低组,121例)和ST段无偏移型心肌梗死组(无偏移组,82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梗死相关动脉(IRA)及其介入治疗前后TIMI血流分级、患者病死率。结果:1无偏移组患者年轻、男性多见,心肌梗死及糖尿病病史较少见。2无偏移组中单支血管病变者明显多于压低组(χ2=14.868,P=0.002),且IRA以回旋支多见;IRA TIMI 0、1级的比率低于压低组(χ2=37.516,P<0.001)。无偏移组患者IRA侧支循环TIMI 2、3级的比率高于压低组患者(χ2=12.500,P<0.001)。3无偏移组中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少于压低组(χ2=18.160,P<0.001)。2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10,P=0.178)。结论:NSTEMI患者临床表现较轻,但也要选择早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积极行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段无偏移 st段压低
下载PDF
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凌鹏 娜几娜 +1 位作者 张小琴 侯月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790-793,共4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6月~2007年7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363例患者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266例(73.3%),女性97例(26.7%... 目的:探讨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6月~2007年7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363例患者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266例(73.3%),女性97例(26.7%),平均年龄(57.3±10.98)岁,汉族263例(72.5%),维吾尔族76例(20.9%),其它少数民族24例(6.6%)。冠心病组235例,对照组128例。结果:冠状动脉狭窄单支病变者100例,双支病变56例,多支病变79例。冠心病组心电图ST段下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ST段下移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63.0%,特异度为67.2%,假阳性率为32.8%,假阴性率为37.0%;冠脉狭窄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多支病变心电图ST段下移分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支病变组ST段预测冠脉狭窄敏感度为73.0%,双支病变为55.4%,多支病变为55.7%。心电图ST段形态学下移型组内上斜型、下斜型、水平型与ST段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汉族和维吾尔族冠心病组ST段下移型预测冠状动脉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改变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的存在,该标准对单支病变预测的敏感度较高。ST段下移形态3种分型预测冠状动脉狭窄效果相同。ST段下移形态学标准预测冠状动脉狭窄价值在汉族和维吾尔族中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st 下移 冠状动脉造影 形态学
下载PDF
对应导联ST段压低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0
作者 关欣亮 艾辉 +2 位作者 王春梅 李艳芳 朱小玲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818-821,共4页
目的探讨对应导联ST段压低(reciprocal ST-segment depression,RSTD)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cute ST-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的临床重要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共318例STE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o... 目的探讨对应导联ST段压低(reciprocal ST-segment depression,RSTD)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cute ST-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的临床重要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共318例STE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的患者。根据入院时第1份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否出现RSTD,将患者分为RSTD组和非RSTD组,评价2组患者基线情况和CAG等结果。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RSTD组中更常见。RSTD组较非RSTD组患者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更低、Killip分级更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B,CK-MB)和肌钙蛋白I(troponin I,TnI)的峰值更高、ST段抬高程度更高、合并心房纤颤、传导阻滞和心源性休克的概率更大、多支病变更常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的使用率更高、而且院内病死率更高(P<0.05)。结论伴RSTD的STEMI患者存在不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且预后不佳。ECG可以较好地区分高危患者,从而指导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导联st段压低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电图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下降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元 陈纪林 +5 位作者 高润霖 姚康宝 杨跃进 秦学文 乔树宾 姚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降与前降支病变的关系。方法:对7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入院时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降范围将患者分为4组。I组(n=12)...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降与前降支病变的关系。方法:对7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入院时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降范围将患者分为4组。I组(n=12):V1~3导联ST段下降;Ⅱ组(n=12):V4~6导联ST段下降;Ⅲ组(n=35):V1~5或V1~6导联ST段下降;Ⅳ组(n=18):胸前导联ST段无明显下降。结果: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前降支病变发生率分别为8%、75%、74%和28%,其前降支狭窄程度≥90%者Ⅱ组、Ⅲ组分别占22%、58%;Ⅰ组前降支病变发生率8%;Ⅳ组前降支病变的发生率为28%,但其前降支狭窄程度均<90%。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前壁(V1~5导联)或广泛前壁(V1~6导联)及前侧壁(V4~6导联)ST段下降者大多合并前降支病变,前者ST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前降支严重狭窄病变致前壁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后者则可能更多与心肌梗死相关血管有关。而V1~3导联ST段下降则考虑是一种对应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下壁心肌梗死 胸前导联 st段下降
下载PDF
房性早搏前PR段和ST段压低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罗素群 陈蒙华 温秋瑜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2-496,共5页
目的观察房性早搏(PAC)前PR段和ST段压低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ECG)特征。方法分析PAC前PR段和ST段压低332例(观察组)的临床和ECG表现,并与558例PAC前无PR段和ST段压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PR段和ST段压低导联分布广,以Ⅰ、Ⅱ、Ⅲ、aV... 目的观察房性早搏(PAC)前PR段和ST段压低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ECG)特征。方法分析PAC前PR段和ST段压低332例(观察组)的临床和ECG表现,并与558例PAC前无PR段和ST段压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PR段和ST段压低导联分布广,以Ⅰ、Ⅱ、Ⅲ、aVF、V2~V6导联常见,V3、V4导联出现率最高,且PR段和ST段压低最显著。②观察组的PAC有如下特点:联律间期(CI)短且固定、提前指数(PI)小、多数呈PonT现象,PAC的P(P′)波时限长、P′波多呈高尖或切迹,绝大多数PAC的PR段和ST段也压低;PAC成对及连续发生或阵发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均较多;PAC发生前心动周期多不稳定;观察组年龄较大,窦性P波电压较高及时限较大,房内阻滞较多。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PR段和ST段压低是心房电不稳定的表现,具有这一特征的PAC属高危PAC,常常伴有其他更为严重的房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学 PR段压低 st段压低 房性早搏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下载PDF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中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星群 王永光 匡永东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03-504,共2页
目的评价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ST段异常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60例先后行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的患者,前者阳性标准为两个相邻导联的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在J点后80ms处压低≥1mm(0.1mV)持续60ms以上;后者阳... 目的评价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ST段异常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60例先后行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的患者,前者阳性标准为两个相邻导联的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在J点后80ms处压低≥1mm(0.1mV)持续60ms以上;后者阳性标准为血管狭窄较相邻管径≥50%。结果在32例56支阳性血管中有39支血管相应的Holter导联ST达到阳性标准,其阳性率为69.6%,与造影比较,阳性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35例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中有9例ST段达到阳性标准,其假阳性率为25.7%。结论十二导联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对老龄和严重的冠心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st段压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肖慧敏 黄美琴 李庆军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2期2258-2260,共3页
目的研究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导联ST段是否发生变化分为两组:ST段发生变化(A组,44例),ST段未发生变化或压低<0.1 m... 目的研究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导联ST段是否发生变化分为两组:ST段发生变化(A组,44例),ST段未发生变化或压低<0.1 mV(B组,59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狭窄情况及血清标志物肌酸磷酸激酶(CPK)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MB)水平。结果 A组患者有冠状动脉狭窄29例(67.2%),发现多支冠状动脉病变12例(27.2%);B组有冠状动脉狭窄27例(45.1%),发现多支冠状动脉病变10例(16.9%),冠状动脉狭窄程度A组显著高于B组(χ2=6.35,4.43,P<0.05);A组患者血清CPK水平低于B组、CPK-MB水平高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903,6.8401,P<0.05);A组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χ2=9.05,9.52,11.37,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且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中应高度重视,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st段压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对应导联ST段下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席锐 刘霞 陆国平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4年第4期268-271,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可出现ST段抬高 ,而在这些ST段抬高的患者中可同时出现梗死对应导联ST段下移。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认为对应导联ST段下移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 ,帮助判断冠状动脉阻塞位点和分析危险程度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可出现ST段抬高 ,而在这些ST段抬高的患者中可同时出现梗死对应导联ST段下移。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认为对应导联ST段下移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 ,帮助判断冠状动脉阻塞位点和分析危险程度 ;镜象变化、远端缺血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对应导联ST段下移的临床意义及发生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研究进展 对应导联st段下移 心电图 发生机制
下载PDF
日常活动中缺血型ST段压低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三庆 刘卓敏 +1 位作者 李运乾 刘力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3年第5期263-265,共3页
本文通过对45例有一过性ST段压低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观察,发现ST段压低时的室性心律失常与每日总缺血阵次及总缺血时间有密切关系。缺血期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恢复期。ST段压低时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在6~12时最高。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下载PDF
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胸痛合并ST段压低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庆 张小强 +3 位作者 魏家富 何霁云 陈茂 黄德嘉 《西部医学》 2008年第1期56-57,59,共3页
目的确定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时胸痛合并心电图ST段压低的冠心病(CHD)发生概率。方法对仅在PSVT发作时发生胸痛或ST段压低而行冠状动脉造影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共58例患者纳入,其中单纯胸痛患者22... 目的确定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时胸痛合并心电图ST段压低的冠心病(CHD)发生概率。方法对仅在PSVT发作时发生胸痛或ST段压低而行冠状动脉造影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共58例患者纳入,其中单纯胸痛患者22例,单纯ST段压低者14例,既有胸痛又有显著ST段压低者22例。结果冠脉造影狭窄例数:单纯胸痛组0例;单纯ST段压低组1例;胸痛合并ST段压低组3例。该组CHD发生率高于其它两组,但发生概率仍较低,仅占13.6%。结论PSVT发作时出现胸痛合并ST段压低,其CHP发生率高于单纯胸痛或单纯ST段压低者,但发生概率较低,对该类患者是否应在射频消融术前行冠状动脉造影仍需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胸痛 st段压低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孟庆义 《天津医药》 CAS 1994年第11期643-645,共3页
对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组(51例)和胸前导联ST正常组(40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胸前导联ST段压低组下壁导联ST抬高总和及侧后壁梗塞的发生率均高于胸前导联ST段正常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对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组(51例)和胸前导联ST正常组(40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胸前导联ST段压低组下壁导联ST抬高总和及侧后壁梗塞的发生率均高于胸前导联ST段正常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则表明左前降支病变和多支病变发生率二组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对并发症,病死率和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进行了比较,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梗塞范围大,左室功能差,并发症多,预后差,并预示同时合并后侧壁心肌梗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st段压低 心电图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心电图ST段下降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郜玲 王晋丽 +3 位作者 马一鸣 郭艳 石亚君 陈韵岱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出现运动中心电图上斜型ST段下降及运动后合并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从2013年-2014年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的患者2095例患者中,选取99例平板运动试验出现运动中心电图上斜型ST段下降〉0...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出现运动中心电图上斜型ST段下降及运动后合并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从2013年-2014年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的患者2095例患者中,选取99例平板运动试验出现运动中心电图上斜型ST段下降〉0.10 m V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的患者,根据CAG中病变最严重血管的狭窄程度结果分为4组:A组(无狭窄)12例,B组(0-50%)15例,C组(51%-75%)23例,D组(76%-100%)49例。对4组患者一般情况、平板运动试验前中后各项指标、静息心率、最大目标百分比、运动时间、METS值、运动时心电图ST段下降最大值、运动时ST段下降持续时间、运动后是否合并ST段下降、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4组患者一般情况、静息心律、最大目标百分比、运动时间、运动耐量(MET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较好;4组患者心电图上斜性ST段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合并ST段下降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P=0.014,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3141)。运动后出现心电图ST段下降多为水平型或下斜型(89.6%)。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心电图ST段下降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相关性,可作为判别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平板运动试验 恢复期 st段下降
下载PDF
同时段内ST段表现为压低及抬高一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航 刘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3135-3137,共3页
本文对1例动态心电图显示ST段存在动态改变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缺血的关系。分析显示,该例患者在ST段压低的基础上出现ST段伪改善,随即发生ST段抬高。笔者考虑这是冠状动脉在短时间内从次全闭塞到全闭塞... 本文对1例动态心电图显示ST段存在动态改变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缺血的关系。分析显示,该例患者在ST段压低的基础上出现ST段伪改善,随即发生ST段抬高。笔者考虑这是冠状动脉在短时间内从次全闭塞到全闭塞的演变过程,临床上如忽视这种变化,将给患者的生命带来威胁,故动态心电图对监测冠状动脉缺血具有重要作用,临床上高度怀疑存在冠状动脉缺血时应常规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动态 冠状动脉狭窄 st段抬高 st段压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